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疑自己有同性恋倾向,但上海心理医生生说我...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大学生:我怀疑自己是同性恋倾向
你好!抱歉,又要麻烦你了。其实前面几天,我觉得自己心理上慢慢调适过来了。可是刚刚从噩梦中醒来(以前从来不做这种梦的)。
梦的内容是这样的:好像因为某件事,我被逼着做一件事(都不大记得了),好像在一个船上。然后我就感觉很难受,好像被坐在某样东西了一样,那东西还一直在动,只是始终没有插进去。当时好像怀疑了一下,接着就摸到了他的生殖器官(前面一段时间经常想到他笑的那个人)。再后来就是我光着身体见一个女老师(其实很年老了,是这里的本地人,只是看着比较年轻),她穿着衣服(貌似是睡衣),又笑着,我想去拥抱她,她后退,然后我意识到了些什么,就停下来了。然后就看到了一些同学的脸,他们聚在餐桌旁。再后来就被自己吓醒了。
我觉得真的很可怕,因为这个梦和下面的信息:治疗应在25岁之前实施才有纠正的可能;从他们的潜意识推测治疗效果,如有异性恋性梦、对异性恋情节或镜头有反应预后较好;如连梦中都是同性恋场面,预后差。
而我已经22岁了,又是很早熟的。真的不知道还有多少希望彻底摆脱自己的阴影。可是我又不得不努力。
因为看到其实我自己已经尝试调试了一段时间了。我发现对周围好几个男生都是有点紧张。不过我这两天发现,一些怀疑(比如气味,以及自己的身体变化)都只是心里作用,其实气味只是某种沐浴露或者洗发水的味道,而自己感觉微微的反应是因为裤子太紧了。前面还试着去解释了自己勃起的原因,最后一次,终于发现,那时候我要么是无意识,或者就是想着女生。
对于男性意识,我觉的我始终在培养,可是好像总是觉得有点不够。今天出去的时候,还有个已经工作的老乡还说我领导能力很强,也很成熟。可是,面对男生的时候,总觉得有那么一点不自信,虽然我知道,我给别人的印象总是很强势,很能干的。而且,我很怕别人怀疑我是同性恋,哪怕是精神的也不可以。另外,小时候还有一次经历,曾经被同学踢到过那个部位。高中的时候发现自己两边不对称,当时也怀疑了很久。这些问题都是在最近才得到解决的。前几天有段时间(在收到你最后一封信以后),怀疑自己是不是性无能。好在看了一部A片以后,又会正常地勃起了,可是看到女生似乎一次都没有过,也不知道是不是不正常。
我似乎是一个很多疑的人。大一暑假回家,我怀疑我会加害我的父母,菜刀放在卧室里(那时候住的是出租房),我竟然会担心我拿起菜刀弄死我的父母。感觉心里好难过,但那想象的情景是像真的一样。好在最后也没有做,也告诉了他们。他们表面上倒也没什么难受。而那个时候,好像正好美国发生了弗吉尼亚枪杀案。但这个影子,我已经走出来了。所以有时候,我就安慰自己,也许也是因为这样过多的怀疑了,才会觉得自己不正常。
我这是怎么了?我真的很希望看清自己本来的面目,可是,我总是在怀疑自己。而且,那种怀疑竟然可以这样真实的可怕。
这位朋友:
你好!根据你信中所述的情况,首先我肯定地告诉你:你既不是同性恋倾向,也不是什么双性恋!你是一个非常正常的异性恋者!其实你的问题的出现是你先入为主的怀疑所以起的,比如,有关与同性性交的梦境、与亲人乱伦的梦境、与所熟悉或不熟悉的人性交而无法插入的梦境等等,我在结婚前也常常有这些梦境出现,只不过当时没有目前这样发达的网络,同时也没有去关注它罢了。另外,弗洛伊德指出,在人的本性里男女两种本质并存。也就是说在同一个人的身体里既有男性的基因,也有女性的基因。波斯菲尔德在《性与文明》一书中指出:在男女青少年性器官发育成熟前,均有强烈的同性恋倾向,当事人不一定能意识到,根据环境的不同,确定进一步的取向。青春期过后,同性恋倾向仍保留在人的性本能中,但在正常环境中,它或被压抑,或导向其他渠道。这就是说同性恋倾向人人都有,所不同就是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性取向。其实你所选择的是异性的性取向,所以我在前面肯定地说你是一个异性恋者。
