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哮喘史 的 顽固性湿疹湿疹 就一定是 异位...

查看: 877|回复: 17
警惕湿疹发展成鼻炎和哮喘
当前用户组为 幼儿园当前积分为 29,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71 点。
从别的地方转来的,希望对孩爸孩妈们有用,有点长,需要点耐心看完,这篇帖子很有用。PS:一般妈妈们都认为湿疹很常见,涂涂药膏就好了,但却忽略了宝宝可能是过敏体质的事实,如果延误,很有可能发展为过敏性鼻炎和哮喘。
& & 许多宝宝长期湿疹,反复感冒、咳嗽发烧,有些长期鼻塞流鼻涕打喷嚏,有些吃了某种食物就容易腹痛腹泻等等,有些家长通过医生知道是过敏,搞得对许多食物草木皆兵,有些家长只是感到孩子的身体比较虚弱闹而已。随着现代医学的新发现,揭示这些症状的背后都有着共同的基础—小儿肠道微生态不健全导致的免疫失调,过敏能影响孩子的身心发育,阅读本文能改变您孩子的一生!
过敏体质巧识别
要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是过敏体质有时并不容易。以下特征能帮助家长加以区别,别因为判断失误而错怪孩子:
1.皮肤湿疹,经常身上痒、长疙瘩,就可能是过敏体质。
2.经常揉眼睛、抠鼻孔、流鼻涕、打喷嚏。
3.孩子下睑有青眼圈。
4.哭的时候眉毛部位发红。
5.多汗、多动、夜惊、易感冒。
6.较剧烈活动后,孩子会咳嗽。
7.走路或上楼梯的时候不愿意走,因为气喘缺氧。 
8.有家族病史:父母或其他兄弟姊妹有过敏史。
9.辅助检查:过敏源试验、肺功能、鼻腔分泌物检查等都有助于鉴别诊断。
如果有三种及以上情况出现,孩子就很可能是过敏,过敏是免疫系统疾病,及时补充具有抗过敏功能的益生菌,健全肠道微生态,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过敏自然就会痊愈。
了解过敏发展三部曲:湿疹、鼻炎和哮喘,及时处理阻演变
儿童在婴幼儿早期所表现的皮肤湿疹和1岁以后所表现的过敏性鼻炎症状往往是过敏体质的孩子有可能发生哮喘的前兆。凡具有过敏体质的儿童,几乎都有皮肤湿疹或过敏性鼻炎的表现。皮肤湿疹可发生在面部、臀部、外耳道或躯干。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儿童的皮肤湿疹可能会逐渐减轻,但不久就会出现经常鼻塞,并影响呼吸或吃奶;1-5岁期间,可出现一吹着冷风就连着打喷嚏,流清鼻涕,搓鼻子、揉眼睛等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出现持久的反复的过敏性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甚至反复的哮喘发作。
过敏影响孩子身心发育的魔鬼
1. 身体发育缓慢、体重轻、食欲差、容易黑眼圈。
2. 滥用抗生素的重灾区,破坏肠道微生态环境,免疫力更加脆弱,过敏更加顽固。
3. 严重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喉头水肿窒息。
4. 性格好动、话多、精力旺盛、急躁易发脾气、爱哭,影响情商发育。
5. 入睡困难、不爱睡觉、容易出汗。
6. 马虎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记忆力较差、影响成绩。
7. 发生自身免疫疾病的几率增加:风湿性关节炎、肾病、1型糖尿病、老年痴呆等。
8. 发生其它类型的超敏反应的几率增加: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等。
过敏性疾病是抗生素滥用的重灾区
1.过敏性鼻炎误诊率约高达50%以上,通常误以为为感冒,误诊的后果:导致鼻部的过敏性炎症得不到控制而发展为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症、过敏性咳嗽或过敏性结膜炎等。
