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医学院成绩查询心脏手术药吗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整形自体脂肪丰胸前后对比图_新闻源_时空网
| | | | | | | | | | |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整形自体脂肪丰胸前后对比图
& & &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科自体脂肪丰胸前后对比图?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科整形医院做自体脂肪丰胸怎么样?【好大夫在线】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科做自体脂肪丰胸价格?哪个医院口碑最好?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科哪个医院医生最好?关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科自体脂肪丰胸前后对比图的问题,索菲网小编为你介绍专业正规的,整形美容医院!了解更多有关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科的整形医院自体脂肪丰胸 的信息,赶紧找索菲网专业咨询为你解答,点击咨询。马上了解合适的整形医疗机构,供你选择。现在就和索菲网小编一起来具体的了解下吧!
您有什么不了解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的logo索菲整形网提供24小时整形专家在线咨询服务
&&&&&&自体脂肪丰胸是指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它是隆乳术的一种,它是以自体的脂肪细胞作为隆乳材料,通过自体脂肪填充、自体组织充填等方法移植注射于乳腺组织并促使其成活,以使乳房并增强女性形体为目的的一种隆乳手术。&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科自体脂肪丰胸案例:【索菲网】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坐落于江西南部、赣江源头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医院创办于1958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励精图治,现已发展成为医疗、教学、科研水平居省内一流、江西南部领先的省直省管综合性甲等医院,是赣、粤、闽、湘四省通衢区域性医疗、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的现代化医疗中心。&
&&&&&&&以上就是关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科自体脂肪丰胸前后对比图”的介绍,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索菲网专家提醒爱美人士:对于手术方法的选择上,要综合医生的专业意见、个人倾向 、自身的条件等多种因素来考虑。同时还要做好术前沟通工作,避免整形纠纷。整形并不是万能的,要根据每个人具体的情况和手术能达到的效果来设计合理的手术方案。这样才会有更加满意的结果。如果还有其他不了解的 问题,可以点击页面在线咨询,和专家进行一对一交流,解答自己的疑惑。
【官方网站:】
整形交流群:
双眼皮整形交流群:
隆鼻交流群:
吸脂丰胸磨骨群:
编辑:李采芸
微信展示区
· · · · · · · ·
内科 白血病心脏病 胆囊息肉冠心病支气管炎糖尿病贫血口腔溃疡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过敏性紫癜 脑梗塞血小板减少肠胃高血压甲亢哮喘 增高
五官 中耳炎红眼病 咽炎白内障青光眼近视眼牙周炎鼻炎
雀斑 雀斑湿疹 狐臭荨麻疹鲜红斑痣胎记扁平苔藓皮肌炎灰指甲鱼鳞病痤疮 白塞氏病白癜风牛皮癣红斑狼疮
整形 隆下巴除皱疤痕种植牙植发美白护肤牙齿矫正瘦身瘦腰脱毛牙齿美白隆鼻吸脂塑身瘦腹部双眼皮开眼角
肾病科 肾炎肾结石尿毒症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症肾盂肾炎肾功能不全肾小球肾炎肾衰竭
不孕不育科 男性不孕不育输卵管炎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疾病闭经黄体功能不全输卵管堵塞不孕不育女性不孕
肛肠科 结肠炎痔疮
儿科 小儿肺炎孤独症小儿腹泻小儿气管炎小儿感冒腮腺炎多动症黄疸
肝病科 乙肝肝腹水丙肝甲肝肝炎脂肪肝肝硬化
肿瘤科 胰腺癌子宫癌直肠癌胆囊癌脑癌肺癌食道癌肾癌肿瘤胃癌大肠癌肝癌乳腺癌卵巢癌血管瘤
男科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阳痿膀胱炎阴茎延长性功能障碍生殖感染早泄包皮过长阴茎增粗淋病附睾炎前列腺囊肿卵巢癌血管瘤
性病 尖锐湿疣
神经科 癫痫脑瘫
骨科 佝偻病脊柱畸形坐骨神经痛重症肌无力风湿颈椎病骨髓炎骨质增生股骨头坏死骨刺拇外翻腰间盘突出软组织损伤腰肌劳损关节炎
妇科 月经不调子宫肌瘤宫颈糜烂宫颈肥大附件炎阴道炎痛经人流盆腔炎尿路感染尿道炎宫外孕卵巢囊肿乳腺增生无标题文档
赣南医学院硕士生导师简介
                        
                          
                    硕士生导师连其深教授
  连其深,男,1946年1月生,汉族,福建龙岩人,中共党员,药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1969年南京药学院药学系本科毕业,1982年江西医学院药理专业研究生毕业并获医学硕士学位,1991年为国家公派高访学者,在日本九州大学医学部从事药理研究达一年。历任药理教研室副主任、医学基础部副主任、学院科研处处长等职,为江西省高校“十五”重点学科――药理学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国药理学会理事、江西药理学会副理事长、江西生理科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赣州分会常务理事、赣州药学会常务理事等职。获2002年度国务院特殊津贴。
  研究领域:药理学(心血管药理、神经药理和中药药理)。
  发表论文科研论文40余篇、综述论文6篇,其中被SCI收录2篇、Medline收录10篇、化学文摘(CA)收录3篇、国际药学文摘(IPA)收录1篇,获国际性、省、地优秀学术论文一、二、三等奖10余篇。参编并已出版的著作4部,其中“实用药物手册”获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1998.9)。
  已主持完成卫生部、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厅、教育厅、赣州市科委科技计划课题各1项。目前主持的在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蛇床子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臭牡丹根活性成分的镇痛作用”、江西省教育厅课题“臭牡丹根镇痛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药理研究”。
  1987年以来,主持开展了中药蛇床子的系列药理研究,负责完成了“蛇床子有效成分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筛选”(95.12,南京药物研究所合作题)、“花椒毒酚的药效学研究”(97.7,卫生部项目)、“蛇床子素的镇痛、抗炎免疫作用”(98.12,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95502)、“花椒毒酚的心血管药理作用研究”(03.12,江西省教育厅项目,赣教计字号)、“花椒毒酚抗心律失常的药效学研究”(04.7,江西省科技厅项目No.)。
  科研成果“花椒毒酚的药效学研究”获2001年赣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1年受聘江西医学院药理学硕士生导师,已培养研究生2名。
联系方式:江西省赣州市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邮  编:341000
手  机:
                    硕士生导师韩立民教授