你目前之所以“觉得真的很可怕”,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在没有谈恋爱、没有结婚之前的人群之中,有不少人怀疑自己是同性恋或性无能,这本来是很正常的心理,但是你却把正常的心理现象当成了异常来怀疑、暗示和摆脱,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你惧怕自己是同性恋倾向而努力摆脱和克制,结是越是努力地克制和摆脱,就越加恐惧进而让自己笼罩在了恐惧和害怕的恶性循环之中,所以使自己感到很苦恼、很痛苦。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既然未恋、未婚的人群之中有不少人怀疑自己是同性恋或性无能是很正常的心理,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去摆脱它,要任凭它存在,并把它接纳为自己特殊的思考爱好,不要把它看作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像对待天气的变化一样——顺应自然,该做什么事就去做什么事,坚持把自己该做的事和能做的事做好,只要你不再去在意它,那么它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你的问题其实是非常正常的问题,正如我所说的你是一个很正常的异性恋者。你错就错在把自己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现,当作异常来看待,并不断地加以摆脱,所以也就把自己挤进了牛角尖。如果你把它看作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并让它存在而不有意识的去摆脱,那么你内心的痛苦也就减轻了,久而久之你也就会把它忘记。其实你的问题就像失眠一样,你越担心就越睡不着觉。如果你给自己说,我只是很短的失眠问题,过一会儿就好了,如果这样去想,失眠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你的这个问题也和失眠担心睡不着觉一样,如果你给自己说,我只是把人人所共有的正常心理和行为现象给突出了,只要我不去关注这些事情,那么过一段时间就调整好了,如果这样想和这样做,你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前面我已经肯定地对你说过,你的性倾向是异性性倾向,你的行为表现也是一个异性恋者!至于你说“我觉得真的很可怕,因为这个梦和下面的信息:治疗应在25岁之前实施才有纠正的可能;从他们的潜意识推测治疗效果,如有异性恋性梦、对异性恋情节或镜头有反应预后较好;如连梦中都是同性恋场面,预后差。”这就像我们在身体不爽情绪低落的时候看医学书籍,读到哪个临床症状都觉得自己与之相似;当我们在身体爽快情绪高涨的时候,看到哪个临床症状都觉得与自己无关。同样的道理,当我们在怀疑自己的心理状态之下,由于我们的心绪被自己所指定的情景所控制,所以我们很容易按自己所指定方向去看待,所以就很容易得出不适合于自己实际状况的判断。
根据我上面对你的解答,我可以肯定地说:你目前的心理是一种暗示和投射心理在起作用。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再次强调一下第二封信中我所说过的“诸法无我,万法唯心”“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看什么事情,有了先入为主的看法,那么他的心理就会不断受到暗示,在心理受到暗示的情况之下,就会出现与自己真实情况相左的心理和情感表现。
希望你在看这封信的时候结合我前面给你的回信反复琢磨,相信你会感悟到你是一个正常的人的,你的朋友杨永龙一直在关心、关注和爱护着你,我也相信你会在切实的领悟和发现真实的自我中阳光快乐起来的!
