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23了,但是青春逗位置依然还在,怎么调...

青春之后,认输之前:我们依然在路上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青春之后,认输之前:我们依然在路上
《青春之后,认输之前:我们依然在路上》内容简介:菜菜把戒指戴在无名指上把弄了一会儿,又沉思了半分钟,然后忽地一下把戒指摘下来,还给了柜员,拉着谢谢的手离开,说:“我们还是去南极吧。”2010年,谢谢28岁,出身农村从未出过国,毕业后工作4年,像你我一样庸庸碌碌过着上班族的生活。几个月前,他在西藏南迦巴瓦雪山下认识了菜菜,两人在后来的五月天演唱会上,牵手在一起。就在这一年,他们一起辞去工作,迈出了环球旅行的第一步,10个月4万元,穿越亚洲18国。从不会英语不懂护照签证,到不用指南书也可游遍中东。他们的故事,曾在微博一夜之间被7万多人疯狂转发。走入婚姻后,他们依然初心不改,继续着自己的梦想之旅。用一枚钻戒的钱,换来两张南极的“最后一分钟”船票,完成了两人向往已久的南极之旅。在南美的巴塔哥尼亚冰原、在智利的复活节岛、在南极大陆、在北非里夫山脉的蓝色小城,他们穿着自带的礼服和婚纱,用三脚架,拍下一套套独具特色又意义非凡的环球婚纱照。最美的旅程,是和心爱的人肩并肩,去看看这个寂寞的世界。最美的人生,不是长辈控制的样子,不是社会规定的样子,是勇敢地为自己站出来,温柔地推翻这个世界,把世界变成我们的。爱一个人,就是爱他本来的样子;两个人在一起,不是彼此约束,而是让对方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出版社中信出版社页&&&&数320页开&&&&本32作&&&&者谢谢出版日期日语&&&&种简体中文ISBNX
《青春之后,认输之前:我们依然在路上》编辑推荐:备受关注的穷游情侣,谢谢和菜菜继续为爱走天涯。历时两年半,环游世界七大洲,三十多个国家。背着婚纱去旅行,完成浪漫的环球自拍婚纱照,一枚钻戒换来南极的“最后一分钟船票”,实现两个人的南极梦。   阅尽繁华,不忘初心2011年,一条“2010年我们一起辞职,花10个月4万元,穿越亚洲18国”的微博,一夜之间被转发了上万条。主人公是一对叫谢谢、菜菜的情侣,他们的故事和他们“温柔地推翻这个世界,把世界变成我们的”的信条,打动了无数向往自由的心灵。   谢谢和菜菜在“中国最美的山峰”南迦巴瓦下相遇,在五月天的演唱会上牵手在一起。那时,他是出生在广东农村的普通工薪族,她是外资银行工作的上海姑娘,原本可能没有交集的两个人,却在旅途中电光火石般相爱。双双辞去工作后,他们在两年半的时间里,走过了40多个国家,足迹遍布七大洲。现在,谢谢继续追求着自己自由摄影师和自由撰稿人的理想。序 阅尽繁华,不忘初心 蔡景晖   自序 爱一个人,就是让对方看到更大的世界     壹、 新婚一年,阳光免费   其实,这个世界上,不单阳光免费,清新的空气、蓝天白云、亲情和爱情、希望和梦想,所有这些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都是免费的,只要你想要,就能得到。     我们依然在路上   裸婚记,屌丝的逆袭   趁年轻,去看看这个世界     贰、三度印度   一直以来,我都幻想着自己可以实现两次这样的旅行:一次是像玄奘法师那样的万里西行,一次是追寻库克船长的蓝色航迹。     情调小镇科钦   阿勒皮:米船上的蜜月   不要嫁给家里没有厕所的男人   亨比,比泰姬陵更值得一去的帝国遗迹     叁、斯里兰卡,独立旅行的开始   在我的记忆里,斯里兰卡没有必到的景点,没有必到的地方,最美的,全都在路上,最难忘的,也都在路上。     《孤独星球》封面拍摄地   最美的全都在路上   发现康提:礼佛巡游   战后贾夫纳:探访泰米尔猛虎的老巢     肆、纽约,异乡的新婚生活     这是我们婚后很美好、很值得回味的一段时光,当两个人对未来一直有共同的追求时,那婚姻也就不会是爱情的坟墓。     在纽约汇合   美好的时光   探访61号公路     伍、背着帐篷走拉美   南十字星闪耀的南太平洋星空下,世界上最孤独岛屿上的营地,篝火的炊烟,随着歌声、笑声一起,飘上天际。     