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的自闭症的症状有得救吗?

您现在的位置:>
烟台10岁内自闭症儿童每月将获千元救助(图)
& 08:48:04&来源:水母网&
孩子和老师一起表演节目
水母网4月1日讯
(YMG记者林媛摄影报道)明天是“世界自闭症日”。为迎接这一节日,昨日上午,市残联心生元儿童成长培训学校举办了“爱与你同行”公益活动,记者
发现,这不仅仅是自闭症儿童们的节日,更是家长们的节日,家长们虽然满含泪水,但内心如钢铁般坚定———“孩子,只要妈妈还活着,就永远和你在一起!不抛弃不放弃!”
5岁孩子治病花掉70万
医生妈妈坦言不放弃
正在拍的球拍飞了,却不会拾捡,骑车骑到一半,却不管不顾自行离开……可是,在他们身后,永远有妈妈坚强的身影。如果说自闭症儿童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那他们的妈妈则活在痛苦与勇敢交织的生活中。
臭臭是妈妈给他取的“糙名”,这名5岁的男孩,有着最黑最漂亮的眼睛,却从来不停留妈妈的身影。“当初我怀的是双胞胎,没想到孩子早产,6个月出生时孩子还不到2斤,他哥哥出生不到一个月就没了,而臭臭一直住在重症监护室,眼睛还看不见。”作为妈妈代表,上台跳舞的许女士一下台就赶紧抱起了臭臭,在说起这段往事时,妈妈瞬间红了眼眶,当时,他们已不在乎孩子是否残疾,夫妻二人把孩子送到了北京,一心想救回这个小小的生命,谁知,刚从北京回到烟台不到一年,却发现臭臭竟然对妈妈的呼唤毫无反应。
“再次去了北京,确诊孩子没有听力,我们全家凑了20万给孩子做了人工耳蜗,没想到过了没多久,又发现臭臭竟然还同时患有自闭症。”说到辛酸处,许女士形容:“那时,就感觉自己的天都塌了。”臭臭现在5岁,5年里,给孩子治眼睛、治耳聋、治自闭症、治胆道闭锁等种种疾病,花去70多万,“所有的亲戚能借的全借了。”
现在,为了给孩子做康复训练,许女士早已辞去自己在市区某医院的医生工作,全天陪护在孩子身边,“很多人问我,臭臭这么多病,花这么多钱把他救回来,自闭症还永远治不好,你不后悔么?值得么?我说我不后悔,孩子能来到我身边,就是缘分,只要我还活着,我就永远和孩子在一起,永不言弃。”
父亲为儿写首歌
一天两份工只想给儿喝点奶
“我祈求上苍给我一个轮回吧,能让我用生命还你一世的幸福……”在当天播放的视频中,一位脸上刻满沧桑的父亲,紧紧抱着自己5岁的儿子,在家徒四壁的土炕上边摇边唱,这一幕感动了台下无数观众,此时,突然一名男孩在人群中不很清晰地喊了一句:“爸爸!”
这个眉清目秀的男孩叫文文,5岁半,他在妈妈怀里无意识地不停扭来扭去,为了防止他摔到地上,妈妈只能紧紧搂住他:“他爸今天上班了来不了,这首歌孩子很熟悉,他爸总在家里对他唱。”这是爸爸为自闭症儿子自创的歌曲,是爸爸最常唱,却是妈妈最不敢听的歌曲,“每次听到我就不停掉眼泪,我这眼,现在已经看不大清东西了。”
从3年前知道孩子得了“自闭症”这种从没听说过的病,一家人的生活轨迹被完全改变:妈妈辞去了缝纫工的工作,专职照顾孩子,爸爸每天白天在服装厂上班,晚上去快递公司打工,辛辛苦苦一个月下来才能赚到3000元钱,正好支付孩子的康复费用和每天的吃喝。“以前家里有点存款时,文文还能每天喝到一袋奶,可是现在,一箱奶得匀着两个月给他喝。”
“孩子他爸也是个命苦的,从小没了爹妈,自己唯一的儿子又是自闭症,他心里郁闷所以就经常写歌,尤其是给孩子写歌,写了有三四首了。”“有时,文文能听懂,就眼巴巴瞅着他爸,但大部分时候是听不懂的。”
高强度的工作,已经让文文爸爸身体强烈透支,现在的他,每天腰都疼得直不起来,“我真想帮他一把,可是文文怎么办?”
