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将一种观念、一种思维方式与方法法渗入潜意识...

怎样将一种观念、一种思维方法渗入潜意识中?
怎样将一种观念、一种思维方法渗入潜意识中...
我想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改进自己的某些观念,所以希望能将我需要的思维方法和观念融入到血液、渗入到骨髓中,怎样才能将其扎根于脑海中呢?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帕金森、脑萎缩等各类神经科疾病
擅长:三叉神经痛、头痛等神经科疾病
擅长:面瘫、脑瘫、帕金森等神经科疾病
提问者采纳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肛肠科、外科等
&&已帮助用户:32043
您好,一般说来,这是属于心理问题,引起的原因可能与日常生活中的环境以及自身性格行为因素有关。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自我调节抑制。若是症状比较严重,无法通过自我调节得到缓解,建议您亲自去找心理医生咨询一下为宜。
问很无奈,百度知道竟然成了解决我疑问的唯一途径!先谢谢大家的帮助
职称:医师
专长:心血管系统疾病
&&已帮助用户:40045
病情分析:其实你这种情况我在一个病人那里也遇到过,这个是需要你自身的调节,手淫也是性生活的一种,只要是卫生健康而且不过度就可以采钠,不要被以前的那种错误教育去误导,你慢慢就会好起来。我的那个病人也是花了好多年的时间放下来了,现在她不觉得这是一种羞耻,而是觉得是正常的,而且她现在放下后,她也开始、去追求在生活中的性的感受了,这不是很好吗
意见建议:
问1、影响人们性格、观念、心理、思维方式、做事方式的因...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蜂窝组织炎,消化道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
&&已帮助用户:209911
指导意见:你好,基本还是教育程度,环境,家庭,朋友交际圈,都是可能会影响的,需要自己心理稳定。
问我得了抑郁症休学半年了,我不想再把自己孤立起来了,我想融入社会,我该怎么做?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中风,骨折术后等
&&已帮助用户:113768
您好,一般说来,这是属于心理问题,引起的原因可能与日常生活中的环境以及自身性格行为因素有关。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自我调节抑制。
若是症状比较严重,无法通过自我调节得到缓解,建议亲自找心理医生咨询一下为宜。
问求书,每个人做任何事都受不同的观念控制,有专门介绍观念的好书吗?
职称:护士
专长:泌尿外科疾病
&&已帮助用户:13095
病情分析:
意见建议:
保持轻松的心情 喝杯牛奶 听舒缓的音乐 睡眠或觉醒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它不是人为能完全自主控制的活动,而是一个被动过程。它不像人体某些活动可按人的意志,说来就来,要止则止。失眠的人常常难以诱导师自己进入睡眠而苦恼。其实早期的轻度失眠,经过自我调理的办法就常可得益
问我觉得最近自己的思维方式好像有了毛病,请心理专家帮着看看问题出在哪里了
职称:医师
专长:中医科各类疾病
&&已帮助用户:515000
您好,一般说来,这是属于心理问题,引起的原因可能与日常生活中的环境以及自身性格行为因素有关。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自我调节抑制。若是症状比较严重,无法通过自我调节得到缓解,建议亲自找心理医生咨询一下为宜。
问脑子潜意识般地想无意义的事
职称:医师
专长:儿科、尤其擅长小儿腹泻、小儿胃炎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2754
1、有压力吧。负面情绪越压抑越强烈,发泄出来就好。2、自我防御系统。就像身体免疫系统需要不时生些小病来增强免疫力,心理免疫系统也需要1、有压力吧。负面情绪越压抑越强烈,发泄出来就好。2、自我防御系统。就像身体免疫系统需要不时生些小病来增强免疫力,心理免疫系统也需要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同类科室问答排行x
日累计回答人
日累计回答人
日累计回答人
评价成功!5个策略优化宝贝的潜意识
- 备孕知识 - 妈妈网
妈妈网 - 中国妈妈怀孕、育儿第一交流门户网站
您好,欢迎来到妈妈网
设妈妈网为主页
 您的位置:>>>
5个策略优化宝贝的潜意识
 编辑:admin 来源: 阅读次数:
  导读:潜意识是我们大脑绝大部分能力的所在。潜意识不知不觉并且顽固地支配着一个人的情绪和行为。它与父母的养育方式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能否利用它打造一个完美的心理小人儿呢?
潜意识发挥作用的方式
潜意识像个巨大无比的仓库或银行,它可以储存人生所有的认知。人一生,尤其小时...
潜意识是我们大脑绝大部分能力的所在。潜意识不知不觉并且顽固地支配着一个人的情绪和行为。它与父母的养育方式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能否利用它打造一个完美的心理小人儿呢?
