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婴儿中暑怎么办办

夏季中暑怎么办 不同程度中暑的急救方法
下一篇: 上一篇:
相关 夏季养生 资讯
夏季是一年之中阳气最旺盛的季节,也是最容易出...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 女性 朋友在月经来临之前都...
Copyrights ©
闽ICP备号-1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内容均属参考,不做其他任何用处,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予以删除!热门搜索:
常见疾病查询
您的当前位置: &
& 夏季牛中暑了怎么办?...
夏季牛中暑了怎么办?
提问者:5151 悬赏:5分 | 来自: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 |
分类:牛羊类
| 浏览 350次
问题详细描述:
夏季牛中暑了怎么办????????
曾经处理的情况:
想得到什么样的帮助:
夏季牛中暑了怎么办?
已经有 1 条回答
该问题发表于: 10:17:59
&&1.炎热季节,役牛应早晚干活,中午休息,使役时多休息勤饮水;厩舍应宽敞通风良好;车船运输不可过于拥挤;经常冲洗牛体,保持清洁凉爽。2.病牛置于通风阴凉处,头放冰袋,冷水泼身,凉水灌肠,勤饮凉水。药物降温,可用2.5%氯丙嗪液10~20ml肌注,或混在生理盐水中静注,当体温降至39℃时,即可停止降温,以防虚脱。维护心肺机能,可先注强心剂,接着静脉放血1-2l,然后输注复方氯化钠或生理盐水2~3l。纠正酸中毒,可静注5%碳酸氢钠液500-1000ml。降低颅内压,可静注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500-1000ml,或静注50%葡萄糖液300-500ml。病牛兴奋不安时,可静注安溴注射液100ml或其它镇静剂。
| 来自:吉林,长春,长春市
曾回答过 426 个问题 &&被采纳 418 个问题
积分商城:
看图说病:
发病初期,常有数只病鸡突然死亡。患鸡初期有鼻液,半透明状,眼...
突然发病,体温40-42C。,稽留3天,故称三日热。皮温不均...
主要症状和病变:急性病例精神沉郁,排多量鲜血便,1-2日内死...
病牛最初高热,体温41-42C。,稽留热。肌肉震颤,寒战,食...
24小时客服电话
上网找兽药 就到35941
供应商服务
采购商服务
35941微信公众号
关注有惊喜,好礼码上到!
2006-版权所有 吉ICP证B-2-4-号
吉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号【技术贴】夏天兔子中暑怎么办。_垂耳兔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0,397贴子:
【技术贴】夏天兔子中暑怎么办。收藏
阿白麻是伪技术流,今天突然接到电话,阿白麻的另一只孩子抹布出现了异样,经过了解之后发现是中暑了,经过抢救之后已经脱离危险。夏天到了,兔兔都很怕热,特别是长毛的兔兔,容易中暑。下面是阿白麻转自网络的中暑时候的处理方法。希望大家耐心学习,以防万一。祝大家兔兔都健康。【中暑的症状】、   口腔、鼻腔和眼结膜充血、潮红,体温升高,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躁动不安或精神萎靡……这是比较初期的症状。
  口鼻都变得很湿,大量流口水,紧咬牙关,呼吸变得沉重或显得困难,心跳加剧,表情痛苦,身体瘫软……这就是重症了,此刻不急救,兔兔就可能休克、昏迷……【中暑的急救】、   一旦发生了这样的情况,在此刻立即抱起兔子冲医院不是明智之举,家长必须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我来说一下急救的步骤:
  一、避免过度的大动作,将兔兔迅速的平稳的移到凉爽通风的地方,放在阴凉的地板上。可以打开空调,但不要让兔子离出风口过近。
 二、用湿冷的毛巾敷在兔子身上(可以多用几条毛巾,打湿后放入冷冻室,用于替换)。可以将你家冰箱中的牛奶等冰镇的物品贴着兔兔身体,帮助它降温。若非常紧急,甚至可以淋湿它的身体。三、用冰块、冷毛巾等敷在兔子的外耳耳背及头部。   四、用人用的风油精滴几滴在病兔的鼻端、额头。
  五、灌服一些生理盐水(若没有,凉开水也可)。
  六、可给予十滴水2--3滴,或人丹2--3颗,少量温水调开灌服。
  七、帮兔兔把眼睛和口鼻擦干,擦干净,并安抚它。
  待兔子情况缓和后,建议你此刻可以拿起钱包,外出打车送它去医院了。不必介意你找的医生是否很懂兔子,只要是好的宠物医生就可,我一直强调养了兔子,家长就要为它事先挑选好一位医生,以备而不用。
