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育儿知识保健知识

按关键词找
新父母必学的新生儿保健知识
声明:我们的资源都来自互联网搜集,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有侵权请告知我们,立即删除!
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当一个新生命降临人间,给家人带来的是无限的喜悦。然而对于怎样养育这个小生命,年轻的爸爸、妈妈,往往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婴幼儿的喂养、护理,异常情况的观察和处理,亲子教育以及预防接种,安全防范等等的知识都是作为父母要学习的内容。初生的婴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般在出生的两个星期就能适应新的生活。健康足月的新生儿体重在2500克到3千克之间,身长在46至50厘米,臀围约34厘米,胸围比臀围小1~2厘米,约31~33厘米。婴儿喂养婴儿的生长发育需要得到食物,而最好的选择就是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优质的营养品,它所含的营养,四到六个月的婴儿吸收起来很方便,它所含的抗体能够增加婴儿抵抗疾病的能力。这是其它的任何乳制品所不能够替代的。给婴儿喂奶的时候,妈妈要一手托住婴儿的臀部,使婴儿紧贴你的身体,另一手的食指沿胸壁的乳房根部,把整个乳房托起。妈妈用乳头触动婴儿的嘴角,当婴儿的嘴巴张大时,顺势把乳头和大部分乳晕都含入他的小嘴,只有这样,才能使婴儿有效的吮吸,乳汁也就会越吸越多。新生儿的嘴角常常有奶溢出,有时还会有奶块从嘴里吐出,这是正常的现象。因为新生儿的胃呈水平位置,胃容量较小,会引起乳汁反流,所以每次喂奶以后要把婴儿竖起,轻轻的拍婴儿的背部,帮助婴儿排出吸入胃内的气体。初生婴儿的胃还没有发育好,吃饱后不宜仰卧,应当取右侧卧位,防止吐奶和呛咽的发生。生活与护理如何为宝宝选择衣服?新生儿的衣服一般选择用质地柔软,轻便暖和浅色易洗的棉布制成的宽大无领斜肩衫,袖口做成光边,以免纱线绕手。穿衣时带子不能束得过紧。否则会影响胸廓发育。什么样的尿布是最好的?拿做床单的棉布,做成四十厘米,宽二十厘米的尿布,用棉布做成的尿布吸水性好,柔软,不会擦伤新生儿的皮肤,色浅便于观察新生儿大小便的颜色和性状。一次性尿布相对来说透气性差,容易引起新生儿尿布性皮炎,应尽量少用。如何安排好宝宝的睡眠?初生婴儿的大脑在不断的发育中,一天中有20~22小时处于睡眠之中,日夜颠倒是常有的事,在婴儿满月后会逐步调整过来的。新生儿的头骨较软,躺着的时候喜欢把头骨偏向光亮处,久而久之形成习惯,造成头形不正,有效的预防方法是经常调换新生儿睡觉的方向,新生儿睡眠时不要用枕头,小床的四周应有竖栏杆,四周也要有围边,这样可以挡风和遮光。如何为宝宝保暖和防暑?初生婴儿尚未适应新的环境,他的体温调节功能在逐步完善中。婴儿房间的室温一般在25~28摄氏度,天气炎热应注意卧室通风,但风不能直接吹到新生儿,寒冷时应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如果用热水袋保暖,要仔细检查盖子是否旋紧,热水袋应放置在夹层里,新生儿不要直接接触,以免烫伤。怎样给新生儿洗澡?沐浴是新生儿皮肤护理的很好的方法,不仅能清洁皮肤,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身体的抵抗力。给新生儿沐浴要选择一个安全、温暖、干净的地方,准备好沐浴需要的用品,室温保持在24~26摄氏度左右为宜,水温则保持在37~38度。浴盆里要先放冷水,后放热水,以免烫伤婴儿。首先,脱去宝宝的衣服,用毛巾包裹身体,用左手臂夹稳宝宝身体,手拖住头,脸朝上,用拇指和食指压住婴儿的耳道,以免水进入耳内引起发炎,洗脸时先用毛巾的一角从内侧向外侧轻拭,再开清口角、耳朵、鼻口,沐浴时注意新生儿颈部,腋下,腹股沟等皮肤折皱处及双手,动作要轻柔迅速。对于脐带未脱落的新生儿,上下身要分开洗,以免弄湿脐部,引起感染。