你好!我发现的确是暗示在起作用了。因为人总是有无穷的想象力的,也就是,其实只要不停地暗示自己去想,任何性行为都是可以想象出来的,没什么不正常的。而这样的一个梦境,其实是我平时一直试着摆脱的想象,并且感觉到痛苦的并且极端抗拒的(包括在梦里),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心理暗示吧,不知道分析得是否正确。
昨天和一对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聊起他们的历程,我发现自己对恋爱的观念的确很狭隘。再看了下你的解释,发现自己从前对感情的追求太过理想化,对那种一见钟情、轰轰烈烈的感觉想得太多了。也许这也是所谓的"欲速则不达"吧。其实仔细想来,她的确为我付出了很多,我感觉那时的自己好奇怪,对那种悉心的关心,是无动于衷的。而今天,突然觉得自己开始感动了,又看到预科时期拍的照片了,突然觉得她蛮可爱的。而那时候的我,也许只是为了摆脱一种状态,在情感上也没有努力地付出。我的内心,也因为自卑,一直在给自己一种暗示,认为自己不配拥有一份感情。而昨天夜里居然又梦见她了,而且是我向她要求重新开始。我和她现在还是好朋友,可是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现在继续发展下去。比较担心的是,也许喜欢得越深,因为责任,自己会给自己的暗示也会越多。因为我发现自己已经暗示自己太久了,我不知道,同时经营这样的一份感情,会不会让我崩溃。唯一确定的是,我现在很喜欢她,她也很喜欢我。我们至少可以彼此了解得更多,多一个知己也没什么不好的。
现在,我能感觉到乌云正在从心灵里散开。脸上的笑容是来自内心的。其实困难并不可怕,每一次克服困难以后,我有了更大的决心,我都会变得更强大。而这一次的困难,不是一个人克服的,我更是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一些真情。也许表面上看是浪费了很多时间,但是,我重新开始寻找自己的价值和信心,这才是最重要的。很感谢你!
这位朋友:
你好!你的自我分析非常到位,认识的也非常好。我们知道,人的某些情绪和行为有这样一个特点:我们越是有意识的摆脱,它就会越加紧紧的缠着我们不放。比如,焦虑、紧张、抑郁和恐惧等负面情绪以及掏兜、挤眼、口吃等行为,我们越是过分关注,那么它们就会越加的变本加厉。这其实就是你上面所说的暗示,我们有意识的摆脱,其实是在强化暗示的进程。当我们出现了某种负面情绪、观念以及行为的时候,只要我们不把它当作一回事儿,即就像对待天气风云雨雪、阴晴冷暖一样顺其自然,那么我们的负面情绪或行为就得不到心里的暗示的强化,自然而然我们的负面情绪或行为就会随着时间、地点和处境的变化而消失。
另外,关于发展人际关系和谈恋爱,只要我们抱着诸如化学原子中的自由电子之间的碰撞一样,有的碰撞是弹性碰撞,有的是非弹性碰撞,有的仅仅是相互之间擦了一点边,有的就干脆发生不了碰撞,……的心理和行为去与他人结交,那么就会出现得不狂喜,失不懊悔,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与他人交往和发展情感。当我们把握住了人际交往犹如化学原子之中的自由电子运行、接触的原则以及心态,那么我们就会以积极的心态和行为来进行自我调节与调整,那么我们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之中就会淡化交往目的,以结交平常朋友的心态与他人交往,至于爱情嘛就像自由电子运动一样任其自然的让自己去碰撞好了。
你说“其实困难并不可怕,每一次克服困难以后,我有了更大的决心,我都会变得更强大。而这一次的困难,不是一个人克服的,我更是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一些真情。也许表面上看是浪费了很多时间,但是,我重新开始寻找自己的价值和信心,这才是最重要的。”这种思想和认识上的转变,让我觉得你一下子长大了,而且也觉得你已经找到了解决自我问题的金钥匙,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出色的你一定会创造出色的你自己的!你的朋友杨永龙即日。
你好!这两天,我试着顺其自然,感觉好了很多。虽然有时还是有些痛苦,但知道了原理以后也就不觉得自己不正常了。而今天,从朋友那里拿到一本关于哲学的书,书名叫做《苏菲的世界》,书的内容写的很浅显。然而关于弗洛伊德的那套理论解释的很清楚,关于潜意识的困惑也豁然开朗。
说起来挺好玩的。小的时候总是认为自己身体肯定不健康,然而看到周围的老人或者从媒介上看到别人去世的时候,总是担心自己也会患上绝症。而看到电视里某些疯狂的人杀死周围的同学或者父母,也会想象自己做同样的行为。而且这两件事情也让我不安了很久(第一件差不多在小学五六年级,第二件事情则是上了大学以后)。而现在担心的事情,差不多就是从高考前的那么一个月开始的,原本很偶然的对于潜意识的释放,被我看成了很异常的事情。以前也看到了一些意识和潜意识的内容,可是上面的解释总是不完整,以至于我会认为潜意识就是人的本能。而今天,这个问题也已经迎刃而解了,感觉又轻松了很多。其实平时只要很真诚地对待朋友,不要担心别人怀疑自己,不管自己是什么心态,人生也就变得海阔天空了。
我是一个过于理性的人,尤其在经历了那么多失败以后。人不得不变得理性。而学校的教育告诉我,面对失败不要放弃,我只是体会到了永不言弃的精神,却没有做到真正的乐观和自信。现在懂得了,永不言弃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有一颗始终阳光的心,来直面内心的那些阴沉。我感受到了,自己在慢慢地变得乐观起来了。
看了你那么多的咨询,其实很多同学的问题我也感同身受。尤其我的中小学时光也不是一帆风顺,但最后结果总算不错。我愿意和那些同学一起分享曾经成长的经历,尤其是那些渴望提高成绩的同学。我愿意告诉他们怎样坦然面对升学压力,毕竟,我也刚刚走过那段时光,也面对过相同的尴尬。
写了那么多,就此搁笔。祝你工作顺利,每天好心情!
