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你怎么看待???

我的位置: >
如何理解“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时间:&&|&&作者:张盛林&&|&&浏览:1777
所谓体力劳动者,是指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和有些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通过体力消耗提供服务的人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体力劳动者是国家财富的直接创造者。
  所谓体力劳动者,是指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和有些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通过体力消耗提供服务的人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体力劳动者是国家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同样,这部分劳动者在工人阶级队伍中占大多数,且结构复杂,是本阶级的基本成员,在本阶级政党领导下担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任。工会组织应尽可能地把这部分劳动者吸引到工会中来,在不损害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情况下,应大张旗鼓地、行之有效地维护他们的具体利益。  所谓脑力劳动者,是指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从事以消耗脑力为主的活动的劳动者。例如:企业的管理者、工程师、经济师、教师、医生以及文学艺术工作者等。脑力劳动者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它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而是分属并依附于不同的阶级。在私有制社会中,剥削阶级掌握国家”机器”并垄断科学文化和技术知识,脑力劳动者大都为剥削阶级服务,因而处于与体力劳动者根本对立的地位。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使得全体劳动者,包括脑力劳动者,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之间不再体现为阶级对立关系,而是共同成为无产阶级劳动者的成员,因而脑力劳动者也是工会会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脑力劳动者发挥着巨大作用,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绝对必需的因素,对此,工会要尊重知识,珍惜他们的劳动,维护好脑力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作者: [广东-广州]专长:刑事辩护 取保候审 婚姻家庭 劳动纠纷 合同纠纷 律所: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13322积分 | 帮助4179人 | 88个好评电话:
温馨提示:华律网专题由编辑人员收集整理而来,不代表华律网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法律问题(如离婚、房产纠纷、
人身伤害、刑事等),建议您(免费)。
相关推荐阅读:
法律咨询向律师描述您的问题吧
请描述您的事件原委,问题描述的越详细,律师解答的会越准确哦!
你已输入0/3000字
下一步你还可以:
看看大家都在关注什么:
遇到法律问题,上华律网在线咨询律师!中国最便捷、最大、最专业法律咨询平台,18万执业律师为您解答!
在线客服:
(注:此为客服QQ不提供法律咨询!)
(投诉建议与合作)
律师服务热线:400- 传真:028- 四川?成都市高新西区西区大道99号伯雅科技园1号楼(近万科城臻园)973被浏览163124分享邀请回答53910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83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19被浏览10247分享邀请回答8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做一会脑力的,再做一会体力的,做一会脑力的,再做一会体力的...如此循环下去将不会那么累,这种说法对吗?
全部答案(共3个回答)
相关问答:1
要真是这两种情形,我会选择体力劳动,我最不愿意的就是动脑子了,如果只是简单的体力劳动就能挣到这么多钱,那还是体力劳动比较适合我的性格!
可惜,现实决不会这么美好...
都辛苦,一个劳心不劳力,一个劳力不劳心
我原来在车间做技工的时候,体力消耗量很大,好在年轻,吃不消的时候极少,除了冬天有些冷,会冻手,难受,夏天热的大汗淋漓的还...
做梦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人入睡后,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在活动,这就是梦的基础。人为什么要做梦,不做梦会有什么反应呢?
正常的梦境活动,是保证...
亲,宝宝吃的奶粉最好不要频繁的更换哦! 另换奶粉要讲究方法的,一下子就换了宝宝不好接受的。 换奶粉的方法:建议将要替换的新奶粉和原始奶粉混合使用,0-6个月的宝...
答: 我发现自己有类似狐臭的味道,以前从来没有,父母也没有,这个夏天腋下特别容易出汗,不出汗可以说没有,但是一出汗就有味道,脱了衣服衣服上没有有黄黄的,只有自己仔细的...
答: 你朋友是宫颈息肉.推荐一文,供你参考:
什么是子宫颈息肉
子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表现的一种,在已婚妇女中比较多见。
  子宫颈是子宫下端的部分,其内腔呈圆筒形或...