有没有想过再要一个孩子?采访最后,当记者问起这个问题时,这个已经不再年轻的妈妈泪水刷一下就流了出来,“想过,但不能,再要一个,文文该怎么办?”
自闭症大多蜗居家庭
今年起机构内儿童将有每月千元救助
烟台到底有多少自闭症患者?虽然数字无法统计,但是心生元学校校长王海燕表示,每1000名人里就有6名自闭症患者,保守估计烟台至少有几千名。“自闭症分典型性、非典型性,以及边缘倾向性,尤其是边缘倾向性,界定的界限不是那么明显,无法统计。”
“据我所知,烟台现在已经发现的自闭症儿童,最大的已经成长到十七八岁,目前在家中生活。”心生元学校目前已开办5年,5年内,进校培训的自闭症儿童70%是学龄前儿童,还有30%是学龄后儿童,“随着一批批学生毕业,极少数上了正常学校,还有一小部分去辅读学校就读,大部分还是回归到家庭。”
“回归家庭的原因很简单,大部分家庭都承受不起每月2200元的康复费用,只能无奈地放弃。”不过,记者从市残联获悉,今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始推行的“春苗阳光”工程,已经将自闭症儿童的康复纳入救助范围,“每月由政府给予1000元钱的救助,只要孩子在10岁内,并且在机构内进行康复,就可以享受这种救助。”目前,在经过前期的报名、摸底阶段后,市残联已经开始对报名的孩子进行审核,只要符合条件,就会在不久后在各县市区定点机构享受救助。
目前,虽然自闭症还没有发现可以治愈的办法,但是王海燕表示,只要进行系统的感统训练,孩子们至少可以达到生活自理,甚至是生活自立,“我们渴望国家建立更加健全的制度保障,能帮助更多家庭贫困的自闭症儿童接受训练,锻炼生活自理的能力,让孩子不成为社会的负担,是每个家长最大的心愿。”
&|&责任编辑:韩梅梅
■ “烟台资讯365”让您随时随地用手机轻松掌握烟台最新鲜的事儿
■ 订阅方式:发送ytzx到&&
■ 取消方式:发送qxytzx到
■ 资费:0元/月 &&
■ 仅限山东移动用户
·····
·····
········
48小时排行榜
&增值许可证:鲁B2-号&广告经营许可证:鲁工商广字08-16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烟台星云信息传讯有限公司 本站官方网址 鲁ICP备020006号自闭症是天生的吗?跟遗传因素关系大吗?孩子在多大的时候可以发现是否患有自闭症呢?_妈妈网问答
向您推荐:
所在城市:
所有回答:0
最佳回答:0
采纳率:0.00%
自闭症是天生的吗?跟遗传因素关系大吗?孩子在多大的时候可以发现是否患有自闭症呢?
