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二氮卓受体类失眠药有哪些

更年期失眠症中成药有哪些 西药呢
温馨提示: 中成药以其副作用少的特点在市场上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在失眠症的治疗上,中西药各有优势,不同需求的人选择不一样。失眠是更年期的症状之一。那么,更年期失眠症中成药有哪些?西药呢?
阅读了本篇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没有相关商品!
根据阅读为你提供的用药资讯
植物神经紊乱是一种内脏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包括循环系统功能、消化系统功能......
患者思维上变得迟缓,联想也慢慢的变得缓慢......对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失眠和焦虑的认识--《2006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四届学术年会知识更新讲座》2006年
对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失眠和焦虑的认识
【摘要】:正~~
【作者单位】:
【分类号】:R740;R749.72【正文快照】:
不足一半的失眠病人得到诊断和治疗 WHO: ,孩人不讨,舀全不河” 失眠既是症状,又是疾病 ,}抑郁症,焦虑障碍,其他} ’}不宁腿综合征,睡“民暂停综合杠 }综合医院一。理生理疾病}「 ,区巫回物质滥用,·“d作用 !器质性乖病 }其他{ ~---~-一---曰卜---- 10 .20% 抑郁症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1年05期
是明启;;[J];食品与健康;2001年01期
周凌燕;黄美健;;[J];安徽医学;2011年06期
尚春平;;[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13期
李树英;樊慧峰;;[J];中国民康医学;2011年12期
杨志寨;;[J];中外医疗;2011年19期
吴立文;吕瑞娟;;[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0年02期
陆志辉;;[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15期
甄利平;;[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7期
许广颖;;[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普兴富;;[A];玉溪市第四届精神科学术年会暨心身疾病综合治疗研讨会讲义汇编[C];2010年
王新源;;[A];2006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四届学术年会知识更新讲座[C];2006年
刁远明;陈群;路艳;;[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胡沛茜;刘红飞;;[A];中国中医药学会建会20周年学术年会专辑(下)[C];1999年
章瑜;薛志敏;;[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徐扬波;励佩君;陈佩君;;[A];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二○○八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梁睿;吴玉红;;[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葛文松;;[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11年消化系病学术交流会暨消化系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1年
江开达;;[A];华东地区睡眠医学新进展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5年
徐建国;;[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年会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时戈;[N];医药经济报;2009年
李广宇;[N];医药经济报;2011年
陆基宗 (主任药师);[N];家庭医生报;2009年
副主任医师
是明启;[N];大众卫生报;2001年
吴一福;[N];中国医药报;2004年
谢明霞;[N];大众卫生报;2009年
夏冰冰;[N];医药导报;2006年
康贝;[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保健时报记者 荆冰;[N];保健时报;2011年
北京友谊医院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
柏晓利?郑杨;[N];大众卫生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关婷尹;[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易镜明;[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庞猛;[D];吉林大学;2009年
