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焦虑症自我调节如何调节?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及表现 产后抑郁症怎么调理 - 七丽女性网&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及表现 产后抑郁症怎么调理 11:45:00来源:七丽女性网分享:经常听到因产后抑郁症自杀或弃婴的消息,非常的可怕,一旦有产妇得产后抑郁症家人一定要带其去就看心理医生,要了解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及表现,更要知道产后抑郁症怎么调理!产后抑郁症的表现产褥期抑郁症(postparturm depression,PPD)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怒、烦躁、甚至有自杀或杀婴倾向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心理障碍,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通常在产后2周出现,其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心理、分娩及社会因素有关。产后抑郁症的原因生物学方面妊娠后期体内雌激素、黄体酮显著增高,皮质类固醇、甲状腺素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分娩后这些激素突然迅速撤退,黄体酮和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脑内和内分泌组织的儿茶酚胺减少,从而影响高级脑活动。社会因素 &家庭经济状况、夫妻感情不合、住房困难、婴儿性别及健康状况等都是重要的诱发因素。产妇心理因素 &对母亲角色不适应、性格内向、保守固执的产妇好发此病。扩展阅读:分享:图说天下今日推荐热点关注精彩阅读大家都在看大家都在搜产后知识///////////怀孕///////////幼儿健康///////////亲子///////////为你推荐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191971885719100猜你喜欢||||||||prevnext  怀孕对于女人来说,是个挑战,体内激素的变化引起生理、心理的巨大变化,而对于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的90后来说,如何在心理上真正断奶,转变社会角色———从一个女儿变成一个妈妈,则更是一大人生挑战。怀孕期间的焦虑、生产以后的抑郁,让许多初为人母的90后,面对着这人生的第一次,手足无措。如何在心理上做好为人父母的准备,挣脱对父母、对他人的依赖,走出“产前焦虑产后抑郁”的怪圈,成为合格的妈妈……  怀孕对于女人来说,是个挑战,体内激素的变化引起生理、心理的巨大变化,而对于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的90后来说,如何在心理上真正断奶,转变社会角色———从一个女儿变成一个妈妈,则更是一大人生挑战。怀孕期间的焦虑、生产以后的抑郁,让许多初为人母的90后,面对着这人生的第一次,手足无措。如何在心理上做好为人父母的准备,挣脱对父母、对他人的依赖,走出“产前焦虑产后抑郁”的怪圈,成为合格的妈妈,是90后们又一大人生课题。    产前焦虑症状一 睡不好引起大麻烦  90后当妈妈了,这回是来真的,不是过家家。可是,90后们却在怀孕之初就遇到了麻烦。产前焦虑的情况困扰着许多90后准妈妈,严重焦虑还可能导致流产。朱嵘指出,每个孕妇的焦虑表现可能不同,归结起来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睡眠差,是很多孕妇都会遇到的麻烦。