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组牛皮癣中药方子组方,两个方子,专门治疗骨髓炎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140例治疗体会--《中国医药学报》1989年01期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140例治疗体会
【摘要】:本文介绍以自拟方药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140例的经验体会,认为中药治疗本病有独特疗效,若配合外科清除死骨术,可缩短疗程,取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化脓性细菌侵入骨组织引起的慢性化脓性感染,因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发展而成。属祖国医学附骨疽的范畴。是一种病程长、患者痛苦大又难于治疗的骨科常见病。现将我院自1962年一1986年间收治的各类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共140例的治疗经验简介于下。’,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谢升春,蓝世隆;[J];广西中医药;1989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文水,杨海兴,杨金录,阎师贞;[J];陕西中医;1993年10期
闵华东;马常青;;[J];山西中医;2011年09期
褚大由;俞焕松;;[J];淮海医药;1985年01期
万志远;;[J];中医外治杂志;2007年04期
袁海泼;陈滟;王凡雅;林莉;;[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年03期
孙巍,孙树波;[J];中医函授通讯;1998年02期
龙勤跃,唐秀华;[J];中国民间疗法;1999年02期
杨伯勤;;[J];江西中医药;1958年10期
王志平;;[J];江苏中医药;1964年08期
吴文凯;[J];湖北中医杂志;199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龙明珍;;[A];全国首届侗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4年
周坤明;;[A];2005全国首届壮医药学术会议暨全国民族医药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5年
刘颖;阮利元;杨琴;;[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廖天志;莫益增;;[A];2002全国土家族苗族医药学术会议论文专辑[C];2002年
任阶庭;龙运光;罗建新;;[A];2003全国苗医药学术研讨会特辑[C];2003年
李建平;朱军;;[A];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研究新进展——第十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杨丽霞;郑明;;[A];全国中医小儿推拿学术沙龙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贾忠葆;贾士宏;唐桂芳;贾洁红;;[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刁本恕;周家骧;李小嘉;黄映君;林艳;乔华;刘果;;[A];2007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第五次学会年会学术文集[C];2007年
唐乾利;郭璐;;[A];全国中医外治发展论坛暨全国第六次中医外治学术年会与技术展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山东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
郭旭光;[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王豪;[N];民族医药报;2009年
宿健桃;[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宋丽华;[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山东省邹平县临池中心卫生院
李永明 张可堂;[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郭旭光;[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南晖;[N];大众卫生报;2003年
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副主任委员
温建民;[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邓理有;[N];中国医药报;2001年
胡献国;[N];大众卫生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仁泽;[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孔茜岚;[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毕洁亮;[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刘明;[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程志强;[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纪征瀚;[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
陈筑君;[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朱慧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伟力;[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李春日;[D];辽宁中医学院;2001年
谢青云;[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傅媛;[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杨蕙如;[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李永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张可睿;[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吕勤;[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林良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邢洁;[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神方”偷验录 - 中医针推外治版 - 爱爱医医学论坛
查看: 166882|回复: 311
“神方”偷验录
阅读权限9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执业中西医多年,顺应病人心里的同时自己也逐渐被西化,但西医对一些常见疾病都常常束手无策,倒是一二付中药往往沉疴立起!于是又拾起以前的中医读本,无奈“千方易得,一效难求”!网上炒作“全息汤”时,我也购书验证,却大差人意!搜索数载,只觅得五个祖传秘方,多年来每遇秘方所治之病,不须辩证,但无不应手取效,于是饮誉乡里,颇为开心。
& && & 为祝爱爱医“重生”,亦贺我等有“家”能回,今奉出大家共享,并祈能广为流传,福泽医患,如蒙加分奖励,鲜花映目,更觉幸福!
& && && && && && && && && && && && && && && &第一方& &&&祖传三代& & 老太挑筋根治麦粒肿
& && && && && && && && && && && && && && && &第二方& &&&艾灸四肢& & 清水掌痕通医疮疡病
& && && &数年前在乡下行医时,常遇到麦粒肿患者,俗称“偷针眼”,西医教科书上认为此病是细菌引起睑腺体的急性炎症,治疗常以全身和局部应用抗生素,先锋类、磺胺类均用过,效果太差,全程使用还是无法控制症状的发展,大部分都经过局部红肿,成脓,脓栓形成脱出三期方愈,只有少部分没有成脓,但疗程过长,与自愈患者无特殊。于是很多患者常常不予处理,任其自愈。有求治者,如数法齐上,又有小题大作之嫌,单一方法又无明确疗效,颇为无奈,于是常常几小包消炎药就打发患者。
& && && &&&反正是自限性疾病,不服药也会好。我当时甚至这样想。
& && && &&&但那年有一个患者却令我大开眼界,而且我轻易而举的学到了快速根治此疾的方法,多年临床应用,得心应手,奇效如神(有了之前疗效对比,请战友们准许我用此词表达)!
& && && & 患者男性,30多岁,农民,平素嗜酒。来诊时患麦粒肿十余天。自述双目左愈右长,右愈左长,如此往复半月,令他痛苦不堪,天天戴着副墨镜,颇为难堪。自服过同仁堂的牛黄解毒丸,还有龙胆泻肝丸,百炎净,酒也戒了十几天了,但没有任何好转。他还说此病每到秋天就发作,一发作就成月才愈,因为之前打针吃药都控制不了,所以一发作时就随身带一支利福平眼药水,加一支普鲁卡因混合滴眼,以减轻眼睑的涩痛。但去年我给他点刺耳尖放血好像有效,所以今次来诊。
& && && & 我当时想,肝开窍于目,但其舌质不红,苔薄白,诊其脉亦较平缓,不像肝经有火之侯,是否与其自服过牛黄解毒丸、龙胆泻肝丸有关呢?
