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觉得无聊无聊???

我们的世界里有不断的狂欢——过多娱乐才催生了寂寞?
我们为什么如此无聊?
原文作者:Sandi Mann
发布: 11:05:24
无所事事:1985年的电影《早餐俱乐部》里,5个被留校的学生的一天的生活。图片:?/全部明星
Sandi Mann
(发表时间:.6:00BST 周日, 最后一次修改:.11:50BST 周四)
& 每当有人对我说他感到无聊时,我都很惊讶。事实上,使我感到惊讶的是,我曾经感受过的无聊,每一个人都有。如今我们的生活被太多事情占据了,无聊感应该是过去那个年代的遗物了,过去那个没有互联网,社交媒体,电视频道,通宵购物,多厅电影院,游戏机,短信的年代,也没有现在这么多娱乐节目的年代。
& 然而,尽管我们总是处在无数的极其有趣娱乐活动中,我们还是会感到无聊。高达二分之一的人表示,待在家里或学校里会经常感到无聊,三分之二的人表示工作就会使他们无聊。我们厌倦了文书工作、厌倦了上下班一成不变的路线、厌倦了枯燥乏味的工作会议。看电视是很无聊,同样的,面书之类的其他社交媒体也很无聊。周末,我们去参加无聊的派对,观看乏味的电影或者是听另一半唠唠叨叨的说着他们自己的事。我们的孩子也很无聊——他们厌倦学校,厌倦作业,甚至放假也使他们无聊。
& 无聊的事情总很多。实际上,我们的部分问题在于——过度兴奋。我们越兴奋就越需要更大的兴奋,才能使我们感到自我满足。我们不断感受到快速、强烈、多变的兴奋,越来越习惯于这种兴奋,才越加不能接受这种兴奋感稍有退却。
&&&&现在,有人认为我们注意力的持续时间甚至不如8秒记忆的金鱼
& 因此,阅读报告,参加会议,聆听讲座,备战考试,这些慢节奏的行为总是让我们很乏味,我们已经习惯了快节奏的娱乐行为。
& 现在,有人认为我们注意力的持续时间比金鱼(8秒)还短.大脑中有一种能够产生愉悦感的化学物质多巴胺,我们本能的去寻找新奇的事物以刺激脑内多巴胺的生成。一旦发现了新的刺激,它就不再新奇,过一会儿我们就开始厌倦了。我们分散注意力去寻找其他新鲜感的来源,来维持多巴胺带来的那份愉悦感。
& 我们与日俱增的屏幕依赖也值得批判。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只是看上去生活在一个多彩,激情四射的世界里,动动手指就能带来无数乐趣。收获这一类乐趣有个明显的共同点——仅需动动手指。工作中,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键盘上打字。随后,我们又用手机或者网络寻求快乐(电影,看书,看新闻,朋友互动),意味着目视屏幕,敲击键盘的时间更多了。平均下来,我们每天会花6到7小时的时间在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的屏幕上。
& 所有这些很容易就变得无聊了。我们退回到了整天用触摸屏幕的方式来释放无聊的情绪,而不是去参加各种需要运用到我们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活动(运动、手工、绘画、烹饪等等)。讽刺的是,我们的移动设备本是充实我们生活每一个瞬间的,但是我们获取快乐的方式却变得如此一成不变,这或许就是乏味它本身的来源。
& 这种状态会有影响么?有研究表明长期感到无聊会引发暴饮暴食、赌博、逃学、反社会、吸毒、引发事故、追求风险等等,很多负面的行为。简单点,我们不需要那么多兴奋和猎奇。
& 它看上去像是悖论,但是我们在眼前的生活中坚持枯燥,是为了整个人生中少一些空虚。
原文来源:
原文标题:
原文地址:
相关译文来自无觅插件
发表于: 12:06:37
翻得不错!
发表于: 13:49:31
竹林隐士:翻得不错!
:谢谢 ^ ^
age那里我改成了年代,整句话的翻译也稍微调整了一下,您看这样是不是好一些
发表于: 18:33:19
justvvvi:@竹林隐士:谢谢 ^ ^
age那里我改成了年代,整句话的翻译也稍微调整了一下,您看这样是不是好一些
发表于: 19:24:47
dull,boring! if you have enough money,don't need work,no new goal,you may feel boring.if you are confined to an spot and can't do things you want to do,you also feel boring.i also felt boring in past.but caused by the second reason.i am horst yuan.
您已经赞过此文了。我们为什么如此无聊?_译言_传送门
我们为什么如此无聊?
