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版中国2010糖尿病指南南中有没有讲服用...

B7.《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要点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要点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编写说明
2003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发表已经8年了,近3年来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临床和基础研宄取得了很大进展,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有的研宄甚至推翻了原有的认识和观念。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我国糖尿病的防治也有同样的作用。因此很有必要对我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进行修订。同时考虑到我国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具体情况,糖尿病学会拟订了今后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修订的原则:根据国内&外最新研宄进展不定期修订指南,一般2~3年修订一次,逐步过渡到每年一次,&并在中华糖尿病杂志上发表或发行单行本,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网站上分布。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次修改的主要内容和依据,特作如下说明:
一、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
2007x08年,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下,在全国14个省市进行了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加权分析,在考虑性别、年龄、城乡分布和地区差别&的因素后,估计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9240万。我国可能已成为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二、中国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本指南仍采用WHO〔1999年)标准。近几年对HbA1c用于糖尿病的诊断指标的研宄很多并得到了广泛关注。HbA1c作为反映平均血糖和评价血糖控制&的金标准已经广泛应用。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研宄证明HbA1c能稳定和可靠的反映病人的预后。2010年ADA已经把HbA1c6.5%作为糖尿病的首要诊断标准,&最近WHO也建议在条件成熟的地方采用HbA1c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工具并建议&HbA1c<6.5%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切点。然而由于我国HbA1c诊断糖尿病切点的相关资料相对不足,更重要的是我国HbA1c测定的标准化程度不够,这包括了测定仪器和测定方法的质量控制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因此,如果过早在我国应用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可能会导致糖尿病诊断上的混乱。
三、关于糖尿病的控制标准
HbA1c是血糖控制的金标准,这次把HbA1c控制标准定为〈7%。或其主要根据是:&1.与国际上主要的糖尿病指南保持一致;&&2.多个大型循证医学研宄(如&UKPDS.DCCT.Kumamoto等)证明HbA1c降至7%。,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就明显降低,HbA1c进一步降低可能对微血管病变有益处,但低血糖的风险增加。此外,新近完成的多个临床试验均没有观察到在糖尿病病程较长,携带大血&管病变危险因子较多或者已经发生大血管病变2型糖尿病人群中,更强化的血糖控制(HbA1c<7%)不但不能减少大血管病变和死亡发生的风险,还可能与死亡发生的风险增加相关。但同时也强调到糖尿病治疗需要个体化,指南中特别强调了在糖尿病的早期阶段,胰岛功能相对较好,无严重并发症,使用无明显导致低血糖药物,以及血糖容易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应尽可能把血糖降低到正常,即HbA1c<6%。
四、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管理和综合治疗
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致残和致死原因。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显示包括生活方式干预、降糖、降压、降脂和抗血小板治疗的综合治疗(标准治疗)是显著减少糖尿病大、小血管并发症和死亡发生风险的最有效措施。本指南更加强调了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并临床应用标准治疗措施提供了筛查和临床治疗决策的路线图。
五、关于特殊人群的血糖控制
修改的主要内容是对危重病人的血糖控制,新英格杂志发表的NICExSUGAR&研宄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人群更广泛的前瞻性临床试验,证明对危重病人血糖控制过严与常规降糖组相比,增加了重症患者死亡风险。故目前国际上建议危重病人的血糖控制要求为7.8~10mmol/L。
六、&降糖药物的选择和治疗流程图
指南中对国内已经上市的各类降糖药物都进行了总体描述,并在附录中全部列入。药物有效性、安全性和卫生经济学因素仍然是选择治疗药物的重要因素。&对上市时间长,经过大型临床试验和其他循证医学证明有良好安全性,疗效好的药物放在优先选用的位置上。TADs类药物虽然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近年来观&察到了有明确的副作用,如水肿,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骨折等。因此,对于新上市的药物一定要加强安全性的观察,以保证糖尿病患者的最大利益。
关于糖尿病治疗流程图,近年来我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增高,且肥胖或超重者比例增加。一些研宄证明二甲双胍对体重正常者也有良好的疗效。因此,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首选二甲双胍,如不能达标再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同时也考虑到部分患者如消瘦,有胃肠道反应等因素,不适合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可以选择其他药物。
七、&胰岛素起始治疗的选择
当口服降糖药物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需加用胰岛素治疗。对于选用何种胰岛素制剂,近几年进行了大量的研宄,主要是选择基础胰岛素还是预混胰岛素。选&择基础胰岛素的优点是简单易行,病人依从性好,对空腹血糖控制较好,低血糖相对较少。预混胰岛素,包括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可选择每天1次,2次或3次注射的方案。每天1次的方案也是比较方便的起始治疗选择,每天2次注射疗效较1次注射为好,但低血糖相对较高。强化治疗(每天3~4次胰岛素注射或胰岛素泵)是最后的选择。因此,正确分析病人的特点和熟悉各种胰岛素的特性是实施胰岛素治疗所必需的。
八、&手术治疗糖尿病
对肥胖2型糖尿病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甚至超过了各种药物。目前,对肥胖2型糖尿病手术治疗已经被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和ADA承认为治疗糖尿病的手段之一。我国也已经开展这方面的治疗并在糖尿病界和外科界形成了共识。增加这一章节的主要目的是规范手术的适应证和手术前后对患者的管理,&权衡利弊,避免手术扩大化和减少手术长、短期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九、抗血小板治疗