潜意识发挥作用的方式
潜意识像个巨大无比的仓库或银行,它可以储存人生所有的认知。人一生,尤其小时候看过、听过、闻过、尝过、触摸过的一切,都会成为潜意识中被永久记忆的部分。并且,潜意识在任何一个时刻对这些信息都是清醒的,易于做出反应的。当一个人用意识进行思维时,他的习惯性思维就会渗入到他的潜意识层,一旦潜意识接受了这个想法,它就会利用以往的所有经验和各种星星点点的知识,立刻以它自己的方式毫不犹豫地执行这个想法。
潜意识是情感的发源地。如果一个人想的都是积极的好的事情,潜意识就会启动那些积极的好的记忆,帮助他实现一些好的愿望,相反,潜意识就会启动那些消极的坏的记忆,将人引入“歧途”。
潜意识形成的途径
宝贝一出生,他的所有器官,甚至神秘的“第六感官”都在贪婪地吸收着来自外界的一切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正面的积极的也包括负面的消极的,全都与宝贝的心灵碰撞,使他做出各种反应,形成各种感受,并最终积淀下来,通过大约三四年的时间铸就了他的潜意识,形成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灵魂。
潜意识一旦形成,人的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就基本稳定下来,以后极难有彻底的根本性改变,就会深深地影响宝贝后续的发展和一生的生活,所以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说法。
潜意识的形成与人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父母对性讳莫如深,每当年幼的宝贝好奇地提问时总是闪烁其辞,显得很羞涩的样子;每次宝贝赤身裸体走来走去时,父母就急切地喊:“快穿上衣服,羞羞!”那么,宝贝的潜意识里就会认为性是羞涩的。
再比如,如果父母对宝贝某方面的表现不满意,总是批评他。那么宝贝潜意识里就会认同父母的这种批评,并且真的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就是不行。假定父母总批评宝贝不认识颜色,听不懂话,那么宝贝将来就可能在视觉或听觉方面出现心理障碍,导致他真的无法准确地分辨音色或者颜色。
优化宝贝潜意识的3个渠道
1.听觉渠道
声音的力量可以给一个人带来积极的正面的影响,激励他在恐慌、缺乏自信时立即恢复力量。经常跟宝贝说:“你能行!”“你做的不错!”这种语言的刺激会帮助他铸就积极的正面的潜意识。即便宝贝入睡了,但是他的小耳朵也是张开着的,因此,即便宝贝入睡后,父母这些鼓励的声音也一样会进入他的潜意识。
2.视觉渠道
在房间里挂一块白板,或者给宝贝准备一个空白的笔记本,把父母对他的期望画下来。“宝贝会自己吃饭!”“宝贝会自己读书!”“宝贝能跳20下!”尽管这是一些非常具体而微小的事情,但是它们一样可以刺激宝贝的潜意识,让他积淀一些积极的记忆。
3.心理渠道
利用潜意识不分真假的原理,经常给宝贝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鼓励他想象自己很聪明,能做成很多事情;当他有什么不良习惯出现的时候,经常和他一起畅想他形成了与之相反的一些好习惯的情景,慢慢的,他的潜意识就会发挥作用,让他发生变化。
优化宝贝潜意识的5个策略
1.培养宝贝爱的情感
* 父母要充满爱心地呵护宝贝,经常和宝贝逗乐、游戏,通过这种亲子交往让宝贝的潜意识感受到他周围的世界是安全的,生活是快乐的,和人交往是有趣的。
* 父母要经常鼓励宝贝用肢体语言表达对家人和周围人的热情和爱心,例如点头、招手、欢迎、恭喜、再见、拥抱、飞吻,鼓励宝贝和小朋友甚至家人分享。
* 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鼓励宝贝去主动帮助别人。比如小朋友摔倒了扶他起来,给他摸摸摔痛了的地方;爸爸下班回家累了,给爸爸倒杯水或者拿个饮料;妈妈累了,给妈妈捶捶背;爷爷奶奶上下楼梯去扶着他们;小妹妹哭了去帮她擦擦眼泪等等。
