非洲牛头人酋长的武器神秘武器是指什么?

您现在的位置: &
拜见非洲大酋长
所属类别:
日,我带着一名翻译,一名保镖,一名司机,驾着一辆几乎到处是毛病的"尼桑"工具车,车后货厢中放着备胎,汽油,床垫,绳索及饮用水等一应物品,离开地处非洲中西部的边远小镇吉代尔,登上了寻访原始部落之旅.在非洲这块广袤神秘而又充满着蛮荒气息的大地上奔波,没有翻译与汽车寸步难行.而对于我这个带着数台照相机,口袋中还多少有点"盘缠"的"白人"(在黑人眼中,世界上除了他们剩下的全是白人)而言,随行带一名"保镖"是十分必要的,即便碰不上什么麻烦,有这么一个人跟着,心里也觉得瓷实一些.更何况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替我背一下器材当个下手什么的.我请了中国医疗队吉代尔医院建院专家组的工程师李先生担任我的翻译.他的法语是多年在非洲工作自学而成,论水平,当属"二把刀"之下,但有总比没有强.李工为人热情,和我很能谈得来,所以,既是翻译,也是我一路上的旅伴.保镖阿布杜拉,21岁,在我国援建的吉代尔医院工地上当小工,为人还较忠厚,小伙子身高2.09米,看着他,会让你立马想到美国NBA比赛的职业篮球队员.阿布杜拉儿时住在我要去的部落一带,他的父亲曾是木巴大酋长的家奴,会讲一种称为"福尔贝"语的部落语言,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到了部落,没有一个能听懂部落语言的人,那我带的这位翻译也便与我一样是个聋子耳朵而已.司机布巴,原在一家医院开救护车,失业后受雇于中国援建工程,开车技术极佳,人也敦厚实在,当属当地黑人中的佼佼者.两个"白人"带着两个黑人贸然去私闯部落是使不得的,必须按当地部落的规矩办事――这一点,我走之前外事部门的同志以及我抵非洲之后我国驻外使馆的同志都如是叮嘱我.我也明白,在那里弄出什么乱子来,就不是我个人的事了.我的身份是访问学者,持的是公务护照,所以必须让当地政府知道这件事以及我们一行人的大体行踪.我要去的部落位置处于喀麦隆,乍得,中非交界一带,属喀麦隆北方省所辖,我们先驱车近300公里去省会所在地加洛瓦.省长不在,他的助理热情接待了我们,记下了我们的名字和所去之地后说,我们知道这件事了,你们得再去那一带的州政府,让州里具体安排吧!我们又驱车200多公里赶到一个叫塔帕雷的地方找州政府.途中横穿贝努埃国家公园,土路旁的密林草丛之中时有一群群猴子,黑猿蹿出.不远处的树林中,成群结队的野牛时有所见.参天大树上不知名的鸟与猿类的阵阵怪叫,听来让人头皮发麻.州政府实际上是塔帕雷土路旁的一座平房.我们等了不大一会儿,州长骑着一辆旧摩托车突突突地从下边村子回来了.他说:"省上已打了电话说了这件事,没想才几个小时你们便来了."我心想省政府办事还挺认真而且有效率,把我们还真当一回事.州长说,你们所去之处为大酋长木巴所辖之地,要去必先拜见大酋长,得到他的允许方可下去.政府只能把你们介绍给他,他见不见你们就看你们的运气了.这个人很难见,有些外国人要拜见他,等上半个月还见不到.州长说罢,便写了封便信交给我们,并叮嘱我们路上要小心,一要防止野兽蟒蛇袭击,二要提防劫匪挡道抢钱抢物.几句话说得我们心中直发毛.破卡车在渺无人烟的非洲荒原土路上颠簸了4个多小时,我们的心也悬在嗓子眼儿上4个多小时.一路上我的两只眼睛盯着前方,心里思考着万一碰见什么事该怎么来对付……当然保住性命最要紧,其次便是照相器材.就这么大一辆车,装相机的箱子放在哪儿都很显眼,听天由命吧!薄暮时分,我们终于抵达了大酋长木巴城堡所在地――一个叫卢布巴的镇子.我们的车一停在城堡门口,不等车门打开,便从大门中走出一位包着头巾,穿着长袍的长者前来询问,果然说的是福尔贝语,阿布杜拉便派上用场.我把我想拜见木巴大酋长并希望得到他的允许再到下边部落中看一下的愿望讲给李翻译,李翻译再用法语讲给阿布杜拉,阿布杜拉又将法语翻成福尔贝语讲给这位长者,然后又像接力赛一样再倒着给我"翻"回来.