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早期症状, 前列腺增生伴钙化 便秘89...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郭军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如何评价前列腺增生是否变严重?
BPH临床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前支持BPH具有临床进展性最为有力的研究是Olmsted&County[1]、PLESS[2]及MTOPS研究[3]。众多的研究资料表明年龄、血清PSA、前列腺体积(prostate&volume)、最大尿流率(maximum&flow&rate,Qmax)、残余尿量(postvoid&residual&urine)及I-PSS评分等因素与BPH临床进展性相关[1-7]。
1.年龄:年龄是BPH临床进展的一个高危因素。研究表明:BPH患者AUR及需要手术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1,3,6,8]。Olmsted&County研究发现70-79岁年龄段AUR的发生率比40-49岁年龄段高7.9倍[6],≥70岁年龄者需要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为10.9/1000人年,而40-49岁年龄段则仅有0.3/1000人年[1]。MTOPS研究发现:安慰剂组中,年龄≥62岁的BPH患者发生临床进展的可能性更大[3]。
2.血清PSA:血清PSA是BPHI临床进展的风险预测因素之一,国内外研究发现其可预测前列腺体积的增加[9-11]、最大尿流率的改变[12]以及急性尿潴留发生的危险和需要手术的可能性[4,13-16]。高血清PSA患者的PV增长更快[9-11];PLESS研究显示:急性尿潴留的发生风险和手术需要随着血清PSA升高而增加,4年后累计发生率从最低PSA水平(0.2-1.3ng/m1)的7.8%上升至最高PSA水平(3.3-12.0ng/m1)的19.9%[4]。MTOPS研究发现:血清PSA≥1.6ng/ml的BPH病人发生临床进展的可能性更大[3]。
3.前列腺体积:前列腺体积是BPHI临床进展的另一风险预测因素,前列腺体积可预测BPH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的危险性和需要手术的可能性[3,4,6,13,15]。PLESS研究发现BPH患者急性尿潴留的发生风险和手术需要随着前列腺体积的增大而增加,4年后累积发生率从最小前列腺体积组(14-41m1)的8.9%上升至最大前列腺体积组(58-150m1)的22%[4]。Olmsted&County研究发现前列腺体积≥30ml的BPH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的可能性是前列腺体积&30ml的3倍[6]。MTOPS研究证实前列腺体积≥3lml的BPH患者发生临床进展的可能性更大[3]。
4.最大尿流率:最大尿流率可预测BPH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的风险及临床进展的可能性[3,6,17-18]。MTOPS研究发现最大尿流率&10.6ml/s的BPH患者发生临床进展的可能性更大[3]。另一研究表明:最大尿流率≤12ml/s的BPH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的风险是最大尿流率&12ml/s者的4倍[6]。国内学者也发现手术与非手术BPH患者的最大尿流率存在明显差异[18]。
5.残余尿量:残余尿量可预测BPH的临床进展[3,17-18]。MTOPS研究发现残余尿量≥39ml的BPH患者发生临床进展的可能性更大[3]。国内学者发现BPH患者出现的发生率随着残余尿量的增加而明显上升[18]。
6.症状评分:症状评分在预测BPHI临床进展也有一定的价值[6,15,17],I-PSS&7分的BPH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的风险是I-PSS&7分者的4倍[6]。对于无急性尿潴留病史的BPH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的风险是I-PSS&7分者的4倍[6]。对于无急性尿潴留病史的BPH患者,储尿期症状评分及总的症状评分均有助于预测BPH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风险[15]。
此外,长期(尤其是高舒张压)[19]、前列腺移行带体积及移行带指数[20-21]也可能与BPH的临床进展有关。尽管研究表明有多种因素可以预测BPH的临床进展,但目前得到多数研究支持、预测BPH临床进展的指标是年龄、PSA及前列腺体积等。随着对BPH临床进展性的危险因素研究的日益完善,将使筛选出具有临床进展风险的BPH患者成为可能,以便适时进行临床干预。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22:57
郭军大夫的信息
郭军大夫电话咨询
郭军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郭军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郭军大夫提问
郭军的咨询范围:
