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黑头越来越多现在得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

中国人为什么糖尿病这么多(警醒)
我的图书馆
中国人为什么糖尿病这么多(警醒)
声明:本平台不制造文章,只负责为各大平台搬运文章,而且还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层层筛选,取其精华。(ID:bgsn777)这话虽然肯定不招人待见,但事实是,除了种群遗传因素外,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我们咎由自取。“盛糖”大国:中国人不信,美国人却猜中了2007年,中日医院杨文英教授和她的研究组做了一次全国性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发布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已升至9.7%,患者人数高达9240万。这个数字让当时卫生部的官员很难接受,甚至有人给《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写信质疑这个结果。然而在杨文英教授公布这个数字的15年前,因获普利策奖的科普名著《枪炮、病菌与钢铁》而出名的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教授贾雷德·戴蒙德在《自然》杂志上撰文说,“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正在改变,糖尿病将引发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戴蒙德教授的这个预言在当时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都没有引起重视。今天“戴蒙德预言”不幸被证实。据2013年权威部门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占总人口的50.1%。也就是说,不到10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每两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属于糖尿病前期。根据这项开展于2010年的调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超过美国(11.3%),患者人数达1.14亿,超过印度,成为了名符其实的糖尿病第一大国。国内外证据皆指向了这一结论1、“节俭基因”学说1960年代,美国遗传学家尼尔首次提出“节俭基因”学说。他认为,人类祖先曾长期生活在食物匮乏中,生产力低下与人口过度繁殖导致饥荒频发。因此,那些具有“节俭”适应性的能力、可以最大限度地将食物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的人,才能更容易生存下来。而这些具有“节俭基因”的人,原本是自然进化的胜出者,却在稳定富足的现代社会,因更易囤积脂肪而患上糖尿病。尼尔教授的“节俭基因”说,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中国人现在的糖尿病高发率。原来这部分人群,基本都经历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饥荒时代,而现在的生活却是如此稳定富足。能够佐证尼尔教授的“节俭基因”假说的案例还出现在瑙鲁。贫穷而又勤劳的岛民祖先把“节俭基因”一代代传给瑙鲁人,当外来的西方生活方式被带进岛上的时候,瑙鲁人身体里的这种基因一时无法适应突然降临的富足生活。而欧洲人则由于早已习惯了现代生活方式,节俭基因在他们体内已逐步消失,所以同样的生活环境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糖尿病。2、“荷兰饥荒研究”1998年,《柳叶刀》杂志发表了糖尿病领域著名的“荷兰饥荒研究”。这项研究结果表明:在年饥荒时在妈妈肚子里挨饿出生的荷兰人与之后一年食品供应正常时出生的孩子相比,成年后更易发胖,并伴有胰岛素抵抗和餐后血糖升高。3、我国的三年大饥荒等研究“遭遇中国大饥荒的婴幼儿成年糖尿病风险增加”,这个结论是2010年中国疾控中心的马冠生等人得出的,同时发表在2010年的《糖尿病》杂志上。马冠生他们通过2002年中国国家营养和健康横断面调查,找到了年出生的农村受试者7874人,结果发现,遭遇过年三年中国大饥荒的胎儿与儿童,成年后患高血糖症与糖尿病的风险增加,其中,又以后来营养过剩者更甚。同样,哈佛大学教授胡丙长也主持了一项同样针对中国三年大饥荒年代胎儿的研究,结果明确表示,胎儿时期严重的饥荒与成年后高血糖的发生风险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且,越是成年以后饮食习惯西方化和经济条件好的人,这种联系越强烈。早年饥荒因素的影响,或许也是中国人没有美国人那么胖,却拥有更高的糖尿病患病率的原因。现在,糖尿病人应该明白为什么自己和身边的人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糖尿病人,甚至爆发出了不少的“小糖人”。