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打通任督二脉脉为什么不首尾交接

代理分站:
论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
15:35:0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的通路。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为其重要的构成部分,内容主要见于《灵枢&经脉》、《素问&骨空论》、《灵枢&逆顺肥瘦》等篇。现将二者的循行规律及为病特点分别论述如下。
  循行规律
  十二经脉循行规律
  十二经脉有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及走向有一定的规律,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
  走向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腔内脏走向手指端,与手三阳经交会;手三阳经,从手指走向头面部,与足三阳经相交会;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端,与足三阴经交会;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部和胸部,在胸部内脏与手三阴经交会。
  交接规律&&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交接在上肢末端,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交接在下肢末端。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如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交接于鼻翼旁,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交接于目内眦,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交接于目外眦。足手阴经在胸部交接。
  在体表的分布规律&&头面部的分布:手足六阳经均行经头面部。阳明经主要行于面部,其中足阳明经行于额部;少阳经主要行于侧头部;手太阳经主要行于面颊部,足太阳经行于头顶和头后部。手少阴心经、足厥阴肝经均上达目系,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会于头顶部,足少阴肾经上抵舌根,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均行达头面之深部或巅顶。四肢部的分布:阴经行于内侧面,阳经行于外侧面。躯干部的分布:手三阴经均从胸部行于腋下,手三阳经行于肩部和肩胛部。足三阳经则阳明经行于前(胸腹面),太阳经行于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足三阴经均行于腹胸面。循行于腹胸面的经脉,自内向外依次为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十二经脉循行于躯干胸腹面、背面及头面、四肢,均是左右对称地分布于人体两侧,每侧十二条。其分布基本上是纵行的。左右两侧经脉除特殊情况外(如手阳明大肠经在头面部走向对侧),一般不走向对侧。
  流注次序&&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它们首尾相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流注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最后传至足厥阴肝经,复再回到手太阴肺经,如环无端。
  与脏腑、官窍的通联规律&&十二经脉中,每一经都分别属络于相为表里一脏和一腑,即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如手太阴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经属大肠络肺等。与目系相连的有足厥阴经、手少阴经;交会于目内眦的是手、足太阳经,足阳明经;交会于目外眦的有手、足少阳经,手太阳经;进入耳中的有手、足少阳经,手太阳经;环绕口唇的是手、足阳明经,足厥阴经;连舌的经脉有足太阴经,足少阴经;进入齿中的是手阳明经,足阳明经;入喉咙的经脉有:手太阴经、足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厥阴经。
  任督二脉循行规律
  任督二脉是奇经八脉的主体部分,任脉循腹而行身之前。起于小腹之胞中,下出会阴,沿阴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颌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其分支由胞中别出,与冲脉相并,行于脊柱前。
  根据《素问&骨空论》的记载,督脉循环路线有三条,即:其一,起于少腹部胞中,下抵阴器至会阴部,经绕臀,与足少阴、足太阳经的中络会合,贯脊属肾。其二,与足太阳经同起于目内眦,上额交会于头顶部,入络于脑,再别出下颈项,循脊柱抵腰中入络于肾。其三,从少腹胞中直上,贯脐中央,上贯心,进入咽喉部,至面颊,环绕口唇,抵达目下中央部。参考《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的记载,以及《针灸甲乙经》在此基础上补入的&上巅循额,至鼻柱&一段,与《素问&骨空论》所述有出入。一般认为《素问&骨空论》的主要精神,是说明督脉与任脉、冲脉、足少阴经、足太阳经在循行路线、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上有着密切联系,而后世所宗多为《难经》的记载。加之《太素》有&督脉起于下极之输&&为阳脉之聚&的论述,《奇经八脉考》明确指出:&督脉&&为阳脉之总督,故曰阳脉之海。&因此,督脉的循行规律应以身后为主,在头、背与各阳经广泛联络,总统诸阳,如《十四经发挥》云:&督脉督于后&、&督之为言都也,行背部之中行,为阳脉之都纲。&结合《内经》《难经》论述,可以认为,督脉的循行除上述三个支脉外,其主干应为:起于少腹下的会阴部,沿脊柱向上分布至项后风府处,入脑,上行巅顶,沿头额下达鼻柱,止于上唇系带处。
