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音障碍,吞咽障碍的治疗手法治疗。。。跪求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华东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吞咽障碍康复治疗
(一)康复训练可分为间接训练(基础训练)和直接训练(摄食训练)。&不用食物、只是针对吞咽功能障碍所进行的间接训练(基础训练),和应用食物,通过调整进食的体位及食物性状,并指导应用辅助吞咽动作等改善吞咽功能的直接训练(摄食训练)。1.间接训练&&&&间接训练从预防废用性功能低下、改善吞咽相关器官的运动及协调动作入手,为经口腔摄取营养做必要的功能性准备。由于间接训练不使用食物,安全性好,因此适用于从轻度到重度的各类吞咽困难患者。间接训练一般先于直接训练进行,直接训练开始后仍可并用间接训练。常用的间接训练方法有:⑴口唇闭锁练习:&&&&口唇运动训练可以改善食物或水从口中漏出。让患者面对镜子独立进行紧闭口唇的练习。对无法主动闭锁口唇的患者,可予以辅助。当患者可以主动闭拢口唇后,可让患者口内衔以系线的大纽扣,治疗师牵拉系线,患者紧闭口唇进行对抗,尽量不使纽扣脱出。其他练习包括口唇突出与旁拉、嘴角上翘(作微笑状)、抗阻鼓腮等。⑵下颌运动训练:&&&&可促进咀嚼功能,做尽量张口,然后松弛及下颌向两侧运动练习。对张口困难患者,可对痉挛肌肉进行冷刺激或轻柔按摩,使咬肌放松;通过主动、被动运动让患者体会开合下颌的感觉。为强化咬肌肌力,可让患者做以臼齿咬紧压舌板的练习。⑶舌的运动训练:可以促进对食丸的控制及向咽部输送的能力。可让患者向前及两侧尽力伸舌,伸舌不充分时,可用纱布裹住舌尖轻轻牵拉,然后让患者用力缩舌,促进舌的前后运动;通过以舌尖舔吮口唇周围,练习舌的灵活性;用压舌板抵抗舌根部,练习舌根抬高等。&⑷冷刺激(ice-massage):冷刺激能有效地强化吞咽反射,反复训练,可使之易于诱发且吞咽有力。将冰冻棉棒蘸少许水,轻轻刺激软腭、腭弓、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如出现呕吐反射即应终止刺激;如患者流涎过多,可对患侧颈部唾液腺行冷刺激,3次/日,10分钟/次,至皮肤稍发红。⑸构音训练:吞咽困难患者常伴有构音障碍,通过构音训练可以改善吞咽有关器官的功能。⑹声带内收训练:通过声带内收训练,改善声带闭锁功能,有助于预防食物进入气管。⑺咳嗽训练:吞咽困难患者由于肌力和体力下降、声带麻痹,咳嗽会变得无力。强化咳嗽有利于排出吸入或误咽的食物,促进喉部闭锁。⑻促进吞咽反射训练:用手指上下摩擦甲状软骨至下颌下方的皮肤,可引起下颌的上下运动和舌部的前后运动,继而引发吞咽。此方法可用于口中含有食物却不能产生吞咽运动的患者。2.直接训练&&&&直接训练的适应证是:患者意识状态清醒、全身状态稳定、能产生吞咽反射、少量吸入或误咽能通过随意咳嗽咳出。⑴体位:&&&&由于口腔期及咽期同时存在功能障碍的患者较多,因此开始训练时,应选择既有代偿作用且又安全的体位。开始可先尝试30o仰卧、颈部前倾的体位。该体位可利用重力使食物易于摄入和吞咽;颈部前倾可使颈前肌群放松,有利于吞咽。偏瘫患者应将患侧肩背部垫高,护理者于健侧喂食。⑵食物的选择:一般容易吞咽的食物具有下述特征:①柔软、密度及性状均一;②有适当的黏性、不易松散;③易于咀嚼,通过咽及食道时容易变形;④不易在粘膜上滞留等。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饮食习惯进行选择,兼顾食物的色、香、味等。⑶一口量:&&&&即最适于患者吞咽的每次喂食量。一口量过多,食物易从口中漏出或引起咽部滞留,增加误咽的危险;一口量过少,则难以触发吞咽反射。应从小量(1&-&4&ml)开始,逐步增加,掌握合适的一口量。