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危害以及回收利用

废旧电池危害以及回收利用_百度知道
废旧电池危害以及回收利用
请各位谈谈自己的见解,最好是原创,要是能说说自己周围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现状就更好了
提问者采纳
就体积和重量而言。关爱身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焚烧、镉。&quot,然后经过食物进入人的身体、锰粉9,废电池在生活垃圾中是微不足道的、铅等重金属物质,电池中含有汞、移动电话.0克,重者造成骨骼变形。堆肥;放错了地方的资源&quot。全国电池年消耗量为30亿只。铅,损伤人的肾脏;早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参与废旧电池的分类回收利用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被封存在电池壳内部,全国的电池消费量在70亿只左右。若把废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中一起填埋,口腔和消化系统病变。但经过长期机械磨损和腐蚀,铜帽0,铅能造成神经紊乱。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腐蚀设备,不仅污染环境,就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的食物链、锌1。实行垃圾分类将使能够回收的垃圾废物实现物尽其用、照相机。举例。著名的日本水俣病就是甲基汞所致,重者会发疯致死。汞,变废为宝。四、消化系统(消化不良,人食用了这种鱼后,使人的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一般采用反射炉火冶金法,无机汞可以转化成甲基汞,便足以托起一种文明:锌皮(铁皮)。从我做起,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废旧电池的重金属通过渗滤作用污染水体和土壤:废弃在自然界电池中的汞会慢慢从电池中溢出来,也会引起骨质松软。据预测、&quot,造成大气污染。过程简述如下。汞具有强烈的毒性.2克,使得电池的使用量随之剧增。如何实现无害化。目前:池土壤微生物动物循环粉尘农作物食物人体神经沉积发病其他水源植物食品消化生物从环境中摄取的重金属可以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6万吨、汞,并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而且也是浪费,直接危害操作工人的健康废电池的危害,其余的铅以气体和粉尘的形态出现,锰粉25克。WALKMAN、血液中毒和其他的病变,不如集中治理;焚烧炉底重金属堆积,给产生的灰渣造成污染,最终对人造成危害,工艺虽然容易掌握但是回收率只有82%,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再通过农作物进入人体,其他32克,某些重金属在焚烧炉中挥发在飞灰中。日本的水(人加吴)病就是汞中毒的典型案例、肾炎等,造成堆肥的质量下降:填埋,同时要把废旧电池交回给商店:废旧电池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其中所含的少量的重金属上,一种与自然共生的文明,甚至可以致癌,重量70克左右、软骨症及骨折。废电池混在垃圾中.5亿只:干电池,混入生活垃圾的废旧电池在这三个过程中的污染作用体现在,久而久之。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废电池的回收、资源化已是当务之急,将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是我们的座右铭。实施并倡导废旧电池分类收集活动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这些电池若未得到妥善处理、废旧电池的危害性。一,已深入到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角落,在某些器官中积蓄造成慢性中毒:目前世界上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是卫生填埋、BP机,层出不穷的公害事件、废旧电池危害的其它表现,使得内部的重金属和酸碱等泄露出来。三:精神状态改变是汞中毒的一大症状:主要危害神经系统:1号废旧锌锰电池的组成,损害神经系统,到2000年仅BP机的电池用量就将达到15,甲基汞会进入人的大脑细胞、硫酸化物。回收废电池、充电电池的组成成分:这些电池的组成物质在使用过程中,聚集在鱼类的身体里,但它的害处却非常大:神经系统(神经衰弱,同时冶炼过程中的二氧化硫会进入空气中,如铅。汽车废电池中含有酸和重金属铅泄漏到自然界可引起土壤和水源污染。二,肌肉颤动。德国的很多商店要求顾客在购买电池时、腹部绞痛),进入土壤或水源。镉渗出污染土地和水体。脉搏加快,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镉主要造成肾损伤以及骨疾-骨质疏松.5克、铜帽。这些有毒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其中碳棒5,但把我们每个人的力量联合起来、镉等、电池的组成。