宝宝年龄:
所在城市:Array
所有回答:126
最佳回答:176
采纳率:100.00%
自闭症有天生的,但是后天环境的影响更大,建议家长加强宝宝监护。自闭症可能是由生理因素形成,如神经机能发展、生化机能发展、遗传因素或脑部受损所致
ndfbvvfv@163.co 5人回答
小丫頭888 3人回答
文文他妈妈 2人回答
文文他妈妈 2人回答
谦宝儿像爸爸 1人回答
阿汤jiajia 1人回答
帆帆哒 1人回答
biao白 1人回答
下下妈妈 2人回答
atong木 1人回答
共有2个答案
全部回复列表
Lilyaifeng
宝宝年龄:宝宝11个月
所在城市:北京
所有回答:4140
最佳回答:2219
采纳率:53.60%
Lilyaifeng
宝宝11个月
自闭症一般都是后天形成的,也是可以治疗的!如果感觉有问题最好及时去医院检查看看
12-05 15:17
梓浩。嘛嘛
宝宝年龄:宝宝7个月
所在城市:东莞
所有回答:3163
最佳回答:592
采纳率:18.72%
梓浩。嘛嘛
有的是天生的,小时候好好的,不会能正自闭症
12-05 15:01
选择分类备孕期
客户端下载> 阜新26岁女孩有65个“孩子” 靠卖菜救助自闭症儿童
阜新26岁女孩有65个“孩子” 靠卖菜救助自闭症儿童
  [来源:华商晨报]     
     
  手机看报,随时掌握天下!移动用户发送1至,感受《华商晨报手机版》读报新体验!资费:3元/月。退订方式:发送QX到。
  阜新女孩李月在“阳光家园”辅导自闭症儿童做手工■本报记者 王洁 摄
  晨报讯(记者 王洁)辞掉工作给素不相识的自闭症和智障患者上课,却一分钱不收。
  阜新26岁的女孩李月每天凌晨1点去批发蔬菜,靠在早市卖菜贴补收入。
  26岁女孩有65个“孩子”
  昨日8点30分,刚从早市卖菜回来的李月准时赶到了她的“阳光家园”。一个小男孩含糊不清地喊着“老师”跑下楼,李月疲惫的脸上顿然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阳光家园’是全国残联专门为自闭、智障等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的一个项目平台,我们这儿有30多人,多的时候有65个,都是我的‘孩子’。”李月对记者说,患者包括36个自闭症孩子和29个智障成年人。
  “去年12月才来到太平区‘阳光家园’,太平区残联为我们无偿提供了场地和设施。”李月一脸幸福地带记者一一参观他们的教室、活动室、康复训练室以及餐厅和厨房,“我没有离开我从前的孩子们,又增加了不同年龄段的大‘孩子’,儿童班、成人班两头忙,累是更累了,可这就是我梦想的事业和方向。”
  采访中,李月始终手挽着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这孩子是自闭症患儿,已经和我一起生活了两年多,早把我当成妈妈 一样,一会儿见不到也不行……像他这样和我吃住在一起的,还有4个,晚上哭闹起来,连邻居们都对我意见极大。”
  一次偶遇让她下这个决定
  李月与这些孩子缘分从2009年开始。
  2009年春节,从辽宁省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后已经在青岛参加工作的李月回家过年。在街头,一个拿着棍子乱甩的男孩引起了她的注意,“我一眼就发现那是个自闭症孩子。”李月只给男孩上了10分钟的课,竟然马上有了效果。这次偶遇,让李月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把学到的知识带回阜新。
  “那天之后,几个阜新自闭症孩子的家长给我打电话,希望我能回来帮帮他们。”李月说,没有场地,她就央求妈妈,在两居室的家里腾出一间训练室。没过几天,那个孩子开始进步了,孩子妈妈又领来另一个特殊孩子的妈妈……
  不出两个月,家里的小屋实在装不下了,她开始在家长们的支持下,租下第一套住宅房。孩子越来越多,就聘请有教师经验的辅导员。“四年下来,换房子搬家至少有七八次。”李月苦笑着说,“房租一涨再涨我们租不起。”
  “这几年我不但没有挣下钱,还花了妈妈3万元的退休金……这些特殊孩子的背后,多数是特困家庭。能不收的钱一概不收。”李月说。而她自己的父亲是精神障碍型残疾人,母亲是下岗工人,李月是靠着奖学金完成学业的。
  不收学费的创业只能卖菜贴补
  “这个行业很特殊,需要大量的费用。孩子的特殊性要求必须实行一对一教学,可我现在就请了1名老师。”李月说,社区和相关部门提供场地和一些设施,但并不承担日常的运营支出,这些都需要她自己去筹集。现在“阳光家园”的3个管理人员中,李月和母亲没有收任何工资。
  自打去年12月来到“阳光家园”后,李月为了解决经费问题开始去早市卖菜挣钱。每天凌晨1点,她和丈夫小费都会驾着电动三轮车赶到市区西北郊的蔬菜批发市场。“年轻人爱睡懒觉,可我还是硬拽着他早早就出去,去晚了,菜贵了,还买不到好的。”小两口把批发的各样蔬菜封箱后,回家草草吃了口早饭就赶到小区附近的红树早市,“卖剩下的菜家里吃,省了一大笔开销,一天还能挣百八十元。”
  然而,谈起陪她一起卖菜的丈夫,李月则满心欣慰中带着愧疚:“起初,他也觉得我这个人善良、有爱心,可结婚后我俩也时常闹矛盾,他刚接触这些孩子也真受不了,可看到我这么难,也就迁就我了……”
热点标签:
版权所有ICP辽B-2-4-号 电话:024-安全出行:
益生菌为自闭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什么是自闭症?