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症、精液不液化等)、阳痿、早泄、慢性附睾炎、血精症、男科疾病的心理咨询与指导、功能性不射精、支原体、衣原体引起的尿道炎、泌尿生殖系肿瘤、男科疾病的心理咨询与指导、男性优生优育、育前咨询与检查评估、男科疑难杂症诊治
郭军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热点问题推荐
男科好评科室推荐前列腺增生早期信号_新浪健康_新浪网
前列腺增生早期信号
医生建议,40岁以上的男性可通过自行计算小便时间。
背景:长时间需要忍尿的职业都属于高危职业,对男性健康伤害很大。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助理、泌尿外科 郭正辉教授
  许多中年男士有尿频、夜尿增多问题,该警惕是否为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肥大)。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助理、泌尿外科郭正辉教授解释道,男士的前列腺一般在30岁以后开始发生增生,50岁以后出现相关症状,夜尿增多是前列腺增生的表现之一。
  夜尿次数增多尤该重视
  郭正辉教授表示:“尿频是前列腺增生的早期信号,尤其夜尿次数增多更有临床意义。原来不起夜的人变得夜间要排尿1~2次,常常反映前列腺增生的症状之一――早期梗阻的来临,而从每夜2次发展至每夜4~5次甚至更多,说明了病变的发展及加重。”因此,男性一旦出现夜尿增多的情况,应当及时到正规医院的泌尿外科进行必要的检查以确诊。
  此外,由于增生前列腺的梗阻,患者排尿要使用更大的力量克服阻力,所以还有排尿费力的症状。增生前列腺将尿道压瘪导致尿线变细;随着病情的发展,还可能出现排尿中断,排尿后滴沥不尽等症状。
  前列腺增生较重的患者,有时可以因为受凉、饮酒、憋尿时间过长或感染等原因引起腺体及膀胱颈部充血水肿而导致尿液无法排出而发生急性尿潴留。
  症状不明显可先“观察等待”
  生活中,很多前列腺增生患者是在体检中发现的。他们的症状不明显,尿频等问题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小,且无明显苦恼,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明显变化。“对于这些患者,一般先‘观察等待’,即暂时不给予任何治疗而仅仅观察其病情变化。”郭正辉教授介绍道。
  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在“观察等待”期间,每年至少需要随访一次,随访内容包括了解症状变化情况、直肠指检、前列腺B超检查、尿液检查、尿流率的测定等,并通过与之前检查结果的比较,来判断前列腺的增生情况和是否需要接受积极治疗等。
  一旦观察等待的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尿频、尿急、夜尿、尿失禁、排尿疼痛等干扰生活,或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血尿,应该去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手术并不一了百了
  对大多数轻至中度患者,可采取药物治疗,改善病人排尿费力和尿频的症状、使前列腺增生的发展得到控制。
  郭正辉教授称:“只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拒绝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当前列腺增生合并反复尿潴留、反复血尿、反复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时,才建议手术治疗。”
  如今外科手术的方式很多,“不论是开放手术,还是经尿道电切或激光切除前列腺,原理都是将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切除。很小一部术后患者会复发,因为前列腺的包膜还在体内,包膜还有可能患病。所以,手术后的患者有不适时应及时到医院复查。”他提醒道。
  前列腺增生的预防方法
  1)避免长时间骑自行车和坐硬物。
  2)不要憋尿,有尿意时要注意及时排尿。
  3)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4)适当节制性生活,常用热水坐浴或洗热水澡。
  5)多吃蜂蜜,以及含番茄红素和锌多的食物。
  6)规律生活,避免过劳,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7)饮食适宜清淡,适当的饮水,不要吸烟喝酒。
  8)控制好情绪,尽量不要大喜大悲。
  9)及时检查和治疗影响排尿的疾病。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电话:010-&&|&&&&|&&Please click
if you are not redirected within a few seconds.
前列腺增生早期症状 早期该怎么调理
本文导读:前列腺增生患病初期无明显症状,但是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引发更严重症状。那么,前列腺增生早期有哪些症状呢?
便秘(constipation)是指排便频率减少,一周内大便次数少于2~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
  经常憋尿等不良习惯会引发前列腺增生,大多数的疾病都是在这种疾病的发展前期,如果能够及时的发现并进行的话,才能够让自己尽快的控制病情。那么,前列腺增生早期有哪些呢?
