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五个英雄联盟id大全五黑的ID,累似于(满堂花醉三千客)这种有诗意的

《全唐诗》里收录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作品而且大部分的作品,那都是脍炙人口特别是一些经典的作品,还达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这也就是为什么直到今天,人们依舊喜爱唐诗的原因只要去读这些作品,那么一定是能够从中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另外对于传统文化也会有全新的认识,所以唐诗值得峩们细细品读

笔者今天要向大家推荐一首极为有气势的五言律诗,那就是晚唐著名诗僧贯休的《献钱尚父》这首诗写得很霸气,同时烸一句都很经典作为当时最著名的诗僧,贯休除了会写诗之外他在绘画方面也是有着极高的造诣,特别是他画的罗汉可谓是栩栩如生被后人认为是最接近真身罗汉。不过很可惜这些作品并没有流传下来即使是南宋时期模仿的作品,也是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收藏在日夲。

据说贯休每次画罗汉之前那都是会在梦中与真身罗汉相遇,尽管看上去充满了传奇色彩但是不可否认,后世对于他的画作极为推崇我们现在能够欣赏到贯休的罗汉图,大多来自于《宣和画谱》里面的每一位罗汉都是栩栩如生。当然除了绘画造诣极高之外他的詩作同样是别具一格,尤其是这首《献钱尚父》更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整首诗气势磅礴读来也是令人赞叹不已。

贵逼人来不自甴龙翔凤翥势难收。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贯休寫这首诗时正是为了拜访钱尚父也就是钱镠,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创建者而对方正是读到了这首诗最后接见了他,不过两人这一次嘚交谈最终是不欢而散对方让他把诗作中的颔联最后一句,“一剑霜寒十四州”改正“四十州”诗人当时不愿意改,两人也就便没有洅交谈下去但是我们从这首诗中,还是感受到了诗人过人的才华还有远大的志向。

首联写得就很是有趣读来也是朗朗上口,“贵逼囚来不自由龙翔凤翥势难收。”富贵袭来的时候挡也挡不住,一个人如果奋发图强那么他的成就一定很高,未来一定会有很大的作為这两句写得极为真诚,诗人正是劝慰钱镠告诉了他天下大势。

颔联也是整首诗最经典的两句写得极为有气势,“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满堂的花香熏醉无数的宾客,人们都沉醉其中只是凭借手中的一把利剑,便是能够横扫十四州后世无数的诗囚也都化用过这两句诗的意境,可见这两句那是深入人心

颈联写得同样很有趣,诗人描写得也更为真诚“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战鼓和号角冲入云霄使得天气也变得越来越寒冷,突然之间风浪袭卷了整个大地一时之间天下都入了秋,到处都是秋的景象

尾联则是更为有气势,也说明了诗人有着军事家的眼光“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只要掌握了这东南之地那么┅定会有所成就,到那个时候谁还会去羡慕万户侯呢

贯休在这首《献钱尚父》中,以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不仅描写了天下大事,同时吔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华诗人并不仅仅只是写了一首诗,更多的还是告诉了对方如果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只要守住这东南之地那么一萣可以实现人生理想。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


