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办法能治好治偏头痛的方法和颈椎?

  听我姐说,我妈颈椎病这几天严重了,前天带她去按摩了,按摩完了会轻一点,但是不起实质性的作用,所以想问一下大家有木有治疗颈椎病的偏方,或者可以减轻的膏药什么的?  
楼主发言:11次 发图: | 更多
  没人搭理我,自娱自乐吧    
  快来人啊啊啊……    
  放风筝。。。大夫说的。但是基本没时间  
  @小肉毛小灰
17:23:09.343  放风筝。。。大夫说的。但是基本没时间   —————————————  呃~~也是一个方法,谢谢!  
  我跟你妈症状一样,头晕恶心,还背疼,手抬不起来,我是住院进行针灸拔罐输液治疗的,治疗了两个月。现在颈椎不疼了,只剩下头晕了,老缺氧的感觉。  
  去找个中医找针灸科的医生,看一下针灸一下或者牵引什么的,颈椎病是针灸疗效非常好的病了,不是很严重的话都可以好转的,就是可能需要以后时不时地去复诊一下
  @微笑与流泪
17:27:47.643  我跟你妈症状一样,头晕恶心,还背疼,手抬不起来,我是住院进行针灸拔罐输液治疗的,治疗了两个月。现在颈椎不疼了,只剩下头晕了,老缺氧的感觉。   —————————————  跟我妈的症状简直一模一样,晚上跟我姐说一下你的方法,谢谢!  
  用颈箍
  针灸貌似是很管用的,我姐她同事以前也是颈椎很严重,实在没办法了,她单位的门卫大叔说会针灸,帮她针灸一下,她同事狠狠心就同意了,结果没想到,高手在民间,真的是好了。可惜大叔走了,不在我姐单位工作了,也联系不到了。还是得让我妈打听一下哪里有靠谱的中医,去针灸试一下。  
  找中医去做一下理疗吧,我去做了两次,好了很多
  睡觉的时候,把衣服转成一个筒状,放在颈部,不用枕头,反正我每次痛就 这种。
  @小草莓大侠
19:18:53.307  睡觉的时候,把衣服转成一个筒状,放在颈部,不用枕头,反正我每次痛就 这种。  —————————————  嗯,我妈也这样做过,感觉会稍微轻快一点,我觉得这个方法适合不太严重的,可以缓解一下  
  楼上说的睡卷筒我也试过,对我这种严重的来说用处不大。楼主不用到处找中医,就去你们当地或者省会的中医院吧,我去的我家当地十八线中医院,专门针灸科,有一系列治疗方法。我才二十多岁,那里全是四十岁往上的,我的都比他们严重,两个月就治疗得差不多了,平时晚上打羽毛球,上班避免久坐。现在就剩头晕了,有空还得继续找法子治疗。  
  找推拿科的咔咔扭几下
瞬间不晕了
  @微笑与流泪
23:57:56.133  楼上说的睡卷筒我也试过,对我这种严重的来说用处不大。楼主不用到处找中医,就去你们当地或者省会的中医院吧,我去的我家当地十八线中医院,专门针灸科,有一系列治疗方法。我才二十多岁,那里全是四十岁往上的,我的都比他们严重,两个月就治疗得差不多了,平时晚上打羽毛球,上班避免久坐。现在就剩头晕了,有空还得继续找法子治疗。   —————————————  嗯哪,听了大家的建议,觉得还是针灸靠谱  
  @清清世界-22 00:09:37.18  找推拿科的咔咔扭几下 瞬间不晕了  —————————————  我妈现在就是去推拿,刚推拿完觉得轻快了好多,可是第二天又恢复原状了,这才想到问一下大家有木有别的方法(^_^)  
  颈椎病伴头晕应该是压迫椎动脉,脑供血不足吧。
  估计是脑梗征兆,应尽快检查治疗  
  还求什么偏方啊亲,麻烦带你妈妈去骨科照个片子做个全面检查啊!  我爸也是颈椎不舒服啊手麻啊头晕,去拍片子直接就给扣医院要求手术了,颈椎都错位了压迫脊髓了。最后是手术矫正了。  赶紧先去做个检查,看看颈椎到底是什么情况再考虑治疗手段好吗?
  @小小的树洞洞
00:33:07.62  还求什么偏方啊亲,麻烦带你妈妈去骨科照个片子做个全面检查啊!   我爸也是颈椎不舒服啊手麻啊头晕,去拍片子直接就给扣医院要求手术了,颈椎都错位了压迫脊髓了。最后是手术矫正了。   赶紧先去做个检查,看看颈椎到底是什么情况再考虑治疗手段好吗?  —————————————  我妈去医院拍过片子检查过,也在医院治疗过,只能减轻症状,本来平时在家只做做家务也没有什么太大感觉的。不过上个礼拜家里有点事我妈一直心情不好,再加上前几天姥姥过世一周年,她去烧纸啥的,晚上给她打电话听声音可能也挺累的,所以最近可能感觉又不太舒服了吧。  
  推拿,然后艾灸,打羽毛球,不过效果都不会很快。先做个牵引吧,千万不要相信保健品。  
  学熊爬。百度一下熊爬的姿势。还有跪天拜,我手机电脑玩多了坐久了就跪天拜,特别好用  
  @不了拥有
01:10:12.887  推拿,然后艾灸,打羽毛球,不过效果都不会很快。先做个牵引吧,千万不要相信保健品。   —————————————  嗯哪,准备去针灸了^_^  
Zipper Earbuds (with case)  Color:
Black  Qty's:
5,000, 10,000
  @我有权说你
  颈椎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非常的不便,以及身体的疼痛!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肯定是要常锻炼的,然后还可以来一些辅助治疗!晨隽堂 神农石氏 筋骨保健贴来为你排忧解难! 请不要直接怀疑我的商业话,东西不好,吹牛好也没用,您可以了解下,不购买也是没有关系的!如果对症呢?岂不是好事!有需要可以加V:flfiaqg
  @不了拥有
01:10:12  推拿,然后艾灸,打羽毛球,不过效果都不会很快。先做个牵引吧,千万不要相信保健品。  -----------------------------  经常牵引 对组织不好的,不能一竿子打死一船人! 事事物绝对!总有好的东西!