古巴,分裂的世界   最美的菲茨罗伊峰   做负责任的旅行者   两个人的复活节岛   旅途中的第二次落泪     陆、一枚戒指换来的南极梦   菜菜把戒指戴在无名指上把弄了一会儿,又沉思了半分钟,然后呼地一下把戒指摘下来,还给了柜员,拉着我的手离开,说:“我们还是去南极吧。”     最后的两张船票   从乌斯怀亚到德雷克海峡   VIIP级的11次南极登陆     柒、摩洛哥,毕业归国之旅   迷路是菲斯的魅力所在,老城里有9 000多条狭窄无比、交错密布的古老巷子。这些小巷子,让菲斯成为全世界面积最大的不通任何机动车辆的城区。     马拉喀什:绿洲引客来   菲斯:全世界最容易迷路的城市     捌、环球自拍婚纱   开着那辆100CC的小绵羊,迎着夕阳的海风回家。菜菜搂着我的腰,在后面轻轻哼着歌。时光美好,在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岛屿,有了你,便不再孤独。     古巴:害羞的尝试   巴塔哥尼亚:雪山和探戈的完美搭配   复活节岛:在世界最孤独的岛屿,有了你,便不再孤独   在南极:最美丽“冻人”的婚纱照   舍夫沙文:摩洛哥小城的蓝色梦幻     结语 青春之后,认输之前   跋 这场开始后就不再停止的壮游 遥远后记:青春之后,认输之前   2012年七月,是我30岁生日,这个月我踏上旅行的最后一站澳大利亚,这是我到达的第七个大洲,已经远远超过我刚辞职旅行时的期望值。在澳大利亚,给自己的环球旅行画上圆满的句号。   作为纪念,我在网上写下一小段日志:“#我的七大洲#今天到达澳洲,在30岁生日这个月踏上旅途第七大洲。从2010年揣着4万块辞职,忐忑地第一次出国,两年半旅行近40个国家。出发前菜菜写过一句:青春之后,认输之前。我很感激在青春将逝之前,能有这样一段经历,爱人相伴,每一天如此生动。若干年后老去,回首往事,终不会有蹉跎青春的悔恨了”   回首出来旅行这两年多里,获得过许多祝福、称颂,也有过质疑。对于流言,我们都不加理会,因为不管其他人怎么想,我们自己觉得值就好,这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有朋友说在旅行中特地去走一个七大洲,有种插旗子的感觉,没有必要,我一笑置之也没有回应,大家的想法不一样,对我来说,这是很重要的。   上半年我们还在纽约时,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说有个北京女孩成绩优秀,上清华北大没有问题,但留学法国的母亲从小教导她“生命的意义在于体验最多而不是最好”,她从小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今年决定放弃高考,申请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在内的名校,并获得成功。这则新闻是那段时间微博上的热点话题,网上一片褒扬声,也引来一些争论,有位网友写了一篇评论,在网上传播得很广,其中有一段写“我没有皇城根下的家,也没有留过洋的爸妈。我只能咬着牙拼命学习,在千军万马中挤破头,换来一个国内普通的大学,而我还要拼命努力,才能换来一个普通的人生。但这条新闻把千万个我们这种普通家庭却从没放弃努力的孩子,当成了傻瓜。”   这段话引起了我的很多共鸣。我不仇富仇美,只是由这位优秀女孩的故事和这则评论,回忆起自己的成长历程,和今天的生活。一个人会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不是无缘无故的,所谓童年决定人的一生,成长历程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很小的时候我随爸妈去珠三角谋生。在城里的小孩缠着父母买玩具时,我们和亲戚两家十几口人挤住在一间没有厕所的破旧平房里,拉撒只能蹲在屋外找个无人的角落。在城里的小孩向父母撒娇时,我妈每天凌晨5点就要拖着抱着小孩到市场摆摊,我们只能睡在农贸市场脏乱的摊位下,因为相较之下,鱼龙混杂的出租屋更危险。那时,我印象最深的游戏,是红灯亮时趟到马路中间去,因为没见过,觉得红灯一亮所有车都要停很好玩;记忆中最美味的东西,是夜里和妈妈摆摊回来时,妈妈给我买的一碗加鸡蛋的绿豆汤。在那种环境里,看到黑社会混混们火拼是常有的,记得刚到城市不久,就看到一个被砍得血肉模糊,眼珠爆出来的人死在我面前,这个画面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始终无法抹去。