& && && & 两眼睑在中医“五轮学说”里为“肉轮”,归属为脾脏,但其舌脉也不像脾经有热之象,于是之前脑里酝酿的龙胆、泻黄、泻脾之方全无信心再用,连继续给他耳尖放血,脾、眼、目等耳穴点刺都无信心了。
& && && & “是偷针眼呀,怎么不去找古城峒村的四奶奶挑筋啊,我老公挑一次就好了!”这时,一个来诊的妇女点醒他。
& && && & 据说古城峒村的四奶奶祖上历代行医,只传男不传女,但她从小耳闻目染,会看一些“眼上”之类的大医院看不了的眼疾,不用任何服药物,只是摆一下患者家里的家具,疗效颇灵,是我亲眼看到的。“眼上”实际是“电光性眼炎”,只不过是紫外线强烈照射有关,与电焊工所患不一样而已。我常教患者用新鲜人奶或牛奶滴眼,每分钟一次,每次4~5滴,数分钟后症状即可减轻。或者买支普鲁卡因肾上腺素滴眼,也可立效。但那些疗效维持不长的,四奶奶只翻开病人眼皮看看,就告诉病人家里那个位置有啥样的家具堵住了,自己回去移开一下,洒一下清水在移开的地方,症状也可马上消失,而且疗效比药物和人奶还要好,直到现在我都不明所以,去求她几次也不肯教我。我一度把它作为一门没解的科学。但这麦粒肿,特别是像眼前这个,她的方法可以吗?
& && && &&&想是这样想,病人的口碑却使我们都很好奇,“挑哪里啊?”
& && && &&&“后背啊!”那个女病人说,“就这里这里!”
& && && &&&“赶紧去试试!”我拍拍那个病号,“挑了回来我看看。”
& && && &&&本来我想亲自带病人去的,但四奶奶不肯教我,我怕我和病人一起去她不治疗,就不过去,只要病人回来,我看一下他被挑刺的部位,分析一下创面情况,再试挑治其他病人不就得了?我想。
& && && &&&于是一边忙着应诊一边等着那个病人给我带回来好消息。
[ 本帖最后由 杏林春暖 于
01:17 编辑 ]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励!
“神方”偷验录
学习了 非常感谢~~~
阅读权限20
“神方”偷验录
说说我的神奇故事,,我小时候应该是3-5岁的食指被斧头砍断了,,家里的的老人就是一张纸,具体是一张草纸,上面用 ...
hwan 发表于
& & 我见过一个被电锯割断剩下皮连着的,用竹片固定,以生草药外敷接上的。比缝接还好的快。
阅读权限20
“神方”偷验录
说说我的神奇故事,,我小时候应该是3-5岁的食指被斧头砍断了,,家里的的老人就是一张纸,具体是一张草纸,上面用墨水写着雹字,,家里叫 &令师&& &老人将我那根断了的手指接上,用令师草纸一包,也没有消毒,也没有缝线,,就这样止血了,也没有感染,,,也没有用用其它的药粉,,就是这样简单的方法,现在这个手指和正常的一样
阅读权限90
“神方”偷验录
但是,这搭背疮?难道也是这样治疗吗?
& && && &我等那个病号告诉我他看到的真实情况。
& && && &爷爷当年长的那个“疽”,我一直没有在临床上见过,但读书时知道“疽”在中医外科里分很多种,根据其表面形态可分为有头疽,如《外科理例•疮名有三》云:“疽者,初生白粒如粟米,便觉痒痛,触着其痛应心,此疽始之发兆……”;无头疽如《外科证治全书》云:“阴疽之形,皆阔大一,根盘坚硬,皮色不变,或痛或不痛,为外科最险之症。”根据部位划分:发生在髋关节的叫环跳疽;发生于膝关节的,称疵疽;发于足踝关节的,称足踝疽;生于肩关节的,叫肩中疽;生于肘关节者,叫肘疽;生于腕关节,叫兑疽......不一而足。此外,还有根据其疾病终末表现命名的,如脱骨疽,记载见《灵枢•痈疽》:“发于足趾,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之治;不赤黑,不死。治之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而我爷爷患的,应该是根据发病部位的深浅命名的跗骨疽,也就是今天西医的化脓性骨髓炎。因为是早期,骨髓还没有,所以爷爷去市人民医院,医生当时只笼统的诊断为“软组织感染”。
& && && &当晚我查了我有限的藏书,如《备急千金方》载:“以其无破,附骨成脓,故名附骨疽。”那时西医大夫真没有办法对付这个疾病,抗感染无效的话,一定要切开排脓吗?如果真是其疾,几十年前的医疗水平,也许当时的西医真的束手无策,因为这个病在古代还是危症呢!如《黄帝内经•灵枢》记载:“寒邪客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薰于五藏,藏伤故死矣。”
& && &&&我们立方遣药、引经据典多以四大经典为圭皋,华叔当年给爷爷治疗时还背经典以求证,辩证论治头头是道,但为何就在爷爷的“疽”上败下阵来?是引错经文,辩证失误?还是药不对证?病重药轻?
& && &&&爷爷过世有二十年了,他那时的症状体征如何,我只能从母亲和父辈那儿了解个大概。
& && &&&母亲说我爷爷的病一度令华叔脸上无光,我就没有跟他探讨这方面的疑问。
& && &&&但四奶奶这一招真的比经典还要经典啊!如果华叔诊断正确,这真的值得大力挖掘,申请专利来开发市场了!(呵呵,请原谅我断了四奶奶的财路,在此公开)
& && &&&但我不相信四奶奶的秘传没有记载!
[ 本帖最后由 杏林春暖 于
12:12 编辑 ]
阅读权限90
“神方”偷验录
& & & & 说到“平旦脉”,于此再插几句。
& & & & 我当年出道之初,经过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和山东中医学院附院跟师临床实习一年,回到家乡,为了了解疾病的地域差异和构建自己的社会关系网,又在北海市中医院实习了一年,将近实习结束时,我当时那种“读书三年”的踌躇之志,真难以表,但真单干时,“治病三年”的困惑竟一时令我感觉前途维艰,如履薄冰,感觉非穷一生之力不可!
& & & & 那时,自己技穷而流失的病号,尤如在我头顶扣了多盘冷水,把我创业伊始的热情淋了个遍。
& & & & 而华叔,术誉四乡,我们只看到他天天醉论医道的洒脱,而没有看到他夜夜挑灯苦读的拘谨。于是,静下心来,虚心学习,为自己多创造学习与实践的机会成了我成功的一条捷径。
& & & & 对了,我这“平旦脉”就是跟华叔偷学的。
& & & & 那时,母亲常说华叔看“平旦脉”很准,看过“平旦脉”的病人都治好的快,我就一直想了解华叔是如何看这“平旦脉”的。我们在医院病房有机会看患者的平旦脉,但门诊就不符合条件了,而华叔的病人多是外地来,病人的条件不是更不符合了吗?民间“平旦脉”的诊法难道又有不同?
