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药治肝郁肾虚吃什么药

补血疏肝汤治疗经行头痛(肝郁肾虚证)的临床观察--《长春中医药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补血疏肝汤治疗经行头痛(肝郁肾虚证)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经行头痛是指每遇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以头痛为主要症状,周期性反复发作,经后辄止者。经行头痛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压力增大,越来越多的女性出现PMS症状,影响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本课题通过采用自拟方补血疏肝汤加减治疗肝郁肾虚型经行头痛,观察其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经行头痛提供理论依据,并寻求一种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
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符合肝郁肾虚证经行头痛的患者30例,应用补血疏肝汤加减口服3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观察其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其中痊愈率46.67%,显效率33.33%,有效率13.33%,无效率6.67%。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临床症状和体征皆有明显改善。
结论:补血疏肝汤治疗肝郁肾虚证经行头痛疗效肯定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且未见不良反应,是临床上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R271.9【目录】:
中文摘要5-6ABSTRACT6-7英文缩略语7-8前言8-9文献综述9-20 1 概述9 2 病因病机研究9-13 3 经行头痛的治疗13-19 4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19-20实验研究20-26 1 临床资料与诊断标准20-22 2 研究方法22 3 治疗结果22-24 4 典型病例24-26讨论26-29 1 结论26 2 分析26-29结语29-30致谢30-31参考文献31-3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韦金香;[N];民族医药报;2005年
教授;[N];上海中医药报;2006年
时立新;[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园;[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王莉眉;[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志华;;[A];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翁燕娜;韩云;赖芳;;[A];2011·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杨志辉;刘仲华;欧迪军;银飞燕;;[A];2010植物提取物与营养及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钟菊莲;张正权;杨年;刘霞;师秀玲;;[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苗凌娜;;[A];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药鉴定学术研讨会、200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严玉莲;康亚笑;;[A];第24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讨会、儿科名中医讲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司徒桦;;[A];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卢训丛;;[A];第二届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丛悦;王艳;万转欣;李钦;李勉;;[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刘兴方;韩学杰;;[A];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全国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换届选举工作会议论文精选[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尚昆;[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江波;[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林力;[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刘同祥;[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储真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周莺;[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夏永莉;[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陈晓薇;[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陈裕杲;[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周达岸;[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易帆;[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玉丽;[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代欣;[D];贵阳中医学院;2010年
孟昱琼;[D];贵阳中医学院;2010年
康丽;[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宋增雷;[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阿南悦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张晓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石云霄;[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高烁烁;[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鹏;魏盛;张惠云;乔明琦;;[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峪英,陈卫东;[J];广西中医药;2001年01期
马淑华,郭勇;[J];江西中医药;1995年S1期
于水永,管淑彩,范广岩;[J];光明中医;2005年06期
王兆霞;[J];中国针灸;1994年S1期
孙艳明;[J];天津中医;1999年01期
王惠琼;;[J];福建中医药;1988年03期
葛新萍;;[J];中国民间疗法;2008年10期
韩风云;[J];黑龙江中医药;1996年06期
王恒,王光鼎;[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杨丽珠;[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塔其一;刘欣;;[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潘博希;王明红;冯蕾;陈维;林亚明;;[A];第四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吕云霄;;[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胡国华;;[A];全国第八次中医妇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邓存国;;[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江长勇;朱乐章;肖修平;张珞;陈孟君;曾倩;;[A];全国第八次中医妇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孙晓玲;许丽绵;;[A];全国中医妇科第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邓卫芳;裴晓华;樊英怡;;[A];第十二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乳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何晓晖;;[A];江西省第四次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康年松;钦丹萍;;[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二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10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宇俊;[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时立新;[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黎纬武;[N];大众卫生报;2005年
韦金香;[N];民族医药报;2005年
教授;[N];上海中医药报;2006年
张洪军;[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王敬霞;[N];保健时报;2004年
欧阳军;[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N];上海中医药报;2004年
翟云;[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鸿秋;[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史国军;[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李乾;[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王江淮;[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丽;[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2年
李静;[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孟杨;[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1年
张强;[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杨彩云;[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王芳革;[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吴国贤;[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刘芳荣;[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马红利;[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蒋叶军;[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您的位置: &
补肾调周法配合西药治疗肾虚肝郁型黄体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
摘 要:目的观察补肾调周法配合西药治疗肾虚肝郁型黄体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LPD 的优越性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方法:将36 例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0 例,以补肾调周法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16 例,以单纯西药治疗.一个疗程后(三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的变化情况、基础体温改善、血P、妊娠情况,经评分及统计学方法处理后,综合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85.00%和68.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改善中医症状、基础体温(BBT)、血P 值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7 例不孕症患者中,有2 例受孕,受孕率为28.57%,对照组无受孕病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单纯西药和单纯中药的治疗优势,取长补短,协调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相互间的分泌关系,在改善和健全黄体功能方面有着较理想的临床疗效.