答: li660912同学:
您好!您有这样的想法非常好,说明您知道父母为了您成长的辛苦和劳累。呵呵,有这样的心理,我想您一定会在学习上下苦功夫,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第2章 智力劳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 话说劳动与价值 - 诺哈网
·· · · · · · · · ·
第2章 智力劳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差别的原因
正如每个人都有劳动力一样,每个人都有头脑,假若人人既会使用自己的劳动力谋生,又会使用自己的头脑谋生,人与人之间的谋生能力就不会产生由于劳动性质不同导致的差别,人人平等。问题就出在并非如此,有些人的头脑只会使用自己的劳动力谋生,有些人的头脑则会使用智识谋生。
每个人都会使用生活资料生发的劳动力生活,但并非每个人都会有效地使用头脑谋生。这主要是因为劳动力所需要的资料与脑力思维所需要的资料不一样:劳动力所需要的资料是产生劳动力的生活资料;思维所需要的资料是产生观念形态价值的知识。二者所需要的资料在本质上有差别之外,在资料来源的路径和方法上也有差别: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凭劳动力可以谋取;而思维所需要的资料即知识,必须凭思维能力运用知识去获得。于是,人们的谋生活动便呈现为现在这个样子。有足够需要的知识者,使用头脑谋生;一般人只能凭借天赋劳动力谋生。使用劳动力谋生的人,人们看得见他劳动,七八十岁,还见他上山伐柴、下地干活;使用头脑谋生的人,人们看不见他劳动。问题还不仅于此,用知识谋生的人,支配用劳动力谋生的人;用知识谋生的人富裕,用劳动力谋生的人相对贫穷……呈现出世俗所说的贫、富、贵、贱差别,人间显得非常不平等。各种不平等,撇开非正当因素,那就是劳动才能差别的产物。
差别的表现
要么你不劳动,一旦劳动,与别人相较,就有差别。脑力劳动者之间有差别,体力劳动者之间也有差别。本章着重说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即劳动力之间的差别。劳动的任何具体形式都不是所见劳动形式本身,而是隐藏在它后面的知识、观念形态价值的表现。
脑力劳动无形,体力劳动有形;无形劳动的产品抽象,有形劳动的产品具体;前者的劳动资料(知识、理论等)抽象,后者的劳动资料(物质条件)具体;前者具有头脑的地位和性质,后者具有手足的地位和性质;因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劳动,二者的差别,是劳动性质差别。
智力劳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大略言之,有如下十八点:
第一,谋生手段不同,导致存在的前提不同
运用体力为谋生手段者被称为劳动力、农民或工人;运用知识为谋生手段者被称为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或资本家。换言之,“劳动力只是作为活的个体的能力而存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章),因此,劳动力以活的个体的存在为前提;脑力劳动者作为知识的运用者而存在,因此,脑力劳动者以具有足以作为谋生手段的知识为前提。
二者的器官藉以表现劳动的手段不一样:体力劳动藉以表现劳动的手段是体力;脑力劳动藉以表现劳动的手段是知识。前者的劳动手段,是与生俱来的自然价值;后者的劳动手段知识,则是后天获得的。但是,二者都是自然价值――劳动力,然后才分道扬镳。
