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与神八对接是怎么回事

当前位置:>> >> 天宫一号
大家都在找的词语:
按拼音查词语:
  我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总装 于2011年升空
  天宫一号(Tiangong 1)为中国一个正在计划中的目标飞行器,目的是作为其他飞行器的接合点。计划将于神舟七号之后及神舟八号之前,即在2010年至2011年间发射。根据国家航天局所表示,天宫一号会是一个重达8吨的空间实验室组件。其后发射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将与其对接,成为中国首个小型空间站及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初步确定于2011年年底发射。
  天宫一号-基本信息
  天宫一号近图
  飞行器名称:天宫一号天宫一号近图
  飞行器生产国家:中国
  计划发射时间:2010年到2011年年底
  发射目的:属于航天发射第二步第二阶段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为中国航天第三步建设空间站做准备。
  发射项目:预计要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完成对接任务。
  飞行器截图:目前还没有真实截图,右图是预览图。
  发射意义: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建设初步空间站,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天宫一号-概述
  天宫一号模拟图
  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的名称,中国将于2011年上半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第一个中国空间实验室。这个飞行器实际上就是空间实验站的雏型。从神七到神十,是为了检验航天员太空实验的能力和对接空间实验站的技术成熟度。此后就是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实现建立太空实验站并进行料理。届时将会交替发射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牛红光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在稳步向前推进,将于2011年上半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下半年发射神舟八号飞船,实施我国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飞行试验;2012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将分别发射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与目标飞行器进行交会对接,以突破和掌握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日表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个空间交会对接目标&&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于近日完成总装,全面转入电性能综合测试阶段。
  天宫一号-命名由来
  &天宫一号&的名字让人联想起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此外,&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通俗叫法。因此,起以&天宫一号&为目标飞行器命名,应该会很好地得到国人的共鸣。这个飞行器实际上就是空间实验站的雏型。从&神七&到&神十&,是为了检验航天员太空实验的能力和对接空间实验站的技术成熟度。此后就是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实现建立太空实验站并进行料理。届时将会交替发射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
  天宫一号-性能简介
  天宫一号效果图
  名称:天宫一号
  重量:8.5吨
  发射时间:2011年上半年
  外形:主体为短粗的圆柱型,直径比神舟飞船更大,前后各有一个对接口。
  结构:采用两舱构型,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实验舱由密封的前锥段、柱段和后锥段组成,实验舱前端安装一个对接机构,以及交会对接测量和通信设备,用于支持与飞船实现交会对接。资源舱为轨道机动提供动力,为飞行提供能源。
  &天宫一号&实验舱可用于航天员驻留期间在轨工作和生活。资源舱内有发动机、电源装置等,可为&天宫一号&提供动力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指挥张建启此前接受采访时透露,天宫一号重达8吨,采用了全新设计和许多新技术,使用寿命两年。&
  在&天宫一号&实验舱前端还安装有一个交会对接机构,它是&天宫&和飞船联通的关键所在。交会对接指两个航天器在太空轨道合并连接成一个整体,是实现太空装配、补给、维修、航天员交换等过程的先决条件,更是建立大型空间站的基础。从2002年开始,上海航天局的研究人员也开始正式研制这一对接机构,并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地面试验,目前已进入初样阶段。之前,记者也曾见过交会对接机构的模型,从外表上看,它类似于一扇圆形的门,内部直径约为0.8米,航天员可以通过这一扇门从飞船进入&天宫一号&。
  寿命:设计寿命是两年,后续可能是天宫二号等。
  天宫一号-发射任务
  &神七&升空,举国振奋。在神七实现&太空行走&后,中国的空间站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的消息,中国未来的空间站的名称叫&天宫&。这是一个具有浓郁中国特色、寄托了华人无限憧憬的名字。
  根据规划,中国将在2010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实际上是空间实验室的实验版,采用两舱构型,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之后,再发射&神舟八号&。&神八&是一艘无人的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无人自动对接试验。2015年前,再陆续发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 &天宫&二号将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天宫&三号将主要完成验证再生生保关键技术试验、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货运飞船在轨试验等,还将开展部分空间科学和航天医学试验。
  天宫一号-主要任务
  &天宫一号&重约8.5吨,分为支援舱和实验舱两个舱 ,搭乘的载荷比神舟系列飞船大大提高。&天宫一号&有一个对接接口,可以与一艘飞船对接。
  &天宫一号&是中国为下一步建造空间站而研制的空间目标飞行器,主要任务是作为空间交会对接目标,完成空间交会对接飞行试验;保障航天员在轨短期驻留期间的工作和生活,并保证航天员安全;初步建立能够短期载人、长期无人独立可靠运行的空间试验平台。