长者说,欢迎中国朋友到我们这儿来,但大酋长近日很忙,能不能很快见你们得我进去禀报后再说.李翻译又对长者补充道,这位"木须柏"(柏先生)是有名的摄影师,自己则是中国医疗队建院组的专家.长者笑着转身进城堡向大酋长禀报去了.阿布杜拉便对李翻译道,我也不知道福尔贝语中有没有"摄影师"这个词,只好把"木须柏"给他翻译成"大老板"了(说不定"老板"与"酋长"是一个词呢),真令人啼笑皆非.趁这当儿,我便打量起眼前这座木巴大酋长的城堡来.暮色中的这座建筑显得更加巍峨而又神秘,一公里方圆的城墙并不比西安城墙低多少.不同的是城墙顶部的堞垛不是呈形而是呈形.城堡大门洞里黑黝黝的,里边的情形一点也望不见.正张望着,进去禀报的长者出来了,说木巴大酋长欢迎你们来.现在天色已晚,你们先住下吧!在城堡外拐角一个僻静的院落里,有一座西式小平房,这便是大酋长的贵客下榻处.小院的门厅下的沙地上,坐着一个挎着腰刀的守门人.小院中树木葱葱,鸟儿啁啾,室内吊灯,地毯,沙发,电扇,卫生间抽水马桶,淋浴喷头一应俱全,卧房内席梦思床垫,瓷砖铺地一尘不染,真是另一番天地.如此荒野之地竟有如此幽静雅致的去处,我们不禁又感叹良久.安顿好我们,长者说,你们先歇着,等会儿给你们送晚餐来,说罢便告辞了.两间客房,我与李翻译一人一间,阿布杜拉与布巴两位便只有在外间客厅的地毯上将就了――就这还是征得长者同意的.一天的奔波与紧张,这时一松弛下来便忽觉得饥饿难耐.但既然长者说要给我们送饭来,那就再忍耐一会儿.带的一点吃的省下来等没指望的时候再应急吧!就这样又熬了一个多小时,一点动静也没有,我们想这晚餐怕是泡汤了,人家也许是礼貌性地招呼咱,别把棒槌当针(真)使,也许是阿布杜拉给翻译错了让我们干等.我说,能安排咱住这么好的地方便已经是喜出望外了,别再不知足等人送饭了.吃点东西早点睡吧,明儿不知大酋长怎么打发我们呢!再说肚子实在也是受不了了.我们三下五除二吃完,正弄了点水打算洗脸洗脚,突闻小院有开门声,接着,长者领着六位头顶半球形大食盒的姑娘鱼贯而入.进屋后,她们将食盒在地毯上一字摆开,从中取出带盖的搪瓷盆摆在客厅的大餐桌上:烧牛肉块,烧鱼,烤红薯,米饭,汤,啤酒饮料,满登登地摆了一大桌子.再看这六位姑娘,衣着鲜艳,亭亭玉立,各个楚楚动人.我们几个一时傻了眼,刹那间我们仿佛成了国宾,这种礼待我真觉得承受不了,但只有连连道谢.这位长者原来是大酋长的门官,专司接待及里传外达之职,属大酋长大臣中的一位.他说,木巴大酋长已决定明天上午接见你们,你们吃完就歇息,餐具一会儿这些姑娘会来收拾的.门官与姑娘们走后,我们面对着这一桌美味佳肴发起愁来,只后悔少坚持了一会儿.李翻译说:"柏老师,你还记得《沙家浜》中的一句台词不 最后的胜利往往来自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咱们中国人尽给全世界创造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呀!"在非洲能碰上这么一桌饭菜实在不容易,虽已吃过,但仍不会轻易放过.我们顿时又来了情绪,精神抖擞地当起饕餮之徒来.无奈眼大嘴小,吃得不能再吃了仍剩下许多.约摸过了一个小时,那几位姑娘果然来收拾餐具,我们便把剩下的食品饮料送给她们,并给了她们每人一小盒清凉油作为答谢,姑娘们非常高兴,收拾停当后,仍头顶食盒,鱼贯款款而去,消失在夜色之中.阿布杜拉说,这些姑娘是大酋长府中的侍女,这样的侍女,城堡中有许多呢.我躺在床上时,已是凌晨1时,但脑子中仍在想:今天上午将要见到的这位领地方圆500公里,掌管着无数人生杀大权,在整个非洲都赫赫有名的阿布杜 伊 木巴大酋长是个什么模样呢 恍恍惚惚睡了几个钟头,眼睛一睁,天已大亮了.我爬起来叫醒李翻译,出来一看,布巴与阿布杜拉两人都不见了.李工在非洲待得久,笑着说:"这两个小伙子没准去外边找妞去了,黑人小伙子兜里只要有两个钱,不是喝酒就是找女人,说不定昨晚压根儿就没有在这客厅睡觉呢!"