  韩立民,男,1956年07月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中西医结合硕士生导师、执业律师、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981年毕业于赣南医学院,2001年6月获湖南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2006年6月获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学位。现任赣南医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8篇;出版著作4部,主编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形态学科实验指导》和《医学功能学科实验指导》,副主编《中医药医学统计学》,参编《中医诊断学习题集》;主持及为主参与科研课题18项,其中国家级课题“高等中医药院校实验改革与实践”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研究方向主要为中医“证”的现代医学研究和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在研课题有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课题“胃脘痛中医辩证与胃镜象及相关指标关系研究”、“翻白草总黄酮的主要药效和毒性的研究”、“菟丝子总黄酮对去势雌性大鼠血管内皮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及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改革课题“活页教材在教材改革中的意义研究”。
  长期承担《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医学导论》、医事法律教学研究。承担硕士研究生中西医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现为江西中医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人。
联系方式:江西省赣州市医学院路1号
赣南医学院
邮  编:341000
手  机: E-mail:
                      硕士生导师黄诚教授
  黄诚,1968年10月生,江西吉水人。生理学教授,理学硕士,硕士生导师,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人选),江西省普通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普通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优秀青年学者,现任赣南医学院科研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兼学科办副主任。
  1996年9月至1997年7月在北京医科大学生理系助教进修班学习,1997年9月至2000年6月师从于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韩济生教授并获得理学硕士学位(生物学)。
  研究兴趣与研究方向:
1、探讨电针(electroacupuncture)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中的作用机理;
2、在动物模型上研究形成和维持慢性痛(如炎症痛、神经源性痛和癌症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及其治疗。
  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穴位电刺激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机制探讨―神经肽与细胞因子间的相互作用》、教育部和卫生部重点实验室横向科研课题《HANS刺激对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教学改革课题各1项。近5年在国际学术期刊(Brain Research、Brain Research Bulletin、Neuroscience Letters、Life sciences)和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SCI收录7篇)。
  现兼任赣南医学院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江西省青年联合会委员,赣州市青年联合会常委,赣州市专家联谊会成员。现为中华医学会、中国生理学会、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中国药理学会、中国疼痛医学会和江西省生理学会会员。2006年受聘江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生导师。
联系方式:江西省赣州市医学院路1号
赣南医学院科研处
邮  编:341000
手  机:  E-mail:
                      硕士生导师曾靖教授  
  曾靖,男,1958年生,江西赣州市人。药理学教授,硕士导师。现任江西赣南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主任。江西省高校“十一五”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评委,江西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委会委员库成员。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编委。
  江西省医疗鉴定委员会成员,江西省药理、生理科学会理事。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编委。赣州市政协委员,江西省药理学会理事,江西省医疗鉴定委员会委员,赣州市药理学会理事。
  1984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药学系药学专业,大学本科,学士,年在北京医科大学药理高师班进修。毕业后一直从事药理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理、心血管药理。
  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大豆苷元磺酸钠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
  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EM、CA收录8篇。
  2006年受聘江西中医学院药理学硕士生导师。
联系方式:江西省赣州市医学院路1号
赣南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邮  编:341000
手  机: E-mail:
                        硕士生导师李舒梅教授
  李舒梅,1955年5月生,江西上犹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赣南医学院科研中心、预防医学系主任,江西省预防医学会理事,江西省营养学会理事,江西省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会理事。
  1978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1987年至1992年间先后到原华西医科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进修学习。
  教学上,系统讲授了《预防医学》、《儿童少年卫生学》、《临床流行病学》以及硕士研究生的《医学统计学》、《医学科研设计》等课程。完成江西省教育厅资助教学研究项目:①《分析实验教学课件的制作与应用》(2002年,主持);②《实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与应用》(2004年,主持);③《试分析系统软件的开发》(2005年,第二)。参与编写教材《医学实验方法概论》(副主编)。
  科研中,注重医学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研发临床与基础医学相结合的项目。1990年以来主持或作为主要骨干完成了18项各级科技课题。目前主持在研的课题有:① 赣州市饮用水微囊藻毒素暴露与人群健康效应的研究(赣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② 赣江水系微囊藻毒素污染的环境流行病学研究(江西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承担完成“人角膜缘干细胞羊膜移植治疗严重眼表泪液病的临床研究”(江西省卫生厅资助)的基础研究工作,经赣州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进行了鉴定,评价该研究成果在同类技术研究中达国内先进水平。