沐浴后用棉花棒湛75%的酒精,轻轻从脐部中间向外擦并保持脐部干燥,臀部涂润肤霜,防止尿布疹,皮肤褶皱处,涂爽身粉使宝宝感到舒适。每个父母都是孩子生长发育最好的观察者,所以每个父母都应该儿童保健的小常识。皮肤泛黄是病吗?约有50%到75%的婴儿,在出生两至三天,出现皮肤泛黄,在四至六天最明显,但七至十天之后逐渐消退。一般情况良好,无其它症状,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性黄疸,如果两周之后黄疸仍不消退,应及时去医院诊治。宝宝的大小便与健康有关?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次数多,一天五到六次,金黄色,较稀无臭;牛奶喂养的小儿,大便次数较少,每天一到两次,淡黄色,大便较干燥,有臭味。婴儿在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从前到后清洗臀部,先洗尿道处,再洗肛门,这样能防止细菌侵入尿道,引起尿路感染。平时要勤换尿布,保持皮肤的干燥,对于女婴,屁股后要多垫一块,男婴在前面多垫一块。得了鹅口疮怎么办?如果父母在婴儿的口腔内看到如奶块状的白点,以两颊为多,齿根舌面上鄂部也有,这是婴儿患了鹅口疮。可用莓菌素或者3%的苏打水洗口腔等治疗.乳房肿大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新生儿在出生三到五天内,会出现乳房肿大,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在出生后的两至三周内,也会逐渐的消失。父母千万不要用力去挤,以免发生细菌感染。哭是一种锻炼婴儿哭闹是孩子表达需求的一种方式,可能是饿了,不舒服,太热,太冷,受惊或者需要抱和爱抚。如果新生儿没有什么不舒服,吃得饱,睡得好,换干净尿布以后再啼哭,家长不必紧张。可以适当的让新生儿每天都有几次哭的时间,进行肺部体操,以增加肺活量。亲子交流,抚触传达爱从婴儿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从周围的空气、气味、声音和接触当中逐渐的熟悉他的家人和这个世界。其中,抚触是一种最好的沟通方式。抚触不仅是身体的接触,更是母亲和婴儿心灵的交流,它传递着爱和关怀,使婴儿获得安全感。轻轻抚触婴儿的腹部可以加速体内的新陈代谢,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和排便,轻柔的抚触会使婴儿身心松驰,对婴儿来说,也是一种享受。母亲在替婴儿做抚触的时候,目光、眼神以及皮肤的互相接触和目光交流,会使宝宝感受到温暖和呵护。用语言和宝宝交流,宝宝最大的需要之一是妈妈对她说话,爱抚、拥抱,听到熟悉的声音,看到熟悉的面孔。如果让他们拥有充分的爱抚、关注,同他们娓娓而谈,这样能刺激宝宝的大脑和心理的发育。什么时候宝宝能听到声音?出生后一个月内的婴儿对视频和听觉的刺激应有反应,用能发出响声,色彩鲜艳的玩具,父母逗婴儿对婴儿的视觉和听觉感知有着积极的作用。要及时打预防针新生儿接种卡介苗两周之后会出现红肿小印结,慢慢的自行溃破,最后皮肤上留下一个小小的圆形疤痕。不要忘了满月体检新生儿出生28天,应到当地的儿保门诊去做体格检查,观察新生儿体重增榜是否达标。身长,头围,胸围,以及动作发育情况,并且做全身检查,儿保医生将对你的孩子体格发育做出评价。并针对具体情况做科学育儿有关知识的指导。&
  苏公网安备号
育儿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原创共享素材
编号:&&&&上传时间:&&&&大小:5.568 M
尺寸:0×0像素 &&&&格式:CDR (X3)&&&&颜色:CMYK
关&键&词:新生儿健康知识 展板 医院展板 母乳喂养 新生儿疾病筛查 新生儿黄疸 健康教育宣传栏 宝宝 妈妈 温馨背景 淡色背景 公立卫生院 卫生院标志 疾病知识 医疗保健 生活百科 矢量 CDR
图片描述:
&昵图网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商用正版图片当前位置: >
新生儿的护理保健知识
新生儿是都知道的,都也是知道新生儿的体质等都相对较弱,因此对于新生儿的也是都很关注的,那么新生儿的护理知识是什么呢?