方平飞;[D];中南大学;2010年
伍尚敏;[D];昆明医学院;2008年
彭维朝;[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吴玉杰;[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罗民;[D];吉林大学;2009年
许珂;[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李淑英;[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叶小菊;[D];浙江大学;2006年
李泽;[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齐黔方;[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杨娜;[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陈周闻;[D];浙江大学;2003年
张文涵;[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祃红燕;[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马敏旺;[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龚云辉;[D];四川大学;2007年
刘文广;[D];浙江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李长明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老年人失眠的合理性
苯二氮卓类(BZD)在老年人中主要被用于治疗失眠和焦虑,但分清引起失眠的原因和种类比简单使用BZD更重要,引起老年人睡眠障碍的一个常见原因是夜尿症,此类老年人,应建议晚上减少液体摄入,在白天而非晚上服用利尿剂。对于因可调整的外部因素引起的睡眠缺乏,如不舒适的睡眠环境,不规律的作息习惯,白天睡眠过多,缺乏体育运动,酒精、咖啡、烟草等的摄入;对睡眠质量不现实的期望过高等,非药物治疗可能等同或效果更好。老年失眠患者,在使用BZD前,应保证有好的睡眠习惯,特别是对晚上入睡及连续睡眠有损害的习惯,午睡应限制在半小时到一小时内。各种对时间系统生理节律的潜在调节作用,能改善老年人睡眠觉醒节律,这些调节包括明亮的灯光、体温的控制及体育运动,这些对睡眠有改善的调节,没有明显的副作用,且能改善心境、执行功能和生活质量。认知行为疗法对失眠的老年人有较好的疗效,且对睡眠的改善是长期的,包括认知、行为、睡眠卫生指导等。
如果非药物治疗不能显著改善失眠,可开始使用BZD,建议小剂量短期使用,许多国家均规定使用时间不超过2~4周,如荷兰就规定BZD的使用时间为10~14天,而且应建立在对症状严重程度及病人的睡眠质量评估的基础上。但对于广泛性,长期低剂量的BZD使用不应视为滥用。其它的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如佐匹克隆、唑吡坦、扎来普隆,无明显耐受性,依赖较少发生,也可在短期内使用,以减少BZD的使用。
对于老年人,建议使用短效BZD如奥沙西泮、罗拉、阿普唑仑等,因为短效BZD代谢迅速,在剂量上有较大的弹性,但要注意该类药物有明显的戒断症状和较高的潜在滥用。低剂量的催眠药1~2周的使用仅仅适用于短期失眠,对由躯体疾病、心理或精神疾病引起的慢性失眠,催眠药很少适用,应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因为老人BZD使用中的相关副作用及5-HT抗药在治疗多种焦虑和抑郁时同样有效,现在催眠药的使用有下降趋势,而用于治疗失眠的低剂量抗抑郁药却快速增加,并在逐步取代苯二氮卓类药物,对长期失眠的治疗比较安全有效,曲唑酮是最常使用的品种。三环类抗抑郁药副作用较多,不宜在老年人中使用。尽管BZD在开始使用是延长睡眠时间,但改变了正常睡眠模式:浅睡眠延长,而慢波睡眠和快动眼睡眠时间减少,所以尽管有人在用药后睡眠质量和时间均有所提高,但多导睡眠图显示睡眠模式异常,睡眠质量并无提高。持续治疗几周后,睡眠的潜伏期和时间就会退回到治疗前的水平,耐受性迅速产生,停用后约14%--20%还可能出现反弹(指停用后原发症状加重超过原来的基线水平)。BZD长期使用可能会恶化焦虑症状,因此BZD在治疗焦虑症状是应控制在短期使用(不超过4周)或间断给药。BZD可使学习功能受损,会降低焦虑症心理治疗的效果。老年人服用长半衰期的BZD容易在体内蓄积,因此镇静作用增强且有潜在的精神运动性损害,使摔倒和髋关节的发生风险增加.有研究显示,BZD使老人髋关节骨折的发生率提高50%,髋关节骨折主要发生在刚开始使用及大剂量使用者,可能的发生机制是BZD引起的认知功能损害,步态不稳及平衡受损而继发的摔倒风险增加.而另一项系统回顾和数据分析显示,BZD增加老人摔倒的发生风险,短效及长效BZD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和年轻人相比老人在使用BZD后更易发生认知功能损害,其主要表现顺行性遗忘,短期记忆减退和健忘.应用BZD和谵妄的发生风险有关,当大剂量服用长效BZD时,谵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BZD也可削弱精神运动性执行功能,其损害特点是瞬时反应时间较长,驾驶者较易发生交通意外.