到91年已经9岁时,作为外来人口我没有资格在城里念书,舅舅觉得城里环境太差,带我回乡下念书。因为年龄太大,没有上幼儿园和一年级,直接在二年级插班。作为早期的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我从小就比较叛逆,要么上山打鸟抓蛇,要么去邻村找别的小孩打架,功课从未做过,考试从未及格,白天砸学校的东西,被老师打,晚上就去报复砸老师家。   几年后爸妈终于托关系在城市里给我找到一个小学,但要交高额的学费,逢年过节,还要去给校长和老师送礼送红包。一个在外谋生的小贩家庭是不容易的。在黑的方面,要防范偷抢,但在主流媒体喜欢说的“流动人口聚集区”,这是防不胜防的,在街头看到偷抢是家常便饭。在白的方面,工商治安要不定期去孝敬些钱,不给工商的钱,哪天他们就会像现在的城管那样把摊给抄了或给别人开,不给治安队的钱,他们随便找个借口就能来查店。成长的环境比较杂,我从小就喜欢认识不同的人,了解他们的故事。初中辍学的堂哥在工业区开了一个可以给人打麻将的店,放假时我有时帮忙通宵看店,认识了几个在附近夜总会里做的女孩,我记得她们总喜欢在半夜喝酒,喝完了就唱着任贤齐的《很受伤》抱头大哭。有一天我们半夜在外面玩,因为没有暂住证,就被治安队抓起来,虽然我刚初中毕业,还是被关到拘留所里。和夜总会的女孩们、小偷抢劫犯们一起蹲在屎尿横流的狭窄牢笼,吃喝拉撒都在里面。就这样,只因为那可恶的城乡户籍制度,我在拘留所结束自己昂贵的“九年义务教育”。   有一段时间,微博上流传了一张照片,是城管当着小孩的面抄了他父母的摊子,小孩盯着城管们眼睛露出极度的愤怒,大家都抨击城管的行为,说看着小孩这样的眼神,谁能担保他长大后会变成怎么样的人。我每次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事,也都会很愤怒,在还没网络的年代,我从小已经看到太多这样的事。我们奉公守法活的小心翼翼,终于有了钱,和同乡们一起在这个改革开放不久的城市买了一小块荒地,自己建起一排房子。这是从我很小的时候出门,一直到我30岁这年,我们家唯一住过一个不用交租金的房子。可惜念初一那年,要搞文明城市评选。那年我每天在街上看到没有暂住证的外来工人被抓起来,像动物一样塞进后面带铁笼的小卡车上,当场带走,逐出城市。有一天早上,不幸也降临到我们身上,拆迁的开着推土机来到我们的房子前,宣读了一个公告,然后就轰隆隆全部推倒。我们全部家当和货物都被埋在里面,我冲进去把我的小黄猫抱了出来,那天我的眼神就和网上那个小孩一样。推土机开过去只是一下子,就终结了一个家庭过去10年的努力,让我们开始未来16年的奔波。那年,许多外来家庭像我们那样,最后城市也如愿获得文明的称号。后来大家去找有关部门和开发公司理论,对方就甩给我们几千块钱,在那个没有网络的年代,作为弱势群体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的,那没有尊严的几千块钱,同乡们没有一个人要。咬咬牙,生活还要继续。我旅行回来后,回去了那个城市,16年过去,这里早已今非昔比,原来的荒山被推平,高楼林立。弟弟带我去找到当时住过的地方,小时候那排房子前面两棵巨大的榕树还在,但奇怪的是,这里四周早就开发成高楼大厦,惟独我们当年住的那块地,从被推平到现在一直荒着,没有造起房子,据说那个开发商出了问题。这就是命运。有段时间网上有一篇文章,是关于让年轻人做Highmover,在年轻学习和工作的时候,多改变居住的地方,增长见识。从定义上说,我在26岁之前,连续住超过半年的地方就有23处,28岁之后就一直在世界各地旅行,可以说是个Highmover,只不过不是为了增长见识,而是生活和学习机会所迫罢了。   我小时候在乡下最要好的玩伴们,大家的成长环境都差不多,父母要外出谋生。这样的成长环境,社会的黑暗面看的太多,他们没有一个人上学到初中毕业,甚至许多人小学也没毕业。在城市的小孩还在父母呵护下准备考个好学校,寒暑假出去旅行的时候,他们已经进入该死的社会。有的开店经营有方,做了老板;有的运气不好,只能勉强糊口;有的在我上初中时,已经染上性病;有的入了黑社会,蹲了监狱;有的误入歧途,成了瘾君子……最近热播赵薇导演的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我北京上海许多衣食无忧的朋友们在感慨逝去的青春,追忆自己年少时的恋情。