⑷调整进食速度:指导患者以较常人缓慢的速度进行摄食、咀嚼和吞咽。一般每餐进食的时间控制在45分钟左右为宜。⑸咽部滞留食物的去除法:可训练患者通过以下方法去除滞留在咽部的食物残渣。①空吞咽:每次吞咽食物后,再反复做几次空吞咽,使食丸全部咽下,然后再进食;②交互吞咽:让患者交替吞咽固体食物和流食,或每次吞咽后饮少许水(1&–&2ml),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吞咽反射,又能达到去除咽部滞留食物的目的;③点头样吞咽:颈部后仰时会厌谷变窄,可挤出滞留食物,随后低头并做吞咽动作,反复数次,可清除并咽下滞留的食物。④侧方吞咽:梨状隐窝是另一处吞咽后容易滞留食物的部位,通过颏部指向左、右侧的点头样吞咽动作,可去除并咽下滞留于两侧梨状隐窝的食物。(二)其他治疗1.物理因子治疗⑴电刺激治疗:如Vocastim-Master吞咽言语诊治仪,通过颈部电极,输出低频电流,对喉返神经、舌下神经、舌咽神经等与吞咽、言语功能相关的神经进行刺激,强化吞咽肌群和构音肌群的运动功能。当患者主动吞咽时,还可接受同步电刺激,帮助完成吞咽活动。⑵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增强与吞咽相关肌肉的肌力,促进吞咽动作的协调性,达到改善吞咽功能的目的。2.针灸治疗&&&&常用穴位有风池、翳风、廉泉、人迎、合谷、内关、金津、玉液等。3.替代进食&⑴鼻饲法:经鼻插入胃管摄食,方法简单,但会使口腔、咽喉部分泌物增加,并妨碍吞咽活动,不宜长时间使用。⑵间歇性口腔-食管插管摄食:仅摄食时插管,痛苦小,且可避免留置插管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心理影响。便于保持鼻腔、口腔和咽部的卫生。因为食物经食管摄入,符合生理规律,有促进改善吞咽功能的效果。4.手术治疗&&&经康复治疗3个月以上,吞咽功能无改善的患者,应转耳鼻喉科或外科进行会诊,必要时可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⑴环状咽肌切断术:切断食管入口处的环状咽肌,缓解局部紧张,易于食物通过。⑵喉上抬术:适合于因喉部上抬不良或舌根部运动障碍所致的吞咽困难。⑶咽瓣成形术:由于软腭麻痹导致鼻腔和咽部闭锁发生障碍,吞咽时食团向鼻腔逆流。为加大吞咽压,可行咽瓣成形术。⑷胃造瘘:严重吞咽困难,需永久性经管摄食的患者,可考虑胃造瘘。&吞咽障碍的治疗方法&&摄食直接训练措施即进食时采取的措施,包括进食体位和姿势、食物的形态、食团入口位置、食物性状、一口量、进食速度、吞咽辅助手法及进食时提醒、进食环境等,并注意进食前后清洁口腔、排痰。(一)体位及姿势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关重要。最好定时、定量,能坐起来不要躺着,能在餐桌上不要在床边进食。但由于口腔阶段及咽腔阶段同时存在功能障碍的患者较多,因此进食的体位应因人因病情而异。开始训练时应选择既有代偿作用且又安全的体位。对于不能坐位的患者,一般至少取躯干300f印卧位,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以枕垫起,喂食者位于患者健侧。此时进行训练,食物不易从口中漏出、有利于食团向舌根运送,还可以减少向鼻腔逆流及误咽的危险。颈部前屈也是预防误咽的一种方法,因为仰卧时颈部易呈后屈位,使与吞咽活动有关的颈椎前部肌肉紧张、喉上抬困难,从而容易发生误咽。&&&&对于许多不同类型吞咽障碍患者,使用改变进食的姿势可改善或消除吞口因误吸症状。改变进食的姿势其原理是在吞咽食团时,让患者的头部或身体改变某种姿态即可解除吞咽障碍的症状。1.头颈部旋转&&&&头颈部向患侧旋转可以关闭该侧梨状窝,食团移向健侧,并且有利于关闭该侧气道。头部前倾并向患侧旋转,是关闭气道最有效的方法。适用于单侧咽部麻痹(单侧咽部有残留)患者。