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远达性视网膜病变变2期(广东那家眼科医院...

Retcam3小儿广角眼底照相系统筛查早产儿的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探讨--《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2012年
Retcam3小儿广角眼底照相系统筛查早产儿的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体质量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临床分期、治疗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2年07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门诊使用Retcam3小儿广角眼底照相系统筛查的128例早产儿,对其中出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11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128例早产儿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11例。其中体质量g组发病6例,体质量g组发病3例,体质量g组发病1例,体质量g组发病1例。有2例5期病变,1例4期病变,3例2期病变,5例1期病变,均有出生后给氧史。5期患儿愈后差,4期患儿早期手术,存留一部分视力,1例2期患儿发展至3期,及时行视网膜激光治疗,愈后好,余2期1期患儿经随访均视网膜完全血管化。结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随出生体质量的增加而减少,随出生时吸氧的浓度和时间增加而增加。使用Retcam3小儿广角眼底照相系统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的重要措施。
【作者单位】:
【分类号】:R722.6【正文快照】:
Retcam3小儿广角眼底照相系统筛查早产儿的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探讨@邓燕$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330006
@殷小龙$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330006目的探讨不同体质量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临床分期、治疗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2年07月南昌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丽红;;[J];云南医药;2009年05期
赵普宁!570311海口市;[J];眼科新进展;1999年06期
梅芳;陈志钧;陈靖宇;;[J];山东医药;2008年03期
徐建仙;许丽琴;;[J];护士进修杂志;2007年01期
杨晓梅;;[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年17期
王颖;周丛乐;姜艳荣;黎晓新;;[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5年02期
梁丹清,方小燕;[J];护理研究;2004年20期
周丹虹,张志强;[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年08期
薛春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2年06期
谢兵;蔡善君;蒋模;;[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铁耕;;[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叶天惠;易永红;华丽;黄实;陈锦秀;;[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陈梅珠;陈国苍;高朋芬;;[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朱云霞;徐人燕;;[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田桂湘;李智贤;钟丹妮;马燕;丁雪明;;[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杨华姿;黄东明;朱建萍;高建慧;张志培;杨冰岩;陈新权;龙晓玲;伍淑雯;李文英;刘玉玲;冯敏之;王维琼;刘秀琴;韩玉昆;;[A];新世纪全国首届小儿综合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倪兴红;;[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闫旭;;[A];河南省第十二次妇产科、第十一次儿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李卓蓉;吴新萍;王晓霞;;[A];第二十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三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朱艳玲;苏秀翠;;[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段晓宏 李洁;[N];健康时报;2009年
吕斌;[N];大众卫生报;2008年
记者 谭允 通讯员 肖爱萍;[N];广东科技报;2008年
曹淑芬;[N];医药经济报;2007年
陆铁琳;[N];健康报;2004年
李卫芹;[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健康时报记者
戴志悦;[N];健康时报;2007年
宗筠 冯静 路璐 记者
方芳;[N];北京日报;2011年
风信;[N];医药经济报;2002年
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儿科博士 Jane Dickinson Carver 王生祥译;[N];健康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丽;[D];浙江大学;2012年
杨军;[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王玉环;[D];复旦大学;2006年
李春深;[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黄海娟;[D];复旦大学;2003年
曾凌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李志华;[D];复旦大学;2005年
陈彭;[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4年