& & & & 到华叔处看病的患者知华叔嗜酒,常买酒肉求诊。华叔也是来而不拒,和病人或病人家属大饮一顿方谈治疗。外地患者,他常留宿至第二天看“平旦脉”。本地患者,则嘱第二天早上再来,看“平旦脉”后再下药。
& & & & 听母亲说华叔看“平旦脉”一事后,我一直想了解个仔细,但又怕华叔不授。我和华叔,叔侄同行,“同行如敌”啊!
& & & & 但华叔不把我看作敌人。
& & & & 有一天早晨,华叔托人请我到他家里,给一个科雷氏骨折的患者打麻醉,以便于他给病人手法复位。就在那天,我看到邻村的一个患者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的到华叔家门前,车一停好,就快步跑进华叔诊室,气促促的问华叔:“今天早上我老婆叫我淋菜了,没有来迟吧?”
& & & & “没迟,伸手来我看看。”三十秒不到,华叔又说,“另一只手。”
& & & & 我在旁边看得眼都大了,病人远途赶来,尚且气喘吁吁,血脉急逼,阴阳俱动,华叔不让病人稍事休息不算,切脉时间又短......这也叫“平旦脉”?!
& & & & 原来,这其中另有玄机!
& & & & 经歇记载:“平旦者,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均,气血未乱,故乃可诊,过此非也。”也就是说,真正的切平旦脉,非得如今日测基础体温之状态不可。& & 华叔夜夜读《医宗金鉴》,不可能对脉法无知如此,看来只是他晨醉尚存,病人一多,偶犯错误而已。& & 后来,华叔对我说过“千方一得,晚间筛选”之言,我才知道这就是他要求诊平旦脉的秘密。怪不得他治疗疔疮都是立下汤药,从不提平旦脉呢。治疗疔疮是华叔的拿手绝活啊!& &&&这不能说是华叔学艺不精,我反而觉得这是他对病人比较负责,对治疗质量要求较高的一种表现。一个人行医,专医那些西医治疗不好的疾病,没有医院住院部的病例讨论,又要明确诊断,保证疗效,“晚间筛选”,切“平旦脉”才是上上之法啊!& &&&“平旦脉”就是这样在我们乡下被华叔推广流传开来的。& &&&那时,此法变成了当地医生的必要诊断手段,不管是否装模作样,反正乡亲们就要看“平旦脉”,不看“平旦脉”用药就不灵。& &&&乡亲们都这样认为。& &&&直到现在,我每遇到自己拿捏不准的疾病,我都要求患者诊查“平旦脉”,涉及针刀手术的,便是“消毒”两个钟,我就利用一个晚上或“两个钟”的时间“循证”去了,倒是乡里替我做广告,说我诊脉灵,诊断准,疗效好呢!& & 为了抓住那个让我“扬名立万”的病号,我那一夜做足了功课,为他“号脉”已是信心百倍了。& & 那个病号第二天一早就被他的兄弟用28寸的自行车驮来了。
& & & & 我招呼他坐下,在倒开水给他兄弟的当儿,他又打开了他的话闸,但被我打断了,“这是看平旦脉,不要说话,先休息一下!”
& & & & 他嘟哝了一句“怎么你看平旦脉和华叔的不一样”之前,我听到了他还说了句“你看得准,就给你试几天”,可把我乐坏了。
& & & & 但我不动声色。& & 刚毕业那几年,我对脉诊都不深究,认同是四诊之末,下工之技。虽然我那时的诊脉水平低下,但浮、沉、迟、数、虚(无力)、实(有力)、长、短之脉还是一触即悟的,要不八纲俱失,何谈诊治?
& & & & 所以当时我也严格切脉之要,调息聚神于六指,三部细候,六指互参,九候俱听,再行处方。
& & & & “脉怎么样?”我刚一移指执笔处方,病人就问。
& & & & “脉位清晰,脉象典型,脉理明显......”我含糊其词,连浮沉迟数都没有告诉他,缓缓说道,“不要紧,容易治疗。”
& & & & 历经多次中医大考,对于二十八脉,我虽然‘指下难明’,但心中却‘了了’,讲解还是可以的。但我把诊脉的解析转移到治疗上,避免他一再追问,要不,到时又要跟他解析二十八脉了!
& & & & 其实,病人最关心的就是治疗和治疗效果了。只是我当时急功近利,一时口急,居然说“容易治疗”,如果华叔知道......?
& & & & 华叔的中医外科学术思想全来自《御纂医宗金鉴》和《外科正宗》。《御纂医宗金鉴》卷四十九《足跟痛证治》载:“督脉发源肾经过,三阴虚热足跟痛。六味地黄滋真水,肿溃流脓用八珍。”认为“足跟乃督脉发源之地,足少阴肾经从此所过。若三阴虚热,则足跟痛。宜用大剂六味地黄丸料煎服,以峻补其真水。”因为我的主要治疗方法不是中药,所以当时没有叫病人把药渣带来辨认,也就不知华叔是开阳和汤或六味地黄汤了。
& & & & 病人人未至声先到,一张口即滔滔不绝之状,符合气有余之侯,与寒症大相径庭,确属阴虚之症。但病人外号“大声四”,是否素体阴虚?但四诊合参,大声四虚实不显。是否非阴虚症,故大剂六味地黄汤不效?
& & & & 不过,古人认识此病其实资料欠缺,每有记载,亦多为一己偶得,即使是《御纂医宗金鉴》,也没有制定一个官方标准,医典俱将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临床变化作为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我们四诊十问也难免疏漏,招人嫌疑。
& & & & 但是,中医诊断要建立一套标准,也太难了,光一个脉诊就让人觉得虚玄莫名,无法统一认识!
& & & & “容易治疗?!”病人虽然口中惶惶,但眼睛却闪现了希望。
& & & & 对此,我遵从《医门法律》之训,“此宜委曲开导,如对君父......”
& & & & “这不是骨质增生吗?”
& & & & “跟骨是有骨质增生,但这不是骨质增生症。”我拿起他的X光片说,“你看,你右脚跟骨增生不亚于左脚跟,但为什么就没有症状,一点都不痛呢?”
& & & & 他沉默了。
& & & & 我接着说:“你的病为跗骨疽,发病的部位和症状表现都和多部中医经典记载相符,既然经书有载,方证俱全,治疗本来就不难,但为什么没有效果呢?”我顿了一下,维护了一下华叔,“比如华叔先前虽然治疗十几天没效,但并不能说他诊治失误,药不对症,而是你的病灶在人体之末位,病位深着在骨,是重症啊!《外科证治全书》还说这种病是外科最险之症呢!你知道我们古代的神医扁鹊吧?”
