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国内很少用波科的支架和地精起搏器器,技...

图特供应链云平台
欢迎来到图特供应链云平台
| 技术服务电话:0
中国心脏介入治疗领域投资机会分析
来源:健康报网
时间: 14:57:00
&&&&&&&&&&&&&&&&&&&&&& & 心脏在人体内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是最重要的器官,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空气污染的加重,步行、锻炼减少等等,都让发动机更多、更早的出现问题,心脏介入类治疗是最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各种微创治疗各种心脏疾病的方法,由于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得以快速发展,并造就了强生、圣犹达、波士顿科学、美敦力、雅培、微创、乐普、吉威等国内外相关器械公司的辉煌,或者至少是曾经的辉煌。下面,我就个人的一点从业经历,谈谈在心脏介入治疗领域的投资机会,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整体上看,心脏介入耗材领域在中国是起步晚,但是在某些领域追赶的很快,甚至有些已经超越了国外的产品。大批在国际大公司受过良好训练的科研人员、工程师的回归,加上先进材料的发展和可获得,以及国内大牌医生、手术技师思想的开放,愿意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困惑提出来,一起做出各种更适合中国市场的器械,逐步完成该领域的进口替代。 1、冠脉支架:提起这一领域大家首先想到的是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通过在冠脉病变部位放置支架,重新建立血运通道。对比美国3亿人口,每年超过100万例的手术量,中国2012年国内PCI手术才仅有388836例(北大医院霍勇教授统计数),中国医疗资源的不平衡,是限制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 尽管总量增长潜力很大,但药物涂层支架在国内的竞争已经是一片红海,国内外几十个厂家的产品在售,随着新一轮各省市招标降价的实施,尽管2013年报还未出,但乐普、微创、吉威这三家合计占据国内将近70%市场份额的上市公司,冠脉支架业务的利润下滑已成定局。 从投资的角度看,年销售4万条支架基本就是一个坎,一家公司不能在短期内冲到4万条的,基本就很难成长起来。 完全可降解支架,包括雅培在内的几个国内外厂家,使用的材料基本是全降解聚乳酸和可吸收金属镁,由于这些材料目前无法解决的辐射张力持续时间短、药物释放不均匀、输送性差等缺陷,所以并没法完全替代目前的金属药物涂层支架,按照欧洲心脏介入专家的预计,完全可降解支架最多只能够替代10~20%的金属支架。 2、起搏器:起搏器的生产厂家并不多,美敦力、圣犹达、波士顿科学、百多力和乐普收购的秦明,基本就是按照市场份额的排序,据统计,2012年国内共植入起搏器(包括ICD、CRTD等高端的植入性心率转复除颤器)49800多台,增长17%。最近,上海微创公告,与意大利的索林建立合资公司,计划将索林的起搏器重新引进到中国市场。 从访谈专家及市场推广者的判断,相当一段时期内,该领域还会处于进口绝对垄断的局面,一是由于起搏器的生产技术要求较高,对于产品的性能,尤其是稳定性,要求很高,国内目前还达不到。二,起搏器的销售和植入不是一锤子的买卖,而是需要厂家有一支专业、稳定的售后服务团队,需要为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定期做程控,才能获得临床医生的信赖和认可(从这一点来说,作为曾经撤出过中国的索林公司,能否重新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还有待商榷),这对于一个新进入者来说,无疑也是抬高了进入的门槛。 更加微创的无起搏电极起搏器,就像圣犹达2亿多美元收购的NanoStim公司的产品,以及已经可以实现的远程程控技术,也许会改变竞争格局;据说,国际厂家中的一家,已经准备将起搏器的售后服务外包出去,假如最终可以得到医生、病人的认可,该类专业的外包服务公司,也许是不错的投资标的。 3、电生理耗材:?一年起搏器,两年冠脉,三到五年电生理?,这句话不一定绝对准确,但是一定程度说明了在心脏介入细分领域内,一名合格手术者的成长期的不同,再加上电生理领域最主要的房颤手术是一种根治性手术,所以看起来电生理介入治疗市场的容量及增速都不大,但是随着心脏电生理疾病的检出率越来越高、简洁高效的器械不断推出、更多的手术医生不断成长起来,电生理介入治疗器械很有可能得到一个快速增长。