解密中国“小糖人”的爆发原因在中国,曾经被称为“成年型”的2型糖尿病近年来有年轻化、低龄化、几何级化发展的趋势。那些胃口好又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小胖墩”已经逐渐成为抢占成年糖尿病“地盘”的主力。细想中国糖友幼年化现象,一是也许和节俭基因有关,再者就是中国经济发展以及国人肆意饮食不加节制的后果。生活可口可乐化:在祖父辈生活中没有可口可乐等碳酸带气饮料的年代,温饱也成问题,那个时候糖尿病三个字对于整个国人都是遥远的事情。但今天,从婴幼儿开始,解渴这件简单的事情,有太多机会被可口可乐、雪碧等代替了我们原来“甜蜜的井水”。等成年工作以后,不是快速以鸡腿堡等各种快餐而解决,就是常常出入高档酒店开会、吃饭,将满桌的珍馐佳肴收入肚中。这样的生活,谁都无法抵挡。“吃得多”、“吃得好”、“吃得精”,青少年的三吃生活,也是造成糖尿病在青少年中“流行”的原因。久坐不动的一代: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提升,带给中国人的不但是饮食结构的改变,也是出行方式的改变。中国人无论男女老幼都普遍开始享受家庭小汽车带来的舒适和便捷,不知不觉间,就给人体带来了改变。据统计,一位男性在拥有小汽车以后,体重将平均增加1.8公斤,达到肥胖标准的可能性将增加一倍,而中国的小胖子比例已经是几十年前的好几倍了。工作环境加上交通工具的变化,令中国中产阶级和白领阶层的体力活动明显减少,一个庞大的“久坐群体”的形成,是糖尿病广泛流行、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的重要因素。有调查显示看电视这件再平常不过的生活,也和糖尿病的多发密切相关。哈佛大学著名的“护士健康研究项目”发现,每天看电视两小时,可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14%。分析认为,看电视是所有静坐活动中健康风险最高的一种,原因可能是看电视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很容易吃东西、喝饮料。在美国穷人多,在中国“富人”多“在美国,是穷人得糖尿病的多;在中国,是富人更容易得糖尿病”,大庆研究核心成员之一、中日医院教授李光伟如此分析国人的糖尿病现象。但这里的“富人”要打引号。美国的有钱人注意饮食健康,流行打理家务、去健身房锻炼,把身体练得精瘦,得糖尿病的自然就少。而经济状况较差的美国人为了省钱,吃便宜而高热量的食品,也没有钱去健身房锻炼,所以大胖子多,得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也就多。中国的中产阶级及以上的富人,正好在享受着美国穷人的生活方式,糖尿病的高发也就不言而喻了。长此以往,中国人得糖尿病将是大势所趋中国成年人中有一半人已经处于糖尿病前期。“你想象一下,如果这些人未来全都转为糖尿病患者,那将会对中国的医疗体系带来多大的冲击?”糖尿病专家李光伟如此担忧的说。如果不加以控制,不是糖尿病前期的另一半成人或早或晚也会成为糖尿病前期。成为糖尿病前期以后如果不加以生活方式干预,大多数都有转变成糖尿病的风险。中国的下一代呢?如果不改变目前肆意的饮食习惯、继续久坐的生活方式,将会有更多的小胖子诞生,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将变成糖尿病大军的一员。国人目前的生活方式已经和糖尿病的发生率高度切合,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成为糖尿病的可能性。对于糖尿病前期,世卫组织的诊疗指南并不推荐药物干预。唯一能够阻断他们继续演变成糖尿病的办法,就是生活方式干预,也就是当一个人拥有充分的食品和充分的运动时间时,要学会吃和运动。最容易被忽视的饮食细节饮食治疗糖尿病是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很多糖尿病患者可能一开始都很遵守原则,但是慢慢地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细节,使得血糖忽高忽低,影响患者的情绪和日常生活。在这里列出若干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只要患者稍加注意,降糖就会轻松很多。一、坚持正确的进餐顺序糖尿病患者不能忽视正确的进餐顺序,“先菜后饭,血糖减半;先饭后菜,血糖翻番”。按照蔬菜-主食-肉类-汤的顺序进餐。吃饭时,可以先吃粗纤维的蔬菜,以增加饱腹感;主食应少稀多干,多吃一些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小米、窝头等;糖尿病患者要尽量少摄入高油脂的食物,吃了一定量的主食后,摄入的肉类自然会相应的减少。汤最后喝,因为先喝汤很快就饱了,但是不久又会觉得饿,再去吃东西,这样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二、进餐宜细嚼慢咽糖尿病患者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切记狼吞虎咽。食物在口腔反复咀嚼时,可以刺激唾液的分泌。唾液中含有许多消化酶,有助于食物的消化。有实验证明,粗嚼者比细嚼者要少吸收蛋白质13%、脂肪12%。