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宝宝9个月了才长了最后一颗牙齿小小的牙齿,别的同龄的孩…

为什么九个月大的宝宝还不长牙齿_育儿问答_宝宝树
为什么九个月大的宝宝还不长牙齿
当时年龄:
还没有宝宝
来自:网页;
正常的,宝宝可以在4-10个月里开始萌牙,萌出时间是因,、内分泌、食物性状有关的,有的早一点,有的晚一点
最佳回答者:
"建议补钙"&的妈妈回答:
"建议补钙"&的推荐知识:
 &怎么我的宝宝八个月了还不长牙呢?&&别说了,我的宝宝出牙也很晚,现在都一岁多了,牙齿还没长齐!&经常可以听到父母们这样的议论,孩子们的细微变化都牵扯着他们的心。宝宝不长牙,过了该出牙的年龄尚无一点动静,是缺钙了吗?
  一般来说,宝宝在出生6-7月会开始渐渐长出第一颗牙齿。宝宝出牙情况如何,是判定生长发育状况的一个指标。但并不是出牙晚就一定不健康。宝宝出牙的情况因人而异,有的出牙早,有的出牙晚;有的先长大牙,有的先出门牙;有的出牙是没任何的反应,有的会红肿、流口水等等。
  尽管不必过于担心宝宝出牙晚,但是如果一直都不长牙,甚至没有一点长牙的征兆,父母们...
以上知识内容来自宝宝树育儿网
一般九个月内左右都长牙了,最晚十个月还不长牙就要看一下是不是缺少了如果是要补一下才行
只要1岁前长牙都是正常的,如果不放心可以去带宝宝做下,不缺什么就不用补的。
有的宝宝出牙晚。不过要注意缺钙。
有些寶寶長牙時間是晚的,這個是根據個人體質來的,不要太擔心,多給寶寶曬曬太陽,或者適當的補充點鈣
不用太担心,有些早在4个月就开始长牙了,有些晚到才长,耐心的等待宝贝的第一颗牙吧
啊,现在应该给他吃钙和鱼肝油了
有的宝宝长的迟,都是正常的,有的一岁才长! 一般来说,4-长都是正常!!
一般宝宝4-一岁之间出牙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宝宝缺钙,容易导致出牙晚,可以适当给宝宝添加些钙质,促进骨骼成长。惠优喜的钙儿佳,新西兰的,钙铁锌同补,效果不错。请看介绍:/item.htm?id=
找我团购,更优惠哦
再过不长就去检查一下
1共2页 直接到页
宝宝树孕育宝宝9个月怎么上颚长一颗牙 正常,我家宝宝11个月多了也才两颗牙_育儿问答_宝宝树
宝宝9个月怎么上颚长一颗牙 正常,我家宝宝11个月多了也才两颗牙
当时年龄: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口健康、洁白而整齐的牙齿,而牙齿的萌出是第一步,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因此,有关牙齿的萌出、伴随的症状、及牙齿护理方面的知识就变得尤为重要。本刊特别邀请儿童口腔科专家,针对&小牙牙&的各种学问做系列专题报道,希望对年轻的爸妈有所帮助。
  牙齿萌出时间
  孩子出生时,口腔内没有牙齿,出生后约6个月,下颌中切牙开始萌出,直到2岁半乳牙全部萌出。宝宝出生后1年内(1.5个月~11个月)所有乳牙釉质矿化完成,出生后2年内(6个月~24个月)所有乳牙萌出。因此,出生后1年内,如果孩子出现全身或局部紊乱疾病,将影响乳牙釉质的发育,导致牙齿发育缺陷,易患龋齿。
  乳牙萌出一般时间
  中切牙 侧切牙 尖牙 第一乳磨牙 第二乳磨牙
  上颌 7.5个月 9个月 18个月 14个月 24个月
  下颌 6个月 7个月 16个月 12个月 20个月
  萌牙正常时间范围
  中切牙 侧切牙 尖牙 第一乳磨牙 第二乳磨牙
  上颌 5~15个月 6~21个月 8~29个月 8~28个月 8~34个月
  下颌 4~17个月 6~27个月 8~29个月 8~27个月 8~34个月