自闭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大脑症状。请注意,它是一种失调,而非疾病。
这类失调到底有多普遍呢?不同的临床标准对自闭症患病率的评估各有不同。有些评估显示自闭症的患病率很低,每10000人中只有5例;但是也有一些评估显示患病率很高,每80人中就有1例。
自闭症患者有三种典型症状:人际互动较差、口语和非口语沟通障碍、行为和兴趣较特殊或严重受限。更具体一点说,患有自闭症的人可能更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社交;他们可能还会有行为问题和评议障碍(如模仿语言)。另外,患有自闭症的人常常会对声音、感知和其他感官刺激做出异常反应。
自闭症通常出现在儿童期的前三年中,然后可能延续一生。在很多儿童患者中,这些症状会随着外界的干扰或年龄的增长而得以改善。有些自闭症患者会在正常和几近正常的状态中度过一生。
有时候,可以将众多的自闭症症状,归类为泛自闭症障碍综合症或心房间隔缺损。会如此分类是因为出现这样的理论:自闭症患者通常会几种疾病并发。大约1/3患有泛自闭症障碍综合症的儿童最终会罹患癫痫症。有严重的认知问题和猝发中风症状的人,是自闭症的高危险群。
不过,不用担心,自闭症的人还是有希望过正常生活的,因为益生菌为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什么原因引起了自闭症?
自闭症发生的确切原因目前仍不明,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已相当可观。病因的研究着重于地理区域、生物与心理面,也因此,出现了好几种自闭症成因不同的理论。
有一个理论主张是因为基因遗传素质而造成自闭症;研究人员寻找蛛丝马迹,希望发现是哪个基因造成这种愈来愈敏感受损的状况。另一研究显示,发现自闭症患者脑部有好几处异常区块,显示自闭症可能肇因于胎儿早期脑部的损害。有的案例中,环境因素也扮演重要角色。此外,也因为发现病情最早的时间点(即婴儿期),自闭症有可能与幼时的疫苗注射有关。
其他的理论指出,饮食也对于自闭症发生扮演着重要角色。普遍认为,因为无法完全消化酪蛋白与麸(fu)质,使得体内形成一种类鸦片物质的前体(preopioid,或称外啡肽)。分别在乳品与麦类中,酪蛋白与麸质是常见物质。(本章最后会讨论更多细节。)
好几种对于自闭症本质与成因的概念并不受认可。例如,自闭症是因为缺乏父母关爱而起,特别责备母亲对待孩子的态度太冷淡。(他们有时会被医护专业人员称作&冷冻库母亲&。)虽然听起来很愚蠢,但是一直到1970年才再次公开受到质疑。另一个因为大众传播媒体而风行的理论叫做自闭症专家倾向,例如电影《雨人》(Rain Man)。当然很多自闭症个体在某些领域有惊人的能力&&例如辨识与复诵一长串数字与乐句,拥有超凡的艺术能力&&但并未发现这些技能与自闭症直接的关系。
自闭症的治疗方式
现在还没有药物能够完全治愈自闭症,医生开出合适的处方能帮助相当程度正常的发展,可以纾缓症状。不过,营养疗法开始显示出较好的效能。
不同的疗法针对不同的特殊症状。例如,教育与行为治疗强调结构性,也伴随密集的技术导向训练。医生会开很多不同的药物来减少自闭症的症状。当然也是有其他做法,但并不多,只要有其他做法,研究报告就会被当做疗法的理论根据。
广受欢迎的营养疗法试图以三种途径治疗自闭症:饮食限制(避免食用牛奶和小麦)、补充外源性酵素、补充益生菌,这三种治疗方式可单独使用或合并使用。近来这几种疗法并没有强调分子机制在自闭症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接下来我们要探讨营养疗法着眼于可能与自闭症相关的分子机制和细胞机制,还有益生菌、闭症、异常免疫和发炎之间的关系。
益生菌疗法
