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治疗蛇皮癣皮肤病的治疗有什么新的方法没,...

角化性皮肤病-蛇皮癣
我的图书馆
角化性皮肤病-蛇皮癣
角化性皮肤病-蛇皮癣&& &&& 蛇皮癣是一种皮肤干燥有鳞甲的遗传性角化障碍性皮肤病。相当于西医学的鱼鳞病.其临床特征为皮肤呈蛇皮状,干燥如有鳞甲。好发于四肢、躯干部,一般持续终身。&&& 中医文献中早有类似的记载,如隋《诸病源候论。蛇身候》中说:。蛇身者,谓人皮肤上如蛇皮而有鳞甲,世谓之蛇身也。”在“蛇皮候”中又说:“蛇皮者,由风邪客于腠理也。人腠理受于风则闭密,使气血涩浊,不能荣润,皮肤斑剥,其状如蛇鳞,世呼蛇体也。”&&& 本病多自幼开始发病,冬重夏轻,无男女性别差异,多与遗传有关。其发病率为4—10/万。&&& [病因病机]&&& 1& 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失调,营血亏损,以致血虚生风生燥,皮肤失于濡养而成。&&& 2& 由于先天营血不足,胎热不清,以致血虚生风生燥,燥热蕴阻肌肤而成。&&& 西医学对本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除遗传是一个重要因素外,一般认为与内分泌功能障碍,特别是与脂质代谢异常,维生素A水平低下,以及细胞脱屑增加或细胞脱屑减少而产生的表皮增生和脱落之间的不平衡有关。&&& [辨病]&&& 1& 临床表现& 主要损害为皮肤如蛇皮状,干燥粗糙,伴有糠秕状鳞屑,呈菱形或多角形,相互紧密相联,形如鱼鳞镶嵌于皮肤之上,边缘略为游离。重者皮肤变厚,皮纹明显。常伴有掌跖角化过度,指(趾)甲亦粗糙变脆,毛发稀疏干燥。或现弥漫性红斑,上有大小不等、黄色或灰棕色鳞屑的红皮病损害.多数对称地分布于四肢、躯干部,严重者全身皮肤到处皆有。&&& 多数在出生后不久,或于幼年即开始发病,儿童期明显,至青春期后可逐渐好转,但不会消失,严重者不会好转。一般夏季减轻,冬季加重。&&& 自觉干燥,轻度瘙痒.少数可因出汗困难而感到周身不适,甚至有轻微发热,冬季则有皮肤皲裂,感到疼痛。&&& 临床常见4型:①显性遗传寻常性鱼鳞病:是鱼鳞病中较常见的一种.一般在1一4岁之间发病。好发于四肢伸侧及背部。一般患者除皮肤干燥粗糙外,尚有白色的半透明& 的纤细鳞屑。可伴发毛周角化,肘、膝、胫前、踝局限性的角化过度,掌跖角化以及异& 位性皮炎。②性联隐性遗传鱼鳞病:仅发于男性,出生至工岁以内发病。好发于面部两& 侧,颈、头皮受累最为严重,躯干之腹侧亦累及。幼儿期肘、腋较普遍,成人期胭窝较& 易累及。基本皮损为散在的、大的、棕黑色的鳞屑。毛发干燥,有时有斑秃。⑧显性遗& 传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患儿出生时正常,但在一周内突然发生泛发性的,以四肢屈& 面为甚的红斑,小的、黄色的、闪闪发光的鳞屑及广泛分布的大疱。④隐性遗传先天性& 鱼鳞病样红皮病:好发于肘窝、胭窝及颈等屈面皮肤。从出生即显示弥漫性的红斑,5—& 15mm大,灰棕色,四边形,中央粘着边缘游离为特征。部分患者可连续发生板样表皮& 脱落。&&&& &&& 2& 诊断要点&&& 2.1& 多数在出生后不久,或于幼年即开始发病,儿童期明显,至青春期后可逐渐好& 转,但不会消失。一般冬重夏轻,无男女性别差异.&&& 2.2& 本病多数对称地分布于四肢伸侧,尤以肘、膝之伸侧面为甚,严重者全身皮肤& 到处皆有,而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皮损主要分布于四肢屈侧及褶皱区。&&& 2.3& 主要损害为皮肤如蛇皮状,干燥粗糙,伴有糠秕状鳞屑,呈菱形或多角形,相& 互紧密相联,形如鱼鳞镶嵌于皮肤之上,边缘略为游离.重者皮肤变厚,皮纹明显。