  牙齿萌出时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个体差异的存在,有的孩子牙齿萌出偏早、有的孩子偏晚,但只要在个体差异的范围内,就是正常的。
  3种原因造成差异
  1. 遗传因素 如种族、性别等,正常情况下,女孩比男孩牙齿钙化、萌出的时间早。
  2.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的影响更为普遍,如气温、疾病等。一般来说,寒冷地区的儿童比温热地区的牙齿萌出迟
  3. 营养状况 营养良好,身高、体重较高的儿童比营养差,身高、体重较低的儿童牙齿萌出早。
  牙齿萌出顺序
  牙齿的萌出有一定的顺序,一般来说,是按照这样的先后顺序:1)下颌中切牙,2)上颌中切牙,3)上颌侧切牙,4)下颌侧切牙,5)下颌第一乳磨牙,6)上颌第一乳磨牙,7)下颌乳尖牙,8)上颌乳尖牙,9)下颌第二乳磨牙,10)上颌第二乳磨牙。
  有的孩子会有个别牙齿的萌出顺序颠倒,但最终并不影响牙齿的排列,无需处理。
  长牙时的6种症状
  2种正常反应
  1.咬东西 牙齿萌出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无任何不适,但在乳牙萌出时,小儿喜欢咬东西,如哺乳时咬奶头,或将手指放入口内等。这时可给小儿一个能咬的玩具,让孩子咬玩具以便刺激牙龈,使牙齿穿透龈黏膜顺利萌出。
  2.流涎 牙齿萌出时刺激三叉神经,引起唾液分泌量增加。由于小儿还没有吞咽大量唾液的习惯,口腔又浅,唾液往往流到口外,形成所谓的&生理性流涎&。这种现象一般随年龄增长而自然消失。
  可能出现的4种异常
  1.乳牙早萌&&诞生牙和新生牙
  孩子出生时就有牙齿萌出,称为&诞生牙&。出生后1个月内,就有乳牙萌出,称为&新生牙&。诞生牙和新生牙多见于下颌乳中切牙。这些牙齿多数没有牙根或牙根短小,有的极度松动。由于诞生牙和新生牙有影响婴儿哺乳及脱落后被婴儿吸入气管的危险,所以常常被拔除。如果诞生牙和新生牙不松动或松动不明显,在吮乳时,由于下切牙对舌系带的摩擦造成舌系带的创伤性溃疡。在此情况下,可以改变喂养方式,用汤匙喂养、调磨或拔除患牙。
  早萌乳牙应与上皮珠鉴别。上皮珠是新生儿牙槽黏膜上出现的角质珠,是类似牙齿的白色球状物,米粒大小,可出现一个、数个至数十个。上皮珠是牙板上皮剩余所形成的角化物,并非真正的牙齿,可自行脱落,非牙齿的过早萌出。
  2.乳牙萌出过迟
  婴儿出生后1年内,萌出第一颗乳牙,均属正常范围。如果超过1周岁,甚至1岁半后仍未见第一颗乳牙萌出,超过3周岁乳牙尚未全部萌出为乳牙迟萌。此时需查找原因,排除是否有&无牙畸形&。个别乳牙萌出过迟较少见,全口或多数乳牙萌出过迟或萌出困难多与全身因素有关。如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低下以及营养缺乏等,佝偻病患儿的乳牙能迟至出生后14~15个月才开始萌出,并往往伴有牙齿发育缺陷。遇到这种异常情况,应进行临床咨询。
  3.萌出性龈炎
  是乳牙萌出时常见的暂时性牙龈炎。沿牙冠的牙龈组织充血,但无明显的自觉症状,随着牙齿的萌出而渐渐自愈。萌出性龈炎多是由于牙齿萌出时,牙龈常有异样感,使孩子用手指、玩具等触摸或咬嚼,导致牙龈黏膜擦伤。
  4.萌出性囊肿
  乳牙萌出前,临床上有时可见覆盖牙的黏膜局部肿胀,呈青紫色,内含组织液和血液,有萌出性囊肿之称。一般不会影响牙齿的萌出,若萌出受阻,则需去除部分组织,使牙冠外露。
  乳牙萌出过程中,如果确实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建议家长进行临床专科咨询。
