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超声诊断学病例诊断

科室基本情况
解放军总医院介入超声科是国内及全军首个集超声诊断与超声引导介入治疗于一体的临床科室,是总医院为适应当代影像引导微创治疗新技术的发展而成立的新兴学科,拥有独立的影像工程实验室,并成为北京市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影像引导微创治疗领域的不断突破和创新,学科在临床、教学和科研各方面均走在了该领域的前沿行列,成为国内介入超声专业的领军团队并在国际舞台受到广大同行专家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总医院介入超声科面向社会医治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内外的疑难、危重患者,是全国影像引导热消融技术的培训基地。科室以临床为根基,以科研为动力,成功实现弹性成像、三维超声、穿刺活检诊断以及肝、肾、脾、甲状腺、子宫、淋巴结、乳腺等多脏器肿瘤消融治疗的技术突破,年平均超声诊断量超过2万人次,年介入治疗量超过4000人次。相继承担国家和军队等科研项目4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达到2000余万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和二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等各项成果奖励10项;申报国家专利20项,已授权10项;主持编著了我国第一部介入性专著《临床介入超声学》和第一部热消融专著《超声引导微波凝固治疗肝癌》,受国际著名Springer出版社邀请主持编写了英文版专著《Microwave Ablation of Solid Tumors in Multiple Organs》,并受该出版社邀请参编英文专著《Image-guided Cancer Therapies: A Multiple-disciplinary Approach》。学科著名专家董宝玮教授为我国介入超声创始人,科室主任为梁萍教授,副主任为于晓玲教授,现有医护人员40余名,其中博士生导师4名,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医生7名、博士学位医生10余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医生均曾赴国外进修深造。
介入超声科拥有独立的病房和专用的手术室,手术室和门诊位于肿瘤大楼四层,包括微波、射频消融治疗室、介入穿刺引流室、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室及常规超声检查室等。病房位于肿瘤大楼十层,具有床位40余张,病区环境优雅整洁。科室严格管理,强调诊疗工作中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意识,医患关系和谐。科室领导尤其注重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综合影像学诊断,提倡早期治疗和综合治疗,特别关注患者全身免疫调节和身心总体康复。全科医务人员爱岗敬业、团结创新、专业素质高、技术过硬、精益求精,受到了广大患者和同行的一致好评。
1994年在我国介入性超声创始人董宝玮教授的带领下,我科消融治疗团队与航天部207所合作研发了我国首台植入式微波消融仪,在国内外率先开展了超声引导下植入式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技术,开创了局部热消融治疗肿瘤的先河,形成了集基础研究、仪器研发、临床应用于一体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和特色治疗项目。至今已消融治疗肝、肾、肾上腺、甲状腺、子宫等实体肿瘤患者4000余例。2009年介入超声科建科成立以来,在梁萍教授的带领下,介入学科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成为国际上少有的集介入性超声诊断与治疗于一体的临床诊疗科室,在肝癌消融治疗的基础上,将微波消融技术在国内外率先应用于肾脏和肾上腺肿瘤的治疗,同时应用微波、射频、高强度聚焦超声开展了全身多部位实体肿瘤的消融治疗,如外周型肺肿瘤、甲状腺肿瘤、骨肿瘤、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不断加强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如导航及多模态图像融合技术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超声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热消融联合免疫治疗多脏器肿瘤等,为大量患者开辟了一条安全、有效的治疗新途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存期。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多脏器实体肿瘤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引起了国际医疗界的广泛重视,美国、丹麦、意大利、韩国和日本等多国著名学者多次来我科参观、观摩和交流。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健康之路》、《科技之光》、凤凰卫视和《健康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多次报道了我们的科技成果,全国各地的多学科、多专业的医疗界同道来我科参观学习,使微波消融技术成功推广应用于丹麦及包括香港在内的全国260多家医院,造福于广大患者。并于近年与清华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等高校合作研究初步完成了极具潜力的机器人辅助微创诊疗项目。
科室发表SCI收录论文7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达150分。培养博士后、博士及硕士研究生80余名,培养进修生70余名,成为培育我国介入超声骨干力量的摇篮。科室是国内公认的介入超声领军团队且微波消融技术始终走在国际前列。董宝玮教授于2006年被总后勤部授予伯乐奖,因在医、教、研方面取得的成绩,梁萍教授于2008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同年获军队&科技银星&,2012年获解放军医学院&十佳教师&荣誉称号,2013年于晓玲教授获解放军医学院&十佳教师&荣誉称号。
已开展(或取得)的医疗项目(成果):
1.超声引导下肝、胰、脾、肾、腹膜后及浅表器管等实质性病变的穿刺活检
2.超声引导下肝囊肿、肾囊肿、甲状腺囊肿、卵巢囊肿等的穿刺硬化治疗。
3.超声引导下肝脓肿、盆、腹腔脓肿等抽吸注药或引流治疗。