这位朋友:
你好!看到你心态的变化我非常高兴,相信你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与自我调节一定会更加阳光灿烂起来的!
我们常听别人说“山不转水转,事不变人变”“车到山前必有路”等等。在此我给你举一个例子:8-6=2;8+6=2。如果我们从数学的角度来看的话,显然第二个等式是错误的;如果我们变化一个角度从生活中来看,早晨的八点加上六个小时就是下午的两点,晚上的八点加上六个小时就是凌晨的两点,那么第二个等式也是成立的。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不可以发现有些问题的解决是需要理性的,有些问题的解决是需要感性的。再比如,当阳光照射到三角梅的时候,三角梅稚嫩的枝头就耷拉了下来,我们由此断定它缺水、缺肥而使劲的给它浇水施肥,结果水过多促使它根部腐烂、肥过多促使它“烧伤”毛细根须,果真它的枝头乃至叶片一直耷拉了下来。其实三角梅的生长规律是阳光照射的时候枝头耷拉,阳光落下的时候枝头挺直,就是这一耷拉一挺直,让它长粗长长而生机勃勃。人的发展、成长和成熟也和三角梅的这种长粗长长的规律是十分相似的,所以先秦思想家老子就提出了“道法自然”。我们过去一直是从校门走出又进校门,仅仅是听从和学习了“一师”的教诲和行为,殊不知人的成长是需要学习和听从“三师”(学校之师——父母和老师、社会之师、自然之师)的教诲和影响,当我们真正领会了老子的“道法自然”,那么所谓的“永不言弃”、“永不言败”以及“乐观和自信”也就会成为自然而然合二为一的事情了。
你是一个聪明人,同时也是一个善于学习和观察的人,我相信通过你自己的学习、观察、总结和调节,你的一切问题都会得到顺利解决的。同时也建议你到我的博客仔细看一看《学习爱&&学会爱(1)》《学习爱&&学会爱(2)》,《》,它们将有助于你更进一步的提高你的思想和认识。你的朋友杨永龙即日。
你好!谢谢你又一次的回信。前几天心情又放松了很多,感觉自己终于在除去自己的伪装,直面周围的同学了,心里也不会觉得那么疲倦了,这种感觉很棒!这也是高考前才有的感觉。偶尔还是会怀疑自己,不过今晚鼓足勇气到youtube上看了同性恋拍的片子,刚开始有点紧张,后来一点感觉也没有了,于是更确信了你的推论。我想我还是有决心和信心走出自己的套的,虽然我不知道还要多久。另外,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条——看A片的时候,由于镜头处理不当,很多人都对男子的身体开始羡慕起来,如果你的朋友对你说某某A片的男子很壮,或者很性感,可能由于欣赏角度的问题,他已经有了GAY倾向了……而且以后会越来越严重,一直变成0为止。我是看《色戒》未删节版的时候,好像注意到了梁朝伟的眼神和身材,我不知道这样的话,会不会胡思乱想以后,就变成同性恋。因为我现在22岁,距离他们最终判断的标准25岁还有3年。也许这也是因为我担忧而产生的暗示?