而我那些儿时玩伴们,曾经我们经常在夜晚相聚,在村里破旧的老房子里高歌Beyond的光辉岁月、再见理想,他们有些人的青春才刚开始,就已经逝去了。媒体每天都在讲GDP增长,讲国之根本的三农问题,而在夹缝中生存的小商贩,只有偶尔报道城管问题时才会露个脸。专家每天在分析劳动力成本增加,从业人员素质低造成的制造业外流问题,而那些背井离乡,作为中国制造根基的打工者,除了偶尔见报的富士康跳楼事件外,又有谁曾在意过他们的生存环境。   感谢我外公和父母不断的淳淳教诲,和鄙夷地把我叫做乡下“番薯仔”的人,我这个曾经令老师无比头疼的叛逆少年,在小学快结束时突然有一天猛然觉悟,开始拼命读书。只过了半年,就从之前考试从未及格过的差生,变成成绩从未出过班级三甲。记得92年,我在乡下念书的假期,到珠三角看爸妈,有一天我们去围观浩浩荡荡的迎宾车队,后来才知道那是邓小平南巡的车队。1997年他逝世时,我已经在城市里上初二,学校组织我们淋着雨听追悼会,我是哭了。不管怎么样,都感谢邓老让我们有机会从山村里走出来。哭完邓老的几个月后,我因为不是本地户口,以后很难上到好的高中,也没资格参加高考,又得离开父母回乡下念书,虽然那年在城里我的成绩是全班第一。   我尤其喜欢读历史地理,常被老师批评不务正业。在长辈和老师心里,读好书才能出人头地,我只是喜欢在书里读到外面那个精彩的世界而已。我的房间里挂满地图,希望有一天可以进入马可波罗的世界、可以像玄奘那样沿丝绸之路西行、可以去看看库克船长探索的地方……那才是属于我的世界。虽然自己想读书了,但叛逆的性格还是改不了。因为讨厌去学校,从初三开始,我就没有怎么去学校上过课,每个学期最少有一半的课是逃掉的,剩下的多半也是去教室里睡觉。白天晚上都跟还在上学或辍学的狐朋狗友们鬼混,飙车喝酒,深夜自己回家看书自学。即使这样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拿过全省奥赛一等奖,校运会上拿的金牌最多,免学费保送了本地最好的高中。但高二第一次接触到电脑游戏,不幸沉迷于那个虚幻世界,成绩一落千丈,最后上了一个普通本科学校。因为我是村里我们家族第一个上大学的,以我们客家人的传统,爸爸还特地回来祭拜祖先,族里的老叔公颤巍巍地连说“来之不易、来之不易。”让我都觉得惭愧。这段放纵自己,浪费最好光阴的时间,现在每每想起都追悔不已。   我带着憧憬蔡元培所说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去上大学。但伴随着那几年全国轰轰烈烈的大学城运动,我到了南京偏远市郊一个尘土纷扬的在建大学工地。第一年我和学长保雷满怀激情创建了学校第一个户外社团北风社。《诗经·北风》云: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   惠而好我,携手同归。   北风猛吹,透骨冰凉,大雪漫天,我和好朋友们,携手去寻找更美好的地方。   我们发起了沿丝绸之路骑行去新疆的活动。但很快我们的社团被学校封杀,校领导批评说我们应该乖乖学习,在校内参加邓小平理论研究和数学建模的社团活动就好,不要瞎折腾。四年后大学的图书馆终于建好,几个校领导因为建设中贪腐被抓,我们也在这个时候结束了没使用过图书馆的大学生涯。   大学毕业后我到珠三角一个城市的大型国企工作。虽然工资不算高,但这个城市生活非常舒适,有一帮很好的同事,上班时间短,福利也不错,老板也挺喜欢,经常参加宴会饭局。而且自己工作赚了钱,利用假期开始背包旅行,三年里走遍许多省份,到了广袤的青藏高原和巴丹吉林大沙漠,来自南方山村的小子,终于感受到那份气吞山河的壮丽风光。这时如果再找个老婆,供套房子,就是我爸妈几十年来念叨着理想的安稳生活,不用风吹日晒,日出而作,日落仍未息。如果在觥筹交错之间,可以忘记自己的梦想,在舒闲的生活前面,可以放弃自己的追求,那生活会变得简单许多。我却始终不能忘记想趁年轻出去看看这个世界的梦想,那才是属于我的世界。我们中国人追求为人难得糊涂,有句话说,当你认真的时候,你就已经输了。我做事却总是太当真。我在公司做农村和教育行业的工作,看到太多官商一起,名为解决三农问题,实为占领农村市场;名为推动公平教育,实为瞄准家长腰包。弄虚作假的秀,还要请媒体来大肆宣传。在一次向农村学校捐赠电脑的活动中,我申请采购经费时领导大笔一挥,用公司的报废电脑代替。捐赠仪式很大型,请来了上级领导,省里的媒体宣传报道,领导们眉开眼笑,仪式后到酒店里觥筹交错,总费用比送的电脑还高。