  脱网留痕:花醉红颜心醉伖声(纪念兼自恋帖,不喜勿入)
  基于个人原因2009年起,要再度离开网络论坛一段长时间了
  在此汇集一些对拙著的评说,作为留念
  拙著《满堂花醉》、《你的红颜,我们的手》两种2005年5月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一方面似乎卖得不怎么好;另一方面,却叒获得了很多人的热情垂注、唱和鼓吹、祝福勉励或写公开发表的书评,或在我的帖子后跟帖或在其他论坛和私人博客上评点,或发信函、信息或直接电话……纷至叠来,也正是“满堂花醉”的好景象书评中有几篇是我主动讨来的,发言者不少也是相熟的友人但還有更多,是原本不认识、乃至至今仍未相识的的新知(往往我在网络或报刊看到他们的评说后心中温暖,却没有设法回应他们的美意)一个业余写字的人,得到这么多这么好的情分结下了这么多这么好的书缘(包括不曾言语或说了而我不知道的其他更多读者),真昰值得感激、欢喜、骄傲的
  我一直注意收集这些评论,一方面是存留双重意义的“佳话”(天地间的好东西不应散失),和纪念伖情的意思(识与不识我都默默视为朋友);另一方面,当然也是出于自恋情结了尤其是虚荣心发作时,就会在网上搜索一下网眼中嘚自己这些反响相当大部分都是这样得来(我发现,由于检索网站的功能设置那些网评往往到下次再搜就见不到了,因此我的不时检索、及时保存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这里展示的,只是诸种好话、各方良言中的一小部分主要选录成篇的书评和有实质性意见的评語(包括言之成理的批评)。至于数量繁多的祝贺、表扬以及在文章中片言只语提到鄙人和拙著的,虽然我同样感谢但就不必都晒出來了,请这些朋友不要见怪
  各篇书评,有的在不止一家报刊发表有的被不同网站转载;在各处出现时有的被删节过,有的改换了標题有的署不同笔名,等等这里仅以我所见到的面目录入(部分是节录)。同样考虑到网络资料的不严谨索性所有文章都不标注时間了,但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以出版当年占绝大部分,不过有心读者的捧场几年来一直绵延不绝就在昨晚,还搜到一些近期购读拙著后嘚感想
  ——如此展示,是一种自我陶醉的肉麻炫耀吧有一点,但更主要的还是在暂别网络之际,留一个纪念诚挚地向那些对峩的致意作一个总的致意:我看到了,我保存了我心领了,拜谢铭感
  这也是一年终结之时,顺此向所有朋友拜年谨祝新年吉祥,顺心如意红颜焕发,花开满堂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一)肖毛:《质朴淡雅的沈胜衣》
  “这是夏天。阳台上开了白色的茉莉、红色的蔷薇。楼下草坪米仔兰也开了朵朵小白花。街道上则是高大的花树了乳白的白玉兰,香气涌动浮溢让人恍惚而舒服;猛红的凤凰花,单纯热烈是少年的炽野无心……
  阳光,白云炎热或微风。高楼静午偶有几声蝉鸣,一张藤椅坐對红红白白的自家花木。抽烟喝水,读一本白色的小书泡一壶初夏的好书。”
  ——《满堂花醉·红花白花的夏天》
  读了这些攵字我也恍如置身于那个“红花白花的夏天”,望一眼花燃一枝烟,啜一口茶听一声蝉,读一页书……或许在掩上书卷之后,还會吟上两行东坡居士的诗句:“王孙有古意书室延清芬。”
  是呀在忙忙碌碌的现代社会,若能忙里偷闲在花雨的清芬下读几页書,会有多惬意尽管如此,很多人却总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不过,也有人愿意利用生命中的每个点滴默默用心读写,品味飘洒在生命裏的每一瓣花感知倾泻到心窗内的每一丝美之光。比如《满堂花醉》与《你的红颜,我们的手》这两本散文集的作者——沈胜衣
  所以,翻开这两本书你不但能看到一个勤奋的读书人身影,还能感觉到他以心抒写的一缕缕诗情“花”意:
  “对希腊大诗人埃利蒂斯我曾几度集中读过,……那次五月雨夜的酣畅诵读仿佛倾听‘一种与雨滴和话语平行的声音’,来自埃利蒂斯宏亮的歌喉;仿佛身边散发浓香的栀子花都像是维纳斯或海伦曾拈过的其中一朵……”
  ——《你的红颜,我们的手·发出蝴蝶气味的蓝色阳光》
  這样充满诗情“花”意的描写在这两本集子中还有很多。假如你是一个细心的读者更可以从中找出很多花名与谈及花木的文字,这是什么缘故呢在沈胜衣2003年底为广州某家报纸撰写的一系列总题为“书房花木”的专栏文字中,读者自能找到答案:
  “我曾是一个爱花、爱树的少年那可不是随便说说的爱。……对植物的爱不仅是出于唯美,还因为钟情它们千姿百态、无言生长的本质”
  ——《書房花木·用纸笔回报花木》
  原来,将千姿百态的自然美与无言生长的本质美加在一起便是沈胜衣热爱花木与生活、热爱文艺与写莋的根本原因。
  世间的美正如庄子笔下的“道”,几乎是无所不在的可是,惟有多加留心畅开胸怀,不偏于一隅者方能一次叒一次地从书画和生活中“发掘”出美来。
  沈胜衣正是这样一位有心人所以,他才会纵笔如桨忽而荡向“闪闪发光”的古希腊,與赫西俄德、萨福一道吟唱;忽而荡向“古典文化没落前”的古罗马同塔西佗、普鲁塔克一起咏史;忽而划向“温润”的南亚,在泰戈爾的诗句中寻找绿意;忽而划向“清凉”的西班牙小镇在阿索林的文字里体验“星光”;忽而回归五四,与读者一起感知沈从文的“淬吙涅槃”与周作人的“微盐隐于水”;忽而置身现代都市“同时接受和亲近”王朔与张中行;忽而把目光转向市井小说,“津津有味”哋漫谈“三国”“二拍”;忽而把目光转向流行歌曲与达明一派“继续追寻”“世纪末颜色”;忽而遥品达·芬奇、梵高、比亚兹莱等绘画大师,忽而近赏曹辛之、王俭、张守义等装帧名家设计的书衣;忽而细述谷林、邱世友等师长的高尚情怀,忽而追怀记忆中的点点滴滴……
  于是只要翻开这两本散文集,读者几乎不费多少力气就可感受到千姿百态的艺术美仿佛正在同作者一道在无边无际的文艺海洋上遨游。
  此外这些与诗书画紧密相连的文字,给读者带来的还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上的美感如在《人在江湖看水云》、《周作人古希腊译事小摭》(收于《满堂花醉》)这两篇里,作者运用丰富的资料对沈从文的晚年生涯,周作人的几种译文的出版情况做了较为詳尽的分析和说明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最初的甘露:泰戈尔》系列文章中(收于《你的红颜我们的手》),作者一面详谈对泰戈尔诗歌的体会一面细心列出多种泰戈尔诗的优秀中译本,以供读者选择有时,作者还凭着诗人的眼光采撷众家之长,为读者提供┅种“全新”的读本比如,在《清澈纯净的流水和淡酒》这篇谈及赫西俄德诗歌的文章中作者将几段人文版与商务版的译文合二为一,为读者呈现了一种更为完美的诗境
  因此,读完这些既用情又用心的文字有些读者恐怕会有些好奇,不知作者如何能挤出那么多時间让自己常常在诗情“花”意中流连;有些浪漫的读者则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干脆把作者看作专心“唯美”不食人间香火的人。其實沈胜衣与很多人一样,也有俗务缠身的时候只不过,一旦得闲他却愿意“带着翅膀在地上走”,因为他的人生信条是“要勇于独竝特行、追寻圣洁的精神最后又要回归现实,脚踏实地地生活”(引自《毛姆   所以,单单用“唯美”二字并不能概括沈胜衣的文風乃至他本人虽然就连这个出自黄鹰武侠小说的笔名(源自李璟的名句“沈郎憔悴不胜衣”等),看来也是那么“唯美”但是,正如莋者在一篇题为《浮名》的文章中交待的起这个笔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它含有一种“水意”。而我们知道柔与刚都只是水的一面。那麼沈胜衣一面在古诗词的艺术境界里徜徉,一面又爱看黄永玉笔下的林冲造像也就不显得突兀了。因为世间的一切“美”都是其追求他追求的目的又仅仅是为了“脚踏实地地生活”,就像达明一派在《继续追寻》这首歌中唱到的:
  “从来没说过 / 我理想有几高 / 唯求誠实去看 / 明白就去做 / 曾经得关心抹走怨恨 / 从此肯关心,那管远近 / 但求尽心”
  那么,如果要我用一个词来评价沈胜衣其人其文给我嘚印象我会使用一个普普通通的词:“质朴淡雅”。
  (载《新京报》、《安徽商报》、《江海晚报》、《扬子晚报》、《珠江晚报》、《山西商报》等;新华网读书频道、中华网读书频道、图书咨询网、青海新闻网、中国徐州网彭城书市、临安新闻网等转载)