常& 伴有掌跖角化过度,指(趾)甲亦粗糙变脆,毛发稀疏干燥。或现弥漫性红斑,上有大& 小不等、黄色或灰棕色鳞屑的红皮病损害。&&& 2.4& 自觉干燥,轻度瘙痒。&&& 3& 鉴别诊断&&& 3.1& 鳞状毛囊角化症& 鳞屑中央常有与毛囊一致的黑点。多发于腹部、臀部及股外& 侧,一般无自觉不适。&&& 3.2& 毛周围角化病& 皮损为针头大小,尖顶的毛囊性丘疹,质地偏硬,有时中央有& 毳毛穿出或蜷曲在内。&&& [辨证]&&& 1& 血虚风燥证& 皮肤如蛇皮状,干燥粗糙,有鳞甲,有的患者伴掌跖角化过度,毛& 发干燥稀疏,指甲变脆。夏轻冬重。&&& 2& 血瘀燥热证& 多见于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皮损为干燥弥漫性红斑,上有大小& 不等、黄色或灰棕色鳞屑的红皮病损害,有的起松弛的水疱,疱破后露出潮红的糜烂面。& 夏重冬轻,日晒后症状加重。&&& [治疗]&&& 1& 内治法&&& 1.1& 辨证论治&&& 1。1.1& 血虚风燥证& 治宜养血祛风润燥。方用桂枝加当归汤加减。当归、白芍、桂& 枝、制首乌、玉竹、黑芝麻(打)、秦艽、大枣、炙甘草。&&& 1.1.2& 血瘀燥热证& 治宜活血润燥,清热解毒。方用四物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丹& 参、当归、赤芍、白芍、川芎、生地、首乌、玉竹、玄参、小胡麻、紫草、银花、绿豆& 衣、丹皮、蛇舌草。&&& 1.2& 成药、验方&&& 1。2。1& 冬天可用猪油500g,红枣500g,黄酒500g炖服,分3—5天服完;或每El吃红枣10枚。或用青蛇1条,加黄酒250ml,水适量,炖酥淡食。亦可加盐少许,一冬天吃两次。&&&&&&& &&& 1.2.2& 丹参片和四季青片各3片,每日3次。&&& 1.3& 西药治疗& 目前尚无满意疗法。一般可口服大剂量维生素A或维生素A酸有一定帮助。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可采用皮质激素以减轻症状,但不能长期使用.&&& 2& 外治法& 用润肤膏,或杏仁30g,猪油60g,捣烂如泥涂擦,每日2次。&&& [预防与护理]&&& 1& 经常用热水洗浴,使皮肤柔软,鳞屑减少。&&& 2& 预防局部继发感染。&&& 3& 尽量避免日光照射。&&& [古籍选粹]&&& &&诸病源候论.面体病诸候.蛇身候》& 蛇身者,谓人皮肤上如蛇皮而有鳞甲,世谓之蛇身也。此由血气痞涩,不能润于皮肤故也。&&& 《诸病源候论。面体病诸候.蛇皮候》& 蛇皮者,由风邪客于腠理也。人腠理受于风则闭密,使气血涩浊,不能荣润,皮肤斑剥,其状如蛇鳞,世呼蛇体也。亦谓之蛇皮也。&&& [现代研究]&&& 1& 辨证论治& 周鸣岐作了较多的中医药治疗鱼鳞病的疗效观察。初用首乌、生地;当归各20g,黑芝麻40g,白鲜皮、地肤子、苦参片、大秦艽各15g,丹参25g,川芎log,蝉蜕lOg,治愈工例。继改用鱼鳞汤,药用生黄芪50g,黑芝麻40g,丹参、地肤子各25g,当归、生地、熟地、枸杞、首乌、白鲜皮各20g,生山药、苦参片、防风各15g,川芎、桂枝、蝉蜕、甘草各lOg。上方加减治疗70例,疗程4—8个月,临床治愈工2例,明显好转45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为97。工%。再改用鱼鳞汤加减,药用:当归、生地、熟地、生山药、白鲜皮、地肤子、苦参各20g,川芎、桂枝、防风、蝉蜕、甘草各lOg,枸杞、首乌各15g,黑芝麻40g,生黄芪25g,丹参15g。治疗75例,疗效明显。改良剂型,用鱼鳞糖浆(片)治疗。方法:& I号用蝉蜕、麻黄、桂枝、红花、地肤子等11味中药;Ⅱ号用当归、生地、熟地、黄芪、枸杞、白鲜皮等14味中药。