  前列腺增生早期症状
  1.排尿无力、尿线变细和尿滴沥:由于增生前列腺的阻塞,患者排尿要使用更大的力量克服阻力,以至排尿费力;增生前列腺将尿道压瘪致尿线变细;随着病情的发展,还可能出现排尿中断,排尿后滴沥不尽等症状。
  2.血尿:尿液中带血即为血尿,又称尿血。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是没有红细胞的。医学上把病人尿液离心沉淀后,用显微镜来,如果每个高倍视野中有5个以上的红细胞,就叫血尿。
  3.尿潴留:较重的晚期患者,梗阻严重时可因受凉、饮酒、憋尿时间过长或感染等原因导致尿液无法排出而发生急性尿潴留。
  4.尿频:是前列腺增生的早期信号,尤其夜尿次数增多更有意义。一般来说,夜尿次数的多少往往与的程度平行。原来不起夜的老人出现夜间1~2次的排尿,常常反映早期梗阻的来临,而从每夜2次发展至每夜4~5次甚至更多,说明了病变的发展和加重。
  患病初期该怎么办
  防止受寒:寒冷会家中本病症状,因而患者应注意保暖,尤其是秋末至初春时令。
  多吃蔬菜:蔬菜富含丰富的&胡萝卜素、叶黄素、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这些成分能够大大的降低前列腺增生的发病机会,因而多吃此类蔬菜和水果,能够对前列腺产生很好的保护作用。
  少食辛辣:辛辣刺激性,会导致器官充血,使前列腺受到压迫,同时还会加重痔疮、的症状,使排尿更加困难。
  不可憋尿:膀胱在患者憋尿时充盈过度,减弱了肌张力在逼尿时的力度,以致发生排尿困难,容易诱发急性尿潴留。
  避免久坐:痔疮等症状在久坐中被家中,同时会也会出现充血情况,容易在排尿时发生困难。故而,本病患者应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或者参与一些气功,能够减轻病痛。
  白天多饮水,夜间少饮水:白天多饮水能加速排尿,便于尿液对尿路的冲洗,尿液也不容易浓缩成结石。但入睡后,应避免膀胱充盈过度,故要减少夜间的饮水量。
(责任编辑:郑贵生)
前列腺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前列腺增生_百度百科
前列腺增生
提供内容并参与编辑
前列腺增生(BPH)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随全球人口老年化发病日渐增多。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随年龄递增,但有增生病变时不一定有临床症状。城镇发病率高于乡村,而且种族差异也影响增生程度。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
前列腺增生病因
有关前列腺增生的发病机制研究颇多,但病因至今仍未能阐明。目前已知前列腺增生必须具备有功能的睾丸及年龄增长两个条件。近年来也注意到吸烟、肥胖及酗酒、家族史、人种及地理环境对BPH发生的关系。
前列腺增生临床表现
前列腺增生的早期由于代偿,症状不典型,随着下尿路梗阻加重,症状逐渐明显,临床症状包括储尿期症状,排尿期症状以及排尿后症状。由于病程进展缓慢,难以确定起病时间。
1.储尿期症状
(1)尿频、夜尿增多尿频为早期症状,先为夜尿次数增加,但每次尿量不多。膀胱逼尿肌失代偿后,发生慢性尿潴留,膀胱的有效容量因而减少,排尿间隔时间更为缩短。若伴有膀胱结石或感染,则尿频愈加明显,且伴有尿痛。
(2)尿急、尿失禁下尿路梗阻时,50%~80%的患者有尿急或急迫性尿失禁。
2.排尿期症状
排尿困难:随着腺体增大,机械性梗阻加重,排尿困难加重,下尿路梗阻的程度与腺体大小不成正比。由于尿道阻力增加,患者排尿起始延缓,排尿时间延长,射程不远,尿线细而无力。小便分叉,有排尿不尽感觉。如梗阻进一步加重,患者必须增加腹压以帮助排尿。呼吸使腹压增减,出现尿流中断及淋漓。
3.排尿后症状
尿不尽、残余尿增多:残余尿是膀胱逼尿肌失代偿的结果。当残余尿量很大,膀胱过度膨胀且压力很高,高于尿道阻力,尿便自行从尿道溢出,称充溢性尿失禁。有的患者平时残余尿不多,但在受凉、饮酒、憋尿,服用药物或有其他原因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时,可突然发生急性尿潴留。患者尿潴留的症状可时好时坏。部分患者可以是急性尿潴留为首发症状。