& & & & “扁鹊?谁不知道啊!”
& & & & “当年扁鹊对蔡桓公的病还要绕道而走,并发感叹‘在骨髓,司命之所属,莫奈何也'呢!”
& & & & “你意思是我的病连扁鹊都治不了吗?”他紧张了起来。
& & & & “不是。”我说,“但在当时,确实是难以治疗,随着科学的发展,对疾病的认识,已今非昔比,如病入骨髓的骨髓炎,当时扁鹊是治不了,但现在采取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完全可以治疗了。《医宗金鉴》和《外科正宗》上记录的许多不治之症,现在不都成了易治之病了?癌症都可以治愈,器官都可以移植,你这病又算得了什么?”
& & & & “哪,我这病你有办法治疗吗?”
& & & & 我终于等到了他这句话了。
& & & & “其实你这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但要完全治好得半个月吧!”我说。
& & & & 他的病华叔治疗了十几天没有效果,我能半个月内治好的话,非常了不起了。当时竞争压力不大,如果能取得病人信任,半个月内患者是不会流失的,诊断正确,治疗到位,其实几天就好了。我说半个月,其实是给自己留下充裕的时间思考与治疗罢了,自信归自信,“个体差异”这块余地我还是得考虑的。
& & & & “那你用什么方法给我治疗呢?”
& & & & “病变部位局部注射吧!”我说,“这是西医疼痛大师史可任教授的方法,就是直接把药物注射到你的足跟疼痛处。”
& & & & “打封闭?”他一脸骇然,“不!不!!不!!!”
& & & & 我不知道他为何对“打封闭”如此敏感,只得费力的给他讲了“封闭”、“病变部位局部注射”和“神经阻滞”的不同概念、治疗机理和副作用,但他对这种集中药力“打歼灭战”的方法还是不接受,还说,“既然药物都差不多,就是打封闭嘛!”
& & & & 我真无可奈何!
& & & & 我那时尚没有学习针刀医学技术,针灸技术全来源于教科书,中医外科方面的经验绝不敢跟华叔师传的相比,如果他不接受“病变部位局部注射”治疗,半个月内治好他的病?!
& & & & 我心虚了!
& & & & 我突然想起了我爷爷。
& & & & 病变部位一样,虽然疼痛表现不一,但华叔的诊断都是“跗骨疽”!
& & & & 既然如此,何不试一下四奶奶的方法呢?我灵机一动,对病人说,“要不这样吧,我用另外一种方法给你治疗,但治愈时间会延后一些,而且你要天天来哦!”
& & & & 我当时虽然对此法的疗效没有半点把握,但那时也只好硬着头皮上了。如果病人同意治疗长点时间,天天来,我不相信我拿不下这个病!
& & & & “不要紧,这么近,天天来也不碍事,什么方法?你说。”
& & & & “你得承受数分钟皮肉之苦哦!”我说,“我在你右边的大腿内侧拍打,直到皮肤表面显示出数个黑点,然后用火针点刺黑点,放出淤血,明天再拍打另一边,同时针灸,中药内服外敷。”
& & & & “火针?那不是很痛?”他有点担心。
& & & & “治疗倒不会痛,但拍打你的皮肤时很痛哦。”我笑着说。
& & & & “拍打这点痛没问题。”病人听后很是爽快,“以短痛除长痛,就给你试一试!”
& & & & 于是,我在他呲牙咧嘴的嚎叫中,在其大腿内侧的皮肤表面拍出了数个黑豆大的淤点,我消毒后以火针点刺淤点放血,仅仅数分钟就完成了这次治疗试验。
& & & & 病人从治疗室回诊室这二十几米距离还在“呵呵”嚷着,走路一拐一拐的。
& & & & 我背对着病人从药柜里给他抓大剂的六味地黄汤,还开了一天对症治疗的西药。
& & & & 我那时不敢问他治疗后的情况,我把疗效的希望寄托在对症处理上了。
& & & & 我捡好了药,正准备给他针灸时,他忽然说:“咦!好像不怎么痛了!”
& & & & “你活动一下左脚跟。”我暗喜。
& & & & 他先轻轻的跺了两下脚跟,再用力跺几下,高兴地说:“真的不痛了!张医生,你可比扁鹊还要厉害啊!”
& & & & “不痛了你还拐着脚干什么?”他兄弟说。
& & & & “拍打的地方痛啊,还火辣辣的呢!”他应道,“脚跟真的不觉得疼了!”
& &&&他开心的在诊室里边跺脚边走着,说:“张医生,我看这针灸和中药就免了吧,是不是你们都诊断错了,我这个病不是跗骨疽吧?”
& & & & “诊断错误怎么会有疗效呢?这只是治标之法,还得针药并用治本方可。‘痈疽未脓灸最良,药服托里自安康’嘛!”我说道,“明天还得继续治疗。”
& & & & 不知是病人固执还是怕拍打的疼痛,他说:“如果不痛了我就不治疗了,不痛就好了嘛!”
& & & & 话虽如此,第二天一早,他又来看“平旦脉”了。
& & & & 这次他不再依赖他兄弟的自行车了。
& & & & 他是一个人走路来的。
& & & & 从他的神态我已知道他内心的满意。
& & & & 他说,昨天白天一整天都不觉得疼了,但晚上走路时有些疼,今天早上特意走路试试,还有点痛,但比昨天好得多了。
& & & & 我给他听脉之后,告诉他要在患侧治疗。
& & & & 我拍打后转用艾灸其瘀点,当然,他更痛苦了。但自那次治疗之后,他的足跟痛再也没有复发过,此后,他们村很多乡亲都光顾我的诊所,这是后话了。
& & & & 此法是四奶奶治疗搭背、疮疡的家传之法,我今偷来治疗“跗骨疽”。我当时想,“跗骨疽”也是中医疮疡之属,我爷爷当时病情那么重都是此法治好的,这个病人病情这么轻,应该也有疗效,但其起效之快,愈疾之速,真大出我之所料!
& & & & 只是,我爷爷病情虽重,却一次即愈,为何这个患者尚遗留症状呢?是我未得要领?