服糖浆者,先服l号20瓶(每瓶lOOml,每Et 1瓶,分3次饭后半小时服);继服Ⅱ号160瓶,剂量、服法同l号,6个月1疗程。治疗全身泛发者76例,局限者35例,有家族史者65例,伴有神经官能症者12例,关节痛者10例,慢性胃炎8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癫痫1例。结果痊愈13例,皮肤柔软、鱼鳞状鳞屑消失、汗腺和皮脂腺分泌正常、汗毛正常,明显好转22例,皮肤较前柔软、鳞屑明显减少、汗腺和皮脂腺分泌有所增加,好转7工例,皮肤也见柔软、皮肤鳞屑较前减少;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1%。满工疗程者30例,不足1疗程者59例,1疗程以上者22例。根据中医理论,本病为肝肾阴虚,肺脾虚弱,营血不足,血虚生风,风盛则燥,肌肤失养所致。故用I号方祛风通络兼扶正,& Ⅱ号方补肾健脾、益气养荣兼祛风活络治疗而获效。&&& 2& 单方验方& 黄永昌& 用当归饮子治愈鱼鳞病,主要方药为当归、白芍、川芎、生地、白蒺藜、荆芥穗、防风各30g,何首乌、黄芪、甘草各15g。主治心血凝滞,血蕴风热,皮肤疮疥、赤疹、痦癌者。此方治一女性患者。14岁,服药35剂痊愈。随访3年未复发。李树勋用苍术、生苡仁各15g,黄柏、丹参、赤芍各lOg,鸡内金、川芎、红花各7.5g,甘草2g。治疗工名9个月的男性患儿,诊断为“鱼鳞病红皮病”取得成功。李风文内服生血润肤饮,外用椒连膏治疗鱼鳞病7例,疗效明显。内服方药为生地、熟地各20g,天冬、麦冬、当归、黄芩、天花粉各15g,黄芪30g,桃仁、红花、五味子各lOg。外涂川椒、黄连各30g,制成膏药,与凡士林500g混合外用。&&& 3& 外用疗法& 孟宪琳等用胆固醇软膏治疗鱼鳞病,四肢病变对称,肢体一侧外用工0%胆固醇软膏,每天2次;另一侧用10%尿素软膏作对照。治疗结果20例中8例痊愈,5例病变明显改善,无副作用.鱼鳞病是皮肤及其他组织内类固醇一硫酸酯酶含量不足,不能去除硫酸盐,以致皮肤角质层内硫酸胆固醇过多积聚,游离胆固醇减少所致.硫酸胆固醇能促进鳞状上皮形成,硫酸胆固醇过剩,使角质层粘合力太强,而鳞状上皮不能脱屑,游离的胆固醇则促进鳞状上皮自然脱落,故此药有效果。孙步云用自制“蛇皮灵膏”(当归30g,姜黄60g,白及30g,生槐花25g,紫草lOg,生甘草30g,轻粉和冰片各6g,蜂白蜡90g,黑芝麻油600g组成。制法:先将上方前六种药浸于黑芝麻油中10天,然后在炉火上熬至诸药枯黄,离火去渣滤清,待油微温时,再入轻粉、冰片,最后加入蜂白蜡调膏备用)外治为主,治疗本病84例,疗效满意,总有效率为98。8%。&&& [述评]&&& 本病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病,外用药可明显减轻局部症状,多数报道内服中药能够治愈,可扩大临床,推广应用.若能在实验室研究中得到证实,可望提高治疗鱼鳞病的研究水平。&&&&&&&&& 蛇皮癣是一种皮肤干燥有鳞甲的遗传性角化障碍性皮肤病。相当于西医学的鱼鳞病.其临床特征为皮肤呈蛇皮状,干燥如有鳞甲。好发于四肢、躯干部,一般持续终身。&&& 中医文献中早有类似的记载,如隋《诸病源候论。蛇身候》中说:。蛇身者,谓人皮肤上如蛇皮而有鳞甲,世谓之蛇身也。”在“蛇皮候”中又说:“蛇皮者,由风邪客于腠理也。人腠理受于风则闭密,使气血涩浊,不能荣润,皮肤斑剥,其状如蛇鳞,世呼蛇体也。”&&& 本病多自幼开始发病,冬重夏轻,无男女性别差异,多与遗传有关。其发病率为4—10/万。&&& [病因病机]&&& 1& 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失调,营血亏损,以致血虚生风生燥,皮肤失于濡养而成。&&& 2& 由于先天营血不足,胎热不清,以致血虚生风生燥,燥热蕴阻肌肤而成。