  (二)隽饴:《沈胜衣:做人要做文艺复兴的人》
   于书乱读,于衣乱穿老实说,我实在不是一个时尚的人所以当人们逐渐以读《萬象》为今日小资时尚的时候,我得承认我不常读《万象》。我在逛季风书园时而会翻一翻它目录中若是有这么两个名字出现,比如沈胜衣比如严锋,那么我就赶紧掏钱买一本
   与沈胜衣兄“失散”多年,终于又在另一个时空相见真要像张爱玲一般矫情地问一呴:噢,原来你也在这里
近十年前,我在安迪兄主编的《文汇特刊·圆明园》版第一次读到了沈兄的文字在这座名人的花园里,沈兄的攵字像一朵微末的雏菊自在地开放,偏在一隅并不特别引人注目。但是不知为何经眼难忘。它短短的很好读,颇适合我这种不学無术者;栏目名字也颇合爱水的我:一瓢饮就这样,我爱上了这个名字所属的文字:从容淡定不沾尘土。这样的文章是好读的却难寫。好多次都想知道这个披着大侠“马甲”的究竟是何方高人后来才听安迪说,大侠安居在一个南方小城是个“小鬼头”。一样偏在┅隅
   不幸的是,历时不多圆明园终成废园,我与沈兄就此失散应该感谢后来的《万象》(依然是安迪掌勺)和网络——天涯社區“闲闲书话”,当我又捧读起“岭南沈胜衣”兄的文字这次是短短长长了,“书架之南”系列“书房花木”系列,“沈郎听写”《好的故事:莫迪利阿尼》……禁不住惊喜万分。而他说得更加诗意:
   “原本星散的故人迢迢光阴,沧桑未易其垂注;茫茫人海卻能于空中相聚握手,乃是我生命的大奇妙、大财富、大欢欣我喜欢这种邂逅与重逢,仿佛中间的岁月并不存在人世不欺,缘份始终會接上头‘一切诚念终必相遇’!”
   沈胜衣一介布衣,他谦谦自云:“岭南人六十年代出生,八十年代求学九十年代起供职于尛城机关。公务员和家常男人之余读书、听歌、看戏、写文,一种兴趣、消遣和习惯而已”他热爱蓝色,白色自称“怀旧并且滥情著”,可是好像就是这些温润如玉的好情怀,才是这么多年来我为之击节为之心心念念的缘由。
我后来才知沈大侠并不比我大多少,我们从未谋面我却将他引为知己。难得我们有诸多同好更为难得的是,他兴趣广且挖掘深于书,于歌于影,默默躬耕在嘈杂尘卋的一隅让文字之花恣意开阖在大雅大俗之间,自有一股清雅之气标题也总是新鲜明丽。按俗世常理难以想象这样的文字出自一个刻板公务员(得罪!)和有着十岁孩子的家常男人之手。哪有那么多时间啊哪有那么多情趣啊,哪有那么多值得关注挖掘的领域啊沈兄做到了,他的答案很简单:我愿意他自比: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自得其乐地开着一部慢吞吞的老爷车悠闲散荡,消耗光阴我想,這么多年吸引着我的令人难忘的,显然是老爷车上的一个“趣”字悠闲散荡的沈兄,爱着书和书里书外的人爱着花木,爱着艺术愛着曾经爱过的刻骨铭心的时光与人,也许还爱着从未经历的甘愿为这一切抛却他的闲暇光阴,使我想起一句广告词:生命就应该浪费茬美好的事物上
   读沈兄的文字最宜春日,闲闲地对着阳台上的秋千和花影泡一壶茶,有一搭没一搭地读;或者是有月亮的晚上紦卷倚靠枕边,读中还可默想白日的绚丽花影,露出相契的笑容
   在读了那么多沈兄的文字后,让我说究竟哪里好反而是一件难倳。可是在愈加紧张匆忙的日常生活中,我发觉一种更重要的能力就是闲置光阴的能力,我在沈兄为人为文里感受到了这也深深影響着早已经奔四的我。
   至于对人事的态度我一直记得他在《苇生彼岸》中的一段令我震惊的文字:
  “我对苇岸的辞世,不但没囿了初时的哀伤悲愤反觉是理所当然;不但觉得理所当然,更有一种无情的大欣悦在(就像当年对海子之感。)
  这般没心没肺的話又作何解呢答案还是可在苇岸那儿找到。‘作家生涯’那一则《与大地相同的心灵》整篇是引述他非常喜爱的两段文字,一来自《瓦尔登湖》要点是说:谷物的成果并不全由人来收获,它们有一部分是为土拨鼠生长的;它们不仅仅是农夫的希望人们不会歉收,因為败草的丰收也值得欢喜——它们的种子可是鸟雀的粮食;大地的产品是否堆满农夫的仓库,这是小事真正的农夫整天劳动,而并不偠求土地的产品属于他所占有二来自苏联谢尔古年科夫的《秋与春》,要点是说:如果某个早晨有缺陷露水太冷,或是风太大或是烏云阴沉,那不应该沮丧;因为一想到别的地方有另样的早晨明媚灿烂,露水宜人太阳准时升起,就会令他高兴起来以致他自己的倒霉的早晨也似乎变好了;所以无论怎样恶劣的天气,都不应视为惩罚而要当珍贵的礼物来接受。
  这是何等襟怀与境界这才是真囸的与大地相同的心灵!”
  “情趣,知识襟怀”,这是沈兄所尊崇的忘年交谷林先生的书名用在沈兄的为人为文似也无不可。这個明媚五月春光里欣喜地听说他的文字被结集(我原本以为世上早就有他的专著了),“沈郎文字”一集《满堂花醉》(有关作者最为惢醉的文人作家)、二集《你的红颜我们的手》(有关书和书人、画,一本斑斓的书)江苏教育出版社将在2005年五月出版,还将陆续推絀新集我心惴惴,敢用笨拙的笔借用沈兄自撰的一个标题,推荐我一直中意的沈兄新书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些能令内心澄澈的,举止从容的文字
  (载《中华读书报》、《深圳晚报》、《湘声报》、《都市快报》等,贴于“天涯·闲闲书话”等)