我便来了气:"扔下主人自个儿找乐去了,这算他妈什么保镖!"还不等我骂完,两个人一前一后进了屋,李工便说:"这世上不光是陕西地方邪呀!你看这非洲,不也是说谁谁来吗 "布巴便替他俩解释道,阿布杜拉小时候就住在这一带,我陪他打听儿时的邻居去了,还真打听到了,现已搬到了马丁格林,正是咱们要去的地方呢!正说着,侍女们又是鱼贯而入顶着食盒送早餐来了,丰盛依然.人真是怪兽,没好吃的想好吃的,真放在你面前却没了胃口.结果,大酋长招待我们俩的美味绝大部分装进这俩黑小子的肚子里.吃罢早餐,我们一行便又来到大酋长城堡门前,等候门官出来传唤我们.这时,太阳已高,赤道炎阳,火辣辣地,城堡前的土场上聚集了许多男男女女的人打着鼓围着圈儿在跳舞,舞步单调重复,一圈儿又一圈儿边转边唱,两个打鼓的汉子坐在圈儿中央的地上挥汗如雨地用手掌击打着夹在胯下的非洲鼓,这种将牛皮蒙在一截树桩上制成的高高矮矮的乐器是黑非洲舞蹈的精灵,不论是黑人白人黄人,这种鼓声都会在顷刻间让你激动起来.随着鼓点的变化,这些跳舞人们的歌声亦时而激越时而低沉,时而又像在委婉地诉说着什么.我问阿布杜拉,这些人是些什么人 唱的歌内容是什么 他说,这些是下边部落的子民来向大酋长乞求赐物的,酋长如果没有一点表示,那他们会永无休止地在城堡门前跳下去的.唱词大意是:上天啊!这样炎热!我们在土地上无止境地劳作,没人替换我们.这样下去――我们便要倒下,死去了!上天啊,怜悯我们吧!两个翻译正在给我说这些歌词,还不等我记下,门官从城堡里出来了.他说,木巴大酋长在里边等你们,我领你们进去吧!我们跟在门官后边,走到门口,布巴和阿布杜拉便被挡住了,卫士讲大酋长只见你们俩白人,这俩黑人不能进去.我赶紧说,这两位黑人会讲部落语,是为我俩当翻译的,否则,我们没法与大酋长交谈呀!卫士明白了这层意思后,让门官再进去禀报,看大酋长是否同意他俩进去.门官又进去"请示"去了.我心想,敢情黑人也像我们中国人一样,只瞧得起外宾瞧不起自己的同胞啊!趁这当儿,我看见城堡大门里外的过道大厅两旁(类似于我国的城墙门洞),席地坐着十几位长者,正襟危坐,表情严肃而又木然.而城门洞里边,便被一堵影壁挡着什么也看不见了.正张望着,看见门官从影壁边匆匆出来了.大酋长同意他们俩进去了.只见布巴与阿布杜拉赶紧将鞋脱掉放在大门外(黑人是不准穿着鞋进去的),头低下跟在我们俩后边,我们四人在门官身后鱼贯而入.穿过门厅过道,走至影壁边,便有一位腰间只围了一块白布的青年汉子弯着腰站在那里,门官把我们交给他,自己便退在一旁了.原来,门官也不能进到里边而只能走到这里.这位汉子长相端庄,体魄健壮,但却一直弯着腰,神色也怪怪的.那汉子走在我右边,用右臂伸长做引导状,我们便顺着他的指引往里走去.城堡里是一个很大的院落,拐了两个弯,是一片花园,花园边的一排蘑菇草房下的地上,坐着一群赤身裸体的小男孩,各个眉清目秀,体形也很协调健美,一双双大眼睛看着我们,我朝他们一走近,他们便惊恐地四散躲逃而去.远处,也有几个腰围一块白布的青年汉子,也是弯着腰走来走去忙着什么.有一条石头铺成的小径穿过花园通向一座用竹子,木条,芭蕉叶等搭顶的大厅,那汉子便就此驻足,用手臂指着大厅,即躬身退后,站在旁边.我们便知道,眼前这座大厅就是木巴大酋长的府第了.我们顺着汉子指的方向,穿过花园中间的小径,走到木巴大酋长"宫殿"的门口.我跨上一步迈进大门,只见大门迎面离地约一尺高的平台式坐榻上,一位体形魁梧,身穿白色长袍,戴着黑色阔边眼镜的长者,端坐正中.见我们进来,向前欠起身,伸出手,我握住这双大手,连说:"莫如,莫如!"(法语"你好"的意思),长者也连声回道:"莫如,莫如!"并示意我与李工坐在他对面的沙发上.我环顾四周,大厅中除长者外空无一人.那我面前这位长者便是中部非洲赫赫有名的阿布杜 伊 木巴大酋长了.只见木巴大酋长四方脸膛,双目炯炯有神,相貌威严但又透着和蔼.