  长牙4大护理原则
  1.口腔清洁 一些学者建议在乳牙萌出之前清洁和按摩牙龈,认为这将有助于建立一个健康的口腔生态环境且有助于牙齿萌出。专家公认清除菌斑应从第一颗乳牙萌出开始,而这一早期的清洁工作完全靠孩子的父母来完成。即父母手指缠上湿润的纱布轻轻按摩孩子的牙龈组织和清洁孩子的牙齿,每日一次。
  其实只要父母感觉使用牙刷安全,那么选择一个软毛且适宜孩子大小尺寸的牙刷,湿润后使用也是可以的。1岁以后提倡开始刷牙去除菌斑,3岁左右时可以开始使用牙膏,建议使用儿童牙膏。因为这一年龄组的孩子不能咳出且有潜在的氟化物吞咽,所以每次刷牙只用小豌豆大小的牙膏就足够了。
  2.口咬玩具 乳牙萌出时,小儿喜欢咬东西,如哺乳时咬奶头或将手指放入口内,这时可给小儿一个能咬的玩具,让孩子咬玩具以便刺激牙龈,使牙齿穿透龈黏膜顺利萌出。有时,也可给孩子用磨牙棒,一是利于牙齿萌出,另外,还可以训练孩子的咀嚼功能。有的家长喜欢给孩子用安慰奶嘴,建议使用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孩子10个月。
  3.口腔检查 乳牙开始萌出时,也是第一次进行口腔检查的时间,一般检查最迟不要超过孩子12个月。因为龋齿(蛀牙)是由细菌导致的,而主要的致病菌是变形链球菌。随着牙齿的萌出,这些致病菌才开始在口腔内定植。除了开始进行口腔清洁,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喂养习惯。因此,第一次口腔检查,保健人员会帮助你进行上述两个方面的保健措施。而不良的喂养习惯,其危害是极大的,这在后面的专题中会进行阐述。
  4.生理间隙 乳牙间大多存在生理间隙,有些孩子乳牙萌出时出现间隙,也有些孩子乳牙初建牙合时无牙间隙,以后逐渐出现间隙。临床可见随着增龄变化,生理间隙变大。生理间隙有利于恒牙替换时排列整齐。因继承同名恒牙往往大于同名乳牙,生理间隙有利于恒牙替换时排列整齐。但生理间隙的存在,使食物残渣易于存留生理间隙处,不易清洁,易导致龋齿,这也是生理间隙存在的不利之处,但更需我们作好孩子的口腔清洁,避免龋齿的发生。
宝宝长牙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出齐20颗乳牙,大约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长牙可能引起发烧、流口水、乱啃咬&&牙齿数量的增加改变了宝宝的饮食结构,爸妈一定要好好面对宝宝的出牙期哦。
出牙期的营养与食物守则
随着牙齿数量的不断增多,宝宝的咀嚼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糊糊不再适合宝宝,营养和改变食物的性状同样重要哦。
当宝宝开始长牙时,爸妈可视宝宝的发育状况,准备一些半固体食物给宝宝吃。添加固体食物,每次应只尝试一种新的食物,并且由少量开始,食用3~4天后再逐渐增加量及浓度,添加顺序为流质&半流质&半固体&固体。
这是宝宝将要萌牙的时期,宝宝大约在5个月大时,口水分泌特别多,牙龈很痒,什么东西都要放到嘴里咬,这是因为宝宝的第一颗乳牙快要长出来了。
摄食行为特征
开始移动下颚,舌头推出反射消失,可以自行控制吸吮动作。
对牛奶以外的食物开始产生兴趣。
眼睛会看着别人的食物,可能会伸手到别人的盘子里。
6个月左右,除了吸吮外也开始会咬东西。
给予牛奶以外的&液状&食物。
并尝试给予&糊状&食物。
将一汤匙的麦粉加4~5汤匙的母乳、配方奶粉或开水,搅拌均匀,以婴儿喂食汤匙或用洗干净的手指,一次少量地喂食。
米、麦糊。
磨碎的香蕉、苹果汁或梨子汁。