主要修改的内容是在一级预防方面,对于10年心血管风险>10%的糖尿病患者,常规小剂量应用阿司匹林,对于10年心血管风险为5%~10%的患者,考虑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于10年心血管风险为<5%的患者,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十、下肢血管病变
提出了下肢血管病变筛查路径、诊断标准以及多种治疗方法,为了挽救缺血肢体,可以选择血管腔内微创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本版指南的修订主要是在2007版本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修订过程中更注重反映国内外循证医学的最新证据并广泛征求了国内内分泌界和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以求使指南更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陆菊明&纪立农
一、中国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流行病学
二、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
三、糖尿病防治中的三级预防
四、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
五、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
六、2型糖尿病的医学营养治疗
七、2型糖尿病的运动治疗
九、高血糖的药物治疗
十、2型糖尿病的手术治疗
十一、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防治
十二、低血糖
十三、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
十四、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十五、糖尿病的特殊情况:&妊娠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老年糖尿病
围手术期糖尿病管理&/&糖尿病与感染&/&抑郁症&/&精神疾病、人类免疫缺陷&/&艾滋病(HIV/AIDS)和糖尿病
十六、代谢综合征
附录:&附录1&糖尿病初诊和随诊简要方案&/&附录2&常用药物(不包括胰岛素)/&附录3&常用胰岛素及其作用特点&/&附录4&糖尿病常用降压药&/&附录&5&常用调脂药物&/&附录6&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方法/&附录7&常用体质指标&/&附录8&常用化验数据及换算
一、中国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流行病学&
㈠&2型糖尿病的流行学
㈡&妊娠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㈢&糖尿病并发症的流行病学
总结我国糖尿病流行情况,具有以下特点:
1.&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2型糖尿病占90%以上,1型&糖尿病约占5.0%。,其他类型糖尿病仅占0.7%。;城市妊娠糖尿病的患病&率接近5.0%。
2.&经济发达程度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关:&在1994年的调查中,高收入组的糖&尿病患病率是低收入组的2x3倍。最新的研宄发现发达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仍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城市仍高于农村。
3.&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2007~2008年20岁以上人全国调查中糖尿病患者中,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60%。,尽管比过去调查比例有所下降,但远高于发达国家〔美国约48%)。
4&.&男性、低教育水平是糖尿病的易患因素:&&在2007~2008年的调查中,在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男性患病风险比女性增加26%,而文化程度大学&以下的人群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57%。
5.&表型特点:&&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BMI约25kg/m2,而高加索人糖尿病患者的平均BMI多超过30kg/m2;餐后高血糖比例高,在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单纯餐后血糖升高者占近50%。
6.&国内缺乏儿童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从临床工作中发现,近年来20岁以下的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
㈣&我国糖尿病流行的可能原因
1.城市化、2.老龄化、&3.生活方式改变、4.肥胖和超重的比例增加、5.筛查方法、6.中国人的易感性、7.糖尿病患者生存期增加。
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现状、高未诊断人群比例、大量的糖尿病高危人群,提示在糖尿病的预防中,我们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二、糖尿病诊断与分型
㈠&糖尿病的诊断
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应依据静脉血浆血糖(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mmol/L),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的血糖检测结果。我国目前采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糖代谢状态分类标准和糖尿病的分型体系。建议已达到糖调节受损的人群,应行OGTT检查,以降低糖尿病的漏诊率。
正常血糖(NGR):<6.1,&&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7.8&
空腹血糖受损(IFG):6.1~7.0,
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7.8
糖耐量减低(IGT)&:&&&空腹血糖<7.0,&&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7.8~11.1
糖尿病(DM):空腹血糖≥7.0,&&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糖尿病症状(高血糖所导致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急性代谢紊乱表现)加随机或≥11.1
2.&空腹血糖(FPG)≥7.0或
3.&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
无糖尿病症状者,需另日重复检查。
注:&&空腹状态指至少8h没有进食热量,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IFG或IGT;
用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HbA1c检测目前在我国尚不普遍,我国HbA1c检测方法的标准化程度不够,HbA1c测定&的仪器和质量控制尚不能符合目前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要求。此外,中国人群中HbA1c诊断糖尿病的切点是否与国际上一致尚待研宄证实。基于以上原因,目前尚不推荐待在我国采用HbA1c诊断糖尿病。
㈡&糖尿病的分型
1.&1型糖尿病&&&A免疫介导性&&&B特发性
2.&2型糖尿病
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A.&胰岛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
C.&胰腺外分泌疾病
D.&内分泌疾病
E.&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的糖尿病
G.&不常见的免疫介导性糖尿病