人在进食5分钟后,食欲才会下降。所以从降低食欲的角度来讲,细嚼慢咽可以避免食物摄入过多。三、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各种食物对血糖的影响不同,烹调方法对血糖也有影响。总的来说,各类食物做得越稀、越烂,消化吸收得越快、越充分,血糖也就升的越高。所以,糖尿病患者在烹调食物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烹调食物时不要使用太多的调味料,应尽量清淡。2、炒菜前可将食物在开水中焯熟,可以减少炒的时间,减少吸油量。3、煮粥时可以加入一些薏米、绿豆等粗粮,可以缓解餐后血糖升高速度。四、粗粮摄入要适量粗粮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有一定延缓餐后血糖升高、降脂、通便的功效。然而。如果进食粗粮过多,可导致一次性摄入大量不溶性膳食纤维,易造成早饱、腹胀、消化不良、甚至还可能影响下一餐的进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部分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吸收。科学的做法是粗细搭配,一般比例为粗粮1份搭配细粮3~4份。最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怎样才是最适合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生活方式?恐怕没人能给出100% 正确、且全面的答案。但有一点肯定没错,那就是规律、适当运动。健步走作为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运动,无需专业装备,只需一双合脚的运动鞋,随时都可以走起来,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健步走的运动强度介于散步和跑步之间,十分适合糖友们。关于健步走的八个注意事项1. 有双合适的鞋长时间的行走会对脚跟造成极大的冲击和压力,因此一双柔软的、鞋底稍厚的运动鞋是必不可少的。2. 开始先热身正式运动前适当的拉伸运动,也就是平时说的先原地活动活动胳膊和腿,或者最开始的10 分钟适当走慢一点。这样不太会因为突然开始运动,而造成伤害。3. 目标心率判断强度目标心率 =(220-年龄)× 60%~80%以50 岁为例,合适的运动后心率应该为 102~136 次/分。4. 自我感觉判断强度在走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自我感觉来判断运动强度。合适的运动量是自己感觉在锻炼后有一点出汗,没有明显的肌肉酸痛,休息一晚上后第二天精力充沛。5. 正确的姿势抬头挺胸,使耳朵、肩膀和臀部在同一条垂直线上,这样的姿势呼吸也会变得更顺畅。走的时候手臂前后自然摆起来,并尽量紧贴身体两侧。手肘自然弯曲,前后摆臂。6. 步子不需要要太大步伐迈得过大会增加关节损伤风险,对膝关节不好的人来说,会加重关节损伤。7. 不要突然停下来开头慢一点,结束也要慢一点。最后的5~10 分钟应逐渐地减慢速度,不要突然停止运动,让心跳逐渐恢复到平静状态。8. 有合并症的患者若患有膝盖、心脑血管等疾病,建议咨询医生后再制定详细的运动计划。坚持到底才是胜利。运动贵在坚持。我们建议,每周总共至少运动两个半小时,更好的是每天都能运动半小时。如果觉得一个人难以坚持下去,可以和家人或者糖友们一起去运动,毕竟规律运动对每个人都是有好处的!【文章来源:网络】 版权声明:文字图片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我的生命还没真正意义上的开始,却已经快要结束了。这几天我一直不感相信,但事实摆在那里。为什么会是我得上这种病,为什么得上的会是这种病!这几天一直以泪洗面,从今开始我就是一个病人了,一个永远都不会好的病人了。从此以后要和那个健康的我说再见了。我还这么年轻,我要是不在了,我的父母怎么办?我看过很多新闻,许多孤寡老人死在家里尸体发臭了才被人知道,我不想我的父母以后会是这样。我只想在乞求给我50年的寿命就好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我以我的教训告诫大家:不管怎么样,一定一定要少吃,吃完了一定要去运动。有条件就去健身房办张卡吧,不要像我这样,不然后悔都来不及。
  摸摸楼主
  没那么严重,别太心急。从现在开始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吧。
  你是不是遗传性的糖尿病呀。。。。这个病死不鸟人,就是要控制好你的嘴,别这么悲观。。。。
  有什么针状
  别灰心。注意饮食。不要吃淀粉重的面食。我单位几个年轻人都有。脚不要受伤。注意眼睛检查。我公公得二十多年。今年80了。没啥大不了的哈。
  那个....      银魂      男主角      好吧,那个,LZ要保重身体啊~
  我害怕病发症,那是没救的
  比你惨的多多了!比如我
  糖尿病不至于会死吧  楼主安心治病,心态一定要好  
  好好控制饮食,就没事了,我大伯5月份查出是2型,    不过这几个月都是严格控制饮食,    现在不吃药,不打胰岛素,血糖非常正常,所以,楼主不要太过于担心了    不过,饮食,一定要注意呀.