  在国家级等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29篇,其中13篇为中文核心期刊。参编论著1部《微量元素医学精要》。
  2006年受聘江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生导师。
联系方式:江西省赣州市医学院路1号
赣南医学院科研中心
邮  编:341000
手  机::(5
                       硕士生导师马廉兰教授
  马廉兰,女,汉族,1952年11月出生于江西省上犹县,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赣南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主任、院级重点学科病原生物学学科带头人。江西省微生物学会理事、江西省免疫学会委员。
  1976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分配在江西赣南医学院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工作,年先后在中山医科大学微生物学高级师资班(卫生部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进修并结业。
  教学上系统讲授了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人体寄生虫学等课程,教学反映好。主持江西省教育厅教改课题“病原生物学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改革”。副主编《形态实验技术》、《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指导》;参编《医学免疫学》大学教材、《医学免疫学》成人教育教材等(均公开出版)。
  主要研究方向:深部真菌;中草药抗真菌研究。
  近年来作为主要骨干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1项,主持完成各级科技课题12项。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微生物学通报、中山大学学报等多种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28篇。目前主持在研的项目有:(1)知母有效成份对白念珠菌致病性的影响(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2)抗深部真菌中药的免疫药理作用研究(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国内率先应用芽管试验法筛选抗白色念珠菌中草药,为抗真菌药物的筛选提供了新方法。首次从病人分泌物中分离鉴定具有荚膜结构的白假丝酵母菌,对进一步探讨白假丝酵母菌的致病因素与致病机制、研制抗菌药物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主持完成的“知母等中草药抗深部真菌的实验研究”、“具有荚膜的白假丝酵母菌的分离鉴定与研究”于2002年、2005年先后通过科技成果鉴定,省、市专家鉴定该两项成果均属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创建的荚膜肿胀实验干片染色法为教学、科研和临床测试荚膜菌株提供了新技术。
  获科技成果奖2项: “知母等中草药抗深部真菌的实验研究”获2003年赣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具有荚膜的白假丝酵母菌的分离鉴定与研究”获2006年赣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
2006年受聘江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生导师。
联系方式:江西省赣州市医学院路1号
赣南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邮  编:341000
手  机: Email:
                        硕士生导师江柏青教授
  江柏青,男,1951年2月出生于江西省莲花县,中共党员,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赣南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胸心外科主任。
  1978年赣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习,毕业后留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从事临床教学及医疗工作。工作认真负责,爱岗敬业。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医疗、科研经验。在胸部重症损伤、胸部肿瘤、体外循环不停跳心脏手术方面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尤其擅长胸部肿瘤诊治,救治了百余例重症胸部创伤者的生命,成功抢救了五例心脏贯通伤员,开创该院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并在江西省率先开展体外循环不停跳心脏手术,填补省内空白,得到了同行专家的公认和赞誉。
  作为赣南医学院外科学术带头人及赣南地区胸心外科学术领头人,先后开展新技术项目10多项,其中“经腹海尔氏术附加胃底固定治疗贲门失驰缓症”、“游离空肠三腔代胃在全胃切除术中应用”分别获赣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其中前者还获中华医学创新技术成果一等奖。近年来“体外循环不停跳心脏手术”、“食管吻合器在食管癌手术中应用”、“肺叶切除支气管残端结扎法”等技术通过省级鉴定,填补省内空白,达国内先进水平。在省级以上杂志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获国际优秀论文奖3篇。多次与国内外专家交流学术经验,在海内外享有声誉。
  目前承担省厅级课题5项:“体外循环不停跳心脏直视手术”、“电化学治疗肺癌”、“体外循环不停跳心脏手术早期心肌损伤的研究”、“二尖瓣二孔成形对左室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乳腺癌保乳手术组织切除安全范围的病理学及临床研究”;胸部微创手术“胸腔镜在胸腔手术中的应用”、“手助胸腔镜食管癌根治切除”2项为赣州市中标课题。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基金资助6.2万元。
  兼任国际微创心胸外科学术委员、江西省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常委、闽粤赣肿瘤防治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抗癌协会江西分会理事、江西省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委、江西省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赣州市胸心血管外科学会主任、赣州市外科学会名誉主任等职。享受省卫生厅特殊津贴和江西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并曾获省“十佳医师”、省“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等殊荣。
  2006受聘南昌大学医学院外科学硕士生导师。
联系地址:赣州市青年路23号
邮政编码:341000
联系电话:
                       硕士生导师廖伟教授
  廖伟,男,1965年8月生,中共党员、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兼心血管内科主任。
  1988年毕业于苏州医学院,同年分配在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从事内科学教学和内科临床工作。1995年4月至1996年4月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学习心血管内科临床和介入诊治,1998年1月至1998年4月在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学习心脏病介入治疗,2001年3月至2001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学习心脏病介入诊断和治疗。