总之老人在使用BZD时要小心谨慎,全面考虑。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17:57
李长明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李长明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李长明大夫提问
李长明的咨询范围:
精神科各类疾病、疑难病症、失眠、抑郁障碍的诊治
李长明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精神科好评科室
精神科分类问答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张喜梅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浅谈失眠的药物治疗
失眠的药物治疗
失眠症的药物治疗经历了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非苯二氮卓类药物三个阶段,并逐渐向高效、高选择性、副作用小的方向发展。
第一代安眠药—巴比妥类安眠药& 这类药治疗指数低、容易产生耐药性、依赖性和成瘾性、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大、次日清晨可出现头晕、困倦等宿醉效应、中等剂量即可抑制呼吸、停药后容易出现反弹性失眠和焦虑、精神不振甚至震颤等戒断症状、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大,目前临床上已很少使用。
第二代安眠药—苯二氮卓类药物& 在过去的四十年中,苯二氮卓类药物成为治疗失眠症最常用的药物,占据了处方量的95%而取代了巴比妥类药。苯二氮卓类药物品种甚多,但主要在作用持续时间上有所不同,临床根据药物半衰期长短分为长效、中效和短效(见下表)。
半衰期(小时)
10-20& 中等
12-17& 中等
5-12&& 中等
10-15& 中等
&&&&&&& 短
苯二氮卓类药物能快速诱导患者入睡、减少夜间惊醒次数、延长睡眠时间和提高睡眠质量,但也改变了通常的睡眠模式,使浅睡眠延长,快眼动睡眠(REM)时间缩短。目前临床常用的苯二氮卓类药物,如:氯硝西泮、艾司唑仑、劳拉西泮、奥沙西泮、马来酸咪达唑仑、佳乐定、硝基安定等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同时缓解焦虑症状,此外,还有抗惊厥和肌松作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各有特点,如三唑仑吸收快、起效快,无蓄积,无后遗作用,但容易形成依赖,停药后容易出现反弹性失眠和焦虑。氯硝西泮起效快,临床用于除镇静催眠抗焦虑外,还可用于精神病人兴奋的控制,但半衰期较长,宿醉效应明显,容易引起共济失调,老年人慎用,劳拉西泮和奥沙西泮,两者都是安定的终末代谢产物,不需在肝脏进行代谢,肝病和老年患者常选用。氯硝西泮和地西泮抗惊厥作用相对较强,临床可用于抗癫痫治疗,地西泮对癫痫持续状态也有很好效果。临床一般可根据药物药效和半衰期、不良反应以及患者失眠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总体上来讲,早醒患者宜选择半衰期相对长些的药物,但长效药物更可能在清醒时间也遗留作用,与用药相关的跌倒和呼吸抑制更多见。入睡困难患者宜选择半衰期相对较短的药物,短效药物首次服用对睡眠的诱导更有效,但短效苯二氮卓类药物比长效苯二氮卓类药物更易诱发依赖性,有些短效药物可能更易导致反弹性失眠。
苯二氮卓类药物较之巴比妥类药相比耐受性好,副作用相对较小,但剂量较大或敏感患者也可出现困倦、嗜睡、头晕、顺行性遗忘、低血压、心率加快、消化道症状等,老年人还可能引起尿失禁,长期使用也可产生依赖性,骤停药出现戒断反应。临床催眠药物的短期使用推荐为4周以内,逐渐撤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戒断症状和避免失眠可能复发而引起焦虑。
&& &第三代安眠药—非苯二氮卓类 &苯二氮卓受体具有多样性,分布在中枢神经的有BDZ1和BDZ2两种,前者与镇静作用有关,后者主要与认知、记忆、精神运动功能有关,临床常用的传统苯二氮卓类多数既能同BDZ1受体结合,又能同BDZ2受体结合,因此既有镇静催眠作用,又会导致认知和精神运动功能的损害,而非苯二氮卓类选择性作用于BDZ1受体,因而在发挥镇静催眠作用的同时不会产生认知和精神运动功能的损害。这一类药物具有快速诱导睡眠、延长睡眠时间、明显增加深睡眠、清醒后无宿醉效应、对精神运动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小、不易产生耐受性和依赖、停药后反跳症状轻微、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影响小的特点,另外该类药大多是通过细胞色素P450(CYP450)多途径代谢的,并非像苯二氮卓类药主要是通过CYP3A4代谢,因此,与许多内科药物合用的相互作用小。目前临床常用的有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扎来普隆、唑吡坦。
