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例范文,看看这个病例?给具思路和结果?

查看: 1266|回复: 10
在线时间142 小时贡献值41 级天下币1472 元鲜花51 朵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1882阅读权限30UID2654
浙江区版主
入室弟子六段, 积分 18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18 积分
男,三十岁。阴部四季潮湿,腋汉多,稍运动全身多汗,晨起口苦干,两胁偶有隐痛(肝区为主),体胖,舌淡胖,多齿痕,胎黄腻,根部为甚,脉细。
, , , , , , ,
料想今生无名利,披头散发学中医。
弘扬中医,人人有责
在线时间650 小时贡献值18 级天下币3137 元鲜花81 朵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3317阅读权限100UID1534
回复: 【求助】帮忙看看这个病例
[QUOTE=谭华兵]男,三十岁。阴部四季潮湿,腋汉多,稍运动全身多汗,晨起口苦干,两胁偶有隐痛(肝区为主),体胖,舌淡胖,多齿痕,胎黄腻,根部为甚,脉细。[/QUOTE]
此厥阴肝内有湿热,乃阴虚不纳阳,属柴胡桂枝干姜汤加龙骨汤证!
易医结合。
在线时间0 小时贡献值0 级天下币762 元鲜花1 朵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762阅读权限20UID10199
跟师抄方五段, 积分 7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738 积分
回复: 【求助】帮忙看看这个病例
[QUOTE=谭华兵]男,三十岁。阴部四季潮湿,腋汉多,稍运动全身多汗,晨起口苦干,两胁偶有隐痛(肝区为主),体胖,舌淡胖,多齿痕,胎黄腻,根部为甚,脉细。[/QUOTE]
肝郁脾虚治以理气化湿
在线时间245 小时贡献值9 级天下币1145 元鲜花12 朵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1235阅读权限20UID3751
跟师抄方五段, 积分 12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5 积分
回复: 【求助】帮忙看看这个病例
黄连6吴茱萸6龙胆草20车前子10人参10白术10陈皮10甘草6升麻6荆芥3
/中西汇通/blog
在线时间0 小时贡献值0 级天下币751 元鲜花0 朵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751阅读权限20UID8382
跟师抄方五段, 积分 7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49 积分
回复: 【求助】帮忙看看这个病例
[QUOTE=]肝郁脾虚治以理气化湿[/QUOTE]
肝胆湿热龙胆泻肝汤就可搞定。
在线时间295 小时贡献值21 级天下币595 元鲜花42 朵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805阅读权限20UID5747
跟师抄方五段, 积分 8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5 积分
回复: 【求助】帮忙看看这个病例
[QUOTE=谭华兵]男,三十岁。阴部四季潮湿,腋汉多,稍运动全身多汗,晨起口苦干,两胁偶有隐痛(肝区为主),体胖,舌淡胖,多齿痕,胎黄腻,根部为甚,脉细。[/QUOTE]
蒿芩清胆汤合三妙.本人已有多例类似治验.
在线时间142 小时贡献值41 级天下币1472 元鲜花51 朵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1882阅读权限30UID2654
浙江区版主
入室弟子六段, 积分 18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18 积分
回复: 【求助】帮忙看看这个病例
谢谢各位指导。
但是此人舌淡胖,脉细,怎么回事?子正先生说:乃阴虚不纳阳。于此病例不甚明白,此人我朋友,阴虚不明显。请赐教!
料想今生无名利,披头散发学中医。
在线时间2814 小时贡献值166 级天下币6097 元鲜花311 朵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1积分7757阅读权限50UID3695
学术带头人
游走江湖七段, 积分 77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43 积分
回复: 【求助】帮忙看看这个病例
[QUOTE=谭华兵]男,三十岁。阴部四季潮湿,腋汉多,稍运动全身多汗,晨起口苦干,两胁偶有隐痛(肝区为主),体胖,舌淡胖,多齿痕,胎黄腻,根部为甚,脉细。[/QUOTE]此水液运行失调之证也,小柴胡汤合五苓散治之,以口苦胁痛,苔黄,用小柴胡,舌胖多齿印,用五苓,小柴胡通调三焦,五苓化气行水,水液循行常道,病自当愈.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在线时间142 小时贡献值41 级天下币1472 元鲜花51 朵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1882阅读权限30UID2654
浙江区版主
入室弟子六段, 积分 18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18 积分
回复: 【求助】帮忙看看这个病例
[QUOTE=医方中]此水液运行失调之证也,小柴胡汤合五苓散治之,以口苦胁痛,苔黄,用小柴胡,舌胖多齿印,用五苓,小柴胡通调三焦,五苓化气行水,水液循行常道,病自当愈.[/QUOTE]
谢谢先生,也谢上面各位先生,我用这个看看。
感觉与胡希恕先生不谋而合。呵呵!