这也是微创、乐普等冠脉支架公司上市以后,马上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射频消融导管的研发和推广的原因。 房颤市场的竞争厂家很少,基本是强生、圣犹达两家通过各自的三维标测技术垄断,巴德、美敦力也分得一点小份额,但2013年底美敦力的冷冻消融导管取得SFDA的注册证书,可能对两大巨头的三维标测房颤消融治疗技术是一个冲击。 国产厂家市场占有率很低,10~15%,突破三维标测系统的限制,创新研发出操作更简便的器械,才能在这一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4、介入配件:一台PCI手术下来,所需要的器械,除了支架,至少得需要穿刺针、动脉鞘、三联三通板、Y型阀、压力泵、压力延长管、环柄注射器、造影导丝、造影导管、导引导丝、导引导管、预扩球囊、后扩球囊等,病变稍微复杂,可能就得需要多个价值1000多元的导丝和4000元左右的球囊,加起来,总价值不比支架少。 导丝的生产技术要求远高于支架,是最难做的,目前国产厂家大多只能做造影导丝; 球囊其次,市场总价值量与支架相当。国内用量最大、医生最认可的波科Maverick球囊,至少一半是从香港、欧洲过来的水货,最便宜的仅600多元,医院招标价4300,空间很大。大的国产支架厂家都有自己的球囊,但是没有哪家的球囊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相信他们都在寻找机会补足这块。最近微创公司公告收购了强生Cordis的支架业务,抛开价格不论,我倒是认为,如果能够收购它的动脉鞘、导管、导丝等配件业务,比支架更有价值。 国产公司中,能够生产出质量比较可靠、齐全的小配件(穿刺针、动脉鞘、三联三通板、Y型阀、压力泵、压力延长管、环柄注射器、造影导丝)的公司,是不错的标的。 5、先心封堵:这是最早完成国产替代的一个领域,乐普、华医圣杰和先健基本占据了95%以上的市场份额,新进入者,包括该技术的发明者AGA公司重新进入中国,抢占市场份额的机会都不大,这与该类疾病的贫穷患者居多有关。 如果有心脏封堵领域有投资机会的话,预防血栓形成的左心耳封堵术是之一,波士顿科学的产品Watchman在2013年末已经拿到了SFDA的注册证,国产公司包括先健也已经在做这类产品。如果理想化的话,每个房颤患者都进行左心耳封堵,市场还是很大的。 6、渠道:如果未来每家医院里的高值耗材也像药品现在这样,只由几个大的商业公司进行医院配送,那么上市公司嘉事堂最近几个月的十几笔收购,估计就是在提前布局,通过收购,他们已经成为强生电生理产品全国最大的代理商,以及美敦力、圣犹达、雅培等公司介入产品北京、上海、武汉、深圳的主要代理商。 更大的类似的代理商标的公司还有很多,但是行业特点决定的财务问题,是否每个投资者都能处理好,值得考虑。 7、其他:还有很多新的技术,国产公司都存在替代的机会,比如TAVR(经皮主动脉瓣置换)、冠脉旋磨、IVUS(血管内超声)、FFR(血流储备分数)等。 介入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借助国家的政策扶持,优秀的团队与临床医生的交流配合,再加上好的投资人,相信在中国也有机会产生出像美敦力、圣犹达、波科一样的公司,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
图特供应链云平台
&&& 实名制采供协同平台的领导者
如有不良和违法信息请投诉客服!我们表示感谢!上海医疗器械
波科全球同步引进优化心律失常治疗新方案
& & & & & & & & & & & & & & & &   &
& & 近日,波士顿科学公司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年会上正式宣布,在中国推出全新INGENIO家族系列产品:植入式心脏起搏器、DF-4接口标准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和植入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此举标志着波士顿科学已将其完整的心脏节律管理产品线全线引入中国市场,将为中国症状性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及心力衰竭患者提供全面先进的医疗解决方案。