  在送医途中,同样要注意动作轻缓,注意凉爽。将兔兔的头放平、脖子伸直,保持呼吸道畅通。
  到医院后请医生救治,可以从耳静脉适量放血,减轻脑部和肺部充血现象,同时从耳静脉补进适量的葡萄糖生理盐水。
  但家长还是要尽可能避免以上的情况发生,尤其是老年或体弱的兔子,更要小心呵护,注意观察。
我是来看风骚白的!~~~~~~~~~~~~
✄┈┈┈┈┈┈┈┈本楼由以下企业赞助回复
前排卖各种包子
哇,我在兔子百科上看见过一模一样的,楼主发的吗
登录百度帐号我的游戏推荐游戏
后查看最近玩过的游戏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夏天中暑怎么办 >
夏天中暑怎么办
  炎炎夏日如何防暑  近几日,酷热的天气炙烤着三晋大地,省城各大医院因中暑而前来就诊的人络绎不绝。为此,本版特将如何防暑降温的小知识奉献给大家,但愿它能为你提供一份清凉、一份舒适。  中暑是高温影响下常见的疾病,其原理是:  正常人体温通过大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使产热与散热得到平衡,恒定在37。C左右。  当周围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散热主要靠出汗、皮肤和肺泡表面的蒸发,还可通过循环血流,将深部组织的热量带至上下组织,通过扩张的皮肤血管散热。  如果人体在不通风闭塞环境工作,或烈日曝晒、高温环境下重体力劳动,流汗太多,补充水与盐分不够...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当体内有过量热蓄积,就会使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导致高热中暑。  中暑可分为:  1、先兆中暑 :  中暑者出现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心悸、无力、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体温正常或稍高,一般不超过37.5。C。此时若及时采取措施如迅速离开高温现场等,多能阻止中暑的发展。  2、轻度中暑 :患者面色潮红或苍白、出现恶心、呕吐、气短、大汗、皮肤热或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呼吸、等循环衰竭现象,患者的体温升高超过38℃以上,此时如及时处理:并休息几个小时。大都可以很快缓解。  3、重度中暑 :大多数患者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迷。并伴有昏厥、痉挛或高热。此前患者常有头痛、麻木、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等,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  4、重度中暑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中暑高热:体内大量热蓄积、中暑者可出现嗜睡、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无汗、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压下降、高热,体温可超过40度。  中暑衰竭:即体内没有大量积热。中暑者可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呼吸浅而快、晕厥、昏迷、血压下降等。  中暑痉挛: 即与高温无直接关系,而发生在剧烈劳动与运动后,由于大量出汗后只饮水而未补充盐分,导致血钠、氯化物降低,血钾亦可降低,而引起阵发性疼痛性肌肉痉挛:(俗称抽筋),口渴,尿少,但体温正常。本文由()编辑。  中暑时的紧急救护措施:  1、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  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使其平卧,头部抬高,松解衣扣。还可以在额部、太阳穴上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对于重症中暑者应该迅速将其送至医院进行救。  