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什么功效的功效?和价钱!那东西真的管用么?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大全
本文导读:六味地黄丸是中药方剂和中成药的统称。因由六位中药材组成,其中熟地黄为君药,故名为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但是它也有一些副作用,所以一定要注意。
感冒,总体上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在这里先讨论普通感冒。普通感冒,祖国医学称&q…
糖尿病介绍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
  六味地黄丸源于宋代医学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滋补肾阴的基础方剂,配伍组方上具有&三补三泻&的特点。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加味而成。现代医学研究,六味地黄丸还具有增强免疫、抗衰老、抗疲劳、抗低温、耐缺氧、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改善肾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及较强的强壮作用。但畏寒怕冷、痰多湿重之人不宜服用。
六味地黄丸的:
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并不是包治百病,但据统计,在各种文献报道中,六味地黄丸的病症涉及137种。最常见的是用于治疗亚状态、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所以很多人把它当作保健药品在长期服用。同时,作为治疗药品,它在高血压、、更年期综合征等的治疗和辅助治疗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六味地黄丸最早源自&医圣&张仲景的名著《伤寒杂病论》的&金匮肾气丸&(即桂附地黄丸)。至北宋,太医丞钱乙认为肾决定着人的生长发育,强调补泻要同时进行的理论。遂从&金匮肾气丸&入手,创制了滋补肾阴的名方&&六味地黄丸,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6味中药组成。
中医学认为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方中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生髓,为方中的君药。山茱萸滋养肝肾,并能涩精;
六味地黄丸山药补脾益气而固精,二者用为臣药。三味药相配,共同发挥补益肝、脾、肾的作用,效力全面,且以补肾阴为主,补其不足,可治&本&。泽泻泄肾利湿,并可防止熟地黄过于滋腻;丹皮能够清泻肝火,同时可以制约山茱萸的收敛作用;茯苓淡渗脾湿,帮助怀山药健运脾胃,这三味药物为泻药,泻湿浊,平其偏盛,为佐药,是治标。
更适用于肾阴虚
仅从历史医家的主张就可以看出,六味地黄丸以滋补肾阴为主;此外,从药方的组成来看,它可以达到三阴同补(补肾阴、补肝阴、补脾阴)的效果,比如熟地黄可以补肾阴;山茱萸则是肝肾同补,通过补肝来达到补肾的目的;山药能健脾益肾,通过健脾来补后天。由此可以看出,六味地黄丸更适用于阴虚,阳虚者则应选择更适合的药物。
中医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桂附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桂附丸,作为传统中药方剂在我国应用的历史已很悠久。我国很多的药物学著作中都将其列为上品,且记述了桂附地黄丸的神奇功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处方】
肉桂20g 附子(制)20g 熟地黄160g 山茱萸(制)80g 牡丹皮60g 80g 60g 泽泻60g【性状】
为黑棕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而带酸、辛。【炮制】
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功能主治】
温补阳。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消渴。【用法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规格】
大蜜丸每丸重9g【贮藏】
密封。【摘录】