坐榻上摆了许多书籍,坐榻旁的地上,安放着日本产的空调,墙上挂着一幅包着头,留着银色长须的老者照片,想必这就是大酋长的父亲了.为了便于和我们交谈,大酋长挪坐在木榻边沿,赤着双脚踩在屋中的沙地上.布巴与阿布杜拉二人则跪在门外,头低得几乎挨着地面,动也不敢动一下.原来,木巴是继承其父亲之位才登上大酋长宝座的,他曾在巴黎受过高等教育,法语讲得很好,这下便省却了翻译时"二传手"的麻烦.木巴大酋长对我们说,他非常欢迎我们能到这里做客.我说,来到卢布巴受到了大酋长十分周到的安排与热情款待又及时安排约见,我们从心底里表示感谢,我们希望木巴大酋长能有机会去北京,西安看看.大酋长说,他对中国与中国人民很有感情,九年前他患了病就是中国医疗队的专家给治好的.听李工说由中国援建的又一座医院不久就可竣工投入使用,大酋长听后更是高兴.我对大酋长说,我作为东方的一位文化人,对非洲的部落文化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十分想到大酋长领地内的部落去走一走,看一看,请大酋长能提供一点方便.如果能同意我下去,能否给我派一名向导同往,以便带路以及联系和安排一些活动 说罢,我自己都觉得一下提这么多要求是不是太唐突了些,李工很认真地连说带比画地把我的要求翻译给他,我紧张地等待着大酋长的回答,没想到大酋长听完,十分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并说道,你们下去看看我治理的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哪些地方好 哪些地方不好 等你们转一圈儿回来后再向我讲一讲.大酋长讲完,停了一下,抬起手腕看了一下表,我知道计划约见的时间已到,便主动说,这次来非洲能见到大酋长是我此行最难忘最令我高兴的一件事,我们希望能与大酋长合张影,留作永久的纪念.我一边说着,一边从摄影背心中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傻瓜"相机,心中琢磨着如何构思一幅有意思的木巴大酋长的肖像照.而且这张照片一定会成为我此次非洲之行的得意之作.没想到自己以为很容易办到的这件事却未能如愿.木巴大酋长听后,仍以十分亲切的态度婉拒道:"等我到中国,到北京时咱们再合影好不好 我一定去中国,去北京看看――那是个伟大的国家啊!"我们只好起身说着"咩塞"(法语"谢谢"之意)与大酋长道别,木巴大酋长也欠身站起与我们握手道别.阿布杜拉与布巴二人则是弯下腰倒退着走出花园小径.院中一侧有面花墙,墙上有类似窗户一样的方孔,我站在墙根朝里张望,只见墙里不远处有一排一排的独立尖顶小房,许多年轻漂亮的姑娘站在小房前,衣着艳丽,体态动人.见有外人看她们,便惊叫着飞也似的躲进屋里去了.刚才领我们进来的赤身汉子已示意我们赶快离开这里不要停留,我们只好又跟着他,鱼贯地走出这神秘的城堡.出了城堡,呼吸着人世间的空气,浑身轻松起来.回首再望一下这幽深的大宅,记起中国有句"高处不胜寒"的古训,心想还是当平民百姓畅快自在呀!门官已在那等候我们,神色很好.说大酋长能这么长时间同突然前来造访的外国人谈话,实在少有,看来你们有好运气.我们说大酋长已同意为我们派一名向导同行,不知啥时才能派来 门官说,只要大酋长答应便立刻有人去办,你们先休息一下收拾东西吧!回到我们下榻之处,在等向导的空当,我们就城堡所见中的一些疑惑请教起阿布杜拉来.阿布杜拉是这一带人,其父是大酋长的家奴,爷爷据说还是有功之臣,可能知道一些城堡内的事.就我所问,阿布杜拉说道,领咱们进去的汉子,是城堡中的太监,这样的太监,城堡中有近百名呢,专门侍候大酋长和大酋长的妻妾妃子;一进院子墙下那些小男孩,也是阉割过的小太监,长大后就留在城堡内接替退下来的老太监.大酋长的家人除妻妾妃子外都不住在城堡之内,所以这么大的一座城堡里真正的男人就大酋长一人.花墙里边那些漂亮女人就是大酋长的妻妾妃子,有110多位.