料想今生无名利,披头散发学中医。
在线时间650 小时贡献值18 级天下币3137 元鲜花81 朵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3317阅读权限100UID1534
回复: 【求助】帮忙看看这个病例
[QUOTE=谭华兵]谢谢各位指导。
但是此人舌淡胖,脉细,怎么回事?子正先生说:乃阴虚不纳阳。于此病例不甚明白,此人我朋友,阴虚不明显。请赐教![/QUOTE]
在脉细故知也!
易医结合。
在线时间694 小时贡献值390 级天下币1870 元鲜花67 朵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5770阅读权限50UID10251
游走江湖七段, 积分 57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30 积分
回复: 【求助】帮忙看看这个病例
[QUOTE=谭华兵]男,三十岁。阴部四季潮湿,腋汉多,稍运动全身多汗,晨起口苦干,两胁偶有隐痛(肝区为主),体胖,舌淡胖,多齿痕,胎黄腻,根部为甚,脉细。[/QUOTE
我也认为是肝经湿热下注,用清魂汤也可。(柴胡,甘草,黄柏,升麻,泽泻,当归,麻黄根,羌活,汉防己,龙胆草,茯苓,五味子,红花)+郁金,枳壳,白芍
在线时间0 小时贡献值0 级天下币823 元鲜花0 朵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823阅读权限20UID3089
跟师抄方五段, 积分 8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7 积分
回复: 【求助】帮忙看看这个病例
[QUOTE=dazuifang]蒿芩清胆汤合三妙.本人已有多例类似治验.[/QUOTE]
此方比较稳妥, 可以此化裁一用.
Powered by当天更新视频:88部 视频总数量:64942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从病例谈辨证论治体会
视频类型:
人气:加载中...次点播
更新时间: 21:38
从病例谈辨证论治体会详情
在线播放和下载地址: [ 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快速在线观看和下载 ]
您也许会喜欢这些视频
评论视频从病例谈辨证论治体会
本站所有视频教程均从互联网精心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纠正或删除,E-mail:【不读导诊台后果自负】咨询给为大神帮忙看看这是我老爸的病例_中医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03,312贴子:
【不读导诊台后果自负】咨询给为大神帮忙看看这是我老爸的病例收藏
求各位大神给我瞧瞧,我看网上说的,说是很多前期胃癌的人都被误认为是浅表性胃炎了,我是真怕失去呢!希望大神看看 然后有什么好的食疗或者是中成药给做做建议!我父亲觉得老是胃胀的慌,医生检查的说是肝脏不好,还有我父亲很能抽烟喝酒也是每天三顿,现在戒了
大神们 还能不能一起快乐的玩耍了啊
登录百度帐号我的游戏推荐游戏
后查看最近玩过的游戏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请中医帮忙看看这3个病例...要求:辨证、治法,处方.(急)_百度知道
请中医帮忙看看这3个病例...要求:辨证、治法,处方.(急)
本人面临考试,有这3到题.请问大家该如何回答下面3到题.要求:辨证、,治法,处方药12-15味以下,重量180-250克以下题1:男 60岁 失眠20年,每次口服安定片3片,才能入睡,头稍微振颤,小腿常抽筋,大小便正常舌正常。血压140/90mmHg
不胖不瘦,脉弦稍缓。题2:女 50岁 顽固性高血压已20年,血压200/120mmHg,脉沉弱结代,左脉沉弦而细弱,舌质淡白无华,舌边齿龈甚多。
今日数次鼻衄。面色无华,常无力题3:女 39岁 车祸外伤后,失去嗅觉1年。面色暗无光泽,大便黑便秘3天一次,脉沉涩细弱,舌正常,怕冷.消化稍不好。
提问者采纳
每个中医辨证手段都是不同的,考试却是要按照考官拟定的标准答案回答!除非你把患者交给俺,或者你代患者回答其他问题,不然俺真帮不上你.如题1,当平肝风,活脑络,当天麻钩藤饮+血府逐淤汤之方义.
