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髌骨脱位复位法半脱位的发病机制????

&&&&我院关节病科(运动创伤科)成立于2004年6月,是专业从事运动创伤诊治的专科,有病床47张。继承平乐中医骨科的独特医术,结合现代医学技术,擅长骨伤科疾病的微创治疗。拥有从主任医师到住院医师合理的专科技术队伍,技术力量雄厚。配置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关节镜手术设备、交叉韧带重建及半月板修复设备,拥有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整套器械,配备规范的术后...
科室技术特色
24小时急诊电话:
咨询、投诉电话:
专家出诊时间咨询:
门 诊 敷 药 室:
疼痛治疗预约:
住 院 管 理
髌骨习惯性脱位的关节镜下治疗
&&&&&&&&&&&&&&&&&&&&&&&&&&&&&&&&&&&& 关节镜辅助下治疗髌骨复发性脱位
&&&&&&&&&&&&&&&&&&&&&&&&&&&&&& &王&平&&&卢启贵&&&黄东红&&孙克民&&裴代平
[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病因机制、病理损害及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78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男23例,女55例;年龄11~45岁,平均20.3岁。平均复发性脱位5次,全部患者均采用关节镜监视下行髌内侧支持带紧缩(7例内侧髌股韧带重建)、外侧支持带松解,加行Goldthwait-Ronx术13例、改良Goldthwait-Ronx术26例。术后65例得到平均47.3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4.8次。了解患者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髌骨脱位复发,膝关节正位、髌骨轴位X线片及膝关节功能康复评分。结果&得到随访的65例患者对治疗均满意,无再脱位。7例膝关节活动过多有酸痛感,5例膝关节有10°~15°的屈曲度减少,偶有髌股轻微错动感6例。65例按Bostman(髌骨损伤疗效评分标准)评分:术前(18.5±4.5)分,术后(27.5±2.5)分(&p﹤0.05&&)。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42.3±6.1)分,术后(92.4±4.3)分(p﹤0.05&&&)。结论&依据病情行髌骨内侧支持带紧缩,外侧支持带松解,部分加行Goldthwait-Ronx(改良)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是有效的且创伤小、恢复快,可早期康复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关节镜检查;髌骨;髌股;脱位
复发性髌骨脱位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由于关节镜的发展和应用,其伤后病理损坏在临床上得到了更为客观细致的证实和评估,从而为镜下手术治疗提供了依据。由于髌骨脱位在起因上涉及到许多解剖因素[1-2]。因此,治疗上也有不同的方法[3-4]。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们对78例髌骨脱位患者根据其解剖及损伤情况不同,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外侧支持松解、内侧支持带紧缩(内侧髌股韧带重建),部分加Goldthwait-Rowx手术或改良Goldthwait-Roux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 一般资料
本组78例,男23例,女55例;左膝40例,右膝33例,双膝5例;年龄11~45岁,平均20.3岁,初次脱位年龄11~21岁,平均15.2岁,脱位次数3~8次,平均5次。手术时病程3个月~20年,平均19.1个月;自诉初次是运动伤35例,包括打篮球、踢球、踢毽子、跑步、跨障碍物等,行走及地滑摔倒伤等30例,其他伤13例。3例曾在外院行关节镜下髌骨近端重排术,其余患者均未系统治疗,仅“敷药、护膝”等保守治疗。