这些深宫佳丽都是从方圆500公里的领地中挑选出来的.听阿布杜拉这么一说,我立即联想到中国的封建帝王,可历史毕竟走到了20世纪末,一位在巴黎受过高等教育,床榻上堆满当代出版的各类书籍,气质儒雅,待人平和的长者,怎么又能与"大酋长――中国封建帝王"联系在一起呢 我又问为什么他不愿与我们合影留念呢 阿布杜拉说,大酋长今天没有包头,只戴了便帽见你们,能让你们看见他的真面孔,这对你们已是很大的幸运了,是很给你们"面子"的了,按老规矩,这样是不能见外人的,而必须包得严严实实,只露两只眼睛.他不愿意真面目让外界看见.正因为如此,大酋长如果出现在集市上,几乎是没有人能识"庐山真面目"的.如果大酋长今天包了头,也许会答应拍照的.正说着,门官来了,还带着一个小伙子,小伙子手中拎着一个布包袱.门官说小伙子叫苏乃,是大酋长派来为我们做向导的.苏乃便把布包袱打开,是一摞用非洲一种草染色后编成的帽子与桌上放的垫子,说这是大酋长送给你们的礼物.门官说这些帽子与垫子都是大酋长的妻妾妃子在城堡中用手工编织的,这些手工艺品一些用来做礼品送客人,一些拿到宫外市场上去卖或换其他日用品.看着这些五颜六色的草编工艺品,令人遐想不已,浮想联翩.城堡外的世界才是老百姓的天地.我们离开城堡时,跳舞的人已散去了,因为大酋长已给了他们赏赐――几十袋玉米.苏乃说,另一拨要求赏赐的子民已等在那里准备"闻鼓起舞"了.破卡车载着我们与向导苏乃,朝非洲中部纵深腹地的部落驶去.坐在颠簸得如同坐在弹簧上一般的车座上,望着车窗外渐渐远去的城堡,我心中反复倒腾的便是:下一行,我会遇到什么呢 但愿我有好运气!贝蒙王国行从喀麦隆首都雅温得乘汽车朝西偏北方向疾驶280公里左右,便到了一个有着美丽名字的美丽城市――芭芙桑.这片土地气候宜人,风光旖旎,物产丰富,经济发达.起伏的丘陵树木葱茏,花开遍野,美丽的少女衣着鲜艳穿行其间,更平添了几分迷人风采.置身于此,若排除眼前人种肤色等因素,你简直不相信是在非洲某处,而觉得是到了我国东南沿海某旅游疗养胜地.距芭芙桑20公里处,世界著名的"国中之国"贝蒙王国的首都枫巴便坐落于此.贝蒙王国的"国门",是矗立在公路两旁的门柱.进得门柱,便算是进入王国了.与一般国家相比,这"国内"一不设边防,二没有海关,只有镌刻在门柱上那造型奇异的"双头蛇"图案提醒你:贝蒙王国到了.国中之国贝蒙有着悠久而不寻常的历史.早在600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贝蒙人便在自己的首领恩塞尔统领下征服了附近的许多部落,建立起了贝蒙酋长国,并将莫非莫班定为首都(即今日的枫巴).酋长国国王称为苏丹.到了本世纪初,第17代苏丹恩乔亚使贝蒙王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他创造了有点类似于我国甲骨文的贝蒙文字,这种文字集众多人的智慧与多次演变改进后,形成了有83个可以拼写的文字,其中还包括10个数字.这是非洲惟一的由黑人自己创造并投入实际应用的文字.国王恩乔亚便是用他自己创造的文字写下了《贝蒙的历史与习俗》,《贝蒙药典》以及民间故事传说等文学作品.除此之外,他还发明了使用贝蒙文字印刷的简易印刷机.恩乔亚的智慧与贝蒙人民的勤劳,再加之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这个拥有200多平方公里国土的王国人丁兴旺,一派繁荣景象.为了更具国王的"派头",恩乔亚还仿照当时法国总督府的式样,在枫巴城内修建了豪华典雅具有西欧建筑风格的贝蒙王宫.1931年,42岁的恩乔亚被法国殖民者废黜,两年后,流亡中的国王愤愤地死于雅温得.当年5月,他的儿子莫罗 赛义杜继承父位,当了贝蒙王国的第18代苏丹.