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有孕妇应该做哪些检查?

运动系统常见疾病临床检查图解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运动系统常见疾病临床检查图解本词条缺少概述、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作&&&&者张建华,何光远 编著出版时间
作 者:张建华,何光远 编著出 版 社: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页 数:138
字 数:219000
印刷时间: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I S B N:2
包 装:平装本书在总结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有关肌肉、韧带、神经、关节损伤的病历书写要点,以及上肢、下肢、脊柱、神经和肌肉的功能检查方法。全书内容充实,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是推拿、针灸、康复、骨伤科临床医师的得力助手。第一章 病历书写要点
第一节 主诉
第二节 现病史
第三节 局部查体
一、形态的检查
二、功能的检查
三、特殊检查
四、疼痛的检查
第二章 上肢疾病与损伤的检查法
第一节 肩部的检查法
一、肩部的一般检查
二、肩部常见疾病与损伤的检查
第二节 肘部的检查法
一、肘部的一般检查
二、肘部常见疾病与损伤的检查
第三节 前臂、腕和手部的检查法
一、前臂、腕和手部的一般检查
二、腕和手部常见疾病与损伤的检查
第三章 下肢疾病与损伤的检查法
第一节 髋关节的检查法
一、髋关节的一般检查
二、髋关节常见疾病与损伤的检查
第二节 膝关节的检查法
一、膝关节的一般检查
二、膝关节常见疾病与损伤的检查
第三节 足与踝关节的检查法
一、足与踝的一般检查
二、足与踝几种常见疾病与损伤的检查
第四章 脊椎疾病与损伤的检查法
第一节 头、颈部检查
一、头面部检查
二、颈部检查
第二节 胸、腰背部检查
一、胸廓部检查
二、腰背部检查
第三节 颈椎疾病与损伤的检查法
一、颈部的功能检查
二、颈部常见疾病与损伤的检查
第四节 胸椎疾病与损伤的检查法
一、胸背部的功能检查
二、胸部常见疾病与损伤的检查
第五节 腰部疾病与损伤的检查法
一、腰部功能的检查
二、腰部常见疾病与损伤的检查
第五章 中枢神经、周围神经及肌肉疾病与损伤的检查法
第一节 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的一般检查
一、脑神经检查
二、头面部感觉与运动神经支配
三、周围神经与肌肉的检查法
第二节 脊神经检查
一、感觉检查
二、感觉障碍类型
三、感觉障碍的临床意义
四、运动检查
五、反射检查
第三节 上肢神经损伤的检查法
一、桡神经损伤的检查
二、正中神经损伤的检查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临床血脂测定与应用中存在哪些问题?
本文导读:众所周知,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血脂测定是血脂异常检出和治疗效果评价的重要手段。
糖尿病介绍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
冠心病介绍
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
&  常规测定的项目主要有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有些还包括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I,apoAI)、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和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近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1](以下简称《指南》)已正式颁布实施,但在实际临床血脂测定及应用过程中,分析前的变异、血脂水平的划分、血脂测定的临床意义等方面经常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需要引起广大临床医护人员关注。
  1 减少分析前变异对血脂测定结果的影响