个人的行为也许微不足道,集中起来送去回收,进入土壤或水源:废旧电池的重金属含量较高、碳棒,惨出的重金属可能污染地下水和土电池在我们生活中的使用量正在迅速增加、锰:废旧电池在高温下;是近年来人们对垃圾的重新认识、减量化、堆肥和焚烧三种方式、造血功能和骨骼.7万吨。我们应该把废旧电池与其它垃圾分开、手足麻木)。镉,因无回收而丢失铜740吨,锌皮7、汞;蓄电池以铅的化合物为主、计算器:家用电器的普及和种类的增加,最终进入人体使人的肝和肾受损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正在使我们居住的星球超负荷运转,逐级在较高级的生物中成千上万地富积,长期积蓄难以排除、废旧电池污染环境的途径;垃圾围城"日本专有分类箱收集不同的废电池。再利用、支持和参与--与其分散污染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其中的汞。你们看看、镉,死亡率高达40%,则被定为致癌物质,再渗透进入鱼类,如锌。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一粒纽扣电池能污染600立方米水、铅、镍等重金属溶出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电池腐烂后!废旧电池如果与生活垃圾混合处理: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据有关资料显示,乱仍一颗电池的危害竟有这么大,威胁人类的健康;废旧电池中的镉元素、镉、锰等。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啊、铅。据专家测试。人如果汞中毒,会患中枢神经疾病、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汞
病情分析:你好,由于废电池中含有多种重金属,对于人体的伤害是很大的意见建议:
要买就买可充电电池不就不会浪费了吗O(∩_∩)O
废电池危害:(1)对环境,一粒小小的钮扣电池可污染600立方米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一节干电池可污染12立方米水、一立方米土壤,并造成永久性公害……(2)对人类:我们日常所用的普通干电池,主要有酸性锌锰电池和碱性锌锰电池两类,它们都含有汞、锰、镉、铅、锌等重金属物质。废电池被弃后,电池的外壳会慢慢地腐蚀,其中的重金属物质会逐渐渗入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重金属污染的最大特点是它在自然界是不能降解,只能迁移。 也就是说,一旦水体或土壤被污染,水体或土壤不能领先自身的净化作用将污染消除,同时也于重金属容易在生物体内积蓄,从而随时间的推移,和蔼到一定量之后,产生致畸或致变作用,最终导致生物体死亡。重金属对人体的产生危害的另一个途径是通过食物链传递。鱼、虾吃了含...
废旧电池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正文
浅谈废旧电池的环境危害和回收处理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池生产国、消费国和废旧电池产生国。近年来,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废旧电池的环境问题和资源回收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种自发和有组织的废旧电池收集活动在全国大中城市不断涌现。文章通过分析危害寻找根源,旨在宣传废旧电池管理的成功经验,对公众的自发行为加以正确引导。
  一、废旧电池的环境危害
  一粒钮扣电池所含的汞,能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1节1号电池腐烂后渗出的汞会污染1立方米土壤,并使其永远不能生长植物。废旧电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非常大,危害主要集中在其中含有的汞、镉、镍、铅等重金属上,铅能使人体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出现不正常运作导致神经衰弱、手足麻木、消化不良、腹部绞痛、肾炎、血液中毒和其他病变。精神状态改变是汞中毒的一大症状,如脉搏加快、肌肉颤动、口腔和消化系统病变;镉、锰主要造成肾损伤以及骨质疏松、软骨症及骨折;这些重金属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很难排除。随着生物积累浓度越来越高,将造成对肾脏、肝脏、神经系统、造血机制的损害,严重时会使人罹患&骨痛病&、精神失常甚至癌症,这就是所谓的重金属公害病。
  我国废旧电池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危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焚烧
  金属汞、镉、砷、锌等在焚烧高温下易挥发而被烟气带走,烟气温度降低时会凝结成为粒径在1&m以下粒状物,产生金属富集程度很高的飞灰并可能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重金属在焚烧体系中的分布和存在形态主要由金属的挥发性决定。而随烟气排放的重金属速率主要取决于金属挥发性、焚烧废物中重金属的进料量以及烟气处理系统。重金属进料速率取决于焚烧处理垃圾量和垃圾中所含重金属量。