赛义杜执政后,推行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弘扬贝蒙文化但又积极主张改革开放,建树颇丰,深受子民的拥戴.1960年喀麦隆摆脱法国殖民统治宣布独立时,考虑到历史沿革之现实,贝蒙王国古老的社会体制与传统的生活方式作为特例按原有的风貌被保留下来,成为闻名于世的"国中之国".1992年7月,统治贝蒙王国长达59年的赛义杜驾崩,当时,喀麦隆政府为他举行了极其隆重的葬礼.赛义杜辞世后,留下了60个儿子和50多个女儿.在这100多位子女中,谁来接替王位呢 负责王室重大事务的9位大臣按老国王多年前立下的密诏所定,"辅佐"60个儿子中的恩乔亚 依卜拉辛"登基".依卜拉辛当时已年届60,担任喀麦隆政府议会联络部部长.虽本人无意继承王位,无奈父命难违,只好辞去公职,于1992年8月登上国王宝座.按贝蒙王国体制,众大臣会议为新国王建立起新的家庭:从王国领地内所有处女中选出了三位既美貌又有文化的姑娘作为王妃,这几位王妃所生子女日后便是国王王位继承人的人选了.一年之后,三位王妃中已有二位喜生"龙种".日,王国为满月的"皇子"举行了盛大的庆典与洗礼仪式.这一天,整个国家都沉浸在一片欢乐与喜庆的气氛之中: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拥向枫巴城.每家每户的代表则头顶柴,粮,手牵牛羊为国王贺喜.依卜拉辛则面带笑容地端坐在王宫前广场的国王御座之上,向自己的数万子民表示谢意.我去贝蒙王国的那天,正逢赶集之日.枫巴城内,商业摊点遍布,赶集人群熙熙攘攘,热闹得如同过年一般.地摊市场上有不少商品都是我国所造,手电筒,电池,马灯以及搪瓷,铝制品等等,这些日用品颇受非洲人民欢迎.望着这些琳琅满目的中国货,令我不由得感叹当今商贸的发达.枫巴的木刻及手工艺品闻名于整个非洲.在一家作坊里我买了3个用当地红木雕刻的面具,手工精细,造型生动.其中有一宫妃,发髻竟与我国唐代仕女一模一样,令我惊奇不已.在王宫陈列馆里,有一尊直径约50厘米,高约一米的酒器引起我极大兴趣.这尊酒器形状奇特高雅,但却是由数百个人的牙颌骨镶嵌而成!带领我参观的王宫一接待官告诉我,这些牙颌骨都是从战败部落俘虏的头上取下来的.部落战争的残酷与血腥如今凝固在高雅的礼器之上,真让人浮想万千.遗憾的是不让拍照,送礼品给小费都不为所动,接待官忠实地恪守国公网-[1]&[2]&下一页 精彩尽在
目录:第59期
国公之音回归啦
国公之音回归啦,在接下来的日子,国公之音将继续陪伴在各位小伙伴们的公考之路上。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版权所有 福州市国公网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6- Inc.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客服电话:
京ICP备号 公网安备9       
欢迎订阅 中国移动用户短信cqsjb至。 上 手机登录
非洲酋长与他4000妻妾的奢靡生活
在古代,非洲各国都有完整的酋长制度,整个非洲就是一个酋长社会。这些酋长王国不仅有国王、王宫、王后、嫔妃、大臣等,还有自己的臣民,并保留种种特权。在非洲的酋长王国里,不仅酋长可以多娶妻多纳妾,其他男子亦可娶多个妻子。
  在古代,非洲各国都有完整的酋长制度,整个非洲就是一个酋长社会。这些大大小小的酋长王国曾经在喀麦隆、尼日利亚、贝宁、加纳、布基纳法索和科特迪瓦长期存在。
感谢您阅读:
虚假新闻投诉致电 更多
[责任编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闻热搜词
来源:360新闻
扫二维码关注华龙网官方微信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北部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 传真:023-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酋长在古代指的是什么人?_百度知道