《中国药典》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桂附地黄丸,我们知道桂附地黄丸是一种中药方剂,不但可以用来治疗疾病而且还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桂附地黄丸来为我们的健康护航。
3628阅读3413阅读3096阅读3297阅读3218阅读3316阅读3036阅读
3062阅读4872阅读4309阅读4249阅读4920阅读3086阅读4125阅读
1031阅读1031阅读1030阅读
1030阅读1021阅读1023阅读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微信扫一扫名称: 推荐 类别:怀地黄/熟地黄/生地黄 数量:10000 价格:20元 &&名称:
类别:怀地黄/熟地黄/生地黄 数量:888888 价格:-元 &&名称:
类别:怀地黄/熟地黄/生地黄 数量:888888 价格:-元 &&名称:
类别:怀地黄/熟地黄/生地黄 数量:888888 价格:-元 &&名称:
类别:怀地黄/熟地黄/生地黄 数量:888888 价格:-元 &&名称: 推荐 类别:怀地黄/熟地黄/生地黄 数量:888888 价格:18元 &&
CCTV2健康之路——补肾传奇赞
苗明三 教授 河南中医学院
古时候的中原大地、黄河中下游的三百里怀川,有那么四样神奇的物种一直被人们奉为稀世珍品。经过了三千年的流传繁衍,这四样物种在当今依然为人们所珍视和厚爱,这就是产于河南焦作的四大——、、、。
地黄又叫地髓,是说吸收了地气之精髓,一般土地在种过一年地黄后,地就变苦了,第二年便不能再种地黄,必须等到至少八年后才能再种,因此就更显得地黄的珍贵。您瞧老乡们刨出地黄时,就像刨出金子一般高兴。地黄的根块大而短,形状像山萝卜,颜色微黄,口味发苦,用它来入药,在中医要史上已有三千年历史,而且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关于地黄的传说呢。那是在唐朝时,有一年黄河中下游瘟疫流行,无数百姓失去生命,县太爷来到神农山药王庙祈求神佑,得到了一株根状的草药,送药人将此药称为地皇,意思是皇天赐药,并告诉他神农山北草洼有许多这种药,县太爷就命人上山采挖,解救了百姓,瘟疫过后,百姓把它引种到自家农田里,因为它的颜色发黄,百姓便把它地皇叫成地黄了,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否和传说有关,此后一说到地黄人们都会认为怀庆府所产的最为地道,明朝名医刘文太在《百草品汇精要》中说生地黄今怀庆者为胜,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今人唯以怀庆地黄为上。
问 地黄到底有什么好处呢?在古代的医学著作当中有没有记载过,说这地黄的药效有多厉害?
答 地黄最早的记载记录在神农本草经,本草经上记载是益气延年,轻身不老,另外男治五劳七伤,女治伤中,包罗下血(音译),有一本书上讲用地黄喂马,喂的是30岁的马,然后又产小马驹,然后马又活了100多年,这说明它的作用是非常强的,可能这里面有一些神话传说。
问 刚才说到中药的四大天王都是什么?
答 在中药上也有一些戏称吧,就是说在中药上有一些作用比较强的药物,称为四大天王。
中药的四大天王:
1、人参:补气
2、大黄:导泻
3、地黄:补血
4、附子:温阳
问 我们也经常听说地黄是补血上品?
答 是的,是在很多的补血方药中,地黄、当归,这是用的最多的。它是一药三用,它是一种地黄,三种药品。
问 《红楼梦》里有许多地方,对于地黄都有过记载,我记得53回叫做荣国府元宵开夜宴,里边就是说说晴雯有病了,然后开了个方子,宝玉拿来一看说这方子不好,说女儿家怎么能开这么厉害的药呢,后来就把这个方子给改了,改了里边就加了两味药,茯苓和地黄,这两味药到底是干什么的?
答 补气、养血的,特别女同志有一些病,补气养血是非常好的。
问 我相信大家也特别关心访谈区,因为我特别想让小冀跟我们的厨师一起来教给大家,第一个菜是什么呢?
答 刚才我已经偷师学艺过了,今天我们教给大家第一道用地黄做的菜是一道凉拌菜,就叫凉拌地黄丝,这个原料也是非常的简单,这个地黄就是咱们手中拿的这一种,要洗干净,然后把它这个外面的这层表皮打掉,先切成片再切成丝,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关师傅已经切成非常细的小丝了,还有一味原料就是红辣椒,这个红辣椒主要是用来调色的,也要切成这样的小丝,同时还有另外一个配料,就是萝卜苗,刚才关师傅还给我介绍,如果家里不愿意吃萝卜苗的这种味,还可以用其它的蒿子,或者苹果丝等等都可以,现在我们就可以拌了,这个是已经切好的地黄丝,然后要把我们切好的红辣椒丝拌起来,这样色泽非常鲜艳,红、黄、绿非常漂亮,而且营养也是非常好。
问 地黄用不用先拿水焯一下?
答 用热水焯一下就不脆了,所以直接拌就可以了。
问 像我们桌子上拿到的鲜地黄,也是为了我们专门做节目,特地从焦作带过来的,现在这个季节就是鲜地黄出产的季节吗?