  (二)填埋
  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溶解进入渗滤液,渗入下面土层和含水层,直接污染水体或土壤,或造成周围居民饮用被污染的地下水产生健康问题。另外,重金属在粘土中迁移很慢,很难从具有天然粘土衬层的填埋场中渗入到环境中。
  (三)废旧电池单独收集、处置和利用中的环境风险
  对废旧电池进行收集无疑可以减轻废旧电池随城市垃圾收集所带来的环境风险,但在废旧电池的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和回收利用的各个环节,如果管理不善还能产生局部的、更严重的污染问题。
  (四)堆肥
  废旧电池可能同堆肥产品中的其他成分发生作用,加速重金属的溶出,从而增大堆肥产品重金属含量,甚至超过标准或最终通过食物链富集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二、不同废旧电池管理模式的环境风险分析
  虽然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目前主要采用填埋进行处置,国内外对废旧电池浸出特性的研究和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重金属的长期监测数据均表明,废一次干电池随城市垃圾混合收集并进行填埋处置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风险很小。但鉴于采用焚烧进行处理的比例和废旧电池的产生量不断增大,其必然是增加焚烧烟气和飞灰中的重金属含量。对不同废旧电池管理模式产生的健康风险的分析表明:
  第一,废一次干电池和废镍镉电池均不回收,全部进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系统。由于垃圾中废旧电池总量的增力瞬口焚烧比例的增加,2005年时的致癌效应和非致癌效应均超过可接受水平。
  第二,只回收镍镉电池,而废一次干电池随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处置。由于废镍镉电池的回收,不再产生致癌风险,非致癌性风险也大大降低。随着一次干电池无汞化程度的提高,废一次干电池与城市生活垃圾一同处理处置的非致癌性风险大大降低。到2005年,如果市场上销售的一次干电池中有80%为无汞电池,废一次干电池与城市生活垃圾一同处理处置的非致癌风险,即处于可接受水平。
  第三,通过推进一次电池无汞化控制废电他的环境风险。随着一次干电池无汞化比例的提高,即便不收集废一次干电池或只有回收少量废一次干电池,废一次电池随垃圾处理处置产生的健康风险也处于可接受水平。2005年,无汞电池只需占一次干电池的80%,所有产生的废一次干电池与城市垃圾混合收集和处理处置的健康风险也处于可接受水平。
  第四,通过推进废一次电池的回收控制废旧电池的环境风险。相反,如果不限制一次干电池中的汞含量,提高废一次干电池的收集率虽然会降低非致癌风险指数,但降低幅度不大,健康风险值仍然超出人体可承受水平。如在一次干电池中无汞电池比例为20%的情况下,即便废一次干电池的收集率达到40%,混入城市生活垃圾的废一次干电池在垃圾处理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健康风险依然处于不可按受水平。
  三、废旧电池的环境无害化管理
  电池类型不同,其所含重金属的种类和含量也不同,并非所有类型的废旧电池都对环境有很大的潜在危害,或者是具有很大的资源回收价值。
  一般来说,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是对环境友好的绿色电池,而铅酸电池、镍镉电池和氧化汞钮扣电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较大。从对废旧电池的环境无害化管理来说,重点对象是废镍镉电池和铅酸电池。而从资源回收的角度看,废铅酸电池、废镍氢电池和废锂离子电池是重点回收对象。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几乎都对废弃的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和氧化汞钮扣电池进行回收和管理。
  小型废一次电池中虽然含有汞,但由于它是添加剂,含量很少,即便是高汞电池的含汞量一般也在电池重量的0.1%以下。国内电池行业全年用汞量(十几吨)大体上与一个汞法烧碱、汞法醋酸、汞法聚氯乙烯、汞法炼金、高汞铅锌矿采选的一个企业年排放废水中的含汞量相当。此外,由于电池消费区域大,含汞废旧电池进入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以后,对环境的危害比上述化工企业排放含汞废水所造成的影响要小得多,客观上不可能造成水俣病之类的影响。国内外均无废旧电池造成严重污染的报道或科研资料。日本福冈大学进行了连续15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含汞电池随生活垃圾填埋也是可以的。国内一些媒体前段时间有关废旧电池污染的报道缺乏科学实验基础,夸大了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当然,含汞废旧电池毕竟对环境有负面影响(哪怕是轻微的),因此,发达国家较早控制小型废一次电池中的含汞量,禁止生产汞含量大于电池重量0.025%的电池,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发达国家都实现了电池的无汞化(含汞量在0.000l%以下)。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对于小型废一次电池的环境污染控制主要是限制其含汞量,没有规定要进行回收,可以随城市生活垃圾混合收集和共同处理处置,但也有少数国家(如德国和瑞典)对小型废一次电池进行回收和管理。
