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熟地黄功效与作用各有什么功效?

请问中药生地,熟地的功效是什么?_百度知道
请问中药生地,熟地的功效是什么?
提问者采纳
生地:【性味】味甘;苦;微寒
【归经】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凉血补血。主热病烦渴;内热消渴;骨蒸劳热;温病发斑;血热所致的吐血;崩漏;尿血;便血;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血少经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大剂量可用至30g;赤可熬膏或入丸、散;或浸润后捣绞汁饮。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脾虚泄泻、胃虚食少、胸膈多痰者慎服。《雷公炮炙论》:勿令犯铜铁器,令人肾消并白髭发,损荣卫也。《本草经集注》:得麦门冬。清酒良。恶贝母。畏芜荑。《品汇精要》:忌萝卜、葱白、韭白、薤白。《医学入门》:中寒有痞、易泄者禁。
熟地:【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血滋润;益精填髓。主血虎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不止;肝肾阴亏;潮热盗汗;遗精阳痿;不育不孕;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头目昏花;须发早白;消渴;便秘;肾虚喘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入丸散;或熬膏,或浸酒。
【注意】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腹满便溏者忌服。
资料来源:【摘录】《中华本草》
生地、熟地均来源于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根,为同一药物的不同加工品。生地为鲜品的干燥品;熟地为生地的蒸制品。二者均能滋阴生津,治阴虚津亏诸症。生地长于凉血,熟地长于补血。
供您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其他类似问题
中药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生熟地各有什么功效?
生熟地各有什么功效?
生地:凉血滋阴功效多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或怀庆地黄的根茎,将其晒干人药称为生地。生地性凉,味甘,入心、肝、肾经,既能凉血,又能滋阴,具清热滋阴、凉血止血、生津止渴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地黄具有抗辐射、保肝、降低血糖、强心、止血、利尿、抗真菌的作用,临床应用也得到进一步的扩充,现简述如下。
高血压病:生地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1月有显效。
病毒性心肌炎:生地30克,麦冬15克,莲子心10克,蒲公英30克,黄精10克,白芍10克,水煎服,可起辅助治疗作用。
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将生地90克切碎,加水600-800毫升,煮沸约1小时,滤出300毫升为1日量,1次或分2次服完;儿童酌情减量。一般疗程12~50天,疗效良好。
湿疹、尊麻疹、神经性皮炎:生地90克切碎,加水1000毫升煎煮1小时,过滤得300毫升药液为1日量,1-2次服完。此法对湿疹疗效尤著。
上消化道出血:以生地30份,大黄15份,黄连9份,黄芪15份,生甘草6份,研末,混合备用。用时取药粉30克,加水200毫升,煮沸2分钟过滤,去渣凉服,每天2次,重
症者每日4次服用。5天为1个疗程,一般1个疗程便能止血。
红斑肢痛症:生地120克,黄芩60克;苦参30克,水煎服,效果良好。
滑精:生地250克,与150克饴糖拌匀,放入乌鸡的腹内,用线缝好,放人碗内置于蒸笼中,蒸熟透,吃鸡肉及生地,有补益精髓作用。
疮疖:生地30克,新鲜瘦猪肉30克,加水适量同煮或蒸,待猪肉烂后,将药、肉及汤顿服,亦可分几次服完,每天1剂。对反复发作难愈的疮疖,疗效亦满意。
腮腺炎:用生地15-30克,蚕豆7~14个(鲜干均可、去皮使用),食盐1-2克,共入臼内捣烂后,摊散在塑料膜或树叶上,贴于患处,外用纱布绷带包扎,6~12小时换药1次。特重症者配合服仙方活命饮,一般2~3天即可痊愈。
熟地为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
(1) 取净生地黄,照酒炖法(附录Ⅱ D)炖至酒吸尽,取出,晾晒至外皮黏液稍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
每100kg生地黄,用黄酒30~50kg。
(2) 取净生地黄,照蒸法(附录Ⅱ D)蒸至黑润,取出,晒至约八成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
本品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无臭,味甜。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浸泡24小时,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 5-羟甲基糠醛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 中含0.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 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1: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浸出物】
【性味与归经】
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
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生地和熟地共同功效为养阴,同治阴虚潮热,津伤口渴,消渴症。不同功效:生地有可清热、凉血、止血,常治热入营血证。熟地有可养血、填精益髓,常治血虚诸症及肝肾阴虚诸症。熟地为生地加黄酒拌蒸而成,内外油润滋腻,色黑;生地表面深褐色,内外无油润感。
等待您来回答
药物领域专家生地和熟地有什么区别?都有什么功效?
