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都是红色摩托车的,腚很尖,俗称小尖腚。...

袋食蚁兽(Myrmecobius
fasciatus)
&&&&袋食蚁兽也叫带食蚁兽,有袋哺乳动物,属于袋鼬科袋食蚁兽属,也有人将它归于袋食蚁兽科。它栖息在澳大利亚西南部的森林中,白天出来捕捉白蚁,以此为生。袋食蚁兽原先广泛地分布于澳大利亚的南部地区,现在只生存于这个国家西南部一个角落里,数量稀少,已列为濒危动物。
  袋食蚁兽的身体适合于蹲坐,头小而尖,身体总共有20厘米长,不包括15厘米长的毛茸茸的尾巴。皮毛呈灰褐色或红褐色,臀部大约横着8条白色的条纹。舌头可以伸得很长,粘乎乎的,前脚的爪很锋利,适于挖掘洞穴。它没有育儿袋,母兽一年可产4只小兽。
  袋食蚁兽是象征澳大利亚部澳大利亚州的州动物。
注:图1 袋食蚁兽  2 袋食蚁兽
海地沟齿(鼠句)(Solenodon
paradoxus)
&&&&沟齿(鼠句)是食虫目沟齿(鼠句)科哺乳动物,现存的可能有海地和古巴两种,产于美洲的加勒比海地区。沟齿(鼠句)体长大约28厘米,无毛的尾巴几乎和身体一样长。耳朵又大又尖又圆。主要靠吃无脊椎动物为生。寻找食物时,依靠它们强健的爪来挖洞。唾沫中含有毒液。
  海地沟齿(鼠句)产于海地东北部的山区森林之中,由于开发土地和砍伐森林,它的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古巴沟齿(鼠句)遭到同样的命运,现都已列入法律保护的范围。
注:图1 沟齿(鼠句)
狐松鼠(Sciurus
&&&&狐松鼠是一种大型体粗的树栖松鼠,体形比普通的灰松鼠大,腹部呈白色,尾巴毛茸茸的。沿由密西西比河流域及美国东南部以北至新泽西州和纽约州中部分布。它有几种亚种,主要区别在于颜色的不同。有些亚种的狐松鼠身长可达72厘米,体重可达1.5千克。狐松鼠现存的总数并不多,已属濒危动物。
注:图1 狐松鼠  2 狐松鼠
跑得最快的兽
  兽类王国里,谁可以赢得赛跑冠军的桂冠呢?动物学家经过对各种动物的研究和测定,发现这顶桂冠非猎豹莫属。
  猎豹是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的猫科动物。它长距离奔跑的速度,每小时可以达到60-70千米;如果是短距离,最高时速竟可以达到110千米。这速度几乎和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一样了。无怪乎它在追击猎物地时候,人们往往看不清它的身影,只能看到它身后腾起的串串烟尘。
  猎豹为什么能跑得这么快呢?原来这是生存竞争的结果。在非洲草原上,猎豹捕食的对象瞪羚、斑马等食草动物,个个都是能跑善奔的长跑健将。猎豹要想捕捉到它们,就必须比它们路得更快。猎豹和其他食肉动物老虎、狮子的捕方式不同:老虎、狮子发现猎物便潜伏下来,等猎物走近到10米左右的时候,便大吼一声扑向猎物,在猎物不知所措的时候,猛地一口交住猎物的咽喉,直到它死去才松口,然后再拖到隐蔽处慢慢消受。而猎豹只要在500米内发现了猎特,便会穷追不舍,直到将猎物捕捉到手为止。
  猎豹能跑得这样快,是和它特殊的身体条件分不开的,猎豹的身形前高后矮,腰身特别细长,四条长腿强健有力,爪下还有很厚的肉垫,很适合狂奔疾跑。除了优越的体形,它的鼻孔十分粗大,肺活量很大,使它在快速奔跑时能有充足的氧气供应。还有,它长长的尾巴能使身体在快速的运动中保持平衡。  
吼声如雷的兽
  在南美洲的密林中,人们有时可以听到从林子深处传出一种如雷的吼声。这吼声十分巨大,往往一连几个小时接连不断,震撼着四野,响彻于整个森林上空。即使是在1.5千米以外,也能清楚地听到。
  这震耳欲聋的吼声是谁发出来的呢?原来,发出这吼声的大嗓门是一种美洲特有的猴――吼猴。
  吼猴是美洲体形最大的猴,它体长0.9米,大约像狗那么大,有一条1千米多长的大尾巴,常年栖息在树上生活。吼猴身上的毛十分浓密,多为红褐色,常随着阳光的强弱和照射角度不同,变幻出从金绿紫红等迷人的色彩,十分美丽。
  吼猴的嗓门为什么这么大?原来,这的舌骨十分巨大,能够形成一种特殊回音器。当从喉咙里发出的吼声经过这个特殊的回音器以后,就像是被大器放大了一样,马上变得异常响亮了。再有,吼猴是一种群居的动物,往往一只开始叫叫,其他的吼猴便立即加入合唱,十几只吼猴的声音汇聚到一起,自然是更加巨大了。
  吼猴为什么要群起吼叫呢?这目前还是个未解之谜,有人认为吼猴的吼声是为了恫吓敌人,也有人认为是联络伙伴的信号,还有人认为两种可能都有,因为它发出的吼声有七八种不同的声音。
  吼猴还是一个亲戚众多的动物。据统计,在美洲共有五六种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有红吼猴、熊吼猴和披肩吼猴,它们在形体和习性上略有些差异。有趣的是,每个吼猴家族都有自己的领地,边界上有哨猴守卫,它们常用大声吼叫来警告别的家族不要越界。
没有牙齿的兽
  看了这个题目,你一定会感到很惊奇。没有牙齿,它怎么吃东西呀?难道世界上真有这样的奇兽吗?有,这种奇异的兽类生活在美洲,它的名字就叫食蚁兽。
  食蚁兽,顾名思义就是以蚁类为食的兽。它的嘴与其他的兽类不同,又头又细像一根空心的管子,里面连一颗牙齿也没有,只有一条细长的舌头,伸出来足有30厘米长,这样的嘴巴怎么吃东西呢?你不用为它担心。食蚁兽的鼻子很灵敏,当它嗅出白蚁巢的气味以后,便用自己尖硬锋利、如同镰刀一样的前爪把蚁窝挖开。这时受到惊吓的白蚁慌乱做一团,食蚁兽便伸出它那条分泌有粘液的长舌头,不慌不忙地把那些白蚁舔芝麻似的,一只只舔在舌头上,然后将舌头往回一缩,便囫囵吞进了肚子里,就这样,食蚁兽靠着这条伸缩自如的长舌头,很快就能捕食到大量的白蚁,填饱自己的肚皮。
  在热带森林里,不但有大量的白蚁危害树木,还有一种十分凶恶的食肉游蚁。这种游蚁常常成群结队地穿越丛林,任何动物遇到它们,不一会儿的时间就会被吃得只剩下一堆白骨,食蚁兽专爱吃蚁类,能把这些林中害虫消灭掉,真是立了一大功。
  食蚁兽一共有三种,大食蚁兽体如猪,它的尾巴特别大,下雨天和大热天,可以竖起来当伞撑,晚上睡觉可以当被盖。小食蚁兽像狗那么大,尾巴细长可以缠绕,要是遇到什么危险,它便用尾巴把身体支柱,上半身挺起,前足张开,做出一副十分滑稽的样子来恐吓入侵者。二趾食蚁兽的体形最小,大不过半尺,它长年栖息在树上。
  由于食蚁兽的相貌、食性很奇特,当地的土著居民常把它当做神灵来供奉。
被称为“吸血鬼”
  在兽类中,最令人生厌的恐怕要算被人称为“吸血鬼”的吸血蝠。这种会飞的小兽,不仅面貌丑陋可憎,而且是个地地道道的“吸血鬼”。