曾凌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曾凯宏;[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鹤虹;[D];暨南大学;2005年
吴苔;[D];浙江大学;2006年
王欣宁;[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耿琳琳;[D];郑州大学;2003年
龚元杰;[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刘春丽;[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赵子艳;[D];中南大学;2010年
袁海琳;[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廖承琳;[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李神美;[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 广东惠州& 516001)
  【摘要】目的& 通过对早产儿进行视网膜病变(ROP)筛查,了解惠州市早产儿ROP的发病状况,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在2012年10月至9例(1038只眼)早产儿和低体重儿ROP筛查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随访至颞侧视网膜完全血管化或病变退化。结果 519例(1038只眼)早产儿和低体重儿中,发现各期ROP共29例,检出率 5.6 %;所有患儿均为双眼患病,其中包括1期19例,2期4例,3期5例,5期1例,提示早产、低出生体重、缺血和缺氧性脑病等影响胎儿发育的相对缺氧因素与ROP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早产、低出生体重及相对氧因素是ROP发生的高危因素。对早产儿进行ROP筛查并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控制病变,降低早产儿的致盲率。&&&&&&
  【关键词】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 新生儿筛查
  【中图分类号】R7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3-02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Prematurity, ROP),是一种发生于早产儿、低体重儿的未发育成熟的视网膜发生血管异常增殖所致的病变。近年来早产、低体重儿甚至极低体重儿的存活率不断提高,ROP发生率亦随之上升,该病占儿童致盲原因的6%- 18%[1]。2012年我院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签署ROP筛查合作协议,在我院设立&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中心&,从2012年10月正式开展此项工作,现将2010年10月至2013年2月本院通过双目间接眼底镜进行ROP筛查的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20004年我国卫生部颁发的ROP筛查标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出生体重&2000g或矫正胎龄&34周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根据新生儿科医生的要求超过以上标准但患有严重疾病的早产儿均应进行ROP 筛查。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门诊及新生儿科住院部接受眼底筛查的早产儿519例(1038只眼),其中男婴285例,女婴234例;出生胎龄27~37周,出生体重740~3800g,单胎者484例,双胎者33例,3胎者2例。
  1.2筛查方法
  所有接受检查的患儿于检查前1h 禁食、水,复方托吡卡胺眼药水散瞳(一般为每隔5min一次,共6次,点药后嘱家长压迫泪囊区)。待瞳孔完全散大后受试儿取仰卧位,盐酸丁美卡因眼药水行眼结膜囊表面麻醉,用婴儿开睑器撑开眼睑,用双目间接眼底镜(Keeler,美国)、巩膜压迫器、+28D非球面前置镜按先右眼后左眼顺序进行眼底检查。该项目均由同一位眼科医师操作。按ROP国际分类法的规定记录检查结果,先右眼后左眼。同一只眼出现不同分期的ROP病变,记录分期最严重的病变。检查结束后用抗生素眼药水消炎。为减少乳汁吸入,检查后30 min~2 h方可进食。
  1.3随访方案
  首次检查时间为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随访间隔因眼底血管发育情况而定。发现视网膜尚未发育成熟的早产儿,4周复查一次,直至周边部视网膜完全血管化;如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则转诊至上级医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确诊,我院对预后效果进行跟踪随访。
  2& 结果
  519例(1038只眼)早产儿和低体重儿中,发现各期ROP共29例,检出率5.6%;所有患儿均为双眼患病,其中包括1期19例(3.7%),2期4例(0.7%),3期5例(1.0%),5期1例(0.2%),3例视网膜出血。19例1期和4例2期经过定期观察病变消退,5例3期病变予转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术后效果良好,经定期观察,病灶无复发。1例5期首次筛查日期太迟,检查时病变已进展至5期,失去治疗机会。
  3& 讨论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Prematurity,ROP)是一种未发育成熟的视网膜发生血管异常增殖所致的病变。目前认为该病常发生于有高浓度吸氧史的早产儿或发育迟缓的低体重儿。ROP的发生率随胎龄、出生体质量的增加而明显下降。王平[2]等研究发现出生胎龄&30wk,31wk&出生胎龄&32wk,33wk&出生胎龄&35wk的发病百分比分别为31.11%,12.24%,4.04%,出生胎龄越低,患儿ROP发病百分比越高。这也证实了机体及视网膜发育不成熟是ROP的基础,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ROP发生率越高[3]。生后不规范的用氧是其主要的诱发因素。ROP的发生与吸氧方式及时间有一定的关系。有研究表明,应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的患儿发生ROP的可能性较应用机械通气或者持续正压通气的患儿较小。但并非所有的早产儿吸氧后都会发生ROP,其他诱发ROP的高危因素可能还有新生儿呼吸衰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感染、代偿性酸中毒等。这些疾病常使机体组织器官缺氧,加之治疗过程中又常常使用氧疗,如果不能规范的用氧,则更易诱发ROP[4]。