自闭症治疗领域的先躯早就发现,自闭症症状与对完全消化牛奶(酪蛋白)和小麦(麸质)中的缩氨酸(胜肽)/蛋白质的破损程度有重要关系。在消化过程中,主要来源于干酪素和麸质中的一种&类鸦片物质&的前体(preopioid)类化合物,似乎因蛋白质的不完全分解而被活化的。这些被称做&外啡肽&(即酪肽,面筋吗啡或谷啡肽)的部分蛋白质或胜肽很容易穿过肠道进入血液中,带入大脑,发挥鸦片反应。
据说,胜肽穿过肠道的移动现象更容易发生在自闭症患者身上,因为他们的肠胃道天生会渗漏。根据自闭症的外源肽理论,一种叫做二肽基肽酶-4(DPP-IV)的肠酶含量减少可能会导致自闭症。二肽基肽酶-4是一种特别作用在消化外啡肽的特殊酵素,所以它们不会与身体自身的神经中枢信号互动。
摄取益生菌能修复肠漏,生成物理障碍,防止有害细菌(或病原体)侵入体内引起的菌血症(或血液中产生细菌)。益生菌不仅能够在生理上阻挡有害细菌,还能缓解这些细菌引起的疼痛,使身体渐渐恢复健康,大大地促进身体自我疗愈。
最近,我自己的实验室公布了几点发现,关于在使用酵素和益生菌来治疗自闭症。实验中,我们区分了益生菌和酵素,但是在现实中,它们并没有明显的差异&&至少在自闭症案例中是这样的。原因在于,益生菌中含有各种不同的酵素,其中几种可能对自闭症治疗极为重要。
其他研究单位也着手于以酵素治疗自闭症,但近期尚未有新研究报告出炉。我们的实验与其他机构的研究相似,但是我们使用了一种独特的酵素配方。除了增加了几种新酵素外,我们实验室的研究报告还是全世界第一个报导出基因组药物(genomeceuticals)的治疗潜力的研究单位。基因组药物是一种能够刺激人体自身产生二肽基肽酶-4和益生菌的物质。
该配方的一种重要成分就是半乳糖,那是一种单糖。它与葡萄糖非常相似,但是对身体的作用却各不相同。一般相信半乳糖有两种不同层次的作用,首先它可以被作为基因组药物,增加肠内现有的二肽基肽酶-4,彻底分解蛋白酶产生所有的外啡肽。第二种作用也很有意思,那就是,半乳糖是肠中有益微植物群(microflora,也就是益生菌)的能量来源,这很重要,因为益生菌有机体自身就包含能够分解像外啡肽这类特的酵素。
研究显示,近来被当作补给品的益生菌有机物含类似二肽基肽酶-4的物质(如PepX),也能够消化外啡肽。人体肠道中大约有十万亿个微生物体,其所含的酵素运动之贡献大大超越肠道细胞的贡献。据可靠记载,半乳糖就是一种益生元(更确切地说,它能够刺激益生菌增长),并能提高肠道中益生菌的数量。
人们在对自闭症患者的治疗中(和在使用益生菌治疗其他各种症状中)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同样的益生菌对身体产生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少。近期,我在使用脉冲调制和转化益生菌的布鲁奈克治疗法(Brudnak Method)中提到了这一点,这是我第一次设想并写下这一理论。
十年前,大多数益生菌产品都含有嗜酸性乳酸菌或双歧杆菌。如果有人够幸运,他还能找到同时含有这两种物质的产品,甚至还含有另外两种酸乳酪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化合物。大部分这类产品在加工时,有将近一亿个活性细胞。特别是当我们以细胞都是坏的这一观点为前提时更是如此,虽然这听起来像是很多有机体,但是最新的数据表示,这个数量太少了,以至于益生菌无法发挥出太多的有益作用。至少在应用益生菌进行短期治疗时确实如此。
那么过去十年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随着愈来愈多的数据出现,大家已经很明白,要达到实际的临床效果,每剂中至少需含有一亿个有机生物体。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受试者每天摄入牛奶,内含十亿个双歧杆菌,并注意观测他们身体免疫情况的变化,发现粒性白细胞吞噬细胞的活动能力大大增强。
