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会人总会财迷心窍.

||||||||||||||||||
新闻纠错热线:2 拂晓报
财迷心窍施骗术 一家六人同领刑
拂晓新闻网--皖北晨刊讯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党国某为了尽快“致富”,竟冒称消防军官,组织家人以电话诈骗的形式获取不义之财。8月28日,经灵璧县检察院提起公诉,一审法院以诈骗罪分别判处党国某等6人六个月到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计23万元。
现年46岁的党国某,系河南省上蔡县崇礼乡人。受春晚电信诈骗小品的“启发”,求财心切的他认为找到了一条发财致富的捷径,于是找来妹婿张某,女儿党秋某、党雪某,女婿赵某、刘某,谋划诈骗具体事宜。经过谋划,由党国某统一调配指挥,明确了具体分工,开始了行骗的勾当。
2月19日上午11时许,张某冒充灵璧消防大队工作人员,用赵某提供的电话卡和灵城水上商场装潢材料供应商郭某的电话号码,给郭某打电话,说是要购买阻燃剂80桶。郭某说没有阻燃剂,张某便告之郭某以前有个供应商存货较多,可以到那里进货,于是张某将党国某的号码告诉郭某。党国某在接到郭某电话之后,说自己已经转行,但可以将北京厂家的号码告诉他,于是党国某将大女儿党秋某电话号码告诉了郭某。党秋某接到郭某电话后,说货源紧张,让其打12080元订金方可发货。郭某按要求将款打到党秋某提供的银行账户上,党雪某查到钱到账后,便告知党国某。党国某又安排张某再次打电话给郭某,要求追加100桶阻燃剂,郭某再次与党秋某联系,党秋某要其再打22600元订金。郭某再次打款后,张某又打电话给郭某说再要100桶。这时,郭某才怀疑有问题,便没有再次打款。党雪某将郭某打来的34680元钱从银行取出,党国某等人将手机关掉,断绝与郭某联系。后郭某报警,该案案发。
灵璧县人民检察院受理该案后审查认为,党国某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隐瞒真相、虚构事实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均应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于是依法从快提起公诉,法院遂做出上述判决。至此,一个家族式跨省诈骗团伙就此覆灭。
(蒋斌 张攀登 李伟)
责任编辑:丁曼
① 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拂晓报官方微信平台,期待您的关注
新鲜热辣的本地新闻资讯,还有更多好玩的互动功能,只需扫一扫,我们与您面对面
视觉·图片
烧烤天里建电网民兵班里的10姑娘军民齐唱《中国梦》技能比武励精兵假日采摘游人乐砀山:早熟梨成农民“致富果”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财迷心窍的我 作文
世界上有很多“迷”,球迷、歌迷、网迷、影迷……而我可是名副其实的财迷。你肯定会说我小小年纪,怎么赚钱呢?别忙别忙,你偶没有想到要“敲诈”老爸老妈呢,呵呵,我就是靠“敲诈”老爸老妈赚到钱的,怎么?不行,那你就看:
杀手锏之一:一手拿钱,一手做事
发财指数:***(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打不来星星,就这样代替好了)
中午,老妈往沙发上一躺,一边享受空调带来的爽快,一边闷头闷脑的看着电视,我在一旁嘟哝着:“洗碗,我才不刷呢。”没想到老妈的耳朵也够灵的,一口回绝,我才不干,老妈就还声好气的讨好我:“晶晶,就洗次碗?”不好了,那就依法制法:“那……就好吧,但是有个条件,要给钱,洗干净了一个碗就给一元钱。”“那好吧。”于是我一边哼着歌又开始了我的“洗碗生活”。但是我每次都靠这个方法,老妈也找到了对付我的理由,每次我刚要说要钱,老妈就会说:“喂喂喂,我煮饭还没拿钱呢,要不这样好了,一顿饭,恩,便宜点,2元得了,好不好?”我一听,立刻就败了下来。
今天周末,老爸说要买酒,好好庆祝庆祝周末的到来,这时老爸一眼盯住了我,笑嘻嘻的对我说:“麻烦了。”我一猜就知道又要我跑腿:“钱呢?”“包里拿。”“跑路费。”那就……买剩下的。哈哈,正合我意,还是老爸大方,我一溜烟跑了出去,快点就可以乘机玩玩了,有时候跑腿其实也不错嘛。
杀手锏之二:“赌博”(不要误会,看了才知道的)
发财指数:****
谁都知道世界杯到来,足球一打响我和老妈就赌冠军会是谁,老妈认为是法国,我认为是意大利,我们各自押了5元,老妈还说要赌更大,赌20元,我可不干,如果我输了,我不就倾家荡产了嘛,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结果出来了,怎么着?我赢了,钱来得多容易,我不由得有一点沾沾自喜,但是也有点悲伤,如果我赌更大,我不句赢得更多?算了算了,要有大度量,我就不计较了,毕竟我赢了嘛。
今天我们三人(爸,妈,我)在家没事干,无聊,干脆打牌,老妈提议要赌钱,我说1元,老爸说5元,老妈说你们太小气,赌1元得了,没想到,我这天的运气特别好,和我一头的老赢,不和我一头的老是输,哈哈,我的荷包都快塞不下了,我得赶快去数数……
还想听赚钱妙招?我又得去赚钱了,机会来了,你们以后再听我的赚钱法吧!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08版:法治时空
& &&& 往期回顾 & && &&&
骗子“以真乱假”耍花招被害人财迷心窍落陷阱
&&&&如果有人送你几张“假币”,称这些高仿“假币”可以假乱真,在商场、饭店等各类消费场所都可以顺利花掉,你信吗?在你亲眼所见后,你会心动想拥有这些“假币”吗?现实生活中就有一些人因为贪利而受骗上当。近日,安徽太和县籍三男子因利用所谓“高仿假币”实施诈骗被定罪量刑。&&&&这场骗术是这样上演的:首先由一名被告人事先在网上通过QQ聊天工具以交友为由物色作案目标,经多次聊天取得被害人信任,并借机与被害人见面。见面后需要花钱的时候,被告人都会不动声色的大方付款,待二人聊天时,被告人会假装无意说出其刚才花掉的钱是朋友赠送的“高仿假币”(其实是真币),然后再拿出两张面值百元或五十元的真币谎称是假币送给被害人。被害人拿到假币后,出于好奇便拿去消费,发现无任何障碍。于是财迷心窍的被害人便找到被告人主动提出要求帮忙购买假币。见时机成熟,被告人就会联系另两名被告人,由其中一人冒充贩卖假币的老板,另一人冒充老板的跟班,然后被告人就会约被害人在一个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如公园、火车站进行交易,其目的是为了造成被害人在验货时的紧张心理,不敢仔细检查。到了交易地点后,冒充贩卖假币的“老板”会事先从密码箱中拿出一些真币交给被害人验货,然后趁被害人不备拿走这些人民币,后将事先用塑料壳包好的“人民币”(面和底部一张为复印的“人民币”,中间为白纸)交给被害人,进行掉包,还“好心”的给被害人叫辆的士将被害人送走,被害人往往因心中有鬼不方便在车上细看。中途,被告人发短信告知真相并威胁其不能报警时,被害人才如梦初醒,但为时已晚。&&&&2013年2月~2013年4月,三被告人以同样的方法行骗4起,金额达40万元。&&&&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分别判处三被告人6年3个月、6年5个月、4年4个月有期徒刑,并处8万元至4万元不等的罚金。三被告人不服提起上诉,二审维持原判。&伍开春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总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