  影响血脂准确测定的因素很多,如标本的来源、测定方法、仪器和试剂等,其中分析前即临床实验室进行测定之前的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往往被忽视,应特别引起关注[1~3]
。主要包括:⑴生物学因素,如个体间、性别、年龄和种族等。研究发现,TC、TG、HDL-C、LDL-C、apoAI、apoB和Lp(a)的平均生物学变异分别为6.1%~11%,23%~40%,7%~12%,9.5%,7%~8%,6.5%~10%和8.6%。⑵行为因素,如饮食、肥胖、吸烟、紧张、饮酒、饮和等。⑶临床因素,如①继发(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肾脏疾病、肝胆疾病及其他);②药物诱导(抗高血压药,免疫抑制剂及雌激素等)。⑷标本收集与处理,如禁食状态、血液浓缩、抗凝剂与防腐剂、毛细血管与静脉血、标本贮存等。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减少血脂和脂蛋白测定分析前因素对结果的影响:⑴血脂分析前受试者应处于稳定代谢状态,至少2周内保持一般饮食习惯和体重稳定。⑵测定前24h内不应进行剧烈体育运动。⑶如血脂检测异常,在进一步处理前,应在两月内进行再次或多次测定,但至少要相隔一周。⑷虽然有人认为TC测定可不用禁食,但应注意饱餐后TC会有所下降;对于TG和其他脂蛋白检测则需至少禁食12h采血。⑸除卧床不起者外,采血时一般取坐位,抽血前受试者至少应坐位休息5min。⑹静脉穿刺过程中止血带使用不应超过1min。⑺血清或血浆标本均适用于血脂、脂蛋白测定,但现在主张一律用血清。如用EDTA作抗凝剂,分离血浆后应马上放在2℃~8℃保存,以防组分改变,测定结果需乘以1.03。⑻血清标本应及时测定,如24h内不能完成测定,可密封置于4℃保存1周,-20℃可保存数月,-70℃至少可保存半年;应避免标本反复冻溶。
  2 血脂水平的划分
  血脂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性别、年龄、遗传或生活方式等,因而不适合确立一个规定的正常值。近20年以来国内外主张以显著增高危险的水平作为血脂水平异常划分标准,同时也根据危险水平进行干预及制定目标。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于1988年发表的第一个成人治疗计划(ATPⅠ),概括地提出了一整套治疗成人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措施,经过5年的临床实践对新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修正和补充,于1993年发布了ATPⅡ,2001年又发布了ATPⅢ,
更为强调理想的血脂水平、HDL的作用和纠正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1997年中华心血管病学会组织国内专家于1997年制订了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以下简称《建议》),ATPIII及其2004年修订报告的标准相比[4~7],《指南》基于我国人群的许多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大规模临床试验,依此对TC、HDL-C分层切点进行了调整,同时找出与TC分层切点10年发病率相对应的LDL-C水平作为LDL-C分层切点(表1)[1]。《指南》对TC、TG、LDL-C水平分为合适范围、边缘升高、升高。研究显示,近10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总体人群的胆固醇水平有所升高,所以血脂分层切点也相应上调。
  3 血脂测定的方法学与标准化
  3.1血脂测定的方法学
  目前国内建议临床实验室采用胆固醇氧化酶-过氧化物酶-4-氨基安替比林和酚法(CHOD-PAP法)、甘油磷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4-氨基安替比林和酚法(GPO-PAP法)分别作为测定血清TC、TG的常规方法[2,8]。一般临床实验室可采用一步GPO-PAP法,有条件的实验室(如三级以上)应考虑开展游离甘油(FG)的测定或采用两步酶法。因为有些异常或病理情况下如应激反应(肾上腺素激活LPL促进体内脂肪水解),剧烈运动,服用含甘油的药物如硝酸甘油,静脉输入含甘油的营养液,肝素治疗,某些严重的、肝病与肾病,取血器材或试管塞上带有甘油等时,可见血清FG显著升高,并给临床决策带来误导。因此,需要注意血清FG对TG测定结果的影响。