& && &(待续)
阅读权限90
“神方”偷验录
原帖由 海天 于
14:54 发表
附件 有点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我压缩了为2个分卷。
小了很多。
谢谢海天老师,帮助更多的战友,繁荣本论坛。
第二方& &&&艾灸四肢& & 清水掌痕通医疮疡病
第三方& &&&中药保胎& & 西医确信治胎漏效佳
& && && & 话说经四奶奶治疗后的那位病号,当天晚上感觉眼睛已经舒服,很是高兴,打电话来神秘秘的说:“张医生啊,我明天再告诉你四奶奶有一招更厉害的!”
& && && & “四奶奶还有更厉害的?你怎么知道的?”我很是疑惑。
& && && & “我亲眼看她做啊,要不哪有这么久啊?”
& && && & 怪不得他一去三个钟。
& && && &“说说,治疗什么病的?”我兴趣提了上来。
& && && &&&(在上班,今天病号少,偷写些东西。标题我不满意,全文也没有做更多的修改,但方是好方)
& && && &&&待续
阅读权限50
“神方”偷验录
上眼睑膀胱经点刺出血即可,下眼睑胃经点刺出血即可,也都是一次即可治愈。
阅读权限100
“神方”偷验录
对未写的几个很好奇不只是啥。占个地吧,原来这挑筋根治麦粒肿那都流行,呵呵。
阅读权限90
“神方”偷验录
原帖由 无忧乐境 于
01:00 发表
对未写的几个很好奇不只是啥。占个地吧,原来这挑筋根治那都流行,呵呵。
谢谢无忧乐境老师的关注!本帖我谈的是针刀治疗麦粒肿,又方便多了吧,还有图,但发了几次都说是审核,不知为何?
“神方”偷验录
挑治麦粒肿的确神奇,,
好像还要辩证的,,上眼皮后背,,
下眼皮从胃经上找的
不知道具体怎么辩证
阅读权限100
“神方”偷验录
麦粒肿的治疗很简单啊 高书中教授就终结为太阳为目上网 阳明为目下网 上俭肿针刺肩胛反应点 下俭肿针刺足中指指腹,针刺放血 血变而止,道理吗多读几遍灵枢的经筋就明白了
阅读权限90
“神方”偷验录
原帖由 qing 于
10:33 发表
麦粒肿的治疗很简单啊 高书中教授就终结为太阳为目上网 阳明为目下网 上俭肿针刺肩胛反应点 下俭肿针刺足中指指腹,针刺放血 血变而止,道理吗多读几遍灵枢的经筋就明白了
高树中老师是我当年的针灸老师,如果你看完我整理的资料,你会发觉以后用的更顺手,呵呵!谢谢老师关注!
阅读权限90
“神方”偷验录
谢谢大家对本帖的关注!谢谢大家的香花!不再一一致谢,先奉上文字!
(接前文)
& && & 于是一边忙着应诊一边等着那个病人给我带回来好消息。
& && & 等我处理完病人,已经三个钟了,那个病人还没有回来。会不会是四奶奶治疗后不让他过来给我看?还是四奶奶治疗以后病人直接回去了呢?
& && & 我已数年在基层医院行医,每逢周末即回乡下诊所,虽然竞争激烈,但我还是以服务、技术以及与各大医院的人脉关系吸引着更多的患者,患者的忠诚度成了我的制胜法宝。
& && &&&但那年有过向四奶奶讨教诊治“眼上”和挑筋被拒的经历,如果四奶奶怕我偷学,不让病人来也非常正常。
& && &&&如果那个病人不来,我晚上就登门看看,我这样想着时,一阵摩托车马达声由古城峒方向向我诊所开来,并在我诊所门前停止熄火。
& && &&&他终于回来了。
& && &&&“痛死了!痛死了!”他一边进门一边嚷着。
& && &&&“挑得很痛吗?”我问,“还是眼还痛?”
& && && &“挑筋的时候倒是不痛,挑筋前的拍打痛死了!”他边说边脱上衣露出背部让我看,“喏,你看看!不过眼睛真的一点都不痛了,很舒服,我眼药水都扔掉啦!”
& && && &他的后背果然一片通红,第三胸椎椎旁各有一个蓝汞消毒或定点的痕迹。
& && && &原来,这四奶奶的挑筋疗法与我平时在其它教材和媒体所了解的有所不同。她治疗分为三步:第一步首先在背部大椎以下大致定点;第二步以手掌蘸清水拍打定点位置皮肤,直至皮肤表面显出数个大小不等的黑褐色斑点,以酒精消毒那些黑褐色斑点;第三步在背部显出斑点中左右各选取一个大的斑点,以银针刺入皮下至浅筋膜挑几下,挤一滴血出来,涂上蓝汞,治疗结束。
& && &&&但第一步以手掌蘸清水拍打定点位置皮肤,直至皮肤表面显出数个大小不等的黑褐色斑点,这一过程却非常辛苦,每拍一下病人都感觉皮肤火辣辣的痛。
& && &&&我用酒精慢慢涂掉病人挑治部位的蓝汞,发现治疗点在T2-T3椎旁,其创面真的很小,只有一个针眼那么大,但病人说四奶奶挑筋时他听到“嘣嘣”几声,也许因为拍打麻木了,挑筋时一点都不觉得痛,挑完他感觉眼睛真的马上不涩痛了,四奶奶还说,经她这样挑治的没有一个复发的。
& && &&&“怎么去这么久啊?”我问他。
& && &&&“你们村的一个人也在那治疗呢,他比我还壮,也被四奶奶拍打的哇哇叫,看得我害怕的很,如果不是这病难受,我真不会给她拍打!”他说,“不过这一通折磨还是值得的,我真感觉好了!”
& && &&&我仔细观察病人眼睑的,发现其红肿依旧,但病人确实是感觉好多了,病人还说,四奶奶说不用管它,过两天就消失了,以后都不会再长了。
& && &&&开心送走病人后,我马上查找资料,原来,关于此病的治疗我们的老祖宗留下了大量的历史记载,只是我们不重视,不发掘不整理不学习而已!从而令这些确有奇效的中医绝技流落民间,神秘色彩徒增,反而成了某些人的祖传秘方,这些“祖传秘方”历经数代藏传或已散轶,或已成为个别持有者敛财的专利,总而言之,对中医事业的发展大大不利啊!
& && & 先发一组我整理后的第一个以针刀取代银针,免除拍打皮肤之苦的治疗麦粒肿图片。
& && & 我还没有整理完资料,想不到晚上那个病人又打电话来,神秘秘的说:“张医生啊,我明天再告诉你四奶奶有一招更厉害的!”