  ROP发生的病理基础是由于早产儿视网膜尚未发育成熟,主要是在周边部。在外界环境下,视网膜血管会出现一系列变化,如收缩、阻塞等,随后出现附加病变,如果病变缺乏有效控制,最终出现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斜视、弱视等眼部严重并发症。目前,视网膜激光光凝是治疗ROP较好的方法。对ROP早期筛查发现的阈值病变及时进行冷凝或光凝治疗,防止晚期病变的出现是ROP防治的关键[5]。本研究中,发现各期ROP共29例,检出率5.6%;所有患儿均为双眼患病,其中包括1期19例(3.7%),2期4例(0.7%),3期5例(1.0%),5期1例(0.2%),3例视网膜出血。19例1期和4例2期经过定期观察病变消退,5例3期病变予转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术后效果良好,经定期观察,病灶无复发。1例5期首次筛查日期太迟,检查时病变已至5期,失去治疗机会。考虑原因是由于医院及其患儿家属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其危害性未引起重视。
  我市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尚处于初期,尚需对于早产儿住院期间的Apgar&s评分、合并症、吸氧浓度及时间、吸氧方式等临床资料进行规范化系统采集,亦需对正常早产儿及行成功实施激光光凝术后的早产儿术后远期视力筛查、视网膜功能评价进行长期追踪随访。我市现仅有两家医院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需逐步开展ROP的防治,包括加强早产儿的管理,规范用氧,建立适合本地区的ROP筛查标准,制定实施规范合理的ROP筛查随访流程。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ROP筛查并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控制病变,降低早产儿的致盲率,避免因ROP而导致的医疗纠纷。在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同时可以筛查一些先天性眼部疾病如先天性白内障、眼底病变或者产道挤压所致的视网膜出血等病变。本次研究中共发现3例视网膜出血,均未采取任何处理措施,1个月后观察出血灶吸收。
  我院在筛查中发现,患儿家属对检查配合欠佳,甚至一部分患儿家属仅检查一次,未按医嘱定期随访至矫正胎龄42周或至颞侧视网膜完全血管化,考虑多是由于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其危害性认识不足。所以,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工作,首先需要提高新生儿科、眼科、产科等相关科室对ROP及其筛查制度等的认识,另外需加强早产儿甚至高危新生儿家长早产儿家长对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必要性及安全性的认识,了解其危害及早期筛查的重要性,定期随访,从而预防和减少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性致盲[6]。
  参考文献
  [1] 项道满,陈锋,毛娅妮等.计算机辅助间接检眼镜下正常早产儿眼底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特征观察[J].中华眼底病杂志,): 26-29.
  [2] 王平,陶利娟,高喜容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结果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
  [3] 冯斐,刘晓娟,赵培泉.泰州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61&&
  [4] Sears NC,and J.E. Sears,Oxygen and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Int Ophthalmol Clin, ): 17- 31.
  [5] 纪惠谦,梁敏.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分析[J].齐鲁医学杂志, ):151-152.
  [6] 张国明,曾键,黄丽娜等.深圳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分析[J].中华眼底病杂志,):38-40.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您现在的位置是: >
早产儿得视网膜病变的原因
早产儿得视网膜病变的原因
文章出处:江西博爱眼科中心
发布时间: 13:26
摘要:眼球壁的最内层为视网膜,早产儿的视网膜血管容易出现脱离的病变,好发生于早产儿、低体重儿和有吸氧史的新生儿,导致早产儿失明..
&&&&眼球壁的最内层为视网膜,早产儿的视网膜血管容易出现脱离的病变,好发生于早产儿、低体重儿和有吸氧史的新生儿,导致早产儿失明,足月出生的新生儿或在38周后出生的,眼睛内各种结构已基本发育成熟,所以视网膜发生病变的机率减少,但早产儿则不然,那么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原因有哪些呢?&&&&&吸氧是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原因之一,因为其身体发育不完善,缺氧、低氧时,血管会像藤蔓一样向四周生长,当外界给予充足的氧气时,血管生长就会停止,一旦停氧,视网膜血管则过度增生,导致视网膜增殖性病变而失明。并不是所有吸氧的早产儿都会发生眼底病变,有的在早期还是可以自愈。发生病变的早产儿往往是因为给氧标准掌握不好,氧气浓度过高、时间过长才会诱发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一般分为五期:&&&&&第1、2期为观察期&&&&&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尚未发育成熟,在某种因素的影响下如吸氧,变会导致视网膜周边血管会停止生长,视网膜中形成一条分界线,随着病情发展,分界线变宽、变厚,终止动脉、静脉迂曲扩张,该期有部分早产儿可自行消退,也有部分会进入第3期。&&&&&第3期是最佳的治疗时期&第3期时间很短,也是治疗的最佳时期,在此时期内使用进行治疗,预防新生血管形成,效果都会比较明显,有20%-25%的早产儿病情继续发展,进入第4、5期。&&&&&第4、5期&&&&&视网膜新生血管有机化膜形成,视网膜脱离或严重者视网膜全部脱离,整个玻璃体充满白色机化组织,直达晶状体后,形成&白瞳&,导致失明,这个只能通过手术的方法做玻璃体切割或巩膜环扎,做手术后的部分早产儿维持一定视力,但效果较差。&&&&&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每个父母都不希望发生的,但有时太多的因素没有预料时就会发生这样的病变,这样会影响小儿以后的一生,所以积极预防早产儿的出现对一个家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和宝宝的一生。推荐阅读文章:
以上是省中医院博爱眼科专家为您介绍的相关内容,希望给您带来帮助!如有近视眼、白内障等眼科相关疑问,请在线咨询或拨打眼科专家热线400-,博爱眼科专家会热心详细的为您解答!