其他类似问题
处方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胡派三代经方病案解析思路&&&阳明病(里阳证)医案
阳明病(里阳证)医案
(一)正阳阳明
㈠调胃承气汤方
刘某,女性,27岁,1965年6月4日初诊。
发热、头痛1周,曾服中西解表药,大汗出而身热头痛不解,头胀痛难忍,心烦欲吐,口干思冷饮,皮肤灼热而不恶寒,大便已3日未行,舌苔白厚,脉弦稍数。体温38℃。
证属里实热胃不和,治以清里和胃,与调胃承气汤。处方:
大黄l0g,炙甘草6g,芒硝(分冲)12g
结果:上药服1剂,大便通,头痛已,身热减,体温正常,继服余药而去芒硝,诸症基本消失。
㈡麻子仁丸方
李某,男性,59岁,1965年2月18日初诊。
感冒2周经服药治愈,惟胸胁闷满,纳差,大便干燥、三四日一行,舌苔白,脉弦细。肝下缘肋下1cm轻微压痛。
脉弦细,舌苔白,纳差,大便干燥,津伤邪入里。胸胁闷满,里实热上壅。
综合分析:此属津虚阳明内结,与麻子仁丸,早晚各1丸。
结果:服1天大便即通,继服无所苦。
㈢白虎汤方
冯某,女性,25岁,1967年7月20日初诊。
高热已20余日,曾在20多家医院用各种抗生素治疗均无效。因颈部两侧淋巴结肿大,故多数医院诊断为淋巴结核。因高热不退,经人介绍来求诊治。望其面黄无华、消瘦,自汗出,不恶寒,自感乏力身重,昨晚体温39.7℃,舌苔薄少,舌质红绛,脉滑数。
脉滑数,舌质红绛,舌苔薄少,不恶寒,自汗出,阳明里热。面黄无华,消瘦,自感乏力身重,热伤津液。综合分析:证属阳明里外皆热,津液大伤,治以清热救里,与增液白虎汤加牡蛎。处方:
生石膏(同煎)90g,知母18g,粳米30g,炙甘草6g
生地黄24g,麦冬24g,生牡蛎(同煎)15g
结果:上药服6剂,体温降为38℃左右,但晚上偶有39℃。出现恶心,纳差。喜凉,喜吃西瓜。改服小柴胡加石膏汤(生石膏每用60~90g),药后热平,诸症消,共服11剂,颈部淋巴结亦全消失。
㈣白虎加人参汤方
刘某,女性,50岁,1965年7月10日初诊。
因天热汗出,晚上睡着后受凉,昨天早起即感两腿酸痛、头晕身重、口渴无汗,自服A.P.C1片,后大汗不止,而仍发热,不恶寒反恶热,自感口如含火炭,舌苔白,脉滑数。
脉滑数,不恶寒反恶热,发热,大汗,阳明内外皆热。两腿酸痛,头晕身重,舌苔白,热伤津、热上扰。
综合分析:证属阳明病热盛津伤,治以清热生津,与白虎加人参汤。处方:
生石膏(同煎)60g,知母15g,炙甘草6g,粳米30g,生晒白人参9g
结果:服1剂汗止、渴减、热退,再1剂诸症已。
㈤泻心汤方
便干衄血案
赵某,男性,53岁,1965年4月2日初诊。
发现高血压20多年,常头疼失眠,近1月来常鼻衄,烦躁心慌,大便干,血压170~200/130~140mmHg,舌苔黄,舌质红,脉弦数。
舌苔黄,舌质红,脉弦数,烦躁,大便干,里热燥结。鼻衄,热伤血络。常头痛,心慌,失眠,热上扰。
综合分析:证属里热上犯,治以清泄里热,与泻心汤。处方:
大黄l0g,黄连6g,黄芩6g,生地黄炭l0g
结果:上药服3剂,大便通畅,心烦已,睡眠好转。时有胸闷。改服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服1个月,鼻衄未作,血压维持在150~160/100~110mmHg。
半身不遂案
刘某,女,65岁,1965年11月9日初诊。
患左半身不遂3天,老伴用两轮车拉来求诊。曾服镇肝熄风等药,并用羚羊粉冲服,诸症不减,反更烦躁,整夜不眠,头晕头热,时感热气上冲,胸闷懊侬,舌苔黄腻,舌质红,脉弦滑数。血压260/160mmHg。其老伴问胡老:“能包治好吗?不包好就不治了,光羚羊角就花了五元钱,治不起!”胡老回答:“包治不好说,但我开的药不过二角钱,您可试服1剂。”老者同意一试。