  四、废旧电池的宣传教育
  在废电池回收宣传教育方面,欧盟提出了电池销售商、生产和进口商有教育公众的责任,同时每年应向环保部门汇报当年的回收协议实施情况。美国除在法令中规定有教育公众的要求外,RBRC通过电视台和广播电台进行电池回收公益宣传,总的接受公益宣传人次达222百万次。RBRC还聘请无线电电力专家作为形象代言人进行宣传,并在互联网上建立了公司宣传网站,设立了免费热线电话。RBRC还特地制作了一套有关电他的科普材料与录像带,免费赠送给各地中小学校,供三、四年级的小学生上科技常识课时使用。我国目前对废旧电池回收利用方面的宣传教育非常少,居民对废旧电池危害认识不足,没有形成普遍的自觉收集、自觉上交的意识,所以废旧电池回收还是难以形成不了规模,也不利于对废旧电池形成产业化经营。
  我国政府应加强全民使用无汞干电池的宣导及全民应养成回收的行为习惯,以提升废干电池的回收率:让废干电池能全面、安全地在国内进行资源化处理,畅通回收管道,减少干电池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编辑推荐:
相关热词搜索:
  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
  为做好总结&十一五&、&十二五&...
  今年10月15日,国务院公布《关于化...
  福禄克公司是世界电子测试工具的领...废旧电池的危害及回收利用ppt模版课件废电池的,ppt,危害,PPT,回收利用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废旧电池的危害及回收利用ppt模版课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您的位置:
锂离子电池正极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对回收利用的影响
锂离子电池正极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对回收利用的影响
The Technical Develomnent Trends of Positive Electrode and Its Effects on the Recycling Process
发布时间:  浏览量:143  收藏数:0  评论数:
戴长松1,,
1、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哈尔滨,150001;&&&&&&
2、厦门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厦门,361024;
本文从应用的角度,分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了未来锂离子电池可能的正极材料体系,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正极材料体系对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的影响。
锂离子电池;正极;回收
DAI Changsong1,,
1、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50001;&&&&&&
2、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men, 361024;
Abstract:
The technical development trends of positiv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point. The possible positive materials for commericialized lithium ion batteries are discussed and the effects of positive materials on the recycling process of spent lithium ion batteries are analyzed.
Keywords:
L P Recycling
PDF全文下载:
&&&&(144)
作者简介:
戴长松(1966-),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锂离子电池材料及回收
通信联系人:
路密(1975-),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锂离子电池及材料
【收录情况】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戴长松,路密.&锂离子电池正极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对回收利用的影响[EB/OL].北京: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http://www./releasepaper/content/.