H.&其他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综合征他
4.&妊娠糖尿病
三、糖尿病防治中的三级预防
㈠&2型糖尿病防治中三级预防概念
2型糖尿病的一级预防的目标是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二级预防的目标是在已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三级预防的目标是减少已发生的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㈡&2型糖尿病防治中一级预防的策略&
1.&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和干预策略
⑴&&2型糖尿病发生的风险主要取决于不可改变危险因素和可改变危险因素的数目和严重度。
⑵&限于资源的限制,预防2型糖尿病应采取分级干预和高危人群优先干预的策略。
2.&糖尿病髙危人群的筛查
⑴&高危人群的定义:&&A.有糖调节受损史;&B.年龄≥45岁;&C.超重、肥胖(BMI24kg/m2),男性腰围≥90cm则,女性腰围≥85cm;&D.1型糖尿病者的一级亲属;&E.高危种族;&&F.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妊娠糖尿病史;&&G.高&血压(血压140/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H.血脂异常&(HDL-C≦0.91mmol/L及TG≥2.22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I.心脑血管疾病患者;&J.&有一过性糖皮质激素诱发糖尿病病史者;&K.BMI28kg/m2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L.严重精神病和(或)长期接受抗抑郁症药物治疗的患者;M.静坐生活方式。
⑵&筛查方法:推荐采用OGTT〔空腹血糖和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
3.&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预防2型糖尿病
应建议糖尿病前期患者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来减少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并定期随访以确保患者能坚持下来;定期检查血糖;同时密切关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和血脂紊乱等),并给予适当治疗。具体目标是:&&①使肥胖或超重者BMI达到或接近24kg/m2,&或体重至少减少5%~10&;&&②至少减少每日&饮食总热量400~500大卡(kcal);&&③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④体力活动增加到250~300分钟丨周。
4.&药物干预预防2型糖尿病
本指南不推荐使用药物干预的手段预防糖尿病。
㈢&2型糖尿病防治中二级预防的策略
1.&血糖控制
本指南建议在新诊断和处在糖尿病早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严格控制血糖的策略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2.&血压控制、血脂控制和阿司匹林的使用
本指南建议在没有明显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但具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取降糖、降压、降脂(主要是降低LDL-C)和应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㈣&2型糖尿病防治中三级预防的策略
1.&血糖控制
本指南建议在年龄较大、糖尿病病史较长和已经发生了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要充分平衡血糖控制的利弊,在血糖控制目标的选择上采用个体化的策略。
2.&血压控制、血脂控制和阿司匹林的使用
本指南建议对年龄较大、糖尿病病史较长和已经发生了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在个体化血糖控制的基础上采取降压、降脂(主要是降低LDL-C)和应用阿司匹林的措施来减少心血管疾病反复发生和死亡,并减少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四、糖尿病教育和管理
减少糖尿病患者发生大、微血管病变的风险不但依赖于高血糖的控制,还依赖于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控制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糖尿病的控制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还需要对血糖和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已了解控制是否达标并根据治疗目标调整治疗。此外,因为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糖尿病患者的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也是糖尿病控制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糖尿病的控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治疗而是系统的管理。
㈠&基本原则
限于目前医学水平,糖尿病仍然是终身性的疾病,因此应给予糖尿病患者终身的密切医疗关注。糖尿病治疗的近期目标是通过控制高血糖和相关代谢紊乱&来消除糖尿病症状和防止出现急性代谢并发症,糖尿病远期目标是通过良好的代谢控制达到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应建立较完善的糖尿病教育和管理体系。
㈡&糖尿病教育和管理
每位糖尿病患者一旦诊断则应接受糖尿病教育,糖尿病教育的目标是是患者充分认识糖尿病并掌握糖尿病的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教育可以是大课堂糖尿式、小组式或个体化的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和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指导,后二种形式的针对性更强,更易于个体化。这样的教育和指导应该是长期的和随时随地进行的,特别是当血糖控制较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或因出现并发症需要进行胰岛素治疗时,具体的教育和指导是必不可少的。
㈢&教育管理的落实
每个糖尿病管理单位最好有一名受过专门培训的糖尿病教育护士,定期开设&教育课程。最好的糖尿病管理模式是团队式管理,糖尿病管理团队的主要成员应&包括:执业医师(普通医师和/或专科医师)、糖尿病教员(教育护士)、营养师、&运动康复师、患者及其家属。必要时还可以增加眼科医生、心血管医生、肾病医生、血管外科医生、产科医生、足病医生和心理学医生。逐步建立定期随访和评估系统,以确保所有患者都能进行咨询和得到及时的正确指导,这种系统也可以为基层医护人员提供糖尿病管理的支持和服务。
㈣&教育的内容:&&疾病的自然进程&/&糖尿病的临床现/糖尿病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急慢性并发症&/&个体化的治疗目标&/&个体化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和饮食计划&/&规律运动和运动处方&/&饮食、运动与口服药、胰岛素治疗及规范的胰岛素注射技术&/&自我血糖监测和尿糖监测(当血糖监测无法实施时),血糖测定结果的意义和应采取的相应干预措施&/&自我血糖监测、尿糖监测和胰岛素注射等具体操作技巧&/&口腔护理、足部护理、皮肤护理的具体技巧&/&发生特殊情况时如疾病、低血糖、应激和手术时的应对措施/&糖尿病妇女受孕必须做到有计划,并全程监护&/&糖尿病初诊和随诊方案。
㈤&血糖监测
1.&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治疗之初建议每3个月检测1次,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每3~6个月检查&一次。
2.&自我血糖监测:&&自我血糖监测只有成为糖尿病管理方案中的一部分才会发挥作用。采用便携式血糖仪经行毛细血管血糖检测是最常用的方法。
自我血糖监测时间点:&餐前血糖监测、餐后血糖监测、睡前血糖监测、夜间血糖监测;出现低血糖症状或怀疑低血糖时应及时监测血糖、剧烈运动前后宜监测血糖。