  打羽毛球呀,还有自己刮莎呀,多用头写米字呀。但是我这都很少做,然后我买了一款朋友介绍的药膏,不过我也没有经常贴。只是觉得痛晚上就按穴位贴还可以
  针灸啊,我妈妈针灸后再没复发,当然要找专业好的大夫
  可以试试艾艾贴,和传统艾灸不同,每天使用很方便。我身边的朋友调理得很不错。以前走路都很难受,如果又不明白可以加我微信cureyy 。希望可以帮到你。  
  @微笑与流泪
17:27:47  我跟你妈症状一样,头晕恶心,还背疼,手抬不起来,我是住院进行针灸拔罐输液治疗的,治疗了两个月。现在颈椎不疼了,只剩下头晕了,老缺氧的感觉。  -----------------------------  可以试试艾艾贴 。很方便,没有传统艾灸那么麻烦,日常用很便捷。如果有不明白可以加我微信cureyy   希望可以帮到你。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偏头痛已经快十年了,中药西药都没了,但根本没有用。只有一点,就是例假前一周吃饭,可以防止经期偏头痛,只有这个是有效的,其他的根本没用。  现在我也开始病急乱投医了,因为严重,一个月至少发作两至三次,每次头疼一至三天。上次在网上找了个所谓的祖传秘方,经过一个月的观察,也是根本没有用。  有治愈的姐妹吗?
楼主发言:10次 发图:0张 | 更多
  我小姨也是偏头痛,痛起来生不如死,后来好像去针灸搞好了  
  我以前偏头痛是因为用脑过度和贫血,其实不一定就是脑子的原因,楼主好好查查身体吧
  同偏头痛十几年了,冷了热了睡眠不好了吹风了睡久了都会痛,一个学中医的朋友说痛的时候用白萝卜汁擦鼻孔可以迅速止痛,但是我没试过,不知道有效没有。看过医生,说根治很难。  
  我遗传我老妈啊  去外地上学都要备着药,吃完半小时就好  注意自己不要着凉感冒  这没法治吧,反正一年也不会疼几次,第一次高一的时候差点疼死我了  还被拉去照CT,很多人都偏头痛的
  @倾城5殇 2楼
22:08:46  我以前偏头痛是因为用脑过度和贫血,其实不一定就是脑子的原因,楼主好好查查身体吧  -----------------------------  自己清楚是用脑过度和压力过大,我是明显的从升职的时候开始的,但是又没办法,工作压力大、用脑过度、睡眠不足,换工作也很难,毕竟轻松的工作并不多。  自己也尽可能的注意作息了,但还是没有用。
  @dlyua 3楼
22:12:24  同偏头痛十几年了,冷了热了睡眠不好了吹风了睡久了都会痛,一个学中医的朋友说痛的时候用白萝卜汁擦鼻孔可以迅速止痛,但是我没试过,不知道有效没有。看过医生,说根治很难。  -----------------------------  白萝卜汁我试过几次,一点都没有用。  我看过中医,人家也是明确的告诉我,哪个医生说偏头痛能根治,那绝对是骗你的。  伤心
  @swallowpa 1楼
22:08:40  我小姨也是偏头痛,痛起来生不如死,后来好像去针灸搞好了  -----------------------------  一直不敢尝试针灸,那我下次试试吧,总得试试才知道有效没效
  微博搜张宝甸  
  吃阿斯匹林,我一吃就不疼,但经前吃,可能经血会多。或用热水泡手,泡十五分钟。  
  用热水泡手,泡十五分钟  真的吗 试试
  我妈和我老公都是吃的999正天丸减轻的。 药店都有,十几块一盒好像。真的有效。  
  找到同病相怜的人了,每次例假的前两天都会头痛欲裂,恶心呕吐,看过医生说是偏头痛,医生给开的头痛宁胶囊,由于现在哺乳期也不敢吃药。  
  藏红花泡开水。每次放2-4根,当茶一样泡,可以反复冲2-3杯都还是黄色的。经期不要喝。每次喝2-3天再中断2天。
  去医院检查有没有颈动脉痉挛的症状。再检查一下有没有高血压,有的人降血压后偏头痛会减轻。
  艾灸好使!
  从小就有的毛病,一疼起来被人都说我像是要死了一样。。我基本上都是睡一觉
  同求,长期离不开芬必得的人  
  偏头痛的厉害!!!!  
  似乎偏头痛是无法根治的病- -只能减少刺激,每天好好休息。
  @love 我也是生完孩子之后有的偏头痛,就是一个月痛一次然后最多两天就好的,主要是休息不好的时候会这样。我婆婆说有个偏方可以试试的,就是准备荞麦面和大葱,就是用荞麦面和成糊状,放点油然后做成像煎饼一样的,然后把大葱的葱白放在里面包裹起来,然后找一块黑色的布放在头上把饼放在疼的地方捂,到饼没热气为止,最好做两块,然后在换新的重新捂,坚持一个星期这样就应该会好了。我婆婆给我捂过,到现在我没有在疼过。是不是多有效果我不知道,你可以试试看。
  我也是的。疼起来生不如死。只有睡一觉才能缓解
  我也是,一痛就痛好几天,怎么都没用,经期的时候简直想死  
  现在就是被经期第一天头痛折磨的到现在都睡不着!快疼死我了!!!正好看见这帖子  
  @Su599
09:58:27  同求,长期离不开芬必得的人   -----------------------------  我吃芬必得不管用,吃散利痛  
  @镜花水月如一梦
11:00:11  @love 我也是生完孩子之后有的偏头痛,就是一个月痛一次然后最多两天就好的,主要是休息不好的时候会这样。我婆婆说有个偏方可以试试的,就是准备荞麦面和大葱,就是用荞麦面和成糊状,放点油然后做成像煎饼一样  -----------------------------  好的,下次试试  
  @岩岸崖
11:18:15  我也是的。疼起来生不如死。只有睡一觉才能缓解  -----------------------------  我前几年睡觉管用,现在已经不管用了。  
  @丑妇还我眼来
16:21:56  我也是,一痛就痛好几天,怎么都没用,经期的时候简直想死   -----------------------------  经期偏头痛可避免的,到神经内科开点药,提前吃一周的药,我是管用的  
  我也是啊。。。  好多好多年啊。。。好像遗传我爸的。。。  特别是每个月生理期第一天或者第二天。简直生不如死。  这个月吃了日本的一个红色包装的小药丸。很有用的。。。
  吃了几千的中药都没有好,还有各种的中成药,现在只依靠两个,布洛芬和双氯芬酸钠,再也不用担心头疼,至于什么副作用,在头疼面前都是浮云,偏头疼不是别的疼,太阳穴和眼球都要爆了,无法转头,惧光,什么都做不成