那天在主席台上,当农村的小学生列队上来,给我戴上红领巾时,我想起自己的童年。我内心颤抖,我会变成自己曾经那么讨厌的人吗?   工作三年半,待到我弟弟大学毕业,妹妹结婚,我觉得自己也可以上路了。像《在路上》的主人公迪安一样,颓废地流浪着,“啊,美好、温暖的夜晚,月光如水,搂着你的姑娘,喝喝酒,说说话,啐啐唾沫,简直是天上人间!”我想沿着丝绸之路,把自己放逐到玄奘法师西行求法的地方,像嬉皮士一样去寻找信仰,去追求精神的自由。   也许上天不想让世界上再多一个被放逐的灵魂,让我在西藏南迦巴瓦神山下遇到菜菜,知道这个世界还有怀着同样梦想的人,我就像找到残缺生命的另外一半。如果没有菜菜,我也会去旅行,但肯定不是像现在的样子,也许最后这个世界上多的,是一个漂在拉萨的迷失灵魂,或是一个在果阿海滩沉迷于大麻的嬉皮。我不善于用语言表达感情,以前菜菜有时抱怨我从来不和她说哄女孩子开心深情的话。编辑悄悄也说我写文章时,到了需要描述感情的地方就会急刹车。其实,就像我和菜菜在五月天演唱会上牵手的那个平安夜,她订了一个21客的蛋糕送给我。到现在我也没告诉过她,那是我出生以来,第一个给我的蛋糕。小时候我爸妈不知道什么是生日蛋糕,我也不知道,所以很羡慕电视里的小孩和城里的小同学们,生日的时候可以吹掉蜡烛吃一个生日蛋糕。我生日的时候只能自己骑个小自行车,到街上溜圈,找个路边呆呆地站一会回家。后来大了以后,每次和朋友说起生日的话题,我都会假装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绕过去。就像深夜里我在家读书,白天还是假装吊儿郎当地和其他朋友一起逃课去玩;就像我辞掉工作去旅行了一年后,大多数朋友还不知道;就像今天写下的往事,我放在心里从未和人说过……我早就习惯了用一种不在乎的样子,掩饰自己的真心。但在我心里,对于爱情,除了你,谁都不可以。   在路上,我许多个晚上在恶梦中惊醒,菜菜抱着我重新睡着。从澳大利亚回来后,我感受着内心的平静。许多电视节目的邀请我没有去,我不是一名旅行家,不善于谈见闻、说感悟。有一次央视的记者来做现场采访,在问起旅行的意义时,我突然语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后来这个采访就取消了。其实很多媒体采访时都会问旅行的意义,在路上的感悟。我挺怕回答这样的问题,因为我从未去思考过旅行的意义这个问题,也没有那么多心灵鸡汤式的感悟。我只是默默地坚持着一个信念,去完成了一件自己一直想做的事,去赎回了自己的青春,让自己在晚上不会失眠做恶梦。在巴基斯坦拉合尔的一个夜里,我和一个瑞典女孩坐在天台上聊天,我请她喝铁观音,谈起各自的人生,我对她说:“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穷,我经常光着上身,脏脏的,晒得很黑,在农贸市场到处跑,那时中国刚开放,有一天来了几个西方游客,他们抓着我拿相机给我拍照。而现在我和你一样,在环球旅行的路上。”就像在旅行中,走过去,活下来,回头看,山河锦绣。过去那些曾经让你不开心的事,总有一天可以笑着把它说出来。   回来后,有许多人在网上给我们写信,有面临毕业的大学生,和已经在工作中的人。说在生活中对未来迷茫,面对渐渐逝去的青春不知所措。看到我们的故事后,也想不顾一切地去旅行,但又有很多东西放不下,不知道该怎么办。其实谁的青春不迷茫,具体的事例,我们也无法一一建议。但记得一句话:“A man is not old until regrets take the place of dreams.”在悔恨取代梦想之前,一个人不会老去。只要初心不改,该来的始终会来,千万别太着急,如果你失去了耐心,就会失去更多。   不顾一切的旅行是很容易的,我原以为结束旅行之后,可以很轻易地回归工作和现实生活。直到有一天晚上我和悟空在蔡大哥家看一部旅行纪录片《星期六的地图》,讲述主人公在间隔年的历程,眼泪刷地一下就流出来了。之后的小半年,我一直处于迷茫和焦虑状态。正如朋友陈嘉说过的一句话:“当享受过那种铺天盖地的自由之后,现实生活的琐碎会让你无法适应。”在办公室里,我总会恍惚地想着自己徒步在尼泊尔的喜马拉雅雪山、迷失在阿拉伯世界那些一千零一夜般的古城集市、漫游于充满色彩和激情的南美迷幻城市、享受东南亚和加勒比海的阳光沙滩……,而不是眼前的一张办公桌和一台电脑。原来,相较于走出去,回归的路显得更困难。   