一、在新生儿护理期间一定要注意给新生儿保暖。新生儿皮下脂肪薄,相对体表面积大,容易散热,而且,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如果太热,水分过度蒸发,可引起&脱水热&。过冷,新生儿自身产热不够会引起&硬肿症&。因此,要重视新生儿的环境温度、湿度,经常摸摸新生儿手脚体温,及时增减盖被、衣着,使新生儿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二、在婴儿生活护理期间一定要注意皮肤护理。新生儿的皮肤娇嫩,保持皮肤干燥和清洁十分重要,特别是皮肤皱褶处,如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等,要每天洗澡、更换衣服,尿布湿了及时更换,每次大小便后都应清洗干净,女婴清洗外阴时应从会阴向肛门擦洗,以防止肛门周围的粪便污染阴道及尿道口。
三、帮助新生儿预防感染也是非常重要的。新生儿抵抗力差,容易受到感染,因此,尽量减少亲戚、朋友探望,护理新生儿前应用肥皂洗手,洗干净手对预防新生儿感染十分重要。家里患有感冒或各种传染病的人更不要接触新生儿。
四、新生儿一定要生活在卫生的环境中。新生儿居室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整洁干净。还应观察新生儿的体重、身高的变化,新生儿满月后要进行第一次婴儿保健,来指导婴儿的生长、发育、营养、预防接种等。
新生儿的护理保健知识就是上述介绍的,对于新生儿的护理是不能忽视的,要知道健康正确的护理宝宝,希望每个宝宝都能健康的成长。
相关文章:
向医生咨询相关问题
有问题向医生咨询,百万医生在线解决您的健康问题。
大家都在搜:
健康加油站坐月子常识与新生儿保健300问(第4版)-王丽茹,李兴春 编-图书-文轩网
定  价 : ¥23.00
文 轩 价 : ¥16.60 (7.2折)
配 送 至 : 中国四川省成都市
中国 四川省 成都市 请选择
作  者 :
所属分类 :
促销活动 : “读文轩好书,过洋洋新年”图书音像,满88-10,168-20,398-50
购买数量 :
件 此商品已售出0本
服  务 : 由"文轩网"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购买最佳搭配 定 价:¥23.00 文轩价:¥16.60
¥16.60 (7.2折)
作 者:, 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开 本:32开 页 数:295 印刷时间: 字 数:241.00千字 装 帧:平装 语  种:中文 版 次:4 印 次:1 I S B N:1
重磅推荐 文艺小说 少儿童书 经管励志 居家生活 科技考试
¥51.40¥65.00
¥131.20¥193.00
¥25.40¥35.80
¥16.80¥21.00
¥23.90¥40.00
¥28.00¥35.00
¥34.10¥48.00
¥39.20¥49.00
¥28.90¥39.00
¥41.20¥55.00
¥21.70¥35.00
¥51.00¥69.80
¥32.20¥46.80
¥30.70¥42.00
¥28.00¥35.00
¥28.80¥39.50
¥24.40¥36.00
¥25.10¥39.80
¥23.40¥32.00
¥26.30¥36.00
¥25.60¥35.00
¥25.80¥36.80
¥21.70¥32.00
¥24.90¥36.80
¥40.20¥59.20
¥64.90¥100.00
¥193.70¥285.00
¥234.50¥345.00
¥81.30¥125.00
¥38.90¥60.00
¥25.60¥39.60
¥79.80¥118.80
¥63.30¥96.00
¥245.10¥345.00
¥61.00¥91.20
¥544.00¥680.00
¥21.20¥32.80
¥26.70¥39.80
¥33.30¥45.00
¥29.10¥39.80
¥36.80¥49.00
¥15.80¥22.00
¥28.70¥39.80
¥39.20¥49.00
¥31.10¥42.00
