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首列艾滋病发现是在哪国发现,那年?

首例艾滋婴儿被治愈 主治医师:也许只是巧合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宣金学
原标题 [治愈艾滋婴儿:必然还是巧合]
汉娜?盖伊  电话另一端的汉娜?盖伊医生说话有些沙哑,每说几句话都要咳两声,清一清嗓子,然后再继续讲。在过去的两周里,这位“谦卑得像一位农民”的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医学中心的儿科医生,接受了来自世界各地无数媒体的采访。  让她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的原因,是她成功“治愈”了一名两岁半的艾滋病女婴。  这里的“治愈”,严格来讲应是“功能性治愈”。虽然不是根治,但也无妨这一病例的医学意义:这是通过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第一次功能性治愈艾滋病病毒(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婴儿感染者;也是全世界第二例有记录的感染这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患者被治愈。  3月3日,当这一案例被带到亚特兰大一场将近4000人参加的医学大会时,立刻引起热烈反响。“会场上有掌声,有祝贺,”盖伊医生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当然也有质疑。”  盖伊觉得那好像一阵旋风,吹得自己都“忘了当时是星期几”。而如今,她已经从媒体采访的忙碌中恢复过来,偶尔在家学学刺绣,陪陪21个月大的小孙子,然后睡几个好觉。  当然,更重要的是,“继续看病救人,跟踪观察那个被治愈的艾滋病女婴”。  “一件不同寻常的事发生了”  亚特兰大医学大会的主题为“逆转录病毒和机会性感染”。作为研究人员之一,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黛博拉?佩尔绍德博士在会上宣布,他们首次实现了对一名通过母婴传播感染HIV的女婴的“功能性治愈”。  所谓“功能性治愈”,指的是感染者体内的艾滋病病毒被完全抑制,机体免疫功能正常,即便不接受治疗,用常规方法也难以在患儿血液中检测出病毒。  两年前,这名女婴出生在美国密西西比州的一所乡村医院。当她的母亲在分娩时,医生检测出她是HIV携带者。这位新妈妈并不知道自己感染了HIV,生产时也未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或产前护理。  一辆救护车迅速将婴儿送往密西西比大学医学中心,由盖伊医生接诊。刚看到孩子,盖伊觉得“孩子除了有些早产之外,看起来挺正常的,也看不到任何感染HIV的症状”。  但是她知道,婴儿感染HIV的风险很高。医生在其出生30小时后随即开始组合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以防止她真的感染HIV。  这种疗法又称“鸡尾酒疗法”,由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于1996年提出。因其药物的配置方法和调配鸡尾酒很相似,故得名。  此后盖伊医生所在的治疗小组对婴儿进行了三次测试。结果显示,婴儿血浆中确实存在HIV病毒,但是病毒的数量明显递减。  孩子出生还不到两个星期,她的母亲就带着她离开了医院。在随后的18个月里,由母亲在家中自行给孩子用药。“该疗法非常成功地遏制住了婴儿体内的病毒。”盖伊说。但是18个月后,孩子的母亲带着她突然消失了。  这让整个治疗小组为孩子的安危感到担心:她很有可能会因此感染HIV。他们尽全力试着联系这位失踪的母亲,最终找到了她的联系方式。  可当她带着孩子重新回到密西西比大学医学中心时,已是消失5个月之后。孩子已经长大不少,开始咿呀学语,还特别爱笑。  母亲淡然地告诉盖伊医生,自己停止了给孩子用药,盖伊的担心进一步加剧。她本以为孩子体内的病毒水平会非常高,但测试结果让她大吃一惊。检测结果显示,孩子体内不存在HIV抗体或者HIV病毒。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啊,天哪,我治疗的这个孩子根本没感染艾滋病病毒!”盖伊说。