  在医疗方面,引进“经静脉床边紧急临时心脏起搏术”等21项新技术,并全部通过了赣州市卫生局的新技术验收,填补了赣州市的空白,部分新技术填补省内空白,为千万名心血管患者解除了病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997年起主持江西省卫生厅科研课题“慢性心力衰竭规范治疗技术和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技术”、“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封堵术”,赣州市科技局科研课题“倾斜试验加硝酸甘油舌下含化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等9项,共获科研经费5.6万元。参与者科研课题11项。发表的论文17篇。
  有4项科研成果通过了赣州市科技局鉴定并获赣州市科技进步奖,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的临床研究”获赣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现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专科会员、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委、江西省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赣州市专家联谊会会员。2004年被选为江西省卫生系统学术与技术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004年被评为赣南医学院“优秀教师”,1998年、2002年、2005年连续三届被评为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十佳医师”。
2006受聘南昌大学医学院内科学硕士生导师。
联系地址:赣州市青年路23号
邮政编码:341000
联系电话:
                       硕士生导师曾祥云教授
  曾祥云,女,汉族,1955年2月生,中共党员,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赣南医学院眼科学教研室主任、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任,担任江西省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中西医结合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员,赣州市医学会理事、赣州市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西省和赣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赣州市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
  1977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一直在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从事临床医疗、科研及教学工作。曾赴北京医科大学、中山医科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河南医科大学、江西省人民医院等单位进行专题学习进修。主持和参与完成江西省卫生厅科研课题5项、江西省教育厅资助项目4项、学院及市卫生局资助课题7项。在中华眼科杂志、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美中国际眼科杂志等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参加编写本科教材二部,多次出席国际、国家及省地市眼科专业学术会议。4项科研成果分别达到省内领先和国内先进水平,其中“双弧形截囊在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应用“2000年获赣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2年获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负责参加完成2004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内容“羊膜建库及其临床应用”学习班。获得国家专利项目1项(专利号:ZL 02 3 68910.2)。引进开展眼科新技术和新项目9项,有6项获得新技术和新项目奖,并通过了专家验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江西省卫生厅 “省直医疗卫生单位首批跨世纪学术及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江西省教育厅“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被澳大利亚霍洛基金会聘为“白内障复明手术培训合作项目”中方首席教员;被江西省卫生厅和澳大利亚霍洛基金会联合授予“中澳白内障手术培训合作项目先进个人”;2004年被省人事厅和省教育厅联合授予“江西省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江西省模范教师”;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批准享受“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所在科室被国务院协调委员会、卫生部、民政部、教育部等六部委授予“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集体”。医院被江西省卫生厅授予“中澳白内障手术培训合作项目先进集体”。
  2006受聘南昌大学医学院眼科学硕士生导师。
联系方法:0797----8269516(眼科病房)
0797----8266036(眼科门诊)
0797----8269572(准分子室)
手  机:
E―mail:.cn
                     硕士生导师叶军教授
  叶军,男,1960年9月生,汉族,江西赣县人,中共党员,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四党总支副书记、超声诊断科、超声医学教研室主任。为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理事,《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编委会编委,江西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副会长,赣州市科技成果鉴定和奖励评审专家库成员;赣州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1年11月赣南医学专科学校毕业分配到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在临床一线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勤勤恳恳地为病人服务,能解决大部分复杂疑难疾病的诊断问题。先从事内科工作多年,1988年始主要从事超声医学。开展超声对全身脏器包括心脏、腹部、浅表脏器如甲状腺等检查,擅长心脏、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共参加撰写并发表医学论文8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33篇;合作主编专著《简明超声医学手册》和《超声心动图鉴别诊断学》,副主编专著《临床基本技能与诊疗技术》;主持的科研课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研究”荣获2004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获赣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赣州市科技局成果鉴定9项,其中主持3项;在研主持的省、市、厅级科研课题共4项。