因血糖控制非常差或病情危重而住院治疗者应每天监测4~7次血糖或根据治疗需要监测糖,直到血糖得到控制。&使用口服降糖药者可每周监测2~4次空腹或餐后血糖或在就诊前的一周内&连续监测三天,每天监测7点血糖(早餐前后、午餐前后、晚餐前后和睡前)。
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可根据胰岛素治疗方案进行相应的血糖监测:
①&使用基础胰岛素的患者应监测空腹血糖并根据空腹血糖调整睡前胰岛素的剂量。
②&使用预混胰岛素者应监测空腹和晚餐前血糖并根据晚餐前血糖调整早餐前胰岛素剂量和根据空腹血糖调整晚餐前胰岛素剂量。
③&使用餐时胰岛素者应监测餐后血糖或餐前血糖,并根据餐后血糖和下一餐前血糖调整上一餐前的胰岛素剂量。
㈥&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的监测
血压和血脂的控制对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对血压、血脂这两个可以干预的重要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的监测和控制达标与血糖的监测和控制达标同等重要。糖尿病患者每年应至少检查一次血脂(包括LDL-C、TC、TG及HDL-C)。用调脂药物者还应在用药后定期评估疗效和副作用。血压在患者每次就诊时均应测量。应指导患有高血压病的患者每日在家中自我监测血&压并定期记录血压的监测情况。
五、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髙血糖的治疗路径&
㈠&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
表8&&&中国2型糖尿病的控制目标
血糖*(mmol/L)&&&&&&&&空腹
血压(mmHg)
HDL-C(mmol/L)&&&&&&&&&男性
TG(mmol/L)
LDL-C(mmol/L)&&&&&&&&&&未合并冠心病
合并冠心病
体重指数(BMI,kg/m2)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mg/mmol)&&&男性
或:尿白蛋白排泄率
<2.5(22mg/g)〉
<3.5(31mg/g〉
<20μg/min(30mg/24h)
主动有氧活动(分钟/周)
注:&*毛细血管血糖
㈡&2型糖尿病髙血糖控制的策略和治疗路径
生活方式干预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该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如果单纯生活方式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应开始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首选药物应是二甲双胍。如果没有二甲双胍的禁忌证,该药物应该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不适合二甲双胍治疗者可选择胰岛素促分泌剂或-糖苷酶抑制剂。&&&&◆如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仍不达标则可加用胰岛素促分泌剂或-糖苷酶抑制剂(二线治疗)。&&&◆不适合使用胰岛素促分泌剂者或糖苷酶抑制剂者可选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或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不适合二甲双胍者可采用其他口服药物间的联合治疗。&&&&◆两种口服药物联合治疗控制血糖不达标者,可加用胰岛素治疗(每日1次基础胰岛素或每日1~2次预混胰岛素)或采用3&种口服药物间的联合治疗。◆GLP-1受体激动剂可以被用于三线治疗。&&&&◆如基础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与口服药物联合治疗控制血糖仍不达标则应将治疗方案调整为多次胰岛素治疗(基础胰岛素加餐时胰岛素或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采用预混胰岛素治疗和多次胰岛素治疗时应停用胰岛素促分泌剂。
六、2型糖尿病的医学营养治疗
营养治疗总则
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都需要依据治疗目标接受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
控制总能量的摄入,合理、均衡分配各种营养物质。根据体重情况适当减少总&能量的摄入,尤其是超重和肥胖者。
医学营养治疗的目标
1.&达到并维持理想的血糖水平。&&2.&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控制血脂异常和高血压。&&3.&提供均衡营养的膳食。&&4.减轻胰岛&细胞负荷。&&5.&维持合理体重。
1.&脂肪:&膳食中由脂肪提供的能量不超过饮食总能量的30%。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不应超过饮食总能量的10%。不宜摄入反式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是较好的膳食脂肪来源,在总脂肪摄入中的供能比宜达到&10%~20%。可适当提高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但不宜超过总能量摄入10%,
食物中胆固醇摄入量<300mg/d。
2.&碳水化合物:&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60%,低血糖指数食物有利于血糖控制,每日定时进三餐,碳水化合物均匀分配。
3.&蛋白质:&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个体,推荐蛋白质的摄入量占供能比的10%~15%。有显性蛋白尿的患者蛋白摄入量宜限制在每日每公斤体重0.8g,&从GFR下降起,即应实施低蛋白饮食,推荐蛋白质入量每日每公斤体重0.6g,并同时补充复方-酮酸制剂。摄入蛋白质不引起血糖升高,但可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反应。
4.&饮酒:&&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若饮酒要限量。酒精可能诱发使用磺脲类或胰岛素的患者出现低血糖。
5.&膳食纤维:&&豆类、富含纤维的谷物类、水果、蔬菜和全麦食物均为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总的来说,提高纤维摄入量对健康是有益的,建议糖尿病首先达到为普通人群推荐的膳食纤维每日摄入量,即14g/千卡。
6.&盐:&食盐摄入量限制在每天6g以内,高血压患者更应严格限制摄入量。限制摄入含盐量高的食物,例如味精、酱油、加工食品,调味酱等。
七、2型糖尿病的运动治疗
体力活动在2型糖尿病的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运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血糖控制,有利于减轻体重。还有利于炎症控制、疾病预防和心理健康等。&坚持规律运动12~14年的糖尿病患者死亡率显著降低。运动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血糖>14~16mmol/L、明显的低血糖症或者血糖波动较大、有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以及各种心肾等器官严重慢性并发症者暂不适宜运动。
运动频率和时间为每周至少150分钟,如1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研宄发现即使进行少量的体力活动(如平均每天少至10min)也是有益的。因此如果患者觉得达到所推荐的运动时间有困难,应该鼓励他们尽一切可能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
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包括:快走、打太极拳、骑车、打高尔夫球和园艺活动。&较强体力活动为:舞蹈、有氧健身、慢跑、游泳、骑车上坡。&&每周最好进行2次阻力性肌肉运动,训练时阻力为轻或中度。联合进行抗阻运动和有氧运动可获得更大程度的代谢改善。&运动项目要和患者的年龄、病情、及身体承受能力相适应。&活动量大或激烈活动时应建议患者调整食物及药物,以免发生低血糖。
吸烟有害健康,吸烟与肿瘤、心血管病变和多种疾病发生的风险增高相关。&应劝诫每一位吸烟的糖尿病患者停止吸烟,这是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内容之一。
九、高血糖的药物治疗&