宝宝在6~10个月大时,长出了第一颗乳齿&&下颌的一对乳中切齿,从此告别无齿行列喽。
摄食行为特征
用手指抓取任何他看得到的东西,同时把它放入口中。
会用手抓住汤匙,并开始模仿大人的咀嚼动作(但无法咬碎食物)。
给予&泥状&食物。
尝试给予&半固体&食物。
蛋黄泥、马铃薯泥、胡萝卜泥等。
稀饭、麦片粥等。
8~12个月大的宝宝,已经拥有4颗小牙牙了,他们正在练习使用新工具来切碎食物啦。
摄食行为特征
基本能用牙床熟练地咀嚼食物。
能用门牙切断较长的软质食物,比如香蕉。
给予&半固体&食物。
尝试更多味道的食物。
肉泥、肉末、蛋黄泥。
香蕉、冬瓜、西红柿、嫩豆腐。
9~13个月时宝宝上颌的侧门牙萌出,到10~16个月时上颌的侧门牙萌出。
摄食行为特征
开始适应固体食物。
唇、舌可任意移动,并能上下任意咀嚼。
肠胃消化机能也渐趋成熟。
可以自己拿奶瓶,也能握住汤匙来搅动食物,但无法将食物由汤匙送到嘴巴。
给予半固体食物。
尝试给予固体食物。
剁碎的蔬菜。
宝宝长出第一乳磨牙,大约是在13~19个月。拥有磨牙后,宝宝的咀嚼能力大大提高,更喜欢&有嚼头&的食物了。
摄食行为特征
基本适应固体食物。
能初步自主进食,用勺子把食物送进嘴里。虽然可能吃得到处都是,但是非常值得鼓励。
减少液体食物的摄取(但基本奶量应保证)
提供更多稍硬的固体食物。
软饭、烂面、面片。
较粗的碎菜、小肉丸。
12~20颗牙
宝宝大约在16~23个月时开始长第二磨牙。等这四颗磨牙萌出,宝宝的二十颗乳牙就长齐,完成了乳齿列,就可以尽享天下美味啦。如果宝宝因为出牙而不愿意吃东西、没有胃口,则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些清凉、柔软的食物,如布丁、起司等。
摄食行为特征
可以自己吞咽食物。
进食技巧改进很多。
固体食物大约可占其营养来源的50%。
面条、大豆、小块蔬菜、饼干等。
一岁以后则可以渐渐地给宝宝吃一般的食物。
长牙期最需要的营养素
钙:能保持健康的牙齿,出牙期的宝宝每天需要600~800毫克的钙。
磷:有助于生长发育,并促进牙龈和牙齿的健康。
氟:有助于防止龋齿,有助于形成强壮的骨骼。
镁:使牙齿更加健康。
维生素A:促进生长发育,保持牙齿和牙龈的健康。
维生素B1:促进正常的食欲,帮助消化。
维生素D:通过正确辅助钙和磷促进骨骼和牙齿的强壮。
各种奶类的钙含量
原味全脂酸牛奶1133.5(毫克/千克)原味脱脂酸牛奶1225脱脂奶1233.5低脂奶1150山羊奶1312.5优酪乳1233.5
应对出牙期的不适感
出牙对宝宝来说是一件不太舒服的事情,牙龈肿胀带来的不适、大量的口水,还有可能会发烧,最大的问题是拿什么来磨牙才安全又卫生。看完本文,照顾出牙期宝宝,妈妈不用再发愁。
出牙会给宝宝的牙龈带来不适感,肿、胀、痛、痒都有可能,宝宝经常到处找东西来啃咬。问100个出牙期宝宝的妈妈,你都会得到同样的回答:最头痛就是宝宝乱啃咬的问题!她们担心磨牙时的卫生保障、磨牙物的安全性;害怕宝宝误食、误吞;还有自己变成啃咬对象时的疼痛。
咬牙胶的是是非非
咬牙胶简称牙胶,又称为固齿器,其帮助宝宝锻炼牙齿的功能再明显不过。为了给宝宝合适的磨牙物,几乎所有的婴幼用品公司都推出形形色色的咬牙胶。除了形状上的不同外,更有功能上的区别,有带香味牙胶、入水牙胶、摇铃牙胶,更有许多带牙胶功能的玩具等。咬牙胶提供不同的厚度和咬感,让宝宝体验各种咬嚼的感觉。漂亮的咬牙胶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宝宝的注意,软硬适度又适合入口,宝宝还是比较爱用的。
可是宝宝们经常把牙胶当成了玩具,且因为这些牙胶淡而无味,容易咬几下就扔在地上。等牙龈又痒起来时,又再捡起来继续咬,妈妈们很为卫生担忧,每天要无数次地跟在宝宝后面拾牙胶去清洗消毒。