  为江西省卫生厅首批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999年2月中华医学会、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健康报》社评为“全国百名优秀医生”,被江西省教育厅评为“中青年骨干教师”、“十佳医生”、“省师德先进个人”;入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江西青年科学家提名”;2005年11月被省卫生厅和科技厅评选为“全省卫生科技工作先进个人”。 2004年5月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被省教育厅列为“省‘十五’重点学科”
  2006受聘南昌大学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生导师。
通信地址:江西省赣州市青年路23号,
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诊断科
联系电话:(办),手机:
                硕士生导师游宇光主任医师
  游宇光,男,1964年7月生,中共党员,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教研室副主任。系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永久会员,赣州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秘书长。
  1984年赣南医学院毕业后一直在临床从事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1991年始主要从事超声医学工作,具有系统扎实的超声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工作认真负责;熟练掌握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的基本原理,开展了超声对全身各脏器包括心脏、腹部、泌尿、妇产、浅表部位的检查,能解决绝大部分复杂疑难疾病的诊断,受到病人和同仁们的好评,擅长心脏、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超声诊断。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有培养专门人才的能力。
  具备较强的临床科研工作能力,善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并应用于实际的超声检查工作中去。以第一作者发表专业论文13篇,其中国家级10篇。参编专著《简明超声医学手册》。主持的科研课题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要参加的科研课题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通过市科技局成果鉴定6项,其中主持2项。通过市医学会新技术项目验收8项,其中主持4项。主持的在研各级科研课题共5项。
  2004年6月被省卫生厅评为“江西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006年2月被评为赣州市卫生科技工作先进个人。
  2006受聘南昌大学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生导师。
联系地址:赣州市青年路23号
邮政编码:341000
联系电话:、(科室)
硕士生导师王柏群教授
  王柏群,男,1958年5月生,农工民主党党员,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兼神经外科主任。江西省“十一五”重点学科外科学学术带头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华医学会江西省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赣州市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神经外科临床教学、医疗、科研工作二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采用显微镜神经外科技术和神经内窥镜技术治疗各种复杂颅底肿瘤、各种部位的颅内动脉瘤等疾病及重型颅脑损伤和其他各种神经外科重症疾病的综合治疗。在江西省率先开展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和下丘脑错构瘤显微手术及内窥镜下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在赣州市率先开展各种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如脑干肿瘤切除术、脊髓髓内肿瘤切除术、颅咽管瘤切除术、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以及各种部位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等。在省内享有较高声誉。
  主持省卫生厅及赣南医学院科研课题多项,并通过市卫生局新技术项目验收3项;主持的《多种部位多种类型脑肿瘤切除术》和《高血压脑出血锥颅碎吸术》分别获得了市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主持省高校优质课程《外科学总论》,并获省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主编医学专著2部,在国家和省级医学杂志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2007受聘南昌大学医学院外科学(神经外科)硕士生导师。
联系地址:赣州市青年路23号
邮政编码:341000
联系电话:
硕士生导师邹晓峰教授
  邹晓峰,男,汉族,1967.12生,江西会昌人,中共党员,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助理、泌尿外科主任。是江西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荣获
“首届江西省青年科学家提名”和赣州市“十佳医师”称号,入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享受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系国际泌尿外科学会(SlU)会员,江西省泌尿外科学会委员,赣州市泌尿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能把握专业发展动态,积极开展本专业的国际、国内新技术,在尿路结石的现代治疗、泌尿男生殖系外科疾病微创手术治疗方面有较深的造诣,达到较高水平,部分技术国内领先,多项技术国内先进、省内领先,在国内泌尿外科界享有一定知名度。娴熟开展的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和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积累了省内最大宗病例资料,其中不置肾造瘘管的和小儿经皮肾镜取石术,为国内首先报告。率先在赣州市开展的经输尿管镜碎石术治愈患者例数居国内前列。主持完成的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创造了赣南肾移植存活时间最长、生存质量最好的历史记录。
  主持国家卫生部课题1项,省卫生厅科研课题5项,学院及市局级课题3项,6项新技术通过市卫生局验收、4项新技术通过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获江西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赣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在《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尿路结石的现代治疗”、“腔内泌尿外科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全国学习班。带领一附院泌尿外科创建了“江西省尿路结石现代治疗中心”、赣州市首批医学领先专业、赣南医学院重点学科。
  2007受聘南昌大学医学院外科学(泌尿外科)硕士生导师。
联系地址:赣州市青年路23号
邮政编码:341000
联系电话:
硕士生导师黄明教授
  黄明,男,1966年9月生,江西宁都人,中共党员,泌尿外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党委委员、院长助理,兼外科主任、外科教研室主任。系赣州市泌尿外科学会常委、江西省男科学会委员、学院级学科带头人、师德标兵。