* 让宝贝养些安全的花草、小动物,通过照顾这些小生命,让他学会关爱生命、爱护大自然,培养他博爱的情操。
* 看到别的小朋友战胜了困难,取得了进步,鼓励宝贝由衷地赞美别人。
2.训练宝贝美的感受力
* 给宝贝营造一个良好的居家环境,比如把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在家里的墙壁上张贴或悬挂一些很艺术的图画,购买一些造型比较美的家具,养一些美丽的花草树木等等。
* 从宝贝很小的时候起就经常带他去看各种美术作品、艺术摄影的展览。
* 经常带宝贝去欣赏音乐会、舞蹈、歌剧、音乐剧等。
* 经常带宝贝外出拍照,可以拍宝贝,也可以拍周围的环境甚至一些非常细微的小东西。回家后可以将一些拍的不错的照片制作成幻灯或者冲洗出来,帮助宝贝用美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
* 多带宝贝接触一些气质文雅、服饰整齐、语言文明高雅的人,让宝贝模仿这些人的行为与语言。
* 多带宝贝出去旅行,引导他观察各地的自然风光、建筑特色以及风土人情。
* 每天给宝贝一段时间欣赏高雅经典的音乐,即便宝贝睡着了,也可以小音量地给他播放一些比较轻柔的音乐,让宝贝沐浴在音乐带来的阳光雨露之中。
3.滋养宝贝宁静理智的心境
* 家里环境不要太吵闹,父母对待宝贝的态度要安详、愉悦,尤其不要脾气急躁,跟宝贝说话要轻声细语,做事要有条不紊,情绪要稳定,对宝贝的态度要亲切又不失轻佻。
* 经常温和地给宝贝讲故事、念儿歌、说古诗。
* 多鼓励宝贝涂鸦、读书、做手工,并鼓励宝贝独自安静地玩耍。
* 给宝贝机会体验各种情绪,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情绪,同时教给他正确处理这些情绪的方法。比如高兴的时候要注意别让他得意忘形,不高兴的时候要告诉他通过别的方式来转移注意力或者通过安全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等等。
4.让宝贝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 不管宝贝控制能力怎样,只要他想做点什么事情,就要给予他机会去做。只要他做了,不管做的好坏,都要给予他这种行为以赞许。
* 找一个本本,将宝贝的好行为记下来,挂在一个宝贝能看到的地方,并且讲解给他听,激发他的自豪感。
* 将宝贝自己制作的小东西,比如他的画,他的小手工等陈列在家里的某个位置,让他有一种自己的创造与劳动成果受到尊重的感觉。
* 经常给予宝贝各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即便他在某方面表现并不令人满意。比如宝贝总是不好好吃饭,那么只要他偶尔多吃了一点点,就要表扬他:“哟,你吃饭吃得不错!明天会吃得更好。”
* 以正确的方式表达父母对宝贝的期望,比如不要跟宝贝说:“你再也不能……”而要说:“你会越来越……”
* 尽可能用简短有力、语气强烈、富于情感的句子来表达父母的期望,这样的句子更鼓舞人心。“你真棒!”“你做得太好了!”“不错,继续努力!”
* 在与宝贝相处的每一时刻,父母都要十分得当地把握各种情绪的表达方式,让宝贝在与人相处时更加大方得体,提高他社会交往的自信心。
5.培养宝贝的责任感
* 安排一些宝贝力所能及的事情给他做,比如自己收拾玩具、整理自己的图书等,并且坚持让他把这些事情负责下去,让他觉得做这些事情是他的责任,以培养他的责任感。
* 父母也可以在某些方面故意表现得比较弱势,鼓励宝贝来为父母提供帮助,让他感觉到凭他的力量帮助他人所带来的愉悦感,并且关心他人是他自己的责任。
* 不要一味地给宝贝戴高帽子,给予宝贝的表扬要适度,不能让他受了表扬的伤,以免将来生活中遇到一丁点不如意的事,或受到一点点冷淡,就变得很消沉。
文章出自:,尊重版权是美德,转载请保留原地址,感谢合作!