4.超声引导下肝内胆管、肾盂等置管引流。
5.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肝脏、肾脏、肾上腺、甲状腺、脾脏等实体肿瘤
6.微波消融联合免疫综合治疗肝癌
7.三维导航和多模态融合技术引导下肿瘤微创诊疗
8.超声造影引导下腹部肿瘤精准介入诊疗
9.超声引导下脾亢微波消融治疗
10.超声引导下腹膜后肿瘤的消融治疗
11.超声引导下腹壁肿瘤的消融治疗
12.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
13.超声引导乳腺良性肿瘤消融治疗
14超声引导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
15.超声引导异位妊娠保守治疗
16.超声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
现具备国内先进水平的优势项目:
1.三维超声在腹部、血管和妇产科的应用。
2. 超声造影引导下腹部肿瘤精准介入诊疗
3.介入性超声(包括术中超声和腹腔镜超声)在临床的应用(包括穿刺活检和治疗)
4.超声引导下微波治疗肝癌。
5.超声引导下微波治疗脾肿大、脾亢。
6.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肾肿瘤、肾上腺肿瘤。
7.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
8.超声引导下乳腺病变消融治疗
9.三维导航和多模态融合技术引导下肿瘤微创诊疗
10. 微波消融联合免疫综合治疗肝癌
董宝玮: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博士和博士后导师,技术一级教授,196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84年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医学院学习,1985年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医院进修;1986年至1992年任北京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超声科主任;1992年至2004年任解放军总医院超声科主任。曾任中华医学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中华医学会北京市超声学会主任委员,解放军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副总编,第九届和第十届北京市政协委员。1984年以来从事超声影像研究,着重研究肝胆胰肿瘤病变声像图特征的病理基础和介入超声在腹部的临床应用。董教授在国际、国内发表论文80余篇,在我国首先开展了介入性超声临床应用研究,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临床介入性超声学》;完成和承担的国家及军队课题共8项,其中4项为重点课题,1993年获国务院为发展我国医疗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奖,10余次获北京市、卫生部及总后卫生部科技成果奖和医疗成果奖;近年来开展的肝癌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治疗成果卓著,居国际、国内领先水来,该项目2002年获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及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专业特长:腹部超声诊断,超声引导介入诊断与治疗,微波治疗肝癌。
董宝玮出诊时间:周四上午
出诊地点:肿瘤大楼四层
梁萍: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医学博士,现任解放军总医院介入超声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技术三级教授。世界介入肿瘤委员会理事、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委员会副主委兼介入学组组长、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介入超声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国分子影像学会副主委等职。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和军队&科技银星&获得者。长期从事介入超声诊断与治疗工作。带领团队研发了我国首台水冷温控植入式微波热消融系统,首家通过SFDA批准应用于临床肿瘤(肝、肾、肾上腺、脾、甲状腺、乳腺、转移淋巴结等)微创治疗,现已推广应用于260多家医院治疗患者约6万余名,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创建了我国首家有独立病房和专用手术室的介入超声科,并成为中华医学会肿瘤消融培训基地,组织了肝、甲状腺肿瘤消融的全国多中心研究,推动了我国肿瘤微创治疗学的发展,提高了国际影响力。任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首席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专项、科技部国际合作课题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8项。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审评审专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一等奖等成果奖励7项。发表SCI论文60余篇,总IF&150,单篇最高IF10.6。主编了我国第一部热消融专著《超声引导微波凝固治疗肝癌》,受国际著名Springer出版社邀请主持编写了英文版专著《微波消融治疗实体肿瘤》。申请国家专利20项。培养硕博研究生30余名,培养的研究生共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培养全国、全军知名学科带头人10余名。
专业特长:多脏器实体肿瘤(肝、肾、肾上腺、脾脏、甲状腺、乳腺、转移性淋巴结等)的微波、射频热消融治疗;热消融后免疫治疗;腹部、颈部、乳腺等病变的超声诊断;肿瘤性病变的穿刺活检及微创治疗。
梁萍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周四上午
出诊地点:肿瘤大楼四层