脉弦滑数,舌质红,烦躁,阳明里热重。头晕,头热,热气上冲,胸闷懊侬,整夜不眠,热上扰心胸。
综合分析:阳明里实热结,为泻心汤加石膏方证。处方:
大黄l0g,黄连6g,黄芩10g,生石膏45g。
嘱其先以大黄浸汤,以其汤煎诸药。
结果:服1剂,第2天下午复诊,老者进门即磕头作揖:“可遇到救命恩人了!”并请求再赐良方。胡老详问之,知其服药后,大便已通1次,诸症明显减轻,血压为150/100mmHg。与服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芩丸加生石膏调理。
㈥栀子豉汤方
胡老讲述医案
昔时邻居老工人尹某,一日来告。谓经过钡剂造影检查,确诊为食管憩室,请我治疗。因笑答日:食管憩室我未曾见过,请告所苦。据述只觉食道阻塞,心烦不宁。
食管阻塞,为里实。心烦不宁,里热上扰。
综合分析:为阳明里热上扰心神,为栀子豉汤方证。处方:
因与栀子豉汤3服后,症大减,但食时尚觉不适。续服二十余剂,症全消失。后再进行钡剂造影检查,未再见憩室形象。
此案较奇,故附此以供参考。
心中懊侬案
刘某,女性,12岁,1966年3月10日初诊。
感冒后头痛,恶心,呕吐,寒热往来,咽干口渴,思凉饮,心中烦躁。服小柴胡加生石膏汤后,热降烦除,刻下仍心中懊侬,口干欲凉饮,饮食二便如常,舌苔白而干,舌尖红,脉滑数。
寒热往来,头痛,恶心,呕吐,咽干口渴,思凉饮,心中烦躁,三阳合病,为小柴胡加生石膏汤方证。脉滑数,舌苔白而干,舌尖红,心中懊侬,口干欲凉饮,饮食二便如常,阳明里热。
综合分析: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溅然汗出为向愈之兆,惟少阳余热及阳明之热未除,为栀子豉汤合小柴胡汤方证。处方:
栀子6g,淡豆豉10g,柴胡6g,黄芩6g,党参6g
炙甘草3g,生姜6g,大枣3枚,生石膏(同煎)30g
结果:上药服1剂,睡眠好,全身汗出,寒热未作,体温正常。继以复胃阳以生津调理1周而愈。
㈦栀子大黄汤方
陈慎吾老母,90岁。
年迈气虚,外感发热,发汗后热更甚。他医视其年迈气虚,以小建中汤甘温除热,热益盛。脉弦细数,舌苔白而干。
发汗后热更甚,外邪传半表半里、里而转少阳、阳明。以小建中汤甘温除热,热益盛,阳明里热,误用温补,必增里热益甚。脉弦细,少阳未解。
综合分析:少阳阳明合病,为小柴胡加石膏方证。处方:
与小柴胡加石膏汤1剂,热退。
第3天因过食厚味而复高热,心烦,口渴,腹胀,大便干,舌苔白而干,脉细数。
过食厚味而复高热、便干,阳明里实热结。
综合分析:此证为阳明余热与新邪相加,属栀子大黄汤证。处方:
淡豆豉18g,大黄6g,枳实l0g,栀子l0g
结果:上药服1剂而愈,嘱慎饮食,未再复发。
㈧茵陈蒿汤方
王某,男性,34岁,1964年5月8日初诊。
患慢性肝炎多年,近突发黄疸,经中西医治疗,黄疸指数逐渐升高,人亦面目俱黄如橘色,发热,口舌干,胸胁苦满,恶心,不欲食,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滑数。
发热,口舌干,胸胁苦满,恶心,不欲食,半表半里阳热。脉滑数,舌苔黄腻,大便秘结,阳明里实热。
综合分析:此阳黄,属少阳阳明合病,为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方证。处方:
柴胡12g,黄芩10g,枳实l0g,白芍l0g,生姜l0g半夏12g,大枣4枚,茵陈24g,大黄l0g,山栀子10g
结果:上药服2剂,大便得通,恶心已,胸胁苦满减,精神好转。坚持服药28剂,黄疸退,查肝功能完全正常,旧有肝病亦随之而愈,约1个月出院。
㈨黄连阿胶汤方
