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脑出血后遗症的治疗手术后应用哪些中草药治疗效好

NSE、S100 mRNA和蛋白水平与中医药治疗急性脑出血最佳临界出血量相关性的实验研究--《长春中医药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NSE、S100 mRNA和蛋白水平与中医药治疗急性脑出血最佳临界出血量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摘要】:
目的:任继学教授主持的“八五”攻关项目《中医药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的实验与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在出血量50ml,排除脑干、小脑出血的情况下,中医药治疗急性脑出血较西医常规治疗疗效显著。因此初步确定中医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界出血量为50ml,但50ml以下不同出血量之间中医药疗效的有效率和显效率差异较大。本课题即是在此基础上,通过测定不同出血量的NSE、S100含量变化,探讨其与出血量、脑组织损伤情况的关系,以期能够初步确定中医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最佳出血量,初步确立能够辅助诊断脑出血的临床新指标,为最佳中医内科保守诊治标准的确立奠定基础。
方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通过对脑出血模型大鼠中药干预与否的不同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观察:(1)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测大鼠神经功能改变。(2)NSE和S100血清值通过ELISA检测;(3)免疫组化ABC法检测NSE和S100在脑组织的阳性表达,阳性细胞染色呈棕黄色;(4)运用RT-PCR检测NSE和S100各自mRNA在脑组织的表达。
结果:(1)术后1天,模型组,给药组在各出血量情况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没有差别(P0.05),但均高于假手术组,有明显差异(P0.01)。给药组与模型组在不同出血量情况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随出血量的增多而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术后3天,给药组各出血量组评分均少于模型组(P0.05)。(2)术后3天大鼠血清NSE水平,模型组高于假手术组,给药组疗效均好于模型组,特别是27ul(P0.01)和40ul(P0.01)。给药组的27ul和40ul出血量组血清NSE水平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内比较,血清NSE水平27ul与40ul、53ul、67ul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0ul、53ul和67ul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术后3天大鼠血清S100水平,模型组高于假手术组,给药组(53ul、67ul)高于假手术组,有统计学意义。给药组疗效均好于模型组,特别是27ul和40ul组(P0.01)。模型组内比较,血清S100水平27ul与40ul、53ul、67ul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0ul、53ul和67ul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给药组的27ul和40ul出血量组血清S100水平明显降低。(3)血清NSE和S100的ROC曲线分析提示将血清NSE作为反映脑出血脑损伤达到不可逆程度的诊断界值初步定为19.95ng/ml至21.65ng/血清S100作为脑出血后脑损伤达到不可逆程度的诊断界值初步定为6.3ng/ml至8.16ng/NSE和S100曲线下面积比较无差异。(4)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细胞病理形态发生了病变,表现为出血的损伤修复过程,出血灶周围存在脑缺血改变。中药干预对出血灶周围组织有治疗作用,能明显的加速血肿吸收、减轻水肿,促进毛细血管、胶质细胞和胶原纤维增生,减轻缺血性损害。(5)NSE蛋白免疫组化结果提示给药组较模型组在各个出血量情况下,免疫反应均减弱;以小量出血组(27ul、40ul)更为明显。脑组织NSE表达的灰度值,模型组平均灰度值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0.01);给药组与模型组平均灰度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S100蛋白的免疫组化结果提示治疗组各个出血量组的染色均深于假手术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变浅,以小量出血组(27ul、40ul)更为明显。脑组织S100表达的灰度值,模型组平均灰度值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给药组与模型组平均灰度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6)S100 mRNA的测定结果显示S100扩增产物片段与预期长度相符,脑出血后模型组S100 mRNA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给药组S100 mRNA的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无差别。给药组和模型组对比, S100 mRNA的表达均有所降低,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内比较,27ul和40ulS100 mRNA的表达无差别,均低于53ul和67ul,53ul与67ul组S100 mRNA的表达无差别。
结论:(1)本实验所选用的动物模型,操作简单,重复性好,能够应用该模型进行课题的研究。以前囟为0点,前囟前0.4mm,中线旁开3mm,颅骨表面下6mm的定位点造成的神经功能缺损最明显,血肿形态及位置最接近基底节,未发生破入脑室的情况,能够做为实验研究的最佳定位点。(2)中药干预能明显改善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血清NSE、S100水平能够作为反映脑出血后脑损伤程度的敏感指标。(3)中药干预能够调控脑出血大鼠血清NSE、S100水平;初步揭示中医药治疗脑出血在40ul(人脑30ml)以内是安全,有效的。(4)血清NSE做为脑出血后脑损伤达到不可逆程度的诊断界值初步定为19.95ng/ml-21.65ng/血清S100脑出血后脑损伤达到不可逆程度的诊断界值初步定为6.3ng/ml-8.16ng/ml。(5)中药干预能明显改善脑出血大鼠局部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证实中药干预能明显减轻脑组织损伤,脑组织NSE、S100灰度值的变化随出血量的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但是达到一个临界值后,就不再上升,反映在脑出血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一个临床脑损伤的临界点。中药干预能调节S100 mRNA的表达,同时,随着出血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但是达到一个峰值之后,就不再上升,此峰值在40ul和53ul之间,与免疫组化的结果相符合。(6)NSE在脑组织的表达很微弱或是不表达,结合免疫组化结果推断,脑出血后NSE蛋白在损伤局部的升高是由于脑出血后多种原因导致神经元细胞死亡,NSE蛋白的渗漏所致;从而进一步推断NSE比S100更能直接的反映脑组织损伤程度。而当脑组织损伤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NSE将不再继续上升,此时,就会出现NSE的一个临界值。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9【分类号】:R277.7【目录】:
中文摘要6-9
英文摘要9-13
英文缩略语13-14
文献综述16-47
1 NSE 的研究进展16-25
2 S100B 蛋白的研究进展25-32
3 出血性中风中西医研究进展32-47
实验研究47-84
实验一 大鼠脑出血模型的建立47-57
材料和方法47-49
观察指标49
参考文献55-57
实验二 中药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最佳出血量的判定及判断脑损伤程度测量值的初步确立57-69
材料和方法57-59
观察指标59-60
统计方法60
参考文献67-69
实验三 对不同出血量脑出血大鼠中药干预前后脑组织 NSE、S100 表达的实验研究69-84
材料和方法69-72
观察指标72-75
统计方法75
参考文献82-84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施永德;吕传真;朱光斗;张重华;;[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孙岩,张歌心;[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刘冬立;[J];北京中医;1992年04期
丁小燕;[J];北京中医;1999年01期
任继学;[J];中国医药学报;1998年05期
刘爽;高彤;;[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王景周,高东,李强,高唱,张莉莉;[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10期
廖群纷,梁德胜,王为民,刘宁;[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4期
何国厚;陈俊;胡秀学;余绍祖;黎华;;[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郑劲松;[J];福建中医药;199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文明;李庆利;;[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11期
谢道俊;靳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11期
许晓波;霍小东;施小龙;;[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王遵海;;[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魏江磊,方霞;[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查正江;吴霞;陈新生;;[J];安庆医学;2008年01期
杨林;罗清龙;席紫明;;[J];北方药学;2011年03期
万安;孙庆艳;华田苗;张大银;王赦焱;童传旺;;[J];动物学杂志;2007年01期
杨辰,吾为一,吴锦昌;[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4年02期
陈峻;陈亚玲;谢晶;马涛;崔天盆;;[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联民;;[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刘存志;刘丽英;石广霞;王麟鹏;;[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何联民;;[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赵耀东;郑魁山;郑俊江;;[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甘肃省针灸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王根辈;徐永平;范光丽;;[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刘智斌;牛文民;杨晓航;牛晓梅;;[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王改青;杨期东;李光来;李东芳;胡为民;王荔;孙支唐;裴宇恒;;[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九届组稿会暨第二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全国急危重症与救援医学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屈静;丁元庆;;[A];2005全国中医脑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刘海东;李传勇;陈慧娲;陈宝贵;;[A];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神经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6年
张梅奎;尹岭;崔旭;杜侃;崔向宁;张笑明;宋岳涛;刘凤荣;田淑君;李莉;韩志涛;;[A];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神经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玉冬;[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钟雪玉;[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君;[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黄康柏;[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齐志国;[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杨瑞瑞;[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陈超;[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向楠;[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吴秀芹;[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张晓忠;[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江波;[D];郑州大学;2010年
方李鸿;[D];郑州大学;2010年
王娟;[D];郑州大学;2010年
韩彬;[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何治中;[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付菊花;[D];河南中医学院;2010年
冯丽媛;[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郇靖;[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魏庆双;[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王三荣;[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永炎;[J];中国医药学报;1986年02期