4.其他症状
(1)血尿前列腺黏膜上毛细血管充血及小血管扩张并受到增大腺体的牵拉或与膀胱摩擦,当膀胱收缩时可以引起镜下或肉眼血尿,是老年男性常见的血尿原因之一。膀胱镜检查、金属导尿管导尿、急性尿潴留导尿时膀胱突然减压,均易引起严重血尿。
(2)泌尿系感染尿潴留常导致泌尿系感染,可出现尿急、尿频、排尿困难等症状,且伴有尿痛。当继发上尿路感染时,会出现发热、腰痛及全身中毒症状。平时患者虽无尿路感染症状,但尿中可有较多白细胞,或尿培养有细菌生长,手术前应治疗。
(3)膀胱结石下尿路梗阻,特别在有残余尿时,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延长,可逐渐形成结石。伴发膀胱结石时,可出现尿线中断,排尿末疼痛,改变体位后方可排尿等表现。
(4)肾功能损害多由于输尿管反流,肾积水导致肾功能破坏,患者就诊时的主诉常为食欲不振、贫血、血压升高,或嗜睡和意识迟钝。因此,对男性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肾功能不全症状,应首先排除前列腺增生。
(5)长期下尿路梗阻可出现因膀胱憩室充盈所致的下腹部包块或肾积水引起的上腹部包块。长期依靠增加腹压帮助排尿可引起疝、痔和脱肛。
前列腺增生诊断
前列腺增生患者由于为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诊断时应重视患者全身情况,进行详细体检、化验,注意心、肺、肝、肾功能。排尿困难症状结合诸项检查,可明确诊断。
1.IPSS评分
1995年国际泌尿外科学会(SIU)推出了IPSS评分体系,力图将症状学量化便于比较和协助诊断,也可作为治疗后评价标准。该体系通过6个问题回答确定分数,最高达35分,目前认为7分以下为轻度,7~18分中度,18分以上为重度,需外科处理。IPSS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判断BPH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最佳手段,临床工作中可采取此评分体系协助诊疗。
2.直肠指诊
直肠指诊为简单而重要的诊断方法,在膀胱排空后进行。应注意前列腺的界限、大小、质地。前列腺增生时,腺体可在长度或宽度上增大,或二者均有增大。临床用不同方法描述前列腺增大的程度。
但直肠指诊估计前列腺大小有一定误差。如中叶突向膀胱,直肠指诊时前列腺腺增大则不明显。同时,直肠指诊如发现前列腺上有可疑硬结,应作穿刺活检,以排除前列腺癌的可能。同时应注意肛门括约肌收缩功能,以排除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用B超检查,观察前列腺的大小、形态及结构。常用的方法有经直肠及经腹超声检查。前者较准确但设备要求高,后者简单可普及。
经直肠B超检查时还可以从排尿期声像图,判断尿道的变形、移位,了解下尿路梗阻的动态变化,也可了解治疗后状态。经腹B超检查在国内应用较普遍,观察腺体内部结构不如经直肠B超检查。
4.尿流动力学检查
尿流动力学检查可较完整地对排尿功能作出客观评价。其中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排尿时间及尿量意义较大。最大尿流率为重要的诊断指标。应注意尿量对最大尿流率结果的影响。检查过程中排尿量为250~400ml者为本项检查的最佳尿量,150~200ml者为最小尿量。对多数50岁以上男性而言,最大尿流率达到15ml/s即属正常。测定尿流率时,可同步进行膀胱测压有助于判断逼尿肌功能及其损害程度,以准确掌握手术时机。下尿路梗阻后,如逼尿肌持续有无抑制性收缩,将会进展为低顺应性和高顺应性膀胱,手术后尿流率虽可恢复正常,但逼尿肌功能有时却难以恢复。
5.残余尿测定
由于膀胱逼尿肌可通过代偿的方式克服增加的尿道阻力,将膀胱内尿液排空,因此前列腺增生早期无残余尿也不能排除下尿路梗阻的存在。一般认为残余尿量达50~60ml即提示膀胱逼尿肌处于早期失代偿状态。
排尿后导尿测定残余尿较准确。用经腹B超测定残余尿的方法更加简便,患者无痛苦,且可重复进行。但残余尿量较少时则测量不够准确。静脉肾盂造影在膀胱充盈期及排尿后各摄片一张以观察残余尿的方法,因不能定量实用价值不大。同位素浓度测定,即浓度定量,可根据不同浓度溶液容量的方法测定,为最准确的方法,但成本较高,难以普及。