症状体征:均不同程度的膝关节肿胀、疼痛,不敢屈膝。自诉及追问病史伤时有髌骨外移错位感55例,其中3例需手法帮助复位。检查所有患者髌骨内侧下极有压痛,恐惧试验均阳性,35例有股骨外髁、髌骨内上缘外侧压痛,股四头肌角(quadriceps&angle,Q角)12°~30°,平均19.5°±3.5°。
术前X线正位片显示髌骨外移,外缘在股骨外髁线外<5mm35&例,>5mm12例。髌骨30°轴位片显示半脱位影像12例,60°轴位片示无半脱位及脱位影像,但有外倾影像35例。按Wiberg分型[5]:Ⅰ型13例,Ⅱ40例,Ⅲ型25例。伴髌骨内缘骨折10例,股骨外髁前上侧骨折4例。
手术指证;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无严重股骨外髁、髌骨发育不良及股骨內旋,胫骨外旋畸形,持久性髌骨不可复位患者。
二、&&&手术方法
(一)&外侧支持带松解:&从前内侧、前外侧入路交替置镜及器械。镜下用刨刀清除髌旁增生滑膜,射频刀沿髌骨缘切开滑膜及全层支持带,一般范围是髌上1.0cm至髌下1.0~2.0cm。
(二)&内侧支持带紧缩:&对无明显内侧支持带新鲜撕裂创面的患者,可先用刨刀清除髌内侧缘增生滑膜及瘢痕结缔组织,将刨刀插入滑膜外层,刀口面向支持带方向稍做刨削切新处理。然后分别在髌骨上、中、髌骨下极下方0.5~1.0cm处,用带57mm长弧针的PDS-Ⅱ线或双股1号可吸收线从髌骨内侧缘进针进入关节腔,缝线分别从近内收肌结节、股骨内髁方向出针,针入关节后最好在滑膜层外潜行至出针口。在髌骨中部离髌内侧旁1.5cm处纵行切开皮肤及筋膜1.0cm,在筋膜下向四周缝线处钝性分离,将缝线从筋膜下挟持出切口,镜下观察髌骨复位及活动膝关节过程中髌股吻合关系,缝线打结捆扎(图1,2)。&
(三)内侧髌股韧带重建:&取自体或异体半腱肌腱,单股2号骨科线肌腱两端锁边编织缝合备用,在髌骨中部横行钻一直径3.5mm骨道,将单股肌腱穿过骨道,肌腱另一端紧贴髌前腱膜下穿过至髌内侧,牵拉两腱尾纠正髌骨脱位,关节镜观察膝关节活动时(0°~110°)在髌股关节最吻合的状态下确定键尾在近股骨内髁部位的位置和张力,一般在近内收肌结节前、股骨内髁上方稍后,钻一直径5mm骨道,引入腱尾,用生物挤压螺钉固定。
(四)&改良Godlthwait-Roux手术:&沿胫骨结节直切口约2.5cm,术者用食指深入分离髌腱前后组织,在髌腱中心偏外纵行切开,截下外侧1/2髌腱及所附着的胫骨结节骨块,一般长3~4cm、宽1~1.5cm,修整骨块。按骨块大小在胫骨结节内侧截下同样大小但更薄的骨块,一般可仅为骨皮质厚度,取出后安放在外侧截骨空缺处,将外侧截下部分从保留未截的内侧半髌腱下层穿过,置放在内侧切骨处,在骨块近1/3部,用一枚拉力螺钉固定,在骨块远端1/3部,用1枚门型钉固定,将移位髌腱与髌腱结合部及周围组织用2-0可吸收线缝合。如果患者骨骺未闭,即不截胫骨结节,仅将外侧1/2髌腱及周围骨膜组织在止点处切断,同法内移,局部骨膜切开掀起,内移组织埋入后与骨膜、缝匠肌腱性组织及髌腱等缝合,即Godlthwait-Roux手术。
三、术后康复
所有患者麻醉恢复后即进行等长肌力练习,术后第三天开始练习屈伸膝关节锻炼。
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支持带紧缩术:1~2周屈曲膝关节锻炼达90°,并逐渐负重练习行走;4~5周屈膝达120°。
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支持带紧缩术+内侧髌股韧带重建:2周屈曲膝关节锻炼达90°,并逐渐负重1/3至2/3行走练习;3周屈膝达100°;5~6周屈膝达120°。
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支持带紧缩术+Godlthwait-Roux手术或改良Godlthwait-Roux手术:活动支具保护,2周屈曲膝关节锻炼达70°并扶拐逐渐负重1/3练习行走;3周屈膝达90°;5~6周屈膝达120°,7~8周去拐负重练习行走,恢复一般日常生活;骨移位处愈合后完全恢复日常运动。
