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性疣是什么疾病疣

欢迎来到药房网!
<input type="hidden" value="" id="u_hide">
<input type="hidden" value="" id="n_hide">
如何走出寻常疣的治疗误区
导语:寻常疣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皮肤病,危害很大,患上之后应该及时治疗才行。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多的皮肤病严重困扰着我们。其中寻常疣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病,病程较长,对于患者造成的伤害比较严重。那么,寻常疣最佳治疗方法有哪些?这是很多患者比较关心的问题,但是对于寻常疣的治疗往往又容易陷入很多误区,具体的还是一起来看看以下的介绍。
  寻常疣的治疗误区有哪些?
  1.治疗时,只将外部的皮损去除,殊不知,治疗寻常疣,除了去除皮损,更重要的是调节机体的免疫,否则会再发。
  2. 会传染给其他人  寻常疣患者担心会传染给其他人,其实自身传染比较容易,而与别人传染机会小,通常只有机体免疫力低下或有外伤的人,才容易传染到寻常疣。
  3. 用搔抓来去除  不少患者不了解该病的自身传染性,时常有意无意地搔抓患处,想把疹子去除,反而致使疹子越来越多,甚至沿抓痕呈线状排列或密集成片。因为疹子中有大量活跃的病毒,当搔抓局部时,疹子表面和正常皮肤就可产生轻微的破损,这时病毒很容易被接种到正常皮肤上而产生新的疣体。
  4.急于求成,听信江湖医生  一般说来,寻常疣易在暴露的部位发病,尤其爱出现在面部,这使患者很烦恼。许多患者心理上急于求成,容易被江湖医生误导,从而带来不良后果,因此建议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
  寻常疣的治疗方法
  1、系统治疗&&中西医结合疗法
  1)中医:辨证分型后给予治疗。
  2)西医:抑制病毒繁殖,如:病毒灵、泛昔洛韦等。调节机体免疫力,如:多抗甲素片、左旋咪唑、干扰素等。
  2、局部治疗&&外用药物疗法和物理疗法。
  1)局部外用药:如:0.1%维甲酸软膏、阿昔洛韦软膏等。
  2)物理疗法:如:冷冻、CO2激光、电离等,均属于创伤性操作,可能会留下疤痕及色素沉着,需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
  以上内容就是教您如何走出寻常疣的治疗误区以及怎么治疗寻常疣,希望上述内容可以帮助您解除心中的疑惑。对于寻常疣患者来说,正确的治疗是摆脱疾病的最大保证,除了治疗外,对于寻常疣的护理也不可忽视,如果需要有什么忌口的或者注意事项,建议患者认真去做好,千万不能不放在心上,让寻常疣继续危害我们。中医治疗刺瘊、寻常疣、悔气疮、瘊子
我的图书馆
中医治疗刺瘊、寻常疣、悔气疮、瘊子
&&& 本病是人类乳头瘤病毒中HPV—l、HPV一2和HPV一4引起的皮肤赘生物,初起为针头大小丘疹,逐渐增大到豌豆大或更大,圆形或多角形,表面粗糙,角化过度,质地坚硬,灰黄或污褐色,可呈乳头瘤样增殖,拔除角质棘刺时容易出血。疣体数目不等,好发于手指、手背、足缘。发于甲缘者,可破坏指甲生长。半数以上的患者疣体在两年内可自然消退。特殊类型:(1)丝状疣;好发于眼睑、颈、颏部等处,多为单个细软的丝状突出;(2)指状疣:发生一簇参差不齐的多个指状突起,尖端为角质样棘刺,数目多少不等,常发于头皮,亦可发于面部、趾间。
寻常疣发于足底的称为跖疣,外伤、摩擦或多汗为其诱因。初起为一发亮丘疹,逐渐增大,表面角化,粗糙不平,灰褐色或灰黄色,圆形,境界清楚,多发于足跟及经常受压处。单发或多发,有时在跖疣外围有细小的卫星疣存在。寻常疣如发于手掌则称为掌疣。如数个疣聚集在一起,融合成为角质片块,将表面角质削去后,呈现多个角质细蕊,又可称为镶嵌疣。中医称此病为“千日疣”或“千日疮”,又名“枯筋箭”、"悔气疮"、"瘊子"。鉴于赘疣表面粗糙如刺,俗称“刺瘊”。早在《灵枢经·经脉篇》中就有记载,隋朝《巢氏病源》称之谓“疣目”。