于晓玲: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医学博士,现任解放军总医院介入超声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7年留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附属Herlev医学院国际介入超声中心,2000年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放射科访问学者,并在上述两单位开展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合作研究。长期从事介入超声诊治及腹部超声、超声造影诊断工作,自1993年起研究实体肿瘤(如肝、肾、肾上腺、肺等部位)介入超声治疗与疗效观察,超声造影及彩超诊断肝脏、胰腺等腹部占位病变,超声造影对肿瘤局部消融及栓塞、化疗、靶向治疗或放疗等治疗后效果判断,融合影像手术导航介入诊疗等,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微波消融实体肿瘤技术的开创者及我国腹部超声造影指南制定者之一。相关研究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十篇,副主编专著《超声引导微波凝固治疗肝癌》,主持及参与二十余项国家和军队级课题研究,其中肝癌微波消融基础及临床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及二等奖、解放军医疗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并获全军优秀超声医学工作者称号及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一类特贴。培养研究生近20名及众多介入超声和超声造影人才,培养的研究生发表SCI收录论文十余篇。兼任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生物效应专委会副主委、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介入超声专委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理事、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介入超声学组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协会超声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军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介入超声学组委员兼秘书长、中华超声医学杂志通讯编委及介入放射学杂志编委等职十余项。
专业特长:腹部肿瘤彩超及超声造影诊断;介入超声诊断与治疗;多脏器实体肿瘤(肝、肾、肾上腺、脾、肺、甲状腺、胰腺等)超声引导局部微创治疗(微波治疗、射频治疗、酒精治疗、粒子植入局部放疗等);融合影像手术导航微创治疗。
于晓玲出诊时间:周三上午,周五上午
出诊地点:肿瘤大楼四层
张 晶: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解放军总医院介入超声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妇产超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计划生育超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军队超声医学委员会妇产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超声委员会妇产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中华围产医学杂志,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等多家杂志编委。曾先后在罗马Catholic大学妇产科、S.giovanni妇产医院及加拿大Mcgill 大学医学院进修学习妇产科超声及妇产超声介入诊断与治疗技术,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费城超声医学教育中心及英国等地接受妇产科超声培训或参观学习。近十年作为国内唯一参研单位组织参与国际多中心合作研究项目卵巢肿瘤超声鉴别诊断系列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率先在国内外开展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及超声引导尿激酶溶解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临床治疗病人,取得满意临床疗效。先后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十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著80余篇。主编《妇产科超声疑难病例诊断解析》等妇产科超声专著2部,主译1部,副主编1部,参编《超声医学》等超声专著10余部,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项6项
专业特长:妇产科疾病超声诊断,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尤其擅长女性盆腔肿物超声鉴别诊断、胎儿畸形产前诊断;超声引导热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盆腔囊性肿物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宫外孕超声引导微创治疗,乳腺腺瘤超声引导原位消融治疗及妇产科疾病超声引导介入诊断。
张晶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出诊地点:肿瘤大楼四层
周三下午:特需门诊
程志刚:副主任医师
军医进修学院医学硕士,曾在德国汉诺威Siloah医院及韩国首尔Asan医学中心学习超声造影及介入超声诊断与治疗。10余年来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荣立三等功1次,3次被评为解放军总医院优秀共产党员,2次被评为解放军总医院岗位练兵技术能手。近年来在相关领域发表包括SCI收录论文等各类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或统编专著4部,参与&全国介入性超声及超声造影临床应用进展学习班&等学习班的教学工作;作为完成人之一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重点课题、军队&十一五&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十余项省部级以上课题的研究。现任中华医学会超声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北京医学会超声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超声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学术任职。