&&& 西医学对本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除遗传是一个重要因素外,一般认为与内分泌功能障碍,特别是与脂质代谢异常,维生素A水平低下,以及细胞脱屑增加或细胞脱屑减少而产生的表皮增生和脱落之间的不平衡有关。&&& [辨病]&&& 1& 临床表现& 主要损害为皮肤如蛇皮状,干燥粗糙,伴有糠秕状鳞屑,呈菱形或多角形,相互紧密相联,形如鱼鳞镶嵌于皮肤之上,边缘略为游离。重者皮肤变厚,皮纹明显。常伴有掌跖角化过度,指(趾)甲亦粗糙变脆,毛发稀疏干燥。或现弥漫性红斑,上有大小不等、黄色或灰棕色鳞屑的红皮病损害.多数对称地分布于四肢、躯干部,严重者全身皮肤到处皆有。&&& 多数在出生后不久,或于幼年即开始发病,儿童期明显,至青春期后可逐渐好转,但不会消失,严重者不会好转。一般夏季减轻,冬季加重。&&& 自觉干燥,轻度瘙痒.少数可因出汗困难而感到周身不适,甚至有轻微发热,冬季则有皮肤皲裂,感到疼痛。&&& 临床常见4型:①显性遗传寻常性鱼鳞病:是鱼鳞病中较常见的一种.一般在1一4岁之间发病。好发于四肢伸侧及背部。一般患者除皮肤干燥粗糙外,尚有白色的半透明& 的纤细鳞屑。可伴发毛周角化,肘、膝、胫前、踝局限性的角化过度,掌跖角化以及异& 位性皮炎。②性联隐性遗传鱼鳞病:仅发于男性,出生至工岁以内发病。好发于面部两& 侧,颈、头皮受累最为严重,躯干之腹侧亦累及。幼儿期肘、腋较普遍,成人期胭窝较& 易累及。基本皮损为散在的、大的、棕黑色的鳞屑。毛发干燥,有时有斑秃。⑧显性遗& 传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患儿出生时正常,但在一周内突然发生泛发性的,以四肢屈& 面为甚的红斑,小的、黄色的、闪闪发光的鳞屑及广泛分布的大疱。④隐性遗传先天性& 鱼鳞病样红皮病:好发于肘窝、胭窝及颈等屈面皮肤。从出生即显示弥漫性的红斑,5—& 15mm大,灰棕色,四边形,中央粘着边缘游离为特征。部分患者可连续发生板样表皮& 脱落。&&&& &&& 2& 诊断要点&&& 2.1& 多数在出生后不久,或于幼年即开始发病,儿童期明显,至青春期后可逐渐好& 转,但不会消失。一般冬重夏轻,无男女性别差异.&&& 2.2& 本病多数对称地分布于四肢伸侧,尤以肘、膝之伸侧面为甚,严重者全身皮肤& 到处皆有,而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皮损主要分布于四肢屈侧及褶皱区。&&& 2.3& 主要损害为皮肤如蛇皮状,干燥粗糙,伴有糠秕状鳞屑,呈菱形或多角形,相& 互紧密相联,形如鱼鳞镶嵌于皮肤之上,边缘略为游离.重者皮肤变厚,皮纹明显。常& 伴有掌跖角化过度,指(趾)甲亦粗糙变脆,毛发稀疏干燥。或现弥漫性红斑,上有大& 小不等、黄色或灰棕色鳞屑的红皮病损害。&&& 2.4& 自觉干燥,轻度瘙痒。&&& 3& 鉴别诊断&&& 3.1& 鳞状毛囊角化症& 鳞屑中央常有与毛囊一致的黑点。多发于腹部、臀部及股外& 侧,一般无自觉不适。&&& 3.2& 毛周围角化病& 皮损为针头大小,尖顶的毛囊性丘疹,质地偏硬,有时中央有& 毳毛穿出或蜷曲在内。&&& [辨证]&&& 1& 血虚风燥证& 皮肤如蛇皮状,干燥粗糙,有鳞甲,有的患者伴掌跖角化过度,毛& 发干燥稀疏,指甲变脆。夏轻冬重。&&& 2& 血瘀燥热证& 多见于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皮损为干燥弥漫性红斑,上有大小& 不等、黄色或灰棕色鳞屑的红皮病损害,有的起松弛的水疱,疱破后露出潮红的糜烂面。& 夏重冬轻,日晒后症状加重。&&& [治疗]&&& 1& 内治法&&& 1.1& 辨证论治&&& 1。1.1& 血虚风燥证& 治宜养血祛风润燥。方用桂枝加当归汤加减。当归、白芍、桂& 枝、制首乌、玉竹、黑芝麻(打)、秦艽、大枣、炙甘草。