2.慢性咳嗽的误诊率约高达60%以上,易误为支气管炎或上呼吸道感染(上感)误诊后果:导致滥用抗生素,误治的后果使咳嗽发展为过敏性哮喘。
3.哮喘的误诊误治率达40%,最常见为滥用激素误诊后果: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肺心症等),甚至哮喘猝死。
过敏疾病,也可致死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约有1亿5千万人患有哮喘,其中50%以上的成人及至少80%的儿童患者均由过敏因素诱发,每年有180,000多人死于哮喘。很多人认为发作时吃点药缓解一下就可以,其实,过敏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反复发作,会不断加重,并导致其它过敏病发生还会诱发各种并发症。例如:喉头水肿会造成窒息死亡;过敏性紫癜发展到肾,会诱发肾炎及尿毒症;过敏性鼻炎会引发哮喘等。
西药治疗,容易反复
一般急性过敏通常是应用抗组胺药、外用激素软膏,严重者用抗生素、激素等,紧急控制过敏症状,但无法解决再次复发的问题,也就是说过敏体质并没有得到改善,一旦再次遇到过敏原,过敏会再次发作。尤其是抗生素和激素,对于儿童来说是非常不安全的,发达国家对此都有严格制度,不到万不得已,不得使用。抗生素滥用,会将益生菌和有害菌同时杀死,这样就会破坏儿童肠道微生态平衡,大大降低儿童的免疫力,加大过敏风险。
远离过敏原,天方夜谭
现代医学普遍认为,治疗顽固性过敏最有效的措施是寻找出过敏诱发因子(过敏原),但要在2万多种不同的诱发因子中准确地找到致病因子犹如大海里捞针。而且即使查出过敏原,有时也非常难以避免,比如花粉、尘螨。
脱敏治疗,谈何容易
脱敏治疗,即少量、多次给已致敏个体注射致敏原,使肥大细胞逐渐脱颗粒,从而减轻或抑制过敏反应。由于无法识别所有过敏原,而且脱敏治疗一般需要持续2-3年,其局限性就显得十分明显。
只有改善过敏体质,才能告别反复过敏
面对同样的环境,同样的过敏原,为什么有些人容易过敏,有些人不会过敏呢?原因就在于“过敏体质”。只有从根本上改善过敏体质,增强机体对环境致敏因子的抵抗力,才能告别反复过敏,长治久安。
益生菌疗法过敏的新希望
研究发现过敏人的肠道某种益生菌只有0-1%,只有这种菌占到15%左右,肠道免疫才能正常发育成熟。如广大的家长朋友觉得自己孩子出现上述症状,请一定留意,需要的时候可就医明确诊断,选用抗过敏益生菌改善过敏体质。
抗过敏功能益生菌的作用机理
可明显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和损伤修复,改变过敏体质,使得过敏发作次数和程度逐渐减少减弱,直至消失;但不是所有的益生菌都有这个功能,这与选择什么样的益生菌菌株密切相关。益生菌疗法是从改变体质入手,从发病根源入手,从健全免疫力着手,无毒副作用,尤其适合婴幼童和孕妇服用。您好,您暂时不能浏览帖子的全部内容,请
| 没有账号? 请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大学生当前积分为 2235,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765 点。
收藏一下,不错您好,您暂时不能浏览帖子的全部内容,请
| 没有账号? 请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幼儿园当前积分为 29,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71 点。
谢谢肯定哈您好,您暂时不能浏览帖子的全部内容,请
| 没有账号? 请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大学生当前积分为 2605,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395 点。
我家宝宝就是这样的。。
有抗过敏功能益生菌么??啥牌子啊?