张某,男性,48岁,1965年12月13日初诊。
因患肺炎而高热半月方退,但遗心烦、失眠1个月不愈,口苦思饮,手足心热且易汗出,舌苔黄,舌质红,脉弦细数。
脉弦细数,舌苔黄,舌质红,口苦思饮,手足心热且易汗出,阳明里热。心烦,失眠,血虚热扰。
综合分析:证属久热伤津血,热扰神明,致使神不安,治以清热养血,与黄连阿胶汤。处方:
黄连10g,黄芩6g,白芍6g,阿胶(烊化)10g,鸡子黄1枚。
结果:上药服1剂即感心烦减,夜眠好
㈩猪苓汤方
韩某,女性,31岁,1965年1月25日初诊。
尿急、尿痛4个多月。13年前曾诊断为急性膀胱炎,治愈后有轻微尿痛、腰痛,未彻底治愈。1964年11月又急性发作,尿频尿急,日达50余次,夜达30余次,尿时痛如刀割,有血丝血块,尿道灼热,腰痛腹胀。经服中西药不效。曾用益肾降火及补中益气等法也不效。
近症:仍尿频,日10余次,尿痛热如刀割,左腰痛引及下肢亦痛,时头晕,心悸,少腹里急,口干渴甚,脉细数.舌苔白,舌质红。
脉细数,舌苔白,舌质红,尿痛热如刀割、左腰痛引及下肢亦痛,口干渴甚,里热挟瘀。尿频,头晕,心悸,少腹里急、湿饮下注。
综合分析:证属湿热瘀阻,治以利湿化瘀,与猪苓汤加生薏苡仁、大黄。处方:
猪芩10g,茯苓皮10g,泽泻l0g,生薏苡仁45g,滑石(包煎)15g,阿胶珠l0g,大黄3g
结果:上药服3剂,尿色变清,尿道痛已,腰痛亦减未尽除,尿频减,,脉仍细数。仍服上方,同时间服肾着汤。
2月17日复诊时,已无不适,吃东西也增加1倍。
辽宁省营口大石桥广田诊所贾广田来信述:
1955年在京跟随恩师学习时,曾治一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男性,55岁。经中西医治疗1年多,病情越来越重,经亲友介绍来诊治时已腹胀如鼓,卧床不起,自感腹胀且痛,大便干结,舌苔黄腻,脉弦滑。
腹水,腹胀如鼓且痛,水饮内停。脉弦滑,舌苔黄腻,大便干结,阳明里实。
综合分析:阳明里实停饮,证属十枣汤方证。处方:
甘遂、芫花、大戟各6g,大枣250g。
甘遂、芫花、大戟研细面备用。大枣文火煎浓汁300ml,适温频服,送服三味药面,先少量,渐增量,当小便增多,大便通利时停止服药面,而改仅吃大枣。
结果:3日后腹痛已,腹水减。后改茯苓导水汤调理3个月,腹水全消。
男,84岁。1983年11月5日初诊。
咳嗽、咯血2个月,经X线拍胸片,诊断为左下肺癌。近1周来胸闷胁痛,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面目及双下肢重度水肿。经x线胸片证实,左胸腔大量积液,右胸腔少量积液。于左胸腔抽出血性胸水500ml,症状不见缓解。小便少,大便干,舌苔白腻,脉弦滑。
咯血,胸闷胁痛,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面目及双下肢重度水肿,痰饮内停。脉弦滑,舌苔白腻,小便少,大便干,阳明里实。
综合分析:证属痰饮停滞,阳明里实热,为十枣汤方证。处方:
芫花、甘遂、大戟各10g,大枣500g。
先煮大枣,煮烂,去皮核,放入芫花、甘遂、大戟,上火再煮二开,去渣,每服1小匙,每半小时服1次。服至4次时,大便连泄十余次,小便也连续不断,停止服药。
结果:第2天水肿全消,能平卧入睡。4个月后死于脑转移,胸水、水肿却未见复发。
桃核承气汤方
段某,女性,14岁,1965年10月4日初诊。
1964年3月月经初潮,后来未再来潮01965年4月23日发四肢抽搐、昏厥,近来发作频繁。每发作前厌食,右上腹痛,胸闷,当有气自腹向上冲时即发抽搐及昏厥,时伴呼吸急迫、大声喧喊。口苦,便干,舌苔白腻,脉弦细。
右上腹痛,胸闷,口苦,便干,大柴胡汤。月经未潮,四肢抽搐、昏厥、大声喧喊,桃核承气汤。