  1988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 曾先后至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上海仁济医院、中山大学一附院、广州医学院一附院等知名医院进修学习泌尿外科、男科、肾移植及腔镜新技术。
  具有扎实的解剖基础和外科手术技巧、以及娴熟的泌尿外科腔镜操作技能。能追踪学科发展动态,在尿路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症诊疗等方面有较高的造诣,擅长经皮肾镜、输尿管镜、前列腺电切镜、腹腔镜等微创手术及复杂泌外开放手术;指导赣州市及周遍地区十余家医院顺利开展了腔内泌尿外科新技术。
  研究方向主要为微创泌尿外科手术方法。主持或主要参与省卫生厅课题6项,赣南医学院及市卫生局课题4项,10余项新技术通过市卫生局验收或省市科委科技成果鉴定,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赣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在《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2期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讲学及手术演示。
  2007年受聘南昌大学医学院外科学(泌尿外科)硕士生导师。
联系地址:江西省赣州市火车站旁
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院办
邮编:341000
硕士生导师钟福兴教授
  钟福兴,男,汉族,1952年1月生,中共党员,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赣南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放射学教研室主任、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主任,担任江西省医学会放射专业委员会委员、赣州市医学会现代医学影像学会副理事长、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赣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赣州市科技成果鉴定与科技奖励评审专家。
  1976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医学专业,分配在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曾在上海第一医科大学放射诊断学习班学习一年。从事医学影像学科的X线、CT、MR诊断专业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勤勤恳恳地为病人服务,能解决大部分复杂疑难疾病的影像诊断问题。担任各专业本科、专科、成教系列的教学工作,系统讲授了X线诊断学、放射诊断学、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诊断学等课程,积累了丰富的医学影像教学经验和具特性的教学方法。
  主持江西省卫生厅资助科研课题“门静脉癌栓导致肝血异常CT研究”等2项、主持江西省教育厅资助课题“影像分流方向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研究”等2项、主持学院级课题“医学影像学总论X线CT章多媒体课件”等2项、主持卫生局课题“螺旋CT仿真内窥镜技术的开发应用”等2项;主要参与的省厅及市局级课题6项。在省级及以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教材《CT与MR诊断基本技术》、参编专著《疑症影像诊断回眸》和教材《临床基本技能与诊疗技术》。  2004年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师”,曾多次被评为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和被评为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2007年受聘南昌大学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生导师。
联系电话:(CT室)
硕士生导师高辉主任医师
  高辉,男,1963年7月生,汉族,吉林人,中共党员,骨科主任医师,博士后,吉林大学外科学(骨外)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主任。
  1986年7月本科毕业于吉林医学院医学专业,硕士师从兰州大学医学院院长赵健雄教授,博士师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国家著名人工关节专家吕厚山教授,现在吉林大学临床医学外科学博士后工作站师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院长、吉林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高中礼教授进行“7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置换围手术期风险因素分析及处理”的研究课题。
  在临床工作中,对骨科疑难、危重病例开展了多项新的技术创新,得到国内专家的认可。开展的新技术项目有:双髋关节同时置换术、双膝关节同时置换术、一侧髋膝关节同时置换术、青壮年患者保留股骨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高位颈椎间盘突出合并截瘫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融合术、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笼植骨融合术、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侧块钢板固定术、四肢复杂骨折、关节端骨折、开放性骨折混合式骨外固定术、骨感染骨不连的加压外固定术、下肢先天性畸形Ilizarov技术牵伸矫形术、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等。
  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工髋膝关节置换、颈椎病等脊柱疾患、骨不连骨感染等骨科疑难病。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5项,获省部级奖励2项,地市级奖励3项,在研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撰写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6项省级继续教育项目。主编专著2部:骨折外固定疗法、手足外科疾病诊断与治疗。获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骨科手术用绕骨器,日,国家知识产权局,3.4。
联系方式:江西省赣州市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邮编:341000
硕士生导师谢东明主任医师
  谢东明,男,1969年11月生,共产党员,江西瑞金市人,副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科副主任。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赣南医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会员、江西省心血管病学会会员、赣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
