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的预防与治疗,尿酸高痛风治疗,痛风发作时血尿酸如何治...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痛风是一种慢性病,降尿酸治疗需长期维持用药,但九成患者不能按规定服药。痛风发病的根源在于高尿酸血症,但并非血尿酸高就会导致痛风、就要用药。痛风急性发作不能只用降尿酸药物治疗,还要同时进行预防性抗炎治疗。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发病率逐年增加。虽然痛风目前已较为常见,但多数病人甚至少数医生对如何预防,特别是如何进行药物治疗不甚了解,以致延缓病程或误诊误治。
  血尿酸增高不等于痛风
痛风病危害很大,首先是痛风本身可引起关节的病痛,二是痛风通常带有一种或多种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肾功能受损、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发病基础,但并非是痛风的同义词。大多数高尿酸血症患者不发作痛风,仅5%~12%的高尿酸血症会发展为痛风。对于多数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不需要长期进行降尿酸药物治疗,对部分高尿酸血症病人用药不要过于积极。需特别强调的是,一般认为每年有两次以上发作,或有痛风石、肾结石、肾损害表现,或经饮食控制、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3~6个月,血尿酸仍显著升高者方需要药物来控制。
  痛风急性发作别乱用药
  痛风急性发作时乱用抗生素,是痛风治疗中最常见、最普遍的误诊误治。痛风发作受累关节(多见于大拇趾、足背)局部常常出现显著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严重者还可出现发热、血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升高等现象,很容易误诊为局部感染或发炎而用上了抗生素。由于痛风急性发作本身有一定的自限性,一般病人即使无任何治疗,亦多可于疾病发作3~10日自然缓解,这常常被医生或病人误认为是抗生素的疗效。
  有的患者在疼痛发作后,会按照说明书服用秋水仙碱片治疗:首次1mg,以后每1小时服0.5mg,直至总量达6mg。由于秋水仙碱的治疗量与中毒量非常接近,副作用大,所以这种用法现在已经不提倡了,如需服用也采取小剂量疗法,即首次1mg,1小时后服0.5mg,以后每12小时服0.5mg,效果与大剂量相似,但副作用大大减低。目前,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地位已逐渐被非甾体类药物所代替。
  还有些患者乱用止痛药,自行到香港或澳门购买专治痛风的药物(如强骨力等)或所谓的中成药,这些药中常含有激素,大量使用后会出现各种并发症。
  降尿酸的同时要预防性抗炎
  痛风急性发作时多不能单用别嘌呤醇或苯溴马隆等降尿酸药物治疗,一般需同时进预防性抗炎治疗。尿酸药物无消炎止痛的作用,尿酸急剧下降的时候,会引起关节腔内尿酸溶解,也会诱发急性发作,致疼痛迁延。根据目前国际指南推荐,开始使用降尿酸治疗药物,建议同时服用小剂量秋水仙碱预防性抗炎,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降尿酸治疗过程中痛风的急性发作。秋水仙碱预防性抗炎的用量为每天0.5mg~1mg,安全性较高;预防性抗炎应维持至降尿酸达标后3~6个月。
  痛风治疗分为急性发作期治疗和慢性维持期治疗,其防治关键在于慢性维持期治疗。只有控制了血尿酸,才能从根本上控制痛风性关节炎的再次发作和高尿酸血症导致的相关疾病。所以,千万不要关节痛才吃药,不痛时就不吃药。
  降尿酸药各有优劣
  控制血尿酸水平是防止痛风的关键因素,但对于血尿酸水平较高的患者,单纯通过饮食等药物治疗,往往难以使血尿酸降低到理想水平,大都需要用药。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是对于降尿酸药物来讲,只要应用适当,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还是很小的。
  降尿酸药物有别嘌醇、苯溴马隆和非布司他,其中别嘌醇是最经典的降尿酸药物,经济实惠,效果确切,剂量可调控。但是,别嘌醇有过敏现象,约2%的人对别嘌醇过敏,其中1%属于严重过敏,致剥脱性皮炎,甚至威胁生命。因此使用别嘌醇前需检测HLA-B*5801基因,预期判断患者用药可能出现的风险,或临床使用时慢慢滴定。
  苯溴马隆的降尿酸作用也不逊色,尤其中国患者部分人尿酸排出减少,对这部分患者,使用苯溴马隆效果相当好。但肾功能不好或有肾结石者不能用。
  非布司他是近年来新面世的药物,其降尿酸作用强,可以快速达标,并且相比别嘌醇,肝肾功能损害风险更低,过敏现象罕见,但价格较高。
  降尿酸治疗有标准