专业特长:主要从事超声引导微波、射频消融治疗肝癌、肾癌及外周型肺肿瘤等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甲状腺良性病灶及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消融治疗;超声引导腹部、浅表、外周型胸腔病变穿刺活检及脓肿、胆管、胆囊置管引流;腹部、浅表器官、淋巴结疑难病变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等临床工作。
程志刚出诊时间:周二下午 周五下午
出诊地点:肿瘤大楼四层
韩治宇: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论文20余篇(第一作者10余篇),现任中国抗癌协会肝癌委员会青年委员,北京超声医学会青年委员,参与多项国家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研究,参编专注2部,多次参与&全国介入性超声学习班&等教学工作。
专业特长:超声引导下介入性治疗(肝肾囊肿固化治疗)及各种置管引流治疗(如肝、肾、胸腔及心包腔置管引流术);各种适应证(如肝肾良恶性肿瘤、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胰腺癌、肝癌门静脉癌栓及其他部位实体肿瘤等)的微波射频热消融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以及放射性粒子的植入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热辅助治疗和免疫辅助治疗;各部位病变的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腹部疾病、心脏疾病、脑和周围血管以及甲状腺、乳腺疾病的彩超诊断。
韩治宇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周三下午
出诊地点:肿瘤大楼四层
&&&&&&&&&&&&&&&& 介入超声科专家门诊时间表
&&&&&&&&&&&&&&&& (地点为肿瘤楼大楼四层)
1.科室有博士生导师4人,培养硕士研究生44人,博士研究生39人,博士后5人。
2.科室有进修生导师12人,培养长短期进修生70余名。
3.已成功举办全国介入性超声新技术临床应用进展学习班15届(每年一届),共培养各地学员2300余人。
4.受中华医学会委托,主持编写了我国微波消融治疗肝癌规范化大纲,建立了规范操作流程并成为全国热消融培训基地,共培养学员600余名。
5.2012年获军队教学成果三等奖、解放军医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项;1988年超声新技术获全军优秀电教教材一等奖;2013年,《临床超声介入技术系列片》荣获第三届全军优秀卫生音像作品(音像)奖&&临床医学类一等奖。
6.出版的教材及专著等:
(1)《临床介入性超声学》,董宝玮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
(2)《超声引导微波凝固治疗肝癌》,梁萍、董宝玮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年;
(3)《Image-guided Cancer Therapies: A Multiple-disciplinary Approach》,梁萍编者之一,国际Springer出版社,2011年;
(4)《临床腹部超声诊断与介入超声学》,董宝玮主编之一,梁萍副主编之一,广东科技出版社,2001年;
(5)《现代肝癌诊断治疗学》梁萍参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6)《黄志强胆道外科》梁萍参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7) 超声妇产科疑难病例解析.张晶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月. 第一版;
(8) 超声医师培训丛书-妇产科超声.张晶主编,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第一版;
(9) 微创妇科学,张晶副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年,1月;
(10)产科专家鉴别诊断:张晶主译。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
(11)超声医学第四版、第五版、第六版.张晶参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5月. 第一版;
(12)现代介入超声治疗学.张晶,参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10月;
(13)经阴道超声诊断学。张晶参编,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
(14)胎儿产前诊断教程,李胜利主译,张晶参议,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
承担国家科技支撑、科技部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及军队课题40余项,累计研究经费2000余万元;申报国家专利20项,已授权10项;主持编著了我国第一部介入性专著《临床介入超声学》和第一部热消融专著《超声引导微波凝固治疗肝癌》,受国际著名Springer出版社邀请主持编写了英文版专著《微波消融治疗实体肿瘤》。
获科技成果奖如下: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三等奖各1项,院医疗成果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70余篇。
1.科室骨干出席国际会议30余次,大会特邀发言20余次。大会上把学科的学术成果与世界同行进行了交流沟通。
2.梁萍教授任执行主席举办了2009年世界介入肿瘤大会,参会人数约1000人。
3.科室2011年主办第一届全国介入超声学术大会,参会人数约400人;会上成立了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介入超声专业委员会并任主委单位。
4.董宝玮教授、梁萍教授作为大会执行主席主办了第414次香山科学会议。
5. 1998年-2013年,已连续举办15届全国介入性超声新技术临床应用进展学习班(每年举办一届),共培养学员2300余人。欢迎光临中国图书网,
上中国图书网,淘绝版好书!20万种特价书 2-4.9折!