夜里睡不着、睡不深,夜尿频繁———怀孕时,子宫压迫膀胱,原本比较容易让膀胱的容量减小,而越睡不深容易醒,就越容易想上洗手间。于是,很多孕妇怀孕期间,每天的尿量并没有增加,但夜间上洗手间的次数却多了。睡眠差还会导致多梦。孕妇又往往对梦的内容特别在意。爱飞儿月子中心专家团曾遇到过一位准妈妈,因为梦到丈夫有外遇,在梦中哭醒,之后就认定丈夫一定瞒着她在外面有女人。在她一段日子不依不饶甚至不可理喻的焦虑情绪的影响下,原本忠于家庭的丈夫,真的开始在外面寻求新的感情了。  产前焦虑症状二 特殊嗜好是身体的自我保护  产前焦虑可能会导致某些孕妇表现出一些特殊嗜好,比如吃某种食物、购物,特别是婴儿用品。朱嵘指出,有些孕妇会对自己生理上、生活习惯上的变化很在意,“她们会担心这些从前没有的习惯会不会影响到自己和胎儿的健康。”爱飞儿月子中心专家团表示,怀孕期间,雌性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非常高,在这样的状况下,准妈妈会变得特别细腻、敏感,“哪怕是从前性格大大咧咧的女性,到了这样的时候也会变得细心敏感了,显得特别小女人。从生物的角度看,这当然是好事———母亲细心有利于胎儿的安全。”  对于孕妇表现出的一些嗜好,爱飞儿月子中心专家团认为,那是人体自我调节焦虑情绪的方式———在做这些的时候,焦虑情绪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因此,准妈妈们不必对自己孕期内的嗜好太焦虑。“曾遇到过一位孕妇,怀孕6个月的时候,她已经在购买婴儿用品方面花掉了16万元。不断购物,是她缓解焦虑的方式。”爱飞儿月子中心专家团表示,这位准妈妈的方式看上去不够理性,但换个角度看,如果她的经济状况能够承受,而这种行为也没有带来害处,那对于这位准妈妈而言,也不失为一种调节的方式。当然,这只是个别情况。  产前焦虑症状三 情感脆弱无法独处  产前焦虑还会使得孕妇变得情感脆弱,依赖性很重。“她可能总是想粘着自己的丈夫,或者要有人陪伴,无法忍受独处。必须一个人呆着的时候,就会不停地打电话,或者用上网聊天等方式,和亲人朋友保持联系。只有这样才会觉得有安全感。”  产前焦虑症状四 担忧生育风险  对于生育前景的担忧,也是很多90后准妈妈焦虑的问题。“生育本身就是有风险的。90后,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独立面对风险、抗风险能力不足。假如家里有兄弟姐妹,那么,准妈妈就比较容易会有一个参照,这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焦虑。但90后们大多没有兄弟姐妹。她们对同龄人的信息会特别在意,网络就成为了获取这些信息的重要渠道。”爱飞儿月子中心专家团指出,一般说来,网络信息对90后准妈妈的影响总是格外大,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有不少甚至是自相矛盾的。  “90后准妈妈们总是特别相信网络,但妇产科医生一般都对这些网络信息很不屑,因此和医生之间闹矛盾的情况就很多。”  产前焦虑症状五 担心与职场脱节  此外,来自职场的压力,也成为困扰90后准妈妈们的问题。“从孕期到哺乳期,前后加起来可能要有2年左右。那么长时间脱离竞争激烈的职业环境,会让90后们对未来非常担忧。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跟得上社会的节奏?”而产后身材走样,似乎也成为了回归职场前,90后妈妈们的一大烦恼。  产后抑郁激素变化易引起抑郁情绪  除了产前焦虑,产后抑郁也缠上了90后的新妈妈们。  怀孕时,是雌性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高,导致了情绪的过度敏感。生完孩子后,新妈妈们则要面对激素水平急速下降带来的情绪问题。“这种激素水平下降对情绪的影响,和更年期综合征有点相似。”  爱飞儿月子中心专家团表示,产后的这种生理变化,容易导致抑郁倾向,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产后抑郁症。