得到随访65例。按3个月内多次及第6个月、12个月随访复诊,以后每间隔6~&12个月采用问卷调查随访,随访3~6次,平均4.8次。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症状体征,放射学检查,膝关节功能康复Lysholm评分、髌骨损伤疗效Bostman评分。随访时间19~76个月,平均47.3个月。通过随访了解患者术后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髌骨脱位复发,膝关节正位、髌骨轴位X线片。将膝关节功能康复评分及髌骨损伤疗效评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值&&&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一、术中所见&&
(一)髌骨活动轨迹及髌骨移动度:78例患者均显示有明显髌骨外移、倾斜变化,其中半脱位72例(92%),无外力下髌骨骑跨于股骨外髁51例(65%),推挤髌骨内侧,可致髌骨半脱位或脱位。&在屈膝35°~40°后,髌骨可基本入滑车轨迹26例(33%),外倾严重不能完全入滑车轨迹47例(60%),仍脱位、半脱位5例(0.6%)。
(二)&软骨损伤: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软骨损伤。除4例股骨外髁前上部骨软骨骨折外,股骨外髁前上外缘软骨损伤61例(78%)(Ⅱ°23例、Ⅲ°47例、Ⅳ°8例),其中被反复脱位撞击磨平似缺损5例(0.6%),髌骨内侧面软骨损伤61例(78%),(Ⅱ°35例、Ⅲ°26例),其中髌骨内缘骨折或连同软骨面撕脱骨折13例,髌骨外侧面软骨损伤6例(13%),均为Ⅱ°~Ⅲ°损伤。&&&&&&&&&&&&&&&&&&&&&&&&&&&&&&&&&&&&&&&&&&&&&&&&&&&&&&&&&&
(三)&支持韧带情况:所有患者均有髌骨内侧支持带及关节囊新鲜或陈旧损伤。其中髌内下支持带撕裂明显。按Schweitzer等分级标准[6]:支持带Ⅱ°损伤37例(47%)、Ⅲ°损伤41例(52)%、合并内侧副韧带Ⅱ°损伤3例(0.03%)、Ⅲ°损伤2例(0.02%)、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3例(0.03%)。
二、手术方式
78例中行单纯内侧支持带紧缩+外侧支持带松解31例;内侧支持带紧缩+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髌股韧带重建7例;内侧支持带紧缩+外侧支持带松解+Godlthwait-Roux手术13例;内侧支持带紧缩(内侧髌股韧带重建5例)+外侧支持带松解+改良Godlthwait-Roux手术26例。
关节镜下去除游离体或小骨块11例,行股骨外髁上骨折块复位可吸收螺钉经皮内固定2例,髌股内缘骨折行内侧支持带紧缩时PDS-Ⅱ线斜形穿过髌骨骨折部外侧捆扎固定3例。同期行内侧副韧带损伤切开修补、交叉韧带重建等复合伤5例,软骨损伤行射频治疗。
三、放射学检查
得到随访的65例患者摄膝关节X线正位片未见髌骨外移超过髌骨外髁线现象,30°、60°髌骨轴位X线片,所有髌骨滑车适配角均有明显改善,其中尚有轻度外倾现象18例,无外脱位影像患者。
四、症状体征
得到随访的65例患者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无髌骨脱位复发。7例有膝关节活动多时酸痛,无肿胀,以上楼时明显,休息后完全缓解;3个月内活动膝关节自觉有髌骨不合缝样感6例,6个月后完全缓解;感伸膝力弱于对侧8例,5例屈膝较健侧有10°~15°减少;髌骨内外移动度大于健侧者4例。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后均恢复正常日常生活。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42.3±6.1)分,术后(91.4±4.3)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p﹤0.05&);按Bostman(髌骨损伤疗效评分标准)评分:术前(18.5±4.5)分,术后(27.5±2.5)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p﹤0.05&)。所有患者对手术均满意。
五、典型病例
