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时候艾灸好?

 艾灸是中医的精华内容之一,不少现代女性都有或轻或重的宫寒或者胃病,都可以用艾灸来为自己治疗,那么女人艾灸要注意什么事项呢?怎么用艾灸盒呢?下面为您介绍。

1、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温水,高于体温。艾灸后做好补充一杯热水60度左右,稍稍有点烫嘴的。在艾灸的时候最忌讳喝冷水吃凉饭,如同给艾灸撤火。

2、如果不是风湿类疾病,寒性疾病,产后风疾病,灸后30分钟可以着凉水,但是,原则上不要急于用冷水洗手。艾灸后如果要马上洗手,希望用热水,高于体温的,50度左右即可。

3、备孕期刚灸后就不适合马上同房,这时的子宫和输卵管的环境还很热,不利于精子的存活。最好灸后24-48小时候同房,这个时候,子宫和输卵管的环境已经适合精子的着床和存活生存。

4、太饿太饱都不适合艾灸,尤其是患有胃肠疾病的人。

5、大悲大喜大怒,这样情绪不稳定,艾灸的效果会打折扣。

6、艾绒的好坏取决治疗效果。一般直接灸的,一定要极好的艾绒,这样不伤经络,不燥,比较柔和,便于点燃。

7、如果是隔姜灸或隔蒜久,那么一定要新姜和鲜蒜,保持新鲜。

8、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应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也就是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依次进行。

9、施灸的穴位也应该是由少至多的,热度也是逐渐适应的。一般施灸早上,下午。没有时间的可以晚上,尤其是失眠的病人临睡前施灸有助于睡眠。

10、艾灸后是否可以马上洗澡。如果是热水,可以马上洗澡,但是最好等20-30分钟后再洗澡,这时经络也基本处于灸后的修整状态,灸后的热度也逐渐地挥发和利用,此时在用热水洗澡会感觉很舒服。

11、施灸的反应,会出现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有的会起红疹,疲倦,便秘,尿黄,出汗,牙痛,耳鸣,阴道不规则流血,全身不适等现象,一般不要惊慌,继续艾灸这些症状就会消失。这个时候可以艾灸足三里引火下行,还可以多喝水,必要时停灸或隔天艾灸,很快这样的症状就会消失。

12、在初熏时,有的人会感到很明显的烫、痛,那是因为经络不通,大量的热不能很快散掉,如果经络是畅通的,很少感到痛,只会有温暖舒适的感觉。身体内的寒湿重的人在所灸部位会有小面积水。而身体内寒湿少的人,所灸部位只是出汗。

13、温灸过程中,很可能出现肚子咕咕叫、屁多、发冷发凉、拉稀等现象,这都是体内寒凝之物消融消解的征兆,是正常的排病反应,应当坚持。

14、如果灸中脘穴时出现了心烦意乱的现象,您要检查一下灸包的位置是否放高了,如果不是,就应停灸。

15、有的人边灸边吃,这样不好。一是不知道你吃的食物是什么性质的?属寒还是属温,如果艾灸过程中,你边吃边艾灸,对于胃气也是一个挑战。

16、只要家中排烟效果不好时,就不要勉强去做了,因为艾叶扩张血管明显,呼吸进太多的烟味时,人会疲乏、无力。所以熏艾条时一定要在排烟效果好的地方操作,既能治疗疾病又不会因烟呛人给身体带来不适。

17、如果只想保健,建议艾灸时间在15分钟即可,如果是治病,时间则应在20-30分钟,主要视病情轻重、长短而视。艾灸时间过长对经脉也是不好的。

18、艾灸后不论冬夏,都要注意对刚做过艾灸的穴位进行保暖,如即使在夏天,刚灸完足三里,也不要立刻穿着短裤外出,尤其是外面有风或雨天潮湿,容易导致寒气入侵穴脉。

19、孕妇禁用。急性损伤及发炎部位禁止温灸。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

20、温灸后的饮食以清淡为主,不宜食用油腻生冷食物。温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

21、实施艾灸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皮肤变化,调节温度,以防烫伤。

22、温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

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4、温阳补虚,补中益气。

6、防病保健,强身益寿。

艾灸疗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所取穴位不同,灸法不同,刺激程度不同或施灸所用材料不同,因而功效也不同;因此,临床应用时应当视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穴位和操作方法。如果自己在家艾灸时要注意以下五大原则,避免伤害身体。