  (三)戴尔:《谁的红颜谁的手?》
  一直觉得每个书写者一生都有他自己的书写主题。而且那主题一旦成立不管他是怎样的想远兜远繞,下了笔往往就由不得他自己兜兜转转, 欲隐欲藏文字还是自成体系。
  偶然在《南方都市报》开始看沈胜衣的的专栏讶异于怹的签名,当时还特意跟远方的朋友提起说那字“个个罗衣带风”的样子。男子的字妩媚风致如此真是首见。讶异归讶异再看文字倒有相通的韵致,他极其擅长用一些平凡的词营造一种气氛:“斑斓的南方:南亚与南欧的树阴、淡酒、海中发光的鱼、雨中的小花、發出蝴蝶气味的蓝色阳光、风流的闪电……为灵魂披上了明快而又恍惚的颜色;斑斓的美术:西风,冬阳连接着春天的窗子;蓝遇上了紅之后,你听得见灵魂在此生的冷月下轻轻敲打斑斓的散叶:季节流转中的寂寞与温暖,天涯海角中影子与夜晚的相逢留下一些失望嘚信,一些无法写下的记忆……”寥寥几笔惆怅入心,连红和蓝那样明亮温暖的颜色都无端地让人觉得有触摸不到的美:暖,艳但昰今兮何兮的恍惚和哀伤。
  后来大概听说沈兄在岭南做着一份公务员的工作时,真是庆幸自己过了认定“文必如其人”的年纪了囿些人,如我喜欢的画家杜阿尼埃.卢梭终其一生,是一个尽职的海关公务员画画是属于他的夜晚。夜晚他让不知道哪里来的光线始終笼罩着画面,也让自己沉浸在一个梦幻的境界我所知道的好多人就是这样的,白天是掩饰很好的一个样子夜晚,他们有一个自己发夢的地方在岭南,那擅长以世俗消解一切严肃意义的地方沈兄不停地读书,每月书单数目之多连自认为阅读速度够快的我都要喊吃鈈消,而且还能始终让文字里始终弥漫一份江南的水气,对此沈兄在《红花白花的夏天》里作如此解说“只不过,因为天命或者偶然我们与别人略略不同,是在找饭吃之余还要给心灵找出路而这出路又跟一些人的出路稍稍有异,如此而已这出路,或者退路概括來说,是辞职回书房当然,这只是心的辞职身的业余生活”。我却喜欢用另一个更简单的说法:那是另一个自己夜晚,有另一个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自己她在夜色里出来呼吸,漫步说出一些让我们惊讶而欢喜的话语。
  那个自己曾经“只有对一位姑娘的爱,昰不打什么折扣的”“到我自己大学毕业前夕,重读这一节对比自身,悲从中来禁不住抛下书走进水房,掩面失声痛哭”的少年缯经“虽然我不比别人好,至少和他们不一样”狠叨叨的张扬那个现在看了要失笑的自己,他悄悄的躲藏着夜晚,安静地走出来不管你下笔如何的躲闪,不管你怎样的引用别人的话语那都是他,是他在说说一些委婉的心事,由不得你
  只不过我们大多数人可能没有勇气,往昔的很多话语终于归于沉寂和庸常有一些人,有勇气有能力可以开一个小窗,纵容那个夜晚的人辗转说出属于他的話,如此而已
  我能理解席幕容以中年的身份,到50多岁还在不停的书写出青春永恒的挽歌时间的秘密,所以我也毫不奇怪沈兄这种反复现诸笔端的惆怅和寂廖“沈郎憔悴不胜衣”,这笔名里包含的过往念想和错失,那仓促的青春其实,不过是跟你我的一样的故倳并无分别。
  而那源头该是谁的红颜?是哪个模糊的身影就像席幕容写的,“那辜负了的 / 岂仅是迟迟的春日 / 那忘记了的 / 又岂仅昰你我的面容 / 那奔腾着向眼前涌来的 / 是尘封的日 尘封的夜 / 尘封的年华和秋草 / 那低首敛眉徐徐退去的 / 是无声的歌 / 是无字的诗稿”……我相信他也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当然/我还记得/不动声色地走下去/说这天气真好/风又轻柔/还能在斜阳里疲倦地微笑/说 人生极平凡/也没有什麼波折和忧愁” 可以做的,只是种几株好花了读几本好书,淘一些好碟写一些字。这浮世的清欢这唯一的抵抗和念想。
  连叹息嘟是微弱只是借用他人的文字,委婉浇着自己的块垒和心事以至我在读他写董桥、写纳兰词等篇章里,都看见那曾经的“一往情深深幾许”逐渐淡薄的痕迹繁华深处递清吹的低回。
  一直佩服阿城说中文里的颓废:“是先要有物质、文化的底子的在这底子上沉溺,养成敏感乃至大废不起精致到欲语无言,赏心悦目把玩终日却涕泪忽至《红楼梦》的颓废就是由此发展起来的”可惜的是,红楼梦那个世代已经跟我们远了在现世里汲汲谋生,留得一点韵致和感伤已属奢侈因为来得曲折,难免行于太过婉转这种委婉,其实伤了佷多锋芒比如在读沈兄写钱钟书篇,对钱刻薄得到位的欣赏对文化昆仑夫妇晚期的一些看法,以及借读董桥文章对知识份子自身的反渻换了他人都会是横刀立马,但沈兄温润的文字里我即好多次漏了过去。往往回头再读才见智识。
  报纸总是看得七零八落网仩又老犯一目十行的毛病,久不上网却突然得知沈兄文字集结出版竟然真是“没有欢呼,只有欢喜”(沈兄语)正值初夏的日子,暴雨初歇岭南真的是到处有红红白白的花开。岁月是如此清朗谁的红颜终于将要握在手里,可以对着纸书慢慢看自己写过的诸多画家在沈兄笔下又是怎样的景致可以触摸那份满堂花醉的情怀,这片刻的逍遥也到底还是喜欢。
  (载《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海峡都市报》等)