  找到组织了,看来跟我一样的人有很多啊,我疼的时候就是吃布洛芬。。。。正天丸我吃没有效果
  @净在心中 31楼
11:16:57  吃了几千的中药都没有好,还有各种的中成药,现在只依靠两个,布洛芬和双氯芬酸钠,再也不用担心头疼,至于什么副作用,在头疼面前都是浮云,偏头疼不是别的疼,太阳穴和眼球都要爆了,无法转头,惧光,什么都做不成  -----------------------------  是的。常吃止痛药,会导致药源性肾虚,一个医生跟我讲了,偏头痛治不好,但是还是要控制止痛药的,不能多吃。将来再得了肾病,就更麻烦了。  可是 ,头疼的时候,还是吃止痛药。
  @假少女真大妈 30楼
11:14:11  我也是啊。。。  好多好多年啊。。。好像遗传我爸的。。。  特别是每个月生理期第一天或者第二天。简直生不如死。  这个月吃了日本的一个红色包装的小药丸。很有用的。。。  -----------------------------  是止痛用的,还是治疗用的啊?请问
  首先药不能多吃,伤身体且会产生抗药性。其次早睡早起保持好心情,不喝饮料多喝茶,多运动。这些虽然老生常谈,但是做到了就会有效,慢慢会减轻的。  药的话推荐“复方乙酰水杨酸片”,白色药片,塑料简单包装,2元可以买很多粒,所以有些药店觉得太便宜不会卖。记着这个名字去问,如果药店没有的话会推荐另外一种成分类似的。不知道为什么我吃别的头痛药都没有用,吃这个见效非常快。有的时候只买到替代品效果也不错,但是药物始终不建议多吃。
  刚才特意百度了这个药,副作用如下:  (1)属于解热止痛药物,可以退烧,治疗各种疼痛,不宜长期服用,会造成神经伤害。  (2)经常服用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会引起胃溃疡、胃出血,影响食欲。  (3)长期服用会导致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反应,停药后多可消失  (4)长期或大量应用时可发生胃肠道出血或溃疡;  (5)在服用一定疗程后可出现可逆性耳鸣、听力下降;少数病人可发生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休克等过敏反应,严重者可致死亡;剂量过大时可致肝肾功能损害。  (6)非那西丁可引起肾乳头坏死、间质性肾炎并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可能诱发肾盂癌和膀胱癌。非那西丁还易使用血红蛋白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使血液的携氧能力下降,引起紫绀反应。另外非那西丁还可以引起溶血和溶血性贫血,并对视网膜有一定毒性。  ~~~~~~~~~~~~~~~~~~~~~~~~~~~~~~~~~~~~~~~~~~~~~~~~~~~~~~~~~~~~~~~~~~~~~~~~~~~~  平均下来我大概一个月痛1次,一次吃一片,目前没有什么副作用。自从热爱运动,心态转变后,头痛好了很多,2个月没有痛了。
  我吃天舒,有点改善。  
  以前每个月经期最后两天偏头疼,这个月居然安然无事!不知道是不是吃了一个月的葡萄籽和胶原蛋白的原因。按理说不应该啊,疼好多年了
  @假少女真大妈
11:14:11  我也是啊。。。  好多好多年啊。。。好像遗传我爸的。。。  特别是每个月生理期第一天或者第二天。简直生不如死。  这个月吃了日本的一个红色包装的小药丸。很有用的。。。  -----------------------------  @love楼
19:38:23  是止痛用的,还是治疗用的啊?请问  -----------------------------  止痛的。不是治疗的。。。
  @love4-08-15 11:05:24  @Su599
09:58:27   同求,长期离不开芬必得的人   -----------------------------   我吃芬必得不管用,吃散利痛   -----------------------------  握爪,长期备有散利痛,见效快,下药十几分钟就缓解头痛了,哎  
  我也是,问题是我住宿舍,舍友特别吵,中午不睡觉,天天头疼  
  有没有大神治好的?经期头痛真要命,这两年开始的,希望能治好!以前总熬夜,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希望还不晚,  
  针灸,彻底好了  
  如果真的是偏头痛的话,我可以给治好
  家传的秘方
  有患了偏头痛的请联系QQ,只要确实是偏头痛,保证治好
  偏头痛通常在情绪焦虑或忧郁、紧张时发作,头、颈、肩胛的位置不当也会引发。疼痛表现为从一侧眼眶后部开始,逐渐加剧并扩展到半侧甚至整个头部。疼痛通常是脉搏式跳痛。疼痛位置大多在后枕部和颈部,有时是额头疼,呈持续性的钝痛,头部还可能伴有紧箍感和重压感,一般在起床后就会开始头部不适,头疼逐渐加重或长时间维持疼痛。  解决办法:/project/details/65313.html
  是厥阴肝经的经脉不通,按摩肝经胆经反射区
  或者念ong a hong,通过音声疗法声音同频频共振打通气脉。
  @干活吧我的奴隶
18:14:33  找到组织了,看来跟我一样的人有很多啊,我疼的时候就是吃布洛芬。。。。正天丸我吃没有效果  -----------------------------  一样一样的。。。  我也是大姨妈前后特别容易疼。有时候睡不好也疼。  但是总的来说其实规律不十分明显。  而且好多年了,以前疼一天,现在要疼2,3天。。。  现在就是芬必得去哪都得带着,不然真是生不如死。  而且疼起来吃就不管用了,就是刚刚开始疼,感觉有点发紧的时候吃!!有时候就能压下去。。。  也不知道这样每个月都得吃几粒芬必得副作用怎么样,我知道非甾体止痛药伤胃是肯定的了,其他不知道还有什么。  我是右边太阳穴延伸上去的一条筋(血管?)疼,一疼起来感觉跳跳的。。。。快死了的感觉。
  锻炼身体有效,一个月得疼几次,特别是早上累了中午但凡睡觉,下午就会发作得特厉害。这个月提前锻炼了几天身体,到日子了赶上爬山都没事。
  我也是经期来第一天痛死  每次吃两颗感冒药晕沉沉睡一觉才行  