  吸血蝠生活在南美洲,它不像其他蝙蝠那样专门吃蚊虫,有益于人类,而是专门吸食哺乳动物和鸟类的血。为了适应吸血的需要,吸血蝠的嘴长得像个圆锥,长而尖锐的上门齿,略带三角形,锋利如刃,可以轻而易举地刺穿其他动物的皮肤。它的食道也很独特,是根细细的管子,吸吮起血液来十分方便。更为可恨的是,它的唾液中有抗血液凝结的物质,无论是谁,一旦被它咬伤,就会流血不止。这时候,吸血蝠便叮在伤口处大吸特吸,直到吃饱喝足才肯离开。
  吸血蝠嗜血成性,它不但吸食家畜、家禽的血,还胆敢对熟睡中的人发动袭击。吸血蝠吸人血的手段十分阴险。它先用尖利的牙,轻轻地在人皮肤上咬一个针尖般的小洞,然后再像蚊子那样慢慢地吸食入血。而这时,熟睡中的人往往还没有察觉到呢。由于吸血蝠这样可恶,所以当地人传说它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巫婆,专门在夜里蜕了皮,变成一个火球,躲在阴暗的角落里,一有机会就飞出来害人。
  吸血蝠吸血很有一套,如果遇到是牛和马,它就专咬它们的背部和体侧。遇到的是猪,就专蛟腹部。如果是鸟类或家禽,它便咬它们的大腿。吸血蝠十分贪婪,吸起血来,总要把肚子喝胀鼓鼓的才肯离开。有时候,它吸食的血液竟然是它自身重量的两倍!据会估计,一只吸血蝠在一生中,吸食的血液有100多升,真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吸血鬼”。
  在千奇百怪的动物王国里,要说最懒的兽,莫过于生活在南美洲的树懒了。树懒到底懒到什么程度呢?看了下面的小故事,你就能明白了。
  德国动物学家海尔曼?迪尔勒博士曾在家中养过一只树懒。一天,这个懒家伙一屁股坐顾一只点亮的大灯泡上。时间一长,它的屁股被烤得冒了烟,发出阵阵刺鼻的焦臭味。然而,就是这样火烧了屁股,它的屁股上就留下了一块烙印。宁可忍受火烧之痛,也懒得挪动一步,真是要多懒有多懒。
  树懒生活在热带丛林里,它每天要吊在有浓密树叶遮蔽的树杈上,呼呼大睡15个小时以上的懒觉。只有在那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它才醒来,随便摘些身边的树叶充饥。热带森林树叶繁茂,树懒常常在一处几天不挪动地方,也能填饱肚皮。由于懒惯了,即使要换地方,树懒行动起来也是十分迟缓,平均每分钟只走1.8-2.5米,比起迟钝的乌龟来还要慢许多。
  树懒懒得这么出奇,却懒人自有懒福气。在自然界残酷的生存竞争中,如果它不这么懒,恐怕早就完蛋啦
。它活动得越少越慢,被天敌发现的机会就越少,就能越能保证自身的安全。这样一来,树懒的懒习惯,倒成了它保命的“救命招”。
  树懒能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里生存下来,还得益于它且套奇妙的伪装术。树懒刚出来时,毛是灰褐色的,过了一段时间,毛就变成了绿色。原来,这懒家伙的身上就像一种植园,一些地衣和绿藻一类的植物就在它身上扎根发了芽。有了这身绿色的保护,树懒一动不动地藏在绿树丛中,就像是个“隐身人”,敌害就更难发现它了。
满身针刺的兽
  犰狳、穿山甲用一身结实坚硬的“铠甲”来保护自己,这样的防止身手段的确令人叫绝。不过,在兽烦躁,刺猬和豪猪比它们更胜一筹。在刺猬和豪猪的身上,长满了尖利的硬刺,使得敌害连碰都不敢碰它一下。
  刺猬是主要颁上在亚洲和欧洲的小兽,它四肢很短,眼睛和耳很小,除了腹部以外,全身长满了短而密的硬否刺。一旦遇到了敌害,它便将身体蜷起来,卷曲成一个满是针刺的球。这时候,敌害即使有尖牙利齿,也无下嘴,只好悻悻而去。刺猬便可以“缝凶化吉、遇难呈祥”了。因为有了这样巧妙的防身术,所以,刺猬家族的人丁十分兴旺,在各地,人们常常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
  豪猪比起刺猬来,体形要大许多。它身上的硬刺比起刺猬的要长许多,其中粗的有筷子般粗细,长度近半米。那一根根黑白相间,颜色鲜明夺目的棘刺,不但锋利尖锐,而且在否刺尖上有许多微小的倒刺入敌害的肉体,拔出来时,还能用倒刺钩下敌害的一些肉来,给敌害造成更大的痛苦。
  据说,豪猪与猛兽搏斗的时候,一根根利刺直竖起来,如同颤动的钢针,发出刷刷的响声。它嘴里一边发出噗噗的叫声,一边掉转屁股,倒退着向敌人冲过去。面对着这锋利无比的箭丛,一些聪明的猛兽便连连退避,一走了之。有些不识趣的猛兽没把这小小的豪猪放在眼里,企图和它较量一番。万万没有料到豪猪还有更厉害的一手,以尾部的利刺猛刺敌人的面部。突遭这一击的猛兽,唇舌、咽喉、眼睛和前爪火辣辣地疼得难以忍受,只好落荒而逃。
披甲戴盔的兽
  在弱肉旨食的动物王国里,一些动物为了生存下去,给自己披上了一身坚固的“铠甲”,使得敌害对它奈何不得。南美洲特有的动物犰狳,就是这样一种披甲戴盔的兽。
  当你头一次看到犰狳的时候,准会被它那奇特可笑的长相所吸引。它尖尖的嘴,短短的四肢,一条长尾巴,看上去活像一只大老鼠。与老鼠不同的是,它的身上有一片片特别坚硬的鳞甲,把它从头到脚都遮掩了起来,就像是一个身披铁甲、头戴铁盔的古代武士。
  犰狳的“铠甲”分为前、中、后三段,前段和后段,是结成整体的骨质鳞片,就像是龟壳,不可伸缩;中段的鳞片分成瓣,由筋肉相连,可伸可缩。每逢遇到了敌人,犰狳便把身体紧紧地蜷缩起来,凭借着那身坚硬的“铠甲”,形成一个结实坚硬的球。对这样的“铁甲团”,不要说一般的食肉动物,就是美洲虎这样的猛兽也休想伤害它一根毫毛。
  据动物学研究,犰狳在哺乳动物中,可以说日子善于防御的了。当它感到危险来临的时候,它能以相当惊人的速度逃跑,用最快的速度在沙土地上打一个洞,把自己隐藏在水沙土里。往往人们刚才还看见它在仓皇而逃,可一转眼的工夫,它就钻进了新打出的地洞。犰狳逃进土洞以后,还有一招,用它尾部的盾甲把洞口紧紧地堵住,就像一块“挡箭牌”似的,让敌人无法伤害它。如果情况紧急,实在来不及打洞躲避,犰狳就使出最后一招:就地缩成一个球。这时候,任你怎样搬弄,它也一动不动。在南美洲,当地的印第安人孩子,常常把它捉来当球踢。即使是这样,有那身“铠甲”的保护,犰狳也丝毫不会受一点损伤。
见不得阳光的兽
  在欧洲或亚洲的一些地方,有时人们可以发现在疏松潮湿的土壤里,常常有一些四通信达的隧道和隆起的土丘,这就是一种见不得阳光的兽――鼹鼠的家。
  鼹鼠是貌不惊人的小兽,它的头紧挨着肩膀,看上去活像只没有脖子、短腿、短尾、胖胖的大老鼠。在它的身上,奇特的是那双很大、向外翻、十分坚强的前脚。这双脚和很善于在地下挖洞的昆虫蝼蛄的前爪惊人地相似,就像一对“挖土铲”。有了这样得心应手的“工具”,它自然成了挖洞的能手。
  在地下,鼹鼠用嘴供,用脚扒,很容易把土弄松。然后将身体像钻头一样在洞中旋转,把挖出的土,一部分压紧在地道两则,一部分用脚推到身后。虽然,挖好的地道很狭窄,可是鼹鼠纺锤形的身体和柔软光滑的毛皮,使它能在地道里奔来奔去,活动很自如。