Sandi Mann
《新周刊》日出版的杂志《无聊词典》中,提到了美国杂志《纽约客》的专栏作家保罗·陶赫(Paul Tough)花了半年时间通过随机采访1400人,得到了一个结论:每天,一个人至少有三个小时处在无聊的状态中。若将那些未意识到的无聊时间一起算上,估计比这统计时间还长。以此看来,无聊是现代都市人普遍的心理状态,是需要引起关注的事情。Why are we so bored? | The guardian译者:justvvvi
作者:Sandi Mann每当有人对我说他感到无聊时,我都很惊讶。事实上,使我感到惊讶的是,我曾经感受过的无聊,每一个人都有。如今我们的生活被太多事情占据了,无聊感应该是过去那个年代的遗物了,过去那个没有互联网、社交媒体、电视频道、通宵购物、多厅电影院、游戏机、短信的年代,也没有现在这么多娱乐节目的年代。无聊的历史无聊(boredom)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因为活动缺乏和兴趣丧失所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在中国古代,无聊意味着心情郁闷、精神空虚,被看作是一种没有意义而令人生厌的状态,例如汉代王逸所描述的“心烦愦兮意无聊”。在中世纪的欧洲,无聊被认为是灵魂干瘪(dryness of the soul)的倦怠(acedia)状态,为基督教义上一项重要的罪孽。从17世纪开始,无聊则更多地被当作是一种对生活的厌倦现象,伏尔泰(Voltaire)就曾经形容无聊是人们生活中最糟糕的状态之一,卡夫卡也认为无聊是个体存在无意义感并对生活漠不关心的一种状态(Kuhn & Healy, 转引自Martin, Sadlo, & Stew, 2006)。参考:《无聊:一个久远而又新兴的研究主题》作者:周浩、王琦、董妍然而,尽管我们总是处在无数的极其有趣娱乐活动中,我们还是会感到无聊。高达二分之一的人表示,待在家里或学校里会经常感到无聊,三分之二的人表示工作就会使他们无聊。我们厌倦了文书工作、厌倦了上下班一成不变的路线、厌倦了枯燥乏味的工作会议。看电视是很无聊,同样的,脸书之类的其他社交媒体也很无聊。周末,我们去参加无聊的派对,观看乏味的电影或者是听另一半唠唠叨叨的说着他们自己的事。我们的孩子也很无聊——他们厌倦学校,厌倦作业,甚至放假也使他们无聊。无聊的类型状态型无聊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所产生的短暂无聊体验,是一种可意识到的主观感受,多由单调重复的外部刺激或者认知能力缺乏所引发;特质型无聊是指个体在各种情境中产生的稳定无聊倾向,是人格特质的一部分,自身调控能力、其它人格特征、内在动机以及价值观等重要因素与这种特质倾向存在关联(Belton & Priyadharshini, 2007; Musharbash, 2007)。参考:《无聊:一个久远而又新兴的研究主题》作者:周浩、王琦、董妍无聊的事情总是很多。实际上,我们的部分问题在于——过度兴奋。我们越兴奋就越需要更大的兴奋,才能使我们感到自我满足。我们不断感受到快速、强烈、多变的兴奋,越来越习惯于这种兴奋,才越加不能接受这种兴奋感稍有退却。消极应对人们在无聊时通常会采用一些极端的外部应对方式来获取兴奋(酗酒、吸烟、吸毒、犯罪等),这虽然能够暂时减轻无聊,但是经历过后无聊感将会更加剧烈。所以重要的是要觉知自己内心的渴望,采用积极向上且富有想象力的应对策略来替代消极、应急式的娱乐(Eastwood et al., 2007)。参考:《无聊:一个久远而又新兴的研究主题》作者:周浩、王琦、董妍因此,阅读报告、参加会议、聆听讲座、备战考试,这些慢节奏的行为总是让我们很乏味,我们已经习惯了快节奏的娱乐行为。现在,有人认为我们注意力的持续时间比金鱼(8秒)还短,大脑中有一种能够产生愉悦感的化学物质多巴胺,我们本能的去寻找新奇的事物以刺激脑内多巴胺的生成。一旦发现了新的刺激,它就不再新奇,过一会儿我们就开始厌倦了。我们分散注意力去寻找其他新鲜感的来源,来维持多巴胺带来的那份愉悦感。我们与日俱增的屏幕依赖也值得批判。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只是看上去生活在一个多彩,激情四射的世界里,动动手指就能带来无数乐趣。收获这一类乐趣有个明显的共同点——仅需动动手指。工作中,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键盘上打字。随后,我们又用手机或者网络寻求快乐(电影、看书、看新闻、朋友互动),意味着目视屏幕,敲击键盘的时间更多了。平均下来,我们每天会花6到7小时的时间在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的屏幕上。所有这些很容易就变得无聊了。我们退回到了整天用触摸屏幕的方式来释放无聊的情绪,而不是去参加各种需要运用到我们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活动(运动、手工、绘画、烹饪等等)。讽刺的是,我们的移动设备本是充实我们生活每一个瞬间的,但是我们获取快乐的方式却变得如此一成不变,这或许就是乏味它本身的来源。这种状态会有影响么?有研究表明长期感到无聊会引发暴饮暴食、赌博、逃学、反社会、吸毒、引发事故、追求风险等等,很多负面的行为。简单点,我们不需要那么多兴奋和猎奇。它看上去像是悖论,但是我们在眼前的生活中坚持枯燥,是为了整个人生中少一些空虚。积极应对无聊感的产生伴随着诸多消极心理过程,对个体的认知能力、情绪状态以及行为反应均造成了不良影响。而内部(自身调节、内在动机、价值观和信仰等)、外部因素(新异刺激,任务难易等)是无聊感产生的重要原因,它们相互影响并共同作用于个体无聊状态的改变。所以,为了预防无聊体验的频繁发生,研究者需要明晰无聊的影响因素以及作用机制,结合内、外部应对措施,共同建立消除或缓解无聊状态的干预体系。做出改变是战胜无聊的外部应对策略,比如更换一个工作环境,培养新的兴趣爱好等等。Hill和Perkins(1985)在研究中发现,通过增加工作趣味的方式可以让一些性格外向的人成功地避免无聊感的产生。