& & 波士顿科学此次在中国市场推出的全线心律失常医疗解决方案包括INGENIO家族系列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和植入式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CRT-P),以及DF-4接口标准的PUNCTUATM、ENERGENTM、INCEPTATM系列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和植入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其中INGENIO家族产品采用了国际领先的电池技术,可保证起搏器产品较长的使用寿命,减轻患者更换起搏器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摘自中国医药报)中国心脏介入治疗领域投资机会分析 生物谷
生物谷资讯
体验不一样的生物医药资讯平台
整体上看,心脏介入耗材领域在中国是起步晚,但是在某些领域追赶的很快,甚至有些已经超越了国外的产品。大批在国际大公司受过良好训练的科研人员、工程师的回归,加上先进材料的发展和可获得,以及国内大牌医生、手术技师思想的开放,愿意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困惑提出来,一起做出各种更适合中国市场的器械,逐步完成该领域的进口替代。
1、冠脉支架:提起这一领域大家首先想到的是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通过在冠脉病变部位放置支架,重新建立血运通道。对比美国3亿人口,每年超过100万例的手术量,中国2012年国内PCI手术才仅有388836例(北大医院霍勇教授统计数),中国医疗资源的不平衡,是限制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
尽管总量增长潜力很大,但药物涂层支架在国内的竞争已经是一片红海,国内外几十个厂家的产品在售,随着新一轮各省市招标降价的实施,尽管2013年报还未出,但乐普、微创、吉威这三家合计占据国内将近70%市场份额的上市公司,冠脉支架业务的利润下滑已成定局。
从投资的角度看,年销售4万条支架基本就是一个坎,一家公司不能在短期内冲到4万条的,基本就很难成长起来。
完全可降解支架,包括雅培在内的几个国内外厂家,使用的材料基本是全降解聚乳酸和可吸收金属镁,由于这些材料目前无法解决的辐射张力持续时间短、药物释放不均匀、输送性差等缺陷,所以并没法完全替代目前的金属药物涂层支架,按照欧洲心脏介入专家的预计,完全可降解支架最多只能够替代10~20%的金属支架。
2、起搏器:起搏器的生产厂家并不多,美敦力、圣犹达、波士顿科学、百多力和乐普收购的秦明,基本就是按照市场份额的排序,据统计,2012年国内共植入起搏器(包括ICD、CRTD等高端的植入性心率转复除颤器)49800多台,增长17%。最近,上海微创公告,与意大利的索林建立合资公司,计划将索林的起搏器重新引进到中国市场。
从访谈专家及市场推广者的判断,相当一段时期内,该领域还会处于进口绝对垄断的局面,一是由于起搏器的生产技术要求较高,对于产品的性能,尤其是稳定性,要求很高,国内目前还达不到。二,起搏器的销售和植入不是一锤子的买卖,而是需要厂家有一支专业、稳定的售后服务团队,需要为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定期做程控,才能获得临床医生的信赖和认可(从这一点来说,作为曾经撤出过中国的索林公司,能否重新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还有待商榷),这对于一个新进入者来说,无疑也是抬高了进入的门槛。
更加微创的无起搏电极起搏器,就像圣犹达2亿多美元收购的NanoStim公司的产品,以及已经可以实现的远程程控技术,也许会改变竞争格局;据说,国际厂家中的一家,已经准备将起搏器的售后服务外包出去,假如最终可以得到医生、病人的认可,该类专业的外包服务公司,也许是不错的投资标的。
3、电生理耗材:?一年起搏器,两年冠脉,三到五年电生理?,这句话不一定绝对准确,但是一定程度说明了在心脏介入细分领域内,一名合格手术者的成长期的不同,再加上电生理领域最主要的房颤手术是一种根治性手术,所以看起来电生理介入治疗市场的容量及增速都不大,但是随着心脏电生理疾病的检出率越来越高、简洁高效的器械不断推出、更多的手术医生不断成长起来,电生理介入治疗器械很有可能得到一个快速增长。这也是微创、乐普等冠脉支架公司上市以后,马上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射频消融导管的研发和推广的原因。