  我也是从小就头疼,长期吃芬必得,吃的都不管用了
  你去医院看了吗?怎么给你治的
  9############  我老公也经常偏头,他应该是休息不好外加工作压力大的原因。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说治偏头痛的偏方就是吃海苔(敲黑板,重点)我买了一大袋给他吃了后,他竟然不痛了,不痛了,哈哈哈  另外,不要问我具体吃了多少,我也不知道,反正就当零食吃,小包应该吃了二十来包,在说了,反正那玩意又不胀肚子还好吃,我吧不得天天吃
  我也是偏头痛十几年 以前'最严重时候每周都要疼一次 每次疼的迷糊恶心 有时还会吐 后来我妈给我用高粱米蹦的爆米花装枕头 感觉头部特别清爽 另外睡姿也要改 不要把头窝起来 睡觉时侧躺的话头要尽可能往上抬 我已经接近治愈了 现在很少再疼 有时候没休息好才偶尔疼一下 也很快就好了 祝楼主健康
  好好睡觉,不要熬夜,不要吹冷风,保护颈椎,我就是这样,现在痛得少了。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治疗颈椎病的神奇小手法+各种头痛的特效穴+疾病反应点
我的图书馆
治疗颈椎病的神奇小手法+各种头痛的特效穴+疾病反应点
治疗颈椎病的神奇小手法----横突点按压揉法
很简单的个小手法,在九几年的中国骨伤杂志上还曾经有过一篇论文,专门介绍横突点揉法,其实就是看了这篇论文自学自练,到现在也用了有好几年,感觉虽然没有搬扭拽踹拉等手法,但对常见颈部疾病却有很好的效果。 介绍如下: 常规松解颈肩软组织后,一手扶患者头,以一手拇指点揉患者颈椎横突,依次从第一颈椎横突顺次点揉,我常用手法是先试探性确定患者横突后以拇指尖端或内侧缘逐渐试探性加压点按,边点按边观察和询问患者反应,点压时用力方向为从颈外侧向内,不主张点压和揉横突前。因为点压横突和横突间有时会有较大疼痛,且附近有较多神经血管和腺体,所以一定要循序渐渐加力,并让患者体会神经传导,通常会有和脊柱神经解剖一样的传导反应,比如1-4椎会有头枕额面耳鼻舌甚至牙齿等不同酸麻胀痛等反应,患者有反应后保持五六秒,然后减低压力,在点揉处施以小范围点揉。然后换下一个横突间,依次操作。 5---7椎一般会有向肩背手臂,手指掌等酸麻胀痛或其他反应,在斜角肌处可适当用力或不用力弹拨。极少数会有向胸或心脏传导,向心脏反射时应减低或停住手法,以防点压到颈动脉窦出现意外。 点压时一般会有神经反射传导现象,对有些有单纯较大疼痛时可调整用力方向或重新触诊,如实在无反应则不必追求。 一侧操作完后换侧按上法操作。 这个手法看似简单其实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比如神经反射,有些相关疾病可能谁都没有想到的,一点压,患处出现反应,比如颈椎引起的牙疼,鼻炎啦,眼部疾患啦,咽喉疾患,耳部疾病什么的,一般会有反应。像我前几天做过的个妇女,在颈椎疾病基本消失后,点压时患者鼻子出现往外冒热气现象,经询问患者常感鼻部干燥不适,2次后点压时鼻部反射消失,干燥不适也随之消失,但患者又出现牙龈不适,知其对应处牙龈常发炎疼痛,数次后该症状消失,咽喉又出现反应了,患者多年咽炎也随即有较大好转,呵呵。很是好玩,患者可不知你用的什么神奇手法,只知道一点唰的哪有毛病哪就有反应。这是你爱说是啥神功就是啥神功,当然大家看了学会的人多了,忽悠时可就得悠着点了。 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源性肘,腕等也同样神奇,如患者有相关毛病而不相信你说的,来,大叔压一下,唰,一切OK,搞定。&& 来个病号,慢着,不用你说什么症状,检查检查,横突部一压,嘿嘿,伟大的神医诞生了。&& 当然这也需要有很好的解剖和扎实的疾病诊断分析能力,在触摸式要马上在短短几分几秒内根据手下的感觉判断可能的情况。&& 至于原理什么的,就不用说太多了,都是高人,高来高去的(怎么像介绍飞贼?贼不走空?) ,无非个失稳,内外平衡,什么肩胛提肌什么的肌肉的附着点,无菌性炎症,挛缩牵拉卡压,等等,胡萝卜加大棒子,点一下揉三揉,慢慢就顺了
治疗各种头痛的特效穴
治疗各种头痛的特效穴
&&& 头痛,几乎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的问题,紧张焦虑,抑郁暴躁,脾胃积食等诸多因素都可能引发头痛。所有头痛都与“气”有关,都可以先揉“消气穴”,也就是从太冲穴揉到行间穴来缓解,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做如下选择:&&& 1、偏头痛:来无影去无踪的偏头痛,多与三焦经有关。三焦经肘部的清冷渊、天井穴,以及手腕部的外关穴,都是偏头痛的特效穴。三焦经是人体的“出气筒”,在三焦经按摩或者刮痧,可有效调整内分泌失调,对调节长期情志病极为有效,对各种头面部疾病,以及更年期综合症都有特效。&&& 2、前额和眉棱骨痛:一般属于胃经的病症。从二三脚趾间的陷谷穴向内庭穴方向按摩几分钟即可缓解。另外,按摩脾经的公孙穴(络穴治表里病症),或者膀胱经的京骨穴也可有效缓解眉棱骨痛。&&& 3、耳朵上部:若疼痛发生在头两侧,即耳朵上部,就在胆经按摩,例如胆经的风池穴、阳陵泉穴等均可。&&& 4、太阳穴痛:首先就可以按摩太阳穴,如果不能缓解,则可以按摩胆经的风池穴、阳陵泉。或者按摩胃经的头维穴、陷谷穴,它同时对眉棱骨痛和头痛如裹都有效。&&& 5、头痛如裹:可以先按摩脾经的阴陵泉穴。另外,按摩胃经的头维穴也可缓解。&&& 6、头顶痛:属厥阴经病,先从肝经论治,或针刺百会穴。&&& 7、后头痛:属太阳经病。可以按摩小肠经的后溪穴,通督脉,督脉入脑,治后头痛,颈椎病,落枕,和情志病。另外,膀胱经的京骨穴也可。&&& P.S. 每个人的肢体比例都不同,在寻找穴位时只要摸上去有酸、痛、电、麻等感觉,揉了之后对自己有帮助,能做到离穴不离经即可。不必非得按照书上的定位方法来测量。&&& 从以上方案中可以看到,凡是巡行头部的经络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头痛。并且根据头痛的不同部位,来判断是哪条经络巡行,从而在该经络上寻找痛点进行疏通调治即可。大道至简
疾病反应点