沈某、男、23岁,日入院。3年前打篮球时屈膝外翻位扭伤右膝关节,自感髌骨向外侧脱出后自行复位,出现右膝关节疼痛,伸屈活动受限,肿胀,经服消炎、止痛,中药贴敷等治疗后症状缓解。此后右膝关节因打球、行走不甚扭伤即可致髌骨外脱位,反复5次,最后一次是入院前三天前行走时路不平致复发。查体:右膝关节轻度肿胀,肤色皮温正常,浮髌试验(+),髌骨内侧缘压痛(+),股骨滑车外侧髁压痛(+),恐髌试验(+),右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伸)10°~90°(屈),Q角为18°,X线片髌骨无高位。镜下髌骨骑跨股骨外髁,髌骨外侧关节面软骨Ⅱ°~Ⅲ°损伤,股骨外髁软骨Ⅱ°损伤,股骨滑车浅,外髁发育轻度不良,髌骨内下支持带撕裂。行髌骨近端重排加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术后康复,随访3年5个月无任何不适
一、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病理基础:
膝关节是屈伸伴轻度旋转的活动关节,要维持髌骨在膝关节屈伸活动过程中的正常位置,靠髌骨周围软组织张力平衡及髌股关节友好的吻合关系。因此软组织损伤及髌股发育不良等均易发生髌骨脱位。其主要因素有膝关节外侧软组织挛缩、内侧松弛;股外侧肌起点低、或有其他组织连于髌骨;伸膝力线不正;髌骨发育小而平;股骨髁间凹发育不良;股骨下端内旋、胫骨上端外旋;膝外翻;膝关节半脱位;高位髌骨等原发性病理基础最常见[7]。而髌骨反复脱位引起髌骨外侧支持带挛缩;内侧支持带松弛;外侧股骨髁反复撞击磨平变低等是继发性病理损害。因此在运动或特殊外伤暴力诱发因素下引起髌骨脱位及反复脱位。纠正、改善这些病理因素是治疗髌骨复发性脱位的手术基础。
二、手术方式及适应症
治疗髌骨脱位的手术方式很多,常用的包括髌骨近端重排、髌骨远端重排等复合手术[3-4],效果也不同,这说明引起髌骨脱位的病理基础复杂,人人不尽相同,因此这就决定了手术方式的选择也要人性化,即术前、术中设计。手术虽然不能完全解决每一个髌骨脱位患者的病理损害,但可以纠正或改善维持髌骨正常位置所需的最重要因素,防止再脱位及软骨的进行性的损伤。
髌骨近端重排常为内侧支持带紧缩(或内侧髌股韧带重建),外侧支持带松解。髌骨远端重排是胫骨结节不同方式的移位。前者达到改变股四头肌力线即生理性Q角,后者可改变髌股力线即解剖性Q角,从而改善髌股关节的适配关系。
(一)&髌骨近端重排
&&&&适应症:髌骨复发性脱位无明显髌骨及股骨滑车等发育不良、高位髌骨、Q角﹤20°,镜下观察通过近端重排髌股关节适配关系已得到较满意的纠正且稳定的患者。对股骨滑车变浅、股骨外髁低平、Ⅲ型髌骨、骨骺未愈的高位髌骨且Q角﹤20°,经近端重排后髌股关节适配关系仍不稳的患者加做内侧髌股韧带重建。
&髌骨近端重排、尤其是外侧支持带松解,已被人们重视,有学者[8-9]报告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作用的持久性不容乐观,认为不超过2~3年[1],其术后脱位的复发率也高达40%[10]。如果加上内侧支持带紧缩,合理选择病例,则乃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法[11-12]。通过内侧支持带紧缩,特别是髌股、髌胫韧带紧缩修补,增加了内侧支持带的静态、股内侧肌的动态对髌骨的牵扯力。外侧支持带松解,减少了髌骨的外侧张力,这种张力在外伤造成髌骨关节脱位过程中尤显重要。本组患者术中观察,在松解外侧支持带后大部分髌骨脱位及外倾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说明外侧支持带对脱位、半脱位的髌骨有明显的外向牵张作用,特别是有内侧支持带损伤的情况下尤为明显;又见单行外侧支持带松解后仅5例镜下复位良好,但膝关节活动中仍有髌骨外倾及伸膝末髌骨“横向”外移等不稳现象,说明仅行外侧支持带松解难以维持髌骨复位的效果。因此,术中应两者同时进行。
重建内侧髌股韧带也是髌骨近端重排的手段之一。在对抗外倾的内侧组织中,髌股韧带约占50%~60%的作用[13],对内侧支持带损伤严重、萎缩退变及表现髌骨外倾较重或伴髌股发育性不良,但Q角不大无胫骨结节移位指证的患者,在行髌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支持带紧缩后,髌股关节关系仍得不到纠正,或紧缩内侧支持带的缝线张力很大,或高位髌骨,但年龄较小,胫骨结节骨骺仍在生长发育阶段,不宜行胫骨结节移位患者,在外侧支持带松解下加做内侧髌股韧带重建,可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髌骨远端重排