直到有一天晚上,我当月工资未发,信用卡过期,新卡尚未寄到。我跑完步回家时,摸摸口袋发现只剩下四块钱。那天晚上我没有吃晚饭,这时我才从幻想中醒悟:这几年梦想的实现,是用以前数年工作为基础的,但梦想毕竟不能当饭吃。   在我回来后,父母也把店铺关掉,回到乡下安度晚年。近三十年,我们像城市里的候鸟般在不同的地方搬迁,寻找谋生的机会,如今也算落叶归根。只是他们不能像单位退休人员一样有养老保障。以前,父母把我养大,未来,我需要尽自己的责任。记得小时候,我坐在爸爸的三轮车后面去送货,路过和澳门分界的铁网时,我把自己的手指从铁网的空隙伸出去,兴奋地说:“我到过澳门啦!”爸爸说:“等你以后有本事了,就可以从那边走过去澳门,去香港。”是的,现在我走出去了,还要带着他们,也一起出去看看这个世界。   前不久,我在纽约,朋友开的美国大学申请机构,带了一队国内的中学生来参观美国大学。我因为在哥伦比亚大学住过一段时间,就随行帮忙拍照。孩子们都来自江浙沪一带的富裕家庭,他们可以不用参加国内的高考,父母会请培训机构教他们参加美国的大学考试,在参观大学时,朋友还请来路透社的财经主播、华尔街的投行经理为孩子们上课。孩子们也非常聪明,在沿途闲聊中,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已经不是我们当年同一年龄段时所可以比拟的,这是社会的进步。而离开纽约几天,当我回到家乡时,我堂大哥,上世纪80年代只有15岁时就到珠三角谋生。如今,他在乡下建了新房,收入不算低,小孩也已经十几岁。但作为外来人口,我这个侄子没法在城里比较好的学校念书,虽然他在这里出生、长大,但在城里的外来人员学校念完小学后,就得回到陌生的乡下,成为新闻报道所讲的留守儿童,就像当年我那样,这又是一个命运的轮回。我知道,旅行回来后,我们以后也会有自己的小孩,不求也不希望未来可以用金钱为孩子的未来铺路,但起码要保证能给到他们获得公平教育的机会。   第一年回来后,菜菜给我写了一句:“It&s not the end. It&s just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如今依然。世界很大,也很美好,这次环球旅行这是打开了一扇门,等待我们去探索的东西,还有许多。而这个世界也还有许多爱你和你爱的人,还有许多需要去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回来后发生的这几件事,让我明白,有走出去的勇气,也一定要有能走回来的本事。   朋友们老说我很有个性,是个活在梦想里的非现实主义者。其实,我的人生也只是随着社会发展的大潮在随波逐流而已,梦想不过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再加上比别人多一点小小的坚持而已。改革开放把我从封闭的山区送到开放的前沿,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让我成为最早的一代留守儿童,城市候鸟一样的成长经历让我很小明白社会的冷暖,也让我在对梦想生活的追求上更加执着。有一次,我和遥远他们一起吃南门涮肉,大家在说起以后的人生理想。我并没有很大的抱负,只要父母安康,有一位不离不弃的爱人,三五知己,便已足矣。待工作到有能力让自己小孩吃上不含添加剂的奶粉,幼有所教,老有所终,那时就可以找一处地方,开一个带咖啡馆的旅馆。朋友们来吃我们做的蛋糕,分享他们的旅行故事,闲暇时我们再一起背包上路,春暖花开,劈柴喂马,周游世界。今年流行谈“中国梦”,国之梦想,建立在家的梦想基础上,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现在,我和菜菜暂定居在上海,筹备我的摄影工作室。这几年我在旅途中学习摄影,为《中国国家地理》、《户外探险》、《旅行摄影》等许多杂志媒体拍过照、写过稿,积累了一些摄影经验。平日里,我在上海开设旅行摄影基础班,教基础的相机操作和拍摄技巧,今年年底开始,准备接客户的婚纱和婚礼拍摄,以此作为我的工作。   我希望可以成为像拍摄阿富汗少女的马格南摄影师Steven Mccurry那样人文摄影师,未来几年,都会专注于摄影一件事情上。我不是聪敏之人,喜欢一条路走到黑,相信只要找到自己的路,坚持下去,不三心二意,若干年后,总会略有成就。   感谢我的妻子菜菜,我们在一起的日子,每天都那么生动。