  为病特点
  十二经脉为病特点
  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十二经脉受邪,经气不利,出现的病症多与其循行部位有关,如手阳明大肠经受邪,可见齿痛、颈肿等症。其次,脏腑病候与经脉所属部位有关,如手太阴肺经病证可见胸满、喘逆等。再次,一经受邪可影响他经,如足少阴肾经病证可见烦心、心痛、黄疸等症。
  任督二脉为病特点
  任脉的为病特点,主要为妇科病症。如《素问&骨空论》所论:&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任脉主身前之阴,称&阴脉之海&,主胞胎,与肝脉相系。故任脉不通,肝经气滞,则睾丸胀痛,疝气。任脉起于胞中,气血失养则宫寒不孕,带下色白。
  督脉的为病特点与其循行规律密切相关。第一,主脊髓病。督脉行于脊背,经气不利,可致脊背强直、角弓反张等。《素问&骨空论》云:&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第二,主脑病。督脉入络脑、贯心、属肾。脑为髓海、元神之府,心主神明,肾藏精生髓,故督脉为病可见癫狂、痫疾、健忘、中风等神志病变,以及头痛、头重、眩晕等头部病症。《灵枢&经脉》又云:&督脉之别&&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第三,主生殖及二阴病。督脉起胞中,出会阴,系廷孔,贯肾,并足少阴、太阳经。故不孕不育、癃闭、遗尿、痔疾、冲疝等病症常与督脉有关。
转载请明确注明出处及链接,或完整保留此版权信息。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网址:
共1页 当前是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相关新闻信息&&&[转载][转]&经络的起止和交接的探索与发现
经络的起止和交接的探索与发现&&&&&&&&经络的起止和交接的探索与发现:
经络的起止点和交接点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但它的后面隐藏很多很多,很大很大的秘密;它关系到如何挖掘和发挥经络和“指趾**”的治疗功能,很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经络起止点和交接点,是经络,脏腑和指趾的核心和关键;是经络,脏腑和指趾阴阳关系的的决定性因素;是指趾具有治疗功能的基础和关键,是治疗经络病和脏腑病的开关,按钮,关键和钥匙。所以,我将手指和足趾命名为“指趾**”。经络的医疗功能,可以说人人皆知,但经络的“起止和交接”的特异医疗功能,我们知道的甚少,在一定意义上讲,经络间接的特异医疗功能要比经络直接的医疗功能,更为重要。因为它是草药,针炙和按摩治疗经络病和脏腑病的基础和关键,根据和指南;是补泻按摩的按钮,开关和钥匙。是我发现和应用“指趾**”的起蒙和启发的结果;可以说用没有经络起止和交接的了解和启发,就不可能发现指趾**。
经络的起止点,有体内起止点和体外起止点两种:体内的起止点是脏腑之间的起止;体外的起止点是手指足趾之间起止。经络的起止和交接,是脏与腑,脏与脏,腑与腑,脏腑与脏腑,指与指,趾与趾,指与趾,指指与趾趾,经络与脏腑,经络与指趾等的阴阳关系及其直接关系,间接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由此可知,经络直接的“医疗功能”固然重要,但它的“起止和交接”间接的“特异医疗功能”更为重要。经络的“起止和交接”,决定指趾有极强的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医疗功能。为治疗经络失衡症和治疗脏腑病开辟一条新路。
在中医经络论中明确的指出脏脏经络的起止点和交接点,大意是这样的:
肺经起于胸部两侧的中府**,止于两手毋指背内侧的少商**,与大肠经在指指上相交接;大肠经起于两手二指背外侧的商阳**,止于头部鼻两侧的迎香**,与胃经在头部相交接;胃经起于头部两眼下的承泣**,止于两脚二趾背外侧的厉兑**,与脾经在趾趾上相交接;脾经起于毋趾背内侧的隐白**,止于胸部两侧大包**,与心经在胸部相交接;心经起于胸部两侧腋窝的极泉**,止于五指背内侧的少冲**,与小肠经在指指上相交接;小肠经起于五脂背外侧的少泽**,止于头部两耳的听宫**,与膀胱经在头部相交接;膀胱经起于头部两眼内角的晴明**,止于五趾背外侧的至阴**,与**经在涌泉**五趾相交接;**经起于足部脚心的涌泉**,止于胸部两侧的俞府**,与心包经在胸部相交接;心包经起于胸部两侧的天池**,止于三指里面的中冲**,与三焦在指指上相交接;三焦经起于五指背外侧关冲**,止于头部外眼角丝竹空**,与胆经在头部相交接;胆经起于头部外眼角瞳子廖**,止于四指背外侧窍阴**,与肝经在趾趾上相交接;肝经起于毋趾背外侧大敦**,止于胸部乳头下期门**,与肺经在胸部相交接。
从上一段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有三个结论:①
指趾是十二经络的起止点和交接点;②,头部是手三阳与足三阳的交接点,胸部是手三阴与足三阴的交接点。③手经的三对脏腑与足经的三脏腑,有“指趾”起止和交接关系。
从上一段话语中我们还不难看出有四个问题;① 说**经的起点在涌泉**,而不在五趾的说法,对吗?。②
说头部是手三阳与足三阳的交接点,胸部是手三阴与足三阴的交接点,对吗?⑶说脏腑经络在指趾上的起止有对称性,但唯独心包与肝起止点不对称,对吗?④
说脏腑和指趾的起止点,是起点就不是止点,是止点就不是起点,对吗?