发病机理系由风邪搏于肌肉而变生。亦有认为肝主筋,肝失血养,肝气外发,而生疣赘。或因肝失荣养,失其藏血之功,导致血枯生燥。筋气外发于肌肤,复遭风毒之邪相乘,而致血瘀,肌肤不润而生枯筋箭。
一.大蒜治寻常疣&用紫皮大蒜1—3瓣,捣成糊状,用胶布将寻常疣根基部皮肤粘贴遮盖。75%酒精消毒疣体后,用无菌剪刀剪破疣的头部,以见血为度,随即用适量蒜泥贴敷疣体及剪破处,随后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3—5天后疣体即可脱落。若惧怕剪破疣体者,可将蒜瓣切开涂擦疣体。每日3—5次,14天后疣体即可脱落,患者不妨一试。&二.以线香灸法治疗寻常疣 35例,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35例中男性27例,女性8 例;年龄12~56岁;疣体1~8 个;病程2个月~3年。治疗方法患处皮肤常规消毒,取线香1支,点燃后将香头靠近疣体头部,施以温和灸,以使患者感到略有灼痛但能忍受为度。每个疣体施灸15~20分钟。如患者年轻体壮,忍耐力强,可适当延长施灸时间。若经1次灸疗后未愈,再次施灸前,宜将疣体头部已角化部分以消毒刀片祛除,暴露其根部以提高疗效,每日可施灸1~2次,7天为个疗程。治疗过程中须注意,若疣体周围因灸时火力过大而起水疱,切勿刺破,可停灸数日待其干瘪后,以镊子除去疣体。治疗效果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疣体完全脱落,1个月内未复发;无效:疣体虽脱落,但在1个月内复发。疗效:经治疗1次治愈者 18例,经1个疗程治愈者11 例,经过2个疗程治愈者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4%。典型病例孙某,男性,20岁。右手背长寻常疣8个,已达2年。时感发痒,疣体大者如黄豆,小者如麦粒,散见于右手拇指背及掌背,多方治疗效果不佳。即用线香灸法治之。因患者年轻,故施灸时间稍长,灸后各疣体周围即出现水疱。嘱其勿刺破,2日后水疱自行干瘪,常规皮肤消毒后用镊子将疣体去除。治疗 1次而愈,后未复发,皮肤如常而未留疤痕。体会寻常疣为常见的病毒性疣赘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多见于手背、头面部皮肤。本病疗法较多,但治疗后易复发。依古书记载,以线香灸法治之有效。此法简、便、效、廉,且痛苦小,疗效显著,不留疤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三.经验方:芝麻花适量。
用法:采新鲜芝麻花适量,擦揉患处,每日3次,连用15日。
疗效:本方治疗皮肤寻常疣患者250例,痊愈228例,好转22例,经1年随访217例,复发者仅6例。
四.跖疣治法六则:跖疣,是由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属寻常疣的一种。可以通过皮肤的微小破损自身接种传染,从而越来越多。由于足底每天受力,再加上鞋的摩擦,所以跖疣非常容易自身接种传染;并且由于摩擦表面有很厚的角质层,给治疗带来困难,很难一次根治。
跖疣中医称足瘊,也有称为雌雄狐刺疮者。与鸡眼、胼胝不同,一般治疗效果较好。治疗方法和寻常疣类同。
<font style="FONT-FAMILY: 宋体,SimS FONT-SIZE: 20px" color=#.木贼、香附、板蓝根、乌梅、威灵仙各30克,大青叶15克,煎水浸泡患部。每日1剂,可复渣再煎,每剂浸泡2—3次,每次30分钟。
<font style="FONT-FAMILY: 宋体,SimS FONT-SIZE: 20px" color=#.白矾100克,艾叶200克。艾叶加入300毫升水中,煎取液200毫升,加入白矾溶化,每日2次,候温(40度)浸泡患足30分钟,再次浸泡时,原药液加热使用,每剂用3天,连用12日为一疗程。
<font style="FONT-FAMILY: 宋体,SimS FONT-SIZE: 20px" color=#.珍珠母、蛤壳、生牡蛎各30克,透骨萆12克,穿山甲、牛膝、郁金、桃仁、红花各9克。水煎,每日1剂,分两次服。两周为1疗程。