房颤市场的竞争厂家很少,基本是强生、圣犹达两家通过各自的三维标测技术垄断,巴德、美敦力也分得一点小份额,但2013年底美敦力的冷冻消融导管取得SFDA的注册证书,可能对两大巨头的三维标测房颤消融治疗技术是一个冲击。
国产厂家市场占有率很低,10~15%,突破三维标测系统的限制,创新研发出操作更简便的器械,才能在这一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4、介入配件:一台PCI手术下来,所需要的器械,除了支架,至少得需要穿刺针、动脉鞘、三联三通板、Y型阀、压力泵、压力延长管、环柄注射器、造影导丝、造影导管、导引导丝、导引导管、预扩球囊、后扩球囊等,病变稍微复杂,可能就得需要多个价值1000多元的导丝和4000元左右的球囊,加起来,总价值不比支架少。
导丝的生产技术要求远高于支架,是最难做的,目前国产厂家大多只能做造影导丝;
球囊其次,市场总价值量与支架相当。国内用量最大、医生最认可的波科Maverick球囊,至少一半是从香港、欧洲过来的水货,最便宜的仅600多元,医院招标价4300,空间很大。大的国产支架厂家都有自己的球囊,但是没有哪家的球囊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相信他们都在寻找机会补足这块。最近微创公司公告收购了强生Cordis的支架业务,抛开价格不论,我倒是认为,如果能够收购它的动脉鞘、导管、导丝等配件业务,比支架更有价值。
国产公司中,能够生产出质量比较可靠、齐全的小配件(穿刺针、动脉鞘、三联三通板、Y型阀、压力泵、压力延长管、环柄注射器、造影导丝)的公司,是不错的标的。
5、先心封堵:这是最早完成国产替代的一个领域,乐普、华医圣杰和先健基本占据了95%以上的市场份额,新进入者,包括该技术的发明者AGA公司重新进入中国,抢占市场份额的机会都不大,这与该类疾病的贫穷患者居多有关。
如果有心脏封堵领域有投资机会的话,预防血栓形成的左心耳封堵术是之一,波士顿科学的产品Watchman在2013年末已经拿到了SFDA的注册证,国产公司包括先健也已经在做这类产品。如果理想化的话,每个房颤患者都进行左心耳封堵,市场还是很大的。
6、渠道:如果未来每家医院里的高值耗材也像药品现在这样,只由几个大的商业公司进行医院配送,那么上市公司嘉事堂最近几个月的十几笔收购,估计就是在提前布局,通过收购,他们已经成为强生电生理产品全国最大的代理商,以及美敦力、圣犹达、雅培等公司介入产品北京、上海、武汉、深圳的主要代理商。
更大的类似的代理商标的公司还有很多,但是行业特点决定的财务问题,是否每个投资者都能处理好,值得考虑。
7、其他:还有很多新的技术,国产公司都存在替代的机会,比如TAVR(经皮主动脉瓣置换)、冠脉旋磨、IVUS(血管内超声)、FFR(血流储备分数)等。
介入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借助国家的政策扶持,优秀的团队与临床医生的交流配合,再加上好的投资人,相信在中国也有机会产生出像美敦力、圣犹达、波科一样的公司,让我们一起努力吧!(生物谷)  郑州七院专家讲解心脏病(9)  于力  记者 刘坤  跳动的心脏是生命的动力。心脏正常的起搏点(窦房结)犹如军队的司令部,它有节奏地发出“指令”(电脉冲),通过“联络员”(神经传导系统)将指令传到心肌细胞,使心脏收缩跳动。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于力指出,心脏也像机器一样,时间久了会老化。若窦房结无法正常发出电脉冲,或神经传导系统发生障碍,心脏就会出现心跳过慢、乱跳甚至停跳等现象,危及生命。  当心脏出现上述问题时,就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起搏器是第二“司令部”,“辅佐”窦房结工作,使心脏有节律地跳动起来。起搏器的作用看上去挺“神”,其实,它就是一种可以有规律地产生微小电流刺激心脏跳动的装置,电刺激量很小,电流仅1~3毫安,电压仅1~3伏。  于力主任说,起搏器可根据起搏的心腔分为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起搏左、右心房,或右心房和右心室)、三腔起搏器(起搏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起搏器安装。  记者采访时,于力主任正在为一名患者做三腔起搏器植入手术。这名患者稍微活动后即出现心慌、胸闷、气喘,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睡觉不能平卧。这些症状是由于心肌收缩乏力,导致心脏变大,产生心衰,而且同时导致心脏中的血液不能很好地射出去,部分血液淤积到肺部。“正常的心脏左右心室收缩应该是同步的,心脏这部"发动机"工作效率才高,但这名患者左、右心室收缩却不同步。”  