十一、奇经八脉是养生的关键&&&&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有些疑难杂病运用奇经八脉理论可有显著效果,尤其是推拿与按摩都直接作用于奇经八脉。如有关外感热病、神经系统疾患、胸腹腰背部之疾患以及一些脏腑疾患等,既要依八脉而辨证,又要选入归奇经之药配方治疗。气功中练功之“大小周天”皆以奇经八脉为核心,推拿按摩同样不离任督二脉及阴阳脉。最突出的是针灸临床,既可以在八脉上进行切诊,又是选取治疗穴位的方法。尤其任督二脉所辖的独立腧穴,多为临床常用重点穴位。除此之外,奇经八脉交会于十二经脉,在四肢末端有八穴,命名为“交经八穴”,今通称为“八脉交会穴”。
&&&&奇经八脉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之间,其作用主要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奇经八脉沟通了经脉之间的联系。奇经八脉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冲脉与任、督脉,足阳明、足少阴等经有联系,故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带脉约束联系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足经;阴、阳维脉联系阴经与阳经,分别主管一身之表里;阴阳跷脉主持阳动阴静,共司下肢运动与人的睡眠。
&&&&二,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当十二经脉及脏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渗灌供应。
&&&&冲、带、跷、维六脉腧穴,都寄附于十二经与任、督脉之中,唯任、督二脉各有其所属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十四经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及所属,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在临床上是针灸治疗及药物归经的基础。
&&&&开通奇经,人就会感到周身经络气血通畅,精力充沛。开通奇经八脉法,是传统养生功法之要程,历代祖师奉为绝秘,在各丹经、道书中均无泄露。李时珍《奇经八脉考》中曰“凡人有此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唯神仙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八脉者先天之根,一气之祖”。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千峰老人赵避尘在《性命法诀明指》一书中首次将此功法披露于世,并对此功法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千峰弟子牛金宝在《养生延寿法》一书中对奇经八脉做了比较细致的论述。虽然如此,要真正地全部了解并掌握运用此功法并非易事。
十二、阴脉之海:任脉
&&&&任脉是人体奇经八脉之一。“任”字,有担任、任养之意。任脉总任一身阴经,与全身所有阴经相连,凡精血、津液均为任脉所司,故称为阴脉之海。任脉能妊养胎儿,与女子经、带、胎、产的关系密切。比如现在,有许多女子不能怀孕,有的怀孕之后又自然流产了,这可能与任脉有关。
&&&&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经过咽喉,到达下唇内,环绕口唇,上至龈交穴,与督脉相会,并向上分行至两目下。分支由胞中贯脊,向上循行于背部。任脉之穴包括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共24个穴。
&&&&一般来说,与女子怀孕、月经关系密切的妇科方面的疾病,主要都应从调理任脉着手。
十三、阳脉之海:督脉
&&&&督脉是人体奇经八脉之一。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督脉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故称为“阳脉之海”。督脉主生殖机能,特别是男性的生殖机能。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行于腰背正中,循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再回出上至头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唇系带处。督脉之穴有长强、腰俞、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共28个穴。