  鼹鼠在地下生活,虽然是足不出户,但它很容易在地道里找到蚯蚓和昆虫一类它喜欢吃的动物。有时候,蚯蚓多得一时吃不完,它就把蚯蚓的头号部咬下来,把身体集中到一间贮藏室里存放起来。这样一来,这些蚯蚓虽然还活着,可是却爬不走了,也不必担心它们会腐败。等到了冬天,食物缺少的时候,鼹鼠再慢慢的享用。
  在黑暗的地下,鼹鼠整天昏天黑地的过日子,根本用不着眼睛。所以,它的眼睛已经退化,变得很小,深陷在皮肤下面,只能稍稍分辨出一点明暗来。由于常年不接触阳光,鼹鼠很不习惯阳光的照射,身体缺乏对温度的调节适应能力。如果它一旦暴露在强烈阳光下,要不了多久,就会体温升高,呼吸急促,很快进入热昏迷状态,被太阳晒死。
会修堤筑坝的兽
  在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的森林地带,人们可以惊奇的发现,在那里的河流、小溪和湖畔,有一些树干、石头和泥土筑成的堤坝。原来,这些可以调节水位的复杂工程,竟是一种会修堤筑坝的小兽――河狸的杰作。
  河狸是一种水陆生活的兽,它的脚长有像鸭子一样的蹼,宽大并盖满鳞片的尾巴既是舵又是推进器。在水中,它游泳游得又快又好,可以称得上是游泳能手。
  河狸的生活习性很奇特,它的窝就修筑在岸边,远远看去就像一个个圆屋顶,这些小屋很坚固,有两个出口,一个通陆上,一个通水下。小屋里面分两层,上层比较干燥,是河狸家庭的住所。下层在水面以下,是河狸贮藏食物的仓库。这样的房屋构造很巧妙,很适合河狸水陆两栖的生活习惯。
  因为河狸的生活环境离不开水,所以,它对河床水位的变化很关心,想方设法要调节河床的水位,为自己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修堤筑坝就是它调节水位的好办办法。河狸筑坝的工程很复杂也很艰巨:它先要在河流上游的岸边,用自己尖利的牙齿,把一棵棵柳树或杨树啃断伐倒,截成一根根木段,然后利用流水把这些筑坝的材料运送到预先选好的坝址。这时候,河狸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水利工程师”,把粗树枝用力插入河底,再用更粗的树干把它们压紧。为了使堤坝更坚固,能抗住水流的冲击力,河狸还在下游用一些树杈支撑住坝体。等这一步完成,它又运来大石头,将坝体进一步加固。最后,它还要用细树枝、芦苇和胶泥细心地把一处漏不的地方堵好,直到完全不漏水时为止,这时堤坝就算建成了。
  河狸调节水位的本领很高明,如果水位升高,它就会降低坝顶,让多余的水溢出去。如果坝体漏水,水位下降,它就迅速找到漏洞,很快修复,使水位重新升高。
  如果要问什么是世界上最臭的兽,美洲臭鼬应当坐头一把交椅。
  臭名远扬的美洲臭鼬,生活在注意的半山区或草原地带。它的体形不大,身材短粗,四肢短小,身披黑白分明、精而浓密的长毛,有一条引人注目、蓬松粗大的尾巴,看起来很像一只哈巴狗。
  美洲臭鼬是一种喜欢在夜间活动的动物。夜里,它钻出洞去捕食老鼠、蛙类词句饥,白天,则回到窝里睡大觉。
  在动物世界里,弱肉强食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事。弱小的动物要想生存下去,就得有一套自卫的本领。别看美洲臭鼬其貌不扬,身上一没有犰狳那样的“铠甲”护身;二没有豪猪那样的“利箭”御敌。可是,它照样大摇大摆地在丛林、草原上游荡。原来,它也有一件特殊的护身“法宝”。在美洲臭鼬的肛门附近,有一个腺体,能分泌出一种奇臭无比的液体。每当遇到敌害的时候,它便跑到上风处,将尾巴高高翘起从肛门处喷射出臭液来。这臭液在空气中很快就会形成一团令人作呕的臭气。它不但极臭,而且还具有麻痹作用。当敌害闻到这臭气,马上就会鼻孔流涎,精神萎靡,失去追捕的勇气。
  更厉害的是,倘若这臭液喷到了人的脸上,那强烈的恶臭足以使人昏迷。要是进入了眼睛,寻就更加可怕,因为它能使人失明。要是臭液沾在物品上,那股子恶臭的气味,很久很久都难以消除。
  由于美洲臭鼬的“毒气弹”实在是臭不可闻,所以,就连美洲狮、美洲虎这样的猛兽,也不得不“闻臭而逃”。
  美洲臭鼬是世界上最臭的兽,那么,世界上有没有最香的兽呢?有,这就是产于中国、朝鲜、日本以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麝。
  麝,俗称香獐子。它的体形很像鹿,但是比鹿小,无论雌雄头头上都不长角。还有它的后腿要比前腿长,尾巴十分短小。雄麝外貌还有一个明显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它的犬齿,特别发达,长长地龇出了嘴外。
  麝在我国,主要生活在西藏、青海、四川、河北、安徽省东北的一些高寒山区。它小巧娇健,善于登高爬山,能在险峻的山岭上奔跑妯飞,人要捕捉到它十分困难。
  麝到底香在哪儿呢?原来,在这种动物的雄兽脐下,有一个奇妙的腺囊,从中可以分泌出一种具有浓烈香气的液体。这种被人称做麝时的气味,不但异常芳香,而且十分强烈持久,即使是几里以外,也能闻到。
  雄麝为什么要散发出如此强烈的香气呢?原来,这是它招引“新娘”的法宝。每到秋末冬初,麝的繁殖季节,雄麝便跑到高岩之上,将充满香液的腺囊张开,那一股股奇妙的香气,就飘散在林间。这时候,在二三里地的范围内,如果有雌麝经过,它便会闻到,觅着香气找寻而来,与雄麝幽会成亲。
  麝香不但奇香无比,是制做高级香水的名贵香料,而且还是十分名贵的中药,具有芳香开窍、通经活络、活血止痛、消炎解毒的奇特功效。能够治疗像中风偏瘫、痈疽肿毒、跌打损伤和心血管等病。像著名中成药云南白药、六神丸、麝香膏里都少不了它。
  以前,人们采集麝香都是靠捕杀雄麝而获得,使麝的数量越来越少。现在,人们开妈用人工养麝、科学取香的办法来获取麝香。麝,这种珍贵的动物,才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被称为“滑翔机”的兽
  在我国南方的一些林区,人们有时可以看到一类奇异的动物动物,从一棵树滑翔到另一棵上去,这些会“飞”的动物不鸟,而是一类和松鼠有亲缘关系的兽――鼯鼠和飞鼠。
  鼯鼠和飞鼠长相很像松鼠,但和松鼠不同的是,在它们前后肢之间的体侧,各长有一块薄薄的皮膜。当它们将四肢张开以后,皮膜就被撑开,活像一架风筝。利家它,鼯鼠和飞鼠就可在空中滑翔了。
  鼯鼠和飞鼠在空中滑翔的时候,因为不用像鸟那样扇动翅膀,所以,它们在滑翔时悄然无声。它们体后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姿态轻盈而优美,很像一架形态奇异的滑翔机。平时,它们有滑翔距离大约可以达到四五十米,如果是在山坡上,由上朝下斜飞,距离竟可以达到1000米呢。