另外生活还有一点让我感觉并不自信,我似乎很难融入周围朋友圈的。我的体育不好,也不喜欢看足球和篮球类的节目。平时游戏也打得很少。就这些的话,就决定我没有太多的朋友,总觉得自己总是孤零零的一个人走。周围的人都对我很客气,平时过来也只是讨教学习或者叫我修电脑。虽然咱们大学的校友聚会都是我组织的,平时别人也习惯了依赖我,而每次活动联系完以后,他们归他们玩。我还是一个人,反而感觉更加寂寞。其实这个年纪真的很难提高自己的体育水平了,我努力过,但我确实没有运动天赋。而对于打游戏,我真得无法接受他们通宵训练,我无法达到他们的水平,付出的代价也太大,这更是对大学时光的浪费。也许是我对于朋友的要求太高?我尽量真诚地面对周围的朋友,可是,似乎他们总是有了问题才找我,而很少与我一起分享快乐。是不是因为我给他们的印象太死板了?
我发现很多时候,不管学习考试,还是生活,结果总是比我想象的要好,甚至好很多。也许是因为那次中考失利的缘故吧,整个人从一个很年少轻狂的少年变得悲观保守了很多;可是,现在已经大学了,考试的条条框框早已打破,我却发现想要打破自己设的条条框框,却无从下手了。
又写了那么多,谢谢你总是抽出时间来回答我很幼稚的问题。
这位朋友:
你好!关于同性恋的问题其实我在上面的回信中已经给你讲了很多,在此我也就不再多作解释了。对于你曾在前面的信中提到过的两条,再加上这封信之中提到的这一条,由于你认为自己是同性恋倾向的这个先入为主的心理暗示,所以一直以来让25岁这个“死结”纠缠着。其实前面我与你的交流和探讨以及你的种种表现,我做出的判断是:你的性倾向是异性性倾向,你的行为表现也是一个异性恋者!至于欣赏和羡慕同性的肌体和眼神的问题,我认为是非常正常的,比如在我们上大学的时候,我们有许多同学就对施瓦辛格、大岛茂肌体以及表情非常欣赏,有时甚至会模仿他们的形容动作,由于当时对同性恋的问题并没有像现在这样更多的报道乃至五花八门的“归结”,所以我们都认为是非常正常的,事实上我们当年欣赏和羡慕施瓦辛格、大岛茂肌体以及表情的同学,至今为止并没有发展成为同性恋,由此可见你所参考的这些东西是比较片面的一家之言。眼下又有许多十六七岁同学欣赏刘德华、周杰伦等,我们认为这也是由外化岛内化的一个非常正常的过程。所以我还是坚持你的问题是由你自己先入为主的暗示所造成的,你的异性性倾向也是确定无疑的(美国心理学会对同性恋问题的定义:“问:性倾向可否选择?答:不,一个人不能选择是同性性倾向或异性性倾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性倾向在青春期早期没有性经验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虽然我们可以依照我们的感觉选择是否进行实际的行动,但是心理学家认为性倾向不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也不能自由的改变。)。所以你大可不必对此来进一步怀疑或暗示自己,让自己毫无根据的来遭受痛苦的折磨!
关于结交朋友的问题,从你信中所述来看你已经表现得相当不错了。我们知道,朋友的“朋”是由平起平坐的两个“月”字组成,同时这两个“月”字之间又有一定的间隙。这一方面是说思想、志向和爱好相似的朋友之间平时是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依赖的;另一方面是说朋友之间是有各自独立的空间的,无论多么亲密的朋友(包括恋人、爱人)也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如果缺乏了这样的空间,一方面朋友就会变成“用友”(无思想,无主见、被动),那么这样的朋友就会变成任我摆布的玩偶,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就会心生厌烦将其抛弃;另一方面也是说朋友并不一定要天天在一起卿卿我我,而是相互需要的时候朋友就在身边。所以“我尽量真诚地面对周围的朋友,可是,似乎他们总是有了问题才找我”是非常正常的!