求推荐。。您好,您暂时不能浏览帖子的全部内容,请
| 没有账号? 请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幼儿园当前积分为 29,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71 点。
抗过敏益生菌在国外早就有了啊,在台湾、欧美都流行10多年了呢。建议到百度去搜索“抗过敏益生菌”或者到淘宝上去查也行。另外,不是所有的益生菌都能抗过敏的,目前比较好的抗过敏菌株是LP-33,这个是专利菌株。您好,您暂时不能浏览帖子的全部内容,请
| 没有账号? 请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幼儿园当前积分为 29,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71 点。
为了宝宝,妈妈们需要多学习呢您好,您暂时不能浏览帖子的全部内容,请
| 没有账号? 请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幼儿园当前积分为 29,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71 点。
欢迎更多的妈妈一起交流,为了宝宝您好,您暂时不能浏览帖子的全部内容,请
| 没有账号? 请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幼儿园当前积分为 29,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71 点。
乐亦康、敏亦安等牌子的都不错的您好,您暂时不能浏览帖子的全部内容,请
| 没有账号? 请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幼儿园当前积分为 29,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71 点。
夏天到了,天气炎热会加重湿疹病情,妈妈们需要给宝宝保持皮肤清凉干爽的,千万别捂着了您好,您暂时不能浏览帖子的全部内容,请
| 没有账号? 请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幼儿园当前积分为 29,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71 点。
宝宝湿疹,饮食也需要注意,现在发现牛奶是最大的过敏原,所以严重过敏的宝宝最好换成低敏牛奶您好,您暂时不能浏览帖子的全部内容,请
| 没有账号? 请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幼儿园当前积分为 29,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71 点。
过敏也可以遗传的,而且遗传几率很高。您好,您暂时不能浏览帖子的全部内容,请
| 没有账号? 请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硕士生当前积分为 3194,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806 点。
唉。。。。。。您好,您暂时不能浏览帖子的全部内容,请
| 没有账号? 请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幼儿园当前积分为 29,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71 点。
先天的不足,只能通过益生菌来弥补了您好,您暂时不能浏览帖子的全部内容,请
| 没有账号? 请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高中生当前积分为 745,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255 点。
做个记号& && && && && && && && && && && && & 您好,您暂时不能浏览帖子的全部内容,请
| 没有账号? 请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幼儿园当前积分为 96,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4 点。
严重过敏,防不胜防,已经四岁多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好转。您好,您暂时不能浏览帖子的全部内容,请
