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正常一天大便几次次算正常

||广告合作:
||||||||||||||||||||||||||
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我国国民的便秘发病率约9%-13%,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哪些?应该怎样有效预防治疗便秘呢?
一天便便几次算正常?
美国自然医学博士吴永志的养生秘诀中的一条是:每天应排便三次,只排便一次算是便秘。他认为,每天食用三餐,也应排便三次。在12时前排便两次,在下午或睡前再排便一次。一天如果是能保持3~4次排便,不仅可以排除体内宿便,还能确保摄入的油,脂肪不被&&到肝脏,可减轻肝脏负担,并将大肠清除干净。有的人每天排便两次,早晚各一次;有的人,每天排便一次,或两天排便一次;有的人一天排便两三次。那么,成人到底一天排便几次才算正常呢?原国才认为,一般情况下,保持规律的每天排便1~2次,足以排除肠道废物。所以,每天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排便,排便1~2次,属于正常。但一天排便3~4次,如果没有腹痛及大便成分的异常,也属正常。两天或两天以上排便一次,则不正常。每天排便超过3~4次,则应到医院检查是否患有慢性肠炎,结肠炎等肠道疾病。
引发便秘的原因:
1、自发性:不是器官性的疾病,而是大肠迟钝、急躁性大肠功能异常,以及排便出口阻塞所致。
2、内分泌性:如怀孕时内分泌异常,或是有女性生殖系统疾病者。
3、神经性:例如糖尿病引发的周边神经病变、中风、长期服用利便剂等。
4、肠道性:例如肠扭结、狭窄、术后沾连、发炎、缺血、甚至严重痔疮、溃疡等。
5、心理性:焦虑、抑郁、适应不良等情绪病患者。
6、排便习惯不良:很多患者习惯在排便的同时做其他事情,这样很容易分散精力,且排便的时间也过长,不利于排便反射的连续进行从而慢慢引发便秘。
7、药物性便秘:服用了一些影响肠蠕动的药物也会引起便秘,如抗抑郁、抗胆碱类的。长期服用泻剂,一旦停药也会引起便秘。
日常生活防便秘:
1、重视早餐:早餐后,食物会引起胃及结肠反射,促使结肠产生蠕动,推动排便;
2、养成早晨饮水的习惯:起床后喝一杯开水或牛奶、蜂蜜、果汁,都有利排便作用;
3、适当进食杂粮:杂食五谷、蔬菜、谷物皮中含有的纤维素较多,对肠腔有刺激作用,有利纠正便秘;
4、停服泻药:便秘不能依赖泻药,可多吃些黑芝麻、胡桃仁、葵花籽、杏仁、桑椹子、火麻仁、松子仁等食物,润肠通便;
5、 保持乐观:精神上要乐观,悲伤、忧愁易导致便秘;
6、多做运动:散步、跑步、按摩腹部、打太极拳等都可以加强胃肠运动,易于排便。
【责任编辑:黄亚丽 】
热门点击排行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6 (广告)
联系信箱:
邮编:450016一天排便几次正常 排便几次是癌症征兆
本文导读:我们每天的排便次数决定着咱们的健康,一些肠胃信号总是能决定你的身体健康与否,那么每天排便几次才是健康的?排便几次是癌症的预兆?
性病,全名性传播疾病。STD是英文性传播疾病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缩写。性病是…
便秘(constipation)是指排便频率减少,一周内大便次数少于2~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
  成年人一天排便几次正常
  每天正常的排便次数为1-3次
  专家指出,根据个人体质、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差异,每个人每天排便的次数也是有差异的。总体来说,每天大便1-3次都属正常。但是据研究表明,60%以上的人每天排便次数为一次。如果一周的大便次数小于三次,那么基本可以诊断为明显的,需要引起重视了。
  如何保持每天正常的排便次数?养成健康的如厕习惯
  正常的排便情况与人体的健康是息息相关的。专家建议,养成健康的如厕习惯,才能保持每天正常的排便次数,培养健康的肠道和强壮的身体噢。
  1、有便意的时候要及时如厕,以免造成习惯性便秘。尤其是工作繁忙或者长期处于如厕地点较远环境的朋友,每天要按时解决,不要常忍便意噢。
  2、排便要专心,不要看书看报或者玩手机、ipad等。现在不少人都有排便时&自带娱乐&的习惯,如打电话、看书看报、玩手机等等。这种习惯非常不健康,会使得排便时注意力分散,便意消失,增加排便困难,导致排便时间过久。
  3、将每次排便时间控制在5分钟即可。如今不少人动辄需要十几分钟甚至半个小时来解决大便问题,把排便归结为一项费时间的&大工程&,其实不然。专家指出,每次的排便时间五分钟就够了,如果五分钟还没有排便也不要勉强。排便时间过久会引起痔疮等。
  4、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做运动。在饮食方面,定时定量,忌食辛辣、生冷等能够有效避免便秘情况的产生,帮助大便正常。另外,多出门走走,适量运动,对于肠胃系统的正常运转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喔!