但是看了眼之前的血液检查结果,她确信孩子在一出生时就感染了HIV。她想会不会是实验室出了错?  又重新检测了几次,实验结果完全一致。所有的检测显示HIV呈阴性,盖伊觉得,“一件不同寻常的事发生了”。  她向从事儿科艾滋病研究20多年的老朋友凯瑟琳?卢泽瑞卡博士寻求帮助。自去年秋天起,卢泽瑞卡博士的三个实验室使用一种高灵敏检查方法,筛查婴儿血液样本中的HIV。最终结果显示,只发现少量不能导致重新感染的艾滋病病毒遗传物质。  在停止治疗10个月后发现,其体内艾滋病病毒抗体仍为阴性。每次对孩子进行常规血液检测中,这位虔诚的基督教徒都会默默祈祷,“希望艾滋病毒永远消失”。现如今,盖伊认为,女孩已没有治疗的必要。艾滋病病毒(局部)  “艾滋病研究领域的游戏规则正在发生变化”  一开始,盖伊并没想达到这一结果。当发现这名女婴被功能性治愈后,她感到“极其惊讶与兴奋”。  佩尔绍德博士认为,盖伊医生的最大贡献在于,她似乎找到了对婴儿更有效的用药时机。“越早开始治疗,感染HIV的孩子功能性治愈的几率就越高。”盖伊自己也觉得,相比于药物品种与剂量,治疗时机可能是这次成功治愈的关键。  除“密西西比案例”之外,另一位被治愈并记录在案的艾滋病患者是被称作“柏林病人”的美国人蒂莫西?布朗。他定居德国,先后被诊断出患有艾滋病和白血病两种绝症。  他因治疗白血病而接受骨髓移植,骨髓捐赠者天生携带抗艾滋病病毒的变异基因。手术后5年来,布朗无需摄入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他成为全球唯一一个获得完全治愈的艾滋病患者。  但是相比布朗,盖伊治疗的密西西比婴儿有着很大的不同。对这名婴儿来讲,她并不需要重新改造免疫系统。  “我们假定在婴儿被HIV感染之前,药物就已发挥作用,它防止病毒进入细胞的潜伏池,从而避免了婴儿被感染。”盖伊表示。  不过,盖伊认为,产前干预才是最好的预防方法。通过对母亲进行抗逆转录药物治疗,从而降低其血液和产道黏液中艾滋病病毒的含量来阻断母婴传播,其阻断率高达98%。  美国艾滋病研究基金会主管罗威娜?约翰斯顿则认为,该病例的另一项让人震惊的地方在于,不论何时,面对刚刚出生的患有艾滋病的婴儿,一般是暂不做治疗的。而盖伊医生在婴儿出生30个小时就对其做了积极治疗。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目前的指导标准,对于感染HIV母亲所生的婴儿,应在确定婴儿是否携带病毒前,以每日适量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连续治疗四至六周。但没有要求在婴儿出生后就采取更积极的药物疗法,原因之一是这方面的研究很少。  盖伊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她的同事已经开始对这一案例进行深入研究,以观察同样的结果是否可以在其他患者身上发生。  “告别对艾滋病的终生治疗,已成为一种可能,”约翰斯顿乐观地表示,“我们希望人们明白,艾滋病领域的游戏规则正在发生变化。”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全球报告》,全球每天有近1000名婴儿出生时就带有艾滋病病毒。2011年,全世界新增感染HIV的儿童33万人,且大部分在发展中国家。  “密西西比案例”的“功能性治愈”能否在全世界进行推广,还需要通过多次重复来验证。  “密西西比案例”可能只是一个巧合,很难被复制  在盖伊眼中一顶一的艾滋病专家,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安东尼?弗奇博士特别警告说,在将这一病例看作一项历史性突破前,仍有大量的研究工作需要做。  “虽然数据很光鲜亮丽,看起来也很有说服力,但是它能否应用到其他情境之下,还是谨慎为妙。”弗奇对美国广播公司新闻广播栏目说。  而美国《大西洋月刊》则直接指出,在进行积极治疗的过程中,盖伊“并不能确定到底发生了什么”,使这名婴儿被“功能性治愈”。从这个意义上说,“密西西比案例”可能只是一个巧合,很难被复制。  美国传染病专家肯特?瑟普科维茨更是认为,这一病例算不上真正的“功能性治愈”。因为艾滋病的潜伏期会持续数年,10个月的稳定期对艾滋病来说,并不算长。他甚至建议将“治愈”或者“功能性治愈”的说法,改为“没有持续治疗但被稳定地压抑”。  对此,盖伊也承认,病毒是否会“杀”回来,他们也不确定。这也是将其称为“功能性治愈”的原因。  