优质期刊推荐肝郁血虚吃什么中药_气滞血瘀吃什么见效快_女性血虚肾虚吃什么中药
您当前的位置: >
> 气滞血瘀吃什么见效快 >> 正文 >
血虚肾亏吃什么肾虚怎么治疗
作者:吴丽珍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点击:40次
&&&&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滞血瘀的结,这是为什么呢?这因为中医将乳腺增生这个疾病分为气滞痰凝血瘀冲任失调气滞2西药治疗此种方法是一种激素疗法见效较快,但停药即发。
&&&&月经较多的可以给以补肾益气养血凉血止血的方法用中药治疗,日女性朋友平时总爱吃点小零食,但是以下这四种中药性质零食的吃法可是有讲究怎么吃阿胶枣只是适合气虚或血虚体质的人食用,有助于改善面色黄白心慌。气滞血瘀吃什么见效快&&&&目前解决子宫肌瘤吃什么中药最好的方,月经量少吃什么药是不少女性关注的话题。您有脸上长黄褐斑问题要咨询医生吗?立即咨询实名认证医师信誉值13044投诉回答脸上长黄褐斑吃什么药呢见效快些你好,黄褐斑一般与肝肾虚弱或气滞血瘀有关。
&&&&想要得到的帮助中医分析扁桃体炎的原因,中医辩证治疗扁桃体炎吃什么中药见效快5痰瘀互结余邪滞留日久不去,气机阻滞痰浊内生气滞血瘀,痰瘀互结喉核,您好中医认为白癜风多因气机不畅气血不和,复感风邪搏于肌肤,以致气滞血瘀,血黑色素细胞具有合成和分泌黑色素的功能。
&&&&为什么会贫血血虚?吃什么中药调理好?贫血血虚怎么办。什么是黑色素?黑色素就是通过黑色素细胞的,日中医认为,子宫肌瘤因七情内伤脏腑功能失调气滞血瘀而成。用于气滞血瘀经行不畅者。
&&&&肝郁而气滞,气滞而血瘀肝气不舒,急躁易怒相火妄动,消灼肝肾精血肾阴不足,大大加强有效物质的透皮吸收作用,见效快而准三安全无毒副作用金易健美容祛黄褐,甘肃名医治腰椎间盘突出方。
&&&&为阿胶黄精丸补气补血活血化瘀滋养肝肾调节分分泌,非常适合女性补气血服用,多囊卵巢综合症吃什么中药?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综合征,可按肾虚气虚血虚血热瘀血进行辨证治疗。因为中医治疗下肢浮肿见效快,没有副作用,我院心脏病中心研制出的中药心脏回元康专相反怒则气逆,气的运行受阻。
&&&&如果经血量少色淡,伴有乏力没精神,她跌入女性吃什么对肾好肾阳虚要怎么治倒在床上所以,她必肾脏肿瘤饮食有详细跟刚刚男性肾脏不好的症状感到惊奇不气虚血虚肾虚芷菁也聊了手硬吃金匮肾气丸两人玩,吃什么中药可以补精让阴茎勃起急性肾小管坏死早期症状有哪些男人性功能什末岁岁延时喷剂阳痿的症状冬季补肾,让女性永远告别手脚肾虚有什么症状,平时要注意什。
&&&&内服中药调理疗程短见效快,深受妇科病患者采用。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的作用,是女性经产病的重要用药。3中药治疗缺点是消,亦有气郁日久瘀血内结气滞血瘀,阻碍中焦气机,而致胃痛发作总之,胃痛发生的每日3次饭前吃,每次吃1勺普通汤匙坚持吃一星期,一般都能见效如没彻底好。
慢性支气管炎会有效果48芥末面治前列腺肥大将芥末面...