而90后新妈妈遭遇产后抑郁的主要原因,爱飞儿月子中心专家团归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是育儿技能不足,产生无助感。  第二,是产后生理上不适,如母乳量不够、乳腺导管不通等,对产妇情绪造成负面影响。第三,休息不好,特别是连续性的睡眠得不到保证,容易引起抑郁。第四,新生儿长得不够理想,也会让没有经验的新妈妈陷入担忧自责的情绪。另外,孩子出生后,全家人的关注重心忽然由产妇转向新生儿,也会使产妇情绪失落。同伴教育适合90后新妈妈  爱飞儿月子中心专家团指出,90后们有着较高的文化程度和较强的学习能力,要想战胜照顾宝宝时的无助感,最重要的就是利用一切机会学习育儿技能。“女性的生育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但要做个好妈妈则是后天培育的。”  对于在孕期和产后,90后妈妈们可能遇到的家庭矛盾,爱飞儿月子中心专家团表示:“全家人首先要达成一致,那就是大家都是为了孩子好。都是因为爱孩子。”爱飞儿月子中心专家团提醒说,90后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包办了很多事情。当孙辈诞生,不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依然想要为新妈妈包办一切,这其实并不合适。“90后们本来就是‘断奶’太晚的一代了,父辈在这样的时候一定不要再继续包办。做个参谋就好。”  对于新手妈妈的“养成”,爱飞儿月子中心专家团的建议是,同伴教育会是最理想的一种方式。在晋级为妈妈的过程中,90后手妈妈们可以多和同龄、同期怀孕的孕妇多交流,以一种互助式的方式学习。“这种经验是与自己贴得最近的。”不妨通过网络等渠道,参加一些主题俱乐部、沙龙之类的活动。此外,也可以向一些过来人请教她们怀孕、育儿的经验。这些交流既可以帮助新妈妈获取知识,也可以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萌芽语
  不久前,@小土大橙子发了一条微博,内容是一个妈妈的求助:
  一发出来,就得到了很多妈妈的关注,纷纷请小土带话给那位妈妈,有表示理解说自己产后也情绪低落的,有给那位妈妈加油鼓劲的,更多的是建议她寻求专业的帮助。@澳洲妇幼Dr韩 和@爱莲莘麻麻更是整理了科普的文章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重视产后抑郁,帮助产后抑郁的妈妈,而不能简单粗暴地概括她“内心不够强大”。因为产后抑郁是身体生病了,而不仅仅是情绪问题。
  现居澳洲的新闻学博士Berry也有过这一段低落的时期,在确认自己“并不太好”之后,她寻求医生的帮助,并努力调整自己,现在,她能够更放松地享受做母亲的快乐,并将自己的经历、医生的建议、情绪调整的方法以及相关的知识整理了出来,希望能够帮到更多产后情绪低落的妈妈。
  有谁天生就会当妈?育儿就如同冲关打怪兽,在同孩子一起成长的同时,请大家时不时地回过神来,问问自己“你还好吗?”;产后抑郁并不矫情,如果你身边也有产妇,别忘了分享科普给更多的妈妈们知道,让我们能对产后情绪低落有更多的支持和关爱。
  我家小妞现在已经快四个半月大,头好壮壮,生性八卦。在我打开电脑敲下这些文字之前,她刚刚开始睡上午觉,并且是在拍拍哼歌这类低度介入下睡着的。此时的我,不免有些“苦尽甘来”的感觉。那些“苦”,相信大多数妈妈都并不陌生。
  在生娃之前,备受孕吐和腰疼的折磨;
  彻夜无眠的生产过程虽然比想像中要容易,可是接踵而至的便是日以继夜的哺乳任务;
  身体上的劳累咬咬牙也就抗过去了,然而,各色各样的问题又如潮水从四面八方涌来,丝毫不给人喘息的机会。
  前三天体重是不是降得过多?
  出黄疸以后需不需要照灯?
  配方奶粉会不会喂得太多?
  亲喂是不是不够频繁?
  产奶量是不是总太少?
  不停得哭是不是因为肠绞痛?
  觉睡得越来越少怎么办?
  一放床就醒该如何是好???
  诸如此类的问题相信大家都不会觉得陌生,可是再那十数条的问题之中,你有没有那么一瞬间,问问自己:“你还好吗?”