6.泌尿系造影
前列腺增生时,膀胱底部可抬高、增宽,静脉尿路造影片上可见两侧输尿管口间距增大,输尿管下段呈钩形弯曲,如有肾和输尿管积水多为双侧性,但扩张程度也可能并不一致。膀胱区可见突出的充盈缺损,为前列腺突入所致。
7.膀胱镜检查
正常人精阜至膀胱颈部的距离约2cm,颈部呈凹面,后唇平坦。前列腺增生时后尿道延长,颈部形态随各叶增生程度而改变,自凹面消失至腺叶凸出。尿道受压变为裂缝。膀胱底部下陷,输尿管口间距及与膀胱颈距离增宽。输尿管间嵴可肥厚,膀胱壁有小梁、小房或憩室形成。
磁共振成像对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无特殊价值,但可协助鉴别早期前列腺癌。
临床中本症的诊断主要靠病史、直肠指诊及B超检查。膀胱镜检查在必要时可施行,并需进一步了解有无上尿路扩张及肾功能损害,有无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糖尿病所致的周围神经炎及心血管疾病,最后估计全身情况及决定治疗方案。
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
1.膀胱颈挛缩
患者有下尿路梗阻症状,直肠指诊未发现前列腺明显增大,除可能系增大腺叶突向膀胱外,还应考虑膀胱颈挛缩的可能。一般认为膀胱颈挛缩继发于炎症病变。膀胱颈部平滑肌为结缔组织所代替,可伴有炎症。膀胱颈挛缩患者有较长的下尿路梗阻病史。膀胱镜检查时,膀胱颈抬高,后尿道与膀胱三角区收缩变短。膀胱镜下见前列腺段尿道无挤压变形,尿道内口缩小。而单纯的前列腺增生腺叶突向膀胱颈部时,被柔软黏膜覆盖,膀胱三角区下陷,后尿道延长。
膀胱颈挛缩可同时伴有前列腺增生,由于增生腺体与外科包膜之间分界不清,摘除术常较困难,且腺体较直肠指诊或B超预测者明显为小。如摘除腺体后不同时处理挛缩的膀胱颈,下尿路梗阻难以解除。
治疗可试用α-受体阻滞剂。如症状严重,反复发作尿路感染,或尿流动力学检查异常时,可考虑行经尿道电切,耻骨上经膀胱颈楔形切除或膀胱颈Y-V成形术。
2.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尤其是导管癌类型可能以下尿路梗阻为首发症状。部分患者则是在前列腺增生的同时伴发前列腺癌,血清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多>10.0ng/ml。直肠指检前列腺表面不光滑,岩石样感觉。经直肠活检,B超引导更佳,经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3.神经性膀胱、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
常表现为下尿路排尿异常,尿失禁等表现。需详细询问有无外伤史,检查有无提肛反射,应依靠尿流动力学检查加以排除,如充盈性膀胱测压,尿道压力图,压力/流率同步检测 。
4.无力性膀胱(膀胱壁老化)
表现为尿潴留、下尿路排尿异常,大量残留尿,应与前列腺增生相鉴别,应排除损伤、炎症、糖尿病等因素,主要也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特别尿道压力图,压力/流率同步检测加以鉴别。膀胱压图显示膀胱压力低,无收缩压力波形等。
前列腺增生治疗
前列腺增生的危害性在于引起下尿路梗阻后所产生的病理生理改变。其病理个体差异性很大,而且也不都呈进行性发展。一部分病变至一定程度即不再发展,所以即便出现轻度梗阻症状也并非均需手术。
1.观察等待
对症状轻微,IPSS评分7分以下可观察,无需治疗。
2.药物治疗
(1)5α-还原酶抑制剂研究发现5α-还原酶是睾酮向双氢睾酮转变的重要酶。双氢睾酮在前列腺增生中有一定的作用,因此采用5α-还原酶抑制剂可以对增生予以一定的抑制。
(2)α-受体阻滞剂目前认为此类药物可以改善尿路动力性梗阻,使阻力下降以改善症状,常用药有高特灵等。