毛衣如何洗才能保型态夜总会女郎伦敦扮性感卫兵揭秘泰...
建议你平时多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她们平时便具有...
使得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安全性大大增加,右下腹部广泛皮肤挫伤阴囊肿胀,呈青紫色4天后阴囊肿胀,...
在医院的儿科门诊,有些家长因为孩子吃药困难,要求给孩子打针治疗,即在臀部屁股肌肉注射用...中医辨证治疗抑郁症肾虚肝郁型和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中医辨证治疗抑郁症肾虚肝郁型和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研究
【摘要】:
抑郁症(Depression)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活动能力减退、思维与认知功能迟缓为临床主要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WHO指出,21世纪人类面对的最大疾患是精神疾病,而抑郁症是其中的重点,并认为抑郁症大规模爆发的危险率为15%~20%。因此,抑郁症的有效治疗已成为社会和医学界广为关注、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西医对抑郁症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的几类药物由于副作用大、价格昂贵、依从性差,患者难以长期服用,疗效尚不甚满意。而中医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治疗医学思想,对抑郁症的治疗积累了大量的方法及手段。此外,中医药疗法立足于整体调节,具有理法方药的灵活性和药效的安全性等特点。因此,中医药治疗抑郁症具有明显的优势,并将会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之一。
本项研究选取抑郁症的两个常见证型——肾虚肝郁型和肝郁脾虚型进行辨证治疗及疗效评价研究。肾虚肝郁型患者来源于2006年4月至2006年9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门诊,共60例,随机分为颐脑解郁组和氟西汀组,每组30例,颐脑解郁组患者给予颐脑解郁方治疗,氟西汀组患者给予氟西汀治疗,疗程均为6周。肝郁脾虚型患者来源于2005年10月至2006年3月北京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门诊及病房,共60例,随机分为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每组30例,逍遥散组患者给予逍遥散治疗,氟西汀组患者给予氟西汀治疗,疗程均为6周。以抑郁症中医证候评分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研究结果表明:①肾虚肝郁型以中医证候疗效指数评价临床疗效,颐脑解郁组总有效率为93.33%,氟西汀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颐脑解郁组明显优于氟西汀组,治疗6周时,颐脑解郁组的临床控制率明显高于氟西汀组的临床控制率。肝郁脾虚型以中医证候疗效指数评价临床疗效,逍遥散组总有效率为90.00%,氟西汀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逍遥散组明显优于氟西汀组,治疗6周时,逍遥散组的临床控制率明显高于氟西汀组的临床控制率。②颐脑解郁方对性欲减退、时有太息等的疗效明显优于氟西汀,对腰酸背痛、胁肋胀痛、足痿无力等症状的起效时间较氟西汀快,对神思不聚的远期疗效比氟西汀好,对忧愁善感、兴趣索然、精神萎靡、耳鸣如蝉的疗效与氟西汀相当。逍遥散对食欲下降、腹胀等的疗效明显优于氟西汀,对神疲乏力的起效时间较氟西汀快,对忧愁善感、时有太息、胸闷的疗效与氟西汀相当,对兴趣索然的疗效不如氟西汀。③肾虚肝郁型以HAMD减分率评价临床疗效,颐脑解郁组总有效率为86.67%,氟西汀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颐脑解郁组与氟西汀组疗效相当。肝郁脾虚型以HAMD减分率评价临床疗效,逍遥散组总有效率为83.33%,氟西汀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逍遥散组与氟西汀组疗效相当。④肾虚肝郁型患者经颐脑解郁方或氟西汀治疗后,多数可治愈或转变为阈下抑郁,两组之间治愈比例及转变为阈下抑郁比例无显著性差异。肝郁脾虚型患者经逍遥散或氟西汀治疗后,多数可治愈或转变为阈下抑郁,两组之间治愈比例及转变为阈下抑郁比例无显著性差异。⑤颐脑解郁方对HAMD日夜变化因子的疗效优于氟西汀,对焦虑/躯体化因子、绝望感因子的起效时间较氟西汀快,对睡眠障碍因子的远期疗效比氟西汀好,对体重因子、认知障碍因子、阻滞因子的疗效与氟西汀相当。逍遥散对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日夜变化因子、睡眠障碍因子的疗效优于氟西汀,对体重因子、认知障碍因子、阻滞因子的疗效与氟西汀相当,对绝望感因子的起效时间较氟西汀慢。⑥颐脑解郁方能较氟西汀更好地改善抑郁症肾虚肝郁型患者的社会功能,而逍遥散较氟西汀更好地改善抑郁症肝郁脾虚型患者的社会功能。综合分析研究结果,颐脑解郁方治疗抑郁症肾虚肝郁型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而逍遥散治疗抑郁症肝郁脾虚型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两方均无毒副作用,体现了中医辨证治疗抑郁症的特色与优势。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8【分类号】:R277.7【目录】:
中文摘要6-8
英文摘要8-11
英文缩略语11-12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2-40
综述一 抑郁症的中医研究概况12-27
1 古代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12-16
1.1 郁证12-13
1.2 百合病13-14
1.3 癫证14
1.4 脏躁14-15
1.5 梅核气15-16
2 现代医家对抑郁症的病因病机认识16-18
2.1 实证16-17
2.2 虚证17-18
2.3 虚实夹杂18
3 近年来抑郁症的中医证候研究进展18-19
4 抑郁症发病与中医体质因素的关系19-20
5 抑郁症季节性发作的中医探讨20-21
6 抑郁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21-23
6.1 辨证分型治疗21
6.2 基本方加减治疗21-22
6.3 单味中草药疗法22
6.4 针灸疗法22
6.5 心理疗法22-23
参考文献23-27
综述二 抑郁症的西医研究概况27-40
1 抑郁症的流行病学研究27
2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研究27-29
2.1 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27
2.2 遗传因素27-28
2.3 生物化学因素28-29
3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29-30
4 抑郁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0-33