&&& 1.1.2& 血瘀燥热证& 治宜活血润燥,清热解毒。方用四物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丹& 参、当归、赤芍、白芍、川芎、生地、首乌、玉竹、玄参、小胡麻、紫草、银花、绿豆& 衣、丹皮、蛇舌草。&&& 1.2& 成药、验方&&& 1。2。1& 冬天可用猪油500g,红枣500g,黄酒500g炖服,分3—5天服完;或每El吃红枣10枚。或用青蛇1条,加黄酒250ml,水适量,炖酥淡食。亦可加盐少许,一冬天吃两次。&&&&&&& &&& 1.2.2& 丹参片和四季青片各3片,每日3次。&&& 1.3& 西药治疗& 目前尚无满意疗法。一般可口服大剂量维生素A或维生素A酸有一定帮助。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可采用皮质激素以减轻症状,但不能长期使用.&&& 2& 外治法& 用润肤膏,或杏仁30g,猪油60g,捣烂如泥涂擦,每日2次。&&& [预防与护理]&&& 1& 经常用热水洗浴,使皮肤柔软,鳞屑减少。&&& 2& 预防局部继发感染。&&& 3& 尽量避免日光照射。&&& [古籍选粹]&&& &&诸病源候论.面体病诸候.蛇身候》& 蛇身者,谓人皮肤上如蛇皮而有鳞甲,世谓之蛇身也。此由血气痞涩,不能润于皮肤故也。&&& 《诸病源候论。面体病诸候.蛇皮候》& 蛇皮者,由风邪客于腠理也。人腠理受于风则闭密,使气血涩浊,不能荣润,皮肤斑剥,其状如蛇鳞,世呼蛇体也。亦谓之蛇皮也。&&& [现代研究]&&& 1& 辨证论治& 周鸣岐作了较多的中医药治疗鱼鳞病的疗效观察。初用首乌、生地;当归各20g,黑芝麻40g,白鲜皮、地肤子、苦参片、大秦艽各15g,丹参25g,川芎log,蝉蜕lOg,治愈工例。继改用鱼鳞汤,药用生黄芪50g,黑芝麻40g,丹参、地肤子各25g,当归、生地、熟地、枸杞、首乌、白鲜皮各20g,生山药、苦参片、防风各15g,川芎、桂枝、蝉蜕、甘草各lOg。上方加减治疗70例,疗程4—8个月,临床治愈工2例,明显好转45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为97。工%。再改用鱼鳞汤加减,药用:当归、生地、熟地、生山药、白鲜皮、地肤子、苦参各20g,川芎、桂枝、防风、蝉蜕、甘草各lOg,枸杞、首乌各15g,黑芝麻40g,生黄芪25g,丹参15g。治疗75例,疗效明显。改良剂型,用鱼鳞糖浆(片)治疗。方法:& I号用蝉蜕、麻黄、桂枝、红花、地肤子等11味中药;Ⅱ号用当归、生地、熟地、黄芪、枸杞、白鲜皮等14味中药。服糖浆者,先服l号20瓶(每瓶lOOml,每Et 1瓶,分3次饭后半小时服);继服Ⅱ号160瓶,剂量、服法同l号,6个月1疗程。治疗全身泛发者76例,局限者35例,有家族史者65例,伴有神经官能症者12例,关节痛者10例,慢性胃炎8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癫痫1例。结果痊愈13例,皮肤柔软、鱼鳞状鳞屑消失、汗腺和皮脂腺分泌正常、汗毛正常,明显好转22例,皮肤较前柔软、鳞屑明显减少、汗腺和皮脂腺分泌有所增加,好转7工例,皮肤也见柔软、皮肤鳞屑较前减少;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1%。满工疗程者30例,不足1疗程者59例,1疗程以上者22例。根据中医理论,本病为肝肾阴虚,肺脾虚弱,营血不足,血虚生风,风盛则燥,肌肤失养所致。故用I号方祛风通络兼扶正,& Ⅱ号方补肾健脾、益气养荣兼祛风活络治疗而获效。&&& 2& 单方验方& 黄永昌& 用当归饮子治愈鱼鳞病,主要方药为当归、白芍、川芎、生地、白蒺藜、荆芥穗、防风各30g,何首乌、黄芪、甘草各15g。主治心血凝滞,血蕴风热,皮肤疮疥、赤疹、痦癌者。此方治一女性患者。14岁,服药35剂痊愈。