& &&佐匹克隆:环吡咯酮类的第三代催眠药,系抑制性神经递质r-氨基丁酸受体激动剂,除较强的镇静催眠外兼有抗焦虑、抗惊厥与肌肉松弛作用,但对早醒延迟时间的作用相对较小,所以,佐匹克隆更适合于人睡困难、睡眠深度不够、不能耐受日间残余作用的失眠症患者。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令人不适的味道,即口苦,其他较为常见的是非特异的消化道症状和头痛、头晕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右佐匹克隆:佐匹克隆有R和S两种对映异构体,其中S异构体(目前中文翻译名词为右旋佐匹克隆)是有效成分。由于去除了R异构体
的干扰,右旋佐匹克隆较佐匹克隆达峰时间更短、活性成分半衰期更短,因此在服用剂量降低的情况下,能够保持原有疗效,并可能起效更快、宿醉效应更低。
唑吡坦:咪唑吡啶类催眠药,该药对BDZ1受体的高选择性和对受体γ-GABA的ω亚型的高亲和力使其催眠作用强大,可明显缩短入睡时间,减少觉醒次数。因此在发挥镇静作用的同时对精神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没有损害,该药具有较强的镇静、催眠作用,抗惊厥、抗焦虑和肌肉松弛作用较弱,治疗剂量下不产生蓄积和残余作用,长期服用不会产生耐药性。
扎莱普隆:属吡唑并嘧啶类化合物,选择性地作用于GABA—BZl受体复合物,是迄今为止惟一的睡眠诱导效应与精神运动功能损害相分离的药物,具有入睡快,日间“宿醉作用”、成瘾性、认知损伤和反弹性失眠非常少的特点,由于其半衰期较短,不能有效地延长睡眠持续时间,但在夜间醒后难以人睡时,可以再次应用。适用于入睡困难和夜间醒后难以入睡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口干、头晕、头痛及消化不良等非特异性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非苯二氮卓类药有些潜在的优势,但有些患者对非苯二氮卓类药物不再有反应时反而可能对传统的苯二氮卓类药反应良好,而且近来非苯二氮卓类药导致意识障碍(如:梦游)的个案不少。
虽然使用催眠药可能会阻止短期失眠持续发展为慢性原发性失眠,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所有失眠患者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是能够在不使用催眠药物的情况下恢复可接受的睡眠模式,催眠药对慢性原发性失眠和短期失眠的益处及风险相差无几,但有些风险如耐受性、依赖成瘾性甚至出现顺行性遗忘的风险将随着使用期限增长而增加,因此失眠的非药物治疗如催眠疗法、认知行为治疗、森田治疗等心理治疗也非常有必要。
另外有些慢性长期失眠患者曾多种镇静催眠药疗效均欠佳,此时应详细了解患者产生失眠的原因及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抑郁等精神疾患,并针对病因调整方案。
特殊人群的失眠治疗
在精神科,各种精神疾病患者都可能伴随失眠的症状,失眠可能是精神病本身的症状之一,也可能是精神病的并发症状,失眠常常是精神疾病发生前的危险因子。
不同的精神疾病,导致失眠的原因和失眠的特点也各不相同,治疗失眠时应结合精神疾病的特点及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措施。
精神分裂症患者失眠的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失眠可能是疾病本身伴有,也可能继发于精神症状比如幻听的干扰、妄想的支配或者受妄想导致的情绪影响等,也可能是抗精神病药导致的夜间焦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障碍可能以入睡困难和浅睡眠多见。此种患者经系统的抗精神病药治疗后,随着精神病症状的改善,继发于精神病性症状的睡眠障碍也大多随之改善,同时很多抗精神病药本身也具有镇静催眠作用,但精神症状的改善有一段过程,且往往在疾病的进展期,患者受精神症状的影响伴随焦虑、紧张恐惧等,因此在急性期短期应用苯二氮卓类药是必要的,可以缓解焦虑、紧张,同时改善睡眠,症状控制或睡眠改善后逐渐减停苯二氮卓类药,在疾病的缓解期或不伴焦虑紧张的情况下出现失眠,首选新型非苯二氮卓类药,如酒石酸唑吡坦、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扎来普隆。