综合分析:证属瘀血阻滞、郁久化热,治以祛瘀清热,与大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处方:
柴胡12g,白芍10g,枳实10g,生姜10g,大枣4枚,半夏12g,大黄6g,桃仁l0g,桂枝10g,炙甘草6g,黄芩10g,芒硝(分冲)10g。
结果:上药服3剂,右上腹痛、胸闷未作,抽搐也未发。据证改服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调理3个月诸症已,月经来潮。
李某,男性,17岁。
游泳时发现下腿有紫癜点点,继之腹痛、腹泻,紫癜延及遍身。入某院治疗,与止血针、止痛针,人渐消瘦,以致骨瘦如柴,但仍残存紫癜。大便于结,与蓖麻油,下大量血便,而腹痛止,人亦渐胖。出院后半年紫癜又复发,又入该院,再用蓖麻油则毫无效,无奈接回家拖延时日。后请胡老诊治,查身有紫癜,少腹疼,便干,烦躁,舌苔黄,舌质紫,脉沉弦。
舌质紫,身有紫癜,少腹痛,抵当汤。舌苔黄,烦躁,便干,大柴胡汤证。
综合分析:为瘀血阻络,证属抵当汤合大柴胡汤方证。处方:水蛭6g,虻虫
6g,桃仁6g,大黄l0g,柴胡12g,生姜10g,半夏12g,枳壳10g,白芍l0g,黄芩l0g,大枣4枚。
结果:上药服1剂,泻下大便及黑血数升,腹痛止,紫癜随之好转,身体健康,追访10年未再复发
(二)太阳阳明
㈠桂枝加芍药汤方
刘某,男,30岁,1966年3月18日初诊。
胃脘疼痛四五年,伴见汗出恶风,左臂疼痛,胸胁满闷,脉弦滑、左浮细。
胃脘疼痛四五年,伴见左臂疼痛,胸胁满闷,外邪入里,阳明里实。脉浮,恶风,汗出,太阳中风证。胃脘疼痛,芍药证。脉弦滑,左细,太阳阳明合病。
综合分析:证属太阳阳明合病,表虚挟腹肌不和,与桂枝加芍药汤。处方:
桂枝l0g,白芍18g,生姜10g,大枣4枚,炙甘草l0g。
结果:上药服5剂,胃脘疼减,仍感胸脘堵闷或灼热。与栀子豉枳实汤继调服而解。
㈡桂枝加大黄汤方
赖某,男,56岁。
感冒发热1周,经用西药治疗热退。近3天左腹刺痛、腹胀,时轻时重,服用阿托品(具体用量不详)痛缓不明显,伴见头微痛、汗出、恶风,大便3日未行,左腹按之痛,舌苔白根腻,脉沉弦细、左尺弦滑。
恶风,发热,汗出,头微痛,太阳中风证。大便3日未行,左腹刺痛、按之痛,阳明里实挟瘀,大黄证。
综合分析:证属太阳、阳明并病挟瘀,为桂枝加大黄汤方证。处方:
桂枝l0g,白芍18g,生姜l0g,大枣4枚,炙甘草6g,大黄6g。
结果:上药服1剂,大便行2次,左腹痛减。去大黄又服1剂,头痛、汗出、恶风悉除。
㈢麻杏石甘汤方
陈某,男,24岁,1965年3月25日初诊。
自昨日恶寒、身痛、咳喘、咽干,自服A.P.C2片后,汗出不恶寒,但仍身痛、咳喘、吐白痰、口干思饮,舌苔白,舌尖红,脉滑数。
不恶寒,汗出,身痛,咳喘,阳明外证。脉滑数,舌苔白,舌尖红,口干思饮,阳明里证。
综合分析:证属外邪里热、太阳阳明合病,治以解表清里,与麻杏石甘汤加半夏。处方:
麻黄18g,杏仁10g,炙甘草10g,生石膏(同煎)45g,半夏12g。
结果:上药服2剂,汗出,喘减。继以桑杏汤加减,服6剂诸症已。
㈣越婢汤方
佟某,男,63岁,1965年7月6日初诊。
因慢性肾炎住某医院,治疗3个月效果不佳,尿蛋白波动在(+)~(+++),无奈要求服中药治疗。
近症:四肢及颜面皆肿,皮肤灰黑,腹大脐平,纳差,小便量少,汗出不恶寒,舌苔白腻,脉沉细。
皮肤灰黑,腹大脐平,纳差,小便量少,外邪内饮。不恶寒,汗出,阳明里热。脉沉,舌苔白腻,四肢及颜面皆肿,水饮内停。
综合分析:此属水饮内停,外邪郁表,郁久化热,为越婢汤方证。处方:
麻黄12g,生姜10g,大枣4枚,炙甘草6g,生石膏45g。