牙胶的材质基本为无毒塑料,何时应更换牙胶是一个较模糊的概念,不少妈妈对于让宝宝拿块塑料乱咬一通还是比较排斥的。还有一些妈妈则认为,让宝宝咬牙胶就如让小狗咬塑料骨头,显得好可怜。
磨牙棒的喜恶各半
可食用的磨牙棒看似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它味道不错,宝宝更乐意拿着啃咬较长时间,被扔在一边的几率小些。市场上所售的磨牙棒分为两种,一种是十分坚硬的,宝宝根本咬它不动;另一种是软软的和饼干无太大差别,与其说是磨牙棒不如说是手指饼干。
软质的磨牙棒,虽能起到一些磨牙的作用,但是时效不长,吃下去太多易影响奶量和正餐。妈妈们更爱提供硬质的磨牙棒,而宝宝对于磨牙棒可谓是喜恶各半,爱咬的抓到一根半天不肯放;不爱咬的,尝过一次就再不肯咬。
形形色色的磨牙物
为了给宝宝一件合适的磨牙物,妈妈们真是动足了脑筋,来看看这些实用的&土方&吧。
胡萝卜磨牙棒
新鲜的胡萝卜洗净,刨去那层薄薄的外皮,切成妈妈食指大小,适合宝宝手抓。什么调料都不用放,隔水蒸,硬度视宝宝的需要而定。最好煮成外软内硬的程度,即让宝宝可以吃到些胡萝卜又不至于被消灭得太快,是不错的磨牙物。(from蕾娜妈咪)
香菇磨牙饼
香菇去除根蒂部分,只保留顶盖备用。在沸水或任何的汤中投入整个的香菇顶盖,煮熟即可千万不要炖得酥烂。待香菇变凉就可以拿来给宝宝当磨牙饼,即鲜香又软硬适度,咬烂了就再换一片。宝宝较小时最好用新鲜香菇,肥滑、弹性好、硬度较低。等宝宝大些可以改为水发香菇,加强韧度和硬度
牙齿萌出的早晚和遗传因素、身体发育以及牙胚的位置都有一定的关系。不是说&晚萌出或者早萌出几个月就认为这个孩子的萌出&是不正常的,一般来说我们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只要孩子全身的生长发育和颌面部的生长发育属于正常的生理范围就可以了。 
牙齿生长与骨骼有一定关系,但因胚胎来源不完全相同,牙齿与骨骼的生长不完全平行。出生时乳牙已骨化,乳牙牙孢隐藏在颌骨中,被牙龈覆盖;恒牙的骨化从新生儿期开始,18&24个月时第三恒臼齿已骨化。人一生有乳牙(20个)和恒牙(32个)两副牙齿。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后未萌出者为出乳牙萌出延迟。乳牙萌出顺序一般为下颌先于上颌、自前向后,约于2.5岁时乳牙出齐。乳牙萌出时间个体差异较大,与遗传、内分泌、食物性状有关。
乳牙出牙顺序图表
上牙列 出牙时间 脱落时间
正门齿 8 - 12 个月 6 - 7 岁
侧门齿 9 - 13 个月 7 - 8 岁
犬齿 16 - 22 个月 10 - 12 岁
第一磨牙(臼齿)13 - 19 个月 9 - 11岁
第二磨牙 25 - 33 个月 10 - 12 岁
第二磨牙 23 - 31 个月 10 - 12 岁
第一磨牙 14 - 18 个月 9 - 11 岁
犬齿 17 - 23 个月 9 - 12 岁
侧门齿 10 - 16 个月 7 - 8 岁
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不同,别人的只能作参考,并不能将其运用到自己宝贝身上来。我的宝贝是在一岁以后才慢慢长牙的。这又能怎么说呢,1岁以内或以上的宝贝,只要每天适时的补充到阳光,营养也跟上了,一般不会缺什么的。放心吧,宝宝妈妈
宝宝树孕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后一颗牙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