复旦大学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姜世勃指出,新生儿在机体功能还未建立起来时,大量使用毒副作用很强的抗逆转录药物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脏器损害,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浙大附属第一医院感染中心主任医师朱彪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说:“早期预防性用药有一定积极意义,即可防止感染的传播,但弊端也很明显,这种疗法会带来一些副作用,主要集中在对肝脏的损害、过敏、骨髓抑制等。”  盖伊和整个治疗小组一开始也考虑到了毒副作用的问题。“我们在使用抗逆转录药物的风险与益处之间做了权衡,并且在这个案例中,利远大于弊。”盖伊向记者表示。  作为一名儿科艾滋病专家,盖伊自己对艾滋病的最终治愈很有信心。面对来自专家学者的赞扬和质疑,她相信随着对“密西西比案例”的深入研究,将会得到一些答案。  如今,盖伊已经回归到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每周在诊所里工作3天,每天差不多从早5点,到晚6点,日程排得满满的。  艾滋病病毒是个很复杂的东西,但她总是会向她的儿童患者们耐心解释。“他们理解得越充分,就会越配合盖伊的治疗。”盖伊团队的一位儿科护理师说。  盖伊的梦想,是将密西西比州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儿童患者数量降为零。如果真有那一天,盖伊觉得自己就可以退休了。
(责任编辑:胡彦明)
健康特别关注
医生要求先做CT,患者腹痛难忍跳楼…[]
主演:范冰冰/张丰毅/李治廷/张庭/周海媚/张钧甯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孙红雷/海清/孙茜/秦卫东/翟小兴
主演:张艺谋/姜文/李保田/瞿颖/赵本山
威尔•史密斯/汤米•李•琼斯
杨颖女神汉子自由切换
陈奂仁坦言入行遇瓶颈
赵丽颖跑男耍心机被黑
阎维文前线演出险遭意外
周立波调侃网络流行语
陈赫遭郑恺吹捧受惊
女星潜规则男演员
匆匆那年大结局
大鹏团队集体瘸腿
乔杉遭粉丝骚扰
社区热帖推荐
各种惊慌失措……[]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我国大陆于哪一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我国大陆于哪一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其他回答 (2)
我国大陆于哪一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985年
1985年,来华旅游的美籍阿根廷男性在北京协和医院被发现并死亡。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电脑安全领域专家首例艾滋病治愈者现身美国 全球抗艾形势乐观
核心提示:7月22日至27日在华盛顿举行的第19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上,一名被确认为世界首例艾滋病治愈者莫西·布朗以特邀嘉宾的身份向世人见证自己已然痊愈之艾滋病,参加这次世界艾滋病大会的各国官员和专家对未来全球抗癌之形势充满乐观。他自己也表示,自己是“艾滋病能够治愈的活生生的例子”。
  7月22日至27日在华盛顿举行的第19届世界大会上,一名被确认为世界首例艾滋病治愈者莫西·以特邀嘉宾的身份向世人见证自己已然痊愈之艾滋病,并表示治愈艾滋病的感觉“好极了”。   布朗先前同时患有艾滋病和,他在德国接受治疗,被称为“柏林病人”。经过后,原本几乎被判死刑的布朗奇迹般获得重生。去年6月,经医学检测,布朗体内的艾滋病病毒消失,他由此成为世界首例被确认治愈的艾滋病患者。  作为特邀嘉宾,布朗出席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的世界艾滋病大会。他说,告诉他,他“已经被治愈艾滋病,将保持治愈”。先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些研究人员称,在布朗体内组织里发现艾滋病病毒的痕迹。但布朗说,任何在他体内的病毒残余都是死亡病毒,不会再复制。  莫西·布朗亲身见证令世界众多艾滋病患者见到曙光。