  在澳大利亚,也有这类会滑翔的鼯鼠。不过,我和国的鼯鼠不同,那里的雌鼯鼠身上都有一个育儿袋。它们的女子出生后,也要像袋鼠一样,在这育儿袋里生活上一个时期,因为有了育儿袋,所以人们称糨它为袋鼯。
  袋鼯在澳大利亚有大、中、小三种,大袋鼯体形最大,身长有1-1.5米。它滑翔的距离也最远,可以达到1000多米。当袋鼯妈妈滑翔时,小袋鼯往往趴在妈妈的背上飞行,没有一点害怕的感觉,看起来十分有趣。
  大袋鼯还是个很挑剔的食客。它和树袋熊一样,只吃一种散发着薄荷气味的桉树叶,而其他任何植物都不肯下咽。因为这种怪脾气,所以,它无法在世界其他地方生存,只能永远留在澳大利亚当“土著”居民。其他地方的人们要想看到它,只好在电影、电视或照片上了。
善于吃蛇的兽
  蛇类,特别是像眼镜蛇、五步蛇、蝮蛇那样的毒蛇,十分令人生畏。一般的人或和动物,一旦遇上了它们,都要急忙避让躲开。然而,在哺乳动物中,却有一种叫(犭蒙)的小兽,是它们的克星。无论多么厉害的毒蛇,只要被它遇上,就难逃丧命的下场。
  (犭蒙)这种动物属于食肉目灵猫科,全世界大约有十几个亚种。在我国的两种,一种体形较大,和一般的家猫差不多,叫食蟹(犭蒙);另一种体形较小,和黄鼠狼的大小相仿,叫红颊(犭蒙)。别看它们的个头都不算大,可是性情却异常凶猛,专门捕食各种小动物,尤其是爱吃蛇肉。所以,人们称它们是捕蛇的能手。
  ( 犭蒙)要捕食毒蛇,可是那凶狠的毒蛇不肯束手待毙,拼死也要做一番挣扎抵抗。因此,(犭蒙)捕食毒蛇的场面十分惊险激烈。(犭蒙)要战胜毒蛇这样的高手,不经过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是不能轻易取胜的。
  (犭蒙)发现毒蛇之后,并不急于马上向猎物发起攻击,而是先把全身的毛竖起来。乍一看,它的身体好像增大了许多,用来恐吓敌手。那毒蛇一见(犭蒙)到来,自知末日来临,便将头高高昂起,气势汹汹雪出“呼呼”
声音,眼睛紧盯着(犭蒙)的行动,随时准备用嘴去反击(犭蒙)的攻击。然而这时候,(犭蒙)却不慌不忙地和毒蛇对峙周旋,直到瞅准机会,它才闪电般扑过去,用尖利的牙齿将毒蛇的颈部咬住。这时,任凭毒蛇怎样挣扎缠绕,(犭蒙)也决不松嘴。一直到毒蛇命归西天,瘫软下来,它再慢慢地享用自己的战利品。
  (犭蒙)和毒蛇搏斗时万一被咬伤,会不会中毒呢?你不必为它担心。原来,(犭蒙)的体内有特殊的抗毒能力,毒蛇的毒素对它一点也不会起作用。有了这样的特殊本领,毒蛇遇见它就难逃一死了。
被称为“山林霸主”的兽
  当有人说被称为“山林霸主”的兽就是野猪的时候,你一定感到很意外吧?野猪,不就是那些呆头笨脑的蠢家伙吗?怎么能同虎豹豺狼一类猛兽相提并论,称为“山林霸主”呢?
  其实,你只要了解了野猪的生活习性,就不会怀疑这种说法了。
  别看野猪相貌蠢笨丑陋,没有虎豹那样威猛雄壮,可它的确是一种机智而凶猛的野兽。特别是那成年的公猪,不但蛮力惊人,嘴上还龇出长长四颗又尖又硬的獠牙。这獠牙十分厉害,无论是谁,一旦被它刺中,马上就会肚破肠流。再加上野猪是集群生活,如果遇到敌害,便会群起而攻之,令人无法招架。所以,就是虎豹、黑熊这样的猛兽,也不敢贸然与它交锋。
  还有,野猪并不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蠢笨。它们很聪明,很有纪律性。在野猪家族里实行的是“女尊男卑”的“线系氏族社会制度”,一只身强力壮的母猪是发号施令、享有特权的“女王”。其他的猪,包括那些凶猛的公猪,都得对它俯首称臣,唯命是从。吃食时,“女王”最优先,然后是小猪和其他母猪,最后才能轮到公猪。猪群中,如果有谁胆敢不听“女王”的指挥,就会受到极其严厉的惩罚,甚至被赶出猪群。
  野猪不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不讲卫生,它们从来不随地大小便。排泄时,总是远离自己的窝,找一处固定的地方去方便,以保持窝内的卫生。
  野猪很喜欢在松树上擦痒,久而久之,树上的松脂就和它身上的泥土混合在一起,形成一件硬梆梆,光溜溜坚如钢铁的“铠甲”。这身“铠甲”很结实,就连一般的猎枪都难以打透。有了它的保护,野猪就更令人生畏了。
喜欢洗食物的兽
  人类吃东西讲究卫生,有趣的是,在兽类王国中,也有一种酷爱清洁、讲究卫生的兽。它每次进餐以前,总要先将食物涮洗一番,然后再进食。这种奇异的兽就是产于美洲的熊科动物浣熊。
  浣熊虽然叫“熊”,可是它的长相却不大像熊。它身体肥短,只有六七十厘米,因为它四肢细小,嘴巴很尖,还有一条比任何熊都长的尾巴,看起来倒像是一只貉。
  浣熊很喜欢吃鱼,每当它捉到鱼以后,总要将鱼按到水里洗涮一番,用爪子除去鱼鳞,然后才开始吃肉。更上一层楼有趣的是,它吃一块鱼肉还要洗一块,边洗边吃,边吃边洗,一直忙个不停。有时候,它还像小孩子玩水那样,将自己的前爪放入水中,拍打着水“洗手”。看到浣熊专心致志洗涮的样子,我们人类当中那些不讲卫生,认为“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人,真该感到羞愧脸红。
  浣熊不仅是爱清洁的动物,也是一种富有互助精神的动物。它们很喜欢吃树上的鬣蜥,另一些浣熊则在树下守候捉住,然后再大家一同分享。
  浣熊白天趴在树上睡大觉,直到夜静更深的黑夜,它们才结伴出去觅食。
似驼似羊的兽
  当人们第一次看到羊驼这种动物的时候,往往会联想起骆驼和绵羊这两种动物来。的确,正像它的名字一样,羊驼是一种长得既像骆驼又像羊的兽。
  羊驼是生活在南美洲的哺乳动物。它性情温顺胆小,很早以前就被当地的印第安人驯养为家畜,用它来来驮运货物,是当地一种十分重要的运输工具。
  羊驼的脖子很长,蹄子是肉质的,走起路来与骆驼相似。再加上它的胃里也有像骆驼那样的贮水囊,饱饱地喝上一顿,就可以一连几天不喝水,十分能忍耐饥渴。还有,当它不高兴的时候,它也会像骆驼一样,朝着人从鼻孔中喷出又粘又脏的分泌物。人们见它长得和骆驼十分相似,又有许多人和骆驼相同的特点,所以,又管它叫“美洲驼”。
  羊驼虽然很像骆驼,但是你再仔细观察,它的外形和骆驼还有很大的判别比如,它的身材较小,身高只有一米左右,背上也没有骆驼背上那样高高隆起的驼峰。还有,它的四肢很细,脸部狭长,耳朵很尖,眼睛很大,看上去又有些像羊了。它既有酷似骆驼的地方,又有和绵羊相像之处,人们给它取名叫“羊驼”,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野生的羊驼被人类驯化以后分成两种,一种是驮货用的役用驼,另一种是毛用驼。毛用驼的毛细长柔软,富有光泽和弹性,是质地优良的毛纺原料。
  野生羊驼是群体生活的动物,每群都有一个首领,当羊驼吃草的时候,总要有一二只担任警戒哨兵。一旦有什么危险来临,“哨兵”马上报警,整个驼群就会立即飞奔而去。