| 没有账号? 请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幼儿园当前积分为 29,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71 点。
严重过敏,防不胜防,已经四岁多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好转。
可以去网上查查抗过敏益生菌的知识,LP-33是目前最好的抗过敏菌株。建议早一点补充益生菌改变体质,过敏不会自己减轻,只会加重。您好,您暂时不能浏览帖子的全部内容,请
| 没有账号? 请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大学生当前积分为 1574,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426 点。
可以去网上查查抗过敏益生菌的知识,LP-33是目前最好的抗过敏菌株。建议早一点补充益生菌改变体质,过敏 ...
可是自身免疫力提高了,应该也会改善体质,减少过敏的机会的您好,您暂时不能浏览帖子的全部内容,请
| 没有账号? 请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当前用户组为 幼儿园当前积分为 29,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71 点。
过敏,是免疫系统出了问题,是免疫系统对环境物质的反应过度。比方说,如果对方来了1个敌人,而正常的免疫系统只要派出1个军队就能消灭它,但是过敏的人免疫系统就会反应过度而派出10个军队去消灭它,这样就会误伤了自己。
所以,只要调整体质了,过敏就会好起来的您好,您暂时不能浏览帖子的全部内容,请
| 没有账号? 请
太仓论坛|烟雨江南
Powered by
电话:0工作日 8:30-17:00在线广告热线:婴幼儿哮喘_百度百科
婴幼儿哮喘
喘息是婴幼儿罹患下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症状,喘息的病理基础是由于的炎症,粘膜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加、粘液栓塞使气道狭窄所致,由于婴幼儿排痰困难,因此在患下呼吸道疾病时,咳嗽与喘息常同时存在。
婴幼儿哮喘概述
大多数婴幼儿喘息的发作和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相关,最常见的病毒有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以及副流感病毒等。研究发现,某些婴幼儿可能仅有单次、轻度的喘息,持续2-3天,常是由于首次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细支气管炎症。另一些婴幼儿,可能每次受凉后即有喘息发作,需每月住院;其中部分(约30%~40%)患儿可能会出现持续性喘息并最终演变为典型。
婴幼儿喘息伴发临床常见。由于症状的反复发作,可干扰患儿睡眠和白天的正常活动,包括运动和游戏,并是监护人旷工的常见原因,因此给家庭带来极大的困扰。据统计,5岁以下儿童受累者估计有1300万,因喘息或而住院者达164,000人次,已成为众所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细支气管炎症的特征性表现包括有肥大细胞、、单核/、、嗜酸粒细胞等许多和它们所分泌的细胞组分参与的炎症以及支气管高反应。由于浸润,粘膜水肿,粘液分泌增加,支气管上皮剥脱和破坏,进而导致基膜下胶原沉积,杯状细胞增生和平滑肌肥厚。这些形态学改变可能不完全可逆并可能导致。因此强调对婴幼儿喘息必须早期识别和积极治疗。
婴幼儿哮喘流行病学
据英国一份流行病学资料调查,婴儿人群中约30%在出生后头一
婴幼儿哮喘图片
年中至少有一次喘息发作,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和暴露于吸烟环境。美国 Tucson 的一份调查,同样提示了全部儿童中约20%以上在出生后头一年中至少有一次伴喘息的下呼吸道疾病,其中60%被证实是由于,以最常见,其次是副流感病毒和流感病毒。我国1990年全国0~14岁儿童流行病学调查提示有84.8%的患儿在3岁以内起病。被筛查出的患儿中,婴幼儿哮喘占25.4%。2000年的全国第二次0~14岁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婴幼儿哮喘占哮喘发病总数的11%。