&&&& 抑郁症患者失眠的治疗:失眠是抑郁症患者最普遍的症状,有时可能是患者主观的唯一症状,尤其是老年患者,抑郁的主观体验不深,躯体化症状和失眠可能是最突出症状。抑郁症患者失眠往往以入睡困难和早醒多见,因抗抑郁药起效较慢,且很多抗抑郁药尤其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早期易致焦虑失眠,因此,在抗抑郁药尚未发挥作用时应短期给予镇静催眠药,可以尽快改善睡眠、缓解焦虑、稳定情绪,临床上此阶段使用具有抗焦虑作用的苯二氮卓类药更常见,焦虑改善后逐渐停用,后期如果仍有失眠,首选新型非苯二氮卓类药。如果失眠是患者最突出的主诉,那么在选用抗抑郁药时可选择镇静作用相对较强的,如米氮平、曲唑酮。米氮平是新型抗抑郁药中唯一对组胺受体(H1)强拮抗作用的药,曲唑酮50-100mg/日通常被当做催眠药使用,该药不具抗胆碱能的副作用,老年患者使用比较安全。
焦虑患者的失眠治疗& 焦虑是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安全和其它不良后果的情绪体验,焦虑障碍常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惊恐障碍。此类患者由于存在过度焦虑、过度警觉,可导致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困难,主要表现为睡眠潜伏期延长,入睡后觉醒次数增多,觉醒时间增加。治疗上一般在抗抑郁药的基础上加用具有抗焦虑作用的苯二氮卓类药,苯二氮卓类药中具有抗焦虑作用的主要有阿普唑仑、劳拉西泮、奥沙西泮、氯硝西泮、地西泮,临床劳拉西泮和奥沙西泮使用更多见,因氯硝西泮、地西泮半衰期长,临床除患者早醒明显且其它药物疗效欠佳外,一般较少用,但在持续性高度焦虑时地西泮和氯硝西泮更适宜。阿普唑仑是一种高效苯二氮卓类药,可用于惊恐障碍和社交恐怖,但阿普唑仑因较劳拉西泮和奥沙西泮容易产生依赖,宜短期使用,抗抑郁药为第二代抗焦虑药,长期使用无依赖性、成瘾性。抗抑郁药起效后停用苯二氮卓类药,随着焦虑的改善,失眠大多得到改善,若焦虑改善后仍存在失眠可考虑加用非苯二氮卓类催眠药即上面所介绍的扎来普隆、唑吡坦等。如果焦虑为发作性,比如:惊恐障碍的发作,最好用劳拉西泮或奥沙西泮,可在应激事件发生或预期将发生前服用。当然,除药物治疗外,心理治疗也同样重要,比如认知行为治疗可以分析导致焦虑的认知成分,矫正患者的不当认知运用认知重建,降低焦虑水平,改善睡眠,放松训练所产生的松弛反应也可以起到抗焦虑、改善睡眠的作用。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失眠治疗& PTSD是指在遭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事件后,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存在的一种精神障碍。睡眠问题在PTSD患者中表现非常突出,可以说睡眠障碍是PTSD的标志性症状之一。PTSD患者的睡眠障碍可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梦魇、床上有关的恶魔惊醒、睡眠潜伏期延长等。大多数患者的睡眠紊乱是创伤后的正常初始反应,一般较短暂,但由于睡眠紊乱可先于PTSD而不是其结果,所以应把它作为独立的治疗靶目标,目前治疗主要为行为和药物治疗为主,行为治疗目前使用较广泛的是肌肉放松、想象暴露疗法等,药物治疗以非苯二氮卓类药为主,PTSD患者不推荐使用苯二氮卓类药,一是其成瘾性、依赖性等诸多不良反应,另外,有研究发现苯二氮卓类药对PTSD患者疗效并不优于安慰剂。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22:01
张喜梅大夫的信息
张喜梅大夫电话咨询
张喜梅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张喜梅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张喜梅大夫提问
张喜梅的咨询范围:
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睡眠障碍
张喜梅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精神科好评科室
精神科分类问答盐酸曲唑酮治疗苯二氮卓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症的效果分析@邱厚胜$滕州市精神卫生中心