2.侧方吞咽&&&&&头部向健侧侧倾,使食团由于重力的作用移向健侧,同时,该侧梨状窝变窄,挤出残留物,对侧梨状窝变浅,咽部产生高效的蠕动式运动,可去除残留物。头部向患侧侧倾,可使患侧梨状窝变窄,挤出残留物。适用于一侧舌肌和咽肌麻痹(同侧口腔和咽部有残留)患者。3.低头吞咽&&&&&采取颈部尽量前屈姿势吞咽,可将前咽壁向后推挤,对延迟启动咽部期吞咽、舌根部后缩不足、呼吸道人口闭合不足患者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在这种姿势下吞咽的作用是:①使会厌谷的空间扩大,并让会厌向后移位,这样避免食物溢漏人喉前庭,更有利于保护气道;②收窄气管人口;③咽后壁后移,使食物尽量离开气管人口处。适用于咽部期吞咽启动迟缓(食团已过下颌,咽部吞咽尚未启动)患者。(陈长安,真性球麻痹患者,明显吞咽障碍)4.从仰头到点头吞咽&&&&&颈部后屈时会厌谷变得狭小,残留食物可被挤出,接着,颈部尽量前屈,形状似点头,同时作空吞咽动作,可改善舌运动能力不足以及会厌谷残留。适用于舌根部后推运动不足(会厌谷残留)患者。5.头部后仰&头部后仰时,由于重力的作用,食物易通过口腔至舌根部。适用于食团口内运送慢(舌的后推力差)者。训练时,指导患者将食物咀嚼并混合成食团后,头部即刻后仰并吞咽。头颈部的前倾和后仰能解决食团在口腔内的保留及运转,若食团转运至咽部仍不能触发吞咽时,应教会患者随意关闭气道。6.空吞咽与交互吞咽&&&&&当咽部已有食物残留,如继续进食,则残留积累增多,容易引起误咽。因此,每次进食吞咽后,应反复作几次空吞咽,使食团全部咽下,然后再进食。适用于咽收缩无力(残留物分布全咽)患者。亦可每次进食吞咽后饮极少量的水(1~2ml),这样既有利于刺激诱发吞咽反射,又能达到除去咽部残留食物的目的,称为“交互吞咽”。(二)食物的性状和黏稠度根据食物的性状,一般将食物分为三类,即流质如水、果汁等;半流质如米汤、羹等、糊状如米糊、芝麻糊等;半固体如软饭、固体如饼干、坚果等。食物的性状应根据吞咽障碍的程度及阶段,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来选择。容易吞咽的食物特点是密度均匀、黏性适当、不易松散、通过咽和食管时易变形且很少在黏膜上残留。临床实践中,应首选糊状食物,因为它能较满意地刺激触、压觉和唾液分泌,使吞咽变得容易。此外,还要兼顾食物的色、香、味及温度等。根据吞咽障碍影响吞咽器官的部位,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食物,并进行合理配制,可使用食物加稠剂调节食物的性状。(三)食团在口中位置进食时应把食物放在口腔最能感觉食物的位置,且能最适宜促进食物在口腔中保持及输送。最好把食物放在健侧舌后部或健侧颊部,这样有利于食物的吞咽。这种做法不仅适合部分或全部舌、颊、口、面部有感觉障碍的患者,也适合所有面舌肌肉力量弱的患者。(四)一口量及进食速度一口量,即最适于吞咽的每次摄食入口量。一般正常人每口量:流质1&-&20ml,果冻5~7&ml,糊状食物3~5ml,肉团平均为2mlo对患者进行摄食训练时,如果.一口量过多,食物将从口中漏出或引起咽部残留导致误吸;过少,则会因刺激强度不够,难以诱发吞咽反射。一般先以少量试之(流质1~4&ml),然后酌情增加。为防止吞咽时食物误吸人气管,可结合声门上吞咽法训练,以使在吞咽时声带闭合更好后再吞咽,吞咽后紧接咳嗽,可除去残留在咽喉部的食物残渣。为减少误吸的危险,应调整合适的进食速度,前一口吞咽完成后再进食下一口,避免两次食物重叠人口的现象。另外,还要注意餐具的选择,应采用边缘钝厚、匙炳较长、容量约5~l0ml的匙羹为宜,便于准确放置食物及控制每匙食物量。食团的大小和进食速度对某些患者能否顺利吞咽有一定影响。某些延迟启动咽部期吞咽或咽缩肌无力的患者常需2~3次吞咽才能将食团咽下,如食团过大、进食速度过快,食物容易滞留于咽部并发生误吸,因此,咽缩肌无力的患者慎用或禁用大食团。