生地和熟地有什么区别?都有什么功效? 10
生地、熟地均来源于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根,为同一药物的不同加工品。生地为鲜品的干燥品;熟地为生地的蒸制品。二者均能滋阴生津,治阴虚津亏诸症。生地长于凉血,熟地长于补血。 熟地黄味甘微温质润,入肝肾二经,既善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主治一切血虚阴亏精少之症。主要功能养血滋阴、补精益髓,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漏及肾阴不足的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症,还可治精血亏虚的腰酸、脚软、头昏眼花、耳聋耳鸣、须发早白等。因本药性质滋腻,易碍消化,在使用时易与健胃药和砂仁、陈皮等同用。脾胃气滞,痰湿内阻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服。
生地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用于热风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烦渴、发斑发疹、阴虚内热、吐血、衄血、糖尿病、传染性肝炎。 脾虚泄泻、胃虚食少、胸膈多痰者慎服.
&&& 生地也叫生地黄,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的新鲜或干燥的块根。主产于我国河南、河北、内蒙古及东北。大部分地区有栽培。秋季采挖,鲜用或干燥切片生用。熟地黄为生地黄经加黄酒拌蒸至内外色黑、油润,或直接蒸至黑润而成。切厚片用。生地黄有清热凉血、益阴生津之功效。李时珍对生地黄的评价是:“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轻身不老。”&&&
&&& 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学名:Rehmannia glutinosa)的块根,又名熟地黄或伏地,经加工炮制而成。通常以酒、砂仁、陈皮为辅料经反复蒸晒,至内外色黑油润,质地柔软粘腻。切片用,或炒炭用。熟地又名熟地黄或伏地,属玄参科植物,是一种上好中药材,具有补血滋阴功效,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亦可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症,是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六味地黄丸主要成分之一。
其他回答 (6)
生地是生地黄的简称,熟地是熟地黄的简称. 生地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通便的作用。熟地有养血滋阴,补精益髓的作用。
生地和熟地有什么区别?生地是生地黄的简称,熟地是熟地黄的简称。生地:滋阴清热凉血 熟地:滋阴补血。生地黄是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的块根。熟地黄为生地黄经加黄酒拌蒸至内外色黑、油润,或直接蒸至黑润而成。
&性味与归经
&&&&&&&& 生地黄 甘,寒。归心、肝、肾经。
&&&&&&&& 熟地黄 甘,微温。归肝、肾经。功能与主治
&&&&&& 生地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清热凉血。主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
  熟地味甘、性平而入血分,功能滋阴补血、补精益髓。治阴虚血少,脑髓空虚所至的腰膝痿弱、劳嗽骨蒸,遗精,崩漏,月经不调,消渴,溲数,耳聋、目昏,心悸失眠、健忘,盗汗等。
  用法与用量&
生地黄:煎汤,9~15g。大剂35~60克,熬膏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熟地黄:煎汤,10-30g;或入丸散;或熬膏,或浸酒
地黄之生者为生地(未炮制),地黄之熟者为熟地(经过炮制),熟地质粘腻软,生地略脆硬。生地清热滋阴,凉血生津。熟地滋阴养血,益精生髓。
&
地黄之生者为生地(未炮制),地黄之熟者为熟地(颠末炮制),熟地质粘腻软,生地略脆硬。生地清热滋阴,凉血生津。熟地滋阴养血,益精生髓。
&
生的男用,熟的女用
差不太多!!!!
生的有凉血的功效
熟地黄:性平,气味纯净,能补五脏。
功效: 补血养阴,填精益髓。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等待您来回答
中医领域专家熟地黄专题
女人世界健康频道的生活保健栏目为你讲解有关熟地黄的相关知识,比如熟地黄的功效,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等。 熟地黄,中药名,又名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经加工炮制而成;有补血滋润;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等功效。...
熟地黄的功效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女人世界 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熟地黄功效与作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