&&&&另外,女子的月经除了与任脉有关外,还与督脉、冲脉有关。任脉是阴脉,督脉是阳脉,只有阴阳相合才会来月经。通常,初潮后的一年半载,少女的月经才会逐渐规律,这其实是任脉和督脉调理过程的磨合,慢慢地月经周期会变得有规律。
十四、十二经脉之海:冲脉
&&&&冲脉是奇经八脉之一,它起于小腹内(胞中),沿着脊椎骨内部上行。同时由阴部的两侧(气冲穴部位)开始,夹脐两旁向上,到胸部而止。
&&&&冲脉与其他各经有着广泛的联系。具体说来,冲脉与任、督二脉同出于胞中。其脉气所发腧穴在脐之上、下两旁,左右共“穴”,系足少阴肾经穴位;其循行不仅并于少阴,亦隶于阳明,又通于厥阴,及于太阳,阳维、阴维、阳跷、阴跷共同保护它。其脉气流经,渗灌阳明,又与其他脏腑经络相互连属。
&&&&冲脉除了具有冲要之义外,更包含着冲(搏)动、输布的动力概念。正因为冲脉独具这种使气血周布的动力,才使其脉气遍及上下左右、前后内外,无所不至,才使其成为“诸脉之冲要”,才使其有“十二经脉之海”之称。
&&&&1,冲脉调节十二经气血
&&&&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说明冲脉具备调和诸经的生理作用,并由此而产生了统帅和调节十二经气血的功能。当经络脏腑气血有余时,则冲脉能加以涵蓄和贮存;而经络脏腑气血不足时,冲脉又能给予灌注和补充,以维持人体各组织、器官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古代医家以“海”字比喻冲脉,在体现统帅和调和功能方面来说,无疑是生动而有一定意义的。
&&&&2,冲脉主血海
&&&&冲脉起于胞中,它具有主宰“血海”的功能。“血海”指什么?对女子来说,它应该指的是内生殖器。血海接受冲脉的调摄,表现在:冲脉隆盛则血海充盈,月经应时而下;冲脉受损则血海败乱,出现月经失调等病症。
男子亦有血海,在男子方面为化精之所,这个“化精之所”在男子方面当指睾丸、前列腺等生殖器官。冲脉盛则“精气溢泻”而有子,冲脉受恶伤则精衰无子,也就是说,当男人患有少精、死精等病时,一般被认为是冲脉有病。
&&&&3,冲脉主管生殖
&&&&冲脉具有促进生殖的功能。一般不能生育的人,都是冲脉不能正常进行。
&&&&此外,冲脉所主宰的生殖功能还包括了部分内分泌功能。
&&&&4,冲脉病的表现
&&&&冲脉为病在妇科疾患中比较多见。具体表现为:月经失调、崩漏、倒经,经闭、带下、不孕、漏胎、产后恶露不绝、乳汁减少等。
&&&&在男子方面主要表现为性功能不强。
&&&&以上所列举的冲脉病的临床表现,不能机械地理解为冲脉病的特有病症。冲脉病所表现的往往是包括其他脏腑经络病变在内的综合性病候。
十五、敲带脉有利于减肥
&&&&带脉是人体奇经八脉之一。带脉能约束纵行之脉,足之三阴、三阳以及阴阳二跷脉皆受带脉之约束,以加强经脉之间的联系。带脉还有固护胎儿和主司妇女带下的作用。带脉循行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环腰一周。并于带脉穴处再向前下方沿髋骨上缘斜行到小腹。
&&&&带脉是奇特的一条脉:所有的经脉都是竖行的,只有它是环腰一周,约束十二经脉的。所以哪条经脉在腰腹处出现问题,如郁结气滞、瘀血堵塞,都可通过针灸带脉来进行调节和疏通,而且带脉上的三个穴位“带脉”、五枢、维道,又全都压在胆经上,所以敲击此处有同于敲打胆经之妙。
&&&&有人担心,这样一敲会不会敲坏肾,其实从解剖位置来看,敲击的位置离肾还很遥远,那个位置应该是结肠的部位,右侧为升结肠,左侧为降结肠,震动结肠,应该是有利于通便的。对于稍微胖些的人,敲带脉还有减肥、通便的功效。
十六、阳维脉、阴维脉、阳跷脉、阴跷脉
&&&&阳维脉起于足跟外侧,向上经过外踝,沿足少阳经上行到髋关节部,经胁肋后侧,从腋后上肩,至前额,再到项合于督脉。它们分别联系、调节六阳经与六阴经,对气血盛衰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经相合,过胸部,与任脉会于颈部。联系心包和腹,所以,如果感到心痛或者忧郁,应当从调节阴维脉着手。
&&&&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经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沿股部外侧和肋后上肩,过颈部上挟口角,进入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额,与足少阳经合于风池,联系眼脑、咽喉与眼。所以,如果感到眼睛痛或者入眠困难,患者可以轻揉阳跷脉,加以调适。
&&&&阴跷脉起于足舟骨后方,上行的内踝上,直上沿大腿内侧,经阴部,上行沿胸部内侧,进入锁骨上窝,进颧部到目内眦,与足太阴经和阳跷脉相会合。阴跷脉联系咽喉、眼目、脑。如果出现好睡、多眠、易困,则可以轻揉阴跷脉。
十七、心情郁闷,按摩心包经穴位