适应症:髌股发育性不良明显,Q角﹥20°或虽﹤20°,通过近端重排仍不能获得良好稳定的髌股关节适配关系患者。
髌骨远端重排可通过胫骨结节移位来实现。胫骨结节移位有效地改变髌骨力线及位置,即改变解剖性Q角,从而减少了髌骨在膝关节屈伸活动中为维持稳定的轨迹而需较深的滑车沟,较大的股骨外髁阻绊作用等要求。
胫骨结节移位方法很多,如Goldthwait-kon截骨、Elmslie-Trillst截骨及Fulkerson手术等,这也说明没有一种方法效果是理想的。Goldthwait-konx及改良Goldthwait-konx手术通过对外侧半髌韧带(胫骨结节)的内移纠正Q角达到这一目的,其优点是未完全破坏伸膝装置,手术简单,无Fulkerson截骨法需他处取骨做垫高植骨。而对认为单纯胫骨结节移位易引起髌股关节高压现象[14],Gol-&dthwait-konx手术从髌韧带下内移外侧半髌韧带,因内侧截除的骨块较外侧更薄,故相对来说有部分垫高移位的胫骨结节作用,从而可以减轻髌股间,特别是内侧的压力,减轻了术后髌股关节退变的可能。本组7例患者有膝关节活动多时酸痛,上楼时明显,其中有4例行改良Goldthwait-konx手术,由于术前有髌骨软骨损伤,故并不能确定是改良Goldthwait-konx术式引起的髌股关节发生退变。
对于有明显Q角增大的患者,髌骨远端重排是必须的。本组有三例在外院行髌骨近端重排一年内复发,其Q角均﹥20°。其中一例廖某、女性、28岁,行两次髌骨近端重排仍脱位,Q角21°,术中见内侧紧缩的缝线松弛,外侧支持带仍挛缩,经再一次内侧支持带紧缩、外侧支持带松解加改良Goldthwait-konx手术而成功,经随访1年5个月无复发的,说明髌股力线不良是引起髌骨脱位的重要因素,应予纠正但是单纯通过远端重排手术并不能完全恢复髌骨的内向稳定性[15],所以,髌骨近端重排仍是基础。
三、手术要点:
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在近端重排中先完成内侧紧缩缝合线,不予打结,然后行外侧支持带松解。如何掌握松解的范围很重要,在适当拉力拉紧紧缩内侧的缝线下逐步松解外侧支持带,一般松解从髌骨上缘1cm至髌骨下缘1-2cm,向下要切断髌半月板、髌胫韧带,必要时向上松解可达股外侧肌髌骨附着部,甚至部分股外侧肌与股直肌吻合部,以可达到良好的髌股吻合关系位置为准。但也不可过松,防止术后髌骨活动度过大而不稳。本组6例早期有髌骨不合缝感患者,其中4例术后髌骨活动度大于对侧,是否与外侧支持带松解过多有待进一步研究。
内侧支持带紧缩:内侧支持带紧缩是以缝线捆扎支持带层达到目的。进针以紧贴髌骨内缘为好,因为内侧支持带撕裂是在髌骨内缘。内侧出针点分别向内上、内下扇形分布,缝合线尽量在滑膜外侧穿过。关节镜观察下分别拉紧缝线可以观察到各缝线在纠正髌骨脱位中的作用和所需合适的张力。如需维持髌骨正常位置的缝线张力过大或Q角较术前评估明显加大则应加做改良Goldthw-&&ait-konx手术。
内侧髌股韧带重建的要点是髌骨骨道及股骨止点的位置。研究表明内侧髌股韧带重建后在膝关节屈伸活动中呈非等长性[13]。而要让非等长性偏值最小,股骨止点定位最重要。在确定股骨止点后,髌骨内缘中点重建更接近这一目的[16],故我们的髌骨钻孔选择在髌骨内缘中点,建立髌骨骨道后,采用关节镜观察下反复屈伸活动膝关节0°~110°,寻找移植腱伸缩变异最小而髌股吻合关系好的状态下确定股骨止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Goldthwait-konx手术:外侧半髌韧带或胫骨结节内移置放位置的高低,以屈曲膝关节90°时与未移位髌韧带张力相近合适;本组5例膝关节有10°~15°的屈曲度减少,是否与外侧半髌腱移位后止点偏远有关有待观察。本组骨块固定方法简单易行,拉力螺钉和门形钉有对抗纵向牵引力及剪力作用,固定牢固而可靠。
四、 Q角的测量
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由于髌内侧支持带撕裂,且常伴外侧支持带挛缩,在伸膝位体检时,髌骨处于外侧偏移状态,此时测量Q角已不准确,即较髌股吻合位置的Q角更小。如果依据这一测量结果来决定是否需行远端重排术,则可能判断有误,最终影响治疗效果。我们经验认为用下面方法可适当弥补:①检查者手握髌骨,伸屈膝关节(&0°~50°范围),寻找并固定髌骨与滑车最吻合的位置再测量;&②测量对侧:一般情况下,髌骨脱位的病理因素大部分对侧亦有,只是程度不同,或可能更小些,此现象就像盘状半月板一样,往往为双侧。尽管这些方法欠准确,但仍比原来的方法更具有意义。