发表期刊:
首发论文搜索
&>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 地球科学
&> 畜牧、兽医科学
&> 基础医学
&> 临床医学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 中医学与中药学
&>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 测绘科学技术
&> 材料科学
&> 矿山工程技术
&> 冶金工程技术
&> 机械工程
&> 动力与电气工程
&> 能源科学技术
&> 核科学技术
&> 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
&> 计算机科学技术
&> 化学工程
&> 纺织科学技术
&> 食品科学技术
&> 土木建筑工程
&> 水利工程
&> 交通运输工程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
&> 安全科学技术
&>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 体育科学
尊敬的作者,欢迎您在本站投稿:
注:请投稿作者直接在本站注册并登录提交文章,
任何个人或机构宣称代理在本站投稿均为侵权行为
本学科今日推荐
本文作者合作关系
本文相关论文
固定床反应工程应用化学(具体应分析化学高分子物理天然高分子化学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文保网安备案号:
主管: 主办:
技术支持:
化学物理学
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化学
应用化学(具体应用入有关学科)
化学其他学科
锂离子电池正极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对回收利用的影响
&&收藏本文
&&推荐本文给好友
&&订阅本文所在学科
&&分享到我的圈子
多个邮箱请用逗号“,”隔开
分享到我的圈子废旧电池的危害及其回收利用
电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广泛的商品之一,从照相机、录音机、计算器和电子闹钟到寻呼机、电子辞典和掌上电脑,都离不开干电池。我国是干电池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一年的产量达150亿只,居世界第一位,消费量为70亿只,平均每个中国人一年要消费5只干电池。据报道,仅2000年,我国电池产量和消费量就高达140亿节,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以北京为例,年约消费2亿节电池,而且还在增加。统计资料表明,1980
年我国干电池生产量就已超过美国而跃居世界第一;1998年我国干电池生产量达到 140 亿只,而同年世界干电池总产量约 300
亿只。随意丢弃干电池,不仅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而且也浪费资源。以每年生产100 亿只干电池计算,全年将要消耗 15.6
万吨锌,22.6 万吨二氧化锰,2080 吨铜,2.7 万吨氯化锌,7.9 万吨氯化铵,4.3万吨碳棒。
随着日常生活中电子产品的增多,电池的使用量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随之出现——废旧电池何去何从。
在我们对许多家长同学的访问中得知,绝大多数人是知道废旧电池对环境是有所危害的,但具体有什么危害却并没人能说得完整正确。
一、废旧电池的危害
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锌、铅、镉、汞、锰等。据专家测试,一节钮扣电池能污染60万升水;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有关专家指出,废旧电池如果与生活垃圾混合处理,电池腐烂后,其中的汞、镉、铅、镍等重金属溶出会污染水体和土壤,并通过食物链最终危害人类健康。人如果汞中毒,会患中枢神经疾病,死亡率高达40%;镉则被定为IA级致癌物质。
现在,我们就来谈谈含汞电池。
长期以来,我国在生产干电池时,要加入一种有毒的物质--汞或汞的化合物。我国的碱性干电池中的汞含量达1~5%,中性干电池为0.025%,全国每年用于生产干电池的汞就达几十吨之多。干电池中含汞最多的锌汞电池约占电池重量的20%~30%,碱性干电池约为1
3%,普通锌锰电池含汞较少。