  我外公也得了20多年了 今年85 还抱重孙呢 至今身体还行 每天还自己出去溜弯
  楼主不要灰心,好好活下去,糖尿病不会死的,但是你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啊,
    LZ不要负担太大,我爸爸也是有糖尿病,他怕我遗传,经常给我讲这个,现在我也是尽量控制。    其实吧,主要还是LZ管好自己的嘴,不吃糖和甜食,还有淀粉高的东西,米饭也尽量不吃,米饭含糖量很高,可以用一些粗粮代替的,水果的话多吃火龙果和猕猴桃,其他的也尽量少吃,最好不吃;还有LZ说的运动也是尽量能多做点就多做点,晚饭后最好做点有氧运动,少出去聚餐,三餐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    LZ最好买个血糖测量仪,每天晚上吃晚饭自己可以测量一下。总之还是控制饮食多做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要是实在馋了甜食,现在超市也有代糖的和木糖醇~~  
  我爸,我奶奶,我奶奶的弟弟,姐姐全都有这个病,  我估计是家族遗传,我很胖,现在在慢慢的减肥,  楼主你这个心情能理解,我爸当时知道也感觉天要塌下来了,自己还这么年轻,  没事的,你只要饮食控制好,记住一句话,管住你的嘴,迈开你的腿。  还有可以多去甜蜜家园里看看,那是国内最好的一个糖尿病论坛,我爸在那认识了很多糖友,现在心情什么的都很放松,血糖控制的也都很好。
  @骑蜗牛追灰机  10:55:43    我以我的教训告诫大家:不管怎么样,一定一定要少吃,吃完了一定要去运动。有条件就去健身房办张卡吧,不要像我这样,不然后悔都来不及。  -----------------------------  楼主你要搞明白,是因为得了糖尿病老觉得饿,所以才吃得多。    说说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吃得多?又是怎么发现自己得病的。
    lz放宽心,我家也有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很多年了  这病虽然是绝症,但是是可以控制的    除了胰岛素你可以试试蜂胶 听说蜂胶能有效控制三高 不过要小心别买到假的了
  怕毛 我十几岁就有了 不过没发现  后来眼睛不太好了 一只耳朵也有耳鸣了  住院治疗了一段时间 打了1年多胰岛素  现在我减肥 少吃加运动
什么药啊针啊的都不吃不打 血糖正常  你自己太悲观了  2型的只要少吃和多动就可以了  1型的才悲催 离不开药和针的
  2型糖尿病属于胰岛素代谢混乱或异常,就是说还能分泌胰岛素,要是1型糖尿病就彻底没救了。你这种情况还能靠控制饮食锻炼和吃药挽救回来
  没那么严重,还记得澳大利亚游泳名将索普吗?他也有这个病,SO。。。。。。
  我才惨,我乙肝带菌大的,我男朋友一家人反对,分手了。我二十三,以后不知道还有男人要么
  我才发病一个星期,之前觉得尿频和尿不尽,后来去做尿检发现尿糖非常高。然后去测血糖,血糖不出所料的高。我就立即住院了
  我才发病一个星期,之前觉得尿频和尿不尽,后来去做尿检发现尿糖非常高。然后去测血糖,血糖不出所料的高。我就立即住院了
  管住嘴,多运动,听医生的话坚持治疗,没你想的这么恐怖
  比你惨的多了去了!想想更惨的,找到动力坚持治疗就是
  有的  而且比你更惨
  别那么悲观,没你想得那么严重了,吃东西注意,多做运动。向楼上说的那样,管住嘴,迈开腿。
  楼主你是不是平常非常喜欢吃很甜的小零食?我看过报纸说空腹的时候忌吃甜食,很容易得糖尿病的,
  即使一个健康人每天早晨空腹的时候甜食的话是很容易的糖尿病的
  楼主别害怕,糖尿病只要好好调养,一样可以保持很好的状态,不会非常影响寿命。更何况这个世界总是有奇迹产生的,你又很年轻,说不定真的可以完全治愈~
  到好莱坞参观的时候导游就给我们讲了这个故事。
  `      上天涯社区,用Chrome浏览器扩展 天涯助手,谁用谁知道!