 推荐产品
 经典回顾
       
 近日关注
          
吉ICP备号-12 服务QQ: e-mail: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友上传,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Copyright @
保留所有权利10种科学的思维方法 -- 柔性思维网
新建网页 1
&&您的位置&&&&&&&&&思维频道&&&
10种科学的思维方法
思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属于认识的理性阶段,思维能使人们知道自己没有直接实践过的事物,也能预见事物的进程和结果。思维的基础是客观事物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思维的正确与否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
思维能力就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基本思维方法,形成概念并形成判断和推理,从而获得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s古今中外的学者,都十分重视思维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伟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说,光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惘无知,得不出结果。实践证明,思维是理解知识之关键。无论学习什么知识,都应“动脑筋”、“想一想”,经过独立思考,方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一、分析与综合法
分析法是广泛应用的一种思维方法,它往往与综合法结合使用。
所谓分析就是在思维中把研究对象的整体分解为各部分、各个方面而分别加以考察,从而认识研究对象各部分、各方面本质的思维方法。
从表现形式上看,分析法在思维过程中,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即把全局分解为局部,把统一性分解为单一性。但从本质上看,分割仅是一种手段,根本目的在于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以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及其在整体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从偶然中发现必然,从现象中把握本质。分析的实质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清事物的来龙去脉。前面提到,做题时应善于解剖题目,能将一道题分解成各个部分、各种已知未知、各种关系、各种变化过程等。这种由整体到局部,即从复合到单一的思维方法就是分析法。
分析法是寻求解题途径的较好方法,尤其适用于头绪较多、关系复杂的综合性题目。综合性题目已知条件多,有些条件还隐含在另一些已知条件或题目的叙述之中,解题者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或将问题全面展开后却又收拢不到一起。而分析法的思维过程是执果索因的逆推过程,目标明确,便于下手,自然也就解决了以上困难,同时也有利于启发思维,开拓思路。
分析法的解题要领是:由未知追逐到已知,对每一个未知量均需对与之相联系的事物及变化过程进行局部分析,再依据相应的规律选择适宜的公式。在逆推过程中往往出现新的未知量,因此还应对新的未知量建立新的追逐关系,直至完全没有未知量为止。这样对多个过程建立起来的多个方程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应注意演算顺序和分析顺序恰好相反,采用逐步代入的办法或联立求解的办法即可求得结果。
做数、理、化习题时,既要经常用分析的方法对题目加以剖析,又要经常按执果索因方法的分析思路进行解题。这种分析思路写成简要形式是:
求B(需知)B1(需知)B2……(需知)Bn(需知)A(已知)
做数学题时,分析法是证不等式的常用方法,对恒等式的证明同样可以运用。如用分析法证“若A则B”这个命题的模式是:
欲证命题B为真,
只需证命题B1为真,从而又
只需证命题B2为真,从而又
只需证命题A为真。
今已知A真,故B必真。
所谓综合法,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联结成为一个整体加以认识的思维方法。
从表现形式上看,综合是把部分组合为整体,把局部组合为全局,把阶段联结成过程。这种组合并不是机械地凑合,简单地相加,而是按照事物各部分之间固有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将其综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而综合法解题的过程则是一个综合的思维过程,它把与研究对象相联系的若干个别现象或个别过程连贯起来考虑,从而对整个事物或全部过程有一个完整和本质的认识。
综合法与分析法的思维顺序恰好相反,它是由因导果,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过程,故也称“发展已知法”。
它的解题要领是:先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由与之相关联的事物或过程可知另一些量,再把“可知’当作新的已知条件,由新的事物或过程,推到新的“可知”量。这样不断扩大“可知”,一旦“可知”符合所求,即完成了推理分析过程,其推理的每个过程均用相应方程表达,最后综合运算即完成全部解题过程。解题思路可写成如下简要形式:
已知A(可知)B1(可知)B2……(可知)Bn(可知)B(所求量)
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分析也就没有综合,只是综合能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能更深刻、更正确、更全面地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
分析和综合是抽象思维的两个方面,两者既对立,又统一,贯穿于整个认识过程的始终。分析是为了综合,而综合必须根据分析。也就是说,从整体到部分之后还必须由部分再回到整体,这样才能对自然现象或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实际解题,有时用分析法即由果索因或由复合到单一,有时用综合法即由因导果或由单一到复合,但更多的是分析、综合交叉运用。如物理学中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首先研究一些简单的运动,找到它们的规律,再深入研究复杂的运动。复杂的运动可以分解为简单的运动;反过来一些简单的运动又可综合为较复杂的运动。这种从“复合到单一”,又从“单一到复合”的分析、综合法是学习中经常用到的思维方法。