五、 术后康复
&Godlthwait-Roux(改良)手术并未完全破坏伸膝装置,因此,早期功能锻炼及下地活动成为可能,避免了其他术式长时间屈膝功能及术后肌力得不到康复的问题。
综上所述,髌骨近端的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支持带紧缩或重建,根据病理因素严重程度及近端重排术后关节镜下观察复位效果加做远端的Godlthwait-Ronx(改良)手术,即部分纠正了引起髌骨脱位的原发因素,也治疗了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继发性病理损伤,同时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早期下地活动,有良好的功能康复成了可能,而本组患者手术引起髌股关节退变并不明显。因此,是治疗复发性脱位的有效手术方法。由于髌骨脱位有许多原发的病理因素,而外伤暴力仅是引起脱位的诱因,因此,术前、术后这些病理因素的对比研究有其重要意义,本组患者这方面的研究明显不足。
1、陈峥嵘.主译O‘Connor&关节镜外科学(中文版).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吴林生,金嫣莉.&膝痛.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3、Insall&JN.膝关节外科学(英文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4、陆军,&王金辉,&王满宜.&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治疗线状.中华创伤骨科杂志,1-984.
5、刘云鹏,&刘祈,等.骨与关节损伤和疾病的诊断分类及功能评定标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34.
6、Schweitzer&ME,&Tran&D,&Deely&DM,&etal.&Medical&collatcRal&ligament&injuries;&
evaluation&of&multiple&signs,&prevalence&ang&loca,on&of&associated&bone&bruises&,and&assessment&with&MR&imaging.Radiology,1995;&194:825-829.
7、徐献伦,聂志奎.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治疗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7(15):528-529.
8、&Fabbriciani&C,&Panni&AS,&Delcogliano&A.&Role&of&arthroscopic&lateral&release&in
&the&treatment&of&patellofemoral&disorders.&Arthrosecopy,&-536.
9、&Dandy&DJ,&Desai&SS.&The&results&of&arthroscopic&lateral&release&of&the&extensor&
mechanism&for&recurrent&disloecation&of&the&patella&after&8&years.&Arthroscopy,-545.
10、&Aglietti&P,&Buzzi&R,&De&Biase&PD,&etal.&Surgical&Tieatment&of&recurrent&
dislocation&of&the&patella.&Clin&Orthop&Relat&Res,&1994;(308):8-17.
11、梁杰,林远立,刘显华,等.膝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及内侧支持带紧缩治疗急性髌骨脱位.中国矫形外科杂志,88-1590.