记得我在《》一文中说过:古人将朋友分为畏友、密友、昵友、贼友四类——畏友道义相砥、过失相规;密友缓急可共、生死可托;昵友游戏相逐、甘言如饴;贼友利则攘之、患者倾之。但人性具有多重性,它会随着环境、阅历的变化而转变,当然朋友也会随着这些变化而变化,有人把朋友分为三类,短期的朋友,长期的朋友,永远的朋友:①短期的朋友,双方建立的友谊未能得到巩固,从此淡于往来,其原因有种种。有的是因为一方对另一方失去兴趣,或者双方都失去了兴趣;有的是因为时空关系的变化,失去了交往的基础;当然还可能有其他原因。只要双方没有伤害对方,即使是短期的友谊对人生也是有益的,有的可能会铭记终身。②长期的朋友由短期的朋友发展而成。双方的相悦相容,巩固和发展了友谊,能历久而不衰。但友谊不是取之不竭的泉水,而像银行里的存款,需要不断储蓄才能长期支取。长期的友谊需要长期的呵护。③永远的朋友。永远的朋友把友谊当作一种责任和义务。当你顺利地时候,你和他的相交不过如淡淡的清水;一旦你有困难,不需要你的召唤,他就会出现在你的身边。他也不会因为已经对你付出许多,心安理得离你而去。这种朋友可遇而不可求。古人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所以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必刻意寻找知心朋友,也不必一下子把心都彻底掏给别人,要充分认识到人都不是完美的,厚德载物,雅量容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之下,适时地参与人际交往活动,那么你的人际关系也必将逐步改善。
最后请你记住:你想要别人怎么对你,你就怎么对别人——
不论你为自己选择什么,都要给予别人。
如果你选择快乐,那让别人也快乐。
如果你选择丰饶,那让别人也丰饶。
如果你选择生活中有更多的爱,那让别人生活中也有更多的爱。
要真心真意的这样做——不是因为你寻求个人的获得,而是因为你真的要别人获得——于是你所给出去的一切,都会来到你身上。
以上仅是个人的意见和建议,你的朋友杨永龙希望借鉴参考以及提出批评意见。
你好!写这封信的时候,我差不多从自己设置的阴影中走出来了。开始慢慢发现以前自己的心理是多么的幼稚。其实女生还是会给我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的。以前一直从一个远远的角度欣赏她,总怕吓着她。而真的走近时,发现这个世界如此美好。那次上课她迟到了。我把放在座位上的书包拿到地上,她没有坐,而是坐在另一个男生旁边。快下课的时候,她坐在我的旁边问我问题,闻到一股淡淡的香味。第二天上讲座的时候,她坐在我的旁边,又问我问题,心里竟然有一种莫名的喜悦和激动。总觉得她是这样一个很有气质,很文静的女生,似乎遥不可及,原来也可以这样近距离的交流。
而不去在意自己那些暗示以后,即使想起来,内心也不会痛苦了,虽然时时还会暗示自己,但是,我已经不再感受到那么矛盾的心和可怕的力量了。而对暗示的彻底理解,缘于对于以前迷信的打破。以前坦率的说,我是相信命运和星座的,看到她是双鱼座,而我是天平座的,网上的结论,让我感觉很失望。于是,我便怀疑星座的可靠性了。后来找到一片科学实证的文章,更坚定了我的怀疑,加深了我对于"暗示"的理解。的确,世界上很多东西不能用科学解释,然而用科学能够反驳的,必定是谬误的。这篇《》,也给了我很多启发。使我不再相信宿命,也明白了有时候面对一些无法解释的事情,没有必要去盲信一些非主流的观点,毕竟它们也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
洋洋洒洒,写了十多封信,感激你每次都给我耐心的解答(大多数时候甚至比我的问题还要详细)。也许在别人看来,这些都是再愚蠢不过的问题了。但对于我而言,你的回答给了在人群边缘的我重新发现自我的机会,若不是你的回答,也许我会像那个苦闷的同学一样,选择离开这个让我苦恼的世界了,当然也有可能变成真正的心理变态。那段时间感觉很迷惘,值得庆幸的是,周围总有朋友安慰我,总是能够得到你详细的解答和开导。而那段很特别的经历以及你的回答,我想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
这位朋友:
你好!非常高兴的看到你走出了自我设限的境地,也非常希望你早日抛却那些本不该属于你遗传特质或“灵魂(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精神因素)”的沉重负担。你在这封信中谈到了宿命,记得我们在学习遗传学的时候老师说过:在这个世界之上找不出绝对相同的两个个体来。这就是说每个个体的遗传特质是不同的,当然其“灵魂”的表现以及追求也是不同的,你想一想全世界有几十亿人口,其遗传特质或“灵魂”就有几十亿之多,但是人们在占卜的时候经常运用的只不过是36宫、12星宿等,这些东西仅仅是把人的共有特性提取了出来,然后把它套在所有的个体身上,这样就让被占者感觉很灵验,所以信以为真。如果把你所占的东西套在我身上,那么我也会觉得很灵验。伪科学就是这样来把人们一步步带入了自我设限之中,你说伪科学有没有好处呢?我觉得有!这是因为它把人的共性归结到了一起,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好更快的来认识自己和他人所共有的东西,进一步为更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提供方便,但是我们必须要用“扬弃”的思想和态度来对待之。当然在读书或学习他人的经验的时候,也必须要用“扬弃”的思想和态度来对待之,要不然我们就会陷入失去自我的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所以许多学人才由衷地说出了“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名言警句。
记得我曾经说过人生是一个问题娄子,这一时刻的问题解决了,那一时刻的问题就紧随我们来临了,但是对于问题我们并不可怕,一方面我们有前人的经验的指导,另一方面我们有智慧以“扬弃”的思想和态度来解决具体问题,还有一方面我们是“人”(不是个体,而是群体),是一个取长补短、互助协作的群体,所以有俗语说“当学生准备好了的时候,老师就会出现”,你看看当你有了问题要解决的时候,你周围的同学、远方的师友以及网络文章和书籍等“老师”不就出现了吗?呵呵,你的问题也在这些“老师”的帮助之下一步步的得到了解决。所以当我们有了问题无法自己解决的时候,千万别忘了向周围的人求助,这是因为我们是“人”(不是个体,而是群体)!
今天就谈到这儿,你的朋友杨永龙祝你进一步放开心态,天天与快乐、愉悦和幸福携手共进!
你好!写这封信的时候,是在自己经过一段挣扎,差不多看清楚自己的时候。我不再怀疑自己真的会喜欢上一个异性,也许是因为这段时间想得很多,梦得也很多,生活似乎也变得美妙起来了。可是,还有个困惑困扰着我。前面有很长一段时间是自己心理极力地克制别人侵扰我的想法(大概是从第1次向你咨询的时候,也就是1月底),当然听了你的建议以后,顺其自然,也想得少多了。可是,今天查到强暴幻想,又心生疑问。因为小时候(大概六年级)的时候,被伙伴踢到过生殖器官。不过,每次想到别人侵犯我的时候,我不会有什么性冲动,最后幻想也总是很短暂,以前是害怕,现在觉得无所谓。这样的幻想应该也只是一种自我暗示,不去在意,也会慢慢好起来的吧?这个应该和性取向没啥关系吧!谢谢你的解答!
这位朋友:
你好!关于强暴幻想,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敢视自己的性的欲望的心理表现。由于不敢正面表达自己的性欲望,于是乎就以被强暴的幻想来曲折地表现出来。由于世俗以及现行的教育教育制度,从来都对青少年学生的性意识觉醒、异性交往和性心理疏导采取忽视、漠视、打压、杜绝的方式来对待之,在这种强大的压力之下,青少年学生不敢承认自己有性意识或性欲望存在。当这种意识或欲望不能通过正常的方式释放的时候,就必然通过曲折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曲折的方式就是被强暴幻想,因为这种幻想免除了道德责任和压力,有人统计在正常男性群体中有24%的人有强暴幻想。从以上分析来看,我认为你说“这样的幻想应该也只是一种自我暗示”非常正确,同时它也与性取向扯不上关系。
今天就谈到这儿,你的朋友杨永龙祝你进一步放开心态,天天与快乐、愉悦和幸福携手共进!
我的更多文章:
( 06:12:56)( 06:01:26)( 05:52:36)( 05:24:12)( 05:54:35)( 09:55:35)( 05:35:43)( 05:45:51)( 06:00:41)( 05:26:53)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心理医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