穿山甲(Manis
temmincki)
&&&&穿山甲属鳞甲目,鲮鲤科,鲮鲤属,全球共有9种,栖息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地区。由于外表和食蚁兽很像,曾归于食蚁兽一类。穿山甲的体长约30~90厘米,不包括它的尾巴。体重约5~27千克。除了脸部的两侧和腹部以外,穿山甲全身都覆盖着褐色的鳞甲,遇到危险时会缩成一团,以保护自己。头很短,成圆锥型。眼睛很小,眼帘很厚。尖嘴中没有牙齿。舌头像长虫,可以伸出25厘米那么长。腿短,有5趾的脚爪很锋利。尾巴像身体那么长,能抓住东西,和两条后腿一起构成支持身体的三角架。
  有些种类的穿山甲,如非洲的黑肚穿山甲和我国的穿山甲在树上栖息的时间比较多,差不多是属于树栖动物。其他如非洲的大穿山甲则属地栖性动物。不论是树栖还是地栖穿山甲,都属于夜行性动物,而且都有些会游泳。地栖穿山甲居住在地穴中。它们的食物主要是白蚁,也吃其他蚂蚁和昆虫。穿山甲靠嗅觉来寻找食物,用前脚将食物的巢穴掘开。
  穿山甲的寿命约12年。由于其肉鲜美、是饭桌上难得的山珍海味,因而被大量捕杀。已属濒危动物。
注:图1 穿山甲
  2 印度穿山甲
善于水下行走的兽
  当你第一次看到美洲貘的尊容的时候,一定会被它那副憨态所吸引。你看它,头部有些像猪,但是比猪的鼻子要长一些,向前突出的鼻子一上唇,如果能再长一点,就可以和大象相媲美了。这个突出的鼻子和上唇对美洲貘十分有用,可以用来卷摘食物。尤其令人发笑的是,它偌大的脑袋上,有一双小眼睛,显得很不相称,好像总也睡不醒似的。两只耳朵之间耷拉着一小撮鬃毛,看上去十分滑稽,活像一个小丑。
  貘在自然界中数量不多,是一种十分珍稀的动物。不过在几千万年前,貘这种动物曾家族兴旺,遍布于世界各地,就在我们中国,400万年前也曾有过它生存的遗迹。如今世界各地的貘大多已经绝灭,只剩下生活在亚洲南部的马来貘和中、南美洲的三种美洲貘了。可以说,它也是一种珍贵稀有的动物活化石。
  美洲貘的胆子非常小,性情十分温和,为了躲避敌害,它生就了一种特殊的潜水本领。每当遇到敌害,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它便立即利用自己适于穿行灌木的体形,迅速钻进短树丛或是潜入水底。它在水底疾走如飞,很久不用到水面上来换气。这使得那些以勇猛凶狠而著称的美洲虎、美洲豹等追捕者也不得不望水兴叹、悻悻而归了。
  别看美洲貘模样长得有些憨头呆脑,可是它却很聪明。它因为没有长尾巴,无驱逐那些讨厌的蚊虫,为了免受蚊子叮咬之苦,它就常常到泥潭里去打滚,在身上涂抹上厚厚的一层泥浆。这样一来,就如同穿上了一件防护服,蚊子就不能逞凶了。
以臂“行走”的兽
  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写过一首传诵千古的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中提到的猿,就是长臂猿,它是一种以臂代脚“行走”的兽。
  长臂猿和大猩猩、猩猩、黑猩猩一样,是仅次于人类的高等动物。它的前肢极长,站立时,手臂可以垂过膝盖。如果它的双臂伸展开来,可以达到1.5米左右,这个长度和它不过七八十厘米的身长相比,实在是太不合比例,它也因为这特殊的长臂而得名。
  长臂猿是树栖的动物,极少到地面上来活动。它的长臂虽然使它在地面上活动不那么方便,却为它在树上生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长臂猿在树上攀援前进的时候,一手握住树枝,将身体悬空,双腿蜷曲,然后像荡秋千似地,借助身体摆动的惯性,猛地一松手,使身体向前飞去。而这时,另一只手又准确有力地将前方的树枝握住,哪怕是两树树相距十几米远,它也能像闪电一样一掠而过。这动作轻捷而优美,准确而协调,真令人叹为观止。
  虽然,长臂猿在树上以臂交替攀援前进十分自如,犹如飞鸟一般,可一旦下地行走,却是十分困难。为了不让两条长臂碍事,它只好双臂高举,像投降一样,摇摇摆摆地行走。那样子,显得十分滑稽可笑。长期的栖生活已经使它很不习惯用脚走路了。
  长臂猿很喜欢啼叫,往往是一只先来领唱,其他猿很快便会加入合唱。这猿群的啼叫声,十分响亮,十几里地以外的地方都能听到。李白乘舟经过三峡时,听到峡谷中猿啼回荡不绝,便欣然提笔记述了下来。
被称为“水下割草机”的兽
  在南美洲的热带沿海和亚马孙河中,生长着密密层层的海草。这些海草生长得十分迅速,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阻塞船只的航路。然而,你不必担心,因为在这些水域里生活着一种称为“水下割草机”的兽,它能够将大量的海草吞食掉,以保持航路的畅通。这种专吃海草的兽是一种奇特的水生哺乳运行,它的名字叫海牛。
  海牛虽然被称之为“牛”,但是它的长相却和牛相差得很远。它的形态似鲸又不像鲸,似鱼又不像鱼,只因它像牛一样爱吃草,所以人们才给它取名叫海牛。
  海牛是一种体形很大的海兽,它的身长一般在3-4米,体重约有600千克左右。它的习性、食性都有些和牛相似。比如它的性情十分温和,只吃素不吃荤,和其他的海兽只吃荤不吃素的习性截然不同,这种特别的食性在海兽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海牛爱吃那么多汁的海草,每天要吃几十千克。据动物学家观察,两头海牛能在四个月的时间里,将一条长1500米、宽7米的水道内生长的海草吃得一干二净。这么强的食草能力真令人惊叹,难怪人们要称它为“水下割草机”了。
  由 于海牛只吃海草,不需要像其他食肉的海兽一样,为获取食物而快速游泳,久而久之,它的行动变得十分迟缓,每小时的游速仅仅2海里左右。
  海牛是哺乳动物,在雌兽的胸部生有一对乳房。每当海牛妈妈给小海牛哺乳的时候,海牛妈妈便浮出水面,将上身露出水外,让小海牛叼住乳头吃奶。雌海牛授乳的姿势酷似人类,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妇人在给孩子喂奶。因此,人们又将海牛称作“美人鱼”。
被称为“恶魔”的兽
  看了这个标题,你一定会想,能有这样一个恶名的兽,性情一定是既凶猛又残暴吧。的确是这样,这种外号叫“塔斯马纪亚恶魔”的兽,生活在海浪最大的岛屿――塔斯马尼亚岛上。它不但生得面目狰狞丑陋,而且还十分凶狠狡猾。人们看它,很容易将它和恶魔联系在一起。
  “塔斯马尼恶魔”的学名叫袋獾。它和袋鼠、树袋熊等有袋类动物一样。雌兽的腹部有一个袋囊,也是有袋类动物家族的一个成员。