  糖尿病很多都是遗传的我觉得  我爸最近也检查出糖尿病,可怜的他最不喜欢的甜食什么的,但是爷爷奶奶叔叔伯伯都有,估计是遗传,虽然吧这个病还真得跟你一辈子了,但是只要控制好应该不会有大问题
  LZ不用这么悲观,只要自己控制饮食,多运动,没什么大问题的。  我小学5年级的时候检查出来高血压,150/90,应该是遗传的,我爷爷有,我外婆有,我爸有,我叔叔有,我姑姑也有,这么多年了反正也没啥大感觉,吃药控制着呗,最近准备要宝宝了,决定到医院做个检查,咨询下医生,我觉得我还是很乐观的。
  我很少吃零食,因为我家人从小就向我灌输吃零食不好。我爱吃饭,我们一家人手艺都相当不错,而且我爱吃大油大荤的东西,吃完了还不运动。
  楼主很胖?饮食控制是最重要的!血糖空腹,餐后多少?OGTT多少?要规律治疗,别担心!!!!
  做好长期服药的的准备把 自己当心点 没什么大问题        不过你应该还没生过孩子吧
这个可能会有点影响的      上天涯社区,用Chrome浏览器扩展 天涯助手,谁用谁知道!
  糖化血红蛋白呢?以后大油大荤都可以戒了,少吃淀粉类,要运动咯楼主!
  这个病虽然很麻烦,但是没你想象的那么恐怖。  有很多比你还年轻就的肾综、SLE的,还有12岁就得结肠癌,16岁还是处女就得宫颈癌的,几岁得白血病的就更多了。他们都还没觉得生命已经结束了,楼主你放宽心吧。  而且楼主你这个年纪,如果在初期把血糖水平控制好,胰岛功能能恢复不少的(当然不是指完全恢复到100%)有很多年轻比较轻的2型病人经过治疗后可以只饮食控制的。楼主加油,这病得靠自觉。
  摸摸楼主,要乐观一些,病已经得了,就只能去面对了,哎,不知道该说什么,反正,希望你可以生活的快乐幸福,祝好运。
  我身高165.体重125.5斤.我已经开始减肥了。
  大家周围有像我这样年纪轻轻就很这种病的吗
  血糖控制是最重要的 切记
  楼主,我哥也是20多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因为是慢性病,时间长了很容易掉以轻心,放松了。我哥就是这样。  这个病有很多并发症,一定要严格控制好血糖,我哥才40,上个月因为并发症失明了,今年过年也住院抢救过。  
  中医艾灸自疗糖尿病 .cn/u/
  我妈妈,我的3个大姨,我外婆,我爷爷,都有糖尿病  所以我也很害怕我会遗传到啊,我才23岁    不过这个对生命没啥影响的,就是麻烦,要吃药或者打胰岛素,好多东西也不能吃,还有注意最好不要受伤什么的,很难愈合    有些药还会导致肠胃问题,经常拉肚子什么的    哎
  这个病就是要控制好自己的嘴巴。我妈也有啊,还不是控制的好好的。重要的是心情开朗,心情好了,病就好了一半了!LZ要乐观!
  我同事也是啊,二十出头检查出糖尿病,家族遗传的  看她吃东西完全不控制,巧克力之类的零食不忌口,奶茶常喝的啊,然后每顿饭前吃药。。。  常常觉得她真牛X啊
  楼主,坚强点!