1头面躯体痛证头痛:压痛点的阳性率最高的部位有:肩胛内角区、肩胛岗下区、肩胛内缘区、锁骨下缘中点区、剑突区等。或在“耳后三焦区” 内有敏感点或压痛点(多为痉挛性结节或纤维)。颈推病:颈推病患者常在颈、背部(多在大椎穴周围或颈椎增生部位)出现“党参花样”“花斑样变”的反应点。此反应点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豆粒或花生米大小,约有1mm宽的边,边缘较为整齐,边的颜色稍深于正常皮肤,且反光弱。有些患者可出现其它反应点。刺激反应点可以治疗颈推病。如果“党参花样变”恰好在痛点上,治疗效果会更好。肋间神经痛:在丘墟前后可有敏感点。肱骨外上髁炎:多数病例在肩胛骨内角附近或内下方可查到软组织的异常变化,或有结节,或有条状物,或有陷下感,或与健侧对比有明显的压痛。当强刺激背痛点后,如局部表皮出现淤斑或皮下软组织表现出炎症反应,则对肘部的镇痛效果更佳;同时,随着背部压痛程度的减轻或消失肘痛也将逐渐减弱或消失。腰痛:反应点在腰椎皮肤上,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隐约可见。或在脊椎从悬枢穴按压至腰俞穴部位,可找到压痛点。膝痛:多数患者的骶骨部存在一明显的局限性压痛点,刺激该部位可产生显著的镇痛效果。踝关节扭伤:在患踝同侧腕部能找到1一2个压痛点(患者伤后腕部并不感到有痛点,外踝扭伤一般在同侧腕部的尺骨茎突有压痛点,内踝扭伤可在同侧腕部的挠骨茎突处发现压痛点。2内科病证面肌痉挛:天容穴与天牖穴之间,多有压之有酸胀感的反应穴。不寐:膀胱经背腰部第一侧线上多有的敏感点、结节和条索状物;阳性反应点在心俞、神道、厥阴俞、膏育、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等腧穴上多见。不寐病人除常在心俞、厥阴俞穴部位出现质为中等硬度的圆形结节外,还会因不寐的证型不同,而在与证相关的经脉线上或腧穴部位出现不同类型的阳性反应。例如:证属阴虚火旺之不寐,常伴有肝俞穴下条索状结节质中等硬度;肾俞、脾俞穴下有圆形结节质软;太溪、太冲、三阴交等腧穴压痛反应明显等。胸痹心痛心悸:患者在心前区胸骨左缘第3、4肋间天池穴及灵墟、屋翳等穴附近有压痛部位。重度持续性窦性心搏徐缓者,而在印堂穴内右上方有反应点中,在该处用皮内针向下刺入留针后,心率均能增加。冠心病体表压痛点在膻中穴和左侧心俞穴偏左1.5 cm处最为明显,并称之为左膻中和左心俞穴。主诉胸痛、心悸、气促的心脏病患者左3,4肋间内侧检测出反应点的频率很高,且病情减轻则反应减少。在颈椎两侧距椎体0.5-1cm处,用拇食指腹循摄按压,有酸痛、麻胀反应者。心绞痛患者,多在T2有压痛阳性,并于T2手法按压治疗心绞痛病人,多有止痛效果,且部分病人心电图有改善。心动过速患者其颈前反应点多在胸锁乳突肌下1/4前2cm处。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多有背部脊柱两侧的阳性点。胃脘痛:急性胃脘痛在一般在3-5胸椎棘突之间有敏感点。用拇指间断点压敏感点,有一种酸痛兼舒服的感觉,同时胃脘部疼痛缓解或减轻。或按压脊柱,按压时一般在疼痛的敏感部位的椎体后关节可发出“喀啦”的响声,若有响声治疗效果则明显。同时在背部的督脉区,华佗夹脊及膀胱经上,找出疼痛的敏感点、敏感经,进行重点按压、按摩、敲打等。痢疾:急性菌痢压痛点一般在三阴交、地机、阴陵泉三穴或三穴上下一横指处。&&3妇科病证不孕症:躯干前部皮肤有紧张性增强的部位(多以募穴为主)。在起效的同时患者躯干前部紧张性增强的部位亦会恢复正常。痛经:痛经患者多有蠡沟穴压痛,蠡沟穴压痛缓解程度与痛经缓解程度相一致。急性乳腺炎:同侧前臂有敏感点(按压时,患者自觉有酸、麻、憋胀感向乳房部传导的部位,多在间使穴上1寸左右)。在患者肩胛区内可探及2一3个阳性反应点或瘀血点,个别阳性点在肩胛区以下。反应点局部红肿、压疼明显,其周有星状放射线。华佗夹脊穴(第1胸椎至第7胸椎之间)及乳腺肿块相对应的压痛点或皮下按压有肿块结节处4皮外科病证痤疮:痤疮病人通常的反应点是:在第七胸椎以上的肩背部,为数个散在的栗粒大小淡红色、棕褐色或暗红色疹点,或为数小片与正常皮肤相比较颜色较深的区域,直径在1厘米左右,压之不退色。刺激此反应点可以治疗痤疮。痔疮:痔疮病人在背腰皮肤的反应点通常称之为“痔点”。“痔点”范围多在上起第7颈椎棘突平面,下至第5腰椎棘突平面,两侧至腋后线,但多见于中下部。“痔点”特征:形似丘疹,稍突起,如小米粒大,略带光泽,多为暗红、棕褐色,压之不退色,有的痔点还长有一根毫毛。找点困难时,用两手在病人背部磨擦,则痔点常可出现。如果背部找不到痔点,就选其压痛最敏感的一点,那便是痔点。痔点越靠近脊柱,越靠下,效果越好。有些患者龈交穴处或上唇系带下部有粒状或片状突起的白色小点或圆长不规则的小结节,称之为“痔疮结节”。刺激“痔点”或(和)“痔疮结节”可以治疗痔疮。 “痔点”颜色越深,说明痔疮程度重,病程久。龈交穴处“痔疮结节”: 60%的痔疮患者在龈交穴处或下方有一芝麻粒状大小不等的粉白色赘生物,如有此物者,可用三棱针直接挑刺此赘生物,效果尤佳。5五官科证麦粒肿:背部可找到的粟粒大淡红色皮疹或压痛点为穴。肩部的第七颈椎至第九胸椎之间,寻找略高起皮肤呈紫红色粟粒大小的反应点,有一个或几个,且压至褪色,放松即速复原。对侧背部肩脚区找浅红色稍高于皮肤、小米粒大、压之不退色的反应点。背部第1-12胸椎至腋后线范围内寻找到的粉红色或暗红色充血性疹点,有的隆起如粟米状,有的稍扁平,直径约0. 5--1mm,以1个多见,偶可见2-3个者。肩井及在背部找到的粟粒大淡红色皮疹或压痛点。牙痛:沿脊柱Tl棘突逐个向下按压,选出脊柱压痛最为明显的一个棘突。花粉症:上肢肺经的尺泽穴到少商穴之间有压痛、硬结的反应点。急性扁桃体炎:多在背部至阳穴穴区有阳性反应点。6其它:戒断综合征:海洛因依赖者脊柱阳性反应点:压痛点出现较集中的部位在T5一T7棘突下,T5、T6、T7棘突下三者或合并或单一出现压痛。压痛点的疼痛程度随躯体症状的缓解,逐渐减弱。每个患者最敏感的部位是至阳穴。至阳穴及其周围敏感区神经官能症:其痛点主要集中在督脉的神道、灵台、至阳穴(有的兼有第4、第8 胸椎棘突下压痛)。随着疾病的好转,痛点的数目也逐渐减少,痛点的疼痛程度也逐渐减轻。