12、赵力,黄竞敏,唐建军,等.急性外伤性髌骨脱位及关节镜手术治疗探讨.天津医药,5-236.
13、孔祥,赵金忠.内侧髌股韧带重建的研究进展.中华骨科杂志,2009;3(29):270-273。&
14、赵金钟,何耀华等.关节镜下髌骨支持带调整术联合Fulkerson截骨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中华骨科杂志,):326-331
15、Naranja&RJ,&Reilly&PJ,&kuhlman,&JR,&etal.&long-term&eraluation&of&the&Elmslie-Trillat-Maquest&procedure&for&patellofemoral&dystanction&Am&J&Sports&Med,&-784.
16、张辉,冯华,等.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手术技术.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8;2(29);251-255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金塘街40号&&广东&深圳&518010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王平&&
手机;&&&&&E-mail:&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罗湖地址:深圳市罗湖区红岭南路金塘街40号
投诉电话:3
急诊电话:7
坪山新区地址:深圳市坪山新区深汕公路(坑梓段)252号
急诊电话:0
粤ICP备号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许可证 技术支持:针刀松解法治疗习惯性髌骨半脱位的骨X线临床观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针刀松解法治疗习惯性髌骨半脱位的骨X线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针刀松解术治疗髌骨半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髌骨轴位X线髌骨指数、外侧髌股角的影响,探讨针刀松解术治疗髌骨半脱位的作用机制及其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于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患者行针刀松解法进行治疗,每周进行一次针刀治疗,两周为一个治疗周期。结果 运用针刀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髌骨轴位X线、髌骨指数、外侧髌股角,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髌骨指数较治疗前改善,外侧髌股角明显恢复,差异显著。结论 经针刀治疗后患者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肿胀、疼痛明显减轻、膝关节活动时的交锁、弹响情况明显改善,根据病因及生理解剖上的改变选用针刀松解法治疗髌骨半脱位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5【分类号】:R681.8【目录】:
中文摘要4-5ABSTRACT5-6前言6-7综述7-22 1. 现代医学对髌骨半脱位的认识7-13
1.2 髌骨的解剖结构及作用7
1.3 髌骨半脱位的发病机制7-9
1.4 髌骨半脱位的解剖学分析9-12
1.5 现代医学对于髌骨不稳的研究12-13
1.6 导致髌骨半脱位的因素13 2. 髌骨半脱位的临床研究及诊断13-16
2.1 髌骨半脱位的临床特点13-14
2.2 物理检查14
2.3 影像学检查14-16
2.4 髌骨半脱位的诊断标准16 3. 治疗髌骨半脱位的常用方法16-22
3.1 保守治疗16-17
3.2 手术治疗17-22临床研究22-27 1. 研究方法22-23
1.1 临床资料22
1.2 诊断标准22
1.3 纳入标准22
1.4 排除标准22-23
1.5 中止标准23 2. 治疗方案23 3. 观察指标23-24 4. 疗效评定24-25
4.1 参照Lysholm和Gillquist膝关节评分标准(总分100分)24-25
4.2 疗效的综合指标采用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5
4.3 膝关节轴位像25
4.4 统计学分析25 5. 研究结果25-27
5.1 参照Lysholm和Gillquist膝关节评分标准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评分改变25-26
5.2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疗前后患者疗效评定26
5.3 观察膝关节轴位X线片,对比患者治疗前后髌骨指数改变26-27讨论27-32 1. 针刀疗法治疗习惯性髌骨半脱位的作用机理的探讨28-30
1.1 针刀概论28
1.2 针刀松解法的作用机理28-30
1.3 针刀松解法治疗习惯性髌骨半脱位的优点30 2. 针刀治疗髌骨半脱位的问题与展望30-32结论32-33致谢33-34参考文献34-37个人简历3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董启榕,郑祖根,龚建平,宦坚,王以进;[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0年02期
孙鲁宁;赵金忠;沈计荣;郑勇;;[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年03期
沈锐;利天增;;[J];国际外科学杂志;2006年01期
董光,张孔源,孟凡莲,逄铭源,王爱香;[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4年03期
章瑛;李家邦;周中焕;李霞玲;周锦财;;[J];颈腰痛杂志;2006年01期
陈疾忤,陈世益,张鹏;[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3年05期
高庆涛;[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陈疾忤;陈世益;华英汇;李云霞;李宏云;;[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8年04期
汲广成;乔晋琳;李金牛;郭长青;陈裔英;路平;付本升;向东东;马广昊;刘灿坤;;[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年03期
王永洲;[J];中国针灸;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章芃,葛成材,谢一平,王耀华,汪云志;[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1期
杨永晖,苏国宏,孙奎,高翔;[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2期
聂勇志,赵基民,肖大庆,汪言富,郭安安;[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4期
唐世技;[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5期
唐世技;[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6期
唐世技;;[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6期
曹豫;;[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6期
王勇;;[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4期
杨成华;徐禄基;赵立勇;洪登北;;[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4期