&&&&心包经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简称,它是十二经脉之一。
&&&&该经起于胸中,出来归属于心包,贯穿横膈,联络上、中、下三焦。其分支从胸中出肋部,在腋下三寸的部位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臂内侧,走手太阴肺经和手少阴心经之间,进入肘中下行前臂两筋之间,进入掌中,沿中指出其末端(中冲);另一支脉从掌中分出,出无名指尺侧端。该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手心热、肘臂痉挛、心痛、心烦、面赤、目黄、喜怒无常等。
&&&&在心包经的穴位进行按摩,可治心情郁闷,胸中有闷气无法发泄,这种方法有宁心神、开胸除闷、降气平胃等作用,此外,对呼吸系统及神经衰弱具特殊效果。实施此法时,可用大拇指指腹以上下方向稍用力揉压,每次约五秒,休息三秒,共约五回,可自己体会斟酌加减时间或次数。
十八、耳聋可能是三焦经有病变
&&&&三焦经就是手少阳三焦经的简称,它是十二经脉之一,它起自无名指尺侧端,上出于四、五两指之间,沿手背至腕部,向上经尺、桡两骨之间通过肘尖部,沿上臂后到肩部,在大椎穴处与督脉相会;又从足少阳胆经后,前行进入锁骨上窝,分布在两乳之间,脉气散布联络心包,向下贯穿膈肌,统属于上、中、下三焦。其分支从两乳之间处分出,向上浅出于锁骨上窝,经颈至耳后,上行出耳上角,然后屈曲向下至面颊及眼眶下部。另一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行至耳前,在面颊部与前条支脉相交,到达外眼角。脉气由此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三焦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耳聋、耳鸣、咽喉肿痛,外眼角痛,汗出,腮肿,耳后、肩、肘、臂部本经脉过处疼痛等。所以,如果有人莫名感到耳聋、耳鸣、咽喉肿痛等病,很有可能是三焦经出现了病变,不妨从按摩三焦经着手。
十九、神奇的穴位
&&&&穴位可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1,十四经穴
&&&&十四经穴为位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腧穴,简称“经穴”。经穴因其分布在十四经脉的循行线上,所以与经脉关系密切,它不仅可以反映本经经脉及其所属脏腑的病症,也可以反映本经脉所联系的其他经脉、脏腑之病症,同时又是针灸施治的部位。因此,腧穴不仅有治疗本经脏腑病症的作用,也可以治疗与本经相关经络脏腑之病症。
&&&&2,奇穴
&&&&奇穴是指未能归属于十四经脉的腧穴,它既有固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位置,又称“经外奇穴”。这些腧穴对某些病症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奇穴因其所居人体部位的不同,其分布也不尽相同。有些位于经脉线外,如中泉、中魁;有些在经脉线内,如印堂、肘尖;有些有穴位组合之奇穴,如四神聪、四花等穴。
&&&&3,阿是穴
&&&&阿是穴又称压痛点、天应穴、不定穴等。这一类腧穴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部位。
&&&&穴位中比较重要的要算“五输穴”,属于十四经穴大范围,它们是肘膝关节以下的五种重要腧穴,分别为井、荥、输、经、合,并称为“五输”。五输穴是一组具有重大意义、作用大、疗效高、主治规律性强及运用范围广泛特点的腧穴,故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五输穴按井、荥、输、经、合的顺序,以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是有具体含义的,经气是发于五输,并如水流自源而出,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状况。也就是说,“井”穴多位于手足上端,喻作水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喻作水流尚微,尚未成大流,是终气所出的部位;“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到大,由浅注深,是经气渐盛的部位;“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喻作水流宽大,畅通无阻,是经气正盛的部位;“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喻作江河水流入湖海,是经气由此深入,进而汇合于脏腑的部位。五输穴这种经气浅深出入的特点,尚有用自然界万物的生长规律来进行比喻的。如将“井”穴喻为春天,东方是经气初出和萌发的部位。