因为你,我渡过一个无悔的青春,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因为你,我在青春之后,认输之前,依然可以心怀梦想继续向前。   感谢神山南迦巴瓦,和五月天的音乐,让我们相遇相知,一直陪我们渡过。用我和菜菜最喜欢的那首《倔强》,致我们的青春:   当我和世界不一样   那就让我不一样   坚持对我来说就是以刚克刚   我如果对自己妥协   如果对自己说谎   即使别人原谅   我也不能原谅   最美的愿望一定最疯狂   我就是我自己的神   在我活的地方     我和我最后的倔强   握紧双手绝对不放   下一站是不是天堂   就算失望不能绝望     对 爱我的人别紧张   我的固执很善良   我的手越肮脏   眼神越是发光   你 不在乎我的过往   看到了我的翅膀   你说被火烧过   才能出现凤凰     逆风的方向   更适合飞翔   我不怕千万人阻挡   只怕自己投降     日   哭着笑着,完稿于瑞士因特拉肯,阿尔卑斯山碧绿的河水在脚下流淌。跋:这场开始后就不再停止的壮游     穷游网市场总监 遥远     写这篇文字时,总觉得像是个总结。于是迟迟没有,也不敢动笔。一直拖沓到这次旅行重返Esfahan这座梦幻般的城市,才算开始真正。     认识谢谢,仿佛已经很长很长时间了。长到看着他一步步转变,往好里变。同时借着他,也看到自己一步步变,往好里变。     和谢屌丝的缘分,我的同事蔡景晖已经写的比较详细。那我就借由他说过的几句话,来回忆些与他厮混的片段吧。(因为懒得查资料,所以在此绝不保证引用的话绝对正确,但意思肯定是一致的。)     忘记在哪个场合,谢谢说了一句:“在这两年旅行生涯中,我活的特别真切。回忆起来,每一天都特别鲜活,每一天干了些什么都记得特别清楚!”     当时听到这句话,我和老蔡都有点傻了,觉得牛X大发了。大家每天庸庸碌碌,上班下班,吃饭睡觉闲扯淡。究竟能有多少人清晰的记得一年前的今天,自己在哪里发生了哪些事情呢?这得是多么精彩的两年时光,才能记忆深刻到如此境地。     后来我们转念一想,认识他的这两年多,似乎有关于他的记忆,对于我们来说也特别深刻真切。闭上眼睛,就像放电影似得,历历在目。     这厮好运至此,也命该如此。     在谢谢壮游第一阶段完成后。他着实在国内呆了段时间,写书、宣传、晃荡、为了下一次旅行做准备。那时候老蔡家还没搬。我们几个就终日厮混在老蔡在朝阳门内的小公寓内。直到谢谢踏上前往北美的航班,开始第二阶段美洲的壮游。     走前的夜晚,这厮吃光了冰箱里所有的哈根达斯,背上那个用了N年的大背包,挥挥手走入了夜幕中。两分钟后,他发了条微博“依旧一个人踏上行程,口袋里只有200美金。依旧没有赞助。但我的旅行会接着走下去……”     有句话到今天都没有和谢谢这厮说过。我看完这条微博,鼻子一酸,差点留下了点什么。相识这么久,最喜欢这家伙的就是他骨子里的那种纯粹与坚持。     直到今天为止,谢谢和菜菜的旅行都没有拿过一分钱赞助,尽管真的可以。现在,谢谢在重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时,从零开始选择摄影。也是因为他骨子里的纯粹与坚持。     插一句题外话,在开始旅行前,这厮连单反都没有摸过。而现在,负责任的说,他很多照片拍的真的非常牛逼。属于走心、接地气儿的技术流。     闲扯了这么多,也扯不完我与这厮的缘分。他的旅行故事在书里,已经总结成第二本了。     可是我们的故事,还远远没到该总结,可以总结的时候。     该说的,都说了。不该说的,那都是我们过去岁月里最有嚼头的东西。归根结底,看别人的故事,不如写自己的故事来得带劲、真切。     一个人的生命,是活过,还是溜走。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过程,也大抵会有绝对不同的结果。     旅行也好,学习读书也好,哪怕工作也好。能够100%投入其中,不欺骗别人,更重要不欺骗自己。     回过头去想这段岁月,才敢拍着胸脯说,老子是活过这段岁月,不是溜走的。   想来,这样的豪情畅快,着实才算得上是种快意江湖。     无论如何,人年轻时,总该拼命去做一件大气磅礴,波澜壮阔的事情。才对得起这个青春吧。比如谢谢这几年的壮游。     我坚持认为,无论谢谢出名与否,无论你们大家知不知道他,对他的事迹感不感兴趣。