还有一项研究着眼于益生菌在癌症患者体中,阻挡感染源的这项防御作用。三十名病患参加这个实验。以病人最初接受化疗开始,每天分三次提供病人乳杆菌胶囊,每次2粒,持续30天。每粒胶囊都包含以50:50的双歧杆菌和嗜酸性乳酸菌,每粒胶囊中含有四十亿个有机体。发烧现象很明显地向后延缓发生,从中间时间8天延缓到了12天。显而易见,益生菌在治疗像癌症这类最严重的病症中,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闭症患者血液中的毒性物质(氨)则是另外一个研究领域。使用益生菌很容易就能减少循环中的氨。研究人员在一项研究中对盲肠物(或粪便)中的五十亿个含有乳酸杆菌或短双歧杆菌的有机体进行测试,结果发现盲肠物的酸碱值相应地下降了,这为排毒计划中使用益生菌,提供了依据。
在自闭症患者群体中,对身体进行全方位排毒是非常流行的一种做法。医生常用的排毒物质包括DMSA、EDTA这类物质和螯合剂(chelatig)(螯合意味着抓住或包围某些东西)。排毒与治疗自闭症有关系,因为从环境中获得的汞(可能从生活或工作环境中吸收的,或接种疫苗吸收的)是导致自闭症和心房间隔缺损的罪魁祸首。
有一个与排毒相关的领域尚未被开发出来,那就是身体自身内生成的肠细菌:益生菌。基本原理是这样的,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在自闭症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关键性角色。据说,细菌能够通过使用摩尔因子(mer genes)对甲基汞(有机的)进行排毒。摩尔因子就是将有机汞化合物转化成挥发性或毒性较小的自然汞和无机汞,排除它们的毒性。
摩尔因子在一个有规律操纵的摩尔因子组之下,它可能在染色体内或染色体外。摩尔因子组包括:用于调整蛋白质编码的摩尔R;为水阴离子减少蛋白质编码的摩尔A;一种或多种基因摩尔P、摩尔T和(或)摩尔C,它们都是为用于将汞离子移动到细胞质中的蛋白质编码的。
大家对这些储存基因的细菌,愈来愈有兴趣,因为它们可能可以排除体内汞的毒性。现在,这是一个热门话题。事实上,在2000年4月召开的国际医学大会上还专门讨论了这一问题。
很明显,当益生菌开始吸收汞时,体内将需要更大量新的益生菌,代替执行这一任务的益生菌。目的不是为了促进持续循环,而是将益生菌中的汞和其他废物一起排出体外。
益生菌补给品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安全的,对于改善抗生素副作用、痢疾和便秘、乳糖吸收障碍和胆固醇减少等症状也很有效。约一亿至五千亿的有机物剂量已经被使用过,没有任何副作用。近期的研究似乎说明,十亿至一千亿的活性有机体,在治疗上述各种病症时最具疗效。
最近,我和斯帝芬&赫奈尔博士(Dr. Stephanie G. Hoener)谈过。她是美国俄勒冈州特兰市的一位内科医生,多年来一直推行自然疗法。她一直都在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如自闭症患儿,并多次在医疗团体中谈论关于自闭症和排毒的相关问题。当我们谈到用高剂量益生菌治疗自闭症时,赫奈尔博士是这样说的:
为了得到较好的效果,我们必须在开始时每天提供病人二十亿至六百亿个有机体。大部分患有自闭症的孩子的肠功能已经被大打折扣,肠内有大量的致病酵母和细菌,所以加大剂量通常是肠功能正常化治疗初始阶段所必须的。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使用的剂量比能收到最佳效果的剂量还是要高些&&可高达每天一千亿个有机体,甚至更高,这取决于孩子的年龄。除了能够支持肠胃道功能外,这样高剂量的益生菌还可以帮助孩子们增强已经被大大破坏的免疫功能。