汞就是我们俗称的"水银"。汞和汞的化合物都是有毒的,科学家发现,汞具有明显的神经毒性,此外对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也有不良影响。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日本的震惊世界的公害病--水俣病,就是由于汞污染造成的。
40多年前,在日本九州南部的一个沿海小镇--水俣镇,当地居民中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病。患者开始口齿不清,步态不稳,四肢麻痹,最后全身痉挛,精神失常,在痛苦的折磨中死去。后来染上这种疾患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连猫和海鸟都出现了同样的症状。后来,医务工作者从死者的尸体和海鱼体内发现了有毒的甲基汞,证明了人是吃了被污染的鱼而中毒的。经过调查,原来是当地的日本氮肥工业公司常年向水俣湾排放含汞废水,使海水受到了汞的污染,当地捕捞的海产品中都含有高浓度的甲基汞。
  为了恢复水俣湾的生态环境,日本政府花了14年的时间,投入了485亿日元,把水俣湾的含汞底泥深挖4米,全部清除。同时,在水俣湾入口处设立了隔离网,将海湾内被污染的鱼统统捕获进行填埋。曾亲眼目睹过水俣病爆发的日本水俣市市长吉井正澄感慨地说:"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我们终于从水俣病的阴影中走出来了,正在建设一个新的水俣市。我希望全世界都吸取日本水俣病的教训,摆脱愚昧的生产方式,推行文明的生产方式。"
二、废旧电池回收现状
据了解,目前在发达国家,含汞电池已经被淘汰了,干电池实现了无汞化或低汞化。在中日友好环保中心担任顾问的日本专家小柳秀明说,日本现在生产和使用的干电池都是不含汞的,由于无汞,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大大减轻了,填埋处置的费用也降低了。
  我国从日起,也开始实行干电池的低汞化和无汞化,在新世纪到来的时候,绿色环保电池终于走进了中国百姓的生活。不过,据我们了解,我国大多数消费者对废电池污染的了解不是太多,人们购买电池时往往有很大的随意性,并没有把是否符合环保标准放在第一位。而对于电池生产厂家来说,生产环保电池,需要改进工艺设备和原料配方,这无疑要增加资金投入和生产成本,企业并不是很情愿。目前有些企业对电池的"限汞规定"漠然置之,按兵不动。由此可见,我国减缓废旧电池危害的现状不容乐观。
国际上通行的废旧电池处理方式大致有三种:固化深埋、存放于废矿井、回收利用。西欧许多国家不仅在商店,而且直接在大街上都设有专门的废电池回收箱,有不少国家均有专门工厂分拣回收。在我国也有很多地方开始采取了措施。如北京、沈阳、石家庄、鞍山等等城市都出台了相关政策,设置专门的回收箱或站点,南京市甚至交废旧电池可看廉价电影。同时也有个人对此做出努力,如河南省新乡县一农村妇女田桂荣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由农民创立环保网站,对废旧电池回收投入了巨大的力量。北京崇文区的孩子们更是用废旧电池拼出世界地图用以宣传环保。
然而,尽管如此,废旧电池回收的进程并不顺利。以北京为例,从 1998 年 5 月到 1999 年 5 月,共收回废旧干电池 14
吨,与全市同期消耗
3000吨相比,微乎其微。同样,上海市目前废旧干电池的回收率也还不到生产总量的1/10。低回收率直接限制了处理规模的扩大和处理技术的提高,进而严重阻碍了废旧干电池回收利用的产业化进程。
1999年北京环卫局已和麦当劳、罗杰斯、北极星图片社、好邻居、奥土凯、新街口百货商场等50余家快餐厅、40余家连锁店合作收集废旧电池,而一些商场电池柜台上的收集箱、环卫局专是的分类垃圾箱更构成了一张"搜捕"小小电池的大网。与大网不成比例的是,每年京城有各类废旧电池3000吨,而被"拉上网"的仅10吨左右。据北京市环卫局有用垃圾回收中心的卢建国介绍,虽然回收中心对外承诺30公斤就可上门回收,可效果目前仍不甚明显,而在回收的废旧电池中,"麦当劳"回收的就占一半左右。
2001年,长春市在城区投放了200个绿色的废旧电池回收箱,收回了不少废旧电池。然而,部分回收箱的结局却让人担忧,很多已经沦为群众随手投掷废物的“垃圾箱”,有的甚至遭遇“封口”的尴尬。有关人士认为,这是人们环保意识淡薄和宣传不够的结果。在长春百货大楼电池专柜的两侧,摆放着两个废旧电池回收箱,可走近仔细一看才发现它们的“口”全被广告宣传画封住了。据该专柜的王小姐介绍说,自从回收箱摆在这儿以来,几乎没有人来投废旧电池。大家都把回收箱当成垃圾箱用,扔些果皮、纸屑,有些人甚至往里面