  袋獾的身躯不算大,差不多和狼或狗的大小一样。它全身为黑色,只在胸前两侧和臂部有白斑。袋獾虽然体形不大,但是四肢强健有力,很善于奔走,口中发达的牙齿,如同匕首一样锋利,看了令人生畏。
  袋獾是一种夜间活动的动物,白天,它伏在洞里睡大觉;晚上,便利用自身的保护色作伪装,出来寻觅食物。袋獾的嗅觉和听觉十分敏锐,当它发现猎物以后,就像幽灵一样,悄悄地跟踪在猎物之后,等到靠近对方时,它便猛然跃起,狠狠咬住猎物的咽喉,那动作既准确又凶狠,猎物往往来不及挣扎,就一命呜呼了。如果遇到势均力敌的敌手,袋獾便发出阵阵低沉阴森的嚎叫来恫吓敌人,那声音在夜空中回荡,令人听了毛骨悚然。
  袋獾十分勇猛凶悍,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强敌,它都不会退避,一定要斗个你死我活,真像是“拼命三郎”。袋獾虽然很厉害,但是要捉住它并不难。因为袋獾很贪婪,只要用一块肉帮诱饵,就能将它诱骗过来。
最耐寒的兽
  地球的北极是地球上除南极以外最寒冷的地区,那里终年冰雪覆盖,是一个银色的世界。由于全年绝大部分时间的气温都以零度以下,最低气温曾到过零下52度,生活条件十分恶劣,绝大多数生物不能在那里生存。然而,冰冷的北极并不是一个毫无生命的世界,在那里,还有一些顽强的生命在那里生息繁衍。被称为“北极霸王”的极极熊就是那里的常住居民,它也是兽类王国里最能耐寒的兽。
  北极熊为什么能不畏严寒呢?这和它特殊的身体构造分不开。北极熊常年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北极,寒冷的生活条件培育了它极强的耐寒能力。它身披一身厚厚的长毛,这些毛的构造十分特殊,毛干全朝阳
空心的,既能隔热,又能有收大量的紫外线,保温的性能十分好。而且北极熊身上毛毫不沾水,即使它在冰冷刺骨的海水里游上几十千米也不会湿透。它上岸来只要将身体抖上一抖,长毛巴上就会变干。还有,北极熊不像其他的黑熊、棕熊那样杂食,而是以肉食为主,只要在夏季里吃很少一点植物来调剂口味。由于大量捕食海豹、海象和鱼类,北极熊身体积蓄了大量的热量,皮下积存了厚厚的一层脂肪,有了这些条件,北极熊就更能抗御北极的严寒了。
  在北极的冰雪世界里,北极熊生活得十分惬意自如,因为在这里,它是唯我独尊的霸王。它极善于游泳,一游就是几十千米,上百千米。它的脚掌底下多毛,可以使它在冰面上快速地奔跑而不至滑不倒。有趣的是,北极熊习惯了寒冷地带的生活,反倒十分怕热,有些生活在纬度较低地区的北极熊,甚至要在夏季减少活动,或做短暂的夏眠,以躲避炎热。
会下蛋的兽
  1880年,一件十分奇特的动物标本被人从澳大利亚带到了英国。当动物学家看到这到这件标本时,发现它真令人不可思议:你看它嘴长得扁扁的很像鸭子,浑身长满密毛又像一只小兽,可是它的身体后部却只有一个泄殖孔,看上去又像是一保会生蛋的动物。动物学家们十分生气,认为这个标本是有人用不同动物的各个部分拼凑起来愚弄他们的。因为哺乳动物全都是胎生的,哪里有会下蛋的兽呢?然而,又经过仔细的研究,动物学家们怎么也找不出任何人工拼接的痕迹,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这种既不像鸟,又不低像兽,也不像爬行类的动物到底该算哪一类呢?动物学家们经过反复比较研究,经过100多年的急论,最终还是把它归入了哺乳类。从此,哺乳动物全都是胎生的结论被打破,也有了会下蛋的兽。
  鸭嘴兽是一种古老的动物,数百万年以前,它就和剑齿虎、长毛象等动物一起生活在地球上。后来,剑齿虎、长毛象这些动物早已从地球上绝灭,唯独它却奇迹般地生存下来了。它和我国的大熊猫一样,是地球上的活化石。目前,它只生存在澳大利亚,有些动物园曾想饲养它,但是都没有获得成功。
  鸭嘴兽多生活在池塘,河边,它在岸上掘洞而居。它产的卵像鹅蛋一般大小,孵化十几天之后,小鸭嘴兽就破壳而出了。小鸭嘴兽靠吃妈妈的奶发育长大。雌鸭嘴兽没有乳头,乳汁从腹部区流出,幼兽只好在妈妈的乳区舔食乳汁。刚出生的幼兽活动能力很弱,要靠妈妈的精心照料,直到四个月以后才能独立地觅食。
  鸭嘴兽很善于游泳,爱吃蚯蚓、蝌蚪、青蛙等食物,它既能吃,又能拉,是个不讲卫生的家伙。雄鸭嘴兽的后脚上还有一根毒刺,能分泌出毒性极强的毒液,这在哺乳动物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嘴巴像针锥的兽
  鸭嘴兽靠下蛋来繁殖后代的确很奇特,不过,在澳大利亚它还有一个会下蛋的亲戚更为奇特,那就是针鼹。
  针鼹和鸭嘴兽都是属于单孔类,是世界上仅有的会下蛋兽。它因为爱吃蚂蚁,又被人称为澳洲的食蚁兽。针鼹的长相也十分奇特:浑身布满了头锐的针刺,看上去活像一只大刺猬。一旦遇到敌害,它也能像刺猬那样,将身体蜷缩成一团,竖起一根根针刺,令敌害无从下嘴。
  除了长相像刺猬,针鼹的头部前端,还长有一个坚硬无毛、像针一样的长喙。它的嘴和鼻孔就开口在喙前端的小孔内。它的名字针鼹,就是因为这根针一样的怪嘴而得来的。针鼹的喙十分坚硬,用它和四肢强大的钩爪,针鼹很容易将蚁穴挖开,然后,便从嘴里伸出一条富有粘液的长舌头,将蚂蚁和白蚁粘食到肚子里。针鼹虽然也是卵生,但和鸭嘴兽不同的是,它把卵产在自身一个特殊的袋囊内孵化,十天后幼仔的母亲温暖舒适的袋囊里,舔食着母亲分泌的甘甜乳汁,健康安全地成长。直到小针鼹身上长出了硬刺,母亲感到很不舒服时,才把幼仔掏出来继续哺育。
  除了会下蛋孵蛋外,针鼹还有奇特的地方,据动物学家测定,它是世界上体温变化最大的兽。它的体温可以在20-35度之间变化,而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体温是恒定的。
  还有,针鼹也是一种长寿的兽。在美国费城的动物园里,一只针鼹从1903年活到了1953年。如果加上它进行动物园以前的年龄,它的寿命足有50多岁,真可以称得上是老寿星。
“不喝水”的兽
  在澳大利亚,没有比树袋熊更惹人喜爱的动物了。你看它,浑身的毛又软又厚,胖呼呼的圆脸蛋上有一个黑黝黝、引人注目的大鼻子,再加上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和毛茸茸的短耳朵,憨态可掬的样儿,活像一个滑稽可爱的绒毛玩具熊。
  树袋熊又叫考拉,是袋貂科动物,因为它长得很像熊,尤其像我国特产的大熊猫,又长年生活在桉树上,所以人们才给它取了个名字。别看树袋熊长得体态比较笨拙,可它爬树的本领却十分惊人。它一年四季生活在桉树上,可以在相距跳跃自如,即使是在熟睡之中,也能抱紧树干而不掉下来。由于树袋熊的食物是多汁的桉树叶,足够它解渴,所以它从不专门下树来喝水。澳大利亚的土著人称它叫“考拉”,意思就是“从不喝水的兽”。