  @1-08-30 11:02:56    你是不是遗传性的糖尿病呀。。。。这个病死不鸟人,就是要控制好你的嘴,别这么悲观。。。。   -----------------------------  +10086
  作者:shindoi 回复日期: 14:53:42  回复
      我同事也是啊,二十出头检查出糖尿病,家族遗传的    看她吃东西完全不控制,巧克力之类的零食不忌口,奶茶常喝的啊,然后每顿饭前吃药。。。    常常觉得她真牛X啊    -------------------------------------------------------    无语了。。如果自己也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
也许会好过点说不定。。
  五架马车:饮食,锻炼,药,糖病知识,血糖监测。
  - - LZ悲观了……  我外婆也是这个病,从我爸刚认识我妈的时候我外婆就已经病退了~  除了眼睛不行以外,精神至今良好,都81了
  我弟弟今天22岁,患了尿毒症,一个星期三次透析。已经一年了。我们家是农村,为他的病已经是倾家荡产了,所以比你惨的人绝对有。希望楼主坚强,保持乐观心态,你的病只需要合理控制饮食,现在医学这么发达,治好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本来看了大家的回贴我很高兴,可是刚才我旁边的床位刚转来了一位1型糖尿病的女生。骨瘦如柴,不断呕吐,看得我心里好沉重。如此年轻的生命啊!衷心希望早日攻克糖尿病,让人们不要在受苦了。
  楼主开头写的那句“我的生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开始。就要结束”和那个得红斑狼疮MM一模一样~~不过她比你可怜多了。。。那个才是真正的绝症、、、
  理解你的心情,慢慢的你就接受了,其实没啥大不了,至少这个不是和时间赛跑的病。
  我是处女,且未和任何男性有边缘性行为。可是现在的所有症状都和宫颈癌晚期相吻合,真是难以接受
  我最舍不得的也是我的父母。我真希望我能健康的活着,比我父母晚死,父母老了,需要我照顾,而不是现在整天为我的病担心。而且这个病说出去很难听,性滥交,不洁性行为。。。天知道,我连男的都没碰过。
  五架马车:饮食,锻炼,药,糖病知识,血糖监测。
  LZ  有个澳大利亚姑娘  十九岁的时候患了糖尿病  活到九十多岁的时候  澳大利亚政府发了枚勋章给她
  没那么严重了,我一很好的同事在她24岁的时候也发现得了这病,我见她现在也是吃好睡好,而且经常熬夜,现在她30了。      就是每餐饭前要打针,打完针必需在规定时间内吃东西,而且要吃饱。所以跟她出去玩什么的都要吃饭,吃别的她吃不饱。      其实也就和正常人一样吧,看个人心态问题咯,我见她也没啥忧愁的。        
  多运动少摄入甜食  我爸也是20多岁得的,我们家族遗传  但是他现在坚持不肯吃药,坚持多吃青菜少吃淀粉啥的  现在身体非常好,偶尔吃吃肥肉,不过就是过瘾的量而已  不过甜食什么的偶尔还是可以吃一下的:)
      (⊙o⊙)…    我老妹貌似也在这个年纪 得了 类似糖尿病
的病    一家人急死了~~~    控制好自己的嘴,没事的,楼主
  @马甲名字都没有了  19:10:13    我最舍不得的也是我的父母。我真希望我能健康的活着,比我父母晚死,父母老了,需要我照顾,而不是现在整天为我的病担心。而且这个病说出去很难听,性滥交,不洁性行为。。。天知道,我连男的都没碰过。   -----------------------------  本以为你说的是真的,还蛮同情的,结果看你发表的其他帖子还说自己老公抠门,都有老公了还处女? 真是看不懂
  抱抱~~还有不要怕~~我得了一大病,现在都活第5年了。。。  我想你父母,都没有害怕以后没人照顾,而是会想,怎么解决孩子的病。  你连面对的勇气没有,对自己都不够负责,怎么对别人负责?  过了20几岁,谁没点大病小病的,只知道有病得医,医病靠钱,靠药,不靠害怕。
  为什么会是我得上这种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一听人说这个话就反感,什么叫为什么是你?那你说谁该得这个病?