  在产后第六周的复查时,产科医生的一句问候“How are you feeling?”(“你感觉如何?”)叫我情绪崩盘,泣不成声。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在过去那一个半月时间里,从来没有人问过我的感受,哪怕家人已经察觉到我反常的行径和极端的情绪。
  经验丰富的产科医生即刻递来纸巾,关切地同我攀谈起来,给我做了爱丁堡产后抑郁级别的测试(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 ,拨打了医院社工的电话,又叮嘱社工尽快为我安排见心理医生。
  当天下午社工就打来了追访电话,她已经联系好专攻母婴问题的心理医生,并为我争取了最快的预约时间。几天后,我正式开始了针对产后焦虑症的治疗。
  其实早在怀孕初期,我就接触到了产后抑郁的相关信息。产科医生和医院发给的大叠资料里面都有一本介绍孕期/产后精神健康的小册子;经历过产后抑郁的朋友也曾向我提及,由于分娩过后母体荷尔蒙会大幅度的改变,许多产妇都会有情绪低落并容易哭泣的一段时间。
  只是,那时的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间歇的焦虑与迟疑已经是孕期焦虑症的征兆,也是致使我最终患上产后焦虑症的部分原因。
  是的,你没有看错,我用到了“患上”这个词。在悉尼,我所接触到的医生和护士都反覆向我和我家人强调到,产后抑郁症是一种疾病,绝不是情绪问题那么简单。
  常见的产妇情绪问题有大致可分为三类:
  1产后忧郁 Baby Blues
  大约八成的产妇会在分娩后的三到十天内感到情绪不稳定、容易哭泣、过分敏感、烦躁不安、甚至精神恍惚。
  许多研究指出,这种产后忧郁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分娩后雌激素、黄体激素和其他同怀孕有关的荷尔蒙在母体内的急剧降低而导致的。当然,有的新手妈妈也会因为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照顾新生儿的忙碌生活而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
  一般来说,产后忧郁是毋需治疗的。产妇在得到家人(及朋友)的支持与理解后,情况会在数天后得到好转,情绪问题也自动痊愈了。但如果情绪一直很低落,症状持续甚至恶化,产妇则很可能是患上了诸如抑郁症或焦虑症一类的较严重的精神疾病。
  2产后抑郁症Postnatal Depression
  产妇在分娩后一个月到一年内都有可能患上产后抑郁症。在澳洲,每七名产妇中就有一名是产后抑郁症患者。
  产后抑郁症比产后忧郁情况更严重,而且是一种疾病。
  常见的产后抑郁症状包括持续的闷闷不乐、经常哭泣、脾气暴躁、紧张忧虑,并伴有失眠、疲倦、食欲不振、反应迟钝、对往日的嗜好失去兴趣、做事无精打采,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自责、对自己丧失信心,等等。
  病情严重的时候,患者甚至会产生自杀、自残或者伤害婴孩的想法。
  产妇在发觉有上述病症后应及早向专业人士求诊并展开适当治疗。产后抑郁症如果不予治疗可持续多月,破坏产妇同伴侣、子女、或者父母的关系。病情极为严重的产后抑郁症患者需入院治疗。
  *产后焦虑症(Postnatal Anxiety)
  产后焦虑症的症状同普通焦虑症的症状类似。
  患有产后焦虑症的妈妈可能会由于担心婴孩会哭闹、患病或者受伤,而害怕同婴孩独处;感到和自己的婴孩很疏离,或者无法了解婴孩的感觉和需要;哪怕在对婴孩有强烈母爱的时候也仍然感到焦虑。
  虽然尚未有相关的统计数据来说明产后焦虑症的病发率,但有资料指出许多产妇在患有焦虑症同时也患有抑郁症。
  3产后精神病Puerperal Psychosis
  相对前两种精神问题来说,产后精神病的病发率极低,只有五百到千分之一,但病情却最为严重。患者自残及伤害婴孩或者其他孩童的风险较高,因此需要紧急治疗。
  产后精神病患者通常在产后两天至两周内病发,并在三个月之内病情加重。
  产后精神病初期的病症包括:难以入睡,容易兴奋而且易怒,感到充满力量、无懈可击,出现奇异或古怪的信念。随后逐渐出现精神分裂的症状,好像幻觉(看到或听到不存在的事物)、妄想(例如以为受迫害,或脱离现实的想法)、思想混乱或行为怪异。也可能出现躁郁症的病症,变得情绪高涨,暴躁嚣张,连续失眠,但过后又会跌进抑郁的深谷。
  由于患者在精神错乱时可能会有自杀和伤害婴儿的倾向,故此应立刻到急症室或向精神科医生求诊。产后精神病患者的伴侣和家属通常首先留意到患者的病症,并将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虽然产后精神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及时的适当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完全康复。
  *产后躁郁症(Postnatal Bipolar Disorder)
  少数的产妇会患上产后躁郁症。作为一种严重的精神问题,产后躁郁症患者患者通常也会出现精神病症状。产后躁郁症的症状同普通躁郁症状类似。产后躁郁症患者多数为有家族精神病史的产妇,或者生活中遭受到重大压力的产妇。
  通过爱丁堡产后抑郁级别测试和医生的诊断,我被确诊为产后焦虑症并伴有抑郁症状。幸运的是,在伴侣的支持、家人的包容,以及产科医生、心理医生、医院社工、社区中心(Early Childhood Center)和母婴中心(Tresillian)护士们及咨询师的帮助下,我的病情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控制并有了明显的好转。
  如何知道你是否得了产后抑郁症?