2、补充口服液体:  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并无恶心、呕吐,可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盐茶水、绿豆汤等,以起到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  3、人工散热:  可采用电风扇吹风等散热方法,但不能直接对着病人吹风,防止又造成感冒。  亦可头部冷敷,应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用冰块、冰棍、水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内,封严密即可),并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到皮肤发红。  4、静脉输液:  中暑衰竭者,失水较多时,应补充等渗葡萄糖静脉滴注;以低钠血症为主者,可给生理盐水静脉滴注;重症低钠血症而又见水中毒者,可给3%的高渗盐水静脉滴注。  中暑痉挛重症给5%的葡萄糖盐水静脉滴注,或用10%的葡萄糖酸钙静脉滴注。  出现感染时,应当选用抗生素治疗。  5、针灸治疗:  针灸与对轻中度中暑患者的治疗疗效显着,对中暑昏迷在送往医院之前的抢救往往也能起到很好的急救效果:  毫针疗法:以督脉及手、足阳明、手蕨阴经腧穴为主。  轻症取大椎、大陵、合谷、内关、委中、用泻法、留针30分钟;重症取十宣、委中、百会、水沟、曲池、可用三陵针点刺十宣、委中。头痛加头维;呕吐加中脘,点刺金津、玉液;心烦加通里;抽搐加阳陵泉;汗出肢冷加太渊。  6、刮痧治疗:  刮痧是民间传统治疗中暑很有效的方法, 在进行刮痧之前,先用热水一碗,加入香油两匙,取光滑的羹匙、铜币或铜钱一个,蘸油水,从病人的背心开始,轻轻地向下顺刮(切忌倒刮),并逐渐着力。如果是羹匙干了,可以再蘸再刮。直到局部皮肤泛红隆起,或显示紫黑色痧点,病人苏醒并感觉轻快为止。  若病势急重,出现剧烈腹痛,上不得吐,下不得泻,可去中药店买点痧疫回春丹0.2克,温开水吞服,以开窍逐秽。  中暑的预防:  夏天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带上充足的水。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少穿化纤类的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体弱者要少外出。  8种人易中暑  和普通人相比,一些身体素质较差或有其他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现中暑问题,所以在炎热的天气里自己和家人就更要注意。  老年人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肌体散热不畅。  孕产妇因为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大,身体虚弱,如果逗留在通风不良、温度较高的室内,就容易中暑。  婴幼儿的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又比较多,对散热不利。  炎热天气会使心血管病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血管的负荷。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的,他们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积蓄,所以容易中暑。糖尿病患者的机体对内外环境温度变化反应迟钝,虽然热量已经积蓄在体内,但病人的自觉症状却出现得较晚,易引起中暑。  患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因为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以使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原,让机体产热加速。炎症还能使机体释放出一些物质,使血管痉挛收缩,更不利于散热而容易中暑。  营养不良的人因为营养素的缺乏使血压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缩。他们还容易反复腹泻,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而中暑。  服用抗组织胺药、抗胆碱药、安眠药等的人也会产生血管收缩,使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容易中暑。  多喝淡盐水午后少外出  夏日发生中暑的多是一些打工者。