二、归纳与演绎法
所谓归纳,就是从众多特殊事物的性质和关系中概括出一大群事物共有的特性或规律的逻辑推理方法。归纳是从客观事实认识一般科学原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把低层次理论上升到高层次理论的有效方法。
传说古时牛顿在苹果树下观察苹果落地,他想到这是地球对苹果的引力作用,进而又想到月球可能也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而这引力的大小与苹果受到的地球引力大小有何关系呢?他受布里阿德(法国人)的启发,认为可能是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关系。于是,他进行估算:苹果到地心的距离较月球到地心的距离小60倍,因而,地面上重力加速度应是月球向心加速度的3600倍。他根据月球与地球的距离及月球运行周期进行了估算,结果“差不多密合”。从思维方法来看,牛顿用的是归纳法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此定律后被一系列实验所证实:地球形状的测定、哈雷彗星的回归、海王星的发现……最终成为科学界公认的定律。
再如,人们知道:金是能导电的,银是能导电的,铜是能导电的,铅是能导电的,金、银、铜、铁、铅都是金属,所以金属都是能导电的。这就是归纳推理。其公式为:
S1具有(或不具有)P属性,
S2具有(或不具有)P属性,
S3具有(或不具有)P属性,
Sn具有(或不具有)P属性,
若S1、S2、……Sn均是A类中的对象,所以A类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P属性。
人们只有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个别的事物或现象认识后,才可能概括出相类似事物或现象共存的规律。也就是说: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如果个别之中不存在一般,就不会有归纳法了。
和归纳法相反,演绎则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作为出发点的一般性判断称为“大前提”,作为演绎中介的判断称为“小前提”。把由“大前提”和“小前提”推算出来的“结果”称为演绎的结论。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就是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组成的“三段论”。
其公理内容是:
一类事物的内容全部是什么或不是什么,那么这类事物中的部分也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例如:中国领土不容侵犯;(大前提)
西沙群岛是中国领土;(小前提)
则西沙群岛不容侵犯。(结论)
如上所述,从一般的规律、定理、规则中,得出特殊的结论,这叫做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而演绎推理恰恰相反,是从一般到个别。因此,两者关系可表示如下:
演绎所依据的一般性原理是由特殊现象中归纳出来的,而归纳又必须以一般性原理为指导,才能找出特殊现象的本质;所以归纳离不开演绎,演绎也离不开归纳。虽然归纳和演绎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但它们之间互相渗透、互相依赖、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当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概念和规律分析题目所描述的现象,使用的是演绎法;若根据题目描述的现象推导出某些一般性结论,使用的是归纳法。而归纳法和演绎法的交叉应用,确是我们解决问题时最常见的思维方法。
三、辩证思维法
辩证思维法是在思维过程中按照唯物辩证法进行思维的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的基本特征有3个:联系的特征,发展的特征,对立统一的特征。
所谓联系的特征是指在思维中的现象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应做到:①要善于通过有关现象之间、规律之间的联系,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以开拓自己的思路。缺乏相互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就会独立、片面。如物理学中,学习直线电流,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时,应理解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实质上是环形电流磁场的叠加,而环形电流又是直线电流的弯曲变形,从而认识到这三个磁场并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有内在联系的,进而能加深理解,便于记忆。②要抓住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如在一定电压下电流受电阻制约,而电流热效应又影响电阻大小;许多物理变化、化学反应、动植物的生长等都受一定条件的制约;许多定律、公式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应用定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时,一定要注意适用范围和成立条件,切记不可生搬硬套。③要弄清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现象的因果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
在所考察的特定现象的特定关系中,原因和结果是紧密联系、相互统一的,就是说任何结果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决定的,而任何原因都决定着一定的结果。切不可倒因为果,或倒果为因。例如,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并不是物体做加速运动的结果会产生力。又如,合外力的功是物体动能改变的原因,合外力的冲量是物体动量改变的原因,导体两端的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等等,这些都不能因果倒置。
所谓发展的特征:是对事物的认识的飞跃有个量的积累过程,不可能一次完成,有时可能产生曲折。同时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
同学们认识了辩证法的这一基本特征,在学习中就应对所学知识不断地尝试回忆,不断地主动复习,这样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就会逐步加深,如由识记发展到理解,进而达到掌握和熟练应用。