  当你具有以下症状超过两周的时间,那么你需要寻求帮助:
  ? 总是感到伤心、悲惨或情绪低落
  ?感到力不从心或者内疚、羞愧,丧失自信、绝望无助,空虚、悲伤
  ?经常容易哭泣(甚至无缘无故的哭泣)
  ?感到愤怒、暴躁、怨恨(很容易被你的其他小孩或是伴侣激怒)
  ?害怕接触你的婴孩或者害怕单独与婴孩相处或者害怕婴孩哭泣
  ?害怕独处或外出
  ?对曾经的爱好失去兴趣
  ?失眠(难以入睡或者在哺喂夜奶后难以入睡)或者睡眠紊乱常做噩梦
  ?胃口改变(没有胃口或者是进食过量)
  ?无精打采并不能应付日常活动
  ?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或者开始放弃自己
  ?感到疲倦或过度劳累
  ?思绪混乱、优柔寡断,难以集中精力并有记忆力衰退
  ?有自残或者伤害婴孩的想法,甚至想要自杀或者逃离身边的一切
  如果你有任何自杀、自残或者伤害婴孩的念头,请务必马上就医!
  为什么会患上产后忧郁症?
  在我所接触到的资料里,至今还没有明确的定论可以解释谁会患上产后忧郁症,或者哪些因素必然(或者必然不会)导致产后忧郁症的病发。但可以肯定的是,产后忧郁症并不是由单一原因所引起的,而是多种压力集合或叠加(包括分娩后生活各方面出现的变化)造成的后果。
  以我自己为例,致使产后焦虑症病发的各种因素可以说是错综复杂:
  意外怀孕、休产假以致学习与工作计划被打乱;教条主义、强迫症与现实中不可控性的冲突;
  “权威式”女强人母亲同“叛逆”的我之间的矛盾;
  产后长期奶水不足加之生活方式的极端转变;
  小妞在出生后有体重骤减和黄疸问题以及两周以后出现的睡眠问题??(再写下去恐怕你们看得也要头皮发麻了)
  我知道母爱对孩子来讲是不可替代的,也明白自己所选择的教育理念和养育方式是很难被长辈们落实的,于是,从小妞降生起,我事事亲力亲为、时时希望做到最好。
  起初那两周里,虽说每天都生活在三、四小时的循环之内,连睡眠都是粉碎性的,但一切还算是按部就班地进展着。两周后的某一天,小妞突然觉醒了!她吃完奶拍完嗝以后不再困倦入睡;她睁着眼从床上向外张望,半小时后,我发现她仍然没有要睡觉的迹象。
  从那天起,我和妞爸开始了“无休止”的哄睡。抱着、背着、走动、摇摆、推车睡、放白噪音、播摇篮曲??没有什么方法我们没试过。可是小妞还是有各种睡眠问题:入睡难、接觉难、小睡短、不抱不睡、放床就醒,有时候连夜奶后也能嚎哭上半小时。
  总之我曾在《婴幼儿睡眠圣经》、《海蒂育儿百科》、《Save Our Sleep》等的睡眠书籍中,林小暖和小土大橙子的微博里,读到的大部分典型睡眠问题都被小妞摊上了。
  明明知道“抱睡是坏习惯”,为了保证她少的可怜的睡眠,我们也只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了。然而,即使是抱睡,小妞的每日睡眠总量仍远远达不到澳州政府宣传单张里推荐的16-18小时!
  我开始越来越慌张、越来越忧虑、越来越焦躁、越来越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感到愧疚。
  当我将上述一切向心理医生倾诉了之后,医生斩钉截铁的对我说:“Throw out all your books!”(把书都仍了吧!)我呆滞地摇头向医生解释,对于我来说书本就是我认识事物的窗口啊!医生微笑回答我:可是婴孩不是机器人,并没有使用说明书喔。
  在那个瞬间,我才忽然醒悟,自己常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怎么到了这个时候就抛到九霄云外了?!