<font style="FONT-FAMILY: 宋体,SimS FONT-SIZE: 20px" color=#.蜈蚣、骨碎补各10克,糯米粉12克,冰片2克。上药共研末,加冰醋酸适量,充分混匀成膏,装瓶备用。用法:患处常规消毒,用刀片削去表面角化增厚的皮肤,用胶布保护正常皮肤,于患处涂适量药膏,表面覆盖胶布,有明显痛感时弃除药物,隔日换药1次。
<font style="FONT-FAMILY: 宋体,SimS FONT-SIZE: 20px" color=#.生黄芪60克,板蓝根、大青叶、马齿苋、莪术各30克。每日1剂,水煎服。治法:第1、2煎内服,第3煎外洗患处,并轻轻按摩,以达到内外并治的目的。
6.新鲜荸荠(别名马蹄、乌芋、地栗、地梨。清脆、甘甜、多汁,自古是冬春盛行的时令果品,以个大紫黑发亮无破损者为上品)削去皮,用其白色果肉摩擦疣体,每次擦至疣体角质层软化,脱掉,微有痛感或点状出血为度,每日3—4次,一般数日可愈。&五.蜂针治寻常疣疗效好&中医认为,寻常疣是气血失和,腠理不密,复感外邪,凝聚肌肤而致病。蜂毒具有较强的抗病毒能力,故对这种病毒性疾病能奏卓效。
方法:用小镊子挟住蜜蜂的翅膀或胸部,然后将其尾部对准疣或邻近的皮肤轻压,待螫针刺入疣或皮肤后松开镊子(留针)。每周一次用3至5只蜜蜂螫刺,一般经1至 3次治疗后疣会枯萎脱落。经笔者治疗有效率高达100%。&六.新鲜秋茄子治疗寻常疣 治方:新鲜秋茄子1个,剖开,用切面 摩擦患处,每次 4—5分钟,早晚各 1次,连擦数日。&七.治寻常疣经验&方法:取新鲜蒲公英伞草,先用蒲公英根部的浆液外擦疣处1分钟,再用全叶揉成团,在患处擦拭3分钟,每日 1次,共擦6次。停药3天后,疣的尖部出现硬壳,一周后硬壳脱落即愈。&八.治扁平疣寻常疣 消瘀散结汤&组成:黄芪30克,党参10克,赤芍10克,黄药子10克,红花5克,路路通10克,急性子10克,枳壳10克,香附子10克,甘草5克。
  功能:益气活血,化瘀消结。
  主治:扁平疣(扁疣)、寻常疣(刺瘊)、痰核、皮下结节,无红肿热痛,但久治不愈者,属气血不足,痰湿瘀滞之症。
  用法:每剂水煎2次,合并2次煎液300~400毫升。冰箱冷藏,服时温热,分4~6次,2天服完,5剂服10天为1疗程。
  方解:人体气血调和,百脉通畅,不会生刺瘊、痰核、结节等痰湿瘀结之症。若瘀结已成,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气血不畅己久,经脉痹阻而生。在血流不畅、渐而成瘀的过程中,气虚常伴随始终,因气为血帅,血无气不行,所以方中重用黄芪、党参温养脾胃,振奋中阳,使清气畅达四末,行泽肤充肌之用,以此为主药,辅以赤芍、红花活血通络,畅达气血,又辅以急性子、黄药子、路路通,豁痰消瘀,破坚散结。佐以香附子、枳壳,理气活血,甘草为使药,既能助党参、黄芪温中健脾,又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益气活血,消瘀散结之功。
  运用:若颏下痰核肿大坚硬,久治不消,但未破溃者,方中加山慈菇10克,牡蛎30克。若刺瘊多而渐漫延者,加木贼草15克。同时可用香附子、木贼草各30克煎水外涂患处,1日2次。对体虚日久,气血不足,面黄少华者,方中加丹参、当归等养血之品。&九.治寻常疣验方&克疣方: 白花蛇舌草30克,板蓝根2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马齿苋10克,薏米仁10克,黄芪20克,甘草10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早晚各服1次。药渣煎水外洗患处。30天为1个疗程。
  乌附木贼汤: 乌梅30克,香附20克,板蓝根20克,木贼草20克,马齿苋20克,苦参10克,甘草10克。水煎2次,去渣取药液300ml左右,待温后浸泡或湿敷皮损处,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钟,连用3~5天。用治寻常疣、扁平疣,均需3~5天内效果明显。用药过程中,可见疣赘与正常皮肤逐渐分离,可伴有灼痛,但不可停药,继续使用,直至疣赘全部脱落,多数患者无痛或轻痛,能忍受。