临床报告显示,随着时间推移,单一与双菌种的益生菌产品,治疗效果会慢慢失效。例如在自闭症的案例中,孩子若在治疗前有腹泻或其他肠胃道不舒服的状况,在首次服用了这些产品之后,会有大幅度的改善。他们会开始正常排便,而且大便会成形。然而,有些案例,一段时间后,孩子会回到原先的状态,仍旧不舒服。有二种疗法似乎可以解决这个恼人的现象。
第一个是之前提到布鲁奈克疗法里有一个原则:&暂停&。当疗效开始出现变化,医生可以停止补充益生菌,过一段时间后,再给与补充。在暂停补充益生菌之后,身体会重整,这段期间内,对益生菌而言,肠胃道内的环境,会变得更友善。此外,肠道免疫功能也一定会改变。
我们确信,肠道是免疫系统能力的主要来源。而某些基因元素也对重金属有反应,特别是汞。一旦益生菌进入身体,与肠道联系后免疫系统就会动员,攻击益生菌。然后,击退益生菌之后,免疫反应会逐渐减弱,直到下次这种状况再出现。这种循环并非坏事,事实上,这可以好好用来&暂停&益生菌。
另外的做法也行得通。在任何时间内,所有的益生菌撤退之后,另一种包含其他微生物的东西就可以取而代之,例如,拿一种含鼠李糖乳杆菌(L. rhamnosus)的产品来治疗,上述状况发生时,就拿另一种双歧杆菌(Bifido baeterium)的来替代,继续治疗。若使用单一菌种双歧杆菌,那这个状况就会再发生,然后就要再用第三种包含多菌种的产品来替代。使用哪一种菌种治疗,要根据医生的诊断,因案例而异。在可见的未来,会有更多特别为这种状况设计的产品,因此,交替服用益生菌的疗法就可以运用在更多不同的状况中。
赫奈尔博士也提供一个临床的观察,身体是如何适应某一种微生物,导致慢慢失去其正面功效:
自闭症的孩子使用益生菌治疗,在一段时间内很有用,但是却会慢慢失效。例如,他们使用益生菌之后,腹泻会慢慢消退,大便也成形,也比较少放屁、腹胀或肚子不舒服。如果这些效果在几周后慢慢消失,我们就替他们转换不同的益生菌,然后又会慢慢见效。我与二十几对自闭儿家长讨论过这种暂停与转换的方法,他们对结果都相当满意。
很清楚,益生菌的领域才刚开始发展。但它会慢慢扩大,只要主要药厂加入这个令人兴奋又有效的健康照顾领域。当大家愈来愈熟悉益生菌使用的临床资料时,像是自闭症的例子,消费者与病患对于这些微生物重要性的认识与治疗需求,都会大大提升。如此一来,我们可以期待发展出针对特定状量身订做,更好的益生菌产品。
近来,自闭症社群出现食物与补给品的需求,也就是无酪蛋白与无麸质的饮食(GFCF),另外对益生菌微生物的需求也增加。问题浮现了:制造符合无酪蛋白与无麸质的益生菌,可能吗?无酪蛋白与无麸质的饮食牵涉许多面问题,目前还没有解答。
现在含有益生菌的产品如排山倒海而来。无论如何,大部分的人都同意,要适时注意益生菌生长条件与制造方式,最后的成品才可能被视作无酪蛋白(或无牛奶)产品。因为一般培养与加工过程,细菌会消耗培养基中的乳品元素,在浓度/纯化益生菌的过程中,剩余的就会被分离了。但是,目前的医学检测方法(就是把物质分离然后逐一检查元素的方式)在本质上要达到这个结果很难。
我们讨论酪蛋白的目前,基本上是因为担心它产生外啡肽。这很重要,因为那些受制于酪蛋白分析的益生菌微生物,含有可以分解这种外啡肽的酵素。我们早先有提到,最近研究显示,益生菌微生物被用来作为健康补给品,含类似DPPIV的酵素(例如PepX)的成份,这种酵素可以用来分解外啡肽。值得注意的是,愈高剂量的益生菌补充品,可能更有机会被检测出来含有酪蛋白的假阳性结果,同时产生异常大量的DPPIV酵素。
整体而言,这些资讯可以帮助我们厘清一些自闭症益生菌补给品的问题,还有一些测试之后的差异。近来,在研究益生菌微生物的酵素学上有很大的进步,因此依据实际任何可侦测到的生物学上的意义,来检视酪蛋白测试,都是很有意义的。研究指出,恢复忧郁症患者健康的肠道功能,可以改善症状。使用酶治疗和使用益生菌治疗均取得了积极的临床效果。在美国芝加哥的拉什儿童医院和儿童肠胃道与营养中心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者选择了11名患有忧郁症的儿童,整个过程中只使用了最低剂量的口服抗生素药物,然后经过多次治疗和评估。结果显示,肠道菌群和脑部存在某种可能的关系,改善肠道菌群可以作为预防和治疗忧郁症的措施之一。