随访3年未复发。李树勋用苍术、生苡仁各15g,黄柏、丹参、赤芍各lOg,鸡内金、川芎、红花各7.5g,甘草2g。治疗工名9个月的男性患儿,诊断为“鱼鳞病红皮病”取得成功。李风文内服生血润肤饮,外用椒连膏治疗鱼鳞病7例,疗效明显。内服方药为生地、熟地各20g,天冬、麦冬、当归、黄芩、天花粉各15g,黄芪30g,桃仁、红花、五味子各lOg。外涂川椒、黄连各30g,制成膏药,与凡士林500g混合外用。&&& 3& 外用疗法& 孟宪琳等用胆固醇软膏治疗鱼鳞病,四肢病变对称,肢体一侧外用工0%胆固醇软膏,每天2次;另一侧用10%尿素软膏作对照。治疗结果20例中8例痊愈,5例病变明显改善,无副作用.鱼鳞病是皮肤及其他组织内类固醇一硫酸酯酶含量不足,不能去除硫酸盐,以致皮肤角质层内硫酸胆固醇过多积聚,游离胆固醇减少所致.硫酸胆固醇能促进鳞状上皮形成,硫酸胆固醇过剩,使角质层粘合力太强,而鳞状上皮不能脱屑,游离的胆固醇则促进鳞状上皮自然脱落,故此药有效果。孙步云用自制“蛇皮灵膏”(当归30g,姜黄60g,白及30g,生槐花25g,紫草lOg,生甘草30g,轻粉和冰片各6g,蜂白蜡90g,黑芝麻油600g组成。制法:先将上方前六种药浸于黑芝麻油中10天,然后在炉火上熬至诸药枯黄,离火去渣滤清,待油微温时,再入轻粉、冰片,最后加入蜂白蜡调膏备用)外治为主,治疗本病84例,疗效满意,总有效率为98。8%。&&& [述评]&&& 本病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病,外用药可明显减轻局部症状,多数报道内服中药能够治愈,可扩大临床,推广应用.若能在实验室研究中得到证实,可望提高治疗鱼鳞病的研究水平。&&
发表评论:
馆藏&108625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小腿上环有蛇皮癣,能治好吗_百姓问医生
扫描二维码
小腿上环有蛇皮癣,能治好吗
来自:河北省 张家口 浏览 944 次
提问时间:
最佳回答百姓健康网 54688 位专家为您在线解答
病情分析: 建议到正规的皮肤病医院来检查用药,科学的治疗,早日摆脱困扰,首先应加强皮肤护理,冬季气候干燥时,皮肤失水相对增加,皮损即加重,因此,冬季是护理的重点,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奶油、白薯、鱼肝油、绿叶素及猪肝等,冬季洗澡不宜过勤,肥皂不宜使用过多,洗澡后要搽用护肤油脂,可保护皮肤柔润,使鳞屑减少,并保持适当的水分和足够的营养成分,另外,还应注意衣着保暖,避免风寒刺激皮肤;忌食辛辣刺激,
TA帮助了1475人
回答列表(2)
TA帮助了3498人
病情分析:
这情况建议去正规医院皮肤科检查一下看看,明确诊断进行治疗比较好,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3209人
病情分析:
蛇皮癣是一种角化障碍性皮肤病,治疗较为麻烦,需要患者选择专业的医院,结合自身病情选择治疗方法,治疗前做好各项检查,通过专业有效的治疗是会逐渐好转过来的,治疗期间切忌盲目的、胡乱的使用药物,以免加重病情,同时建议加强您的自身体质,多加锻炼,尽量不吃辛辣寒凉的食物,主要在于坚持,
回答时间:
热门关键词
您可能还关注
疾病大全自助查询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投稿及合作请联系QQ:
鱼鳞病医院推荐
联系电话:010-
7条患者评价
联系电话:010-
6条患者评价
联系电话:
11条患者评价
联系电话:010-
5条患者评价
联系电话:010-
6条患者评价
您可以在全国最大的医患咨询平台咨询健康问题,还可以分享您身边的健康知识和就医经验。
鱼鳞病药品
滋补肝肾,健脾益气,活血通络,祛风润燥。适用于先天不足,...