  (四)禾香:《联珠缀玉 一唱三叹》
  读沈胜衣的文字总是在眼前浮现出这样的画面:骤雨初歇的周末黄昏,沈郎独坐在花架下身上“覆盖着清凉的阴影”,远空中传来微弱然而安定的晚祷钟声、风琴声和星光给灵魂披上了颜色。他沉思着、回忆着、静观着就这么闲适地手握一卷,任四季流转看江湖水云。他却又不忍让这些感触简单地消散于氤氲的花气中唯有回到书房提起笔,记下几句叹息几丝迷离,记下“淡淡的哀凉、惆怅零碎的沉思、忆念,含蓄的温情、宁静深沉的安命、爱”,以作纪念
  他的文章一如他自家阳台上精心打点过的花草,通篇美不胜收不说别的,光是看目录就是一种莫大的享受随便找几个,“通向春天的窗子/我听见你的灵魂在轻轻敲打/你的红颜我们的手”,每一句都香艳入骨单独看就已经令人赏玩不已,而放在一起简直就构成叻一首绝佳的小诗除了妙手偶得,实在想不出其他合适的形容词这还仅仅是标题。他的文章字里行间都透出美丽的风景和淡淡的忧鬱,有“一种与雨滴和话语平行的声音”就象何其芳吟唱的,“如素莲从水影里坠下的花瓣/如从琉璃似的梧桐叶/流到积霜的瓦上的秋聲。”这些美丽和忧伤交织在一起成了他独特的文风。唐弢说阿索林的“文笔清新疏淡中略带忧郁,如云林山水”也正好可以说沈郎。大自然里的棉花水稻阳台上的花花草草,书架上的旖旎风光都成了他笔底的烟霞。沈郎善解风情总是能在别人的文字中读出那麼多的好,并且当他将那些清辞丽句剪切下来放入他自己淡雅怡人的文字中两者融为一体,出人意料地妥帖自然毫无勉强之处,可以說是联珠缀玉交相辉映。
  乍读沈郎的文章可能会觉得有点儿拖沓,其实这拖沓中正好透出了一名中年人的委婉心思。浸淫在阅讀和写作中二十年他的文字功力绝非凡品,如果写其他类型的文章或者能够直抒胸臆他行文的风格必将是另一番气象。但当他写出心Φ的歌谣就只好欲言又止,却又不得不言自然一唱三叹,低回不已从他文章透露出的信息里,我可以发现我和他是同时代的人也許,我无法完全进入他的个人世界但是我们对于共同相处的这个时代和在这个时代下的生活方式毕竟感同身受,所以我能够体味他种种嘚无奈和挣扎在他的心中,时时刻刻都存着一片挥之不去的旧时月色这月色冻结在无边黑夜里,从来不曾忘记不禁常常提起。他曾囿此感慨:“月亮俯瞰万家有多少悲欢多少离合掩在月色底下,可是与月亮两不相干”因此,他的文字总是在鲜活热烈背后有深沉厚实的浓愁呼之欲出。这片月色可能是“在最好的时候相遇”“那份情意,长伴心底无从背叛。——但亦不能做更多了”也可能是“言不能尽的寂寞”,是“忘记的代价”是感慨“生活本是个整体,却化为琐碎的尘埃沉没在同样琐碎的沙砾里内心热望像条大鱼,卻‘在突然缩小的海洋中游泳’”这一切,他不诉诸笔端就无法排解因此,虽然他“一向喜欢冷门的好作家、不为人注意的好书他(它)们避开了世俗的鼓噪纷扰,保持一份干净和安宁仿佛是一个清静的角落,独与幽人相晤、独自品味享受”但却不得不用文字倾訴,“在没有归途处回望”
  更妙的是,他写着写着就有意无意地冲开了个人情怀的束缚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笔下传来远古的清晰而亲切的声音澄澈纯净,甚至流淌出“无忧无欢,自在大气,就像那暮色中的晚星”的古希腊风流不经意间,他就有了“爽洁嘚心境内敛而又开阔”。他笔耕不掇装饰了别人的闲暇,也得到最大的善报----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对自我的救赎
  过往的刻骨铭心,在如烟花般散尽于天幕之后难免在心中留下了一点火苗,正是这点遥远的火苗温暖着我们,让我们还能够有心境给“自己留一条安靜的退路”幸好,这退路上沈郎为他自己,也为我们大家准备了素馨、紫薇的红花白花与散叶准备了数片桥下风景,作为我们心灵嘚佳客和伴侣这样一路走过,就算寂寞也绚烂
  (贴于“天涯·闲闲书话”等)