结果:上药服1剂,小便即增多,喜进饮食,继服20余剂,水肿、腹水消,尿蛋白(一),病愈出院。
㈤大青龙汤方
刘某,女,32岁,1965年3月15日初诊。
5年来浮肿,时常低热,经检查诊为慢性肾盂肾炎,胆道感染。
近症:面目四肢皆肿,小便频而量少、色黄,大便时干,干则浮肿甚。低热时则恶寒,腹胀,右胁痛,头晕心烦,脉浮微数。尿常规检查:蛋白(++),脓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
脉浮微数,低热则恶寒,头晕,面目四肢皆肿,太阳表实。小便频而量少、色黄,大便时干、干则浮肿甚,腹胀,右胁痛,心烦,阳明里热。
综合分析:此属水气外溢肌肤,郁久化热,呈太阳阳明合病,为大青龙加术汤方证。处方:
麻黄18g,桂枝l0g,生姜l0g,大枣4枚,杏仁6g,炙甘草6g,生石膏(同煎)45g,苍术12g。
结果:上药服30余剂,头晕心烦减,面目浮肿减,午后仍低热,下肢浮肿仍明显。继加减服用,或间服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
1965年11月7日复诊:右胁痛减,腹胀、头晕、心烦已,下肢浮肿轻微,体温正常,尿常规检查:蛋白(一),脓细胞(一),白细胞(。~1/HP),红细胞(1~3/HP),上皮细胞(+)。
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
尹某,男性,40岁,1966年3月4日初诊。
近2个月右上腹疼痛,经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自昨日起发热恶寒、无汗、身目发黄、身痒、口黏不思饮,小便黄少,苔白腻,脉浮弦。
脉浮,恶寒,发热,无汗,太阳伤寒。
脉弦、舌苔白腻,口黏不思饮,小便黄少,湿饮内停。身目发黄,身痒,湿郁于表。
综合分析:证属外邪里湿,郁而化热,治以解表化湿,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处方:
麻黄6g,连翘l0g,赤小豆30g,桑白皮l0g,炙甘草6g,大枣4枚,生姜l0g,杏仁l0g。
结果:上药服3剂,热退,痒已,但黄疸不退,且逐渐加重,后确诊有胰头癌,不及2个月病逝。
㈦竹叶石膏汤方
吕某,女性,18岁,1965年6月17日
因高热住院治疗,半月热仍不退,用激素治疗热退亦不明显。每天体温在38~39C,症见身热、自汗、盗汗、恶心、食入即吐,舌苔白,脉细数。
身热,自汗,盗汗,太阳阳明合病。恶心、食入即吐,里热而胃虚。
综合分析:此为津液大虚的太阳阳明合病,必以养胃生津方能抗邪外出,与竹叶石膏汤加味。处方:
淡竹叶12g,生石膏(同煎)45g,半夏12g,党参10g,炙甘草6g,粳米15g,麦冬15g,生姜l。g,酸枣仁15g。
结果:服3剂,热退,呕吐止,自汗、盗汗亦止。
他医用补中益气汤欲补其虚,又致大汗不止乃至虚脱,无奈输液救急。再请胡老会诊,仍给原方6剂诸症渐已。
㈧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彭某,女性,30岁,1965年8月26日初诊。
前天中午吃葡萄,晚上又受凉,今早感无力、腿酸口渴,喝了4杯热茶,即觉身热恶寒。下午心烦汗出,腹痛腹泻3次,而来门诊,舌苔白腻,脉滑数寸浮。
脉滑数寸浮,恶寒,汗出,表阳。身热,口渴,心烦,腹痛腹泻,阳明证。舌苔白腻,无力,腿酸,为汗出、利下津伤。
综合分析:证属太阳阳明合病,为葛根芩连汤证。处方:
葛根24g,黄芩l0g,黄连6g,炙甘草6g。
结果:上药服1剂后,腹痛腹泻减,3剂后症已。
(三)少阳阳明
㈠柴胡加芒硝汤方
李某,男,65岁,1965年5月24日初诊。