  芝麻花擦剂: 取新鲜芝麻花适量,用以揉擦患处,每日3次。笔者在基层中医院皮肤科经常使用此方法,结果效果较好仅少数复发。一般7~10天见效。若为干品芝麻花,可用水浸泡30分钟,煎沸,冷却后涂擦患处亦效。&十.治疗寻常疣扁平疣10则验方&验方1&薏苡仁治疗扁平疣、寻常疣。取生薏苡仁500克,研细末,然后加入白砂糖500克,共拌和。每日服2~3次,每次1匙,服用10~30天可消退。&验方2&质优米醋100克,鲜姜50克,将鲜姜切碎,浸泡在米醋中10天即可。用脱脂棉蘸醋少许,抹在瘊子局部,日擦洗1~2次,7日后,瘊子(寻常疣)即见萎缩,逐渐缩小,以致消失。如能察知母瘊,即第一个生长出来的,个大表面粗糙,顶部开花,呈絮珠状,此为母瘊。用此醋擦之,至母瘊消失,其他瘊子也能自然消失。&验方3&苦瓜口服、嫩南瓜汁液外涂可治疗治扁平疣。
验方4&丝瓜叶擦搓患处可治疗寻常疣。&验方5&取粗大点的节节草(又名木贼草、笔头草)拔断节,用多汁的一头涂擦患处,每日2次,连用5天。&验方6&木贼草30克,香附30克,把两药放入500毫升食用醋中,慢火熬至80毫升,滤出药液备用,每日用药水涂抹患处2次,每次10分钟,半月后自然脱落,无痛苦。 验方7&中药内服,麻黄10克,杏仁(打)10克,苡薏米120克,甘草6克,猫爪草10克,连3~5剂。然后置薄姜片或薄蒜片于疣体上,用艾柱点燃炙。炙至皮肤灼痛即可,每日灸数次。 验方8&板蓝根、山豆根、香附、木贼各30克,食醋500克。用法:以上前4味加入食醋中,煎煮10分钟,去渣待温备用。泡洗患处15分钟,早晚各1次,每剂可用5天。 验方9取细线1根,长10 厘米以上,选择最大或最早出现的疣体(母疣)作为结扎对象,用线结扎其基底部(平正常皮肤处),结扎后患者感到局部略有痛感,但无明显不适,打好死结,防松动脱落,剪去丝线多余部分,1~3周后母疣坏死脱落。一般在母疣脱落后1周,其它疣体常可自行消退或变小。如母疣已除1周后,其它疣体无明显变化,可对其中符合结扎条件者加以结扎除去。本法愈后不留疤痕。 验方10&鲜白蒺藜(带节)适量,砸烂如泥。先洗净患处,再将上药泥敷于患处,用手指在患处反复揩擦,至有灼热和微痛感即可,每日1次,擦后不要用水洗患处。一般治疗3-10天可愈。方名:鼠妇外治方【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破瘀,消瘢痕。主治寻常疣和扁平疣。【处方组成】鲜活鼠妇,用时直接将虫体和液体汁涂抹患处,用量根据疣大小、数目而定,一般每个患处每次用l-5枚鼠妇。
【临床疗效】治疗寻常疣45例,痊愈38例,占84.4%,好转4例,占8.9%,无效3例,占6.7%,总有效率93.3%;治疗扁平疣<font style="FONT-FAMILY: 宋体,SimS FONT-SIZE: 20px" color=#例,痊愈19例,占63.3%,好转6例,占20%,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大部分病人用药3-5次即获好转或痊愈。【按 语】鼠妇,俗称潮虫,颇似平甲虫,主要含蛋白质,可能含蚁酸。用以治疗寻常疣和扁平疣,临床证明有效,且药源丰富,方法简便。
方名:醋蛋方【功能主治】功能平肝解毒。主治寻常疣。【处方组成】新鲜鸡蛋(或鸭蛋)7枚,煮熟或蒸熟后,剥去蛋壳,竹筷刺孔或切成4等分,浸入食醋50-70毫升,浸2-6小时服用。或将7只蛋蒸成蛋羹,再加醋50-70毫升,拌匀后服用。醋蛋可空腹1次服用,也可在当天分作2-3次服用。服食时忌盐、酱油。用前忌碱性食物或碱性药物。如食用1次未效者,隔1个月再服1次。【临床疗效】治疗68例,痊愈67例,其中服食1次痊愈者63例,服2次痊愈者4例,无效1例。服用1次后7-lO天内,损害日渐缩小,消退时间平均14.5天。
馆藏&30337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疣的治疗,应当依据患者身体的虚、实或虚实挟杂之证,或扶正,或泻实,或攻补兼施。并根据疣的特点,内、外兼治,配合其他疗法,最大可能的治愈,并减少复发。
  1、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利湿,祛风止痛。