㈠&&口服降糖药物
口服降糖药物根据作用效果的不同,可以分为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格列奈类、DPP-4抑制剂)和非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糖苷酶抑制剂)。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双胍类药物主要是盐酸二甲双胍。&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糖尿病指南中推荐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和联合用药中的基础用药。&单独使用二甲双胍类药物不导致低血糖,但二甲双胍与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联合使用时可增加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二甲双胍的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服药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是减少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双胍类药物禁用于肾功能不全(血肌酐水平男性>133mol/L,女性>124mol/L或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肝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缺氧或接受大手术的患者。在作造影检查使用碘化造影剂时,应暂时停用二甲双胍。
磺脲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属于促胰岛素分泌剂,是目前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糖尿病指南中推荐的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主要用药。目前在我国上市的磺脲类药物主要为格列苯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和格列喹酮。磺脲类药物如果使用不当可以导致低血糖,特别是在老年患者和肝、肾功能不全者;磺脲类药物还可以导致体重增加。有肾功能轻度不全的患者,宜选择格列喹酮。患者依从性差时,建议服用每天只需服用1次的磺脲类药物。消渴丸是含有格列苯脲和多种中药成分的固定剂量合剂。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主要通过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目前在我国上市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主要有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使用还与骨折和心衰风险增加相关。在有心力衰竭(纽约心力功能分级II级以上)的患者、有活动性肝病或转氨酶增高超过正常上限2.5倍的患者、以及有严重骨质疏松和骨折病史的患者中应禁用本类药物。
对于已经使用罗格列酮及其复方制剂的患者,应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在权衡用药利弊后,方可继续用药。
格列奈类药物
为非磺脲类的胰岛素促泌剂,我国上市的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和米格列奈。&本类药物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具有吸收快、起效快&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此类药物需在餐前即刻服用,&可单独使用或与其它降糖药物联合应用(磺脲类除外)。
格列奈类药物的常见副作用是低血糖和体重增加,但低血糖的发生频率和程度较磺脲类药物轻。
-糖苷酶抑制剂
-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和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国内上市的-糖苷酶抑制剂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不增加体重,并且有使体重下降的趋势,可与磺脲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或胰岛素合用。
-糖苷酶抑制剂的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如腹胀、排气等。服药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是减少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单独服用本类药物通常不会发生低血糖;合用糖苷酶抑制剂的患者如果出现低血糖,治疗时需使用葡萄糖或蜂蜜,而食用蔗糖或淀粉类食物纠正低血糖的效果差。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抑制剂)
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而减少GLP-1在体内的失活,增加GLP-1在体内的水平。GLP-1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目前国内上市的DPP-4抑制剂为西格列汀、沙格列汀和维格列汀。DPP-4抑制剂单独使用不增加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不增加体重。在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使用时应注意按照药物说明书指示减少药物的剂量。
㈡&胰高糖素多肽1
胰高糖素多肽1(GLP-1)受体激动剂通过激动GLP-1受体而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GLP-1受体激动剂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并能延缓胃排空、和通过中枢性的食欲抑制而减少进食量。目前国内上市的GLP-1受体激动剂为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均需皮下注射。
㈢&胰岛素
胰岛素治疗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
医务人员和患者必须认识到,和口服药物治疗相比,胰岛素治疗涉及到更多的环节,如药物选择、治疗方案、注射装置、注射技术、自我血糖监测、根据血糖监测结果所采取的行动等。胰岛素治疗要比口服药物治疗更需要医务人员和患者间的合作。,开始胰岛素治疗后应该继续指导患者坚持饮食控制和运动,并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指导,鼓励和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并掌握根据血糖监测的结果对胰岛素的剂量进行适当的调节的技能,以控制高血糖和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所有开始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都应该接受低血糖危险因素、症状和自救措施的教育。
胰岛素根据其来源和化学结构可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胰岛素根据其作用特点可分为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常规(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包括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和预混胰岛素(包括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临床试验证明,胰岛素类似物与人胰岛素相比控制血糖的能力相似,但在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和减少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方面胰岛素类似物优于人胰岛素。