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常委,全国中医眼科学本科教材副主编,中医眼科临床研究生教材副主编,中华中医药学会..
江西博爱眼科中心副主任。从事眼科医疗、教学、科研30余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以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和近视..
准分子激光近视眼手术凭着治疗安全性高和效果好等优..[]
读初中开始我就近视了,戴着眼镜很多事情都不方便做..[]
郑重声明:本站部份信息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江西博爱眼科中心,我们尽快处理!
江西博爱眼科中心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所有与本站有关的信息。赣ICP备号-1
Copyright (C) 2012 江西博爱眼科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南昌市八一大道445号江西省中医院门诊四楼(江西宾馆斜对面) 邮编:330006
联系电话Tel:400-(提供8小时×7天诊疗咨询服务)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简介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简介
南京市儿童医院眼科& 陈志钧
随着现代围产医学的极大发展和各种生命支持系统的改进,早产儿存活率不断提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由此造成的儿童盲目越来越多,应该引起妇产科、儿科和眼科医师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简称ROP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是眼底视网膜血管异常发育和增殖导致的病变,多双眼发病,见于眼早产儿,尤其是小孕周、极低出生体重者发生ROP的可能性较高,不及时检查治疗常导致双眼失明,因此必须由眼科医生进行检查。
一、ROP分期及眼底表现:&
ROP按照病变的程度分为5期(如下表),轻者表现为血管异常,可自然退化;重者出现视网膜脱离,严重影响视力。1-4期在外观上没有特殊表现,易被家长忽略。
ROP的分期和表现
视网膜表现
周边无血管区出现白色分界线
大部分自然消退
无血管区出现嵴样分界
大部分自然消退
嵴伴视网膜外新生血管增殖
约42%视力不良
部分视网膜脱离
全部视网膜脱离
Plus(附加)病变:后极部视网膜血管扩张、变形及虹膜红变。(以+标记)
二、ROP的筛查标准(卫生部):&
对出生体重<2000克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开始进行眼底病变筛查,随诊直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
2.&对于患有严重疾病有高危因素的早产儿筛查范围可适当扩大到出生体重<2200克或孕周低于34周早产儿;
3.&首次检查应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孕周+出生后周数)32周开始。
三、ROP治疗的“时间窗”:&
3期的视网膜病变范围超过连续5个钟点或累积8个钟点合并附加病变应及时进行激光或冷凝治疗可以终止病变的发展。3期到4期的发展仅仅几周时间,病情进展迅速,而1期到4期患儿的外观基本正常,不易被家长察觉,所以这个“时间窗”非常重要,过了这个“时间窗”视力难再恢复!
四、治疗原则:
1. 对3区的1期、2期病变定期随诊;
2.对阈值前病变(1区的任何病变,2区的2期+,3期,3期+)密
切观察病情;
3.对阈值病变(1区和2区的3期+病变连续达5个钟点,或累积达8个钟点)行间接眼底镜下光凝或冷凝治疗;
4.对4期或5期病变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南京市儿童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眼科工作近二十年,掌握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擅长先天性白内障和青光眼的诊断治疗,斜弱视的综合治疗,各型复杂儿童屈光不正的矫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期筛查,严重外伤及儿童复杂泪道病的手术治疗等。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
门诊时间:周四上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