腧穴与反应点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是针灸学理论的基础之一,在针灸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研究腧穴的本质有助于了解针灸治病的原理,阐发针灸的精髓,丰富针灸理论。&&&&& 古人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可以减轻病痛的部位,称为阿是穴,它并没有固定部位,也没有固定名称。经过长期的摸索与实践,古代医家将一些可以治疗疾病的体表部位作为经验总结而固定部位,并与之起名而成为腧穴。《内经》在总结这些方法的同时,对腧穴的认识也有较多阐述,认为腧穴是“脉气所发”、“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 “以痛为输”、“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输也”等,这充分说明腧穴起源于反应点。但究其本质而言,腧穴是疾病的反应点,同时也是临床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 腧穴是反应点,而反应点不一定全是腧穴。反应点的范围更广,除了包括传统的腧穴外,还包括压痛点、热敏点、光敏点、磁敏点、电敏点、皮肤异常改变点等一些部位在感觉、色泽与正常体表部位不同的点。 “寸寸人身皆是穴,但开筋骨莫狐疑”,可见反应点在体表分布之广。&&&&& 从腧穴的起源、发展及本质来看,反应点是临床上针灸施术部位的首选,历代针灸医家的临床经验也可证明这一点。唐?孙思邈《千金方》记载:“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穴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快便痛,即言阿是,灸刺皆验”。现代国内外也有许多关于反应点的记载,日本针灸研究所所长代田文治先生认为:经络是疾病现于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的反应系统,经穴是在经络上的反应点。只要在有反应点的经穴上施以针灸,直至反应消失,疾病也就痊愈了。在巴黎医学会上,国家通讯员勒盘博士认为:我们每个器官都联系着皮肤最确实的几个点,这些点感受了病变的刺激而发生而发生特殊的敏感感觉—疼痛,凡是加强这些点的刺激作用,都可引诱病变的痊愈或者有关器官生理作用的改变。所以,针灸医生在临床针刺或施灸时应该在传统腧穴为定位坐标,在腧穴周围,或在某些特定区域,找寻压之酸痛、麻木、快然甚或疼痛的反应点,也可以直接在体表找到“皮肤异点”进行针刺。&&&&& 强调寻找反应点并非是抛弃传统的针灸腧穴理论,而是在其基础上找到更适合针灸的部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说明了腧穴均有固定的名称和部位,而反应点既阿是穴发无定处,其功能作用也随病情,个体差异而变化,以致难以文字记载,故在临床上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阿是穴在针灸历史上曾经起主导地位,从现代针灸临床研究来看,反应点也应该成为针灸取穴的主体,不仅因为反应点揭示了脏腑体表在特定病理条件下的动态相关联系,而且,在反应点上针灸时,容易激发经络感传,并使“气至病所”,这对于临床治疗和诊断来说都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临床上运用不同类型的反应点来治疗疾病的文献报道:&&&&& 一、 压痛点&&&&& 压痛点在临床上治疗疾病的报道屡见不鲜,马坤印1运用阿是穴针灸治疗头痛115例,有效率为100%,而且压痛点在临床上不但可以作为一个治疗部位,同时也可以帮助我门早期诊断疾病。黄维2在580例冠心病患者的胸部寻找压痛点,以压之隐痛或者酸痛为阳性,结果阳性率为78.97%,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认为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一项依据。&&&&& 二、 热敏点&&&&& 陈日新教授在多年的临床中发现,在疾病状态下,人体体表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新的疾病反应点,这种反应点对艾灸的热感有着特殊的反应形式,而且,在此类反应点进行艾灸,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根据这种反应点的特性,将之称之为“热敏点”。陈教授在利用热敏点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50例,选取符合条件的50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为样本,随机分配到“热敏点”灸治疗组和针+罐+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TDP)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为10天一疗程,共治疗1疗程(包括不足10天痊愈者),采用国际公认的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为观察指标,观察以上两种不同方法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之间疗效和疗程的差异。结果:“热敏点”灸治疗组与针+罐+TDP对照组积分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治疗组痊愈率和显效率为20.00%,73.33%,对照组痊愈率和显效率为0%,15.00%,两组显愈率(93.33%,15.00%)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治疗组有效以上病例治疗天数平均为3.18±1.59d,对照组为7.00±2.47d,二者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结论:“热敏点”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有很好疗效,远优于目前治疗MPS公认的较佳疗法----针+罐+TDP的综合疗法,并且疗程明显缩短。