吐痰。而她们又没有清理这些脏物的义务,可如果不清扫,卫生不合格,会被罚钱的。所以她们干脆就将回收箱清洗干净,把“口”封上,以减少麻烦。在卓展购物中心和恒客隆超市,回收箱虽然没有遭到被封“口”的命运,可也只是“享受”普通垃圾箱的“待遇”。据商场的服务人员介绍,投电池的人很少。在回收箱里,大都是纸屑、果皮、空瓶等,细看才能发现一两节废电池夹杂在脏物中。
在杭州,2001年有人对此进行调查认为废旧电池危害“很严重”的人数比例达88%,但又有近八成的市民认为废旧电池回收活动“与自己无关”或“没时间参加”。据统计,目前杭州市每年的电池消费量约为2000万节。居民将废旧电池与生活垃圾一起丢弃的比例高达87%。原因是,现在的回收方式太麻烦,整个杭州市市区目前大约只有300个回收点,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在我们三明,更是没有此方面的政策措施。由于数据难以统计,我们无法对每年三明废旧电池的污染危害做出统计,但这必须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
三、废旧电池回收利用技术
西欧许多国家不仅在商店,而且直接在大街上都设有专门的废电池回收箱,将收集起来的费电池先用专门筛子筛选出那些用语钟表、计算器及其他小型电子仪器的纽扣电池,它们当中一般都含有汞,可将汞提取出来加以利用,然后用人工分拣出镍镉电池电池,法国一家工厂就从中提取镍和镉,再将镍用于炼钢,镉则重新用于生产电池。其余的各类废电池一般都运往专门的有毒、有害垃圾填埋场,这种做法不仅花费太大(例如:在德国填埋一吨废电池费用达1700马克),而且还造成浪费,因为其中尚有不少可作原料的有用物质。
瑞士有两家专门加工利用旧电池的工厂,巴特列克公司采取的方法是将旧电池磨碎,然后送往炉内加热,这时可提取挥发出的汞,温度更高时锌也蒸发,它同样是贵重金属。铁和锰熔合后成为炼钢所需的锰铁合金。该工厂一年可加工2000吨废电池,可获得780吨锰铁合金,400吨锌合金及3吨汞。另一家工厂则是直接从电池中提取铁元素,并将氧化锰、氧化锌、氧化铜和氧化镍等金属混合物作为金属废料直接出售。
不过,热处理的方法花费较高,瑞士还规定向每位电池购买者收取少量废电池加工专用费,的国马格德堡近郊区正在兴建一个“湿处理”装置,在这里除铅蓄电池外,各类电池均溶解于硫酸,然后借助离子树脂从溶液中提取各种金属物,用这种方式获得的原料比热处理方法纯净,因此在市场上售价更高,而且电池中包含的各种物质有95%都能提取出来。湿处理可省去分拣环节(因为分拣是手工操作,会增加成本)。马格德堡这套装置年加工能力可达7500吨,其成本虽然比填埋方法略高,但贵重原料不致丢弃,也不会污染环境。
德国阿尔特公司研制的真空热处理法还要便宜,不过这首先需要在废电池中分拣出镍镉电池,废电池在真空中加热,其中汞迅速蒸发,即可将其回收,然后将剩余原料磨碎,用磁体提取金属铁,再从余下粉末中提取镍和锰。这种加工一吨废电池的成本不到1500马克。
从前,我国处理旧电池难在工艺上,苦于不能充分、有效地分离和利用废旧电池中的资源,而且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严重。目前国内主要的处理方式有
4种,人工分选、干法、湿法和干湿法。人工分选回收利用法就是将回收的废旧干电池,先进行分类,人工分选出碳棒、铜帽、锌皮及各种残留物,并分别用相应的方法予以处理,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使用劳动力多,经济效益差。所谓干法,也叫烟法或火法,就是对废旧干电池分类筛选、破碎后,再放人焙烧炉中在600
~ 800 度下焙烧,将排出的气体冷凝后提取汞,再将焙烧剩余物放入回转窑在 1100 ~
1300度下低烧,从烟气中回收氧化锌,从残渣中回收锰和铁。运用此法,一般冶炼厂无须增加设备和劳力,就可回收干电池中的锌,若须进一步回收其他物质,尚须增加设备。所谓湿法,就是将干电池分类破碎后,置于浸取槽中,加入稀硫酸进行浸取,再经过滤,从滤液中提取金属锌,滤渣分离出铜帽铁皮后,再从剩余泥渣中进一步提取出锰来。此法可以利用现有湿法炼锌工厂的设备和技术,对废旧干电池进行回收利用。干湿法,就是将干法和湿法的优点结合起来,先用焙烧的方法回收汞和部分锌,再用浸动和电积的方法回收锰和剩余的锌。运用此法,回收效果较好,但工序较复杂,成本也较高。
现在,又从北京科技大学传来消息,研究者找到不同于国外火法处理的新方法,采用湿法工艺流程能充分对废干电池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提高了废旧电池的利用率。
据主持研究这套工艺流程的北京科技大学王化军介绍,此方法可回收废旧电池中82.5%的有用成分,其中锌的总回收率达到83.54%,二氧化锰的总回收率为81.91%,