答 现在就是。
问 一年能有几个月有这样的好口福呢?
答 就是这个地黄下来以后能有鲜地黄,地黄原来是很难长期保存的,现在可能有一些条件了,保存相对时间长一点,能有几个月的时间。
六味地黄丸,作为流传了上千年的千古名方,有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作用,是当今社会用的最多的保健药之一,据调查,十个30岁到60岁的中国人,就有8个曾经或正在服用六味地黄丸,它具有神奇的补肾作用,千百年来它一直作为国人强壮的补养之品,而被广泛运用,被誉为保健神品,那么六味地黄丸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六味地黄丸的命名其一和地黄有关,药方中以地黄为主药,滋补肾阴,其余五味药为辅药,其二是因为由六味药材所组成,这六味药材又恰好含有酸、苦、甘、辛、咸、淡这六味,因此而得名。六味地黄丸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东汉时期,被尊称为医圣的张仲景在金匮药略一书中有一名方,叫金匮肾气丸,是补肾阳的代表方,被称为千古补肾阳的祖方,后来经过宋代名医钱乙调整后,改为以补肾阴为主,创立了六味地黄丸,此后便成为适用于一切慢性疾病中出现的肝肾不足,肾阴亏损病症的良药,并对有肾虚倾向的人具有养生、保健功能。
问 相信可能不管懂不懂中药的人,恐怕都会知道六味地黄丸这个名字,我们特别想了解一下可见于记录的最早的可以到哪个年代?
答 宋代钱乙,非常有名的儿科专家,六味地黄丸就是从张仲景的金匮肾气丸演变成了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药方:熟地8钱、山茱萸4钱、山药4钱、牡丹皮3钱、泽泻3钱、茯苓3钱。
问 为什么六味地黄丸能够流传这么多年,名气这么大,这是为什么呢?
答 应该是有这么两点,第一六味地黄丸的疗效,特别是滋补肝肾的疗效是确切的,第二是在方中充分体现了中医的这种辩证思维的特色,在这个方子中是三补三泻,非常好的组成一个方子。
答 地黄丸实际上最主要是用一些阴虚的症候,但是真正的六味地黄丸是个补肾阴的方子,当然有很多地黄丸,比如说明目地黄丸、桂附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比如说知柏地黄丸,就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知母、黄柏,然后就有了滋阴降火的作用,它的作用就是根据阴虚比较长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症状不一样,经常在六味地黄丸加减做成汤剂,为了很好的运用,就变成了这些成药了。
问 演示区接下来会给我们带来什么菜?
答 其实这边我们已经开始准备下一道菜品了,接下来这道菜品是为地黄做的点心,这个点心是什么呢,其实就是饺子,非常传统的饺子,但是怎么用地黄来做呢,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原料很简单,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五花肉,然后有虾,把这两个要剁成泥,然后其它的配料有香菇、胡萝卜、洋葱、姜,还有地黄。
答 这些原料剁好以后成了馅泥,放到一个碗里,放点盐、味精、胡椒粉,再来点麻油。
答 刚才我又问了一下关师傅,五花肉如果换成牛肉或者是羊肉可不可以,关师傅说最好还是要用猪五花肉,因为羊肉和牛肉的味道会特别的抢,就会把这个地黄的味道给抢跑了,所以五花肉和其它所有的味道综合到一起是最佳的。这边我们的饺子已经下锅了,这个饺子跟我们正常煮饺子其实是一样的,开了锅之后把饺子下到里面去,大概煮七八分钟,等饺子漂起来,再加点凉水就可以出锅了。
问 刚才讲的四种不同的地黄丸,都适合什么样的人?
答 知柏地黄丸主要是滋阴降火的作用,特别是阴虚火旺的这些病人,可以用这个知柏地黄;杞菊地黄主要是滋肾养肝的作用,特别适用于肝肾两虚的人;桂附地黄丸是突出了温阳的作用。
问 地黄有一个很独特的地方,就是一个地黄三个药,鲜地黄、熟地黄、生地黄,这三种不同性状的地黄入药之后,它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功效呢?