所谓对立统一的特征: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基本粒子;无论是简单的机械运动,还是高级的生命运动,都毫不例外。
数学中充满着矛盾,无论概念、判断和运算法则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这是数学发展的内部动力。从数学概念看,数和形的各种概念都是成对出现的,数的概念有:正数和负数、奇数和偶数、整数与分数、有理数与无理数、实数和虚数、有限量与无限量等;形的概念有:正常点与奇异点、直线与曲线、曲面与平面、一维与多维等,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物理也处处充满着矛盾:正电和负电;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原子中有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又有质子和中子;质子又有质子、反质子;中子又有中子、反中子……基本粒子也是不可穷尽的。
化学、生物等各科知识所研究的各种事物中无不是充满着矛盾,总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便是矛盾的普遍性。
由于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在学习中,不应绝对一成不变地看待各种事物。例如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中子和质子也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即内因,外因只是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如电压是使导体产生电流的原因,而不能使绝缘体产生电流。
军人学会辩证法能多打胜仗,经商者学会辩证法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样,学生学习掌握了辩证思维法,就能进一步提高其学习能力,使自己的学习成绩明显上升。
四、形象思维法
所谓形象思维是在完成主体任务的思维过程中主动地感知形象,并自觉地在头脑中加工感性形象认识,能动地反映被研究对象的形象特征,把握被研究事物的本质,从而能动地指导实践的一种思维方式。简言之,形象思维就是“离不开形象和情感的思维”。之所以叫它“形象思维”,是因为它不像逻辑思维那样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进行思维。无论作家、艺术家和普通中学生,为了构造艺术形象,写好文章,都必须采用这种思维方法。
形象思维主要有三个特点:
首先,形象思维的过程始终离不开形象。作家、影视编剧、戏剧家创作的大量作品均取材于真实生活,离不开实际生活中的人和事。因此,作者要写出好的作品来,必须深入生活、深入实际,善于观察众多人物的性格、品质,才能写出个性所异的人物形象;画家只有深入到大自然中写生,才能画出好的山水画;同样中学生只有善于观察各种事物的形象,才能写出好的作文来。在学习数、理、化、生等科目时也应善于观察各种实验现象,并动手做实验,才能真正掌握事物的变化规律。
第二,形象思维离不开想像和虚构。作家创作,虽然取材于实际生活,但并没有停留在真人真事上面,而是把一些真人真事作为素材,经过作者头脑的想像和虚构,加工和整理,即“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人”的新的艺术形象,使之更具有代表性、启发性和感染力。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就是“好些成份合起来的”。对感知的形象进行想像和虚构的过程,实质上是自觉在头脑中加工感性形象认识,从而把握被研究对象本质的思维过程。
第三,形象思维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活动。创作总是有感而发,触景生情。对感知的事物形象总伴随着热爱、赞美、同情、厌恶、愤怒等不同的感情,作者只有把这些感情倾注于创作的艺术形象之中,才能打动读者。
学生在学习中,在观察、实验中也应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活动,才能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经过大脑的再加工,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五、比较鉴别法
一般说来,人们认识事物常常是从区分事物开始的,要区分事物,就要进行比较。通过比较鉴别可以找出事物的独有特征,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
比较鉴别是人们确定同异关系的逻辑方法。其基本功能有两点:识同――确定对象的共同点;辨异――确定对象的差异点。只有能够确定事物的“同和异”,才能把混沌不清的事物区分开来。比较可在异类事物、同类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同部分之间进行。事物之所以能进行比较,其客观基础在于存在着差异性的不同事物之间具有同一性。
同学们学过高中物理运动学部分后,可利用比较的方法找出各种运动形式的异同点:
学完力学部分,又可比较力学中五大基本规律的异同点。力学中的五大基本规律是:
A.牛顿第二定律:F=ma
B.动能定理:W=ΔEk
C.动量定理:FΔt=ΔP
使用这5个规律的共同点有:①都要选择研究对象(物体或系统);②都要分析研究对象受力;③都要分析一些有关的状态参量。使用这5个规律的不同点有:①有的研究物体(如A、B、C);有的研究系统(如D、E);②有的研究矢量关系(如A、C、E);有的研究标量关系(如B、D);③有的研究瞬时关系(如A);有的研究某过程(B、C、D、E);④有的适用于任何物理过程(如A、B、C),有的适用于特殊物理过程(如D、E)。
总之,上述5个规律是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力学问题。经过上述比较,可以明确5个规律的共性与个性,从而能正确应用上述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经常遇到貌似相同或相近而本质却截然不同的概念、规律等,通过比较鉴别,可认清其本质的区别,从而消除错误隐患。如物理中的动能和动量,热能(内能)和热量,电压和电动势等都是形同而质异的概念,应通过比较鉴别真正理解。学习中还可能遇到形异而质同的一些题目,只要找出其共同点,就可举一反三,使问题迎刃而解。
六、类比法
所谓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的相同、相似方面来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方法。
类比推理不同于归纳、演绎,它是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方法。其模式如下:
已知对象有属性A、B、C及属性K;
待研究对象有属性A、B、C;
且K与A、B、C有关。