  方药:普济消毒饮。黄芩8g,黄连8g,连翘15g,玄参10g,板蓝根15g,陈皮6g,桔梗8g,甘草6g,柴胡10g,马勃6g,生蒡子6g,薄荷6g,僵蚕6g,升麻6g。
  方解:方中黄芩、黄连清热泻火、解毒。生蒡子、连翘、薄荷、僵蚕疏散风热;玄参、马勃、板蓝根可清热解毒;配甘草、桔梗、陈皮以清热理气,疏通瘀滞;升麻、柴胡疏散风热,并引诸药上行,且寓&火郁发之&之意。诸药配伍,共收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之功。
  加减:痒甚者,加蝉蜕、白藓皮。患部出血、疼痛,加栀子、银花、乳香、没药。
  2、风热郁毒
  治法:清热解毒,疏风止痒。
  方药:凉血消风散(《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生地30g,当归10g,芥穗9g,蝉衣6g,苦参15g,白蒺藜9g,知母9g,生石膏30g,生甘草6g,苍术6g,防风6g,生蒡子6g。
  方解:方中以清热除湿解毒、疏风止痒为主;芥穗、防风、生蒡子、蝉衣疏风止痒为君;苍术祛风燥湿,苦参清热燥湿,俱为臣药;更佐以知母、石膏清热泻火;当归、生地、养血活血;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药。本方配伍特点以祛风为主,祛湿、清热解毒、养血为辅。
  加减:痒甚者,加白藓皮10g。
  3、肝郁血虚
  治法:疏肝敛阴,养血消风。
  方药:逍遥散。当归10g,茯苓10g,芍药10g,白术10g,柴胡10g,甘草5g。
  方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条达为君;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当归养血和血,且气香可理气,为血中气药,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助肝用,使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共为臣药;又以甘草、白术、茯苓健脾益气使营血化生有源,共为佐药。
  加减:阴虚内热,加银柴胡、地骨皮;胁胀明显,加川楝子、郁金。
  4、气滞血瘀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当归20g,桃仁10g,红花10g,生地15g,柴胡6g,川芎10g,赤芍15g,甘草6g,生膝9g,枳壳6g。
  方解:本方系桃红四物汤和四逆散加桔梗、生膝而成。方中当归、川芎、赤勺、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生膝祛瘀血,通血脉,引瘀血下行;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桔梗开宣肺气,载药上行,又可和枳壳一生一降,使气行则血行;生地凉血清热,和当归又能养阴润燥,使祛瘀而不伤阴血;甘草调和诸药。本方配伍的特点是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和而用之,使瘀去气行,则诸症可愈。
  加减:瘙痒者,加防风;疼痛重者,加元胡、降香。
  5、肝肾阴虚
  治法:滋补肝肾,养阴润燥。
  方药:杞菊地黄丸。生、熟地各20g,山药15g,山萸肉15g,茯苓20g,泽泻10g,牡丹皮10g,枸杞子9g,菊花9g。
  方解:方中重用生熟地,滋阴补肾,为君药。山萸肉补养肝肾;山药补益脾阴,共为臣药;三药相配,滋养肝脾肾,称为&三补&。配伍泽泻利湿泻浊;牡丹皮清热泻火;茯苓淡渗脾湿,三药为&三泻&,渗湿浊,清虚热,均为佐药。枸杞子、菊花滋养肝肾,养肝明目。
  加减:血热者,加紫草、赤芍;痒甚者,加苦参、地肤子。
最少可输入20个汉字
分享赢大奖:
其他人还看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扁平疣好治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