  93年本科毕业后一直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和心脏介入工作。于1999年、2000先后在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专修心脏电生理、起搏器、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冠脉内支架术、先心病的介入治疗及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在赣州市率先开展了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冠脉内支架术、先心病的介入治疗、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主持完成省、市厅级科研课题10项。主持引进新技术新项目10余项,其中赣州市卫生局验收引进新技术7项,均填补了赣州市市内空白,并有1项填补省内空白。通过赣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鉴定成果4项,获市科技进步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主编《简明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专著一部。在《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年度评为赣南医学院“十佳青年教师”。年在全市卫生科技工作中,成绩突出,被赣州市卫生局评为赣州市“科技先进个人”称号
  2007年受聘南昌大学医学院内科学(心血管病)硕士生导师
联系地址:赣州市青年路23号
邮政编码:341000
联系电话:
硕士生导师陈卫华副主任医师
  陈卫华,男,1968年12月生,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四党总支第三支部书记。
  1991年毕业于赣南医学院,从事临床医疗、科研及教学工作十余年。全面掌握超声诊断的理论知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掌握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的基本原理,开展了CDFI对全身有关疾病的诊断;掌握声学造影的原理,开展利用声学造影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和妇科疾病;主持开展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肝脏、甲状腺、乳腺、浅表包块及肺肿瘤、肾肿瘤和肝肿瘤等的自动组织活检技术, 主持开展肾囊肿穿刺抽液硬化治疗、肝癌介入性治疗等,为临床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大大减轻了病人的负担和痛苦。经常有疑难病人点名会诊,能解决大部分复杂疑难疾病的诊断问题。擅长心脏、泌尿系统疾病的超声诊断及介入性超声。
  主持并参与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厅、市科技局、市卫生局及学院科研课题10余项,主持通过赣州市科技局组织的成果鉴定3项,作为主要者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赣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副主编专著《超声诊断基本技术》,参编专著《简明超声医学手册》和《临床基本技能与诊疗技术》。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和省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2006年2月被赣州市卫生局授予“卫生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2007年受聘南昌大学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生导师。
通信地址:江西省赣州市青年路23号
电话:(办)
硕士生导师严宜明副教授
  严宜明,男,1965年9月生,江西宁都人,医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基础医学院党总支委员、医学技能教学研究部副主任。
  1987年7月毕业于赣南医学院,2003年6月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免疫学硕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人芽囊原虫的遗传多样性和致病性。
  现主持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课题“赣南老区人芽囊原虫分离株的分子鉴定”。作为主研人现参与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教育厅科技计划课题、省卫生厅课题各1项。主持完成了1项省级教改课题,作为主研人参与完成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霍乱弧菌肠毒素的研究”和“老龄大鼠神经内分泌变化与免疫功能衰退的关系”、2项江西省科委课题“痢疾杆菌和霍乱弧菌肠毒素共同抗原的分析”和“人胎盘中免疫调节物质的分离与鉴定”、1项广东省科委和广东省卫生厅资助的重点开发项目“人胎盘免疫调节因子的研究”、1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人芽囊原虫纯培养的建立及应用的研究”。
  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CA收录1篇。近两年在GenBank上登录人芽囊原虫SSUrRNA基因3个。参与1部专著《寄生虫与临床》的编写工作。
  科研获奖情况:获1996年江西省赣州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1完成人);获1996年江西省教委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第4完成人)。
  2007年受聘江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生导师。
联系方式:江西省赣州市医学院路1号
邮编:341000
硕士生导师范启兰副教授
  范启兰,女,1968年8月生,中共党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副教授,硕士,江西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会员。江西省优质课程《生物化学》课程负责人。赣南医学院“十佳青年教师”、“师德标兵”。现任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副院长。
  1992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在南昌大学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进修学习。系统讲授了本、专科各专业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等课程,主持校级教改课题和省级教课题各1 项;副主编教材2部,参编卫生部规划教材1部;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省级各类课题10项。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CA收录1篇。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作用的分子机制;DNA多态性。
  目前主持在研的课题有:①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课题“四物汤补血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赣教技字[号);②赣南医学院重点课题“四物汤及其各单味药对EPO与EPO受体 mRNA表达的影响”(200443)。③江西省教育厅省级教改立项课题“在分析与检测实验教学中开设综合性实验的研究”(赣教高字[2005]95号)。
  2007年受聘江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生导师。
联系方式:江西省赣州市医学院路1号 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邮编:341000
E-mail:fanql_.cn
硕士生导师范小娜教授
  范小娜,1964年3月生,福建上杭人。化学教授,理学学士,硕士生导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第四届师德先进个人,赣南医学院院级学科带头人,赣南医学院师德标兵,赣州市政协委员。现任基础医学院药学系无机与物化、分析教研室主任。