劳动力并非不用头脑,也就是说劳动力并非没有知识。而且,他所具备的知识水准决定着他所出卖的劳动力级差。如今有获得中学或大学毕业证书的工人,有经过专业培训操作某些高科技设备的工人,他们是有学识的劳动力。他们之所以是劳动力、工人,是由于他所具备的知识只适宜于表现力,或不足以、或因为某种非自然原因使他不能、或不愿以知识作为谋生手段,而出卖劳动力来谋生。脑力劳动者并非不用劳动力,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是,他之所以被称为脑力劳动者或知识分子,是由于他用自己的劳动力或他人的劳动力来表现或实现自己所具备的谋生手段:知识。
第二,二者的使用价值不同,责任不同,在生产中所处的主次地位不同
体力劳动者(劳动力、工人)的使用价值是力。力,本身无意识。只因为它在使用者的支配下能表现使用者的意欲、意识,才被称作使用价值。就好像工具无意识,工具在使用者的支配下能表现使用者的意志,从而工具才具有使用价值一样。劳动力能体现使用者的意图,与使用工具把“图”体现出来同义。
由于工具做的功,表现的是工具使用者的意欲,所以工具表现的功,工具不负责,由使用工具的人负责。当人被当作工具使用的时候,情形也一样。如工人“按图施工”,产品的效用、命运工人不负责,由资本家负责。
脑力劳动者的使用价值是知识:知识本身无体现功能,有待劳动力来体现。个体劳动者凭自己的劳动力体现自己的知识,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的生产方式中,脑力劳动者的直接产品观念形态价值纸、决定、计划、指令等(简称“图”),交由工人把它体现出来。
亚当?斯密的老师亚?弗格森在专门论说分工的文章中就涉猎到这一点。他说:“思索和想象会产生错误,但是手或脚的习惯动作既不靠思索,也不靠想象。所以可以说,在工场手工业方面,其最完善之处在于不用脑力参与。因此,不费任何思索就可以把作坊看作一部由人构成的机器……一位将军可能是十分精通军事的人,而士兵的全部义务却只是完成一些手脚的动作。前者之所得可能就是后者之所失……在这所有的功能彼此分离的时期,思维的技艺本身可以自成一个独立的行业。”(亚?弗格森《市民社会史试论》)在此点差别中,我们看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的社会形式是,做决定的事和执行决定的事由两种不同性质的劳动者来分担,非有所安排也,乃自然而然。
在此点差别中,我们看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的社会形式是,做决定的事和执行决定的事由两种不同性质的劳动者来分担,非有所安排也,乃自然而然。
劳动生产因决定而开始,决定因劳动生产而体现,决定在劳动生产之前。
第三,二者的劳动时间和环境不尽相同
由于体力劳动赖以表现劳动的资料和对象是客观具体物,决定了它的劳动必须在有生产资料的场所如工地、作坊、工厂里才能进行,而且通常是在上班时才能进行;脑力劳动由于赖以表现劳动的资料和对象是抽象资源,劳动状态是抽象思维,劳动环境首先是自己的头脑,所以不拘论何时何地、何种姿态,坐、立、行、卧,或娱乐、谈天、沐浴时都可进行。
第四,二者的效用天然不同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抽去体力劳动的印象,出现在人们眼前、手上的万物,是支配者的观念形态价值的物化,从中你只看见智能知识等等。如埃菲尔铁塔:在人们眼前是工程师埃菲尔的杰作。建造铁塔的力――劳动力、工具力,因其随动随逝,人们从来就没有印象。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人类文化遗产中国万里长城是劳动人民在秦皇的暴力驱使下建造的。秦皇不驱使,劳动人民干嘛离乡背井,爬到那满目苍凉,寒风凛冽的荒山野岭,造那堵蜿蜒百折不知攀伸到何方的墙。“那是个有去无回的地方呀!”孟姜女的丈夫一去不复回,“孟姜女哭倒长城八百里”的传说,难道还不能代表民情?设若多几个孟姜女,还能有长城么?那长城,一开始就是皇上的思维决定了,驱使劳动力去把它体现出来。