其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过长,生活环境恶劣,房间闷热不通风,营养差是引起中暑的主要因素。  此外,年老体弱、孕妇、肥胖及有甲亢、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极易发生中暑。因此,一旦出现头昏眼花、乏力、口干、恶心呕吐、发烧、惊厥、抽搐、无汗、呼吸困难等症状,应马上在阴凉通风处休息片刻或用冷水、冰水湿敷,随后立即到医院就诊,如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合并症,甚至死亡。  要预防中暑的发生,除了尽量避免在日照最强烈的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外出,还应该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①保持室内通风,降低室温,室内起码要有电扇通风、降温;②高温下工作时间不宜过久,每天尽量不要超过8小时;③降低劳动强度,备好防暑降温饮料,尽量多补充淡盐开水或含盐饮料;④保证充足睡眠,多吃些营养丰富的水果和蔬菜。⑤尽量穿透气、散热的棉质衣服。  夏季良饮是热茶  盛夏酷暑,饮何种饮料为好?中医认为,惟热茶莫属。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溶在热茶中的咖啡碱、可可碱、茶碱和芳香物质,可兴奋大脑神经,有利于对体温中枢进行调控,并能强心利尿,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肾脏血流量,加快代谢,使体内多余热量随尿液排出体外。喝热茶可促进血液流向体表,汗孔洞开,汗腺舒张,促进汗液排出,散发热量。有人测定,喝热茶9分钟后可使皮肤温度降低1℃-2℃,降温可维持15分钟以上。  老年人因津液不足,口干舌燥,茶中含的茶多酚、糖类、氨基酸及多种芳香物质可刺激口腔黏膜,促进唾液分泌而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患有肥胖症、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的人,在炎夏易发生中暑,茶中的茶多酚、维生素C、酯多糖等成分,具有保护心血管健康,降低胆固醇和血脂的作用,并能保护造血功能,升高白细胞,增强抗病能力,因而饮茶对强身防中暑极有裨益。  但饮茶要讲科学,饮茶不可过量,茶水以清淡适中为宜,慢慢品味。  豆浆解暑又降火  夏天出汗多,能量消耗大,人们一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瘦,一方面要消暑,另一方面营养的补充也十分重要。但夏季营养流失太快,不容易吸收;而且进补容易上火,因此夏天进补要以均衡营养、降温去火为前提,不宜进食燥性补品。你可知道,小小一杯豆浆不但能达到进补的目的,同时还有消暑功效。  中医认为:豆浆性平味甘,有生津润燥之效,“泻胃火,治内热”、“利水下气,制诸风热”。众所周知,绿豆有降暑功效。以黄豆和绿豆为原料做成的“消暑二豆饮”,更具清热解暑、润喉止渴之效。同时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养分,经常饮用能均衡人体营养,调整内分泌,对降低胆固醇、减轻动脉硬化、高血压及保肝等有一定的帮助。  下面再介绍一种豆浆:百合莲子浆。  用料:百合10克、莲子肉10克、银耳10克;绿豆45克、冰糖或蜂蜜适量。  制法:将百合干和莲子肉用温水浸泡至发软;将银耳用水发开,洗净摘成小朵;将绿豆浸泡充分,与百合、莲子、银耳清洗干净,一起放入豆浆机网罩内,杯体内注入适量清水,机器安装到位。启动机器,十几分钟后,红枣莲子豆浆就做好了。可根据个人喜好趁热往杯体内调入白糖或蜂蜜搅匀即成。  特殊人群防暑套  路酷暑来临,很多抵抗力差的人,如:婴幼儿、孕妇、老弱者,在高温环境里一不留神就会中暑,抢救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悲剧的发生。因此,在高温天气下,这些特殊人群更应采取措施防中暑。  婴幼儿:应穿薄的棉质单衣,如果流汗要马上擦干,尽量不用电扇或冷气。外出戏水前应选择不含香精、防晒系数低于15的防晒乳液外擦。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室温不低于25℃。冷气房内最好放一盆水,以免干燥。  孕妇:衣着应凉爽宽大,多吃新鲜蔬菜、新鲜豆制品;经常用温水擦洗,不要盆浴;不要因为过于贪凉而导致感冒发生,此外要保证睡眠。  老弱者:保证每天不低于7小时的睡眠,调整饮食保护脾胃,不要多吃辛辣食品,要常吃清淡食物;由于天热汗多,因此补水显得很重要,每天要补充至少2500毫升的水分。  