答 鲜地黄最主要是清热养阴、凉血止血;熟地黄主要是滋补肝肾,特别是补血养阴这个作用是比较强的,生地黄主要是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问 我看到小冀那边的饺子已经做好了,这个地黄馅的饺子到底什么味?
答 说实话刚才我们说的这道凉菜里边这个地黄味特别的浓,有点像咱们夏天和春天拌的甘苦菜的味,但是很奇怪到了这个饺子里边之后,这个地黄味几乎都没了,如果我不告诉您这个是地黄馅的饺子的话,您肯定吃不出来的。
李成杰,河南沁阳市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大怀药传承人,今年72岁的李成杰是河南庆阳市的一名离休干部,几十年来,他把四大怀药当命根一样的研究。也许是家传的原因,李老先生从小耳濡目染,对这些草药有了很深的感情。老先生为了让四大怀药发扬光大,从1980年开始自费搞起研究,1990年离休后,更是倾注了全部心血,在研究的过程中,老先生越发的对地黄痴迷起来。在老先生的印象里,四大怀药的地黄八年才能种一回,这么珍贵的药材,怎么才能提高产量呢,老先生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投入研究,这样做也是为了继承父亲的遗志。老先生把所有的精力了退休金都用到了研究上,就是周围有人不理解他也不在乎。老先生一边研究怎么种地黄,一边到处搜集关于地黄的历史文化传说,他走遍了古时候怀庆府所属的山野乡村,走访了许多百岁老人,只为了寻找关于四大怀药,尤其是地黄的一切踪迹。现在老先生又把他的事业继续往下传了。
问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医家都非常注重地黄的使用,比如说我知道的有一位明代的张熟地,他真名是叫张熟地吗?
答 他真名叫张景岳,最主要他认为人是虚多实少,应该补肾阴为主,在补益的方子里面,他自己创新了一共186个方子,其中补益类的方子29个,在这29个方子里面,22个方子都用到熟地,所以说他也是经常用熟地,并且他也是温补派的一个代表人,他就是特别强调熟地类,用得比较多,后来人们就把他戏称为张熟地。
问 我们刚才看到用地黄包饺子可能相对复杂一点,有没有更简单一点的做法?
答 比如说有的人体质弱了,用点地黄、枸杞泡点酒,经常喝对人体有抗衰补益的作用。现在有好多饭店都有地黄水,就是用的生地黄直接泡水,如果有条件的话煮几分钟,如果没有条件的话就用热水泡一下就行,特别适合容易上火的人,特别这个季节家里都有暖气,很干燥,经常喝点生地水非常好。
答 现在关师傅已经把下一道菜要做的原配料已经准备好了,再为大家介绍一下,这道菜叫做地黄炖羊肉,是冬天特别适于喝的一个汤品,原料一定要选用这种山羊的小腿肉,这个肉质非常细嫩,而且煮起来也比较容易熟,再有一个就是今天我们的主角地黄,肉要切成小块的,地黄可以根据您自己的口感,可以切成小块状的,滚刀状的,也可以切成小片的,我们要先把羊肉用大火给它焯一下,去去上面的油腻或者脏东西,等到焯完之后再放一锅凉水再把焯好的羊肉和生地黄一起放到凉水当中,先用大火煮,煮开了之后再改成小火再炖40分钟,等快出锅的时候,我们可以加一点盐,再加点味精,如果您特别害怕羊肉的膻味,可以稍微加一点胡椒,这个胡椒就可以去掉羊肉的膻味,当然小山羊的羊肉,本身膻味就非常小,所以煮出来的味道非常好,刚才我还问了一个问题,我说生地黄煮出来之后,是面的,还是脆的呢,待会儿要尝一尝。
答 另外我们也可以做成地黄粥,我们把地黄和大米煮在一起,用干地黄就可以了,因为鲜地黄是在一个阶段有,平常很少,所以用这个干地黄就可以。
食用验方:
地黄粥:用生地黄熬粥,适用于经常鼻出血,上消化道出血
以上内容由大良怀药:中国一流怀药养生品牌!