含汞废渣可送专门工厂处理,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可循环利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王化军说,这套工艺已研究出来一年多了,但要推广、使其工业化,还要解决一些外部环境方面的困难。 
CECO北京中宜环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成功研发了“废旧电池处理技术”。该技术采用卧式焙烧炉技术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首先对废旧电池进行破碎处理,然后再对各种物质分别进行回收处理。整套技术日处理50T系统,设备全部达到国产化,大大节约了成本投入。采用计算机网络控制,利用系统功能模块数据传输技术对破碎后废旧电池进行分拣分类。将锌、锰、银、镍、汞、镉和铁等金属物质提取回收、炉渣还可以用来制作建筑材料,对不能利用的物质进行环境无害化处理,一改以前的工序繁复、工艺流程长、处理成本高的缺憾,从而实现了废旧电池处理的无害化、资源化、安定化的综合利用。
四、废旧电池缘何难收?
对我们的生活环境危害无穷的废旧电池为何难回收?据业内人士分析,首先,在《固定废弃物防治法》中,没有对电池回收制定详尽的细则,回收与不回收没有奖励、处罚,有关职能部门不能对生产企业、回收部门、个人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加之有些单位有集中废旧电池对环境污染更大、分散弃置反而污染小的思想的影响,对回收电池指导不力;其次,目前废旧电池的回收网络基本上是商家、企业自发"编织"而成的,虽宣传力度较大,但由于居民们对废旧电池危害认识不足,没有形成自觉收集、上交意识,所以废旧电池还是难入"大网";再次,作为生产企业的电池生产厂家每年都在向全社会提供上亿只各类电池,但真正参与到回收这一环节中的生产企业确属凤毛麟角。专家们认为,他们在提供消费的同时,也应在财力、物力上给予回收、处理企业有力的支持。
据我们从多方面的资料整理看来,废旧电池回炉利用主要困难有以下几点:
&&& 1、废旧电池不够
由于回收力量单薄,回收的电池往往不够工业化处理,在实验室便可以用完。无法大规模地进行处理。
&&& 2、生产厂房不保
力量不足,生产过程有时有一定污染等原因造成厂房都难以自保。
&&& 3、前期资金不足
处理废旧电池需要较大的规模,而且利润微薄。工业化处理废旧电池只能勉强维持基本运转,该行业要有大发展,还有待国家在投资、税收等政策上的优惠,以此来保证投资者的适当利益,保持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使这项环保活动能继续下去。
五、我们该怎么做?
据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固体废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蓝嗣国说,关键是要尽快建立废旧干电池回收体制。国家应在政策法规、科技创新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规定废旧干电池必须回收,禁止将废旧干电池随意丢入生活垃圾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干电池生产包装标准,以简化废旧干电池回收后的分类;对积极参与废旧干电池回收利用的科研单位和企业要给予政策和资金倾斜,确保投资者资本的增值和处理单位产品的优先推广;为废旧干电池回收利用创造各种便利条件,如在公共场所设置废旧干电池回收箱,在销售电池时,实行抵押金制度,或采用以旧换新制度,确保废旧干电池的回收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境意识,树立废旧干电池必须回收利用的观念;干电池生产厂家也应在废旧干电池回收利用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如交纳特殊行业污染税以承担一定的回收处理费用等。另外,各级环保部门、金融机构、科研单位和处理厂家应加强协作,加大投资力度,促进废旧干电池再生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进程。只有充分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形成全民参与、多方出力的势头,才能最终推动废旧干电池的回收、利用与开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废旧电池回收利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