1个月感左胸不适,灼热感,胸闷气短,活动后明显,某西医院诊断为心肌梗死。经住院治疗,已度过危险期,但胸闷等症状不见好转,故请中医会诊。
近症:左胸灼热,憋气,时头胀,寒热往来,口腔上部肿痛,心下痞满,口苦咽干,纳差,大便干结,失眠,舌苔黄,脉弦细。
脉弦,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心下痞满,左胸灼热,憋气,时头胀,纳差,少阳病。苔黄,大便干结,口腔上部肿痛,失眠,阳明病。
综合分析:证属少阳阳明合病,为小柴胡加芒硝汤的适应证。处方:柴胡
18g,黄芩l0g,半夏15g,党参10g,炙甘草6g,生姜l0g,大枣4枚,芒硝(分冲)15g,栀子l0g。
结果:上药服6剂,诸症好转。因感冒咳嗽来诊,与半夏厚朴汤加瓜蒌治之遂安。
㈡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关某,男性,28岁,1965年10月18日初诊。
原有肝大、肝功能不正常。近半年来,性情急躁,不能入睡,自言妄想不休,语无伦次,口苦,喜冷饮,头痛头晕,欲呕,胸闷,身痒,大便成形、日二行,舌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脉弦,口苦,头晕头痛,欲呕,少阳病。脉数有力,舌苔黄腻,喜冷饮,妄想不休,语无伦次,阳明病。
性情急躁,不能入睡,胸闷身痒,湿热上结外溢,外邪内饮。
综合分析:证属少阳阳明合病兼外邪内饮,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处方:
柴胡12g,生龙骨(同煎)30g,生牡蛎(同煎)30g,黄芩l0g,半夏10g,党参6g,桂枝6g,生姜6g,茯苓l。g,大黄3g,大枣3枚,生铁落15g。
结果:服3剂,已能入睡,精神好转,已不欲呕,但心下堵闷,继服9剂,精神基本好转。
㈢大柴胡汤方
案一、高热患者:
会诊患者,住某医院。
高热50余日,西医用尽退热方法不解。请各医院会诊,多疑为癌变,最后邀胡老往诊。
现症见:呕不能食,胸胁满,心下痞,大便难,脉弦有力。
脉弦,呕不能食,胸胁满,少阳数。脉有力,大便难,阳明病。心下痞,少阳阳明合病。
综合分析:少阳阳明合病,大柴胡汤证。
结果:与大柴胡汤方1剂热退,3剂痊愈出院。
按:此证多有,故出此例以供参考。
案二、哮喘患者
康某,男性,36岁,1964年4月29日初诊。
3年前因食青辣椒而发哮喘,在东北久治不效而来京求治。冬夏皆作,始终未离氨茶碱。半年来多服补肺益肾之剂,证反有增无减。近日哮喘发作,昼轻夜重,倚息不得卧,大汗淋漓。伴胸闷腹满,口干便秘,心悸眠差,舌苔薄白,脉沉缓。
近哮喘发作,倚息不得卧,大汗淋漓,伴心悸、眠差,舌苔薄白,病不在表,不是寒虚,而是热实。胸闷腹满,少阳病。口干便秘,阳明病。脉沉缓,昼轻夜重,瘀血证。
综合分析:证属少阳阳明合病,兼挟瘀血,为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汤方证。处方:
柴胡12g,黄芩l0g,生姜l0g,半夏12g,枳实l0g,炙甘草6g,白芍10g,大枣4枚,大黄6g,桂枝10g,桃仁l0g,茯芩l0g,牡丹皮l0g,生石膏(同煎)45g。
结果:上药服2剂,诸症减轻。3剂后大便通畅,哮喘未作,停用氨茶碱。但因仍有口干,原方再服3剂遂愈。
1966年9月25日出差来京,告知:2年来曾数次感冒咳嗽,但未发哮喘。
按:胡老把本方用于治疗哮喘,令后学叹为观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病例范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