对于这类患者,过去除了实施心脏移植手术,临床上并没有其他办法彻底治愈,只能靠药物维持。但患者病情会持续加重,心脏不断肥大,进而心力衰竭,发生心源性猝死。因此,这类患者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随着三腔起搏器的出现,这类患者有了“心”的希望。于力说,目前常用的“单(双)腔心脏起搏器”均是治疗心跳过慢、无力的,但“三腔除颤心脏起搏器”不但具有治疗心跳过慢、无力的功能,还能解决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而导致的心衰症状;同时,还可自动监测心律失常,并具有自动除颤功能,可谓上了多重保险。  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三腔除颤心脏起搏器”安全、有效,挽救了无数严重心衰、心律失常患者的生命。“三腔除颤心脏起搏器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心脏起搏器,相当于把监护室植入心脏里面一样。”于力主任说。  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与支架植入、“搭桥”手术一样安全、成熟、普遍,但很多心律失常和心衰患者却仍在为是否安装心脏起搏器而犹豫不决。据介绍,我国每年植入心脏起搏器的人数只占应该植入患者的一成,其比例远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水平。而研究显示,有起搏器适应证却没有安装起搏器的患者,在一年内的死亡率高达50%,其中有不少都是猝死!  植入心脏起搏器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手术,大多数患者只需局部麻醉即可,这意味着患者将是清醒的,可以放松地接受手术。  很多人还担心,起搏器是“电器”,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受到干扰。其实,大多数家电产品如电动剃须刀、电视机、吸尘器、电烤箱等都不会干扰起搏器的工作,患者也可放心乘坐汽车和飞机等。只是要远离强力电磁场,如雷达站、高压变压器、电焊机、电磁机等;也不宜用安放起搏器的那侧耳朵接打手机;也不能做核磁共振检查等。  专家简介  于力 主任医师,现任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兼冠心病区主任,南方医科大学特聘教授,河南省、郑州市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心内科临床工作30年,对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疑难重危病人的诊治经验丰富,具有解决心血管专业临床疑难问题能力。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方面,完成冠脉造影及支架、射频消融、起搏器植入、球囊扩张及先心封堵手术3000余例,尤其在介入处理复杂病例方面技术全面。在国家、省级医刊发表医学论文21篇,编写医学专著三部,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6项。咨询电话: 邮箱:.cn据悉,美国诊断产品公司(DPC)在中国的子公司天津德普诊断产品有限公司为开展业务,在长达11年的时间里,向中国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国有医院医生行贿——主要涉及三家大型国有医院——总额达160多万美元。为此,DPC将支付高达480万美元的罚金。
这一消息对于美国波士顿科学国际有限公司(Boston Scientific,纽约股票交易所代码:BSX,下称波科)而言,既是安慰也是鼓励。
波士顿科学国际有限公司的选择
两年多前,这家美国医疗耗材器械公司决定改变在中国的销售方式,由过去通过经销商代理改为直接向医院销售。这在跨国公司中无疑是一个大胆决定。
一位负责人回忆,当这个决定在中国公司宣布时,员工们面露茫然和恐惧。在接下来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波士顿科学国际有限公司的销售额几乎速降为零。而此前,通过经销商,在主要的30至40家同类公司的竞争中,波士顿科学国际有限公司占有中国市场15%-20%的份额。其中,心脏裸支架达25%左右,与其主要跨国公司竞争对手——强生、美敦力等同处行业领导地位。