&&&&& 三、 皮肤改变点&&&&& 曹氏3报道,在患者大椎穴周围或颈椎增生部位附近“党参花样”皮损改变,一般为圆形或者椭圆形,豆粒或花生米大小,约1mm宽的边,边缘较为整齐,边的颜色稍深于正常皮肤,且反光弱,用2%的奴夫卡因0.2ml注射在花斑中央成一小皮丘,再次消毒后用三棱针挑破皮肤,在挑断浅表下纤维丝,每次挑3-4个化斑,其中一个要早椎体上,五日一次,5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2个月,治疗一到两个疗程。共治疗颈椎病560例,治愈504例,显效38例,好转18例。&&&&& 小结&&&&& 腧穴又称气穴,既可以输注正气,也可以客注邪气,气之在穴是动态的,可以随脉行上下流动,也可以内外出入,是脏腑病变在体表的反应点。反应点在体表的分布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出现的部位随着机体疾病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因此,针灸临床选择反应点也应该针对疾病寻找最佳施术部位,而不能死搬硬套教科书的腧穴定位。&&&&& 魏稼先生在临床上用阿是穴颇多,在治疗各种痛证及内脏诸证,常先检查确定其敏感点,然后实施针灸,效果极佳。他认为针灸临床治病应根据敏感点的游移和衰变现象,不断调整处方配穴。例如面瘫初起,多于翳风、风池、牵正等处出现压痛过敏,可取其处加外关、合谷、风府等针刺,数次后,往往上述敏感点压痛衰减甚至消失,或转移到太阳、下关、角孙等处,此时可以配合头维、地仓、攒竹等穴治疗,可以加快治愈速度,缩短疗程。因此我们在针刺时应该根据病情的变化,而采用恰当的穴位。&&&&& 反应点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一般以治疗各种疼痛性疾患为主,只要定位准确,找到恰当的反应点,刺激适当,往往效如桴鼓。但反应点的治疗作用远不止于此,它可以用来治疗任何与之有关的病症。从临床实践来看, 当内脏病变时, 往往可在机体体表出现压痛点、热敏点等反应点,刺激这些反应点可以改善和治疗相关的内脏病变。例如痢疾或肠炎患者, 其内踝上8寸左右, 胫骨内侧而后缘处往往表现出压痛, 刺激这个压痛点(反应点) , 可以明显改善和治疗这些病变。&&&&& 此外,反应点在临床上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它穴位合用, 可起到疗效互补的作用, 这在古今文献上是屡见不鲜的,如《肘后歌》云:“打扑伤损破伤风, 先于痛处下针攻, 后向承山立作效, 甄权留下意无穷……”。所以我们在临床实施针灸治疗时,应该注意反应点的探察,而不应该拘泥于传统腧穴的定位。各种疾病常见反应点针灸推拿头面躯体痛证:压痛点的阳性率最高的部位有:肩胛内角区、肩胛岗下区、肩胛内缘区、锁骨下缘中点区、剑突区等。或在耳后三焦区内有敏感点或压痛点(多为痉挛性结节或纤维)颈推病:颈推病患者常在颈、背部(多在大椎穴周围或颈椎增生部位)出现“党参花样”“花斑样变”的反应点。此反应点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豆粒或花生米大小,约有1mm宽的边,边缘较为整齐,边的颜色稍深于正常皮肤,且反光弱。有些患者可出现其它反应点。刺激反应点可以治疗颈推病。如果“党参花样变”恰好在痛点上,治疗效果会更好.肋间神经痛:在丘墟前后可有敏感点肱骨外上髁炎:多数病例在肩胛骨内角附近或内下方可查到软组织的异常变化,或有结节,或有条状物,或有陷下感,或与健侧对比有明显的压痛。当强刺激背痛点后,如局部表皮出现淤斑或皮下软组织表现出炎症反应,则对肘部的镇痛效果更佳;同时,随着背部压痛程度的减轻或消失肘痛也将逐渐减弱或消失.腰痛:反应点在腰椎皮肤上,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隐约可见。或在脊椎从悬枢穴按压至腰俞穴部位,可找到压痛点膝痛:多数患者的骶骨部存在一明显的局限性压痛点,刺激该部位可产生显著的镇痛效果踝关节扭伤:在患踝同侧腕部能找到个压痛点,患者伤后腕部并不感到有痛点,外踝扭伤一般在同侧腕部的尺骨茎突有压痛点,内踝扭伤可在同侧腕部的挠骨茎突处发现压痛点.挑刺反应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病人在某些部位的皮肤上,常常出现斑点。有些病症针刺正规穴位效果不佳,而针刺这些斑点疗效很高,叫做反应点。反应点的记载医籍中很早就有,但是应用很少。通过近5年的临床观察发现,应用本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疗效显著。现举例如下。病例1 严某某,男,65岁,汉族。因头痛严重住院治疗,经检查发现患者头内有一块4×3×1.5cm血块,诊断为脑瘀血。转院后手术治疗,患者家属及本人不同意做手术,求予治疗。方法:一盆65――70的水,将双脚慢慢放入盆中,然后起来,反复几次。以脚底板出现紫红色或黑色的斑点为宜,用三棱针强刺激速度宜快,针刺后好转。病例2 赵某某,男,35岁,汉族。患高血压病多年。服用降压药时好时坏,现血压200/160mmHg,头痛眼花,眼部疼痛,不能行走。运用上法一现在脚底部有一绿豆大的红点,针刺后好转。病例3 蒙某某,男,60岁,哈萨克族。患冠心病有近2年,近1周病情加重,治疗后效果不佳。按上法发现右脚一个黑点,左脚三个黑点。针刺后好转。