一旦有中暑发生,首先要搬离高温环境。用40%浓度的酒精或温水擦拭全身,并在额头、腋窝和腹股沟等血管浅表处放置冰袋。若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病情较重者,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家中应备些中药  藿香正气液(水、丸、胶囊):主要有降暑解毒、化湿和中之效。临床凡有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表现为感冒、呕吐、腹泻的患者,均可使用。  十滴水:主要用于中暑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肠不适等。在长途旅行、高温环境下工作时,可用此药预防中暑。  人丹:主要用于因高温引起的中暑头痛、急性胃肠炎(呕吐、腹痛、腹泻)、夏季感冒与水土不服等。  暑症片:具有降暑解毒、化痰开窍、调和胃肠之功效,多用于中暑昏迷者的急救,苏醒后即可停药。孕妇忌用。  另外,夏桑菊颗粒、下火王颗粒、抗病毒颗粒以及用菊花、金银花等沸水冲泡代茶饮,对防治夏日感冒、中暑等,均有良好作用。  中暑外治三法  刺血疗法取穴部位:十宣、曲泽、大椎、委中、金津、玉液。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放血,或大椎加拔罐。对轻症中暑,刺血后挤出数滴血,片刻诸症即可消失。重症中暑者每天可挤出紫黑血液0.5-1毫升,并给予清凉饮料,针后约10分钟患者神志即可清醒,继而热退汗出,诸症消失。  穴位按摩疗法轻症中暑,可取足三里、大椎、曲池、合谷、内关五穴,以单手拇指或双手指顺该穴经络走向,由轻至重在该穴位上掐压,缓慢疏推和点按穴位,反复进行3-5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痛、胀感为度。  重症中暑,除上述穴位按摩外,另增加人中、十宣、委中、阳陵泉、少冲五穴,以点掐、按压为主,每穴点掐、按压3-5分钟。经上述治疗后,若条件许可,给予清凉含盐饮料,或以银针针刺以上穴位,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擦药疗法取食盐一把,揉擦两手腕、双足心、两胁、前后心等8处,擦出许多红点后,患者即觉轻松而愈,适用于先兆中暑或轻度中暑。  科学用“两水”  入夏后,藿香正气水与十滴水几乎都成了家庭中必备的防暑应急药品,如果两种药冒然替用,必将引起不良后果。  藿香正气水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主治因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头痛昏重、脘腹胀痛、呕吐腹泻等症。中医认为,夏季虽然气候炎热,但因天气骤然变化而防御不及时或因室内空调温度过低等原因,均会受风寒之邪引发疾病。而内伤湿滞,则是指人体因受暑湿之邪而引起的脘腹胀痛、恶心呕吐、肠鸣腹泻等症状。夏季阴雨天气较多,是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当湿气侵犯人体脾胃时,则影响脾胃的功能而引发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藿香正气水可用于夏季感冒、肠胃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临床表现有恶寒发热、胸膈满闷、恶心呕吐、肠鸣腹泻者可以服用。  十滴水有健胃、驱风的功效,主治因中暑所致的头晕恶心,胃肠不适,腹痛等症。中医认为,当暑热之邪侵入人体后,上蒸清窍故有头晕或头痛症状。如果暑热兼湿,使脾胃升降失常,有恶心、胃肠不适、腹痛等症状,可急服十滴水。十滴水用于治疗中暑,属于暂短的急性疾病,病程仅数十分钟或数小时,故在发病时服用2-5毫升即可。需要提醒的是,因十滴水所含的药物成分有一定毒性,故不宜多服。  总之,藿香正气水主要擅长治疗夏季风寒湿邪所引起的夏季感冒、胃肠炎等疾病,治疗范围较广泛,既可治疗夏秋的各种感冒及胃肠炎等,亦可用于中暑而引起的胃肠不适。而十滴水仅用于中暑症,即暑热引起的头晕昏迷、胃肠不适等。一药主治风寒湿之邪所致疾病,一药主治暑热湿之邪所致疾病,两者的功效主治截然不同,因此应对症选用。.
转载请注明久久小常识网链接,谢谢合作!本文网址:
相关文章:
上一篇:下一篇:
&&热门常识 | Hot
&&推荐内容 | Recommended
| 找课件、教案、教学视频尽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婴儿中暑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