我想我未必一定要申明:我没有丝毫贬低体力劳动的意思,只在因果的路上叙述它。好像我的手倏忽即逝的劳动记下了我的思想,我的思想留下来了,手的劳动随即消逝一样。我这样说无意贬低我的手的劳动。
第五,二者的延展力不同
体力劳动无延展力。一足一印,一手一迹(成果),其成果不出手足之所及。一个纺织工,虽然可以同时看管若干台织机,但当两台织机断纱时,她只能先处理一台,后处理另一台,无延展力可言。
智力劳动则不然,智力劳动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没有边际,它的成果可以延展,传播到四面八方,千秋万代。
无线电之父古列漠?马可尼,1874年出生于意大利波洛尼亚。马可尼的发明的意义如何,只要看一下我们现在的生活多么依赖无线电就知道了。马可尼的发明,为以后广播电台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英国倬别林教授的商品包装纸公式:(2L+2H+X)×(B+2H),L、H、B分别代表商品的长、高、宽度,X代表包装纸重叠的长度,运算结果等于必需的包装纸面积。付诸实现,每年至少可以为英国节省8000吨纸,救下五万棵树。
勾、股、弦定律,可以充当结识外星体智能生物的使节。
脑力、智力延展的方式主要有四:
a、借助工具补足自身体力之有限,如使用机器、计算机、文字、声、像……延展;
b、借助他人,如雇佣他人体现意欲;
c、组织资本施展抱负,表现才智,如眼前大大小小的资本家;
d、脑力劳动的价值产品如定律、定理、法则、方法、方式、信条、规定、配方、纲要、理论、方案、图纸、发明专利等等,可以传之四面八方,传之子孙、流传万代创造价值。这些抽象价值的主人是它的创作者、发明者、设计者,就好像果树的主人是它的栽培者一样。
手迹足印,“按图施工”天然是劳动力的事;运筹于帷幄之中,“成竹在胸”,决定于行动之前,天然是脑力劳动的事。
第六,取代性不同
体力劳动易于取代,既可以用人取代,也可以用劳动产品工具取代;智力、脑力劳动则难以取代。
体力依照头脑的指令劳动,只要指令相同,产品就是同样的。十个车工根据同一指令车出的轴,必然一模一样,摆在一块,如同一支管子里流出的水,难以辨认其中之一是谁的作品。只要指令相同,劳动力乙可以取代劳动力甲,丙可以取代乙,可以彼此取代。而且可用工具取代,若使用自动控制车床,这几位车工就可以靠边站了。若在华北平原装备计算机农机,就可以取代现今广大平原上的几乎全部农业劳动力,而不能取代一位农学家。若纺织机自动控制,就可以取代几乎全部纺织工,而不能取代一位纺织工程师。
由于脑力劳动的资料是知识,而人的知识差异:记忆、想象、思考、判断能力的差异,及观察、理解客观事物,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能力的差异,以及政治意识的差异等等,导致劳动效果差异,而难以取代。
虽然体力劳动者中有知识分子,如作者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认识的一位搬运工,他原是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当他来做搬运工的时候,他的职能(搬运)由他人代替,效果也一样,因而是体力劳动者。当他在清华教授外语时,他的职能虽然可以由他人代替,效果却不尽一样,因而当时是脑力劳动者。如邮电局的接线员、话务员、营业员、簿记员、出纳员、汽车驾驶员等等是工人,在于其工作可以由他人代替效果一样,效果必须一样。而管理人员,如营业部经理、主管等,虽然他的劳动也要循章按理,若换了一个人,效果就因人而异,甚至大不一样,因而是脑力劳动者。有人说:“家务劳动是体力劳动,但很难由他人代替;国家元首自然是脑力劳动者,却不断有人取而代之。”其实,若把家务劳动分解开来,加上主人稍加关照,便可以直接用工具代替,无需使用工人。国家元首,不可一世的走马灯,不断有人代替。克林顿代替里根、李厂长代替张厂长,效果一样吗?
