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半的女天线宝宝怎么样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呢?

一岁多的宝宝怎么教育?_育儿问答_宝宝树
一岁多的宝宝怎么教育?
宝想要的东西如果不给她就会大哭不止,哭的特别凶,爸爸一生气还打过他,我试过让他哭不管他,最后以哭抽收场,想问问大家,这么小的孩子是不是所有要求都要满足他,要怎么教育他才好呢?
当时年龄:
来自:网页;
不要让孩子意识到可以用哭来作为法宝,所以不可以满足的一定不满足,有时即便你再想一想觉得可以满足,如果已经开口说不了,都不要满足了,这样孩子会认为你说出的话经过哭闹也是可以改变的。 不过对于孩子的情绪发泄要引导,引开注意力,容许孩子哭是对的,不让孩子哭,这样不懂情绪发泄并不利于孩子。抱抱她,亲亲她,有时她是为大人不理她而伤心,但不要用负面影响的东西作为补偿。 几次后孩子就知道哭是没用的了,最起码对你说的话会信任,这样以后才好教育。
最佳回答者:
可是试试用其他的物品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强行的剥夺孩子的欲望是不可取的!
先响应孩子的打闹,再看情况是否满足孩子的要求。如果要求过分,可以试着转移他的注意力。
我想一定要看情况而定,不要让孩子得到东西竟然如此容易!
这样的孩子长大了& 不得的珍惜!
宝宝树孕育热门推荐:
  在稍纵即逝的岁月里,宝宝1岁多了,发育时钟会告诉他该停止做小婴儿、成长为单独的人了。如果你还把他看作小婴儿,他会时时与你抗争,最终赢得自主。可尴尬的是宝宝的发育时钟还没有走到“儿童期”,所以,你在试图管理和管教他时,用对待儿童的那套方式也不会有用。
  那么到底该表扬,还是批评?1岁的小孩总是让妈妈们忙得团团转.那什么时候妈妈该训斥,什么时候不该呢?妈妈稍不留神,就作些危险的事儿..对这样的1岁左右的孩子,该训斥吗?
  孩子一旦干了什么危险、出格的事,妈妈立马就陷入紧张状态,一紧张,就会不自觉地大声训斥孩子,孩子一哭,自己又马上后悔。。。事实上很多家长在重复这样的状态,甚至陷入自我嫌弃。
  妈妈们可能觉得对0岁的宝宝没必要太多教育,但孩子到一岁了,也更加好动了,也开始有自己的脾气了,差不多该要教他一些重要的事儿了。“该教训吗?”,“还太早吧?”,是“温柔的教育?”还是“严厉地训斥?”等等..真是烦恼重重阿.
  今天我们就讨论一下对1岁孩子的教育方法.此外,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也很重要.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吧.
  妈妈们一不注意就会采取的方法
  看到干了不该干的事的孩子,就反射性地大声训斥:”这孩子!要我说几次你才能记住啊?!”.这是在我自己当了保育员后很长一段的时间内困扰着我的教育方法.
  很遗憾,这样的方式只会让孩子感到”挨骂了”,”妈妈好吓人”,”妈妈不支持我”,”妈妈是不是讨厌我了?!”.
  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
  首先,妈妈们要从自己开始,要意识到自己当时的情绪是慌乱的.如果不这么做,那么不论当时你说了什么,孩子感受到的仅仅是“情绪慌乱的妈妈的怒气”.
  对受惊而哭的宝宝,该说些什么呢?
  妈妈们要批评或是提醒孩子时,基本上是孩子干了什么让你意想不到的事儿的时候.这时该怎么对待孩子呢.对还不知道怎么区分善恶又有着旺盛好奇心的孩子们,妈妈们可一试试下面的几个方式.
  教育1岁小孩的重点
  危险时要阻止
  孩子突然跑到马路上,或是给他人造成困扰时,不管怎样,首先要阻止他继续.
  抱起孩子,让他感到安心
  阻止孩子后,孩子自己可能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会有点吃惊.这时妈妈可以说句”吓了一跳吧”,理解孩子此时心情,然后通过皮肤接触,来让孩子安心.这么一来,就能让孩子平静下来.
  告诉孩子刚才的状况
  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后,妈妈要用他能理解的语言,告诉他刚才是什么情况.