2.&胰岛素的起始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血糖仍然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开始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一般经过较大剂量多种口服药物联合治疗后HbA1c仍大于7.0%时,就可以考虑启动胰岛素治疗。
对新发病并与1型糖尿病鉴别困难的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应该把胰岛素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在糖尿病病程中〔包括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显著下降时,应该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选用基础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起始胰岛素治疗。
⑴&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中基础胰岛素的使用
基础胰岛素包括中效人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当仅使用基础胰岛素治疗时,不必停用胰岛素促分泌剂。
使用方法:继续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联合中效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睡前注射。起始剂量为0.2U/每公斤体重/每天。根据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通常每3~5天调整1次,根据血糖的水平每次调整1~4U直至空腹血糖达标。
如3个月后空腹血糖控制理想但HbA1c不达标,应考虑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
⑵&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中预混胰岛素的使用
预混胰岛素包括预混人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可选择每日1~2次的注射方案。当使用每日2次注射方案时,应停用胰岛素促泌剂。
使用方法:
①&每日1次预混胰岛素:起始的胰岛素剂量一般为0.2U/每公斤体重/每天,晚餐前注射。根据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通常每&3~5天调整1次,根据血糖的水平每次调整1~4U直至空腹血糖达标。
②&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起始的胰岛素剂量一般为0.2~0.4U/每公斤体重/每天,按1:1的比例分配到早餐前和晚餐前。根据空腹血糖和晚餐前血糖分别调整早餐前和晚餐前的胰岛素用量,每3~5天调整1次,根据血糖水平每次调整的剂量为1~4U,直到血糖达标。1型糖尿病在蜜月期阶段,可以短期使用预混胰岛素2~3次/天注射,但不宜用于1型糖尿病的长期治疗。
3.&胰岛素的强化治疗
⑴&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
在上述胰岛素起始治疗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剂量调整,如患者的血糖水平仍未达标或出现反复的低血糖,需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可以采用餐时&+&基础胰岛素或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
①&餐时&+&基础胰岛素:根据睡前和三餐前血糖的水平分别调整睡前和三餐前的胰岛素用量,每3~5天调整1次,根据血糖水平每次调整的剂量为1~4U,直到血糖达标。
开始使用餐时&+&基础胰岛素方案时,可在基础胰岛素的基础上采用仅在1餐前(如主餐)加用餐时胰岛素的方案。之后根据血糖的控制情况决定是否在其他餐前加用餐时胰岛素
②&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根据睡前和三餐前血糖血糖水平进行胰岛素剂量调整,每3~5天调整1次,直到血糖达标。
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
是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一种形式,需要使用胰岛素泵来实施治疗。CSⅡ给入的胰岛素在体内的药效动力学特征更接近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的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法相比,CSⅡ治疗与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减少相关。在胰岛素泵中只能使用短效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CSⅡ的主要适用人群有:&1型糖尿病患者;计划受孕和已孕的糖尿病妇女或需要胰岛素治疗的妊娠糖尿病患者;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4.&特殊情况下胰岛素的应用
⑴&初诊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对于血糖较高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药物很难在短期内使血糖得到满意的控制和改善高血糖症状。临床试验显示在血糖水平较高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用胰岛素治疗可显著改善高血糖所导致的胰岛素抵抗和细胞功能下降。故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伴有明显高血糖时可以短期使用胰岛素治疗,在高血糖得到控制和症状缓解后可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如改用口服药物治疗或单纯的医学营养治疗和运动治疗。应注意加强血糖的监测,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并注意尽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⑵&围手术期(见相关章节)
⑶&感染(见相关章节)
⑷&妊娠(见相关章节)
5.&胰岛素注射装置和注射技术
患者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和经济状况选择胰岛素注射装置﹝胰岛素注射笔(胰岛素笔或者特充装置)、胰岛素注射器或胰岛素泵﹞。
胰岛素注射装置的合理选择和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技术是保证胰岛素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接受与胰岛素注射技术相关的教育以掌握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技术。教育的内容包括:&&胰岛素治疗的方案&/&注射装置的选择及管理/注射部位的选择&/&护理及自我检查&/正确的注射技术包括注射部位的轮换、注射角度及捏皮的合理运用&/&注射相关并发症及其预防&/&选择长度合适的针头&/&针头使用后的安全处置
十、2型糖尿病的手术治疗
临床证据显示,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肥胖症伴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甚至可以使一些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缓解”。此外,非糖尿病肥胖症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也显著下降。2011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也就代谢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达成共识,认可代谢手术是治疗伴有肥胖的2型糖尿病的手段之一,并鼓励内外科合作共同管理接受代谢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
㈠&手术适应证:
1.&BMI≥35kg/m2&的有或无合并症的2型糖尿病亚裔人群中,可考虑行减重/胃肠代谢手术。
2.&BMI&30~35kg/m2且有2型糖尿病的亚裔人群中,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难以控制血糖或合并症时,尤其具有心血管风险因素时,减重/胃肠代谢手术应是治疗选择之一。