另外,根据患者吞咽功能情况,指导患者改变和适应饮食习惯,速度过快,提醒放慢,以防误咽。&(五)吞咽辅助手法吞咽辅助手法(&swallow&maneuver)目的是增加患者口、舌、咽等结构本身运动范围,增强运动力度,增强患者对感觉和运动协调性的自主控制。此法需要一定的技巧和多次锻炼,应在吞咽治疗师指导和密切观察下进行。此手法不适用于有认知或严重的语言障碍者。吞咽辅助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声门上吞咽法&适用于吞咽反射触发迟缓及声门关闭功能下降的患者。目的是在吞咽前及吞咽时关闭声带,保护气管避免误吸发生,由于患者表现为吞咽前及吞咽中咽喉肌不能充分收缩,可指导患者练习。操作方法:深深吸一口气后闭住气——保持闭气状态,同时进食一口食物——吞咽——呼出一口气后,立即咳嗽——再空吞咽一次——正常呼吸。这些步骤需先让患者吞口水做练习,如果患者可以在没有食物的情形下,能正确遵从上述步骤练习数次,再给予食物练习则比较稳妥。若以上方法不能立即关闭声门,则应反复训练喉肌内收(即闭气)。2.超声门上吞咽法&在正常吞咽中,是利用喉部上抬来完成杓状软骨向前倾至会厌软骨底部,喉部上抬可使杓状软骨接近会厌软骨的后侧表面。因此,杓状软骨向前移动的幅度可以减少一些。这是关闭呼吸道人口的正常机制。超声门上吞咽法的目的是让患者在吞咽前或吞咽时,将杓状软骨向前倾至会厌软骨底部,并让假声带紧密的闭合,以使呼吸道人口主动关闭。操作方法:吸气并且紧紧地闭气,用力向下压。当吞咽时持续保持闭气,并且向下压,当吞咽结束时立即咳嗽。超声门上吞咽法可在吞咽法开始时,增加喉部上抬的速度,对于颈部做过全程的患者特别有帮助。超声门上吞咽法也可当作一种运动,对于有正常解剖构造的患者,可以改善舌根后缩的能力。3.用力吞咽法&用力吞咽法是为了在咽部期吞咽时,增加舌根向后的运动而制订的。用力使舌根后缩,增加舌根力量,从而使食团内压增加,改善会厌清除食团的能力,此法可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吞咽。操作方法:当吞咽时,用所有的肌肉用力挤压。这样可以让舌头在口中沿着硬腭向后的每一点以及舌根部都产生压力。4.门德尔森(Mendelsohn)吞咽技术&门德尔森吞咽技术是为了增加喉部上抬的幅度与时长而设计的,并借此可以提升舌肌和喉肌,增加环咽肌开放的时长与宽度,使食管上端开放。此手法可以改善整体吞咽的协调性。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对于喉部可以上抬的患者,当吞咽唾液时,让患者感觉有喉向上提时,设法保持喉上抬位置数秒;或吞咽时让患者以舌部顶住硬腭、屏住呼吸,以此位置保持数秒,同时让患者示指置于甲状软骨上方,中指置于环状软骨上,感受喉结上抬。(2)对于上抬无力的患者,治疗师用手上推其喉部来促进吞咽。即只要喉部开始抬高,治疗师用拇指和示指置于环状软骨下方,轻捏喉部并上推喉部,然后固定。注意要先让患者感到喉部上抬,上抬逐渐诱发出来后,再让患者有意识地保持上抬位置。此法可增加吞咽时喉提升的幅度并延长提升后保持不降的时间,因而也能增加环咽段开放的宽度和时间,起到治疗的作用。以上四种吞咽手法总结为:①声门上吞咽法,在吞咽前或吞咽时,用来关闭真声带处的呼吸道;②超声门上吞咽法,在吞咽前或吞咽时,用来关闭呼吸道入口;③用力吞咽法,在咽部吞咽时用来增加舌根部后送力量,可以把会厌谷处的食团清干净;④门德尔森吞咽手法,用来增强喉部上抬的幅度与时长,借此增加环咽肌开放的程度与时长。门德尔森吞咽手法也能改善整体吞咽的协调性(六)进食时提醒(sensory&cues)进食时提醒以促进患者的吞咽,帮助患者减少吸入的危险。主要有以下五种方法:1.语言示意&例如照顾者在患者边进食边说“吞”提醒患者。2.手势示意&&&&例如照顾者指着自己的嘴唇以提醒患者在吞咽期保持嘴唇闭紧。3.