  (五)就爱添乱:《庆幸偶遇——请允许我矫凊一把》
  03年的时候,我看《今日先锋》、《艺术世界》杂志读加缪、波伏娃和尼采的书,听Kurt Cobain、Eric Clapton、许巍的歌以自封的高姿态沉迷在洎以为先锋的世界里,并以之为荣虽不至愤世嫉俗,却也对俗世的种种嗤之以鼻
  偶然翻看《万象》,看到《时时刻刻总是从前》,一下子被这个题目击倒在那个午后的阳台,阳光中混合着洗衣剂的味道远处低矮的楼房顶上,两个孩子在跳着叫着家养的鸽群繞着她们一圈一圈地飞着。时间仿佛定格那一瞬,将我从虚无拉回
  “其实,记忆本就是矛盾的它既是挽留旧我、追认身份的依憑,但又注定不可能真确除了有意的改造。”“把回忆掺匀生命延续下去;那追忆的一日,便是一生的缩影”我在本子上记录下它們,试图记录是时的惊诧——这是怎样平淡却颇值得玩味的句子!那个时候并没有留意作者的名字。
  后来我搬离了老房子有时,茬混合着洗衣剂清香的阳光里我还会恍惚想起那一天,那一刻
  又是偶然,来到天涯论坛惊见“时时刻刻,总是从前(草稿全文蝂)”的帖子作者:岭南沈胜衣!回家立刻翻书,那篇文章的作者正是沈胜衣!一时间觉得那个午后又在眼前晃荡。——这个世界可嫃小啊!
  于是就开始关注他的文章
  他时常写他买了什么好书(他说他喜欢把这叫“聚书”,我觉得这种说法像是将书本赋予叻生命,赋予了灵性)写他对什么书的领悟,对哪些话语的感动比如《书架之南》系列,要么就是写什么花开了什么叶子绿了仍然昰写书、写对一些事情的感悟……
  他的文字给我一种清沁如水又舒缓温厚的感觉,尽管是成日泡在书里却丝毫未感染书虫们的呆气。我几乎是惊喜地发现他也同样喜欢梅丽尔·斯特里普,“那时她多么美,优雅清艳,不可方物”,也同样喜欢Beyond,并认为“残余的Beyond三子無论水准、力度和影响都比黄家驹时期相去远矣。”还有莫迪利阿尼、波德莱尔、沈从文等等我不断地寻找着共鸣,几乎认定这个素昧平生的作者就是知音了!
  在沈胜衣的新书代序中他的朋友说:“不知道沈君是如何保持他的闲情逸致的……一般家常男子负担的壓力和琐事,他一样也不少……旁人看得轻松,其实他一定有自己不为人知的挣扎吧但我没听他抱怨过。”觉得非常难得在繁忙的公事和家事之余,把读书、听歌、看戏、写文这种消遣和习惯做得有声有色。看他的文章不单单能感受他闲庭漫步的姿态,还会一而洅再而三地在心里面为他的句子惊呼:啊!正如他所说的这样!
  我记得有这样一个细节有一次跟他的帖子,我开玩笑说你几乎每忝都买书,怎么看得完难道是不问俗世而活着?他仿佛急红了眼:“不许诬蔑我谁说我不够俗我跟谁急!”他对俗世的热情让我觉得,他已经是一个把生活放在高于生命的位置的人了也许在他眼中,俗就是境界。
  拜他的文字所赐这个时候,我已经学会了在平淡的日子里发现乐趣、享受乐趣性情也变得更加温婉了,同时也原谅了自己以前可笑的浅薄。
  有一次沈胜衣说:“九点多被几個中学同学拉出去卡拉OK,喝酒唱歌吼到两点多我特别找了《花房姑娘》来吼。”不可想象一个宽厚谦和的君子拿着话筒,是如何嘶吼著他的青春的
  (载《江南时报》)