3.&BMI&28.0~29.9kg/m2的亚裔人群中,如果其合并2型糖尿病,并有向心性肥胖(女性腰围>85cm,男性>90cm)且至少额外的符合两2条代谢综合征标准:&高甘油三酯、低HDL-C水平、高血压。对上述患者减重/胃肠代谢手术也可考虑为治疗选择之一。
4.&对于BMI≥40kg/m2或≥35kg/m2伴有严重合并症;且年龄≥15岁、骨骼发育成熟,按Tanner发育分级处于4或5级的青少年,在患者知情同意情况下,&LAGB或RYGB也可考虑为治疗选择之一。
5.对于BMI&25.0~27.9&kg/m2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在患者知情同意情况下进行手术,严格按研宄方案进行。但是这些手术的性质应该被视为纯粹只作为伦理委员会事先批准的试验研宄的一部分,而不应广泛推广。
6.年龄<60岁或身体一般状况较好,手术风险较低的2型糖尿病患者。
㈡&代谢手术治疗糖尿病的禁忌证:
1.&滥用药物、酒精成瘾、患有难以控制的精神疾病的患者及对代谢手术风险、益处、预期后果缺乏理解能力的患者。
2.&明确诊断为1型糖尿病的患者。
3.&胰岛&细胞功能已明显衰竭的2型糖尿病患者。
4.&外科手术禁忌证者。
5.&BMI<28&kg/m2且药物治疗及使用胰岛素能够满意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
6.&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暂不在外科手术治疗的范围之内。
㈢&代谢手术的风险:&手术治疗肥胖症伴2型糖尿病亦有一定的短期和长期风险,该治疗方法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特别是在我国人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有待评估。
㈣&代谢手术的管理:&代谢手术的管理应由内分泌科医师和外科医师合作完成。
十一、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防治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患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健康威胁。
临床证据显示,严格的血糖控制对减少2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及因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风险作用有限,特别是病程较长、年龄偏大和已经发生过心血管疾病或伴有多个心血管危险因子的患者。因此,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预防,需要全面评估和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并进行适当的抗血小板治疗。
应始终保持对心血管病变的警惕。要注意当存在自主神经病变时,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时可以是无痛性的,体格检查难以检出缺血性心脏病。
㈠&筛查
糖尿病确诊时及以后至少每年评估心血管病变的风险因素,评估的内容包括心血管病现病史及既往史、年龄、腹型肥胖、常规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吸烟、血脂异常和家族史);肾损害(尿白蛋白排泄率增高等);房颤(可导致卒中)。静息时的心电图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筛查价值有限,对有罹患大血管疾病可能性的患者(如有明显家族史、吸烟、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应作进一步检查来评估心脑血管病变情况。
㈡&危险因素的控制
与在非糖尿病人群中诊断高血压的切点(BP≥140/90mmHg)不同,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诊断切点为收缩压≥13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BP≥130/80mmHg〕。如果收缩压≥13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经不同日随访证实即可开始干预和治疗。如生活方式干预3个月血压不能达标或初诊时血压即≥140/90mmHg即应开始药物治疗,ACEI或ARB为首选药物。血压的控制目的主要为最大限度地减少靶器官损害,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危险,具体控制目标为<130/80mmHg。但过低的血压(如&&/SPAN&115/75mmHg)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增加相关。
2.&血脂异常
糖尿病患者每年应至少检查一次血脂(包括LDL-C、TC、TG及HDL-C)。用调脂药物治疗者,根据评估疗效的需要可增加检测次数。
在进行调脂治疗时,应将降低LDL-C作为首要目标。如无他汀药物的禁忌证,&所有已罹患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都应使用他汀类调脂药,以使LDL-C降至2.07mmol/L〔80mg/dl)以下或较基线状态降低30%~40%。
对于没有心血管疾病且年龄在40岁以上者,如果LDL-C在2.5mmol/L以上或TC在4.5mmol/L以上者,应使用他汀类调脂药;年龄在40岁以下者,如同时存在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微量白蛋白尿、早发性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及估计的心血管疾病整体危险性增加)时亦应开始使用他汀类药物。
如果TG浓度超过4.5mmol/L,可以先用降低TG为主的贝特类药物治疗,以减小发生胰腺炎的危险性。当他汀类药物治疗时LDL-C已达标,但TG>2.3mmol/L,HDL-C<1.0mmol/L时可考虑加用贝特类药物。
对于无法达到降脂目标或对传统降脂药无法耐受时,应考虑使用其他种类的调脂药物(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缓释型烟酸、浓缩的ω3脂肪酸、胆酸螯合剂、普罗布考和多廿烷醇等)。
所有血脂异常的患者都应接受强化的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包括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减轻体重、增加运动及戒烟、限酒、限盐等。
3.&抗血小板治疗
糖尿病患者的高凝血状态是发生大血管病变的重要原因,推荐:
⑴&具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75~150mg/天作为二级预防措施。
⑵&以下人群应使用阿司匹林作为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一级预防措施,应注意整体心血管风险评估是选择阿司匹林的基础。
①&具有高危心血管风险(10年心血管风险>10%):&患有糖尿病、心血管风险增加且无血管疾病史,无明显出血风险(既往有消化道出血病史,或胃溃疡,&或近期服用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消炎药或华法林)的成人应服用小剂量(75~150mg/d)阿司匹林作为一级预防。心血管风险增加的成人糖尿病患者包括大部分>50岁的男性或>60岁的女性合并1项危险因素者(即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或蛋白尿)。
②&具有中危心血管风险﹝具有1个或多个危险因素的中青年患者即男性<50岁或女性<60岁,或无危险因素的老年患者即男性>50岁或女性>60岁,或10年心血管风险5%~10%的患者﹞:&&这类糖尿病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小剂量〔75~150mg/d)阿司匹林作为一级预防。
③&由于潜在出血不良反应(出血)可能抵消潜在的获益,因此不推荐阿司匹林用于低危心血管风险(男性<50岁或女性<60岁且无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10年心血管风险<5%)的成人糖尿病患者。
⑶&由于21岁以下人群应用阿司匹林与发Reye综合征风险增加有一定相关性,因此不推荐在此人群应用阿司匹林。
⑷&对于已有心血管疾病且对阿司匹林过敏的糖尿病患者,可考虑使用氯吡格雷(75mg/d)作为替代治疗。
⑸&&对于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糖尿病患者可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1年。