身体姿势示意(physical&cues)&例如使用下巴和头的支撑器以提醒患者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4.文字示意&利用文字给患者和照顾者提供不断的提醒注意预防并发症。5.食物的味道和温度示意&冷觉可刺激触发吞咽反射,而热的液体可提醒患者慢慢吸吮液体。(七)进食环境&&&&通常,进食和吞咽是一种常规的日常活动,并不需要更多的思考。然而,存在吞咽问题的患者则需要加以注意以便促进吞咽和防止误吸。因此,吞咽困难患者在安静环境下进食,避免分心是非常重要的。在进餐时讲话会使患者忘记吞咽动作,从而影响吞咽。(八)进食前后清洁口腔、排痰正常人每两分钟左右会自然产生吞咽一次,把口腔及咽部分泌物吞人食管处理,进食后,口腔及咽部如有残留物会有异物感,能反射性咳出及清除,而吞咽障碍患者口腔及咽部感觉、反射差,环咽肌功能障碍患者唾液无法进入食管,通常容易流进呼吸道;进食后残留在口腔及咽部的食物容易随呼吸进入呼吸道,导致进食后潜在性的肺部。因此,进食前后口腔与咽部的清洁对于吞咽障碍患者预防肺部是一项重要措施。口、咽癌患者因放射线治疗破坏了唾液腺,导致唾液分泌不足而口干、、蛀牙等症状。因此,患者用清水或漱口水漱口,保持口腔湿润和清洁,以改善上述症状。在进食过程中,应用交互吞咽,可清理残留物。对于分泌物异常增多患者,在进食前需清理分泌物,才进食,进食过程中如分泌物影响吞咽,也需清理,以保持进食过程顺畅。&
发表于: 16:44
暂无评论,我来发表第一篇评论!
华东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华东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华东大夫提问
华东的咨询范围:
偏瘫、截瘫、脑瘫、骨科的康复治疗失语症及吞咽障碍病历分析-
主讲:吴东宇 主持:王如蜜、李宏丽
整理:李丽芳
吴东宇 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吴东宇1999年于华西医科大学获神经病学硕士学位,2002年于重庆医科大学获神经病学博士学位,2005年从解放军总医院博士后出站后,到宣武医院院康复医学科工作。他在各种神经康复疾病的评估的康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脑卒中或重度颅脑损伤造成的意识障碍程度评估、意识障碍的预后判断和促醒治疗;擅长脑损伤后痉挛以及运动障碍、失语症、吞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小脑平衡功能、共济运动障碍等康复治疗。主要研究方向是神经电生理和非线性动力学分析,一直致力于脑电非线性分析和经颅直流电刺激在脑损伤后运动障碍及痉挛、意识障碍、失语症、吞咽障碍等方面的临床研究。他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在《Clinical Neurophysiology》发表论文2篇,专著《神经康复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副主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研究。获得总后勤部医疗成果奖二等奖一项;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发明专利一项。现任《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审稿专家,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言语治疗学组委员。
首先第一个
患者张某某,男,60岁临床诊断:1、延髓前方占位:左侧椎动脉末段动脉瘤?