(资料见后)
[ 本帖最后由 杏林春暖 于
12:03 编辑 ]
阅读权限90
“神方”偷验录
四奶奶,这么小的孩子你那一招会受不了的,哈哈,看看我第一次偷学验证!我还“创新”了呢!
[ 本帖最后由 杏林春暖 于
11:52 编辑 ]
阅读权限100
“神方”偷验录
四奶奶这个有点复杂,需要拍打这个第一次听说,如果确实要拍打还是刮个痧或者走罐较好。
阅读权限90
“神方”偷验录
原帖由 无忧乐境 于
11:52 发表
四奶奶这个有点复杂,需要拍打这个第一次听说,如果确实要拍打还是刮个痧或者走罐较好。
这是我第一次做针刀的图片,现在整理好了,经验也总结好了,明天请无忧老师继续关注!确实是刮痧或者走罐较好,医者省力,省事,患者也减轻痛苦。谢谢跟帖!
[ 本帖最后由 杏林春暖 于
14:51 编辑 ]
原创好文章
“神方”偷验录
打个岔,问问杏林春暖老师,,
包括治疗别的病,胸椎一般做针刀是在关节突还有椎板上是么,,,
一般在棘突旁开多少厘米是安全的,,
一般人开多少厘米是椎板,,开多少厘米是关节突,,
还是靠触诊呀,,有什么秘诀么:P
鲜花送上了
阅读权限100
“神方”偷验录
我也打个岔,我们诊所原先的小护士也会挑治这个,也是据说无有不效,并且也确实效果不错,但她只是用一个注射器的针头,无需麻醉,就衣服一撩一两分钟完事,不知楼主改用针刀这样的大动作有何特殊的疗效和含义?
阅读权限90
“神方”偷验录
原帖由 无忧乐境 于
15:03 发表
我也打个岔,我们诊所原先的小护士也会挑治这个,也是据说无有不效,并且也确实效果不错,但她只是用一个注射器的针头,无需麻醉,就衣服一撩一两分钟完事,不知楼主改用针刀这样的大动作有何特殊的疗效和含义?
& && && &关于的挑治,四奶奶用的是粗银针,她施术时还要用酒精灯烤一下,我原来用三棱针,后来为了显得更无菌,更规范,当然取材更方便,我改用一次性的小针刀,不用挑筋,直接切割一两下即可,操作也方便顺手。那是我第一次治疗该病的图片,现在都不打局麻了(包括许多部位的针刀治疗),其实打局麻更痛,因为治疗是瞬间即可完成的事。成本,如果要用注射器的针头,那个注射器就不能要了,针头要12#才合适,那么,成本是2块/支进货,4#针刀是1块/支进货。而真正拿起12#针头和4#小针刀,估计很多病人选择后者,后者小一点,没有孔啊。操作一事上面也谈了,只是瞬间即可(一分钟都不到),所以并不是什么“大动作”,至于疗效分析,我后文有述。谢谢继续关注!
阅读权限90
“神方”偷验录
原帖由 明水 于
14:56 发表
打个岔,问问杏林春暖老师,,
包括治疗别的病,胸椎一般做针刀是在关节突还有椎板上是么,,,
一般在棘突旁开多少厘米是安全的,,
一般人开多少厘米是椎板,,开多少厘米是关节突,,
还是靠触诊呀,,有什么 ...
关于这个问题,我在本版另外一个帖子有述,也有相关课件,有空你看一下。胸椎除了第四胸椎特殊以外,其它的棘突与横突的关系都一样的,临床上我们都根据骨骼标志,靠触诊定位,一般在棘突旁开1.5--3厘米,我选择2厘米。庞继光老师的一个课题《关于人体躯干安全区带的划分》曾或得广东科技奖,他的专著上也有,有空多学习。曾有一例针刀致死事故就是没有掌握好人体躯干安全区带,导致病人气,抢救不及时死亡。如果找不到资料,也可加我,我传给你。QQ:补充一下:学针刀没有秘诀,要多临证,勤看书,看活书,要避免医疗意外就要精熟解剖。
[ 本帖最后由 杏林春暖 于
20:16 编辑 ]
阅读权限50
“神方”偷验录
杏林春暖老兄,你用微针刀治疗偷针眼刺的是浅筋膜层吧?我想应该不会到达骨面吧?
家乡临近的村子有个老太太,据说是从广东娘家带来一个方子,专门治疗对口和搭手疮,疗效很神奇,黑黑
的药糊涂上一次就能痊愈。市里有名的专家找上门收购她的方子却被拒绝了,老太太治病从不收钱
她的儿子很蠢笨,估计将来这宝贝方子要失传了。
阅读权限50
“神方”偷验录
感谢楼主无私奉献,期待精彩下文早日出炉!
阅读权限50
“神方”偷验录
是用手指定位吗 为什么不用左手呢
好文 期望继续
阅读权限90
“神方”偷验录
谢谢战友们的香花与鼓励!
& && & 继续让文字发挥谢意吧:
& && & 关于本病的治疗,我在刚出道时也曾摸索过一段时间。我刚从事临床那几年一直没有遇到好的中医老师,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中医也慢慢的被“科学”的西医西化了,虽然西医对本病的科学认识经不起临床的验证,但科学道理却说的头头是道,通过本病的学习,我疑惑得很的是,为什么大家对西医这些经不起临床验证的“科学道理”都不敢怀疑,甚至顶礼膜拜,写论文一再引用,而对流传千年效如浮鼓的祖国医学一再否决,甚或叱之为迷信呢?
& && &&&例如本病的认识,中医就比西医早逾千年,治疗效果也非常明显,但因为缺少我们认可的科学道理,就被我等抛弃不用,一遇西医治疗无效的病号,我们不是在中医古文献中查找方法,而是追踪国内国际最新的治疗动态,殊为可悲!通过本病的治疗,使我端正了对祖国医学的认识,也更加执着的坚持“偷方”验证,并加以整理。
& && &&&我在“偷”了四奶奶的方后又做了什么样的验证,效果如何呢?其治疗依据又是什么呢?《内经》能把四奶奶的秘方机理说清楚吗?我现在又是怎样治疗该病呢?
& && && &待续,并期待战友们交流此法的每个地方的不同使用方法。
[ 本帖最后由 杏林春暖 于
23:01 编辑 ]
11:4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爱医币 -1
31 KB, 下载次数: 780, 下载积分: 爱医币 -1
阅读权限90
“神方”偷验录
原帖由 rzzxt 于
22:24 发表
杏林春暖老兄,你用微针刀治疗偷针眼刺的是浅筋膜层吧?我想应该不会到达骨面吧?