一直被判定为不可治愈的艾滋病如今传出可以治愈之惊人消息,令全世界的苦苦找寻抗艾良方的科学家们兴奋莫名。参加这次世界艾滋病大会的各国官员和专家对未来全球抗癌之形势充满乐观。他自己也表示,自己是“艾滋病能够治愈的活生生的例子”。  布朗先生身为全世界第一位艾滋病治愈者,多年的艾滋病困扰亦令他深深体会到艾滋病患者之艰辛,为此他启动了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抗艾滋病基金会,希望通过自己治愈的事实能够吸引更多的捐赠资金,以便能为全球抗艾贡献一份力量。24日是布朗在世界艾滋病大会启动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抗艾滋病基金会,用于艾滋病疗法的研究。  相关资料
  布朗现年47岁,来自美国西雅图,曾同时患有艾滋病和白血病。2007年以来,布朗接受了两次骨髓干细胞移植,此后便一直对艾滋病病毒检测呈阴性,这令苦苦找寻艾滋病疗法的医学界着实兴奋,科学家希望通过细胞移植或基因疗法研究,开辟艾滋病治疗新途径。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像布朗这样的例子很难复制,他的痊愈包括许多因素,比如布朗体内可能存在的某些正好配合了骨髓干细胞移植疗法,并发挥了抵抗病毒的积极作用。总体看,攻克艾滋病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责任编辑:陈浩)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近年来,白血病患者苦寻合适的骨髓捐献志愿者,或因高额的移植费用而无法手术的消息不时见诸报端,于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白血病和骨髓移植紧密联系起来,认为若没有合适的骨髓移植患者就只能等死,甚至有的家属在病人确诊白血病后,对医生所要求的马上进行化疗的做法并不认同,并且会质疑为什么不做骨髓移植?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求医就诊小贴士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妇产大解密
糖叔的甜蜜私厨
皮肤大件事
排卵期关系到女性的健康孕育,但很多人并不知晓如何计算排……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近30年我国肺癌发病率上升了465%,已经超越肝癌成为癌症中…… []
月经延迟了,跟男朋友做过,会怀孕吗?…… []
今年4月份,美国7岁女孩艾玛·怀特海德还虚弱地躺在病床上,与可怕的血癌作抗争。然而8个月后,她却完全病愈、重返校园。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2月11日报道,原来,医生利用经过改良、失去致病功能的艾滋病(HIV)病毒,重组艾玛的免疫系统,杀死了她体内的癌细胞。这一突破性医学进展有望取代骨髓移植来治愈白血病。您的位置:
先天艾滋病患儿已治愈 世界首例艾滋病治愈者露面
发布时间:
先天艾滋病患儿已治愈 世界首例艾滋病治愈者露面
先天艾滋病患儿已治愈。美国医生创造了医学历史,有效治愈了一名天生患有艾滋病的儿童,这是第一个有记录的此类病例。尽管医疗人员和科学家们尚不清楚治疗为何会有效,但这次意外的成功增加了人们对于这一疗法可能最终有助于医生在新生儿中消灭艾滋病毒的希望
  【英国《卫报》3月3日报道】题:美国医生治愈先天艾滋病儿童(记者伊恩&桑普尔)
  美国医生创造了医学历史,有效治愈了一名天生患有艾滋病的儿童,这是第一个有记录的此类病例。
  治疗意外获得成功
  医生们认为,这名两岁半的婴儿已经不需要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了,他拥有正常的预期寿命并且几乎不可能传染他人。
  尽管医疗人员和科学家们尚不清楚治疗为何会有效,但这次意外的成功增加了人们对于这一疗法可能最终有助于医生在新生儿中消灭艾滋病毒的希望。
  出于保护患者身份的考虑,医生并未公布这名婴儿的名字和性别,但称这名婴儿在密西西比州出生和生活。这一病例的具体细节周日在于亚特兰大举行的逆转录酶病毒和机会性感染会议上公布。
  在密西西比大学医疗中心对这名儿童进行护理的汉娜&盖伊医生对本报说,这个病例是首个&功能性治愈&感染艾滋病儿童的案例。当对艾滋病毒的标准测试呈阴性时,患者的艾滋病即被认为已经功能性治愈,但很可能有极少量病毒仍存在他们体内。