  例如妈妈们可以说“宝宝刚刚跑道马路上,刚好有车车从对面开过来,宝宝差点点就被撞到了,特别危险呀”,或是,”宝宝要玩的是别的小朋友的玩具.不打声招呼就拿走的话,那个小朋友找不到自己的玩具了,会担心难过的呀”,放慢语速,慢慢地说给孩子听.这样一来,即使是还不会说话的1岁的孩子,也能回想起刚才的事,进而理解刚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告诉孩子他必须知道的教养
  在此基础上,让我们从侧面来教育孩子.
  “过马路的时候,要左右看看,确定没有车来才能过哟.””要玩小朋友的玩具时,要问,’能借我玩玩吗’小朋友同意了,才能玩.”不要因为觉得孩子才一岁,跟他说这些还太早,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虽然还不会说话,但对亲爱的妈妈的话,他们可是认真听着的哟.平常要多和孩子传递这样的信息,直到他记住为止.
  话虽如此,但比起用大脑思考,1岁的孩子的注意力总是容易跑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去,所以还是常常会重复做同样的事情,犯同样的错误.
  “你又做了!””这个你是知道的吧?”在这些话语的重复中,孩子渐渐会明白什么事是可以做的,什么事不能做.
  那么,在教育宝宝的同时,妈妈的心里又发生了些什么呢?其实,传达给孩子的是妈妈的情感,因此,孩子和妈妈的心灵交流也是不能忽视的关键点.下面我们就验证一下在教育孩子时,妈妈的心里都发生了些什么.
  妈妈内心发生了些什么?
  在教育孩子时,妈妈的内心感情是怎么变化的呢.妈妈们自己可能很容易就忽视了自己的情绪,但对孩子来说,他们能切身体会到妈妈的情绪,所以这一点也是需要注意的一个重点.
  发现危险情况时
  “唉呀,危险!””怎么办啊,孩子受重伤了!””说不定会有生命危险?””怎么会变成这样..?”这时,妈妈的心里,这种心惊胆战的不安情绪变成了意想不到的怒气.这种情绪的背面,肯定是包含着”要从危险中护宝宝周全”的想法.
  和别的小朋友发生争执时
  “唉呀,我们家孩子怎么..””别的妈妈看着呢””这事儿可不能做呀!”妈妈们是不是自己也很惊讶,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内心在动摇呢?
  在店里买东西,结果孩子自己拿了东西走
  “怎么干这样的事?!””随便拿东西是不行的啊!””这可是偷盗啊!”,因为意想不到的动摇和冲击,妈妈们瞬间会大脑一片空白吧.
  首先,产生这种惊吓反应、不安发怒以及动摇的心情是很正常的,妈妈们要接受这种心情.先把这种心情放在一边,接着,从妈妈自己的”孩子怎么干这样的事!”的心情中抽离出来,转为思考以孩子为目标的”该如何向孩子说明呢?!”
  其次,慢慢告诉自己忽视这种心情,然后再试图向孩子传递什么信息。否则,会不自觉地提高音调,比自己预想更严厉地警告孩子.这样一来,孩子会受到惊吓,反而哭得更厉害了.所以,妈妈们首先应该正视自己不稳的情绪.
  通过教育孩子,妈妈们也在探索和逐渐掌握作为父母应该如何做.教养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这是他们今后走上社会的路标.在教育孩子时,会遇到有孩子大声哭泣,让妈妈们想放弃的时候,请一定要阻止危险发生,培养习惯,并认真接受1岁的孩子那种想和妈妈撒娇又不安的心情,温柔地教育孩子.
  下面是熊妈向多位宝妈请教后汇总整理的实用小技巧:
  生活规律:饿了、渴了、累了、困了、闷了,孩子就容易发脾气。你应该摸索孩子的生活规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导致坏情绪的陷阱之前,采取恰当措施,比如让孩子吃饱、睡觉、带到其他地方玩会等。
  转移注意:这么小的宝宝,注意力移动得很快,你要好好利用。比如,你抱孩子进餐椅吃饭,孩子拒绝不肯进去,你就不必坚持。拿些小胡萝卜丁啦小麦圈啦什么的哄哄他,等他吃得高兴心情愉快时,再抱进餐椅里去。
  不当观众:当孩子打滚撒赖时,不当观众。没有观众了,这演员也就自然少了几分兴致了。
  绕开硬碰硬:如果你问,“你要不要洗澡?” 这答案肯定是“不!” 你可以换个说法,“你想在澡盆里玩小鸭子,还是玩小水桶?”宝宝把积木摊了一地,如果你告诉他把积木捡起来,他多半会拒绝。如果你说:“我想你不能在我捡起这些书之前,把那些积木放回盒子里去”,这样,你就把家务活变成了一个,把命令变成了挑战。
  放松你自己:当你自己太累、太困、太饿时,你也会和孩子一样,容易发脾气。就像对待孩子一样,在预计你自己要进入“坏情绪区”之前,好好善待你自己一下,给自己充足电。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熊妈和小小熊的成长日记,备孕、孕期、育儿经验分享,知识汇总...