家乡临近的村子有个老太太,据说是从广东娘家带来一个方子,专门治疗对口和搭手疮,疗效很神奇,黑黑
的药糊涂上一次就能痊愈 ...
rzzxt老师好!是刺浅筋膜,深度不到1CM,进针切一两下就可以出针。相关机理后述。
我们在临床上治疗一些疑难病,最怕的就是你说的“对口”(即对称性生长的疾病),如对面,瓜藤疮(对称生的那种),西医谓之“神经性”的,中西医均很棘手,可四奶奶却有一招,对此类疾病效果不亚于治疗偷针眼。这是准备公开的第二方。但其对神经纤维瘤无效。
& && &&&希望老师您也去“偷”你家乡临近村子老太太那个专门治疗对口和搭手疮的秘方出来,大家共享,功德无量啊!
阅读权限100
“神方”偷验录
分也加了不少,貌似今天给的高亮,是不是好说点有关的了?抱歉我性子急。
阅读权限90
“神方”偷验录
原帖由 无忧乐境 于
12:54 发表
分也加了不少,貌似今天给的高亮,是不是好说点有关的了?抱歉我性子急。
谢谢老师多次关注!因为标题是“验录”,不只是公开而已,所以我想先和战友们“消化”完此法,再继续写,如何?今晚一定有新的东西。& && &
& && &再以文表谢意:
& && & 四奶奶挑治法如下:
& && & 定点取后背,大椎以下,对侧,即患左取右,患右取左(见上图)。通常以患者患侧之手自然搭向后背胸椎上,食指压住胸椎(即后正中线上),中指旁开1-1.5公分(即患目对侧),定一个点,然后在此点周围以清水蘸手用力拍打皮肤,直至黑褐色斑点显示,再消毒,以银针挑几下,挤出一滴血,蓝汞消毒创面,术毕。一般,她只治疗一侧,但上面这个病号因为双目交替发作,所以她给治疗两侧。
& && & “偷”取四奶奶此方后,我在一年间均按其法以三棱针治疗病人,效果非常好,就是拍打过程病人痛苦,医生本人手掌也不好受,而且费时。但我当时就想不起采用无忧乐境老师所说的刮痧或走罐之法,只是想有没有更省事省力的方法取代拍打之苦。
& && &&&好不容易“偷”得一方,就想消化吸收它,一补自己所缺,二扬中医国粹。我想,疗效如此,而且四奶奶祖传三代,此法不会是无根之本,一定有源头!“偷”得方来验证,应该也算是“继承”吧?现在我倒是“继承”下来了,但一定要创新才行。治疗人性化嘛!
& && &&&于是查书找源头!
& && && &四奶奶此法有依据吗?首先我们看看连及眼睛的两条经络的走向:一、足太阳膀胱经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从巅络脑,还出别下项,连风府、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夹督脉而行。二、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外侧端(少泽穴),沿手背、上肢外侧后缘,过肘部,到肩关节后面,绕肩胛部,交肩上(大椎穴)前行入缺盆,络心,沿食道,穿过膈肌,到达胃部,下行,属小肠。本经脉一分支是从缺盆出来, 沿颈部上行到面颊,至目外眦后,退行进入耳中(听宫穴)。另一分支是从面颊部分出,向上行于眼下,至目内眦(睛明穴)交于足太阳膀胱经。前者起于“目内眦”,后者止于“目内眦”,从后世医书记载资料和四奶奶治疗的部位看,应属足太阳膀胱经之病。所以该例病人曾耳尖放血而效,之前也看过几篇关于耳尖放血而愈的论文,引用的依据都是《内经》:“血实者宜决之”。但“决”哪呢?《灵枢・经脉》载有足太阳经支脉至耳上角“耳为宗脉之所聚”,所以“耳尖放血,实乃泻法,具有开导疏泻足太阳经之功,太阳经气疏通,气血得行,肿胀自消。”
& && && &但四奶奶挑治前的掌拍依据呢?原来李东垣先生早有记载∶“偷针眼又名挑针毒,乃肝脾积热所致。初起用冷水以手拍脑后、背膊百遍,看有红筋白泡起,用小针刺破其泡,其肿自消。”看来四奶奶祖上又有所创新了哦!但起效没有四奶奶的快和好,如此文。
[ 本帖最后由 杏林春暖 于
20:13 编辑 ]
15:15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爱医币 -1
22 KB, 下载次数: 1034, 下载积分: 爱医币 -1
“神方”偷验录
好方法,同行若俱似君之肚量,则何忧此道不兴
阅读权限50
“神方”偷验录
今天终于能顺利进入爱爱医中与各位新老朋友相聚,真是一大快事!:handshake
进入大家庭中首先能见到楼主如此高技术含量的佳作又是非常幸运!谢谢楼主的坦诚无私奉献精神!鲜花鼓励。x1 (10)a
阅读权限90
“神方”偷验录
谢谢战友们对此贴的关注!谢谢大家的香花与鼓励!