  通常需根据各种脂蛋白的密度、颗粒大小、电荷等应用超速离心法、色谱法、电泳法、化学或免疫沉淀法将HDL、LDL与其他脂蛋白分离开,测定HDL或LDL组分中胆固醇含量(HDL-C或LDL-C)。目前建议用双试剂的直接匀相测定法(homogeneous
method)作为临床实验室测定血清HDL-C、LDL-C的常规方法[2,8] 。可供选择的测定HDL-C方法主要有:清除法(Clearance
method)包括反应促进剂-过氧化物酶清除法(synthetic polymer/detergent HDL-C
assay,SPD法)和过氧化氢酶清除法(catalase HDL-C assay,CAT法),PEG修饰酶法(PEG-modified enzyme
HDL-C assay,PEGME法),选择性抑制法(polyanion polymer/ detergent HDL-C
assay,PPD法),免疫分离法(immunoseparation method, IS法)包括PEG/抗体包裹法(International
Reagents Corp HDL-C assay,IRC法)和抗体免疫分离法(antibody immunoseparation HDL-C assay
,AB法)。以前3类方法为目前国内临床实验室最常用。可供选择的测定血清LDL-C的方法主要有:表面活性剂清除法(surfactant LDL-C
assay,SUR法),过氧化氢酶清除法(catalase LDL-C assay,CAT法),可溶性反应法(solubilization LDL-C
assay,SOL法),保护性试剂法(protecting reagent LDL-C assay,PRO法)和杯芳烃法(calixarene LDL-C
assay,CAL法)。以前3类试剂为国内临床实验室最常用。
  目前尚无公认的血清apoAI、apoB
和Lp(a)测定的参考方法。目前建议免疫浊度法[包括免疫散射比浊法(immunonephelometry,INA)和免疫透射比浊法(immunoturbidimetry,ITA)]作为临床实验室测定血清apoAⅠ、apoB和Lp(a)的常规方法,首选ITA法,其次为INA法[2,8]
  3.2 血脂测定的参考系统
  目前美国已建立较完整的TC、TG测定的参考系统,其决定性方法都是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建立的核素稀释-质谱法(ID-MS法)。HDL-C、LDL-C目前暂没有决定性方法和一级参考物质,只有参考方法和二级参考物质。apoAⅠ、apoB和Lp(a)测定的标准化问题非常复杂,目前尚无公认的决定性方法与参考方法,仅CDC建立了一个apoAⅠ测定的HPLC-MS候选决定性方法。表2为目前国内外公认的血脂与脂蛋白分析参考系统[8]
(责任编辑:admin)
体检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您所在的位置:>>>
临床常用肝功检查都有哪些?发布时间: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担负着多样的生理功能。当各种原引起肝细胞损害时,可引起肝细胞内各种物质代谢的异常,导致血液中与肝脏有关的代谢产物和酸含量改变。所以定期进行肝功检查十分必要。
对肝癌病人进行肝功能检查:有助于了解肝脏损伤的严重程度,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协助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用于预测手术切除后是否复发,以及预后判断。临床上常用的肝功能检查主要包括胆红素代谢、蛋白质代谢、酶代谢和染料排泄试验等方面,具体项目有血清胆红素、白/球蛋白、蛋白电泳、丙氨酸转氨酶(ALT)、&一谷氨酸转肽酶(&-GT)、凝血酶原时间等。
1.胆红素 血清胆红素升高多表示肝病活动,梗阻性黄值或病程晚期。总胆红素&30&mol/L者不宜进行外科手术;&20&mol/L者,作大的肝癌切除应谨慎。
2.白/球蛋白绝对值 白蛋白绝对值反映有效肝细胞的总数在肝脏慢性和严重损害时明显暴露。白蛋白正常值为35-55g/L,&30g/L不宜进行大的手术切除。正常人白/球比值为1.5-2.5,白/球比值倒置,反映肝功能失代偿,难以耐受大的手术。
3.丙氨酸转氨酶(ALT)ALT异常,常反映肝实质细胞损害,或反映肿瘤的大量坏死。肿瘤患者ALT明显增高,手术死亡率也明显增高。
4.&一谷氨酸转肽酶(&-GT)肝癌巨大,门静脉内有广泛癌栓,肝功能异常时,&-GT明显升高,对手术或预后有很大影响。
5.凝血酶原时间(PT)PT明显延长,表示肝功能损害严重,预后较差。PT低于正常值50%时不宜进行手术。
健康体检咨询及预约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