选择质量好的艾绒。劣质艾绒,生硬不团聚,燃烧时火力暴躁,易使患者感觉灼痛,甚至熏烤时石粒脱落,灼伤皮肤。

环境应保持通风,避免艾烟过浓,伤害人体。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特别是哮喘病人慎用艾灸。

施灸的部位,妊娠期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颜面五官、阴部、有大血管分布的部位不宜直接灸;头部、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

施灸时应及时调整灸火与皮肤间的距离。有些患者局部寒气大,初灸时,对艾火的忍耐力强,常常不知不觉将艾火靠近皮肤,结果将皮肤灼痛。实际上,以灸至皮肤发红为度,每次灸10—15分钟为宜。

体质壮、病情轻、病程短者,灸治1—2次即可;体质差、病情重、病程长者,可灸数月乃至1年以上。初灸时,每日1次;长期灸治者,3次后改为2—3天1次。

艾灸疗法能健身、防病、治病,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艾灸法。艾灸能激发、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如果自己在家艾灸时一定要注意上述五大原则,避免伤害身体。

}

艾灸是我们祖先传承下来的保健良方,是一种神奇的治病保健手段,以其操作简单、效果显著、无副作用而流传至今,受到众多人的青睐。

艾灸通过艾草的燃烧,使热量经过穴位进入人体,疏通经络,不仅能够治疗疾病,还能强身防病,只需花上两三块钱,买根艾条,点燃艾条,轻轻一灸,在家就可以养生祛病,何乐而不为呢?

艾灸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危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这说明艾灸可温和气血、扶正祛邪、调整人体生理功能平衡,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目的。艾灸调理范围广,无毒副作用,有“一炷着肤疼痛即止,一次施灸沉疴立除”的神奇疗效。一般来说,艾灸对身体的好处有以下几方面:

古人通过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的防病保健经验。另外,医学研究证实,艾灸可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防治疾病。

  • 中医古籍《扁鹊心书》里记载道:“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人要健康长寿,平常做做艾灸是最好的。
  • 宋代的著名医学家窦材也认为:要保命长寿,扶阳是不二法门,而扶阳祛邪,最有效的就是艾灸。
  • 据史料记载,唐代药王孙思邈,幼时体弱多病,中年时喜欢上了艾灸,经常家里常备陈年艾草,“艾火遍身烧”,且非常喜欢灸足三里穴,这使得他从容活过百岁。

艾灸可用于虚损、慢性疾病的滋补与调理。据文献检索,内、外、妇、儿及骨伤、皮肤、五官等科的200多种疾病,都可以采用艾灸疗法治疗,而且疗效十分明显。

艾灸疗法具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艾灸性属热,可以温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临床试验证实,艾灸体表穴位可扩张血管,改善血管弹性,促进血液循环,对中风偏瘫有一定效果。

《针灸资生经》指出:“凡饮食不思、心腹膨胀、面色萎黄,世谓之脾胃病者,宜灸中脘。”在中脘穴施灸,可以温运脾阳,补中益气。而常灸足三里,则能促进消化,增加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以濡养全身,收到防病治病、抗衰防老的效果。

艾灸的时候,艾火的热力能透过肌层,向下行气,所以灸法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功能,对风湿、痛经、经闭、胃脘痛、寒疝腹痛、泄泻、痢疾等病有疗效。

对于一些慢性病,如果用艾灸的方法慢慢调理,长期坚持就会收到很好的疗效,促使身体恢复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也有一些病症和穴位,不适合用艾灸的方法,分别是:

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如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呕吐、严重贫血、急性传染性疾病、皮肤痈疽疮疖并有发热者,均不宜使用艾灸疗法。

2、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施灸。

施灸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第一,根据不同的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灸法。施灸时取穴要准,灸穴不要过多,火力宜均匀,壮数要适宜,切忌乱灸暴灸。

第二,在施灸前,要将所选穴位用温水或乙醇(酒精)棉球擦洗干净,灸后注意保持局部皮肤适当温度,防止受凉影响疗效;瘢痕灸后要注意营养,以助灸疮的发起。

第三,施灸过程中,严防艾火滚落烧伤皮肤和烧坏衣物被褥等物,灸后必须把艾火彻底熄灭,以防发生火灾。一旦出现晕灸,应立即停止灸治,让受灸者平卧休息,饮些开水,片刻即可恢复。