则可类比推理:待研究对象也可能有属性K。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同年,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又用实验证明了两个通电螺线管之间的吸引和排斥作用,就像永久磁铁一样,这个现象给安培以启示,他通过通电螺线管与待研究对象条形磁铁的相似性,进行了类比推理:
后来,安培便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认为磁体的每一个分子中都存在一种环形电流即分子电流,使它形成一个小磁体。这种小磁体取向一致时,整个物体就对外显示磁性。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初步揭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安培正是利用类比推理法得到这一重大研究成果的。
类比还可导致技术上的创造发明。中国古代工匠鲁班上山伐木,被路边的茅草划破手,从而从茅草边缘上的细齿中得到启发,发明了锯;欧州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曾根据对鸟类的研究,豪迈地喊出:“人应该有翅膀。假如我们这一代人不能达到愿望,我们的后代是会达到的。”后来,美国的莱特兄弟终于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实现了达?芬奇的梦想。人们从对昆虫的研究中,经过类比联想,造成了振动陀螺仪,用于高速飞行的火箭和飞机;人们类比蜜蜂的眼睛,造成了偏光天文罗盘,用于航海;人们模仿蛙眼造成了电子蛙眼,用于监视系统;人们对水母进行类比联想,造成了自动漂流的浮标站,用于天气观测。通过类比联想进行发明创造的事例,真是举不胜举。学生掌握了类比思维法,也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可用水流类比电流,用水压类比电压,用重力场类比静电场,用重力势能类比电势能等等。
运用类比法解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建立类比模型,多题归一
根据具体问题中研究对象所处状态和过程,通过类比法可以把表面上不同的一些问题归并到同一个类比模型中,不仅可深刻理解知识的内涵,便于找到解题“突破口”,还可以对一些问题取得“以少胜多”的效果。
2.可展开类比联想
解题中面对难题,往往无从下手,在百思不得其解时,可展开类比联想,类比联想将能使你茅塞顿开,出奇制胜。
七、创造思维法
思维方式除辩证思维外通常分为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两大类。逻辑思维又包括判断、推理、比较、分类、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等。
非逻辑思维包括想像(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集中思维等。
所谓创造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之所以把它叫做“创造思维”,是因为它要求重新组织观念,以便产生某种新的东西,即某种以前不存在或没有被发现的东西。
创造思维区别于常规思维的最本质的差异在于常规思维通常都是逻辑思维,而创造思维则除逻辑思维外,还包含了各种形式的非逻辑思维。它的主要特点是:
独特性:与众不同,前所未有。
多向性:善于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去分析研究,抓住事物的本质,寻找问题的答案。
非逻辑性:创造性答案往往是非逻辑思维的产物。
全面性:能从事物的联系和关系中来思考问题,而不是孤立地思考问题,由此及彼地全面看问题才能获得创造成果。
综合性:创造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综合中有创新。
发展性: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并分析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和发展。正如牛顿所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
创造思维的基础是必须有坚实的知识功底。俗话说:“无知便不能”,如果没有知识,头脑是空空的,那么“创造思维”又从何谈起呢?科学家的发明、灵感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平时积累的丰富知识分不开的。因此中学生学习知识应勤奋读书,踏踏实实地把基础打好,才能培养出“创造思维”。我国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的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最好的例证。
创造思维的动力是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可以激发人们去发现周围的一切事物的差异,促使人们去思考、去怀疑。所有的科学家、发明家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爱因斯坦、爱迪生、瓦特、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等正是有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在理论和实践的海洋中不断探索,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达到了极高的境地。爱因斯坦说:“思维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丁肇中博士在一次实验中发现粒子喷注现象,从而产生了好奇心,使他找到了胶子存在的证据。
因此,培养对事物的惊奇感是进行独立创造的重要条件,也是中学生发展创造思维的“诀窍”。
逆向思维就是有意识地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也就是从“反面去想想”、“唱唱反调”。由于主动地打破了常规思维的单向性、单一性、习惯性与逻辑性,虽不符合常规的逻辑,却可获得较大的创新。
直觉是人皆有之的一种潜意识行为,在创造活动中经常出现。如生物学家达尔文见到向日葵总是朝着太阳的现象,即直觉判断向日葵的花盘背面有一种害怕太阳的物质。在达尔文逝世几十年后,人们终于证实了向日葵背面确有一种害怕太阳的物质。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科学家伦琴的获奖项目“X射线”的发现也源于直觉思维。爱迪生之所以能有1300多项发明,是因为他具有比别人更强的直觉思维能力。