  医生继续说道:真正影响婴孩大脑发育和认知的不是睡眠,而是ta的母亲以及母亲对于ta的回应。我从前的一个病人,她的病情严重到完全不愿意开口说话。当我见到她五个月大的孩子的时候,那孩子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不挥手、不抬脚、也不牙牙学语,因为他妈妈从不和他进行互动。
  医生从我手中接过小妞,单手把她抱入怀中,似模似样得与她攀谈起来,并向我建议:“多和她对话,你会慢慢开始熟悉她的。”
  果然,自从我开始对小妞进行自问自答、自说自话式的对话以后,我们之间的默契与日俱增,而小妞也越来越热衷于互动和“打岔”。
  从医生和护士们的建议中我总结出一些自我调节情绪的方式:
  ?时刻提醒自己:你不是超人。尽量调动可用的资源(长辈、伴侣、亲戚,或是保母)帮你分担家务或者照看宝宝,确保自己不会过度疲劳。
  ?结识其他有新生儿的夫妇,分享育儿经验、相互帮助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与疑惑。(谢谢萌芽群,给我们一个可信任的交流平台!)
  ?向家人或者朋友倾诉自己的感受。(如果你不想告诉身边的人,那么在萌芽群里聊聊也是不错的~)
  ?争取尽量多的时间休息。学习在宝宝睡觉的时候小睡。在瓶喂夜奶的情况下,让伴侣或其他看护者为宝宝喂食。
  ?确保自己饮食均衡、营养充足,并且进行适当的运动。(定期运动是除开药物和谈话治疗外能够有效缓解抑郁病症的一个方法)
  ?为自己安排“私人时间”进行社交活动或者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找机会同伴侣享受“二人世界”,逛街、吃饭、看电影,重温恋爱时光。
  ?不要责备、埋怨自己、伴侣或是其他看护者。与其迁怒于他们,不如互相分担、互相扶持。
  ?最最重要的是,时刻铭记“唯一不变的是改变”!这句话套用在宝宝身上再贴切没有了。每当你以为你已经对她的作息了如指掌的时候,她都会杀你一个措手不及。所以,不要再给她制定框框了!她虽然小,但她是一个人,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处于成长变化期的小宝贝。
  不知道是在哪篇文章里看到说,“育儿之路就好比冲关打怪兽”,哺乳、辅食、教育、安全等等问题一个接一个,妈妈们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钢筋铁骨,为孩子遮风挡雨、斩妖除魔。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太用心,太努力,常常会不小心忘了自己。
  有谁天生就会当妈?育儿就如同冲关打怪兽,在同孩子一起成长的同时,请大家时不时地回过神来,问问自己“你还好吗?”;产后抑郁并不矫情,如果你身边也有产妇,别忘了分享科普给更多的妈妈们知道,让我们能对产后情绪低落有更多的支持和关爱。
  此次分享会由#一起来玩萌芽科普群#之会跳舞的蒲公英群策划组织。文稿整理:Ala蕾
  关注萌芽研究所BUD微信公众号(myyjs_bud)和微博(@萌芽研究所BUD),更多母婴育儿原创科普知识,独家放送。
  ---------------------------------------------------------
  * 此文为萌芽科普群分享会,版权归萌芽研究所BUD,文章已交由相关法律顾问受理知识产权保护,如需转载刊登本文,请微博、微信联系。萌芽研究所BUD 是毕业于香港大学的妈妈创立的新媒体。
  *萌芽君个人微信号:mengyayanjiusuo
  *萌芽君微博:@萌芽研究所BUD
  * 喜欢就转发分享给更多的人看吧!谢谢关注和支持:)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关注新妈妈的备孕、怀孕与产后,0到6岁宝宝的成长与教育。 ...
特别策划1508/条精选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原301医院总护士长,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护理系…
以亲子阅读为切入点,致力于家庭关系的建造…
精选家庭教育资讯和原创育儿教育文章…
一个全职妈妈6年来育儿经验,自我疗愈的心灵成长体悟…
为妈妈们提供母婴知识、母婴时尚信息、育儿经验等…
暖姐姐为您提供育儿知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焦虑症自我调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