伴喘息的下第一个发生高峰在生后2~4月龄,6月龄以后显著减少,与等病毒感染的年龄分布相同。大多数(约60%)早期儿童阶段有喘息症状者,在学龄前期6岁左右症状可消失,。仅部分(约40%)儿童可能发展为持续性喘息。有遗传性过敏体质背景以及在婴儿期多次发作而必须住院的重症患者是发展为持续性喘息或是的高危因素。但是,大部分喘息症状已消失的儿童,尚可能持续存在轻度的支气管高反应,其肺功能也可能持续降低直至11岁左右。对青春后期及成年早期的随访研究也提示若在生后头2年中有喘息性下呼吸道疾病者,更容易出现清晨咳嗽症状,肺功能常轻度降低。我们曾对年间曾在我院住院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随访发现于出院后曾反复喘息发作者占29%,已被确诊为者占17%。
婴幼儿哮喘病因学
许多潜在因素可影响的发病,这包括婴幼儿出生前、出生时以及出生后的影响。出生前的高危因素有基因遗传、宫内过敏原暴露、母亲吸烟、母亲及胎盘免疫功能改变等。出生时的易感因素则有关于的处理,例如前列腺素、激素以及其它药物的应用和是否早产等。出生后的发生与出生体重、喂养方式、、新生儿或婴儿早期呼吸道感染、早产儿肺部疾病以及伴有婴儿期肺功能下降的下呼吸道病变等均相关联(表1)。我院曾测定新生儿脐血IgE同时调查其一级、二级亲属过敏性发病情况,并随访婴儿至1岁,发现婴儿的双亲或上代亲有患哮喘或、、或曾发生者,该婴儿的脐血IgE多数升高,生后1年内出现和/或鼻炎者较多。瑞典学者曾对一组双生子进行研究,发现发病一致率以单卵双生子显著高于双卵双生子,分别为19%和4.8%。
表1早期婴儿喘息与晚期儿童喘息并不完全相关
婴儿期喘息
学龄期哮喘
暴露与吸烟环境
接触空气中过敏原
婴儿奶方喂养
低出生体重
婴幼儿哮喘早期征兆
婴幼儿是指3岁以下孩子的哮喘,在儿童哮喘发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由于婴幼儿哮喘与一般儿童哮喘相比,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容易被误诊或漏诊,从而影响有针对性的治疗,导致哮喘反复发作。那么,如何早期发现婴幼儿,侯伟副教授指出:应根据疾病特点尽早确诊并规范治疗,否则随孩子年龄增长,治愈机会将越来越小。而儿童哮喘又有以下特性,家长需要注意:
1、多有上呼吸道感染诱哮喘发作的前驱症状,即1~2天的感冒症状,如发热、、打喷嚏、咽喉疼痛及咳嗽,症状以晨起及活动后较重。随后即出现喘息,随年龄增长发作次数也增加,多不伴发热症状。
2、婴幼儿哮喘发作时多有紫绀及鼻翼翕动,呼气延长不像年长儿童那么明显,听诊肺部可闻及,但其喘鸣多较粗短、低调,常同时有。
3、患儿病情轻重不一,部分患儿虽有喘息,但一般情况仍较好,食欲及生长发育不受影响。但有的患儿、喘息,每年发作5~8次以上,往往被误诊为支气管炎或肺炎,需静脉输液或住院治疗,有时喘息持续较长时间,可达2~4周,喘息难以控制。
4、常用平喘药对婴幼儿的治疗效果不好,常需应用吸入性皮质激素治疗。
5、在诊断婴幼儿时应特别注意家族及个人特应性病史。如果家族中有、过敏性鼻炎或患儿有、、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则患儿发生哮喘的几率明显增加。
6、若能早期诊断婴幼儿,及时给予正规合理治疗,患儿的病情可获良好控制,随年龄增长,免疫力提高,呼吸道感染次数逐渐减少,多数哮喘患儿到3~5岁后可停止发作。
婴幼儿哮喘分类
喘息伴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之婴幼儿,远期可能显示不同的疾病转归类型。Tuscon儿童的呼吸研究中心的一个大的,纵向的儿童呼吸病分析,确定了儿童喘息性疾病的不同转归类型,总结于表46-22。如表46-22所示,参于该研究的儿童51.5%从不喘息,19.9%有暂时性婴儿喘息(定义为生后头3年有喘息但在6岁时不再喘息,13.7%有持续性喘息(定义为生后头3 年有喘息6岁时仍然有喘息,以及15%有晚期喘息(定义为生后头3 年无喘息,但6岁时出现喘息)。
患暂时性喘息之婴儿在婴儿期肺功能显著降低。患持续性喘息或晚期喘息之儿童,其于婴儿期的肺功能与从不喘息的儿童相似,无明显降低。在6岁时,早期暂时性喘息儿童的肺功能显著低于从不喘息之儿童,而持续性喘息的儿童肺功能则已降至各组中的最低者。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考虑是由于患有暂时性早期喘息的儿童的支气管肺发育相对较差,致使生后早期出现喘息。当支气管肺随年龄增长而发育渐趋完善时,这些儿童很少会在期间再发生喘息。作为对比,那些患持续性喘息的儿童在出生时,其气道功能正常,但随时间推移而恶化,表现了慢性气道疾病过程的影响。随访研究提示持续性患儿血清IgE水平增高、g-干扰素产生减少支持了上述解释。
表2,婴幼儿喘息的分类和特点
肺功能(VmaxFRC)
425(51.5%)
164(19.9%)
113(13.7%)