¥16.30¥25.00
¥41.80¥58.00
¥33.30¥45.00
¥57.20¥88.00
¥27.40¥38.00
¥27.40¥38.00
¥27.40¥38.00
¥34.60¥48.00
¥22.50¥32.80
¥22.80¥35.00
¥25.90¥39.80
¥56.00¥70.00
¥52.50¥70.00
¥40.00¥58.00
¥26.20¥38.00
¥150.30¥167.00
¥125.80¥148.00
¥51.00¥60.00
¥46.80¥55.00
¥145.80¥162.00
¥146.70¥163.00
¥72.20¥85.00
¥147.60¥164.00
¥145.80¥162.00
¥23.20¥29.00
¥12.60¥18.00
¥51.00¥60.00
军医版畅销书,以问答形式介绍了坐月子期间产妇和新生儿的保健知识及具体方法,内容丰富,阐述简明,融科学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对孕产妇和妇幼保健人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隐藏全部&&《坐月子常识与新生儿保健300问(第4版)》在前3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以问答形式详细介绍了坐月子期间产妇和新生儿的保健知识及具体方法。包括坐月子前须知,产妇的生理变化,月子里的休养、日常生活调理、饮食营养和常见病防治,新生儿生理、心理发育特点,新生儿喂养、El常护理、教育训练和常见病防治等。全书内容丰富,阐述简明,融科学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是军医版畅销书之一,适于孕产妇和妇幼保健人员阅读参考。&
隐藏全部&&上篇&坐月子常识一、坐月子之前须知1.怎样推算预产期?2.怎样做好脐血储存计划?3.到医院分娩有何好处?4.产妇何时入医院好?5.哪些孕妇应提前住院待产?6.分娩前产妇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7.分娩前给宝宝准备些什么?8.临产前有哪些注意事项?9.大龄初产妇临产时要注意什么?10.产前为什么要做好外阴清洁卫生?11.临产前为什么要排空大、小便?12.何谓产力?13.什么是产程,分哪三个阶段?14.分娩第一产程的辅助动作有哪些?15.分娩第二产程的辅助动作有哪些?16.分娩时如何同医生配合?17.什么是竖位分娩姿势?18.产程开始后不久产妇为什么不能大吵大闹?19.应给分娩过程中的产妇准备什么食品?20.为何提倡自然分娩?21.实施剖宫产有哪些原因?22.剖宫产时产妇怎样配合?23.分娩时为什么有时须做会阴切开?24.过期产有何弊病?25.急产有什么危害?26.如何预防难产?二、月子里母体的生理变化1.什么是坐月子?2.月子里哪些现象是正常的?3.月子里母体有哪些生理变化?4.产后为什么还有腹痛?5.有的产妇腋下为何有肿块?6.分娩后的产妇腹部为何还能摸到硬块?7.产后多汗是什么原因?8.何谓产后恶露?三、月子里的休养1.月子中为什么要休养?2.月子中休养包括哪些内容?3.采用哪种坐月子方式好?4.月子里产妇应该有什么样的休养环境?5.在医院中的七天生活怎样安排?6.出院后四周的生活怎样安排?7.产后为什么要重视精神保健?8.怎样顺利度过产后不适期?9.分娩后怎样护理会阴?10.分娩时会阴切开的产妇应注意什么?11.剖宫产手术后需要注意什么?四、月子里的日常生活料理1.坐月子为什么不能“捂”?2.月子里要完全卧床休息吗?3.产后为什么不能马上熟睡?4.产妇睡席梦思床好吗?5.产妇的被褥、衣着有何讲究?6.产妇在月子里可以户外活动吗?7.产妇应如何看电视?8.坐月子可以看书、织毛活吗?9.产后多久能够参加正常劳动和恢复工作?10.坐月子期间不刷牙的说法有道理吗?11.月子里怎样刷牙、漱口?12.坐月子期间能不能洗头、洗澡?13.月子里怎样洗澡?14.坐月子为啥要坚持梳头?15.产后乳房如何注意保健?16.产妇怎样度过炎热的夏天?17.产后如何尽快使身体复原?18.