特别策划1508/条精选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原301医院总护士长,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护理系…
以亲子阅读为切入点,致力于家庭关系的建造…
精选家庭教育资讯和原创育儿教育文章…
一个全职妈妈6年来育儿经验,自我疗愈的心灵成长体悟…
为妈妈们提供母婴知识、母婴时尚信息、育儿经验等…
暖姐姐为您提供育儿知识…热门搜索:
栏目分类:
&|&|&|&|&|&|&|&|&|&|&|&|&|&|&|&|&|
一岁半宝宝的教育
责任编辑:
浏览:14088次
发表时间:
&&&&&& 宝宝在一岁半左右时, 其语言能力会突飞猛进,也将学会开口说话。关于一岁半宝宝的教育,最好的教育方式是寓教于乐,宝宝通过各种各样的玩具,来感知和认识更多的事物,开阔视野。父母在空闲的时间陪同宝宝玩不同的游戏,比如过过家,这样可以让宝宝逐渐建立起亲人间的社会关系的概念。这个时期的宝宝,家长们既要给他们玩耍的独立自由时间,但是也不能长时间地离开而不管他。那么,关于一岁半宝宝的教育,家长们该怎么做?
&&&& 1、鼓励宝宝在自己的社会圈子里试验和体会各种角色,以及明白他们间的关系。比如, 可以宝宝一个芭比娃娃,让他自己来当爸爸或者妈妈,给宝宝穿衣服,做衣服、玩耍等。
&&&&& 2、陪宝宝玩一些语言游戏。比如,妈妈们可以说,“妈妈在哪儿?”他就用小手指向你,嘴里重复着“妈妈”。“宝宝的耳朵在哪里”他就摸摸他自己的耳朵,嘴里咕哝着“耳朵”。
&&&& &3、给宝宝选购一些。比如玩识图游戏,会让宝宝认识更多的事物,例如汽车、轮船、飞机、房子、大海、小动物、植物等等各种事物,拓展其视野。而《》,它是一种高速阅读的卡片,卡片选用195个国家的国旗图片,覆盖了五大洲最重要的国家。可以激发宝宝的右脑记忆力,还可以培养宝宝的良好学习习惯,增长见识。
&&&& 4、宝宝临睡前,妈妈们可以用空闲时间讲助眠,也可以读一些寓言故事,帮助宝宝理解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特征等等。
&&&& 5、利用空闲或者周末的时间,家长们可以带着宝宝去公园走走,呼吸下新鲜空气,开拓宝宝的视野,让宝宝荡荡秋千等,还可以让宝宝同其他宝宝一起玩耍。
&&&& 6、家长们在陪孩子做游戏的时候,除了要帮助孩子认知新事物之外,还应该教会孩子如何规避危险。一岁半的宝宝对什么都容易充满着好奇,这样就增大危险。在家里的时候,剪刀、刀具等危险品要放置在婴儿够不着的地方。也要注意宝宝的一举一动,千万不能粗心大意,免得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 适合1-宝宝的游戏:
  宝宝的小画书
  目的:学习收集,体验亲手制作小画书的乐趣。
  材料:平时收集的各种画片(广告纸、旧杂志、报纸上的玩具、汽车、食品、房子、、日常用品等),36开白纸数张,固体胶棒,托盘,小夹子。
  玩法:
  1、把各种画片放在托盘里,和宝宝一起欣赏,请宝宝挑出自己喜爱的几张。
  2、请宝宝把选出的画片单个或自由组合,粘贴在白纸上。
  3、出示小夹子,请宝宝把几张画片夹在一起,就变成了宝宝自己做的一本小画书了!