&&全部图书&特价图书
>>>>>>>>&磁共振基本病例诊断.鉴别诊断.CT对照
磁共振基本病例诊断.鉴别诊断.CT对照
作&&&&者:
出 版 社:
条&形&码:
0 ; 978-7-
I&S&B&N :
出版时间:
开&&&&本:
页&&&&数:
定&&&&价:
一&星&价:
85.0 元(68折)&&
二星价:83.8 元(67折)&&
三星价:81.3 元(65折)
免运费政策:
磁共振基本病例诊断.鉴别诊断.CT对照
特色及评论
适合mri诊断青年医师、研究生、进修医师以及学有余力的实习医师阅读,也可作为高年资医师主持读片的参考书,可结合读者自身的经验和实际病例,直接用于教学。
磁共振基本病例诊断.鉴别诊断.CT对照
本书从临床实际出发,在对磁共振成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进行介绍的基础上,重点讲解颅脑疾病、脊柱与脊髓疾病、头颈部疾病、胸部及心血管疾病、腹部和盆腔疾病、骨关节与软组织疾病共101个病种的磁共振成像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对疾病的ct表现进行了对照展示。本书涉及的鉴别诊断近千种,附图1 900余幅。每个病种均包含病例资料(mri征象描述、初步诊断)、诊断思路与鉴别诊断、最后诊断与本病定义、临床概要、mri及ct诊断与点评。本书中每个病例数千字,可在半小时内读完,适合mri诊断青年医师、研究生、进修医师以及学有余力的实习医师阅读,也可作为高年资医师主持读片的参考书,可结合读者自身的经验和实际病例,直接用于教学。
磁共振基本病例诊断.鉴别诊断.CT对照
第1章&&mri诊断医师的技术须知
&&一、mr成像的几个基本概念
&&二、mr成像设备的基本结构
&&三、mr图像对比的影响因素
&&四、mr信号的空间定位与图像重建
&&五、mr成像的基本序列
&&六、mr快速成像技术
&&七、mr成像常用的组织抑制技术
&&八、血管mr成像基本技术
&&九、心脏mri基本技术
&&十、mri检查常用对比剂
&&十一、高场mr成像若干问题
&&十二、mr功能成像的基本类型
&&十三、影响mr图像信噪比的因素
&&十四、常见mr图像伪影及其克服办法
&&十五、mri常用术语
第2章&&颅脑疾病
&&&&病例组1&&中线发育异常
&&&&病例组2&&脑实质先天性等信号病变
&&&&病例组3&&多发颅内脑外肿块
&&&&病例组4&&颅内外伤性病变
&&&&病例组5&&鞍上池类圆形病变伴流空信号
&&&&病例组6&&小脑与基底核出血性病变
&&&&病例组7&&基底核与小脑半球局限性急性病变
&&&&病例组8&&产妇大脑半球急性病变伴出血
&&&&病例组9&&颅内异常迂曲流空信号病变
&&&&病例组10&&脑实质局限性肿块
&&&&病例组11&&大脑深部混杂信号肿
磁共振基本病例诊断.鉴别诊断.CT对照&&&&&&&&
本类畅销排行
作者:杜起军
¥34 ¥22.1
本类五星图书
作者:(法)罗杰(Roger.J.)等著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198 ¥45.9
作者:施雪筠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8 ¥9.9
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论文】B型超声在胰腺癌诊断中误诊病例探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00.0浏览总量总评分
评价文档:
&购买后可评价
4页¥3.002页¥1.002页¥1.004页¥3.002页¥1.00 4页¥2.004页¥2.003页¥3.002页¥1.002页¥1.00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B型超声在胰腺癌诊断中误诊病例探讨目​的​进​一​步​提​高​B​型​超​声​诊​断​胰​腺​癌​的​准​确​率​。​方​法​我​院5​例​患​者​,​使​用​P​H​I​L​I​P​S​ ​H​D超​声​诊​断​仪​多​方​位​、​多​切​面​扫​查​上​腹​部​,​对​发​现​包​块​处​仔​细​探​查​并​详​细​测​量​与​记​录​。​对​经​手​术​、​病​理​和​其​他​检​查​证​实​的​胰​腺​癌​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例​胰​腺​癌​患​者​中​,0​例​B​型​超​声​诊​断​为​胰​腺​癌​,例​误​诊​。例​误​诊​中​定​位​错​误例​,​定​性​错​误例​,​误​诊​为​胆​管​结​石例​。​结​论​胰​腺​癌​的​超​声​诊​断​,​与​超​声​仪​器​的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同期刊文献推荐专题: |