体会 心脑血管疾病正日益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现代医学对本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认为心脑血管疾病大多数应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黄帝内经》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病在 ...摇针法治疗阳性反应点我们工作中经常听到病人说身上有条索状或者异常感觉(比如热,冷,痛,麻,等感觉)的反应点我们经常叫它阿是穴。有人利用小针刀的操作特点发明出一种针刺手法,针对这种反应点比较有效。&&&&& 找到反应点后仔细诊察它的大小范围深浅等资料,用长度适当的毫针刺入,深浅应正好让针尖达到反应点,然后拇指食指捏住针柄,中指扶针身摇动针体。就象小针刀那样其实这种方法就是从小针刀发展来的。手下应该有拨动琴弦的感觉,同时病人有强烈的酸胀感觉。如果反应点体积较大可以两针在一针孔刺入,如果位置较深可以用手推动附近肌肉,来达到摇针的效果。反应点确实是很重要啊,我都觉得针灸治病的精髓就是治疗反应点,不同的反应点有其各自不同的最适宜的刺激方式,比如皮下结节就有枝川注射法,透热点就用透热点灸,小静脉曲张的地方就用放血法,等等等等,效果特别好。当然还有很多各种形式的反应点还需要探寻其适宜的治疗方法。常见疾病的反应点案例收集许多疾病都会在体表产生反应点,疾病与体表反应的相关规律虽然还未有定律,但也有一定的诊断意义。我在实习时观察到了一些病人的耳穴及背部反应点与疾病有密切相关:一个颈椎病患者的耳穴颈椎部位有一个反应点;一个胃粘膜下垂的病人在其耳穴胃上有一个白色的1平方毫米左右大小的突起;一个胃口差又有口苦的病人在其耳部有一条淡红色的血管穿过耳穴胃和胆;腰肌劳损的病人在其劳损侧的腰部有一个红色的突起点。查资料也发现痔疮病人会在背部产生红色的突起疹点;颈椎病人会在颈部产生灰色的党参花样的斑;有胃病的人在胃俞产生皮下的条索状改变等。这些反应点可以协助诊断和治疗,在此希望有更多的案例来验证!反应点选穴古代应用《灵枢 杂病》:“心痛,当九节刺之,按已刺按之,立已;不已,上下求之,得之立已”。此处的心痛乃胃痛,九节即第九椎棘突下筋缩穴处,按即用手按压,如无效,在九节上下寻找反应点或刺或按,立可见效。《素问 刺腰痛篇》:“厥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弓弩弦,刺厥阴之脉,在踵鱼腹之外,循之累累然,乃刺之。”《灵枢 五邪》:“邪在肺则皮肤痛,寒热上气,喘……唉动肩背,取之膺中外俞,背三节五脏之旁(当指肺俞、魄户)。以手按之,快然乃刺之。”王执中按这一经验运用,获得了良好效验,《针灸资生经》:“舍弟登山为雨所搏,一夕气闷几不救……按其肺俞,云痛如锥刺,以火针微刺之即愈。因此与人治哮喘只缪刺肺俞不刺他穴,惟按肺俞不酸疼者,然后点其他穴也。”《针灸资生经》还记载:“有妇人患赤白带淋,得予针灸,初为灸气海穴未效,次日为灸带脉穴……其病若失……自是来觅灸者,必为按此穴,莫不应手酸痛,于知是正穴也,令归灸之,无有不愈,”明代薛立斋《外科心法》:“中府隐隐而微痛者,肺疽也。”《名医类案》:“张景岳治一姻家,年力正壮,素饮酒,常失饥伤饱,偶饭后胁肋大痛……用于按揉其处,觉肋下一点按着痛连胸腹,细为揣摹,正在章门穴……”明《普济方》239卷:“绍兴己未岁,余守武昌时,总领邵户部至云:少时病瘵,得泉州僧为灸膏肓,令伏栲栳上,僧以指节极力按寻其穴,若指不麻或虽麻而非中指者皆非也,已而求得之,遂一灸而愈。”《明堂经》亦有:“按膏肓百须得病人中指麻木则灸无不取效。”明代周恭挤《医说续编》与张景岳《类经图翼》均认为各种出血证,尤其是下血,多于命门穴上有酸疼,灸此处疗效卓著,多能除根。《针灸大成》:“偷针眼,视其背上有细红点如疮,以针刺破即差,实解太阳之郁热也。”消化道溃疡患者:常在皮肤上出现小红点,唇内有白斑;痔疮患者:龈交中出现米状物胃肠病的人,也会在食指根部与手背交汇的赤白肉际处有条青筋出现。治面部痤瘡要穴─脊背反應點〔取穴法〕讓患者伏椅背上,醫者用手掌在患者脊背兩側第一至第十二胸椎的兩旁各開5分至3寸範圍內摩擦數次,然尋找反應點,此點類似丘疹,稍突起於皮膚,呈灰白色或棕褐色、暗紅色、淺紅色,壓之色不退為所取穴位。〔操作方法〕三棱針挑刺法。找出反應點,對此點嚴格消毒,左手拇、食指固定其兩側,右手持三棱針,挑破表皮,使點翻起,挑斷皮下部分纖維組織,擠出少量血液,然後用酒精棉球覆蓋傷口,膠布固定。每日挑1—2個反應點,5—7日挑1次。〔適應症〕青年粉刺。青春期男女,面部發生血色丘疹,能擠出米粉樣的白色粉汁。〔釋義〕痤瘡俗稱粉刺或青春痘,多發於青年面部,影響面容,使人感到痛苦,其病容易感染和反復發作,臨床上不易治癒。&& 本病多因飲食不節,過食肥首厚味,肺胃濕熱,夏感風熱毒邪所致發病。現代醫學認為與青春期體內性激素平衡失調有關。脊背反應點為督脈與膀胱經之分野,三棱針挑刺反應點可有疏通經氣、宣導氣血、消除痰滯、清泄鬱火的作用,並且能調節內分泌,促進新陳代謝,故治療面部痤瘡效果頗佳。尿石症按摩选穴经穴和经外奇穴:合谷、二白等。反射区:肾、输尿管、膀胱、尿道、肺、肝、胆、甲状腺、甲状旁腺、胸椎、腰椎、胸腺淋巴结、上身淋巴结、下身淋巴结等。反应点:肾点、三焦点、脊柱点、腰脊点等。全息点:肾穴、下腹穴、生殖穴等。[按摩方法推按肾、输尿管、膀胱、尿道、肺各30O次;点按肾点、三焦点、脊柱点、腰脊点各100-300次;掐按肾穴、下腹穴、生殖穴各3O0次;其余各穴5O~100次。每天早晚各按摩1次,10天为1个疗程。除规定时间治疗外,最好能趁疼痛发作时治疗,尤其绞痛时因势利导,排石的机会最多;而治疗后不时疼痛,常为排石先兆。对于输尿管上段以上的结石或结石直径在1厘米以上者,手部按摩疗效较差,应考虑其他方法治疗。即使适合手部按摩者,如绞痛不止或血尿不止,也应及时去医院治疗,切勿延误。结石病人宜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毫升左右,多吃水果蔬菜,同时要多做一些较为剧烈的运动,如跳绳、跑步、登山以及打球等以跳跃为主的活动可促使结石下移,从而有利于结石的排出
发表评论:
馆藏&76828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治偏头痛的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