源于东方哲学的打坐“冥想”被无聊研究者广泛应用。在整个冥想干预过程中,练习者需要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吐纳和肢体姿态,通过减少外部刺激来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以产生天马行空般的思绪和特定的心理表象,并最终达到降低无聊体验的目的(Farmer & Sunderg, 1986; Matin et al., 2006; Brown, Ryan, & Creswell, 2007)。参考:《无聊:一个久远而又新兴的研究主题》作者:周浩、王琦、董妍版权声明:本译文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非商业转载请注明译者、出处,并保留文章在译言的完整链接。商业合作请联系 扫描二维码关注译言,获取优质译文资源,享受优质便捷的即时译服务。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入译言网。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译言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9月11日 1:10
译言 最新文章
译言 热门文章人为什么会感到无聊?无聊怎么办?无聊时干什么?_买购网
按模块条件查看
摘要:生活中人们有时会突然间感觉到无聊,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什么引起的能,又改怎么处理呢?无聊的时候看看吧。
人为什么会感到无聊?无聊怎么办?无聊时干什么?
1、无聊产生的原因
(1)在生活和工作中看不到希望,也找不到乐趣,只能天天消磨时间,度日如年,这样很容易堕落,从而就感到无聊。
(2)生活中欲望太多,而且具有较高的期望,并且大多不能实现,这样就很容易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最终无所事事,就产生了无聊。
(3)由于生活或工作中的压力太大,或者受到过打击,导致的一蹶不振,从而对生活失去信心,就会感觉到特别无聊。
(4)由于生活或工作中的环境太过于单调,这样会导致内心世界的封闭,从而找不到乐趣,没有激情和动力,人特别容易颓废,从而导致了无聊。
(5)在学习中没有相应的乐趣和兴趣,感觉到枯燥乏味,所以感到无聊。
(6)感觉是以或比较压抑的时候,会突然找不到目标,也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做,就会感觉到无聊。
人生中不如意十有八九,没有坎坷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中会经历悲欢离合,那都是成长的过程,只有及时巴证位置,调整好心态,才能够摆脱无聊,找回生活的精彩。
2、赶走无聊的方法
(1)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或擅长做的事情,能够快速的帮助找回喜悦和失去的信心,这样就会有前进的动力和方向了。
(2)心累或者烦恼的时候,可以去旅行,可以与爬山、看海、欣赏风景,让自己的心灵放松,融入自然,能够让心灵得到升华。
(3)可以做喜欢的运动来发泄心中的负面情绪,跑步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可以锻炼身体有能够提高人的意志和耐力,人在疲惫的情况下很容易忘却烦恼,还你一个轻松自在。
(4)可以找知心朋友小聚,喝几杯小酒,想朋友倾述心中的苦闷与孤独,让温馨的友情驱散心中的无聊。
(5)可以多与家人聊天,或者打电话,这样做既能够加强沟通,有可以增进感情,爱的力量能够帮你赶走一切烦恼。
(6)可以寻找知心恋人,爱情能够升华你的情感,点缀你的生活,照亮你的灵魂。
(7)也可以到陌生人聊天网站上倾吐心中的苦闷,也可以在这里找到新的朋友。
(8)可以通过写日记记录下生活的点滴,就会发现生活其实也是如此精彩。
(9)可以与知心朋友一起逛街购物,会有你意想不到的美食或便宜的货物等着你,说不一也会遇到惊喜哟。
(10)寻找学习的乐趣,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多看相关的书籍,能够开拓视野,增长见闻,丰富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成绩,人生中也需要规划好自己人生道路,让自己的生活拥有明确的目标。
(11)可以练习书法、绘画、钢琴或其他的感兴趣的内容,可以陶冶情操,增加气质。
(12)可以到绿色网站上看看新闻、打打游戏,不是沉迷,而是打发暂时难过的时间。
(13)可以适当的在家里帮助做家务,能够与家人关系更近,从而得到生活中的乐趣。
无聊并非会一直存在,寻找喜欢的适合的方式,很快就能够摆脱,生活如此精彩,为何不来发现其中的乐趣呢。
您可能关心的:
文章来源: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XXX"的知识/资讯/名人/访谈等文章,均由企业/经销商/用户自行通过本网站系统平台投稿编辑整理发布或转载自其它媒体,仅供学习与参考等非商业用途性质使用,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
提交说明:
注册登录发布:
行业精彩推荐
月关注排行榜
最新加入文章
历史关注排行
49788人关注
2710人关注
2207人关注
2348人关注
1488人关注
1011人关注
1315人关注
1569人关注
49788人关注
2710人关注
2348人关注
2320人关注
按条件查看: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会觉得无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