  一天排便几次是恶癌征兆
  大肠息肉都会癌变吗?
  息肉其实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肿瘤性息肉多指腺瘤,特别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如果家族中一个人确诊,其他成员应进行相关并尽早,以防癌变。但即便是腺瘤发展到癌一般需要5~20年,而且癌变几率与腺瘤大小、数目、病理类型、部位,以及患者年龄性别相关。非肿瘤性息肉则指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基本不会发生癌变,但也要尽早切除。
  结直肠癌的病因:结直肠癌的发病与很多因素,如饮食习惯、遗传,结肠炎症等有关。
  1、饮食因素:如高脂肪低纤维饮食;动物蛋白、食物中亚硝胺及其衍生物含量高;摄入酒精;油炸;维生素A、C、E及微量元素硒缺乏等。在大肠癌发病中饮食因素被认为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在美国,上世纪50年代起倡导改变饮食习惯导致大肠癌发病趋势下降同样证实了这一点。而与之相对的,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国人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高脂、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在菜谱中日益增加。这也是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不断上升的原因这一。
  2、大肠的某些良变: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大肠腺瘤、家族性结肠腺瘤病、血吸虫病、大肠息肉等。患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超过10年者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高数倍,这是因为,肠道内的反复炎症,对肠道粘膜细胞是一种慢性刺激,这种刺激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粘膜细胞的生长失去控制,发生恶变。存在大肠息肉的患者也一样,其发生大肠癌的相对危险度是无息肉者的22倍,因为息肉本身虽然是良性的,但是息肉可能会恶变。
  3、遗传因素:据估计约20%的大肠癌病人中遗传因素可能起重要作用,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大肠癌。研究发现,大肠癌患者的子女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比一般人高2-4倍,约10%-15%的大肠癌发生在一级亲属中有大肠癌病史的人群中。
  4、职业因素与卫生习惯:缺少体力活动可增加患结肠癌的危险性。但一般不认为大肠癌是一种职业病。
  结直肠癌的:
  1、便血:是结肠癌最早和最常见的表现。轻者仅表现为偶尔有少量出血,须经过实验室测试才知道有少量出血,重者可表现有粘液血便、粘液脓血便或鲜血便,常被误诊为痢疾或痔疮出血而贻误了确诊时机。由于癌所在的部位的不同,出血量和性状各不相同,长期出血可产生继发性贫血。
  2、腹痛:部分病人以定位不确切的持续隐痛为首发或突出症状,部分病人仅腹部不适或腹胀感。当大肠癌合并糜烂、梗阻或继发感染,由于相应的肠段蠕动增加和痉挛,可出现明显腹部绞痛。有些病人表现为典型的不完全性肠梗阻性腹痛,即疼痛为阵发性绞痛,持续数分钟,自觉有气体窜过疼,接着有排气,然后疼痛突然消失,当这种症状出现在老年人时,应首先考虑大肠癌。
  3、排便习惯改变:多为排便次数或粪便性状改变,比如原来大便每天1次,最近不知道什么原因每天大便3~4次,或是说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以及大便形状发生改变,本来大便是软的成形的,最近突然像水一样,而且里边似乎有有血或是脓,多提醒肠道里面可能出现了问题,应该到医院进行建检查。(应当指出,这些症状在其他疾病中也很常见,因此如果你有上述症状应进行全面体格检查)。有些人还伴有里急后重感,尤其是发生于青年人时。如果没有其他原因(包括旅行、生活环境变化及服用土霉素等)而常常发生便秘腹泻等肠功能紊乱,且正规治疗两周以上仍无效时,应当引起注意,可能是大肠癌的早期征兆。
  4、贫血:男性病人,尤其是无其他原因的失血,亦无肠寄生虫病的人,如发现进行性缺铁性贫血,应想到有胃或大肠癌的可能性。(责任编辑:廖露)
新闻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每天排便几次才属正常_新浪健康_新浪网
每天排便几次才属正常
  排便是人体的正常行为,几乎每天都要进行。但我们是否了解这些身体排出的废物?美国“生活科学”网站4月22日刊文,总结了人们对大便的5个常见误解。
  误解一:每日排便是正常的、也是最好的。胃肠病学专家认为,如果粪便不是太松软或是太坚硬,人们从每天排便3次到每周3次都属于正常范围。也就是说,排便有规律并不意味着每天都应该排便,而是自始至终保持稳定一致的习惯。只有在排便频率发生突然变化时,才应引起注意。
  误解二:大便应该很臭。大便的气味不好闻,但也不应当有腐臭味。如果大便的气味极度难闻,那么可能是感染的迹象,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发展为节段性、或溃疡性。