杨万章,虢周科,吴海琴,李明富
,李竞梅;[J];中国医药学报;1996年01期
黄焱明;[J];中国医药学报;1996年03期
丁书文,李晓,李运伦,陈守强;[J];中国医药学报;2004年10期
虢周科;李明富;张发荣;陈绍宏;;[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赖连枪;张浚;仪立志;尹夕龙;尹学念;张洪德;;[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年07期
曾祥君,肖颖彬,王学锋;[J];创伤外科杂志;2001年02期
郭付有,宋来君;[J];创伤外科杂志;2002年02期
孙学军,王成海,路长林;[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张艳玲,陈康宁,邵淑琴,王英;[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梁迪赛;王中男;马晓依;冷威;;[J];辽宁中医杂志;2009年11期
李旭梅;;[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1993年01期
庞辉,郑洁,尹建华,左君;[J];临床荟萃;1996年23期
欧阳泽伟,周解清,戴如春;[J];湖南医学;1998年01期
李顺民;[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年04期
吴春梅,文军,葛兴利;[J];陕西医学杂志;2002年08期
张燕柳;[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3年03期
王兵;[J];辽宁中医杂志;2003年10期
李妍;[J];北京中医;2005年02期
谢兰义;张东光;;[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5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金英;张硕峰;贾占红;孙建宁;;[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曾南;杨旋;赵璐;刘晓帅;周桢昊;宋美芳;;[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陶枫;朱蕴华;陆灏;沈远东;;[A];第九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李红艳;;[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黄启辉;邓远辉;陶彦谷;江虹;;[A];全国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交流会学术论文集[C];2011年
尹军祥;任映;田金洲;时晶;宋崇顺;黄启福;王永炎;;[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杜恒;刘晓鹰;;[A];第24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讨会、儿科名中医讲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畅洪昇;程工倪;孙建宁;;[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顾培青;沈洪;朱磊;刘丽;朱萱萱;;[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二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10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庞来祥;王博;郭晓珍;程静;;[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建国;[N];中国医药报;2002年
秦秋;[N];中国医药报;2006年
顾维明;[N];中国医药报;2003年
胥晓琦;[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闫妍;[N];医药经济报;2009年
张东风;[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血管科
霍艳明;[N];健康报;2001年
万同己;[N];中国医药报;2004年
徐亚静;[N];中国医药报;2004年
马骏;[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迪赛;[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9年
粟栗;[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1年
吴刚;[D];复旦大学;2010年
陈原风;[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马明明;[D];中南大学;2010年
高培阳;[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胡久略;[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陈瑞珠;[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崔元孝;[D];山东大学;2009年
黄琼;[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洁琼;[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1年
郭予雄;[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高迎春;[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1年
张洪连;[D];南昌大学;2011年
党小利;[D];兰州大学;2012年
姜磊;[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管恩芹;[D];苏州大学;2008年
赵志江;[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王泉兰;[D];南昌大学;2010年
张春满;[D];延安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外伤性脑出血后遗偏瘫诊治体会
Experience for treating left hemiplegia after traumatic cerebral hemorrhage
外伤性脑出血后遗症所致偏瘫现代医学主张运动康复治疗.笔者临床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先以养血活血,继则益气活血补肝肾,后则益气养血补肝肾的方法,疗效满意.
湖北恩施市中心医院,湖北,恩施,445000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本文读者也读过
互动百科相关词
加载中,请稍候
.客服电话
&&8:00-11:30,13:00-17:00(工作日)脑出血手术后后遗症癫痫中药治疗能否根除_百度知道
脑出血手术后后遗症癫痫中药治疗能否根除
提问者采纳
小脑出血和手术一般不会引起癫痫。最好给我看一下片子,或者直接来我院检查评估。青岛离京并不远,高铁4个小时就到。
其他类似问题
癫痫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脑出血手术治疗指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