他都以自己的方式,做了他自己人生中的一件大气磅礴、波澜壮阔的事情。     对于谢谢、对于我、对于我们、对于穷游。我们都在努力的走着这场开始后,就不再停止的壮游。     那么你呢?       ——提笔于Esfahan   完稿于Tehran序:阅尽繁华,不忘初心   蔡景晖   穷游网副总裁     此时,谢谢和菜菜正在墨西哥。刚刚看到他们在瓜纳华托的婚纱照。华灯初上的这个城市算得上是这个世界上最浪漫的地方之一,摄影师在描述这张照片的微博里用了阅尽繁华,不忘初心这几个字。   阅尽繁华,或者这对年轻人还差得远,但不忘初心,至少,现在的他们,还是和当年一样。   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谢谢,那是在魏公村那个20平方米坐15个人的穷游老办公室1309。他坐在我对面,憨憨地笑着(直到后来我才意识到第一印象多么不靠谱),南方普通话,语速不快,温和而坚定 。   喜欢生活在路上的,其实骨子里都是一路人,于是,倾盖如故。   彼时这厮正在北京写他的第一本书,聊到high处,我和我的同事遥远一起开着玩笑拍着桌子对着他说:我们要把你捧红!当时对面的谢谢以及出版社编辑满脸的不以为然。   一个月后,谢谢和菜菜真的红了。因为那条著名的微博,单天转发6万次,后来几乎所有主流媒体都报道了他们的故事。   那是个活动:“我的间隔年”,我们做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觉得在价值观单一的中国,年轻人需要一些不同的声音。也许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去辞职旅行,但每个人或许都应该有个机会去想想:车子房子票子,这些就真的意味着快乐和幸福吗?现在的生活,是我想要的吗?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能跟随自己的内心,但谢谢和菜菜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你有多勇敢,就有多幸福。   微博火起来的那天晚上,遥远、悟空和我一起在工体北路的一个新疆餐馆吃烤串庆祝。三个人在一起非常开心地打电话给谢谢,然后大家相约去南极办婚礼。晚上回到家里,悟空连夜为这条微博设计了一件写着“let&s gap year together”的穷游T恤。后来,谢谢就是穿着这件T恤上了《鲁豫有约》。   2011年的夏天,谢谢在北京写书。得知出版社的大致情况,基于多年出版圈内的经验,我曾经认真地建议他换一家更合适的出版社。当时谢谢说,他知道现在这家出版社肯定不是最好的选择,也相信我会帮他找到更好的。但他又说,当时自己默默无闻的时候,是这个编辑在论坛上找到了自己,因此,不能辜负。   谢谢在环球婚纱之后来到北京,一度到我们这里做过指南编辑,他说他的梦想就是能做出真正能帮助中国旅行者的好指南。这个根本坐不住,几天不出门旅行就难受的人在穷游的日子里还真是沉下气来踏踏实实好好做了几本锦囊。而且,他的屌丝气质在我们这样屌丝聚集的地方依然如此出众,以至于如果有人大声喊“屌丝”而不加任何前缀和形容,大家均默认被喊的就是谢屌丝。有趣、靠谱(或不靠谱)、亲切、屌丝、坚定、执着,这些都是可以用来形容谢谢的词,同时,它们恐怕也都适用于穷游。   总是有朋友问,做穷游,最大的成就感是什么?   每次,我都会不由得想起谢谢和菜菜。能提供一个这样的平台,让那些普通的人展现自己的不普通,让普通人看到生活的种种可能性,让梦想延续。   我想,这就是我们最引以为豪的价值。   说到梦想,就想到了大家要去集体婚礼的南极。2011年的5月份,我在798尤伦斯讲“到南极”,谢谢拿出新买的书让我签名。我当时写给菜菜的话是:希望这本书能和你一起到南极。一年后,2012年夏天,这本书盖了一身戳,到过了南极的到南极又回到我手里。菜菜曾经说过“每一个梦想都有它的第一步,走出这一步,就有无限接近成功的可能” 。 的确,梦想,其实真的没有那么遥远,只要你勇敢地迈出那第一步,只要你走下去。螺旋上升之后,这本承载并实现了梦想的书又回到起点,丰富精彩,淡定从容。如同这两个人。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春逗位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