  &完成上述任务后,我们将就开始第三步任务,争取在2020年建成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此后,&天宫一号&就将升级改造成货运飞船。张建启透露,在&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后,我国将陆续发射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用来和&天宫一号&对接。按照从无人对接到有人对接的计划,神舟八号将是无人飞行任务,如果顺利,神舟九号、十号将搭载航天员。神舟八号、九号、十号这3艘飞船将一起生产,这是神舟系列飞船首次转入批量生产,张建启说。
  天宫一号-航天工程地位
  天宫一号模型亮相
  2009春晚戚发轫说,中国载人航空航天发展规划分&三步走&。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第二阶段,初定于2011年上半年发射的&天宫一号&将是第二步的开篇之作。&天宫一号&的几大目标是完成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和发射长期自主飞行、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在2010年至2015年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还将分别发射2艘无人飞船进行无人对接试验,发射5艘载人飞船进行载人对接试验和载人驻留试验。
  天宫一号-未来航天
  2011年10月 发射&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
  2010年10月 发射&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
  2011年上半年 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年 陆续发射 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 系列飞船
  2012年 &夸父计划& 的卫星发射
  2020年 建成中国自己的&空间站&
  天宫一号-新闻动态
  &天宫一号&飞行器总装完成 2011年将发射升空
  4月23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其会展中心展示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模型。当天,纪念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40周年航天邮品发布暨展览在该院会展中心开幕。
  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17日发布最新消息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个空间交会对接目标&&&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总装,将于2011年发射。
  据介绍,&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目前已全面转入电性能综合测试阶段,在完成一系列电性能、力学性能和热性能测试后,该飞行器将于2011年发射进入预定轨道,之后,发射神舟八号飞船与之交会对接。
  2009年底以来,执行交会对接任务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和改进型神舟载人飞船等主要飞行产品陆续完成初样阶段各项研制、试验工作,全面转入正样研制阶段。
  目前,交会对接任务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神舟八号飞船正在进行总装;改进型&长征二号F&火箭产品已齐套,正在进行分系统综合试验;针对交会对接任务的航天员训练工作全面展开,中国第二批航天员包括两名女航天员也参加了训练;&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装载的各项空间科学实验载荷设备陆续按计划交付飞行器总装,有关地面支持系统准备工作全面推进。
  按照计划,中国将于2011年先后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实施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试验。
  天宫一号-实现对接
  对接介绍
  空间交会对接控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人工控制、另一种是自动控制。用人工控制来完成太空交会对接可以提高交会对接的成功率。自动控制交会对接可靠性高,不需考虑人员的安全和救生问题。在航天器的交会对接技术方面,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相结合,以提高交会对接的灵活性、可靠性和成功率。
  对接过程
  中国在神八、神九、神十任务中,将突破无人与有人飞船对接技术,并建设首个名为&天宫一号&的空间实验室。这是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神七任务总指挥部副总指挥长张建启在接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专访时透露的。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建启今天上午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将于2010年&2011年底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重量有8吨,类似于一个小型空间实验站,在发射天宫一号之后的两年中,中国将相继发射神舟8、9、10号飞船,分别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
  针对女性何时能加入中国航天员的队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王兆耀在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暂时没有选拔女航天员的时间表,但相关课题正在研究。
  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陈善广日前透露,中国新一代航天员的选拔准备工作已完成,预计在神七任务结束后,选拔将正式启动。 新一代航天员仍计划从空军飞行员中挑选,数量不会超过第一批即14人。空间实验室中国在研的空间实验室采用两舱结构,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实验舱可保证舱压、温湿度、气体成分等航天员生存条件,可用于航天员驻留期间在轨工作和生活,密封的后锥段安装再生生保等设备。实验舱前端安装一个对接机构,以及交会对接测量和通信设备,用于支持与飞船实现交会对接。资源舱为轨道机动提供动力,为飞行提供能源。
  建设实现空间站的关键技术是&空间交会对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航天器通过轨道参数的协调,在同一时间到达太空同一位置的过程称为交会。对接是在交会的基础上,通过专门的对接机构将两个航天器连接成一个整体。实现两个航天器在太空交会对接的系统,称为交会对接系统。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难度很大,因为空间实验室体积都比较大,发射空间实验室的时候是不装人的,人是后来通过航天飞机或者飞船送上去的。人要进入到空间实验室,航天飞机或飞船就必须和空间实验室对接起来。这个难度很大,在太空中的空间实验室和航天飞机都是高速运行的,时速到达28000公里以上,在对接过程中,如果计算不准,就可能发生飞船相撞事故。