  盖伊说:&在停药至少一年之后,现在这个孩子的血液即便在现有最敏感的测试中也没有发现病毒。&
  她说:&我们认为这个孩子健康长寿的可能性很大。我们当然希望这种方法能在其他许多高危婴儿中得到同样的结果。&
  积极快速治疗起效
  在这个病例中,孩子的母亲直到临产时进行标准测试结果呈阳性之后才知道自己患有艾滋病。盖伊说:&她距离分娩的时间太短了,甚至无法给她服用在临产时我们常规使用的药物。因此婴儿被感染的风险比我们通常所见的高了许多。&
  医生在这个孩子出生30小时之后开始进行治疗。与通常做法不同的是,他们给孩子使用了3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用注射器进行液态注射。传统的办法是使用一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设法在出生后阻止病毒传播。由于孩子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没有接受过任何治疗,因此医生选择了这种更积极的治疗方式。
  几天后,在治疗前从孩子体内抽取的血液显示孩子被感染了,很可能是在出生后不久被感染的。医生们继续进行药物治疗并认为这个孩子需要终身服药。
  然而在开始治疗之后一个月,婴儿血液中的艾滋病毒水平降到了常规实验室测试无法发现的程度。
  母亲和孩子在接下来的一年中继续定期就诊,但随后就开始失约,最后完全停止了就诊。孩子从18个月开始到近两岁期间都没有用药,也没有再就医。
  盖伊对本报说:&我们在大约5个月的时间里完全没有见到这个孩子。当他们在孩子23个月的时候再回来就诊时,我完全认为这个孩子体内的病毒水平会很高。&
  当这个母亲和孩子再次前来就诊时,盖伊让孩子接受了数项艾滋病毒测试,结果却让她大吃一惊。她说:&让我非常惊讶的是,所有测试结果都呈阴性。&
  医疗团队认为,这个孩子被治愈是因为治疗方法非常强有力并且在出生后迅速进行。药物阻止了病毒在短寿命主动免疫细胞中的复制,但另一项效果则至关重要。药物还阻止了被称作&CD4&的其他长寿命白细胞&&&艾滋病毒能在这种细胞中躲藏数年&&&被感染。这些CD4细胞就像藏身所,并且能够补充在主动免疫细胞死亡时损失的艾滋病毒。
  这种治疗方法无法在年龄较大的孩子或者成年人身上起作用,因为病毒已经感染了他们的CD4细胞。
  能否推广尚待确认
  巴尔的摩约翰斯&霍普金斯儿童医疗中心的佩尔绍德医生说:&在暴露的数天之内迅速对新生儿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能有助于婴儿清除病毒并通过一开始就阻止这种病毒藏匿处的形成实现长期的健康,无需终身治疗。我们的下一步是要了解这到底是对极早期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极不寻常的反应还是确实可以在其他高危新生儿身上复制的办法。&
  感染艾滋病毒的儿童会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需要终身治疗,盖伊警告说,任何使用这些药物的人必须坚持使用。
  她说:&任何人现在试图停止正在进行的治疗想要看看病毒是否会再次出现都还为时过早。&
  盖伊强调说,在科学家们更好地了解他们如何治愈这个孩子之前,预防是最可靠的阻止婴儿从母亲那里感染病毒的方式。她说:&预防确实是最好的治疗方式,我们已经有了经过验证的治疗方法,通过确认和治疗HIV阳性的女性,可以阻止98%的新生儿感染。&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3月3日报道】一名出生时携带艾滋病毒的密西西比州两岁婴儿,在一出生就接受了一种积极的药物疗法之后似乎已经痊愈。这一非同寻常的案例可能会引发对于全球每年数十万出生时即携带艾滋病毒婴儿的治疗变化。
  研究人员周日报告的这一发现标志着仅仅第二例有记录的感染这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患者被治愈。首例是一个名为伯林的成年男子,他在2007年接受骨髓移植手术后获治愈。
  研究人员警告说,关于这名婴儿的报告只涉及一名患者,而且这一结果似乎与作为[**恐艾症有什么症状]倌旮腥景?滩《静⒃谑芨腥竞蠛芫貌疟徽锒虾徒邮苤瘟频娜耸考负趺挥兄苯酉喙匦浴5?牵?绻??徊窖芯咳范?嗽缙谥瘟颇芄恢斡?腥景?滩《镜男律????赡芤?⒃诟腥景?滩《镜男律??泄惴菏褂谜庵只??囊┪锪品ǎ?庑┬律??负醵挤植荚谥械褪杖牍?摇?