直觉思维是发展创造思维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基本特征是有直观性,在瞬间即可作出某种判断或结论。直觉的产生并非逻辑推理的结果,而是由实践中积累和沉淀起来的“潜知”发挥作用的结果,带有很强的创造性。科学巨匠爱因斯坦竭诚推崇直觉思维,他对于科学发明原理,简单地归纳为下列模式:经验一直觉一概念或假设一逻辑推理一理论。按照他的思想,其创造发明的关键在于直觉思维。不仅自然科学是如此,社会科学也是如此。特别是文艺创作,更需要直觉思维。著名剧作家曹禺在《雷雨》的序中说:“累次有人问我《雷雨》是怎样写的,或者《雷雨》是为什么写的这一类问题,老实说,关于第一个,连我自己也莫名其妙,第二个呢,……我并没有明显地意识着我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什么。也许写到末了,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着我,我在发泄着被抑压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无疑,这话说明了曹禺是在直觉思维的驱动下完成《雷雨》创作的。
灵感是一种顿悟型的潜意识活动,一般指突如其来的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或是突然闪现的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设想。
灵感思维似乎十分神秘,往往来无影去无踪,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可又确实存在,并十分宝贵、有效。许多科学家、作家、艺术家的一切创造中往往有灵感的作用。杨振宁博士说,“灵感是一种顿悟”。钱学森教授也指出,灵感是有的,但是首先得去追求它,你不去追求它,它也绝不会主动找上门来。实际上必须是先有“踏破铁鞋无觅处”的灵感思维的产生条件,然后才有“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创造性成果。这也是灵感与直觉的不同之处。可以说灵感思维是文学创作和科学发明的引爆剂。
灵感爆发是突然的闪电式的,但在爆发前有一个长期积累反复思考的过程。正如钱学森教授所说,刚生下来的娃娃不会有灵感,所以灵感是人经过社会实践的结果,不是神授。周恩来总理认为灵感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中学生虽不是作家、科学家,但只要勤奋学习也可获得“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灵感,从而使自己的学习成绩迈上新的台阶。正如爱迪生所说:“天才,就是 1%的灵感加上 99%的汗水。”
发散思维又称扩散思维,是一种让思路向多方向、多数量全面展开的立体型、辐射型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不受原有的知识圈和条条框框的束缚,是对常规思路的尽量拓宽,实际上是创造过程的第一阶段,先求数量,先拓宽思路的阶段。
集中思维又称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正相反,这是一种将拓宽的思路向最佳方向聚焦的思维方式。实际上是创造过程中紧接着发散阶段的从数量到质量的阶段。
一般说来,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成对,同时使用。先发散,后集中,这就是从拓宽思路到解决问题的创造过程。
八、等效法
等效法是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之一,这种思维方法的实质,就是在效果相同的条件下,将复杂的实际研究对象变换为简单的理想研究对象,然后进行分析和讨论。
大发明家爱迪生在研制白炽灯泡时,让其助手阿普顿计算一只梨形灯泡玻壳的容积,阿普顿为此画了许多图形和曲线,做了大量计算,花费了大量时间却得不出结果来。爱迪生很不满意,就把玻壳灯泡拿来,先往里面注满水,再把水倒进量筒,很快就测出了灯泡玻壳的容积。爱迪生所用的思想方法就是等效法。
古时曹冲称象依据的道理也是等效法。所谓等效法就是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把陌生的复杂问题变换为熟悉的简单的方法。
如中学数学中各种等效代换,几何学中复杂的图形转换为各种简单的图形,中学物理中等效的思维方式几乎渗透于每个单元中。合力与分力、合运动与分运动、平均速度、质点、点电荷等概念的引入;复杂电路化为等效电路问题,变质量转化为定质量等问题无不是等效法的应用。
因此,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考虑用等效法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从而迅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九、反证与归谬法
某些命题,如果采用直接论证的方法不易解决时,可以证明原命题的相反命题是谬误的,当原命题的相反命题被驳倒之后,即可判定原命题是正确的,这种推理方法叫反证法。
应用反证法的基本步骤是:①假设原命题的相反命题成立;②根据已知条件和各种定律公式,推导出谬误的结果;③肯定原命题是正确的。
反证法广泛用于数、理、化的各种证明题中,甚至也适用于政治、历史等学科的论述题中。
归谬法则是反驳错误命题的一种逻辑推理方式。应用归谬法的基本步骤是:①假设原命题正确;②根据已知条件和各种定律、公式推导出谬误的结果;③否定原命题。
归谬法与反证法不同,反证法是通过论证原命题的相反命题错误,来说明原命题的真实性;而归谬法则是从原命题出发来推出错误结果,来说明原命题是错误的。
归谬法与反证法两者相辅相成,其逻辑推理方法并不矛盾。只不过归谬法适用于反驳错误命题;而反证法适用于证明正确命题的正确性。在各种讨论辨论中两法交叉使用,会开拓思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十、假设推理法
所谓假设推理,就是根据掌握的各种信息运用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检测的一种思维方法。
假设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在思维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因为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沿着由粗浅到深入,由简单到繁杂,由已知到未知的过程进行的,因此,以有限的事实为依据作出各种假设,以便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和目标。
纵观科学发展史,许多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时往往先提出一些假设,然后利用已知定律、公式进行分析推理,从而获得对未知世界的正确认识,得到许多新的发现,新的结论等。
玻尔在提出三条假设的基础上,成功地解释了氢光谱的规律;爱因斯坦在提出光子假设的基础上,圆满解释了光电效应;安培分子电流假说解释了磁现象的电本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自觉利用假设推理法将已知的定律、公式、规律对未知现象和各种变化过程,进行肯定或否定的假设,从而得出正确的判断。
新建网页 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