124(15.0%)
意图在婴儿期和儿童早期区分暂时性喘息抑或持续性喘息尚存在问题。因为在婴幼儿期进行肺功能测试有很大困难;同时,目前还没有可靠的遗传标记物可作为确定持续性喘息的金标准。然而,若联合应用临床和生化标记物,如血清IgE水平升高、出生后第一年有和(与上呼吸道感染不相关)、因严重下呼吸道感染而需住院以及在6 岁时通过肺流量计测定提示肺功能减低、有和/或过敏家族史特别是父母有哮喘史以及围产期过敏原或被动吸烟暴露等有助于对持续性喘息的预测。
Tuscon儿童研究中心曾创立用以确定反复喘息婴幼儿发生的高危因素指标,该标准总结于表3。
表3:确定的临床指征
1.医生诊断父母患有哮喘
2.医生诊断患儿有异位性皮炎
1.医生诊断患儿有过敏性鼻炎
2.非感冒引起的喘息
3.嗜酸粒细胞≥4%
★ 预测的严格指标:早期反复喘息 +主要指标2项 或次要指标3项中2项。
★预测的不严格指标:早期喘息 +主要指标2项中1项 或次要指标3项中2项。 摘自:Gentile et al 57th AAAAI Annal meeting 2001
严格的指标包括在生后头3年中反复喘息加上另一主要危险因素(父母有或湿疹史),或3个次要危险因素中的2个(嗜酸粒细胞增多、非感冒所致喘息和过敏性鼻炎)。
不严格的指标包括生后头3年任何一次喘息加上述相同的危险因素。
应用这些指标发现:6~13岁时有症状者,不严格指标的儿童有59%、严格指标阳性的儿童为76%,严格指标阴性的儿童95%以上在6~13岁时不发生哮喘。应用这些指征可正确、合理地预测以后的发生。
婴幼儿哮喘婴幼儿哮喘的症状
婴幼儿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喘息。呼吸短促和胸闷。伴随症状有疲劳和夜间觉醒。可有喂养困难以及吸奶时喘鸣。较年长的幼儿可能逃避运动和游戏。诱发因素通常包括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环境刺激物和暴露:运动,过强的情绪表达如大笑和大哭是其激发因素。并可能由于同时存在但尚未经诊断和/或治疗的疾病如鼻炎,鼻窦炎和胃食道反流等而导致
一、 鉴别诊断
婴幼儿中反复发作性咳嗽和/或喘息并不都是因为,为避免对这些婴幼儿作不恰当的长期哮喘治疗,诊断应谨慎。尤其是对那些发作年龄早,生长发育落后,喂养时呕吐,或伴有青紫和/或趾,对剂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抗炎剂治疗效果差的患儿,更应及时作出正确的鉴别诊断。
(一)与毛细支气管炎的鉴别诊断
首先,婴幼儿必须和毛细支气管炎鉴别,其特征见表4。尽管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喘息是最常见的症状,但最重要的仍是听诊时可有细湿罗音或,呼吸急促并伴(肋间凹、锁骨上凹和胸骨下凹),鼻翼扇动,或呼气时呻呤。其他原因的喘息及其伴随症状/体征见表4。
表4;和毛细支气管炎鉴别特点
毛细支气管炎
病毒,过敏原,运动。
呼吸道合胞病毒,其他病毒
2岁左右50%,5岁左右80%
是(特有的)
70%(&2次)
过敏原或运动可诱发
上呼吸道感染的伴随症状
过敏和哮喘家庭史
&2次以下发作之儿童少见
伴有病毒感染时,体征类似毛细支气管炎,
不伴有病毒感染时,可闻及高音调的呼气性喘鸣。
吸气时可闻及细的、捻发音和粗罗音伴呼气时喘鸣。
并存过敏表现
升高(如果过敏)
对支气管扩张剂反应
好(特点)
不反应或部分反应
摘自:Gentile et al 57th AAAAI Annal meeting 2001
(二)与其他原因的喘息及其伴随症状和体征的鉴别诊断(见表5):
表5有助于鉴别诊断之伴随症状和体征
症状和体征
伴有喘息的疾病婴儿 年长儿
大血管畸形,胃食道返流
胃食道返流
生长发育差
纤维囊肿,气管食道瘘,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
纤维囊肿,慢性过敏性肺炎,a1-抗胰蛋白酶缺乏,支气管扩张
伴喂养因素
气管食道瘘,胃食道返流
胃食道返流
环境激发因素
哮喘,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急性过敏性肺炎
哮喘,喉气管支气管炎
哮喘,异物吸入,
喉气管支气管炎,
急性过敏性肺炎
毛细支气管炎,肺炎
哮喘,急性过敏性肺炎,
喉气管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肺炎
哮喘,喉气管支气管炎
气管或支气管不张,大血管畸形,喉气管支气管炎
异物吸入,喉气管支气管炎
纤维囊肿,支气管不张,BPD
摘自:Gentile et al 57th AAAAI Annal meeting 2001
注:1伴吞咽困难或气管食道瘘而有吸入者常有喂养时窒息和咳嗽的病史。