  世界卫生组织指南目前呼吁采用一种适度的日常病毒疗法对感染艾滋病毒的母亲生下的婴儿开展四至六周的治疗或是直至检查确定了婴儿自身的艾滋病毒状况。如果婴儿的检查结果呈阳性,就将对其采用一种更为积极的治疗方法。
  但是,世卫组织并未要求婴儿一出生即对其采用更为密集的药物疗法,部分原因在于很少有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此外,很难在早期确定婴儿是否是艾滋病毒感染者,过度治疗可能会浪费原本可以用于帮助治疗其他病人的稀缺药物。
  世界首例确认为艾滋病治愈患者蒂莫西&布朗24日说,那些声称他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报道是错误的,并表示治愈艾滋病的感觉&好极了&。
  布朗先前同时患有艾滋病和白血病,他在德国柏林接受治疗,被称为&柏林病人&。经过骨髓移植后,原本几乎被判死刑的布朗奇迹般获得重生。去年6月,经医学检测,布朗体内的艾滋病病毒消失,他由此成为世界首例被确认治愈的艾滋病患者。
  第19届世界艾滋病大会本月22日至27日在华盛顿召开。作为特邀嘉宾,布朗出席大会。他说,医生告诉他,&你的艾滋病已经被治愈。&
  先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些研究人员称,在布朗体内组织里发现艾滋病病毒的痕迹。但布朗说,任何在他体内的病毒残余都是死亡病毒,不会再复制。
  治愈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做公益,向他致敬的同时,对他是否也该多些关爱呢?
  24日是布朗首次面对媒体讲话,虽然看似虚弱,但精力充沛。布朗当天启动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抗艾滋病基金会,并希望自己的知名度能够吸引更多捐赠资金,用于艾滋病疗法的研究。他表示,自己是&艾滋病能够治愈的活生生的例子&。
  因治白血病治好艾滋
  蒂莫西&布朗是一名美国白血病患者,并同时患有艾滋病。2007年他来到柏林找到了胡特医生。胡特医生是一名肿瘤病和血液病专家。胡特说:&当时布朗的状态非常不好,病情正在恶化,几乎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随即,胡特做出一个决定:进行骨髓移植,先治白血病。结果却出人意料,经过3年多的临床观察,这次移植同时治愈了布朗的艾滋病。原来,骨髓捐献者的配型不仅非常吻合,而且骨髓中还有一种能天然抵御艾滋病病毒的变异基因。据以往研究发现,这种变异基因只在少数北欧人体内存在。
  &真的不敢相信,我们治愈艾滋病的新方法竟然是这样开始的。&6月2日胡特对路透社记者说,&因为布朗患有艾滋病,本以为做完骨髓移植手术他依然会离开这个世界。真的没有想到,他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还成为世界第一个被治愈的艾滋病病人。现在,他体内已经没有艾滋病病毒了,已经不再吃药。&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像布朗这样的例子很难复制,他的痊愈包括许多因素,比如布朗体内可能存在的某些基因变异正好配合了骨髓干细胞移植疗法,并发挥了抵抗病毒的积极作用。总体看,攻克艾滋病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海维斯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100号复旦科技园61栋236室
电话:021-
咨询热线:
版权所有&上海维斯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CP备案|许可证号: 沪ICP备号&&您好, []|
发现首例艾滋病30年来的中国传播样本
[导读]艾滋病,曾经是一个敏感的问题。而今,在公众和媒体的视野,在发现艾滋病30周年,在又一个即将到来的12月1日,却可能是一个常态问题。
艾滋病,曾经是一个敏感的问题。而今,在公众和媒体的视野,在发现艾滋病30周年,在又一个即将到来的12月1日,却可能是一个常态问题。 记者在广西一县域的调查发现,艾滋病正向老年人群体和农村蔓延。这与不久前,中国CDC公布的数据相吻合。 十余年前,河南“血灾”引发的艾滋病之祸高潮渐息,一位罹患艾滋病的作家自述的故事,却与“血灾”联系在一起,是现实还是穿越现实的故事?太平镇街上小发廊林立罹患艾滋病的白家四兄弟艾滋老人逼仄的小屋,在村的一角。冬天下午的阳光,照进推开的一道狭长门缝,裹在被褥里的布满皱褶的脸,微微睁开双眼,老人身边,是和他一样被光线惊扰的密闭世界:一个电饭煲,一个小冰箱,几盘吃剩的饭菜,和一台无声的旧电视机。73岁的黄仕明,是广西藤县最近一例被确诊的艾滋病高龄老人。在今年新发感染者和病人中,最大年龄75岁,黄仕明逼近这个记录。数字警示,老人已是这里高危的艾滋病易感人群:今年前9月,藤县新发180例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中,60岁以上人群逼近30%.