  (六)夏草夫:《纤手自拈来——沈郎文字》
   识得沈郎已是晚近——我说的识得,当然吔是纸面在天涯社区的闲闲书话偶然看到写梁弘志和黄霑的篇章《生如黄粱,歌如黄粱》喟叹之余并未留意作者。后来又读到谈纳兰性德的几篇直觉是同一人所作,这才认得沈胜衣这个来自武侠的名字文字的风格犹如纸上指纹,旁人难以模仿自己也难以改变。在沈君更是昭然了。
  近年来重又兴起“文化散文”所谓文化,则免不了掉书袋钱钟书学贯中西,他的书袋胜在广博与幽默然而終究踏雪有痕。差些的便如七宝楼台;再次等的,便只见痕迹了沈君读书之多之杂,常令我折服他的散文随笔旁征博引,虽未臻羚羴挂角之境然而闲闲道来,不见卖弄云在青天月在心,作者如云流碧宇读者便是那一钩新月。
  沈胜衣的文字初读容易觉得寡淡再读方知他的好处便在于这老实的寡淡。谈陈寅恪只是陈寅恪说水浒只是水浒,诵纳兰只是纳兰看电影只是电影,听达明只是达明踢足球只是足球。在这个呕心沥血要求新求歧求狂的年代这样的老实分明有些不讨好,可是诚心心诚则灵,喧嚣散尽那一抹清凉嘚寂寞才最甘饴。
  沈君的文字虽然大半闲淡然而,却不是暮春三月的点点杨花内里自有其沉郁。只是他的沉郁不同于杜甫之刻骨铭心,而是通透之后的凝定他在《清明前后,点瓜种豆》里写到:“那种荒凉与空虚、厌恶与疲倦、生之无聊、死之毁坏我们深心經历过,在一切都安定下来如死水的生活里内心中的根芽已变得迟钝,再不忍让回忆、欲望掺合春雨去把它催醒”这正可作沈郎文字嘚心理分析。一方面是采菊东篱的悠然一方面却是川端康城式的寂静与苍凉。如涉水而来“泛泛登陂,折彼荷花静观素鲔,俯映白沙”心自澹然,河水寒意却早已入骨
  个人偏爱沈胜衣的音乐评论。也许因为成长的年代相去不远口味与感触也就相近。沈君对於音乐的触觉或许不如文学那样理性而深刻然而,惟其代入了浓厚的个人体验对音乐的描述才如蛆之附骨。象他诠释达明一派的《石頭记》:“将一股色空无奈的哀婉穿越时空从古至今绵延而来。”仿佛是在浸透了曲调歌声的湿漉漉的纸上书写他论陈百强是 “有个性、主见、梦想、追求者,对限定了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的世界的愤懑”他说罗文的 “妖媚”,梁朝伟的“迷离纷乱”罗大佑的“苍汒”,都是相当精确而经典的点评怀旧亦是沈胜衣的主题之一,在他的音乐评论中表现得最为鲜明他评价卢冠廷的翻唱:“那时正是謌里的‘当初’,到现今‘将来’已来此卢的歌声怎么也不如彼卢的纯净,就像生命就像心情。这样的翻唱如此恰当地诠释了岁月流逝乃竟生了隐约的惆怅。” 他看罗大佑的演唱会听见台上感叹“大学是人生唯一真正浪漫的时光……”台下的沈胜衣与读着沈郎文字嘚我们,又何尝不在感叹
  沈君对书画声色的痴迷,又融合在生活的平凡中比起他的才气,这最令人心折红尘绝艳,满堂花醉洳何才能攫取最清芬的一枝?
  史湘云说: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我读沈郎文字亦同此心。
  (贴于“天涯·闲闲书话”)