  贾第鞭毛虫病(一种寄生虫感染)是让大便气味变得更臭的原因。如果排便时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去看医生。
  此外,人们一整天都在放屁是正常和健康的现象,因为它是肠道细菌在对食物进行消化时所生成的天然副产品。但是,与大便一样,放屁的气味持续恶臭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迹象。
  误解三:结肠需要很好地冲洗。从长期来看,清洗结肠对健康很有害,它在冲刷掉坏细菌的同时也把好细菌冲刷掉了,更糟的是,结肠中并没有太多坏细菌。
  有近1000种细菌生活在结肠内,对最后阶段的消化起到帮助作用,其中包括吸收水分、让膳食纤维得到发酵和吸收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K、维生素B1、B2等。清洗结肠的过程中,这些有益细菌和电解质会同时被冲刷掉。而且,清洗结肠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脱水、直肠穿孔、空气栓塞、血液感染和失去控制肠部肌肉的能力。
  误解四:多花些时间排便有益健康。长时间坐在马桶上排便并不是个好习惯。首先,在马桶上坐的时间太长易长痔疮,会引起肛门放松,随后是反复对直肠周围有助于控制排便的组织进行刺激,就会形成“肛垫”;它会导致痔疮,或是这个部位的静脉发炎。多项研究也发现,痔疮患者更有可能在马桶上长时间停留。其次是脏。大量研究表明,如厕时阅读材料或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人们受到粪便细菌的污染。
  误解五:排便更多,体重减轻更多。这种看法似乎与物理学定律相吻合:有更多的物质从体内排出,体重自然就减轻了。实际上并非如此, 很多人喝泻药或饮用“减肥茶”,希望通过排便减掉热量。但热量吸收主要发生在小肠内,而泻药针对的部位是大肠或结肠。▲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一天拉几次大便正常?大便怎样才算正常?[多图]_优优健康网
&&&&&&&&&&&&&&&一天拉几次大便正常?大便怎样才算正常?
一天拉几次大便正常?大便怎样才算正常?[多图]
 9:06:09
大中小
  提到大便,人们就忍不住想要捂住鼻子、蒙上双眼,因为它污秽不堪、臭不可闻。可是即使这样,大便也有它的利用价值。它就像一张晴雨表,既能反映吸收功能,又能提供某些疾病的重要信息。不管您是年轻人还是,学会了观察这种晴雨表,都有助于了解自己及其家人的健康状况。
1.重视大便的规律
  我们中医历来都很重视大便的作用。中医名著《黄帝内经》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儒门事亲》中说:“胃为水谷之海,日受其新以易其陈,一日一便乃常度也。”通过这两句话,我们能获得一个清楚的信息----大肠是一个传导的器官,传导的是胃里的水谷食物的残渣,一日一次属正常规律。
2.什么是健康的大便
  能做到一天一次排便当然最好,这说的多是理想状态,生活中也会由于各种原因有所变化。所以对于我们现在的大多数人来说,正常的大便次数在1天3次到3天1次,排出来的粪便质地柔软,呈条状,金黄或者黄色(某些特殊食物染色除外),也就是现在常说的“便”,而且排便通畅无异常感。这就是最健康的大便。不过,现在像如此健康的大便还真不多见,要么呈青色、绿色或者黑色,而且成形的也很少。
3.不规律大便的害处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不能做到一天一便,大便超过3天1次的则属于异常。其本身并不是什么大病,但十分痛苦,并带来很多并发症。宿便堆积在肠道,不断产生各种毒素,造成肠胃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口臭,导致面色晦暗、褐斑、肥胖、烦躁。宿便中的毒素进入血液,还会加重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宿便对妇女的影响也较大,可能会引起月经紊乱、子宫位置不正等。
4.不规律大便的原因
  而造成这种排便不畅的,主要有阴液亏损、气虚和大肠传导不利两方面原因。如果你去过水上乐园,就知道水上乐园的水滑梯上总会有源源不断的水,这样从上面滑下来的时候才会通畅,而那水起到的就是润滑作用,助于下滑。阴液就是大肠内的“水”,起着润滑肠道的作用。阴液亏损大多数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不节制等均可引起阴液亏损。这样的大便一般干燥硬结,多吃、可以缓解,例如、香蕉、,纤维丰富的、菠菜等可加快肠蠕动。
想了解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优优健康站」(微信号:uooyoo123)
上一篇:下一篇:
80807
62512
57470
53680
网名(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回复[]取消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正常一天大便几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