科学技术在工艺上的应用,产生了劳动力被淘汰的趋势。“机器使肌肉力成为多余的东西”。“大工业在农业领域内所起的最革命的作用,是消灭旧社会的堡垒——农民。”(《资本论》第一卷,十三章)
第七,工作状态不同
由于手足依照头脑指令而动的天然性,决定了二者的劳动状态不同。
二者地位高下之分,是自然进化形成的,支配者居上,有高瞻远瞩之便;被支配者居下,有具体劳作之便。一上一下,适应劳动需要,适于协同一致,乃生理机制、劳动机制使然,并非道德上尊卑贵贱的理念。
这种天然差别表现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社会分工上,社会化大生产中,就是脑力劳动者居于主持生产、支配劳动的统治地位,高高在上发号施令;“按图施工”的工人处于生产权威辖治之下,唯命是从。脑力劳动者与工人的地位不同,有如头脑与手足地位之不同一样,并非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地位不同。
公元前五百年,中国的哲学家孔子就发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不幸,这个自然之道,至今尚未能为人们所完全理解。
脑力、体力二位一体,资本家、脑力劳动者与工人三位一体,分开来观察便是这个样子,不存在谁养活谁,谁压迫谁,谁该被消灭的问题。
第八,体力技术易于练就,知识、智力不易培养虽然体力劳动也有比较复杂的难以练就的技能,而从简单到复杂、精确的级差的内含,其实是经验和知识的累积。八级师傅的知识足以使他领导工人劳动,再进一步,他便从体力劳动中分离出来,上升为技师、工程师,专门从事脑力劳动了。体力与脑力劳动二者难易差别在建筑工地最为明显。提灰浆、送砖头、材料的普工,几乎不需要训练,一上场就能干。砌墙的技工本领,一二年已可练成,掌四大角的师傅也就是二三年的功夫。而那位不做那么多体力劳动就能执行其职能的脑力劳动者施工员,必须有一定的学识,加上三年五年的历练才能胜任。另一位看不见他劳动的工程师,在学校蹲了十五年,是来路上同仁的尖子,从小学以来,进不了中学的,中学毕业又有一大批人分了路,离开大学能有几人直奔工地!造就一位工程师耗费的时间岂能用“十五年”的尺度来表示。而最优秀的工程师,一代人中没有几个。
二战结束前夕,美国人不惜动摇自己的战略部署,调动一个伞兵师、两个装甲师,加上整个第六集团军组成一支完成特种任务的部队,斜插过法军战线,掩护一支侦察部队,其目的不过是为了得到一位不易造就的科学家:海森堡。难道因为海森堡是一位绝无仅有的强壮的劳动力吗?
第九,二者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不同
“工人出卖的是他的劳动力”(《资本论》第一卷,第六篇)。劳动力随使用而消耗,只能以出卖的方式实现;脑力劳动应用知识,知识可以反复应用,从而决定了脑力劳动价值来时带来,去时带走,以租赁的方式让渡。智力劳动者在生产中处于主导地位,并以获得生产盈利的方式实现自身的价值。
第十,二者的消长不同
脑力劳动以出租形式表现使用价值,他的使用价值(知识),与使用岁月同时长进;劳动力以消耗、出卖的形式表现使用价值,他的使用价值(力),与本身岁月俱逝。
劳动力随同劳动力所有者的生命度过其青春、壮年、成年、老弱、衰亡的一生。诚如马克思所言“工人出卖的是他的劳动力。劳动力的日价值是根据工人的一定寿命来计算的,而同工人的一定的寿命相适应的是一定长度的工作日。”(《资本论》卷一,十七章)
头脑运用知识,博采周纳、悠游浸渍、发乎心智,如西湖风景,再用再现,再现再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与劳动力随用随逝相反。知识随使用常新,效用水平随使用而提高,随使用而日积月累,与人寿反向消长,人寿终结之前,是知识最丰富之时。其中的佼佼者,人寿终结遗长存,他的使用价值凭借遗著继续活动。
第十一,二者的收入源头不同
对体力劳动者而言,运用体力是获得生活资料的源泉;对脑力劳动者而言,运用智识是获得生活资料的源泉。
第十二,形态不同
脑力劳动无形,产品抽象,产品是观念形态价值;体力劳动有形,产品具体,产品是商品体。
第十三,二者的劳动价值差别,导致贫富差别
撇开非经济因素(如政治、宗教信仰、道德情操、人生观等),二者的劳动价值差别是导致贫富差别的根本原因。劳动既然是谋生的手段,贫富差别自然就是谋生能力差别的结果;生活完善化程度取决于劳动价值。