您当前的位置:&>&&>&
【病史临床】男性,50岁,以剑突下偏右为主疼痛2月余,未向其他部位放射。
声像图及CT平扫、增强动脉期
【表现】声像图示胆囊体积尚可,囊壁增厚&3mm,回声稍增强;胆汁透声尚可;于胆囊体部见多个强回声光团,大小约3.5mm&3.2mm,后方伴声影,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胆总管未见扩张。 CT示胆囊大小尚可,壁稍厚,胆囊体部可见多个类圆形高密度影,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胆囊周围未见明显异常强化灶。
【诊断】: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胆囊粘膜上皮呈乳头状增生,部分腺体伸入肌层,壁间血管扩张充血伴慢性炎细胞浸润,局部见结石。
&【鉴别诊断】 胆囊息肉;胆汁浓缩;胆囊癌
【讨论】 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多见于中年女性,病因多与家族史、油腻饮食、血脂增高、饮酒等因素有关,分为胆色素型、胆固醇型和混合型。临床上表现为胆绞痛和阻塞性黄疸,伴有胆囊炎者可有胆囊炎的症状体征。
&&& 声像图示胆囊腔内一个或多个强回声光团、光斑、或弧形强光带,后方伴有清晰的声影,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典型声像图表现为&囊壁、结石、声影&三合征;充满型结石表现为胆囊无回声消失,前半部呈弧形强光带,后方伴声影;泥沙样结石则为囊内细小的强回声光点群,后伴声影;胆囊壁间结石则为壁内强回声光斑,后方伴彗星尾征或声影,体位改变时不移动。
&&& CT表现因结石化学成分不同,可为高密度、等密度、低密度、环状结石。等、低密度结石CT不易发现,胆影葡胺增强检查见胆囊内可移动的充盈缺损可明确。
&&& 典型的超声及CT表现,胆结石诊断不难,需与胆囊息肉、胆汁浓缩及胆囊癌相鉴别。胆囊息肉呈高回声结节,后不伴声影,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胆汁浓缩示胆囊内回声增强、密度增高,但后方不伴声影;胆囊癌呈实性结节,突向囊腔,增强后强化及向周边侵犯可鉴别。
Ture or false
(1)强回声结节 对: 错
(2)后方伴声影 对: 错
(3)结节可随体位移动 对: 错
(4)高密度结节 对: 错
(5)位于体部 对: 错
正确答案: 1:& 2:& 3:& 4:& 5:&
该病患者,应首选以下哪种检查?
E.腹部平片
正确答案:D (超声简便、经济,声像图为典型的&囊壁、结石、声影&三合征,可明确诊断。)
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胆固醇型主要是胆汁中胆固醇分泌增加所致
B.该病变依成分不同可分为胆色素型、胆固醇型和混合型
C.CT可清晰显示阳性结石,但较难显示阴性结石
D.该疾病在T2W1上表现为高信号胆汁中的低信号充盈缺损
E.该疾病常为中强回声,后方伴声影,不随体位移动
正确答案:E (胆盐是最重要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使胆固醇、磷脂、胆红素等增溶于胆汁中,若胆盐的浓度变化或平衡被破坏,将导致沉淀和结石生成。CT对阳性结石可明确,但对阴性结石的诊断有一定的限度。MRI示结石在T2W1高信号的胆汁中的低信号充盈缺损可明确,但费用昂贵。)
参考文献:
| 分享到:
上一篇内容:
下一篇内容:
相关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代超声诊断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