  痛风治疗是有目标的,对于伴痛风石或泌尿系尿酸盐结石的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的目标为300μmol/L;对于无痛风石或泌尿系尿酸盐结石的痛风或高尿酸血症患者,降尿酸治疗的目标为360μmol/L。血尿酸浓度越低,痛风石溶解越快,这样可以将关节腔内的尿酸盐结晶慢慢溶解,当这些晶体经过降尿酸治疗溶解干净以后,并使血尿酸水平持续保持在360μmol/L以下不产生新的结晶,这时痛风就被治愈了。
  那么,降尿酸治疗药物应使用多久呢?按照国际指南,降尿酸治疗不应停药,应长期维持。我们的经验是,经过积极降尿酸治疗持续达标1年左右,大部分病人可减量到最小剂量维持用药。
  有些病人过分强调饮食控制,这实际上是一个误区。人体的尿酸由内源性和外源性尿酸两部分组成,内源性尿酸由机体新陈代谢产生,占总尿酸水平的80%,外源性尿酸占20%,即使饮食控制得再严格也只能解决20%的尿酸水平,相当于60μmol/L~90μmol/L的血尿酸水平。
  另外,有些痛风石形成的患者迷信手术治疗,其实手术治疗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血尿酸水平仍很高,痛风石还会形成,且手术切口难以愈合。如把尿酸降至300μmol/L以下,痛风石就有望慢慢变软,甚至吸收掉。
  郑东辉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内科副主任
  对各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对危重风湿性疾病的诊治经验丰富,如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合并急进性间质性肺炎、结缔组织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结缔组织病合并感染等。对疑难风湿性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包括不明原因发热、复发性多软骨炎、甲减性肌病、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等疑难、少见病。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周五上午
文/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内科副主任 郑东辉
整理/王海芳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健康报》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的最具影响的全国性...所在位置: >
痛风治疗的几大误区有哪些?
更新时间: 15:49:19 |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 现在随着工作压力的不断加大,生活规律的加快,加之运动量的减少,导致痛风的发病率不断增高。然而很多人又不太重视正确的治疗方法,导致病情不断的加重。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几个痛风治疗的误区:
  痛风治疗的几个误区
  1、抗生素能抗痛风。乡村医生治疗痛风时告诉病友说用抗生素消炎止痛,其实吊瓶里加了地塞米松才消肿止痛的,但病友误以为抗生素能抗痛风,所以有些人半夜痛风病复发,自己以为是炎症,擅自服用抗生素抗痛风。而且隔天到了医院被确诊为痛风后,还一味要求医生开一些抗生素,以为可以医治痛风。实际上,抗生素既不能镇痛,对尿酸的代谢也是不起作用的。科学合理地应用控制尿酸代谢的药物,帮助体内的尿酸代谢恢复平衡才是治疗的原则。
  2、痛风发作时用药,缓解时停药,仅进行短期治疗。临床治疗痛风一般要求达到以下目的:(1)尽快终止急性关节炎发作;(2)防止关节炎复发;(3)纠正高尿酸血症,防止因尿酸盐沉积于肾脏、关节等所引起的并发症; (4)防止肾脏的尿酸结晶石形成;(5)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并发症。在临床上,要根据不同病期的病情进行针对性处理,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如果对痛风仅进行短期治疗,终止急性关节炎发作,不能降低血尿酸浓度,随着时间的推移,痛风的发作只会愈加频繁,且持续时间更长,症状更重。最终尿酸盐沉积于肾脏、关节形成痛风石,导致关节肿大僵硬、畸变、致残及并发尿毒症危及生命。
  3、快速降血尿酸。治疗痛风的时候,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和主治医生常常会急切想要降低血液中的尿酸水平,这种想法其实也不对,尿酸水平的骤然降低有时反而会加剧痛风的发作。这是因为血尿酸突然降低会导致已经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不溶性尿酸盐结晶脱落下来,引发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因此在治疗初期一般使用小剂量的降尿酸药物,逐渐增加到足量。