波士顿科学国际有限公司是微创伤介入治疗领域全球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之一,拥有 50大类近7500 种产品。1997年,波士顿科学国际有限公司正式进入中国,成立了波科国际医疗贸易(上海)有限公司,销售四个产品线。其时,受中国法律政策限制,波科与其他跨国医疗公司一样,必须通过经销商销售给医院。而在亚太区其他法律允许的国家,波科均选择直销。其主要产品——用于心血管手术治疗的介入耗材技术含量和价格都比较高,产品销售范围有限,适宜采取直销模式。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波科产品的价格也更具竞争力。
通过经销商销售,波科无须自己发货、收钱,“生意很好做”。其时,波科中国按地域选择了30家左右经销商。
但公司很快发现了两大问题。波科中国区总经理单科尔告诉《财经》,一是最终出售给用户的产品价格出奇地高,很多病人无法获得高科技治疗带来的好处;二是经销商经常有触犯法律的事情发生。
“我们理解经销商的库存期会增加销售成本,但即使考虑这些因素,仍然不能说明中间高额利润差价的合理性。”他认为,“许多经销商的行为不仅触犯了国际法律,也触犯了中国法律”。
波科的压力直接来自本国。1977年出台的美国《反海外腐败法》(FCPA)明令禁止跨国公司在海外以任何形式进行商业贿赂,以维护国内市场竞争秩序,避免企业道德遭到不良影响。一旦发现,公司将受到严厉的处罚。DPC正是一个典型案例。
2003年4月,波科总部做出中国公司改直销的决定。他们从经销商那里买回了所有余下的库存,改由自己发货,自己收钱,直接和医院打交道。其时距中国按照WTO协议放开直销的时间尚有一年半,注册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波科申请“享用”了特殊优惠政策。
受阻的直销
但在现实中,取道直销的波科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阻力首先来自医院。尽管波科的直销产品价格比经销商代理的价格平均要低40%,医院却宁可选择后者。
2003年4月,适逢波科新研制出的紫杉醇(paclitaxel)药物释放支架在中国注册上市。而此前半年多,其主要竞争对手美国强生公司已经率先推出了同类产品雷帕霉素(rapamycin)药物释放支架。当时强生的支架经过经销商环节,最终到达医院的价格为3万多元,比强生后来在美国销售的2500美元要高出很多。波科的产品则参照其在已经上市国家及地区的定价,为1.8万元人民币(直销价)。
在价格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很多医院的选择仍是强生。半年里,波士顿科学国际有限公司几乎颗粒无收。
波科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则波科自身需要一段时间来调整人员配置、建立仓储等基础设施;二则医院方面初始不能适应这种直销模式,因为在这一领域尚无先例。因此,有不少医院对波科的销售资质提出过质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声称,医院购买什么产品“不是一个简单价格决定的问题,技术含量其实是具有决定性因素的”。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波科和强生的药物释放支架在技术含量以及质量标准方面不相上下。两家公司同为国际知名的医疗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力量。截至目前,他们是仅有的两家可自主研发和生产药物释放支架的跨国公司。一位北京著名心血管医院的导管室医生表示,波科的产品是“没问题的”。
从2003年三季度开始,波科的销售情况开始走出低谷。2004年,波科和强生在药物释放支架的市场份额大致是三七开。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在世界其他主要市场,波科支架的市场占有率通常高达60%-70%。强生的策略则是定价略高,因此尽管市场份额略低,在总体盈利能力上并不落后。
2004年,由留学归国人员创办的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也推出了药物释放支架并于今年年初注册,其产品通过经销商到医院的最终售价为2万多元。尽管与微创相比,波科支架仍然具有一定的技术和价格优势,但其市场份额目前已被微创赶超,在三家公司中位居最末。
对此,波科中国区总经理单科尔认为,问题之一来自医院的收入模式。由于国内医生合理的诊治劳动报酬普遍很低,医院收入主要来自出售药品和医疗器械服务。多年来,按照有关规定,单价500元以下的医疗器械(包括耗材),医院可在采购价基础上向病人加价10%,单价500元以上加价5%。总体上,对医院来说,采购价越高,利润就越高,自然没有足够的动力去买价廉物美的产品。