工人的使用价值是劳动力,“劳动力价值是什么呢?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从而决定了劳动力的收入不外就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除此之外没有余裕――无产;脑力、智力劳动者的劳动手段知识、智力效用,既能再生再长,又能宏张宇宙,洞幽触微,无所不至、无所不能、无所不在,效用没有边际。为达到一个目的,它可以“上穷碧落下黄泉,排空驭气奔如电”。因效用无限,可以使用无限多的劳动力和工具,使用不可胜计的物资,创造无限多的财富。因而脑力、智力劳动者的收入一般高于或远远高于体力劳动者――有产。
中国人也有资本论,名《货殖列传》,作者司马迁(公元前145―86年)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汉朝史官。司马迁道:“贫富之道,莫之夺予,巧者有余,拙者不足。”“巧者有余,拙者不足”是二者贫富差别、贫富悬殊、不平等的根本原因。
劳动者个人所有的资产,就一般而言,与个人的劳动价值成正比例关系。
“巧者有余,拙者不足”这种自然现象不会因为非常时期而有所改变。众所皆知,一场天灾人祸,使二者同时变成无产者,过后不久,还是那位会动脑筋、用知识、想办法的人先富起来。
一千七百年前,阿基米得说:如果给我一个立足点和支点,我就能够移动地球。哥白尼终于实现了这一豪言壮语,凭借思维的力量,他将地球从“宇宙中心”,“移”到了浩邈的宇宙空间。
哥白尼凭借他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不仅确立了一种理论,而且改变了“成见”形成的人和宇宙的关系。在他以前的时代,人们相信地球是宇宙中心,主宰一切。而现在人们知道地球只不过是宇宙空间无数天体之一。
往往一位学者的一次学术讲话,给社会创造的财富大于一生中社会付给他的酬劳。
最近,国家心血管病科研领导小组洪昭光教授讲生活方式与健康,因有理有据,清楚明白,简单易行而风靡全国,不知有多少人因之修正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使健康受益,他一席话给社会创造的财富无疑大于一生中社会付给他的酬劳。其中说常吃黑木耳,有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作用,这番话所到之处,黑木耳销售量为之上扬。
计算机软件大王比尔?盖茨,1997年创造的价值是1996年的两倍。1997年微软公司的资产总额达3700亿美元,每周增殖约四亿美元。法国《快报》周刊日一期文章题为:世界真正的主人。介绍世界十大领域的巨头,如制药业大王理查德、赛克斯;能源大王列母伊万诺维奇、维亚奇列夫;理财大师威廉?克里斯特等。文章说:“我们这里介绍的是10位与众不同的人物,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主宰,而他们所从事的领域正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这些人或许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真正的主人。因为我们的生活无法离开他们。”
这10位人物是近年来创造价值的世界冠军,他们全是智力劳动者。日,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出本年度世界首富538名,微软创始人盖茨以587亿美元的个人资产富冠全球。微软的产品给社会创造的财富,岂止是社会付给他的交换价值587亿美元。
第十四,二者的职能地位不同
二者天然是一个主动,一个被动;一个是支配者,一个是被支配者。从而注定了二者的职能地位不同――头脑创造了抽象价值,然后使用劳动力把它体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力天然是被支配者、是工具。
这并非说工人就不会创造价值,而是说工人的职能是既定产品的生产者。如经理为体察下情,下车间、站车床,他的职能就变为工具(服从指令干活),有创意、建议,由不得他做主,他必须把建议提交头脑部门处理。今以全球知名的日立制作所的“日立精神”说明劳动力参与创造价值的情形:
日本一位记者曾风趣地说:“你想知道日立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吗?那么去看看他们的会议桌吧。”日立的会议桌是园形的,这就使与会者,有平等的感觉。无论你坐在那儿都不会感到低人一等。据日本提建议协会一年对全国464家企业的调查:职工对本企业提出的各种建议总计2353万项,其中提建议最多的是日立职工,他们共提了421万项,位居第一。这些建议无疑对日立的成功和发展起到了创造作用。
第十五,二者的价值产品不同,产品的效用迥异,产品所有权的专属期也不同
脑力、智力劳动的产品与它的因素――知识一样,是抽象的观念形态价值。如:图纸、理论、决议、抉择、规章制度、指令、方法方式、法则、精神等等。它们的价值、效用、所有权时效不等,既有一次性产品,又有专利权产品。它的所有者――该价值产品的创造者,因产品价值特殊,而经久享有其价值的专利权。
体力劳动的产品商品体,随使用而消耗,劳动力价值所有权转化的工资随使用而消失。
世界知名企业家美国麦克唐纳连锁店(麦当劳)创始人雷?克罗克,要求各地、各部门的经理,必须严格执行他设定的经营公式,即企业成果=原材料×设备×劳动力,而劳动力=人数×劳动能力×态度,简化为S、Q、C精神。遵循这个公式经营,必然获得尽善尽美的成果。公式中的每一项都至关连锁店的生存和发展,只要看各项之间的关系是×而非+。它表明某一项因素若是负值或零,其结果是整体将变成负数或零。而项项优秀则成果特别大。在S、Q、C精神的督导下,经理人员基于尽善尽美的目标,自觉地采用最先进设备来控制炸薯条的颜色,自动化配料、调味,取代人工将芥末和西红柿酱涂在肉饼上,并控制牛肉脂肪含量不超过15%。各种操作规程和细节也有详尽的规定。快餐店必须竭尽全力在“快”字上下功夫,要求50秒钟以内制作一块牛肉饼、一盒炸薯条和一杯饮料。法式薯条炸好后7分钟,烤好的牛肉出炉后10分钟,卖不掉就必须扔掉。男人必须每天刮胡子,修指甲,妇女要带发网。为了保证员工卓越的服务,克罗克于1963年成立汉堡包大学,经理人员必须获得“汉堡包学”的学士学位。
上述麦当劳经营之道,使得麦克唐纳连锁店誉满全球,历代不衰。它是雷?克罗克的智能产品,不因克罗克去世而消失。产品经久不衰的特性衍生出知识产权、专利权、专属权。价值所有者死后有权传递其所有权,50年、70年不等,继续享有劳动价值。
麦当劳连锁店各地员工,遵循S、Q、C精神忙忙碌碌,在克罗克去世之后(他不劳动了),克罗克的劳动产品(S、Q、C精神)继续每日每时创造价值。他的继承者、后世员工和消费者在他死后仍然享用着他创造的价值。
第十六,二者的劳动性质决定了二者的生存条件不同劳动力只有在使用者手中才成为工具,从而实现本身价值。劳动力生存在不属于本身使用的情况下,便绝对地隶属雇佣;脑力劳动者与劳动力在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中,虽然同时不免于受人支配,但无论在何种情况下,脑力劳动者都是劳动力的支配者,如在劳改工厂中,犯人工程师的抉择,支配着劳动生产。
第十七,从源头上看是本能和非本能的差别
体力劳动是谋生的本能,是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自己存在的本能的生活完善化能力;脑力劳动的起点也是谋生活动,但它的能力基础是后天经过学习获得的前人一代一代递嬗的经验、教训,和被称作科学、技术、知识这种非本能的生活完善化能力。
第十八,“命运”必然不同
以上各种不同,不过是荦荦可数者,所有差别非纸笔所能罗列。由于脑力劳动抽象,脑力劳动者的直接产品必然抽象;体力劳动具体,体力劳动者的直接产品必然具体,决定了二者的“命运”必然不同。前者,至今仍然在沉默中被视为不生产任何价值,甚至不能想象他们究竟靠什么来生活的人;后者,至今仍然在沉默中被视为众人的衣食父母,但劳而不获的人。脑力劳动在源头上生产着体力劳动的天然必然性,决定着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前者都是后者的领导。
上述许多差别,是看不见的劳动与看得见的劳动的差别。它们可归结为,以自然体能为谋生手段的人,和与经历学习、造就而具有进取生活完善化才能的人之间的差别。本能活动与科学、技术、知识活动的差别。所有这些差别,都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个道理:一旦没有劳动才能差别,也就不再有私有财产差别了。
[目录列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