    作者:马甲名字都没有了 回复日期: 19:04:47  回复
      我是处女,且未和任何男性有边缘性行为。可是现在的所有症状都和宫颈癌晚期相吻合,真是难以接受    -------------------------------------------  你干嘛不去检查?癌症好多被拖到晚期,就是因为症状不明显。你没个恶性的瘤,就没资格叫癌症。。  女性真有好多病,倒是被自己忧郁,伤心给气出来的。。。
  虽然楼主也很可怜,但是没必要觉得自己有多惨。比你惨的人多了。    我的一个侄子,才六岁就得了糖尿病了,而且还是要每天注射胰岛素的那种。每天都要在手上扎一个洞来测血糖,每天都要打针,吃东西要称重。小小年纪,每天都要运动,每天看别的小朋友吃糖吃零食,他什么都不能吃。    你这种只要平时注意,按时吃药就能控制住。比我那个侄子好太多了。所以,还是不要太悲观了。
  二型糖尿病是胰岛素抵抗 还好啦 用点双胍类的估计就行 不要悲观啦 坚持就是胜利 有比你还小的小朋友也有这个病 后来安了胰岛素泵
  来 楼主抱抱  谁没有磕磕碰碰呢 人这一生 充满太多的未知了   今天你在为你的这个病哭泣   昨天 我却在为我的那个病哭泣 我才21岁啊 人生才开始 那又有什么用呢   我打算周末去寺庙 念点经 也许会让心情好起来吧
  希望在人间 我是这样想的   心态也起着关键作用 乐观点吧 不要哭泣了 我已经哭够了 谁没有点风风雨雨呢  
  请坚强
  2型糖尿病而已啊,不会死,也不用天天打胰岛素,只要控制饮食合理,连药都不用吃。其实我也很有可能会得,因为我继承了老爸的基因…………    我感觉男人特别接受不了自己生这种病。想当年我老爸检查出来这个病的时候血糖都21,酮酸中毒了都。当时他那个悲观啊,还写了遗书,准备到大学里面看看我就去死呢~~(现在还经常嘲笑我老爸)。医生都说他活不过5年。    不过现在他都10年叻,还不是好好的,饮食注意点,药都不用吃。不过这么年轻就不能吃东西,当然很痛苦。我妈妈为照顾我老爸,都是把肉什么的切了2两一块冻冰箱里。爸爸很怕死,经常偷吃肥肉,结果每次偷吃了都很害怕,跑出去锻炼3个小时才回家。    这个病能控制住嘴就不恐怖,不能控制住嘴就很恐怖。我妹妹在本地最好的医院里上班,在眼科和肾内科都呆过。她说很多眼睛看不见的和尿毒症的都是糖尿病并发症~~~~阿门,保佑你。我老爸的并发症是胆结石。有的并发症是低血糖的,要是半夜发病就呜呼了~~~    重要的还是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喃。其实我一直很担心,因为自己有点胖,真担心哪天就遗传了这个病了……    
  @马甲名字都没有了  19:04:47    我是处女,且未和任何男性有边缘性行为。可是现在的所有症状都和宫颈癌晚期相吻合,真是难以接受   -----------------------------  姑娘 不要在网上看什么症状玩猜猜猜 去正规医院检查个好不 求你了!    LZ放宽心 祝福你控制下来啊。。
  好好控制  多查查  很多人控制得好也不错的
  这个病会影响生活质量,但是谁的人生是完美的呢?二型糖尿病是个生活方式病,控制下来出院后改变一下生活方式,没事的。
  旁边的那个女生发了酮症,只有50斤。看到她那个样,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我不想我以后像她那样。
  别灰心,太阳每天都要升起,生病了活着也还是美好的,你还这么年轻,这个病也不致命,科技发展说不定哪天就能治愈了。祝你早日康复!
别吃什么药
直接打胰岛素
  糖尿病是遗传性的好吧,和肥胖关系不是直接的吧  我姐姐身高169体重才50公斤多点,但是也有II型糖尿病  我妈妈体重80多公斤,除了有高血压和冠心病外没有糖尿病  我也是,生完宝宝体重也差不多80公斤,但什么病都没有,  我现在在努力减肥中,
  我现在觉得生活对于我来说已经没什么意义了,什么希望,梦想全是扯淡。
  我现在觉得生活对于我来说已经没什么意义了,什么希望,梦想全是扯淡。
  我妈糖尿病有一二十年了    目前我还没被遗传到    比我大一岁的女生    十来岁就确诊糖尿病    现在结婚了    只是医生建议不可以生BB
  我老公的姥姥,妈妈,哥哥,姐姐,甚至弟弟都是糖尿病,就我老公不是,我们长年坚持早餐吃五豆粥,晚上吃五谷饭,中午单位快餐,周末两天打球。所以只要吃得健康,多运动,会好转的。
  糖尿病只是胰腺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下降而已,尤其你还处在二型阶段,这还不是病,是症状,通过控制饮食运动等完全可以恢复的  千万不要仅仅因为医院的指标不正常,就给自己画个圈儿定性成病人了  真的,很多病是吓出来的    
  楼主加油
  今天听我妈妈对我说:“我是个失败的妈妈,我把你养成了糖尿病”。听得我特别心酸。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黑头越来越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