另一个因素是业内的公开秘密——回扣。据今年6月国家审计署的报告,有关部门审计和调查卫生部及北京市所属十家医院2003年度财务收支及相关药品、医疗器械购销情况时发现,2001年以来这些医院收取药品和医疗器械厂商等支付的各类折扣、回扣等约3亿元。医院未将这部分资金用以抵消药品和医疗器械售价,而大部分作为医院盈利或用于购置设备等支出,最终还是增加了患者的负担。此外,个人索取和收受回扣的现象也屡禁不止。
波科有关人士透露,改为直销后,医院的管理人员和医生曾明确向他们提出:“直销了,医生的利益如何保证?”波科销售人员经常被“善意地提醒”:“你们不懂得中国国情,这样做是不行的。”他们也一度被医院看成是“最不受欢迎的人”。
波科的行为还直接触及到一个行业——医疗代表的利益,并招致一片反对声。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波科产品改直销后,曾有人表示要“联合起来对付”。
国家审计署的有关报告还显示,被抽查的六类35种进口一次性医疗器械,最终卖给医院的价格平均为报关价的3.34倍。例如用于心脏手术的某规格球囊,报关价为每个496元,一级代理商批发给二级代理商时达到3600元,二级代理商再转手卖给医院时骤升到7000元,两次倒手共加价13倍多。
波科的处境,折射出中国医疗体制的一些“顽疾”。
去年8月,卫生部提出“规范医疗机构高值医用耗材采购行为,减轻患者不合理医药费用负担”,首次在八个省市119家三级医院进行了“医疗机构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试点”,集中采购心脏介入类医用耗材、心脏起搏器及人工关节三大类产品。
今年2月试点工作结束后,卫生部公布,列入集中采购目录的三类产品成交候选品种与集中采购前的市场平均价比较,平均降低26.51%;其中,心脏介入类耗材降价37.6%,人工关节降价24.26%,心脏起搏器降价15.21%。使用国产心脏介入材料患者的材料费用,将由过去的约2.6万元减少到1.5万元左右。
业内人士表示,招标对规范市场、加强透明度、降低价格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未解决根本问题。因为招标只针对具体产品,且由于医用耗材更新快,新产品可按先前的价格出售,不受招标的任何影响。
中国明令禁止商业贿赂,包括经销商或代理商的行贿。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账。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必须如实入账”。
此外,我国《药品管理法》对药品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在药品购销中的行为,亦有类似的约束。然而,国家工商总局在2002年查处的1900多件商业贿赂案件中,仍以医药领域为最多。
近来,波科在中国的直销业绩正在慢慢转暖,医院客户从最初的40家增长到近200家。波科北京办事处医疗与政府事务部经理林宝莲表示,一些医院接纳了他们的产品,一定程度上还是考虑到病人的负担,因此适当配备一些波科产品,可以让病人多一个选择。波科对前景持乐观态度,并表示“自己输得起”。
“我们只能等待市场环境变得更好,”林说。
本文关键字:
收藏本文到:
&&《美迪医讯》欢迎您参与新闻投稿,小编邮箱: 电话:021-
共计 1 条 & & &
网友 医疗达人 于
21:50:26 发表评论 IP:27.46.128.207
&&波科球囊海外直销价格最低,心内介入配件齐全价格最低。宋&#55010
我要评论:《美国诊断产品公司(DPC)在中国另类生存》
匿名发表 我的名字:
&&更多关于&&&的新闻
《上海医疗器械批发》产品推荐
厂价:&3500元
厂价:&4900元
厂价:&51300元
厂价:&8400元
厂价:&3200元
厂价:&10000元
厂价:&6900元
厂价:&8500元
厂价:&7600元
厂价:&29700元
厂价:&38.0元
厂价:&600元
合作支持:&|&&|&&|&&|&
&|&&|&&|&&|&&|&&|&
美迪医疗网广告业务联系:021- 产品咨询业务联系:021- 传真:021-
美迪医疗网广告业务联系:021- 产品咨询业务联系:021- 传真:02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精起搏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