  树袋熊像其他有袋类动物一样,腹部也有一个育儿袋。刚出生的小幼熊要妈妈的袋囊里生活上6个月,才能离开袋囊学习爬树,吃嫩桉树叶子。树袋熊妈妈对小熊十分疼爱,常常背着它们在树上玩耍。有时候,小熊过分淘气,惹得妈妈生了气,妈妈便用前爪在它们的屁股上打几下,小熊便乖乖地钻进妈妈的育儿袋,不敢再调皮了。
  树袋熊是个十分挑剔的食客,它的食物很单一,只吃桉树的叶子,而且在300多种桉树叶子中,它爱吃的也不过20种。如果没有它爱吃的桉树叶。它宁可饿死也不肯改变自己古怪的食性。由于树袋熊总是吃桉树叶,它的皮毛充满了浓郁的桉叶气味。这种像薄荷片的气味是良好的驱中心剂,所以,树袋熊的皮毛是永远不会生虫的。
  因为树袋熊形态十人惹人喜爱,性情温顺,澳大利亚人总爱把长毛绒做的玩具袋熊作为礼品赠给客人。
长着大花脸的兽
  在我国的古书中,记载有一种叫“山鬼”的兽的传说。说这种兽是山谷之中的魔鬼,长相十分奇特怪异,有一张色彩艳丽的大花脸。它不但能呼风唤雨,驱使神灵,来无踪,去无影,还能指挥狼、虫、虎、豹等猛兽毒虫。如果有哪个不服它管,它就毫不客气地把它吃掉。古书中还说,“山鬼”还会把美貌的女人抢到山里做妻子。这些传说当然不是真的,这种被称为“山鬼”的兽,其实是一种叫“山魈”的哺乳动物,它产在非洲的西部。
  山魈属于灵长目猕猴科。它体长约一米,毛为黑褐色,尾巴很短,腚部鲜红。最引人注目的是它那张大花脸,你瞧,深红色的鼻子,蓝色带有紫色的条纹的脸,嘴上有又粗又硬的白胡须,漆黑深陷的两只眼睛,乍一看,真能让人联想起传说中的山精鬼怪来。
  别看山魈个子不算太大,站起来才一米来高,可它却十分凶猛强壮。山魈的头很大,几乎和非洲的雄狮一样,再加上它的四肢十分强壮有力,牙齿尖锐无比,就连一般的猛兽也要惧它三分。
  山魈喜欢群居,它们发怒的时候,会折断树枝,搬起石块,同它们的敌人搏斗。不但狒狒、黑猩猩不是它们的对手,就连狮子、猎豹,如果遇到成群活动的山魈,也要退避三舍。
  山魈的食性很杂,不仅吃小鸟小兽,而且也爱吃植物,尤其爱吃人们种植的谷物。因此,非洲农民受它的危害不浅。
  由于山魈的外貌奇特瑰丽,它被人们当做一种珍奇的观赏动物,饲养在世界的许多动物园里。
被誉为“沙漠之舟”的兽
  浩瀚的大沙漠,常被人们称作“死亡这海”,绝大部分动植物不能在那里生存。然而,就在这“死亡之海”里,有一种动物却能适应那里严酷的环境,顽强地生存下来。这就是被人们称为“沙漠之舟”的骆驼。
  目前在世界上,有两种骆驼。一种生活在亚洲,背部有两座驼峰;另一种生活在非洲,背部只有一座驼峰。非洲驼全部都是工人饲养的,亚洲驼除人工饲养的外,还有极少野生的品种,生活在我国新疆的塔里木盆地里,是极为珍贵的野生动物,已经受到了国家的严格保护。
  骆驼能适应沙漠干旱严酷的生存条件,是和它特殊的身体构造分不开的。据动物学家研究,骆驼身上的每个细胞都具有贮存营养物质和水分的功能,特别是它背部的驼峰,是一个专门储藏营养和水分的大仓库。有了这特殊的功能,骆驼即使一连几天不饮不食,也能驮二三百千克的货物,在沙漠里,以每小时10-20千米的速度,一天走上一百五六十千米的路程。骆驼这样忍饥耐渴,给沙漠地区的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悠悠的驼铃声,给寂静的沙漠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骆驼的毛厚实,这使它能在昼夜温差很大的沙漠保持体温;它的蹄又阔又大,行走时不会陷进沙子里;它的眼睫毛和鼻孔也有特殊的构造,不怕风沙的吹打;它的嗅觉很灵敏,1.5千米以外就能嗅到不源的气味。
  人们常说飞禽走兽,其实动脉话说得并不确切。因为在鸟类中,有像鸵鸟、企鹅、几维鸟那样不会飞的鸟;在兽类中也有像鼯鼠和蝙蝠那样会滑翔、会飞行的兽。
  鼯鼠虽然能使自己的身体腾空,在空中飞越滑行很长一段距离,然而,从严格意义上讲,这并不能算是飞行,而是滑翔。在兽类中,唯一真正会飞行的是蝙蝠
  蝙蝠虽然会飞,但它却是一种小型的兽类,因为它的身体构造和鸟类完全不同。鸟的嘴是角质的,里面没有牙齿,消化食物靠嗉囊和沙囊。而蝙蝠的嘴里却有细小的牙齿,它只有胃,而没有嗉囊和沙囊。还有,鸟类都是卵生的,而蝙蝠是胎生的,幼蝠靠吃母乳长大。鸟类的身上长有羽毛,而蝙蝠的身上和其他兽类一样。长有毛发。蝙蝠的动脉也和鸟类不一样,鸟的翅膀由羽毛组成,而蝙蝠的翅膀是前后肢及尾间一层薄膜。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讲,蝙蝠是一种会飞的小兽。
  蝙蝠的种类很多,有大蝙蝠和小蝙蝠两大类,900多种。大蝙蝠是素食的,只吃果实和花蜜;小蝙蝠多数吃昆虫,也有吃鱼、吸血或吃其他小动物的。小蝙蝠多在黄昏和夜晚出来活动。夏天傍晚,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它们在一边低飞,一边发出吱吱的叫声,捕食空中的蚊虫。蝙蝠吃掉了大量的蚊虫,是有益于人类益兽。
  蝙蝠在夜晚能捕食在蚊虫,是它们有一双“夜视眼”吗?不,蝙蝠
的视力很差。动物学家们经过细心观察研究发现,蝙蝠是利用回声定位的方法来辨别方向和捕食蚊虫的。它也是一种带“雷达”的兽。它的这种特性,我们将在下一篇《人称“活雷达”的兽》里再做介绍。
人称“活雷达”的兽
  我们知道,在鱼类和鸟类中,都有靠回声定位的“活雷达”。有趣的是,在兽类中,这样的“活雷达”也不少。蝙蝠、白鳍豚、海豚就是兽类中的“活雷达”。
  以前,人们看到蝙蝠在夜幕里飞来飞去捕捉蚊虫。总感到很奇怪,不知道它是怎样避开空中的确良那结障碍物,发现些小小的蚊虫的。260多年前,一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想弄清蝙蝠能在夜晚辨别方向和捕食的原因。这位科学家先把一只大蝙蝠弄瞎了眼,然后把它放进一间拉了放多铁丝的大房子里,令人惊奇的是,它依然可以绕过铁丝捕捉到蚊虫,也许它是靠嗅觉来飞行捕食的?科学家又把蝙蝠的嗅觉器官破坏了,可是它仍旧像以前那样飞行得很好,而当科学家把蝙蝠的耳朵塞住以后,它终于四处碰壁,一只小虫也捉不住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位科学家一直也没有找出原因来。后来,又经过许多科学家的研究后发现,蝙蝠是靠嘴巴和鼻孔发出超声波来探测物体的。当这些像雷达一样的超声波遇到物体时,就会被反射回来,蝙蝠的耳朵听到回声,就能根据声波的强弱来判明物体的距离方位和大小。有了这样的一个“活雷达”,蝙蝠就可以在夜幕中自如的飞行和捕食了。
  白鳍豚和海豚是生活在水中的兽,它们便能根据这回声的强弱,来测定物体的方位。白鳍豚和海豚的回声定位方式和舰船的声纳很相像,声纳也是将声波发射出去,然后再接收物体反射回来的声波,来测定物体的方位和距离的。