& && && & 继续以文字表示感谢:
& && && & 但四奶奶挑治前的掌拍依据呢?原来李东垣先生早有记载∶“偷针眼又名挑针毒,乃肝脾积热所致。初起用冷水以手拍脑后、背膊百遍,看有红筋白泡起,用小针刺破其泡,其肿自消。”看来四奶奶祖上又有所创新了哦!但起效没有四奶奶的快和好。
& && && &我甚至觉得之前用中药治疗真是徒劳,因为数副中药都没有显效,很多患者都是自愈的。有书为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世又呼偷针眼,生外睑弦上,初得但痒而肿,次则结一小核,乃作痛,屡屡不药自消。”但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卷廿八述:“本病多由风热或脾胃热毒所致。治宜祛风清热,泻火解毒,消肿止痛。”所以后世多禀其法,以银翘散、泻黄散、泻脾饮治疗,然而,辩证上因此病感邪不重,病位表浅,其征候寒热不显,较为难掌握,也许这就是内服药难以见效之故。再看《审视瑶函土疳症》:“此症谓胞上生毒也,俗号为偷针。有一目生而传两目者,有止生一目者。有微邪不出脓血而愈者,有犯触辛热燥腻、风沙烟火,为漏、为吊败者,有窍未实,因风乘虚而人,头脑俱肿,目亦赤痛者。所病不一,因其病而治之。”此反而提出“因其病而治之”,不再辩证了!中医精髓在于“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不再辩证而组方施治,效果不好,亦可理解。但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卷廿九:眼目门.论偷针眼]又曰:“凡眼内头忽结成,三五日间便生浓汁,世呼为偷针。此由热气客在间,热搏于津液所成,但其势轻者,小小结聚,汁溃热歇乃瘥,谨按世传,眼初生小,视其背上,即有细红点,如疮,以针刺破,眼时即瘥。实解太阳经结热也。人每试之有验,然巢氏但具所因,而不更分经络。”既有“以针刺破,眼时即瘥”之妙法,为何又有卷廿八之内服方?是否“视其背上”无”细红点,如疮”之阳性体征而无从下手?是否前后矛盾呢?四奶奶不会是年老眼花,看不到病人背上如疮的细红点吧?关于背部特殊体征,以下著作也有记载,如《证治准绳•杂病》:“视其背上即有细红点如疮,以针刺破眼时即瘥,故名偷针,实解太阳经结热也。”元末明初眼科名医倪维德所著的《原机启微》[卷九]:“偷针眼凡大人小儿眼角上有小疮疖。肿起作痛。亦是心胆小肠之火盛也。凡有此疮。胸背上必有小疮窠累。宜用针刺出其血。眼角疮则自愈矣......再以泻心火药服之更效。”
& && && &&&我前文已说过,“辩证上因此病感邪不重,病位表浅,其征候寒热不显,较为难掌握”,所以有许多病人背部并无特征,倒是有些青春期的病人背部长有痘痘,但那不属于挑治目标。但对背部无特征者,又有医家新法,如:《急救广生集》[卷一目部]:“眼边忽然红肿发痒,名偷针眼。背上膏肓穴处(第三节骨两旁是),有红点,用针挑破,即愈。如不用针挑,用灯芯一烧即愈。如不见点,用大梳背频频刮之,红点自现出也。”看来无忧乐境老师建议拔罐和刮痧亦有出处。
& && && & 至此,其治法以及治疗部位大体清晰起来了,在背部找红点挑治基本上是在大椎以下,因为“足太阳膀胱经......循肩膊,内挟脊......夹督脉而行”,所以,《针灸大成●卷九●.名医治法●.眼目》:“偷针眼,视其背上有细红点如疮,以针刺破即瘥,实解太阳之郁热也。”还有,《证治准绳・七窍门》云:“土疳症脾胃上生毒,俗称偷针是也。……世传眼眦初生小包,视其背上即细红点如疮,以针刺破,眼时即瘥,名偷针。实解太阳经结热也。”前文所载部位“背上”均是指大椎以下,“内挟脊......夹督脉”,也就是棘突旁,我刚开始常于T3-T9两旁查找皮肤异常表象点,如上文“细红点如疮”,但必须是新发的,以三棱针挑破皮下筋膜即可。现在我改用针刀切割,定点在T3—T7间,棘突两旁各1.5--2CM处,先找“细红点如疮”的目标,没有就找椎旁的压痛、压胀、压酸或压麻的地方定点,如有条索状物,压之胀痛的,必选,定点一边一个,也可只治对侧。治疗就简单了,消毒后一个点切割(或点刺)一两下即可出针,深度1CM以内,出针后可贴创可贴,也可蓝汞或碘伏点一下创口就行。
& && && & 几年来,我采用此法治疗患者很多,无不马上止痛,一次治愈。
& && && & 中医,真是太神奇了!
附录:第一方& &&&《祖传三代& & 老太挑筋根治》完整版
[ 本帖最后由 杏林春暖 于
23:39 编辑 ]
21:3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爱医币 -1
65.5 KB, 下载次数: 1793, 下载积分: 爱医币 -1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励!
阅读权限20
“神方”偷验录
张远景先生,您的贴子我已拜读,谢谢!但您发的照片却不是“此症世又呼偷针眼,生外睑弦上”的麦粒肿,而是霰粒肿。这可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您“偷”来的和经过您发展的方法是对两种都有特效?还是稍有差别?还是?
阅读权限20
“神方”偷验录
先生医技超人,基本功扎实,最可贵的是能把自己的秘验之方毫无保守分享给广大爱友,先生的无私奉献精神确实令人感动,鲜花敬上以表谢意.....
[ 本帖最后由 酷爱中医 于
12:36 编辑 ]
“神方”偷验录
还有更厉害的呢??期待中。。。。。。。
阅读权限90
“神方”偷验录
原帖由 王之洲 于
05:02 发表
张远景先生,您的贴子我已拜读,谢谢!但您发的照片却不是“此症世又呼偷针眼,生外睑弦上”的麦粒肿,而是。这可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眼病。您“偷”来的和经过您发展的方法是对两种都有特效?还是稍有差别?还是 ...
能在爱爱医认识先生,真有“不打不相识”的感慨!希望先生不计前嫌,有机会小生登门道歉!
& && & 我发的那个图片其实也不像霰粒肿,但也不是麦粒肿,只是一个小的增生物,经过上法治疗后就好了,只是他是小学生,治疗后去读书了,没有拍到术后的照片,但家乡邻村的,跟踪疗效容易。我不懂眼科,不懂这些,但四奶奶的方法真的奇效,也就是说对霰粒肿无特殊,但像霰粒肿脓肿形成后的效果我没有验证过,我没有治疗过霰粒肿脓肿形成期的患者。不过,如果遇到霰粒肿脓肿形成,大多触之有波动欲溃时,应该会用注射器抽吸吧?
& && &这两个网上公布的霰粒肿也很像麦粒肿。
& && &再次谢谢先生指点!谢谢!
[ 本帖最后由 杏林春暖 于
11:54 编辑 ]
阅读权限90
“神方”偷验录
再次谢谢王先生指点!现在学学霰粒肿,也可加深对四奶奶“神方”的整理和研究,最重要的是鉴别诊断,不误病人病情。先看我在网上下的图。
& && &&&学完这个就贴四奶奶更神奇的方法。
[ 本帖最后由 杏林春暖 于
12:01 编辑 ]
阅读权限50
“神方”偷验录
不错,谢谢分享啊!
站长推荐 /1
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圣诞节,爱爱医也迎来了她的第十二个圣诞节。
爱爱医的新老站友,值此圣诞之际,紧张2014年的执考也结束了,执考得的滋味恐怕只有真正体味过的人们才能知道。或喜或忧,或甜或酸……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牛皮癣中药方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