@张智$滕州市精神卫生中心目的对应用盐酸曲唑酮(TH)治疗苯二氮卓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症(BDI)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80例BDI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病例均具有睡眠障碍,存在BZD成瘾和滥用情况,其症状均符合CCMD-3精神疾病判断指南中药物依赖性失眠症的相关标准而被诊断为患有BDI。本组80例BDI患者严格遵循医嘱自行口服100mg/d,2次/d的盐酸曲唑酮片(舒绪,沈阳福宁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2个月,后剂量减半(50mg/d)治疗2个月,整个疗程持续4周结束。睡眠质量评价:患者通过填写PSQI量表对睡眠质量进行自评,调查内容包括主观感受、入睡时间、睡眠累计时间、药物服用情况、睡眠障碍等项目.治疗6月后(疗程结束后)对本组患者进行随访,根据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BZD脱瘾情况、抑郁程度,将疗效分为治愈...
相关文章推荐
目的 观察盐酸曲唑酮治疗早泄的效果。方法 对 6 0例勃起功能障碍早泄患者给于盐酸曲唑酮每日睡前口服 5 0~ 10 0mg ,性生活前 30min再口服 5 0mg。结果 痊愈 5 0例 ,好...
《中国男科学杂志》2002年03期
目的 探讨早泄患者使用盐酸曲唑酮治疗的效果。方法对 4 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两组以相同的服药方式分别服用盐酸曲唑酮及安慰剂 ,一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实...
《医药论坛杂志》2003年16期
早泄是射精障碍的一种类型 ,是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常见病之一 ,以其顽固难治而令临床医生感到棘手。我们用盐酸曲唑酮治疗早泄 31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 .1 病例...
《医学新知杂志》2003年01期
目的 观察盐酸曲唑酮治疗早泄的效果。方法 对 6 0例早泄患者给于盐酸曲唑酮治疗 ,第 1周每晚口服5 0mg ,第 2周每晚口服 1 0 0mg。第 3~ 5周每日中午口服 5 0mg ,每晚口...
《济宁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目的探讨早泄患者使用盐酸曲唑酮治疗的效果。方法对60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以相同的服药方式分别服用盐酸曲唑酮及安慰剂,一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
《医药论坛杂志》2006年10期
目的:研究盐酸曲唑酮提高♂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的作用,并探讨其与改善临床勃起功能障碍(ED)的相关性。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盐酸...
《中国药房》2006年24期
针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采用利培酮合并盐酸曲唑酮治疗,现就其疗效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6年10月~2007年10月住我院的患者20例,均符合CCMD-3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10期
目的研究盐酸曲唑酮对去势雄鼠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只去势雄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盐酸曲唑酮高、中、低(84、42、10.5mg.kg-1.d-1)剂...
《今日药学》2009年12期
间氯苯胺与二乙醇胺和氢溴酸反应得到1-(3-氯苯基)哌嗪二氢溴酸盐,再经烷基化得1-(3-氯苯基)-4-(3-氯丙基)哌嗪单盐酸盐(4);另由邻氯吡啶与氨基脲盐酸盐反应制得1,2,4-三唑并...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8年11期
目的探讨盐酸曲唑酮对雄性大鼠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去势雄性大鼠模型和大鼠交配模型,按照不同分组,观察正常的雄性大鼠、去势雄鼠与发情雌鼠(1:1)交配,观察40min内雄...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0年04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苯二氮卓受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