  1985年7月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89.9月-1990.7月在武汉大学化学系进修分析化学研究生课程。毕业后一直从事药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配位化合物合成、药物有效成分研究。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10篇,化学文摘(CA)收录2篇,参编并已出版的教材3部。主持江西省教育厅科技立项课题3项,共同主持中国科学院有机固体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1项,参加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参加江西省教育厅科技立项课题2项。其中2004年主持完成的江西省教育厅科技立项课题“稀土离子探针与药物蛋白质配合物合成及其分子光谱表征”,通过省级鉴定,评价该研究成果在同类技术研究中达国内先进水平,并获江西省高等学校年度科技成果二等奖。
  2007年受聘江西中医学院药物化学硕士生导师。
联系方式:江西省赣州市医学院路1号
邮编:341000
硕士生导师刘建新副教授
  刘建新,男,1967年9月生,汉族,江西新干人,药理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年获赣南医学院“十佳青年教师”荣誉称号。
  1992年南昌大学临床医学系本科毕业,2003年获药理专业硕士学位。
  研究领域:药理学(心血管药理、神经药理和中药药理)。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研究论文20余篇、综述论文3篇,其中被SCI收录1篇、Medline收录2篇、化学文摘(CA)收录1篇、国际药学文摘(IPA)收录1篇,荷兰医学(EM)文摘收录3篇。参编教材和著作包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药理学》和中国药学会组织编写的学术著作《大众合理用药问答》等4部。
长期从事中草药的研究工作,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研究工作,已主持完成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厅、卫生厅若干项,。目前在研项目有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蛇床子素对实验性绝经期大鼠的保护作用”等。
  2007年受聘江西中医学院药理学硕士生导师。
联系方式:江西省赣州市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邮编:341000
联系电话:
E-mail: .cn
硕士生导师赖日勇副教授
  赖日勇,男,1972年生,汉族,江西南康人,硕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副教授,中华医学会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会员,2006年 “西部之光”国内访问学者。
  1994年毕业于赣南医学院,是《生理学》(省重点学科)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省优质课程)的骨干成员,校优质课程――《运动生化》的课程负责人。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国畲族人群DNA多态性研究》(No: )和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PCR-SSCP技术检测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研究》的研究工作;2003年~2004年在宁波大学、浙江大学进修期间,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靶向抑制survivin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效应研究》(No:)和《反义survivin寡核苷酸纳米粒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研究》(No:),2006年~2007年做访问学者期间,参与上海市重点资助课题《糖尿病致病机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No: 06XD14022)的研究工作。
  研究方向主要为肿瘤分子生物学。在研课题有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反义Survivin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效应研究(No.0540008)”、江西省教育厅课题“淫羊藿甙对结肠癌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及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改革课题“在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实验的探讨”。公开发表论文9篇,其中SCI收录1篇,EM收录1篇,参与编写教材2部。
  2007年受聘江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生导师。
联系方式:江西省赣州市医学院路1号
邮编:341000
硕士生导师张文平副教授
  张文平,男,1969年1月出生,汉族,江西南城人,中共党员,病原生物学副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中国微生物学会会员和中国免疫学会会员。2004年~2006年被评为赣南医学院“十佳青年教师”。
  1993年7月毕业于江西赣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从事病原生物学教学、科研工作至今。2000年至2003年在南昌大学医学院就读病原生物学研究生,获医学硕士学位。
  教学上系统讲授了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现代医学病毒学等课程,教学反映良好。主持完成省教育厅教改课题“病原生物学网络辅助教学的建立”,参与完成省教育厅教改课题2项。参编国家级专著《中药药效研究思路与方法》。
  主要研究方向:中草药抗感染与免疫。近年来主持完成省级和院级课题4项,作为主要骨干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省卫生厅资助课题6项,获赣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临床皮肤科杂志、微生物学通报、中国药理学通报、中草药等多种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31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15篇(核心期刊7篇,EM收录1篇)。目前主持在研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含千里光血清抗菌作用机制的研究”。
  2007年受聘江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生导师。
联系方式:江西省赣州市医学院路1号
邮编:341000
硕士生导师谢水祥副教授
  谢水祥,1969年5月生,江西石城人。病原生物学副教授,教研室副主任,医学硕士。
  1992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获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南昌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系,获硕士学位。2003年在中山医科大学进修基因工程技术。中国微生物学学会会员,中国免疫学会会员,中国变态反应学会会员。2004年~2006年被评为赣南医学院“十佳青年教师”。
  主要研究兴趣与研究方向: 变应原研究,中草药抗真菌研究。发表科研论文23篇。获市科技进步奖1项。在研科研课题有: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野苋菜花粉变应原的cDNA文库构建[064002];教育厅科研课题1项:野苋菜花粉变应原致敏基因筛选(赣教技字[号)。学院招标课题1项:牡丹皮对白假丝酵母菌几丁质的影响(2006071)。
  2007年受聘江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生导师。
联系方式:江西省赣州市医学院路1号
邮编:341000
手机:(小灵通),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赣南医学院成绩查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