  完成总装
  &天宫一号& 神舟八号将于明年发射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日表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个空间交会对接目标&&天&天宫一号& 神舟八号将于明年发射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于近日完成总装,全面转入电性能综合测试阶段。在完成一系列电性能、力学性能和热性能测试后,该飞行器将于2011年发射进入预定轨道,之后,发射神舟八号飞船与之交会对接。 这位发言人说,2009年底以来,执行交会对接任务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和改进型神舟载人飞船等主要飞行产品陆续完成了初样阶段各项研制、试验工作,全面转入正样研制阶段。
  目前,交会对接任务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神舟八号飞船正在进行总装;改进型长征二号F火箭产品已齐套,正在进行分系统综合试验;针对交会对接任务的航天员训练工作全面展开,我国第二批航天员包括两名女航天员也参加了训练;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装载的各项空间科学实验载荷设备陆续按计划交付飞行器总装,有关地面支持系统准备工作全面推进。
  按照计划,我国将于2011年先后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实施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试验。
  使用寿命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指挥张建启此前接受采访时透露,天宫一号重达8吨,采用了全新设计和许多新技术,使用寿命两年。& 天宫一号的学名叫&目标飞行器&,因为,其后发射的几艘神舟飞船将与它进行对接,完善航空器交汇对接技术。用专业人士的话说,&天宫一号&既是一个空间交会对接的目标飞行器,也是一个简易的空间实验室,中国准备利用这个平台,要进行空间实验室的有关技术试验。
  此外,即将发射天宫一号的火箭也有了改进,与前三次载人航天飞行相比,长征二号F火箭技术变化较大,进行了近170项技术状态更改,其可靠性安全性也更加提高。
执行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通过出厂评审,于日转运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开展任务实施前最后阶段的测试工作。&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瞄准9月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窗口前沿发射&。日下午,天宫一号飞行任务将实施火箭推进剂加注,进入发射前准备状态。&&&|||||||||||||||||
&>>&&&&&正文
天宫一号太空授课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6月20日上午,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太空授课”成功举行。主讲教师是神舟十号的航天员王亚平、授课对象是全国的学生和观众。(6月20日《中国新闻网》)
  一堂 “太空授课”,牵动了无数国人的心,如果说此前和过去的载人航天器我们更多地骄傲于宏观上发射和运行回收的成功,那么我们现在骄傲的是航天科技和实验的细节上的生动美丽的展示,一堂太空课,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首先是对青少年科学探索精神的影响。航天科技能够强国,能够振国威,能够带来民族凝聚力,这话过去也许有些抽象,但是,面对天宫课堂一次次,一件件和一回回的科学演示,会由衷地感叹航天科技的威力和先进,民族自豪感会油然而生,天宫课堂不仅给青少年演示了科学的原理和奇妙,更是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契机。
  其次是对全体国民的科学素养的影响。有趣的“太空授课”,让平时有些枯燥的物理公式变得生动起来,看得见摸得着,一滴水珠中蕴含着几多科学的原理,一次航天员称重,蕴含了简便的科技应用,不仅让青少年兴趣盎然,也让成人观众更加喜欢科学,而航天科技并非是高高在上的空洞难解,航天科技最终是为生活科技化服务的,这对于培养国民的科学素养很有裨益。
  第三是对航天科技改变生活的影响。航天科技中蕴含了诸多的民用科技,每一次航天科技的进步和发展,都会极大推动民用科技的发展,数字温度表、干吃面、尿不湿、心脏泵和补充液体等等无不是航天科技的民用结晶,如今“太空蔬菜”已经广泛栽培,服务于人类的生活,航天科技功不可没。
  第四是对趣味教育的影响。相信看了这一堂“太空授课”,即使很不愿意学习科学知识的学生也会感觉到,原来科学可以这样有趣,这样生动,这样实际,从水滴到失重的单摆运动,从陀螺的轴心运动规律到液体的张力和毛细现象等,如果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能够多些像“太空授课”这样的趣味性、直观性和生动性,将学习科学知识从枯燥到有趣,不但能够激发更多的孩子投身于科技事业,更会在学习中获得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总之,面对浩瀚的宇宙,我们都是学生,不能想当然,过去我们不少人以为航天员看天空一定是天空湛蓝,通过这次“太空授课”我们知道了,航天员看到的太空是很亮的黑色天空,科学和科技永远是一个国家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航天科技不仅壮国威,更关系我们家庭和生活的科技化和幸福,中国梦脚踏实地,科技梦张力无限!
责任编辑:张晓航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Copyright&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电力报》、《中国电业》上的新闻,版权归中国电力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中国电力新闻网登载新闻业务的函:国新办发函[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090268号 京公网安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编号:天宫一号为什么是叫目标飞行器,而不是叫做飞船之类的说法?
飞船是能载航天员(货物)上太空,回地球.天宫一号是上太空后,等报废才进入地球.两个航天器对接时,必须要以一个在前的飞行器做目标飞行器.在天宫和神舟对接时,天宫作为目标飞行器在前,神舟飞船以他为目标追赶.所以天宫一号叫目标飞行器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天宫一号经历的昼夜更替周期为什么不是24小时
长期wan164
  因为天宫一号每一个半小时就绕地球飞行一圈.当飞到地球背阴面时候,太阳被挡住,天宫一号进入黑夜,当飞到地球向阳面时候,天宫一号进入白天.因此航天员每90分钟就经历一“昼夜”.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宫一号与神八对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