第四,在颜面部施灸或给幼儿患者施灸要特别注意。如有起疱时,可用乙醇消毒后,用毫针将水疱挑破,外用消毒敷料保护即可,数日后可痊愈。

第五,有灸后身体不适者,如身热、头昏、烦躁等,可令患者适当活动身体,饮少量温开水,或针刺合谷、后溪等穴位,可使症状迅速缓解。

第六,施灸后皮肤多有发红灼热感,一般不需处理即可消失;如灸后皮肤起疱,小者可自行吸收,大者可用消毒针头穿破放出液体,并用消毒纱布固定即可。

文章内容整编自《常见病自愈调养艾灸》 作者: 王启才

文章来源 : 养生杂志

本文为健康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导读:艾灸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种治疗方式,艾灸目前很受到大家的欢迎,艾灸虽然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好的作用,但是在使用的时候也要注意时间,那么艾灸什么时候最好呢?

艾灸是一种非常方便而且很健康的治疗方法,但是艾灸最好是在夏季进行,夏天正好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所以夏季艾灸对我们的身体效果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中医专家指出,最适合进行中医艾灸疗法的季节就是夏季。因为夏天穿衣少,即便不去医院,自己在家艾灸也非常方便,不像冬天在家脱了衣服施灸容易受凉。而且天气热,人体对温度就比较敏感,不容易被烫伤。最重要的是夏天施灸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中医认为,阳虚、气虚人群更适合进行针灸疗法。生病的人大多属于阳虚体质。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温补的作用更强。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补益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关于时间方面,艾灸没有特别固定的时间。什么时间都可以灸。饭前饭后,早晚皆可,饭前只要不是太饿就行,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就可以灸,太饱太饿都不能灸。

如果是按疗程艾灸,前三次最好每日连续灸,每个穴位15—20分钟,以后可以隔日一灸10天为一个疗程。小孩子和老人艾灸的时间要短些。

总的来说,艾灸用做保健养生是比较灵活的,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舒适度选择艾灸的时间。一般情况下,用艾灸条灸的时间可以短些,用艾灸器或艾灸罐因为比较温和灸的时间可以稍长。

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1.瘢痕灸。又名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住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施灸时由于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

2.无瘢痕灸。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于粘附,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灸炷燃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而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

是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如生姜间隔灸、隔盐灸等。

1.隔姜灸。是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住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

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公分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俞腧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

3.隔盐灸。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

4.隔附子饼灸。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规定壮数为止。

是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的细草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l.5厘米圆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紧,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浆糊封口而成。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和雀啄灸。

1.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2.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动或作反复地施转施灸。

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操作时,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继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艾条一段长约2厘米左右,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取出针。

是用金属特制的一种圆筒灸具,故又称温筒灸。其筒底有尖有平,筒内套有小筒,小筒四周有孔。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

艾炷灸是用艾绒捏成的圆锥体,点燃施灸的方法。又称为艾团、艾丸、艾圆等名称。古代以艾炷灸最盛行。一般艾柱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者如蚕豆大小,中者为黄豆大小,小者为麦粒大小,皆为上尖下大的圆锥体,便于平放和点燃。标准艾炷,其艾的直径为0.8厘米,柱高为1.0厘米,艾柱的重量约为0.1克,可燃烧3-5分钟。艾炷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

1.直接灸,又称明灸、着肤灸。是把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面施灸的一种方法。

2.间接灸,是在皮肤和艾炷之间隔上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又称“隔物灸”。

艾条灸又称艾卷灸。是将艾条一端燃着后进行灸疗的一种方法。艾条灸可分为悬起灸、实按灸、隔物灸三种。

1.悬起灸,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之上的一种灸法。一般艾火距皮肤约3厘米,灸5-10分钟,可是皮肤又温热感而不至于烧伤皮肤。操作方法分为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三种方法。

2.实按灸,施用药物艾条点然后,垫上纸或布,乘热按到穴位上,使热气透达深部组织的一种施灸方法。

3.隔物灸,是在穴位或部位上覆盖某些物品后,将艾条点燃后悬灸隔物的一种灸法,常用的有隔核桃皮壳灸和隔蟾处皮灸。

温灸因其操作方法不同,可分为温灸器灸,蒸气灸及铺灸等。

1.温灸器灸,又叫灸疗器,使用金属特制的一种圆筒灸具,故又称温筒灸。

2.蒸气灸,将艾叶或艾绒放入容器内煎煮,用蒸汽熏灸。

3.铺灸,是将艾绒铺在穴位上而施灸的一种灸法。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时候艾灸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