虽然人们对益生菌的研究尚处于幼年时期,但是,这个婴儿很快就会长大 ,因为很多药品公司已经涉足这一令人兴奋并有效的保健领域。随着益生菌在各种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数据愈来愈多,消费者和病人对这些有机体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使用它们治疗疾病的需求也将提高。
av�'&��E pB e='font-size:12.0 font-family:宋体'&在不久的将来,这一领域将出现令人兴奋的实验结果。我们的人口正在老龄化,而乳糖不耐症在老人中更加普遍。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研究和药物来治疗这种疾病。
母乳是最好的益生菌
为了预防和治疗乳糖不耐症,母乳喂养是最好的选择。人们早就知道,与喝牛奶的婴儿相比,母乳喂养的婴儿不容易发生消化不良,也不易腹泻或感冒。即使现代技术非常进步,婴儿奶粉的成分与母乳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但人工喂养的婴儿的患病机率仍高于母乳喂养婴儿的2.5-3倍。其原因就在于母乳中含有抗体和益生菌,而大部分婴儿配方奶粉中是找不到这些成分的。有科学研究发现:天然母乳喂养婴儿,体内对劲歧杆菌的数量是人工喂养的十倍。还有研究者从母乳中分离出了源自益生菌的抗菌物质(双歧乳酸杆菌因子),此物质可以有效预防婴幼儿易发的传染性疾病,特别是肠道传染疾病。
刚刚出生的婴儿的肠道和粪便都是无菌的,在出生后的半年内几乎不能产生抗体。这就需要在出生前通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得,也可以从母乳中获得。其中,初乳尤其重要。母体产生的初乳并不具有很高的热量,但含有浓缩的母体抗体,这些抗体建立了婴儿的肠道免疫系统和机体免疫力。
有研究证明,在婴幼儿时期不断接触微生物,有助于提高成年后免疫系统的健康和应答能力。顺产和喂养母乳的婴儿会自然地置身于那些对健康有益的细菌中,并获得多种源自母体的微生物。而剖腹产的婴儿和非母乳喂养的婴儿则不能从妈妈那儿得到足够的益生菌源,肠道菌膜不健全,可能会出现体质弱、食欲不振、大便干燥等现象,所以要注意补充含有益生菌的营养品。
可以说,益生菌是母亲送给孩子的&第一把保护伞&。有一个有趣的真实故事,很适切地解释了源自母亲体内的益生菌对婴儿健康的影响。
在美国西部一个印第安人部落里,婴儿常会染上一种奇怪的疾病,人们认为是由于分娩所致。于是,一些印第安孕妇为了孩子的健康,到城里条件好的医院去分娩。可是,在医院里出生的婴儿也一样染上这种病。
医生研究后发现,这个部落有一种奇怪的风俗婴儿出生半天后就要与妈妈隔离。生病的原因是被隔离的婴儿没能从妈妈身上得到足够多的有益菌,难以抵抗病菌的侵害。而出生后一直与妈妈在一起的婴儿却没有染上此病。
原来,妈妈在自然分娩及与孩子接触时,身体中的有益菌(益生菌)就会传到婴儿的肠道内,益生菌迅速繁殖,并在肠道表面形成益生菌占优势的保护菌膜,有效地抵御有害病菌的感染,这种现象正如庄稼茂盛的土地上杂草丛生一样。
与本文的相关文章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闭症的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