2喂养时常有呕吐或激惹则支持胃食道返流,
3异物吸入常见于初学走路的孩子,也可发生在婴儿期,症状常表现为突然发生。
4反复喘息的患儿尚可能存在或纤维囊肿,都伴有生长困难和反复感染。
5伴有气管的结构缺陷的症状,包括气管支气管软化,是在婴儿早期出现并常在哭吵或喂养时突然发生。
6常在早期婴儿时出现喘息并可伴有喂养困难。
7纵隔肿块的外源性压迫气道,在任何年龄组包括婴儿都能导致喘息。
8患先天性心脏病婴儿可有反复、严重或异常的感染,由于肿大心脏的压迫气道以及肺充血而导致喘息以及喂养困难和青紫。
(三)鉴别诊断时应包括的检查
体格检查能界定喘息的鉴别诊断范围,体检发现同时存在过敏性和/或过敏性鼻炎则支持的诊断,但是不一定能排除其他疾病。例如,任何一个儿童有鼻息肉,应注意对纤维囊肿的考虑。同样,反复感染的病史应考虑作免疫学评估。
检查常可提供有用的线索,例如:胸廓前后径增加提示由于或纤维囊肿导致的慢性,胸廓不对称则提示异物。,听诊闻及具特征的及局限性喘鸣音有诊断价值:弥漫性或散在性,多音调的呼气性喘鸣提示;局限性单音调、吸气性喘鸣则是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气道压迫。
有助于确定喘息的鉴别诊断范围,表6所列为选择性,
表6 评估喘息的选择性
选择性诊断试验
免疫球蛋白定量,淋巴细胞计数
先天性心脏病
胸部X 线, EKG, ECHO
胸部X 线,吞钡,ECHO, MRI
吸气/呼气胸部X线,内镜
胃食道返流
PH探测器,内镜,上消化道造影
支气管扩张剂试验
摘自: Gentile et al 57th AAAAI Annal meeting 2001
有学者曾检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后血清ECP值并观察其与该患儿以后喘息反复发生频率的相关性,共入选患儿94例,结果发现S-ECP≥8μg 25例 占27%, 反复喘息发生率为76%,S-ECP≥16μg 14例 占15%,反复喘息发生率为86%,提示该实验室指标有助于对喘息患儿的评估,S-ECP升高的病例,应作为高危婴儿而纳入长期管理。
预期将来发展各种诊断技术以帮助婴幼儿的诊断。近期发展的非损伤性肺功能测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其他可用的包括基因标记物如细胞因子基因型和非侵入性技术测试气道内和水平。婴幼儿诊断的进展需要医生能更早期的正确诊断和积极抗炎治疗。
婴幼儿哮喘治疗
关于对婴儿或反复喘息的治疗很少有报道。可区分为两种不同组别:由于所致喘息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喘息。前一组的病因与成人和年长儿相似,所提供的指南也可推荐相同模式的治疗,包括ICS。在后一组中,反复病毒感染是诱发最常见的原因,有关研究尚很少。详细的治疗计划可见扩展阅读。
(一)对小婴儿的治疗
某些新的有效药物提高了对小婴儿哮喘的治疗能力,并向现有的指南和有关于治疗运算法则的地位挑战。例如,近来已证明某些应用于成人和年长儿的药物可用于年幼儿,这些药物有利于填充以前存在于患儿中为控制治疗所必须做的选择和FDA没有正式批准之间的差距。新的选择包括各类ICS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以及那些被认为用以控制治疗婴幼儿持续性的药物。
显然,为了能从应用ICS得到最大的好处,不但包括适当药物的选择和了解利/ 弊信息,也涉及到合适年龄的合适装置的选择,以使药物能最好地输送至下气道,在婴幼儿中这些问题更重要。目前ICS已被建议用于治疗小婴儿的持续性。布地奈德雾化悬液是第一个最近被FDA批准的可用于4岁以下幼儿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临床研究已证明在1岁左右的儿童中应用既安全又有效。起始用药剂量不必低于预期用于年长儿和成人的量。效果优于雾化吸入色甘酸钠。许多极年幼的患儿能接受每天一次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其依从性超过色苷酸钠(每天需3~4次用药)。
有关于ICS的安全性,在成人和年长儿乃至小婴儿均需考虑,一般,在药物的输送和是最优化的对照设置情况下,曾观察到对患儿的生长有一小的(&1cm),暂时的(限于第一年)、短期的影响,这些观察也包括了小婴儿中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的应用。一些双盲、对照、多中心的研究证实:不管ICS如何应用,患儿最终可达其最后预计的成人身高。 然而,尽管有这些可靠的信息,我们仍必须在ICS的收益巨大及其虽然小、却是肯定有风险之间搞平衡,尤其是在婴儿这一年龄组。