⑹&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可作为替代治疗药物用于以下几类患者:如阿司匹林过敏、有出血倾向、接受抗凝治疗、近期胃肠道出血以及不能应用阿司匹林的活动性肝病患者。
氯吡格雷已被证实可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后第1年的辅助治疗,对于阿司匹林不能耐受的患者,也可考虑氯吡格雷作为替代治疗。
十二、低血糖
糖尿病低血糖是指糖尿病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血糖过低现象,可导致患者不适甚至生命危险,也是血糖控制达标的主要障碍,应该引起特别注意和重视。&对非糖尿病的患者来说,低血糖症的诊断标准为血糖水平小于2.8mmol/L。&而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水平≤3.9mmol/L就属低血糖范畴。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影响机体对低血糖的反馈调节能力,增加了发生严重低血糖的风险。同时,低血糖也可能诱发或加重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形成“恶性循环”。
低血糖的可能诱因和预防对策
胰岛素或胰岛素促分泌剂: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谨慎的调整剂量。
未按时进食,或进食过少:患者应定时定量进餐,如果进餐量减少应相应减少降糖药物剂量,有可能误餐时应提前做好准备。
运动量增加:运动前应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
酒精摄入,尤其是空腹饮酒:酒精能直接导致低血糖,应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
反复发生低血糖者,应调整糖尿病的治疗方案或适当调高血糖控制目标。&
低血糖的治疗:&&糖尿病患者应常规备用碳水化合物类食品,以便及时食用。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3.9mmol/L,即需要补充葡萄糖或含糖食物。严重的低血糖需要根据患者的意识和血糖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和监护。
十三、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
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㈡&高渗性高血糖状态
㈢&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十四、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㈠&糖尿病肾脏病变
㈡&视网膜病变和失明
㈢&糖尿病神经病变
㈣&下肢血管病变
㈤&糖尿病足
十五、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㈠&妊娠糖尿病〔GDM)和糖尿病合并妊娠
㈡&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
㈢&老年糖尿病
㈣&围手术期糖尿病管理
㈤&糖尿病与感染
㈥&糖皮质激素与糖尿病
㈦&抑郁症
㈧&精神疾病、HIV/AIDS和糖尿病
十六、代谢综合征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编写]&
&&&&&&&&&&&&中国内科疾病防治指南、专家共识要点汇编目录&
本汇编目录主要内容:&&&ZXYD最新要点—&A高血压—B糖尿病—C高脂血症—D冠心病—E防治心血管病危险因素—F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肺血管病—G呼吸病和结核—H胃肠道病—I肾脏病—J乙肝丙肝肝病—K甲状腺疾病及其他内分泌疾病—L风湿病—M血栓栓塞与抗疑—N血液病—O神经精神—P合理用药—Q肿瘤—R其他
&&&&B.【糖尿病】&&&26
B28.&&《糖原贮积病Ⅱ型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13)要点
B27.&&《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专家共识》(2013)要点
&&&&B26.&&《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2013)要点
&&&&B25.&《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2013)要点
&&&&B24.&《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家共识》(2013)要点
&&&&B23.&《中国动态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2年版)》要点
&&&&B22.&《成人2型糖尿病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2)要点
&&&&B21.&《中国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的专家共识》(2012)要点
&&&&B20.&《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共识》(2012)要点
&&&&B19.&《中国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的专家共识》(2012)要点
&&&&B18.&《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胰岛素促泌剂应用的专家共识》(2012)要点
&&&&B17.&《心血管内科糖代谢异常早期筛查及管理专家共识》(2012)要点
&&&&B16.&《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诊疗的共识》(2012)要点
&&&&B15.&《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立场声明》(2011)要点
&&&&B1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和中华内分泌学分会就胰岛素治疗与癌症关系的联合立场声明》(2011)
&&&&B13.&《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11版》要点
&&&&B12.&《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要点
&&&&B11.&《手术治疗糖尿病专家共识》(2011)要点
&&&&B10.&《那格列奈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要点
&&&&B9.&《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的专家共识》(2011)要点
&&&&B8.&《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B7.&《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要点
&&&&B6.&《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关于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立场声明》(2010)要点
&&&&B5.&《糖尿病患者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0)要点
&&&&B4.&《中国动态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09年版)》要点&&(注:以更新)
&&&&B3.&《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心血管疾病指南》(2007)要点
&&&&B2.&&200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要点&&(注:已更新)
&&&&B1.&《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分册·2005年版)》之【治疗方案与原则】要点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刚讲故事2010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