参考价格:¥398
寻常痤疮、特别是黑头粉刺皮损,老年性、日光性或药物性皮肤...
参考价格:¥10.5当前位置:
什么是蛇皮癣
治疗用药包括: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
可能需要做:
有些婴儿有遗传过敏素质(异位性素质),家族中也有异位性皮炎、鱼鳞病、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等病史,患儿对食物过敏,血中IgE数值增高,嗜酸细胞增高。随着年龄增长,皮肤损害逐渐限局于四肢屈侧处(肘窝、腘窝),...
有些婴儿有遗传过敏素质(异位性素质),家族中也有异位性皮炎、鱼鳞病、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等病史,患儿对食物过敏,血中IgE数值增高,嗜酸细胞增高。随着年龄增长,皮肤损害逐渐限局于四肢屈侧处(肘窝、腘窝),...
您好,蛇皮癣的检查由于临床表现明显,故只需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与皮肤科检查即可。
您好,蛇皮癣是一种皮肤干燥粗糙,伴有褐黑色鳞屑,状如蛇皮的遗传性皮肤病。中医文献中叉名“蛇体”、“蛇身”、“小儿鳞体”等。本病的特点是皮肤干燥伴有蛇皮样或鱼鳞样鳞屑,多发于四肢伸侧。有家族遗传史。《诸...
您好,蛇皮癣的治疗:内治疗法,外治疗法。以滋阴养血,活血散风为法。针刺疗法,蛇皮癣的保健。鱼鳞病对症护理。服药的护理:重症鱼鳞病患儿通常需要口服阿维A治疗,患儿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如眼干、口...
按地区找医院:
按地区找医生:
所属单位:北京协和医院
擅长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红斑狼疮、反复...
所属单位:上海长征医院
擅长疾病:中西医结合两套方法治疗皮肤病,特别是病毒性皮肤病、银屑病、湿...
所属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疾病:早期发现结缔组织病。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结缔组织病、过敏性疾...
厂家: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疗效:滋肾补阴。用于真阴不足,腰酸膝软,盗汗,...
厂家: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疗效:补气益血。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萎黄,四肢乏...
厂家:广东逢春制药有限公司
疗效:补气益血。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萎黄,四肢乏...
皮肤廯菌病主要指亲角质蛋白的皮肤癣菌,主要包括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表皮癣菌属,侵犯人和动物的皮肤、毛发、甲板,引起的感染统称为皮肤癣菌病,简称癣。确诊癣需要做以下检查:1、真菌显微镜检查:真菌检查阳
板层状鱼鳞病(lamellar ichthyosi...
高起性鱼鳞病(ichthyosis hystrix...
寻常型鱼鳞病(ichthyosis vulgari...
皮脂缺乏症(asteatosis)是皮脂腺分泌的减...
Pardo和Castt1e(1932)首报,Sjo...
用途:适用于身体穴位的灸疗(包括温灸、雷火灸、隔物灸)、保健。
用途:适用于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落枕、颈椎综合症、气管炎、腰椎劳损、腰扭伤、坐骨神经痛、神经衰弱、痛经的治疗或辅助治疗。
用途:用于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拔罐治疗。
用途:主要适用于砭术十六法中的刮、擦、揉、划、刮法和一部分砭砧中的手法用于治疗保健[
用途:该产品主要用于慢性疾病的康复治疗
无需注册,即可提问,您的问题将由三甲医生免费解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狗皮肤病的治疗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