酋长在古代指的是什么人?
酋长是一个部落的首领。酋长制度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广大地区比较普遍,尤其盛行在广大偏远、落后的地区。据考察,酋长制度最初是从原始的氏族制度发展演变而来的。非洲在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逐渐过度时,大大小小的酋长土邦和酋长制度便慢慢在氏族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了。无论是过去和今天,酋长制度在非洲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编辑本段]世袭制  酋长制度大都是世袭的。一般说来,世袭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父系相传,另一种是由母系相传。所谓父系相传,就是由儿子继承父亲的职位,这种方式在非洲广大地区一直十分流行。当然,在个别地方也实行母系相传的方式,即由外甥继承舅父的职位,例如在加纳中部和南部地区曾长期实行这样的作法。 [编辑本段]权利及生活  在非洲,酋长拥有相当大的权利,在乡村表现得尤为突出。酋长决定着他所管辖范围内的大大小小的事情甚至包括一些家庭琐事。凡事没有得到酋长的批准,是不得操办的。一切争端的是非曲直,只能听从酋长的裁决。村民对酋长必须毕恭毕敬,服服帖贴。酋长出门,身着金光闪闪的绣花的非洲衣袍,不是坐轿,就是骑马,众多的侍从人员护卫,前呼后拥,鸣锣开道。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酋长指的是部落的首领
相当于中国原始社会一个部落首领。
是部落的首领
部族的首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非洲土著酋长是终身制吗?_百度知道
非洲土著酋长是终身制吗?
在非洲,酋长是让人望而生畏却又神秘莫测的人物。昔日,酋长是所在部落或地区的「天然统治者」,拥有各方面的绝对权威。今天,为了安定人心、巩固政权,非洲国家仍然保留著酋长制度,酋长的权力虽然受到一定限制,但他们依然有著超出常人的地位和特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知名度高的酋长出现在公共场所时,前呼後拥,铃声开道,人们纷纷弯腰跪地,顶礼膜拜,酋长离去,方才起身。非洲酋长分为一、二、三级,或称为大、中、小酋长。一级酋长下辖二三百个二级酋长,二级酋长下辖数十乃至数千个三级酋长。许多非洲国家县级以下行政单位基本不设管理机构,乡镇以及村级事务由二级酋长、三级酋长负责。酋长多数由世袭产生,有时也有政府任命二级酋长或村民选举产生三级酋长的事情。酋长一般由男性担任,仅有极少数女性出任过酋长。许多非洲国家由政府向一级酋长发放相当於部级官员的薪水,提供专用汽车,并负责一定数额服务人员的开销。有的国家也定期向二级酋长发放薪俸。三级酋长(即村级酋长)的收入大多来自村民们所缴纳的税赋。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终身制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体力最强,最有威望的当长老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牛头人酋长的武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