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到纳木错错湖水量增加原因

当前位置:
滁州市一天消耗掉半个西涧湖水量
已有四成农作物受旱,定远、凤阳、明光旱情尤为严重;全市已浇灌247万亩农田
  滁州在线报道,高温不退,旱魔肆虐。自7月24日以来,高温天就没离开过滁州。花生普遍卷叶、枯黄;部分塘坝干枯,小水库无水可放;内水蓄水量一天要少掉半个西涧湖……伴随着旱情加剧,滁州市将抗旱应急响应由原来的IV级提高至Ⅲ级。全市已有四成农作物受旱。
  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全市内水蓄水量持续下降。截至8月15日,全市内水蓄水量8.95亿立方米,比历年同期减少5亿立方米。而8月10日内水蓄水量尚有10亿立方米,仅5天时间就减少了1亿立方米,相当于每天减少近半个西涧湖的蓄水量。由于内水蓄水量分布不均,定远、凤阳、明光旱情尤为严重,部分小水库无水可放,水资源紧缺。
  降雨量少、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旱情发生面积广,给全市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损失。据统计,截至8月15日,全市在地作物659万亩,累计受旱270万亩,即全市已有四成农作物“喊渴”。其中,轻旱近211万亩,重旱52万亩,干枯7万亩,并且无抗旱条件的农作物57.5万亩。
  自8月12日起,滁州市将抗旱应急响应由IV级提升为Ⅲ级。为全力抗旱,滁州市坚持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坚持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分类指导,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抗旱骨干作用,优化江河湖库调度预案,增加库塘蓄水,全力保障抗旱用水;同时,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确保人民群众生活用水,确保群众有水喝;抓住季节,科学安排好茬口,最大限度降低旱灾损失;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抓好高温作业状态下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坚决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要求气象部门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开展人工降雨作业,改善旱区土壤墒情。
  截至8月15日,全市最高投入抗旱人数29.65万人,抗旱经费1.34亿元,出动机动抗旱设备8.24万台套,抗旱用电1609万度,用油1209吨,累计提放水4亿余立方米,浇灌面积247万亩。(记者王琼)
            编辑:
     
版权声明:
①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中安在线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须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②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支付稿酬或作其他相应处理。
24小时新闻排行
安徽国内国际
搜索热词        来源:360新闻第三方登录:信息Ⅰ:数十亿年来,地球上得物质不断地变化.大气的成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表是原始大气和目前空气的主要成分:
目前空气的主要成分
N2、O2、CO2、水蒸气及惰性气体等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
CH4、NH3、CO、CO2等信息Ⅱ:如图分别是海水和人体中部分元素的质量分数.根据上面提供的信息,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海水中,金属元素含量最高的是钠元素.&我国青海湖是个内湖,其湖水是不能流到大海中,湖水与海水相似也是咸的,而地球上多数的湖水是淡的.从物质在水中溶解的规律和水的天然循环的角度看,海水中钠元素的含量比较高的原因是氯化钠(或钠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易溶于水,可借助水的天然循环,随着江、河、湖水流到大海中,氯化钠不断地被水富集到大海中,而随着海水的蒸发,氯化钠却留在海水中,海水中的氯化钠的含量逐渐增加(氯化钠逐渐被富集).(2)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海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填“大”或“小”)大(88.9%>85.8%).人体中碳元素的相对含量较多的原因是人体是由有机物、水等物质组成的,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3)原始大气是指绿色植物出现以前的大气.假设把现代的人或其他的动植物放在原始大气中,你认为他们能否生存下去?不能.原因是什么在原始大气中没有能供给呼吸的氧气,反而有有毒的CO、NH3等物质.(4)绿色植物出现以后,原始大气中的CO2逐渐减少.同时O2逐渐增加,原因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CO2,放出O2.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江苏省盐城中学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选修)
下图表示某河流随生活污水的流入,其溶解氧量(DO)、生物耗氧量(BOD)、无机物(富含N、P)的浓度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B两地的有机物浓度相似
生活污水对无机物(N、P)的浓度变化无影响
在A、B两地间,DO值的增加是因为水生动物的增加
湖水中将有许多藻类等浮游植物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教材完全学案 高中生物必修3(配浙科版) 浙科版
下图表示对流向湖泊的某一河流,随生活污水的流入与溶氧量(DO)、生物耗氧量(BOD)、无机物(富含N、P)的浓度变化进行调查的结果。下列有关该图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甲:Ⅰ地与Ⅱ地的有机物浓度相似
乙:生活污水对无机物(N、P)的浓度变化没有影响
丙:湖水中将有很多藻类等浮游植物
丁:在Ⅰ地与Ⅲ地间,若除去水生植物,则水质可能变得更差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生物
(2008长沙模拟)下图表示某河流随生活污水的流入,其溶解氧量(DO)、生物耗氧量(BOD)、无机物(富含N、P)的浓度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A、B两地的有机物浓度相似
B.生活污水对无机物(N、P)的浓度变化无影响
C.在A、B两地间,DO值的增加是因为水体的稀释使植物数量增加的结果
D.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将大量繁殖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喀则到纳木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