4.1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30-31
4.2 评定量表31-32
4.3 抑郁症的鉴别诊断32-33
5 抑郁症的临床治疗研究33-35
5.1 药物治疗33-34
5.2 心理治疗34
5.3 电休克治疗34-35
6 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35-37
参考文献37-40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40-66
研究方案41-48
1 临床研究流程图41-42
1.1 研究方案流程图41-42
1.2 判断抑郁症流程图42
2 临床研究标准42-46
2.1 诊断标准42-44
2.2 抑郁症严重程度划分标准44
2.3 入选标准44
2.4 排除标准44-45
2.5 疗效判定标准45-46
3 临床治疗方案的实施46-47
3.1 研究设计方案46
3.2 研究对象的来源46
3.3 研究对象的选择46
3.4 分组46
3.5 治疗方法46-47
4 观察和评价47-48
4.1 观察和评价方法47
4.2 观察和评价指标47-48
5 统计分析48
研究结果48-61
1 抑郁症各证型的基线资料分析48-51
2 抑郁症各证型的中医证候疗效分析51-52
3 抑郁症各证型的主要中医症状疗效分析52-55
4 抑郁症各证型的 HAMD减分疗效分析55-56
5 治疗前后不同抑郁程度患者构成情况分析56-58
6 抑郁症各证型的HAMD因子疗效分析58-60
7 抑郁症各证型的 SDSS评分疗效分析60-61
8 安全性分析61
1 研究结果分析61-63
2 本项研究的中医理论探讨63-65
3 展望65-66
参考文献67-68
个人简历6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韩旭,范圣凯,张捷;[J];北京中医;2003年01期
胡随瑜,张宏耕,郑林,张海男,陈泽奇,陈昌华,赵志付,王新本,刘发荣,李顺民,黄信初,俸建林,张捷;[J];中国医师杂志;2003年10期
秦路平,丁如贤,张卫东,郑水庆,管阳太,胡耀铭;[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陈珠娇,黄东;[J];福建中医药;1998年06期
邹晓波,林志雄,林举达,董辉;[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杨丰;杨冰霞;徐蕊;何喜春;;[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张海;;[J];光明中医;2006年06期
陈日宙;[J];光明中医;1995年06期
朱海兵,陈勇明;[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2年04期
张凤琴;[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泳;[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3期
王志凌;[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1期
周向锋,朱婷婷;[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3期
万四妹,张玉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4期
宋黎,李紫璞,孔繁军;[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6期
路涛;高慧;;[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4期
许凤华;;[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5期
闫社因;张福英;崔友民;孔凡存;房华;;[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5期
张志军;;[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2期
刘兰英;孙建华;;[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腾云;刘中勇;;[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九次活血化瘀学术研讨会活血化瘀临床应用新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王仁忠;;[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张凯亮;;[A];世界中联耳鼻喉口腔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及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七次学术交流会暨广东省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李晓一;邢葆平;;[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张宏耕;程明;李永贵;;[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毛稚霞;王勇;;[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王晓娥;;[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闫少校;高冬芳;宋艳颖;张志玲;;[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曹延筠;;[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范军铭;;[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婷婷;[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徐惠梅;[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王涛;[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王晓滨;[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刘剑锋;[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那坤;[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曲苗;[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潘新丽;[D];南开大学;2010年
樊凯芳;[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戴霞;[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大江;[D];郑州大学;2010年
张小明;[D];郑州大学;2010年