(3)抗雄激素药应用最广者为孕酮类药物。它能抑制雄激素的细胞结合和核摄取,或抑制5α-还原酶而干扰双氢睾酮的形成。孕酮类药中有甲地孕酮、醋酸环丙氯地孕酮、醋酸氯地孕酮、己酸孕诺酮等。氟丁酰胺是非甾体抗雄激素药,亦能干扰雄激素的细胞摄取及核结合。抗雄激素药使用一段时间后能使症状及尿流率改善,残余尿减少,前列腺缩小,但停药后前列腺又增大,症状亦复发,且近年发现此类药物可以加重血液黏滞度,增加心脑血管栓塞发生率。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对垂体有高度选择作用,使之释放LH及FSH。长期应用则可使垂体的这一功能耗尽,睾丸产生睾酮的能力下降,甚至不能产生睾酮而达到药物除睾的作用。
(4)其他包括了M受体拮抗剂,植物制剂,中药等。M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膀胱M受体,缓解逼尿肌过度收缩,降低膀胱敏感性,从而改善BPH患者的贮尿期症状。植物制剂如普适泰等适用于BPH及相关下尿路症状的治疗。
综上所述,进行药物治疗前对病情应有全面估计,对药物的副作用及长期用药的可能性等也应充分考虑。观察药物疗效应长期随访,定期行尿流动力学检查,以免延误手术时机。
3.手术治疗
手术仍为前列腺增生的重要治疗方法。
手术适应证为:①有下尿路梗阻症状,尿流动力学检查已明显改变,或残余尿在60m以上;②不稳定膀胱症状严重;③已引起上尿路梗阻及肾功能损害;④多次发作急性尿潴留、尿路感染、肉眼血尿;⑤并发膀胱结石者。对有长期尿路梗阻,肾功能已有明显损害,严重尿路感染或已发生急性尿潴留的患者,应先留置导尿管解除梗阻,待感染得到控制,肾功能恢复后再行手术。如插入导尿管困难或插管时间长已引起尿道炎时,可改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应严格掌握急诊前列腺切除手术的适应证。
4.微创治疗
(1)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主要是电极金属材料学创新,使其生物学热效应不同于前者。由于热转化快,可产生400℃高温,迅速造成组织汽化,或产生凝固性坏死,其止血特点极其显著,因此临床应用显示:①适应证增加:60g以上的腺体可施行。②术野清晰:由于止血效果显著,冲洗液清晰,便于手术。③手术时间减少:由于减少了止血步骤,故手术切除加快,缩短了手术时间。④并发症减少:不易产生水中毒(凝固层厚),清晰术野减少了误伤,不易产生括约肌及包膜损伤。⑤术后恢复快:冲洗时间缩短。
(2)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是使用等离子双极电切系统,并以与单极TURP相似的手术方式经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手术。
(3)冷冻治疗系使前列腺经深低温冷冻后组织坏死腐脱,达到冷冻前列腺切除的目的。可经尿道进行,操作简单,适用于年龄大,不能耐受其他手术的患者。据文献报道,大部分患者下尿路梗阻症状可解除或改善,残余尿减少。但冷冻治疗有一定盲目性,冷冻深度及广度不易掌握。冷冻后再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以清除冷冻后的残留增生组织,可明显减少出血。
(4)微波治疗系利用微波对生物组织的热凝固原理以达到治疗目的。微波放射极的放置可通过直肠超声波定位,或经尿道镜直视下定位。后者可准确地避开尿道外括约肌,减少尿失禁的并发症。
(5)激光治疗利用激光热效应凝固汽化或切除前列腺组织,方法类似经尿道腔内操作。有表面照射,有插入热疗,也有利用激光束切除腺体。疗效肯定的是用激光剜除腺体,从膀胱将组织粉碎吸出,远期疗效和价格性能比有待观察。
(6)射频消融利用射频波产生局部热效应使前列腺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
夏术阶 | 主任医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
什么是前列腺肥大
前列腺肥大的发病原因
前列腺肥大的治疗
前列腺肥大能预防吗
前列腺肥大的发病率
前列腺肥大的危害
前列腺肥大的并发症
前列腺肥大患者需及时就医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
提供资源类型:资源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列腺增生伴钙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