张胜友;李健飞;喻怀斌;;[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冬莉;;[A];第二十七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十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乔怀宇;黄国明;;[A];江西省第四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黄翠丽;王子莹;朱曼;;[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林永辉;武继祥;;[A];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康复辅助器具学组成立暨全国康复辅助器具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吕群山;韩雄波;刘胜伟;郭辉;;[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胡思进;应有荣;朱让腾;蔡晓峰;任建辉;;[A];创新创业与科学发展——瑞安市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集[C];2011年
胡思进;;[A];创新创业与科学发展——瑞安市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集[C];2011年
陈德敏;阚存辉;刘雪阳;夏琳;;[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吕群山;韩雄波;王建华;范远东;龚丽;胡利军;张和平;郭辉;;[A];全国第六次骨病学术会议暨百名杰出骨科专家评选活动论文集[C];2005年
吴锦秋;王想福;朱换平;;[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栋;[D];苏州大学;2010年
张皓;[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刘乃刚;[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刘瑞;[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崔宜栋;[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丁子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孙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白宇乾;[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王飞;[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余志勇;[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天宇;[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陈波;[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郑先波;[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董金芳;[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刘双岭;[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曹连波;[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王洪亮;[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李倩;[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由冬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刘光东;[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汉章;;[J];中国工程科学;2006年07期
狄正林,徐荣明,冯建翔,杨立峰,张飞,叶鹏翰;[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年01期
沈锐;利天增;;[J];国际外科学杂志;2006年01期
葛金文,陈大舜;[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周锦财,章瑛,罗毅文,陈俊嘉,段戡,孙之镐;[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章瑛;李家邦;周中焕;李霞玲;周锦财;;[J];颈腰痛杂志;2006年01期
马林;[J];颈腰痛杂志;1996年02期
史银良,王永红,张永廉;[J];颈腰痛杂志;1996年03期
高庆涛,王音明,颜廷霞,李靖;[J];临沂医专学报;1999年01期
刘灿坤;乔晋琳;向东东;王倩;汲广成;李金牛;;[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瑞平;[J];按摩与导引;1999年01期
郭文广;[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杨建荣;毛小明;林坚;;[J];临床医学;2007年05期
李国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20期
张文成;[J];日本医学介绍;1993年03期
江淮;[J];医学理论与实践;1999年09期
汤文旭;舒荣宝;;[J];罕少疾病杂志;2010年02期
姜元栋;;[J];人民军医;1989年05期
孙材康;郭福成;宋乃禄;林泽田;;[J];中医研究;1989年04期
崔白日,吴春华,李林;[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臻;闫金玉;;[A];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广东社会学会健康研究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丁盛;杨彦才;徐振;林立;朱诚;徐光伟;;[A];2013中国工程院科技论坛暨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喻磊;王丛毅;;[A];西部地区眼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毛祖红;张广斌;陈伟;刘莲;何雪洪;;[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王洪;孟春庆;段德宇;杨勇;杨述华;郑启新;邵增务;杨操;杜靖远;;[A];泛长江流域骨科新进展暨第九届全国骨科护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振岭;[N];中国医药报;2002年
王振岭;[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按摩理疗科
郜志广;[N];中国医药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彦生;[D];新疆医科大学;2003年
刘家兴;[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
张晓波;[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杨磊;[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髌骨脱位复位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