&&有关重要的穴位,有一个地方歌诀是不错的总结,在这里我们加以引用,以供广大读者朋友参考:肚腹三里求,腰背委中揉,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歌诀的意思是:肠胃不好,可按摩足三里穴;腰酸背痛可按摩委中穴;头痛、项强可按摩列缺穴;面部、口齿有病,可按摩合谷穴。
五 行 蔬 菜
&&&&这五种蔬菜是青为萝卜叶,红为胡萝卜,黄为牛蒡,白为白萝卜,黑为香菇,分别代表木、火、土、金、水五行。“黄帝内经”有记载:人要健康,就要吃五色、五味、五香食物。按中医理论,五色五行分别滋养五脏(肝、心、脾、肺、肾)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五色分开养分不重叠,达到均衡营养之目的,更因五行合一,在人体内引起生物化学作用,产生多种抗生物质。
1.白萝卜——白
白萝卜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萝卜所含的杀菌素对某些细菌病毒有较强的杀灭和抑制作用;萝卜所含的淀粉酶,有助消化机能改善,其抗氧化及抑制细胞老化的效果也非常明显;能防止骨质疏松;有很强的解毒功能。
2.胡萝卜——红
胡萝卜被称为大自然的红宝石,医学家认为胡萝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是有效的防癌物质;所含维生素A是所有食物之冠,可维护眼睛和皮肤的健康,在欧洲称“胡萝卜使女人充满女性的美”;其木质素有十分突出的抗菌作用;其叶酸有抗癌作用;胡萝卜有降压、降脂、降血糖的功能。因此多吃胡萝卜,人人健康又美丽。
3.牛蒡——黄
牛蒡盛产于日本,故别名东洋萝卜,东洋人参。牛蒡在我国以前多为药用,而在日本是家家户户日常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其胡萝卜素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二位;蛋白质、钙和植物纤维的含量为根类食物之首。植物纤维有助清除体内垃圾,故誉为“大自然最佳清血剂”;木质素是牛蒡所含最多的植物纤维的一种,具有十分突出的抗菌作用。牛蒡含有一种广效的抗癌物质——牛蒡酚;还含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养分——菊糖(适合糖尿病人食用),是一种可促进性荷尔蒙分泌的精氨酸,有助于人体筋骨发达,增强体力及壮阳。
4.白萝卜叶——青
白萝卜叶的营养价值更为惊人:其维生素A的含量是同量绿菜花的三倍以上;钙的含量是菠菜的四倍;维生素C是柠檬的十倍以上。
5.干香菇——黑
黑色的干香菇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磷、钾、镁、铜、锌、硒的含量在五种蔬菜中居首位);香菇中的核糖酸能增强人体抗病抗肿瘤的能力;香菇含有的香菇多糖是调节人体免疫细胞的促进剂;香菇中的双二硫化合物能抗多种真菌;香菇含有40多种酶,可矫正人体酶缺之症。国外科学家已从香菇中提炼出很强的抗癌物质和具有增强免疫机能的物质。
&&&&五色蔬菜汤做法:1/4根白萝卜,1/4丛白萝卜叶,1/2根胡萝卜,1/4根牛蒡或牛蒡茶20—30克,干香菇一枚,以上材料洗净切成大块,放不锈钢锅或玻璃锅里,以菜量3倍的水大火烧开,微火炖一小时装入玻璃器皿即可,冷却后可置冰箱保存,3天内喝完(患者600毫升/日)。(注:煮好前不可掀锅盖,浮在汤上的泡沫不可去除,不可混入其它药草或植物)
&&&&蔬菜汤喝到体内,会产生三十多种以上的生物化学作用,而产生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能把体内所有酸毒排除。使老化细胞年轻,酸化细胞正常,更能使病变细胞恢复健康,再生新的细胞,使得免疫力大增。
&&&&基本材料:
1.白萝卜:中型四分之一根;2.白萝卜叶:四分之一丛(用大萝卜的叶子);3.红萝卜: 中型二分之一根
;4.牛蒡:大型的四分之一根(小型的二分之一根) ;5.干香菇: 一枚。
&&&&《本草纲目》称其“通十二经脉,洗五脏恶气”、“久服轻身耐老”.
中医理论认为白萝卜味辛甘,性凉,入肺胃经,为食疗佳品,可以治. 中医认为胡萝卜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补肝明目、清热解毒、壮阳.
香菇是我国著名食用菌,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香菇含有丰富的.
它所含有的维生素A的含量是绿色菜花的3倍,钙含量是4倍。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打通任督二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