  4、妈妈帮宝宝再夹上一张白纸做封面,写上“宝宝的小画书”。
  提示:
  睡觉前,陪宝宝一起翻阅《宝宝的小画书》,说说画书中的人或物,还可以编个故事呢。
  按照宝宝的兴趣和经验,可以继续做一些分类画书,如“汽车画书”“小狗画书”等。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猜您可能需要以下教材
(已有1910人购买)
(已有1716人购买)
(已有1952人购买)
(已有1986人购买)
(已有1885人购买)
(已有1180人购买)
(已有1916人购买)
(已有1728人购买)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7超赞0不解1顶起0已阅0愤怒0鄙视0晕阙0震惊
您已经表达过心情了,保持平常心有益身心健康!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这家伙真懒什么都没留下!
下次自动登录
文明发贴,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暂无网友评论
相关视频推荐
支付/配送方式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软件园二期望海路16号之一栋5楼(益智堂)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信息加载中...
桐桐妈育儿手记
一岁半孩子的特点
----《你的1岁孩子》学习笔记
1&&.....1P34
注:可能正是基于这个认识,这本书的第三章主标题是《一岁半前上亲子班等于白上》。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吧,教育心理学有不同的流派,说法不同,杜曼就主张孩子越小,越具有照相机似的记忆,才有了杜曼闪卡一说呵。
注:这些表现的关键词是作者的各个大标题,为了便于提纲携领地把握一岁半孩子特点,我把他整合了一下呵。
3&&这是《你的1岁孩子》中对一岁半孩子固执心理的描述,深有同感,我在自己的第一本著作里,就专门谈到过桐桐的一岁半现象,惊人的相似!
注:想起了我著作中引用的那个《儿童所有权公约》呵。
注:就像我在相关文章中提到的,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可理喻&的行为,幸运的是,作为父母,即使我们无法弄懂原因,只要能够做到理解和共情,就是在遵循正确的教养之道。
注:用皮亚杰的思维发展理论来说,这时期的孩子正处在&感知运动阶段&,用动作思维的哦。
注:不要抱怨这个时期的孩子不懂得人际交往哦,他们还没有发展到掌握交往技巧的水平呢。
8&&这是《你的1岁孩子》的提法,和孙瑞雪老师的空间敏感期有异曲同工之妙呵。
注:就像我在著作中提到的,接纳孩子的&喜欢什么&,因势利导,远比疑惑孩子&为什么不喜欢什么&更加重要。呵。
注:跟这个时期的孩子打交道,还的确不能问太多&为什么&,家长更需要了解的,是这个时期孩子的形式逻辑,如此才会发现孩子的可爱之处。这对所有年龄的孩子都一样哦,有时候,缺乏耐心、不解往往是源于家长的无知。
11----1P37
注:情绪管理是一辈子的课题哦。在情绪分化之初,允许孩子表达或许比教他们控制更为重要。
注:下次,当这个年龄孩子再对小伙伴带答不理的时候,不要再给她带上不善交往的高帽子哦。孩子到了3、4岁才进入交往敏感期呢。
13&&----1P38
注:期待这个时期的孩子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理性的哦。这是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的。
注:当好奇心遇上&傻大胆&,家长的确要脑子里绷一根安全的弦,更麻烦的是,由于生活阅历的限制,跟这个时期的孩子讲解危险的后果,效果可能并不是那么明显,&以动制动&也许是更有效的办法呵。
注:就像我在著作里提到的,孩子往往是在问题中成长的,很多时候,家长眼中这样那样的问题,恰恰的孩子在以正常的节奏向前成长的标志!需要家长运用智慧,化危机为契机。
16&&&&11---1P40
&&&&发布于日 06:48 |
阅读数(22166)
此文已被博客管理员""推荐到博客首页"育儿知识",奖励20分
上一篇:下一篇:
嗯,适用于一岁三个月的孩子呵
发表评论 &
显示全部&&
《“小书虫”是怎样炼成的》购买链接
《从“零”开始做父母》购买地址
《爱出一个好宝贝》购买地址
购物链接临时收藏1
购物链接临时收藏2
购物链接临时收藏3
购物链接临时收藏4
购物链接临时收藏5
中医科普讲座/节目
中医学习视频
中医博客/网站
生活休闲类博客
显示全部&&
文章数量:2298
评论数量:29191
访问数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线宝宝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