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注射与静脉注射法的区别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在医院或诊所,常常可以看到输液的人群,这已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治疗方式。一些患者甚至会觉得到医院看病的目的就是要输液,否则可以在药店买些药就行了。只有输了液,病才好的快,治的好。
  如果细说关于输液的知识,多数人或许并不了解,比如输液为什么有时用“糖水”,有时用“盐水”,输液和肌肉注射有什么区别等等。为此,记者邀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药剂科丁庆明副主任药师讲一讲关于输液的几点常识。
  问题一:目前静脉输注的溶液有哪些分类?
  丁庆明:按体积分类,超过50ml的称为“大容量输液”,最常用氯化钠注射液(简称NS)、葡萄糖注射液(GS)和葡萄糖氯化钠(GNS)3种,单独或加入钾、镁等,补充人体缺乏的水、电解质或能量;0.9%的NS和5%的GS也常常作为载体,稀释其他需要静脉输注的药物,如抗菌药;一些治疗药物会直接制作成大容量输液,如奥扎格雷钠、莫西沙星、参芪扶正注射液等,可不经稀释,直接静脉滴注。
  问题二:输液时,有时用生理盐水稀释药物,有时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药物,这是为什么?
  丁庆明:选择用NS还是GS稀释药物,是有讲究的,首先看它们俩与药物间是否有理化上的配伍禁忌,相比NS,GS偏酸性,可能会加快酸性条件下不稳定药物的降解,如青霉素就绝对不能用GS稀释。NS也不是万能的,所含的盐离子能让某些药物析出,如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都禁用盐水稀释;另外患者的情况也会决定选择用NS还是GS,糖尿病患者就不宜用过多的葡萄糖注射液,有时还需要配合胰岛素一同使用。
  问题三:有些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一到季节转变,就想通过输液“通通血管”,这样做对吗?
  丁庆明:老百姓所说的能“通血管”的注射剂,确实有扩张血管、改善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但这些药往往药效维持时间短,需要每天给药,1~2周的短期给药,并不能产生长久的、持续的疗效。如果患者确实需要长期使用这些“通血管”的药物,我们建议可选择相应有效成分的口服剂型,服用方便,不良反应更少。
  问题四:有句话说:“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那么,输液治疗都可以用口服或肌肉注射替代吗?
  丁庆明:这句话不是所有条件下都正确的,不能盲从。药物的最佳给药途径不是只有一种,是否输液治疗需要遵循最佳(最安全)给药原则。有时某些药物用哪种方式都行,但有时只能选择某一种途径。比如控制血压的急救药物,只能用静脉滴注,而且是在严格控制速度的前提下。
  “能口服就不用注射”的提法主要针对慢性病治疗的时候――口服给药方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优先推荐。比如现在有很多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口服中成药(如银杏产品),疗效明确,对比相同成分的注射剂优先推荐口服,同时也能减少患者往返医院输液的奔波。
  “能肌注就不输液的提法也不完全恰当。”丁庆明强调,如果一种药物的说明书中提及了多种给药途径(肌注、静脉推注、静脉注射等),最佳给药途经不一定是肌注,而应由药物本身特点和治疗目的决定,不能武断地认为肌注就一定比输液好。
  比如常见的抗生素“青霉素”,如果选择肌肉注射,药物只能被稀释成几毫升液体,此时药物对局部的刺激性很大,疼痛明显。为此,在国内曾普遍使用苯甲醇作为配合青霉素肌注的局部止痛药。但由于苯甲醇对肌肉产生毒性副作用,曾造成我国很多儿童出现“臀肌挛缩症”,甚至跛行、致残,因此目前青霉素很少肌肉注射给药,但苄星青霉素例外,肌肉注射能延缓它的吸收,每月1次注射就可以。
  第二,很多针剂,特别是抗菌药的注射剂,在设计之初就是为了静脉滴注目的研发的,其中会加入不少辅料。如果稀释液太少,药物的刺激性较强,因此也不适于肌注。
  第三,由于给药量的限制,肌注给药一般不宜超过5ml,如果药物本身容量就很大,如中药注射剂常常一次就使用几十毫升,也无法选择肌注。
  第四,对于那些需要精确控制给药速度的药物,也不能选择肌注,只能通过泵入给药控制输液速度。
  问题五:近期输液费上涨,听说是因为使用了“精密输液器”,为什么要用这种输液器?