  蝙蝠、白鳍豚和海豚,这些动物是多么奇妙啊!它们给了我们人类十分有益的启示。
被称为“山中之王”的兽
  在动物世界里,弱肉强食是司空见惯的事,有许多动物是靠吃别的动物而生存的。在兽类王国里,就有许多这样靠吃其他动物生存的食肉兽。我们熟悉的豺狼虎豹和狮子就是兽类王国里的食肉者。
  食肉兽虽然每年要吃掉大量的弱小动物和食草动物,但是,它们也是大自然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它们的存在,维持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食肉兽中,最凶猛强大的被称为“山中之王”的虎。作为“山中之王”,虎的确是威风凛凛。你看它,体躯健壮,体重足有二三百千克重。血盆大口中的虎牙,颗颗锋利无比,犹如一把把钢刀。强劲有力的前爪,只要一两下,就可以将一只山羊的脊骨打断。它要是大吼一声,山林里顿时会山摇地动,鸟兽无踪。山林里,各种野兽都怕它,就连力大无比的象和黑熊见了它也要退避三舍,不敢同它较量。
  虎仅仅生活在亚洲,有六个亚种。在我国有东北虎、华南虎和少量孟加拉虎。东北虎是体形最大的虎,堪称“王中王”。它的体长可达3.6米,体重300多千克。它一般只在夜间活动,以鹿、狍子和野猪等野兽为食,很少伤害人畜。结南虎的体形较小,毛色较深,生活在我国的南方各省。孟加拉虎主要分布在孟加拉、伊拉克、泰国、尼泊尔等国家。伊郎虎主要分布伊朗、伊拉克土耳其等国家。由于虎的毛皮十分珍贵,虎骨、虎胆、虎肉、虎眼都能入药,经济价值很高,所以,遭到了人类的大量捕杀,数量急剧减少,像爪哇虎、巴厘虎已经灭绝,其他的虎也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我们要认真地保护老虎,使它不要在地球上灭绝。
被誉为“和平大使”的兽
  大熊猫是我国独有的珍奇动物,也是世界上最珍稀的动物之一。它的模样很像熊,全身雪白,四肢和两只耳杂、两个眼圈为黑褐色,毛茸茸的,十分逗人喜爱。它憨态可掬的形象被世界野生动物协会选入了会标,它还常常带着中国人民的友好情意,远涉重洋,到世界许多国家去作客,成为深受世界各国人民欢迎和喜爱的“和平大使”。
  大熊猫是一种十分古老的兽。一百多万年前,它曾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各省。后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和自然环境的变迁,它生存的地域越来越小,到如今,只剩下四川和甘肃、陕西南部几处面积十分狭小的地区了,而且数量也极为稀少,大约只剩下不足1000只。,因此,人们把大熊猫这种既古老又珍奇的兽,称之为动物“活化石”。
  大熊猫生活在海拔2000-4000米的高山箭竹林区。那里的山高林密,人亦罕至,是大熊猫生活的乐园。大熊猫的食性很特别,它虽然属于食肉目动物,可是偏偏喜爱吃素。它最爱吃箭竹的嫩枝叶和鲜笋,只是偶尔一些竹鼠、鸟蛋、蜂蜜和蔬菜来换换口味。如果它的食谱中缺少了竹子,就会因消化失常而生病,甚至死亡。据动物学家研究,大熊猫这种由荤素的奇特食性,是它几百万年来不断适应自然环境变迁的结果。大熊猫的食性这么狭窄,使得它只能生活在盛产箭竹的高寒山区里。
  大熊猫这样珍贵稀少,惹人喜爱,堪称我国的“国宝”。为了保护它,在大熊猫栖息地,我国政府专门设立了自然保护区。祝愿大熊猫能在那里永远不断地生息繁衍下去。
最聪明的兽
  在陆地上的兽类中,最聪明的要数黑猩猩。它不但和我们人类同属于灵长类,是世界上智慧仅次于人类的动物,而且它的身体形态结构也和人类最接近,可以说是我们人类的近亲。
  黑猩猩生活在非洲的原始森林里,动物学家对它的生活习性进和了长期的研究,发现它们以家族群落而居,每上家族由一只雌兽带几只幼兽组成,几个、十几个家族再组成群落,不同群落的黑猩猩这间常常发生战争。动物学家在观察中发现。黑猩猩不但会使用简单的工具,还会制造简单的工具,用来采食或作为武器。比如,它会掰去树枝上的枝杈和叶子,做成木棍;把大石块打碎做成合用的小石导体;会用草棍伸到蚂蚁窝里“钓”蚂蚁吃;还会用树枝树叶为自己搭建栖身的巢。这些都是其他动物所不能做到的。
  在人的驯养下,黑猩猩的智力表现得更加与众不同。它不仅会摹仿人教给的动作用餐具进食,用铲子挖土,用钥匙开门,骑自行车,画画,给人拖地板、洗衣服,在马戏团里表演精彩的节目,甚至还会听懂和学会一些简单的人类语言,用手势和主人交流思想。美国的一位农场主驯养了一只黑猩猩,它不但能帮助主人干简单的农活,甚至还学会了拖拉机,成了农场里一名能干的“农业工人”。在法国的马赛动物园里,曾有过一只叫“亨利”的黑猩猩,它学会了驾驶摩托车,能游客带上送回旅店。
  除了黑猩猩,像猩猩、大猩猩这些类人猿也都很聪明,它们会不会像古猿那样也进化成人呢?科学研究表明,现代类人猿虽用人类祖先的“孪生兄弟”,但是,它们已经向动物的方向特化发展了,因此,它们不会变成人的。
负子而行的兽
  在南美洲的丛林里,有一种很独特的兽,因为这种兽的雌兽常常把自己的女子背负在身上行走,所以,人们给它取名叫“负鼠”。
  负鼠的体形不大,很像一只大老鼠。它虽然生活在南美洲,但它和大洋洲的袋鼠、袋狸、袋熊等有袋类动物却是近亲。因为,在雌负鼠的腹部也长有一个哺育子女的育儿袋。虽说负鼠独自飘零在美洲,可它仍然是有袋类动物家族中的一个成员。
  负鼠生儿育女的本领独特,雌负鼠从怀胎到分娩做妈妈,一般情况下12-13天,情况特殊时,仅仅只用8天。这么短的妊娠期,在哺乳动物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雌负鼠不但怀孕期短,它还是个多产的妈妈。每胎可以产仔6-14只。刚刚生下负鼠幼仔很小,如同一只蜜蜂那样大小。虽然这时它们还发育不全,耳目紧闭,却能依靠前爪,从母亲的泄殖腔口,爬进妈妈腹部的育儿袋。在温暖舒适的育儿袋里,小负鼠们贪婪地吸吮着母亲甘甜的乳汁,很快便发育长大。当它们的形体完全长成一只小负鼠的时候,小负鼠还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爱子心切的负鼠妈妈便把自己的尾巴缠绕在上面,背负着它们四处去寻觅食物。小负鼠的尾巴有很强的缠绕能力,即使母亲背着它们攀爬跳跃,也不会掉下来。
  有趣的是,负鼠还是一种善于装死的动物,每当遇到危险,来不及逃跑时,就躺下来装死。不过,这种小小伎俩很难骗过聪明的人类,结果反倒做了俘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色摩托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