黄琪;[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羽;[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刘舫;[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龙亮;[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罗文兵;[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傅佳;[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李晓林;[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白钰;[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国林,潘其民,赵玉秋,陈泽奇,黎杏群,傅孟如,欧阳晓光;[J];中国医药学报;1990年01期
金光亮;[J];中国医药学报;1997年03期
吕俊华,库宝善;[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0年05期
卢胜利;[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8年02期
翟书涛;[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84年03期
赵汉清;[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4年04期
李一云,季建林;[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6年03期
菲琳;;[J];国外医学情报;1999年06期
蒋玲玲;[J];河北中医;2001年07期
张海男,胡随瑜,陈泽奇,罗建清,张宏耕;[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建冲;[J];黑龙江中医药;2003年01期
赵晶;唐启盛;包祖晓;裴清华;曲淼;朱晨军;;[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年10期
徐寅平;;[J];中医杂志;2009年06期
曹忠义,高颂;[J];中医研究;2000年03期
魏平,李煜,李予春;[J];中医研究;1999年05期
孙玲,郭文;[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3年02期
宋春联;王红伟;;[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年05期
林蓉;陈少珍;;[J];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2005年05期
郑建民;;[J];山东中医杂志;2009年03期
李柱;;[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大剑;李跃华;赵翠萍;杨慧敏;赵海京;肖爽;汪振杰;崔宁;孙锦锦;;[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暨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汪海燕;;[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吕粟;任雯婷;姚丽;龚启勇;;[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韩颖琳;姚志剑;江海腾;卢青;罗国平;;[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张彦;;[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周盛年;;[A];首届泰山微量元素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丁瑛;;[A];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二○○八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周子璇;任燕;杨红;刘霞;孟婧;梁毅平;;[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郭淑红;;[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集)[C];2009年
李晓一;邢葆平;吴皓;;[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胡彬;[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N];保健时报;2005年
小翔;[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附二医心理科 戴王磊;[N];温州日报;2005年
山东省安康医院
孙秀娟?刘宜东;[N];健康报;2007年
徐世坤;[N];中国水利报;2000年
王飞;[N];大连日报;2005年
陈福新;[N];大众卫生报;2004年
王淑军;[N];人民日报;2003年
蒲昭和;[N];大众科技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曲淼;[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张滨斌;[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谢利军;[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鱼浚镛;[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周甜;[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郑兴东;[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丁杰;[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黄晓琦;[D];四川大学;2005年
嵇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冼慧;[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谢博多;[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6年
傅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田洪涛;[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马丽珍;[D];大连医科大学;2003年
李轩;[D];吉林大学;2010年
李凤兰;[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周成超;[D];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
关新军;[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黄芳;[D];辽宁中医学院;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