探望产妇要注意什么?19.产妇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测验?20.为何要做产后检查?21.产后何时能过性生活?22.坐月子期间要不要避孕?23.产后宜采用哪些避孕方法?24.产妇为什么不能忽视绝育手术后的保健?五、月子里的运动健美1.产妇参加适当锻炼有哪些好处?2.产妇在月子里可参加的简单锻炼有哪些?3.产妇每天怎样做体操锻炼?4.剖宫产的产妇参加锻炼有何要求?5.剖宫产产妇怎样做复原操?6.产妇参加锻炼应注意什么?7·月子里产妇不宜参加的锻炼项目有哪些?8.恢复产前身材苗条的对策是什么?9.月子里产妇为什么不要使用腹带恢复体形?10.怎样防止产后乳房下垂?11.产妇按摩为何对身体恢复有益?12.产后为什么不宜过早节食减肥?六、月子里的饮食营养1.产妇饮食调养的重要性何在?2.月子里饮食营养的特点是什么?3.月子里乳母1目所需的营养素量是多少?4.坐月子应注意从哪些食物中摄取营养素?5.怎样安排月子里的饮食?6.月子里滋补宜进食的食物有哪些?7.最适宜产妇吃的蔬菜有哪些?8.产妇最适宜吃的水果有哪些?9.为什么产妇不宜过多吃鸡蛋?10.月子里可以吃醪糟蛋吗?11.为何产妇哺乳不宜吃老母鸡?12.产妇为什么不要长时间喝红糖水?13.分娩后7天为何饮适量黄酒好?14.乳母为什么不要忌食盐?15.乳母为什么不要忌食生菜、冷饮?16.为了新生儿健脑益智产妇应吃些什么?17.月子里乳母宜多吃哪些利于下奶的食物?18.月子里应多吃哪些补血食物?19.什么时候应喝催乳汤?……下篇&新生儿保健&
隐藏全部&&&&&&什么是产程,分哪三个产阶段?&&&&所谓“产程”,顾名思义就是生产的过程,也就是胎儿脱离母体的过程。当产妇出现规律的阵痛时,意即产程的开始,等到胎盘自子宫娩出,产程也随之结束。&&&&初孕的妇女没有生孩子的体会,可能不懂分娩过程是怎样的,因而对分娩怀有神秘感,甚至有畏惧感,但当你了解了分娩的全过程后,这种神秘感和畏惧感就会大大减轻,也就可以按产程的规律主动配合,这对顺利分娩很有益处。&&&&胎儿离开母体要经过三个阶段,医学上称之为三个产程。这三个产程就是从子宫有节律地收缩到胎儿、胎盘娩出的全部过程,完成这个过程,才算分娩结束。完成这三个产程叫总产程,它所需要的时间为:初产妇13~17小时,经产妇6.5&~7.5&小时。&&&&第一产程,又叫开口期。此期时间最长,初产妇经过10~15小时,经产妇经过6~7小时。此产程从子宫有节律收缩开始到子宫颈口全开。分娩开始时,子宫两次收缩相间隔的时间较长,产妇感到较为稀疏的阵发性腹痛,间隔10~15分钟,收缩期较短为20~30秒。随着产程进展,宫缩时间渐渐延长,可持续1分钟,收缩力随之增强,产妇感到腹痛渐剧,间歇时间逐渐缩短为1~2分钟。由于子宫不断收缩,迫使胎儿逐渐下降,促使子宫颈口渐渐张开,直至子宫颈管消失、宫颈口全开时,直径可达10厘米,胎膜多在此时破裂,临床上称为破膜或破水,流出部分羊水,为100~200毫升,胎儿便从羊膜囊破裂处排出(图1)。&&&&第二产程,又称为胎儿娩出期。此期从官颈口开全到胎儿娩出。这个时期子宫收缩更频而有力,所需时间较短,初产妇因子宫颈口和阴道较紧,胎儿娩出平均50分钟,经产妇因官颈口和阴道较松弛,平均只需20分钟左右胎儿就能娩出。……
隐藏全部&&
好评 中评 差评 天猫评论
文轩网作为纸质出版物网络销售平台,所售图书均为全新正版,请放心购买。
文轩网图书/音像单笔订单满38元免运费(内蒙古、青海、海南、新疆、西藏、宁夏及海外地区除外)。未满38元全国运费5元/单。
与文轩网合作的物流公司有:申通/圆通/CCES/港中能达/邮政经济快递/邮政平邮等。(发货系统自动匹配,暂时无法指定快递)
没有解决您的问题?
暂无提问,您可以咨询我们,我们会在一个工作日内响应~新生儿保健知识??8,8,??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新生儿保健知识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生儿育儿知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