版权所有 & 2011 & 备案编号:豫ICP备号
中药材 友情链接吃壮阳药才能硬起来_阳痿吃六味地黄丸好吗 - 网站&&&&&&&&& & 正文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滋阴补肾效果好
是中药方剂和中成药的统称。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组成,其中熟地黄为君药,故名为。六味地黄丸是滋阴补肾的代表方剂,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共六味药组成。传统上应用于治疗肾阴不足、上炎而出现的头晕目眩、、、、手足心热等症。近年来,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六味地黄丸还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六味地黄丸具有显著的增强免疫、抗衰老、抗、抗、耐缺氧、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改善肾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及较强的强壮作用。六味地黄丸为滋阴补剂的代表方剂,常用于肝肾阴亏所致的各种疾病。近年来,医疗界用这种药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和疑难病获得了良好的效果。1、治疗病: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9克,每日服2-3次,治疗轻(中)型糖尿病效果良好,对重型糖尿病也有一定疗效。2、消除肾炎蛋白尿:急性肾炎患者,经治疗水肿消失,但尿蛋白仍存在,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6-9克,每日服2-3次,服1-2个月后可消失。3、治疗甲胎蛋白低浓度持续阳性: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9克,一日服2次,连续服半年至一年,可大大降低肝癌的发病率。4、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本病常伴有潮红、潮热、出汗、焦急、心悸、急躁、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6-9克,每日服2-3次,连服3个月,可明显改善上述症状。5、治疗五更泻: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10克,每日服3次。6、治疗复发性口疮: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6-9克,每日服2-3次,一般服3-5天可见效,且愈后很少复发。如复发再服本药仍有效。7、治疗牙周脓肿: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10克,每日服3次,服3-5天可减轻症状。8、治疗慢性鼻炎: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9克,早晚各服1次,连服2-3个月,可有明显疗效。六味地黄丸的功效六味地黄丸并不是包治百病,但据统计,在各种文献报道中,六味地黄丸治疗的病症涉及137种。最常见的是用于治疗亚健康状态、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所以很多人把它当作保健药品在长期服用。同时,作为治疗药品,它在高血压、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和辅助治疗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六味地黄丸最早源自“医圣”张仲景的名著《伤寒杂病论》的“金匮肾气丸”(即桂附地黄丸)。至北宋,太医丞钱乙认为肾决定着人的生长发育,强调补泻要同时进行的理论。遂从“金匮肾气丸”入手,创制了滋补肾阴的名方――六味地黄丸,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6味中药组成。中医学认为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方中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生髓,为方中的君药。山茱萸滋养肝肾,并能涩精;六味地黄丸山药补脾益气而固精,二者用为臣药。三味药相配,共同发挥补益肝、脾、肾的作用,效力全面,且以补肾阴为主,补其不足,可治“本”。泽泻泄肾利湿,并可防止熟地黄过于滋腻;丹皮能够清泻肝火,同时可以制约山茱萸的收敛作用;茯苓淡渗脾湿,帮助怀山药健运脾胃,这三味药物为泻药,泻湿浊,平其偏盛,为佐药,是治标。更适用于肾阴虚如何判断阴虚还是阳虚呢?肾阴虚的典型症状是潮热、盗汗、手心和脚热、口燥,此外还有遗精、梦遗、早泄等。肾阳虚的典型症状是腰膝酸软、不耐疲劳、经常觉得乏力、四肢发凉、喜热怕冷等。有些肾阳不足的人,也可能会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早泄、滑精等性功能问题。注意事项1、忌不易消化食物。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5、服药4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6、对该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7、该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9、请将该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该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如果您还有更多疾病相关的问题,还可以直接电话咨询三甲医院专家,
(责任编辑:张琴琴 )
相关推荐:
请文明发言,发广告将被屏蔽IP
儿童感冒过后比较容易咳嗽,并且咳嗽还老是不好,让许多爸妈都担忧不已...
[]常穿高跟鞋使双脚出现6问题 如何保护双脚?
[]吴绮莉疑虐待女儿 4招助受虐儿童走出心理阴影
[]中青年人防胃癌怎样筛查 防胃癌要远离高危因素
合作商内容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六味地黄丸什么功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