安全性只是通过生长监测的方式管理。应和父母/病人交流有关可选择的治疗途径,如应用“”、和“减少激素用量”的最佳措施(如:控制吸烟/环境过敏原、接种流感疫苗、检出和治疗共存疾病《胃食道反流、鼻炎/鼻窦炎》和适当应用联合治疗)。
婴幼儿应用ICS 抑或非 ICS?该问题已通过CAMP研究:1,041例轻~中度哮喘患儿,用布地奈德400mg/天,或尼多克罗米8mg/天,或安慰剂。布地奈德吸入组的住院次数、急症次数、需要用急救用沙丁胺醇以及泼尼松冲击的次数等均为最佳,并与其他两组存在显著差异。
(二)对反复喘息婴儿的治疗
患有反复因诱发喘息的婴儿组成了最困难的治疗组并包括到预防。最近的研究提示其病理机制可能与不同。对一组患有严重的学前儿童研究中发现,其发作前几乎均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常必须住院。在出现最初症状时,常规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同时加用口服糖皮质激素(),结果提示:在口服泼尼松龙的一-组住院率减少90%。另有报道:对因病毒诱致急性哮喘发作在 出现最初症状时,应用大剂量吸入性二丙酸培氯米松(每次750mg, 每天3次,共5天)获得成功。最近的研究是应用吸入性布地奈德,结果支持了上述的观察。但另一些研究报道则认为:对患有病毒诱发的学前儿童应用二丙酸培氯米松(每天400mg)吸入治疗,未能显示任何改善,最近的一些研究是规范应用二丙酸培氯松吸入治疗(400mg/天,用6个月),对学龄儿童中伴有病毒感染的喘息发作,仍未能提供临床上显著的改善,只是肺功能有好转。另一项前瞻性的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发现当喘息婴儿存在中度细支气管阻塞危象时,应用氨茶碱静注与常规应用雾化吸入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静注相比,疗效增加并不显著。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对于与相关的喘息婴儿,无论是应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吸入+糖皮质激素口服、静注或吸入,以及或是应用氨茶碱静注,其疗效均不能完全肯定,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
但是,如果给予因喘息而住院的婴儿早期抗炎治疗,有助于降低以后发生反复喘息和的风险率。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提示: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接受雾化吸入抗炎药(如布地奈德或色甘酸钠)16周,一年后的发生率分别为42%和45%,未用药组则为61%。另一项同样是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对反复喘息发作婴儿应用大剂量布地奈德短期雾化吸入以快速诱导临床反应,结果发现患儿的临床症状评分(包括日间症状和夜间症状)可获迅速、显著的改善,临床反应出现的平均时间为3天。另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则报道早期给予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雾化吸入布地奈德 1 mg 一天三次,共7天,或0.5mg 一天两次共2个月,2年后,其发生的风险率分别为16%和12%,而对照组则高达37%。
当今对&4岁儿童控制治疗选择的考虑:是否有给予未患儿童不恰当治疗的危险?该可能必然是存在的,但是,不应该认为有危险,因为按指南规范治疗应该是很安全的。一般可在最初治疗一定时间后,若不再出现喘息等症状的反复发作或急性加重的证据时,即予以阶梯式减量和停药,最后,没有的儿童应停止控制治疗。
由于是导致儿童死亡的原因,常导致需急症治疗和住院,近年来,儿科哮喘病例数增加,死亡率也增加。婴幼儿喘息的正确诊断依赖于症状,而且,大多数儿童在2岁以前就出现症状,由于缺乏明显的标记,很难估计各例儿童的预后;然而,呼吸道症状开始在早期婴儿阶段、或持续至3~4岁与将来患显著相关。的炎症本质要求对所有患持续性哮喘的病例常轨应用吸入治疗,研究提示早期开始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减轻,并可预防在后期更严重的哮喘和不可逆的气道阻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顽固性湿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