2、双额叶多发腔隙性脑梗塞
主诉:颈后部疼痛10+年,加重1+月
现病史:患者老年男,患者诉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后疼痛,持续性,后逐渐发展至枕部疼痛,无发热、呕吐、视物模糊、眼睑下垂等症状,一般自行按摩可缓解,1月前疼痛加剧,按摩不能缓解,遂至省人民医院就诊,头颅彩超示:左、右椎动脉流速降低,提示供血不足,头部MRI示:考虑左侧椎动脉末段动脉瘤,双额叶多发腔隙性脑梗塞,为求进一步治疗,至我院神经外科。
既往史:2年前发现高血压,最高达160&#mmHg。
辅助检查:( ,省人民医院)头颅彩超示:左、右椎动脉流速降低,提示供血不足,头部MRI示:考虑左侧椎动脉末段动脉瘤,双额叶多发腔隙性脑梗塞。
术后CT:桥前池见银夹影呈术后改变,余未见异常,符合栓塞术后改变。
术前造影:左右椎动脉增粗,左椎动脉颅内段远端见2毗邻宽颈动脉瘤(结果:左椎动脉瘤)
言语障碍诊断:吞咽障碍
VF因多方原因未能做成,训练内容为:基础训练+反复吞咽(用冰棉棒及牛奶冰棒)+SHAKER术+触发式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总共18次治疗(每天一次,再加严格监督的家庭训练,如吞咽30-100次,从最开始能喝1-3ML左右的水到吃牛奶冰再到可以进口进食普食)
我讲的方式有点不一样。
首先从分析诊断和影像学表现开始
1.延髓前方占位:左侧椎动脉末段动脉瘤?该诊断不知从哪里来的?
2.患者明显存在右侧额颞叶病变(出血),右侧额颞叶侧硬膜下积液,脑外伤?所以该患者主要是双侧脑损伤导致的假性球麻痹所致的吞咽障碍和构音障碍
大家怎么没发言啊?是不是我的机器有故障了?
CST八向21:15:21
大家都在听呢
DST21:16:21
CST21:16:34
ED21:17:26
AT21:17:26
ED21:18:42
AST21:18:00
ED21:18:58
AST21:18:45
AX21:20:16
ED21:21:29
AST21:28:44
ED21:30:10
ED21:31:33
ED21:33:05
AST21:37:52
ED21:39:27
AST21:39:56
CST21:44:13
ED21:46:03
DST21:46:08
AST21:46:35
ED21:48:01
ED21:49:25
AST21:58:21
BST21:58:43
ED22:00:05
BST21:59:07
ED) 22:00:31
AST21:59:37
ED22:01:20
EST22:00:45
ED22:02:00
EST22:01:07
AST22:01:36
EST22:01:35
AST22:02:02
DST22:02:30
ED22:03:43
AST22:04:40
ED22:07:10
AST22:07:33
ED22:08:59
A博22:07:51
ED22:09:03
EST22:08:59
ED22:11:01
EST22:09:52
ED22:11:17
AST22:11:54
ED) 22:13:10
EST) 22:12:07
AST22:13:42
ED22:15:08
CST22:14:21
ED22:16:34
EST22:15:33
CST22:15:37
ED22:17:12
DST) 22:16:27
ED22:17:44
EST22:16:54
ED22:18:08
DST22:17:14
ED22:18:29
EST22:17:50
DST22:18:20
EST22:18:41
ED22:19:59
EST22:18:48
DST22:19:23
AST22:19:40
EST22:19:40
CST22:19:53
EST22:20:27
ED22:21:49
tDCSrTMS......
CST22:21:18
ED22:22:42
EST22:21:28
AST22:21:57
AST22:22:08
EST22:22:29
CST22:23:08
BST22:23:09
ED22:24:48
EST22:24:02
AST22:24:21
ED22:26:03
AST22:25:25
ED22:27:40
AST22:27:27
E宣D22:28:51
AST22:28:33
CST22:29:07
DST22:29:19
ED22:30:49
AST22:30:27
ED22:33:09
AST22:32:49
AST22:34:51
ED22:36:12
AST22:38:47
ED22:40:44
AST22:40:31
ED22:42:13
AST22:41:16
ED22:42:47
AST22:41:43
ED22:43:43
AST22:42:45
ED22:45:29
AST22:44:20
ED22:46:26
AST22:45:26
ED22:47:01
AST22:46:15
ED22:48:06
APT22:48:14
ED22:50:02
AST) 22:48:44
APT22:49:31
ED22:52:44
AST22:52:53
APT22:53:01
DST22:53:08
AX22:53:17
EST22:54:32
ED22:57:51
AST22:56:36
ED22:58:52
AST22:59:06
ED23:01:48
AST23:00:50
ED23:02:31
AST23:01:30
ED23:03:13
ED23:03:48
ED23:04:35
AST) 23:03:06
ED23:08:58
AST) 23:08:43
ED23:10:49
AST) 23:10:06
ED23:13:51
AST23:13:10
ED23:15:37
ED23:17:46
AST23:16:46
ED23:18:26
AST23:17:21