  4、喝啤酒影响大,喝白酒对痛风没影响。其实饮白酒尤其长期大量酗酒对痛风患者极其不利,因为乙醇代谢使血乳酸浓度增高,乳酸可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作用;另外,乙醇能促进腺嘌呤核苷酸转化而使尿酸增高;而且,饮酒必然伴随高嘌呤、高蛋白膳食,这样会引起尿酸水平升高,造成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和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迁延难愈。
  5、认为针灸按摩等理疗手段对痛风无效。痛风是由于血中尿酸过多,尿酸以微小结晶形式沉积在关节滑囊、肌腱、软骨和关节周围其他软组织中,大量白细胞吞噬后受到破坏,释放出内部的溶酶,破坏周围组织细胞,引起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冷敷虽可暂时使局部疼痛减轻,但低温刺激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流减少,不利于痛风炎症吸收与消散;且局部低温,容易导致尿酸更多地沉积于皮下,使局部炎症加重;热敷加重病变部位充血、水肿,非但不能止痛,有时反使疼痛升级。所以,痛风急性发作时,我们既不主张局部冷敷,也不提倡热敷,而是嘱咐患者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但这并不表明针灸按摩等理疗手段无所作为。临床上,痛风急性发作时,我们采取局部点刺放血,可以迅速缓解疼痛;缓解期采取2-3月的按摩推拿治疗,可以明显减少痛风发作频次,尤其对伴有高血压、胃病等且对西药不能耐受者尤为适宜。
  6、痛风急性发作时停用或禁用促进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这是各种药物手册都明示的,有很多医生将之奉为圭臬,不敢越雷池半步。但当临床上遇到中晚期痛风病人关节炎急性发作时,这时就左右为难束手无策了。因为多数中晚期痛风病人关节炎急性发作间隔时间很短,甚至有的一直疼痛肿胀,没有间歇期,按药物手册规定应该停用促进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但停用后不能有效降低血尿酸或不能将血尿酸控制在比较理想的水平,不利于中晚期痛风病人的治疗。
  专家提示:及早治疗、合理的饮食、充足的水分摄入、规律的生活方式、适当的体育活动等都是有助于痛风治疗的方法,所以我们必须重视。
  痛风对于我们是最熟悉的,因为一转换季节的...
  痛风日常饮食注意些什么?很多患者在得知痛...
  啤酒是最能让尿酸增高的酒。痛风病人不能喝...
  痛风病人增强免疫力吃什么?痛风患者在提问...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可到向在线专家提问!
Copyright &  fx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放心医苑网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粤ICP备号-2] [编号经营性-]痛风是现在很常见的一种疾病,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多发病与中老年人,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发病时的疼痛是很难忍受的。治疗痛风应该采取低能量、低脂、低蛋白的饮食习惯,降低血尿酸水平并增加尿酸的排泄。下面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有关于痛风的营养治疗方法。
步骤/方法:
1限制膳食嘌呤:采用低嘌呤膳食,在急性关节炎发作期,膳食的嘌呤摄入量应控制在150mg/d以下。在急性发作的三天内,应不食含嘌呤类的食物,如豆类,动物肝脏等。
2控制膳食能量:一般每日摄入能量为25~30kcal/kg,蛋白质为60~70g/d,脂肪不宜过高,约50g/d。碳水化合物应为能量的主要来源。
3多选用素食:在尿中尿酸的溶解性与PH有关,随着PH的升高,尿酸的溶解性增加,促进排泄。因此提倡多摄入碱性食物,例如新鲜蔬菜、水果、牛奶、硬果、海棠、西瓜、冬瓜等。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饮水2000ml以上,避免饮酒及酒精饮料,少使用刺进性调味品。不要暴饮暴食,适当运动。
5其他:不宜服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烟酸等。要保证食物中有充足的维生素C。
订阅到邮箱
温馨提示:以上经验分享由网友原创,仅供参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痛风热门相关
痛风精彩推荐
痛风相关药品
功能主治:本品适用于:1. 治疗骨关节炎急性期...
参考价格:¥85.5
功能主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预防复发...
参考价格:¥5.4
咨询实录推荐每日在线答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痛风发作时血尿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