以乡镇为中心,向以中老年人为主的周边农村地区扩散———广西艾滋病传播近年呈现的新动向,也是全国部分地区的缩影。11月26日,新华网发文《专家:应警惕艾滋病侵袭老年人群》:“目前,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近1.8亿,约占总人口的13%.而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相关研究表明,2006年至2009年,中国艾滋病感染者中,50岁及以上年龄组所占比例从7.8%上升到14.9%。”疫情的背后,是一个缺少关注的庞大农村留守老人群体,而游荡在他们身边的,是关于寂寞与诱惑,危险与无知的种种乱象。2006年-2009年我国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中,50岁及以上年龄组构成比从7.8%升至14.9%.该年龄组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异性传播构成比从37.8%增长至68.7%。 2010年11月前,广西桂林医学院针对850位50-80岁老年人发放问卷调查,97.76%表示不知安全套可防艾,100%表示不使用安全套 。2011年1月-9月,广西藤县新发艾滋感染病例180人,与去年同比增加45.16%,其中60岁以上人群占28.89%,农民占67.22% 。七旬病人今年1月到9月,藤县新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中,最大年龄75岁,黄仕明逼近这个记录。从10月份后,73岁的黄仕明就很少出门,甚至断绝与村民的来往,让自己待在密窖一样的屋内,每天重复极尽简单的几件事:做饭和吃饭,睡觉和失眠。 “我还能活多久?”嶙峋的脸上是瞪大的双眼,老人大口地抽烟,不断重复这个他最关心的问题。烟雾飘向结满蜘蛛网的墙壁,在几张老掉牙的斑驳年画上形成问号。但是,没有人可以告诉他答案。 黄仕明是广西藤县最近一例被确诊的艾滋病高龄老人。在他之前,今年1月到9月,藤县新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中,最大年龄75岁,黄仕明逼近这个记录。在今年前9月的统计中,藤县新发现180例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中,60岁以上人群占28 .89%,迫近30%.数字警示,老人已是这里高危的艾滋病易感人群。 征兆是从9月份开始显现的,黄仕明突然感到头晕,胸闷,不想吃饭,全身没劲,到镇上的医院住了三天,起初以为是感冒,后经验血查出感染了艾滋病。 “他都70多岁了,开始我怎么都不相信,父亲会得上这种病!后来我专程回家,带父亲到县防疫站重查,结果还真是这种病。”黄仕明的女儿黄丽英,远在广东打工,她无法想象,年迈的父亲会突然和艾滋病人画上等号。以前在她看来,这是年轻人才会染上的一种“怪病”。 黄丽英兄弟姐妹7个,都在外地打工,母亲早年和父亲离婚,许多年以来,家里就一直剩下父亲一人,过着孤独的留守老人的生活。 “后来他才说,他是被镇上的‘小姐’染上的。”黄丽英后悔,不该把老人一个人扔在家里。但父亲一辈子没出过远门,年事又高,儿女们又不可能把老人带到身边。 73岁老人所住的华明村,离其所属太平镇约2公里,步行不到半小时。镇集也是老人打发闲暇时光最常逛的地方。老人回忆,那是6月的一天,他到镇上赶集,在一条叫石子洞的街巷出租屋内,与一个40多岁的妇女“有过一次”,“只那一次,应该是那个女的(传染的)。” 9月份被确诊染病后,懊恨不已的黄仕明曾想过再去找到那个女的,但孱弱的老人最终还是选择无奈作罢。“她们有好多人的……找到了又有什么用呢?” 而起初,刚被查出H IV阳性时,这个在农村待了一辈子,最远只去过藤县县城的老人不知“艾滋病”为何物。藤县疾控中心艾防科主任石燕英回忆,当时家属送老人过来,经检验后确诊,但后来不知为何一直没有来拿药治疗。 11月23日,在华明村的小屋,黄仕明打开身边的冰箱,从里面取出一小块瘦猪肉告诉记者:他现在每天都自己炒这个吃,因为医生告诉他要加强营养,增加抵抗力。而这是除休息、静养之外,他所采取的自认为最有效的抗御疾病的办法。 此时的黄仕明已因为逐渐了解,而对自己患的这种病充盈恐惧,他尽量减少外出,甚至很少在村里走动,害怕与人交流。这个已经年逾古稀的老人,将自己闭在屋里,抽着闷烟,独自一人,等待在心理上已经加速驶来的人生尽头。
推荐微博:
相关组图:
[责任编辑:joeyjiang]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科技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排行财经数码科技科普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艾滋病发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