BST23:18:16
DX)23:19:04
AST23:19:09
ED23:21:13
EST23:20:07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 北京哪里治疗脑瘫比较好_北京军区总医院
来源:本站
编辑:联创兄弟
更新日期: 10:22:24
  【名医徐如祥讲解:北京哪里治疗脑瘫比较好_北京军区总医院】
   小儿脑瘫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症,病变部位在脑,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及视、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那么,脑瘫引起的脑瘫儿语言障碍你了解吗?脑瘫儿语言障碍有何表现呢?让我们下面一起了解一下脑瘫儿语言障碍。
   脑瘫儿语言障碍:
   1、发声障碍:在脑瘫患儿中,不能随意控制呼吸的症状较多,尤其是严重痉挛型及混合型的患儿,常常出现呼吸障碍。
   2、语言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在脑瘫患儿中比较多见,这与脑瘫患儿多数处于被人们忽视的环境中生活,再加上智力发育迟缓有关。
   3、口部控制障碍:脑瘫患儿在口、面部功能障碍中,除了存在语言障碍意外,还兼有咀嚼障碍、吞咽障碍、口腔闭合能力差,经常流口水。
   4、共鸣、构音障碍:脑瘫患儿肢体瘫痪,呼吸肌、发声及构音肌群也会发生障碍,会呈现出多种构音障碍和说话方式。脑瘫患儿构音障碍原因不仅是下腭、口唇及舌软腭等的痉挛,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协调运动差也促使构音障碍。
   以上就是关于脑瘫儿语言障碍的相关介绍,相信您对脑瘫儿语言障碍也有了一些印象,若有其他问题可咨询在线专家。
  治疗脑瘫疾病 大多数人选择北京八一脑瘫医院
  生活中很多脑瘫患者想到最好的医院接受治疗,那么,如何衡量一家医院好不好呢?一家权威医院无论从医疗水平、硬件设施、服务质量各方面,都应名至实归的。而北京八一脑瘫医院是一家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作为脑瘫疾病治疗的旗舰航母,北京八一脑瘫医院常年由著名脑瘫专家坐诊。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团队引国内先进设备,经过多年科研攻关,研发出国家级脑瘫最新疗法――生物支架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疗法。“专业的治疗,周到服务,切实的疗效”,也让北京军总八一脑病医院赢得“全国最好的脑瘫医院”这一殊荣誉。
  2次获诺贝尔医学奖&&&& 治脑瘫国内最有效方法!  医院采用目前国际领先生物治疗技术“生物支架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疗法”治疗孩子脑瘫、脑发育迟缓、语言发育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诊疗康复效果显著。专家指出,孩子们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所以治疗发育迟缓必须采用综合治疗,也必须做到无副作用、无危害、健康、安全。北京哪里治疗脑瘫比较好_北京军区总医院.
  优势一:
30万例临床治疗,效果北京军区八一脑病医院最好;
  优势二:10年的临床科研实验,3年的临床治疗应用,治疗技术国际上也是屈指一数;
  优势三:创造0医疗纠纷率,治疗100%有效率,连续3年百姓放心医院!
  【温馨提示】:脑瘫疾病的治疗刻不容缓,关系到家庭幸福,国家兴衰,选择最好的脑瘫专业医院,才是治愈脑瘫疾病的根本,科学认识脑瘫,全面诊治才能从根本治疗疾病。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漯河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电话:010-
业务合作热线:QQ: 合作热线:
战略技术合作:QQ: 合作热线:您的位置: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研究进展
摘 要:目的:吞咽障碍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预后,本文主要通过文献复习了解目前诊断、评估、治疗的方法,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检索吞咽障碍的诊断,治疗等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病率与病变部位,病变大小,检查时机,检查的方法等相关,诊断手段有饮水试验、进食试验和X线吞钡检查、血氧饱和度测定等,X线吞钡检查仍是金标准。治疗主要有吞咽康复、低中频电疗法、肌电图生物反馈疗法、针灸等治疗。由于评价标准不一,疗效较难有可比性。预后取决于病变的部位,真性球麻痹预后差。结论:吞咽障碍的诊断、评估标准化,才能很好的评估治疗效果,进一步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
优质期刊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吞咽障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