  丁庆明:输液器尾部都有终端滤器,“精密输液器”指使用了“精密过滤膜”的输液器,由于过滤膜和配套装置(粗滤膜、排气孔等)的成本高,造成输液器费用增加了数倍。尽管如此,我们仍推荐使用精密输液器。
  静脉输液器使用3~5微米的过滤膜,相比传统的15~25微米的过滤膜,能最大限度地去除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减少进入人体的致敏原,降低输液反应。
  过滤膜的孔径越精细,过滤速度越慢,所需的过滤面积越大,通过观察终端滤器的直径能初步判断自己使用的是否是精密输液器,精密输液器的过滤膜最小也有1元硬币大小,也有采用方形过滤膜的精密输液器。
  文/中国医药报记者 吴若琪
  图/来源于网络
  猜你喜欢
  以上为《中国医药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自助获取转载授权请点击“阅读原文”。
  精选留言
  加载中
  以上留言由公众号筛选后显示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提示:点击↑↑上方农事宝典关注我,看下集!什么是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各有什么特点?皮下注射是将药液注入动物的皮下组织,如颈侧皮下。药液通过毛细血管和淋巴系统吸收。皮下注射时,药液吸收缓慢而均匀,药液持续时间较长。
刺激性较大的药液对局部组织有强烈刺激作用,甚至可引起组织坏死;油类药液不易在皮下吸收,均不宜作皮下注射。肌肉注射是将药液注入动物的肌肉丰满的组织内,如臀部肌肉。肌肉组织血管丰富,神经分布较少,故吸收较快,疼痛较轻。刺激性不大的药液、混悬液和油溶液,均可作肌肉注射。
刺激性大的药液必须作肌肉注射时,应分点注射或注入肌肉深部。静脉注射是将药液直接注入动物的静脉血管,如颈静脉、耳静脉等。静脉注射时,药液很快例由毛细血管进入组织,迅速出现药效,常用于急救及大量药液的输入。刺激性较大的药液和高渗溶液也可静脉注射,因血流能迅速稀释药液,减少刺激性,但不可漏出血管外。混悬液及油溶液不宜静脉注射,前者易发生反应,后者易致血管栓塞。农事宝典(nsbdex)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nsbdex农事宝典官方专业为养殖提供、农事新闻、供求信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养殖设备、疾病控制与交流平台、敬请关注!热门文章最新文章nsbdex农事宝典官方专业为养殖提供、农事新闻、供求信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养殖设备、疾病控制与交流平台、敬请关注!&&&&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肌注与静注的区别
有网友问:一些药物注射剂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既可以肌注也可以静注,但有些注射剂却注明肌注(或静注),两者有这么区别吗?肌注和静注的方法可以互通吗?
&&& 虽然临床上有许多注射剂既能肌注又能静注,但是有一些注射剂只能肌注不能静注,或者只能静注不能肌注。譬如:1 不宜静脉推注的药物: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等氨基糖苷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直接静脉推注可以抑制呼吸.万古霉素静脉推注易导致肾损伤.乳糖红霉素静推可导致室性心率不齐;氯霉素为非水溶媒,更需禁止静脉推注。2&&不宜肌注:氯霉素、四环素盐酸盐,红霉素乳糖酸盐,万古霉素,两性霉素B,磷霉素,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等青霉素类,因对肌肉组织的强烈刺激,多采用静脉滴注。当然还有一些一次用量大于5ml的注射剂也不宜肌肉注射。
&&&& 肌注与静注的区别大概有如下几点:
&&&& 1、容量不同:肌肉注射,一般注射1-5ml,静脉注射,注射剂量较大,注射为10-50ml,滴静脉注可以达到几千毫升。
&&&&2、溶媒不同:一般静脉用注射剂且必须是水为溶剂,即使是乳剂也应是0/w型的。二肌肉注射剂可以用注射用油做溶媒,也可配制成混悬剂。&&&
&&& 3、药动学上有差异:肌肉注射起效不如静脉给药起效快。静脉注射后,药物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不经过肝脏的首期消除,较快达到有效血药浓度。但是,被人体清除的速度也相对较快。肌肉注射,药物是逐渐被吸收,可能较长时间保持血液中的药物浓度。相对于静脉注射来说,起效时间较慢,用药初始时间的血药浓度也效低。不过,相对而言肌肉注射的安全性就比静脉给药的高。&& 4、两者制剂标准不同:静脉给药的药品的标准比肌肉的高,如果静脉给药的药品所含杂质过多则最主要的引起不良反应多,所以如果将肌肉注射想改成静脉给药,必须做很多的试验,如疼痛、刺激性反应、热原、不溶性微粒、稳定性等。两者的制备工艺和添加的赋形剂也有区别。
&&&&因此,药品说明书上注明肌注的绝不能用于静滴。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总共55548条微博动态微博: 3&小时前&: 3&小时前&: 昨天&22:08&: 前天&19:11&: 前天&11:39&: 前天&11:36&: 3&天前&: 3&天前&: 4&天前&: 5&天前&: 5&天前&: 6&天前&: 7&天前&: 7&天前&: 7&天前&: 7&天前&: 7&天前&:
11:03&: 3&小时前&: 8&小时前&: 昨天&22:08&: 前天&11:39&: 前天&11:38&: 3&天前&: 3&天前&: 4&天前&: 4&天前&: 5&天前&: 6&天前&: 6&天前&: 7&天前&: 7&天前&: 7&天前&: 7&天前&:
查看: 4032|回复: 5
对于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用药量的疑问
签到天数: 772 天[LV.10]以坛为家III
查阅药品说明书时,发现一个问题。部分药品在肌肉注射给药与静脉给药时,用量不一样,为什么呢?这样是不是肌肉注射和静脉给药效果就会有差别?
例如:天麻素注射液,肌肉注射0.2g,静滴0.6g
& && && && &灯盏花素注射剂,肌肉注射5~10mg, 静滴20~50mg
& && && &&&喜炎平注射液,肌肉注射50~100mg,静滴250~500mg
请大家指点一下!!!
上一篇:下一篇: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2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赏列表共打赏了0次
还木有人打赏~
签到天数: 261 天[LV.8]以坛为家I
肌肉注射液局部浓度过高,容易出现不良反应,静滴是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稀释过后使用的,可不可以从注射浓度方面考虑
签到天数: 14 天[LV.3]偶尔看看II
还是考虑到局部刺激的因素吧
签到天数: 181 天[LV.7]常住居民III
这些药物现在大多只是静滴了
签到天数: 772 天[LV.10]以坛为家III
但是因为肌肉注射药品用量减少,那会不会影响药效?
签到天数: 192 天[LV.7]常住居民III}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静脉全麻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