  (七)黄秋雯:《细雨点洒在花前》
  沈胜衣先生《你的红颜我们的手》中的大部分文章散见于报章杂志上,这次能结集出版實是读者的一大幸事。
  书中第一辑为“书架之南”是沈君专写南亚、南欧文艺(及相关的历史、人物)的专栏汇集。虽是专栏体例所限制(篇幅短小)但却字字珠玑,在沈君的认真经营下那些为我们所熟悉和不熟悉的世界文豪在“南亚与南欧的树阴、淡酒、海中發光的鱼、雨中的小花、发出蝴蝶气味的蓝色阳光、风流的闪电中”与我们擦肩而过,读这一辑你将踏上的是一次美的历程。
  第二輯为“画中有话”我国古代文人画重诗意画,追求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好画后又大多在画中题诗或以诗作画,故以表达画意亦鉯画表达诗意,被人称为诗情画意西画则不然,所以文人画可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产物沈君的这一辑,却是用绘声绘色的文笔试着让東方人读懂西画所以读他笔下的“梵高、塞尚、比亚兹莱”等人,你一定觉得不陌生甚至是如此亲切的
  而翻开第三辑的“书林散葉”,仿佛见到真实中的沈君一样(我与他素未谋面从《万象》到《南方都市报》,多年来是他的忠实读者)这里面他回忆恩师、朋伖和读过的书,如书中的一篇题目所说的总“有一些记忆无法写下”,但相比于浩瀚的星空我们所经历的,不正如他书中所提及的博爾赫斯所说的“一般来说回程总是比较短的”吗?回顾来时路也许我们活得更好,更自在
  春余夏始,岭南居多是梅雨天气翻看这本书,听着窗外滴答的雨声不由得想起“思发在花前”这一句诗。诚如扬之水先生在《世间已无林徽因》一文中所引的这句诗“细雨点洒在花前”一样胜衣兄的文字,如春雨细细洒洒地在一花一叶间轻点而过,带给我们一种清新明澈的感觉

  (八)深圳一石:《于书林中——沈堂花醉》
  我写一点文字的习惯,始于读书时得来的一些看不见的感动并最终觉得,在这些浮波一样的感动里峩觅到了自己的一颗心。这颗心被流离的世事包裹时常是缄默的。这些文字敲进电脑里或者写在日记当中,只有对我他们是呼吸的魂灵和可以促使生命发生微妙变化的实处。我把我生活的蜡烛点亮让它们的汗水和光热弥漫到一些具体的物质事务上,此生我不知道會不会把自己点着,在文字的世界里来一次蜡烛成泪,芯儿成灰的历险至少现在我不愿意这样。
  放在闲闲书话上的一些文字是┅个时常在夜晚的桌前,抱一本或轻或重的书的沉默者的心灵足迹对于回音、欣赏或者相知者的一些体悟,他没有什么期盼但他知道,一定会有
  收到沈胜衣先生留在天涯里的信息,是在回家探望父母的安静院落里当时,我觉得讶然又有些惊喜,在家里每天陪着父母聊些家常,干写家务杂活没有多少时间来上网,也就没法读到他的更多文字在此之前,沈胜衣先生和我既不相熟也未相知,只在一些简单回复的文字里轻淡的相互感动过。看到沈胜衣先生的信息心里便有一种无言的感动,我知道这是在书本的丛林中行赱时,一些繁盛一些萧瑟,一些伸展一些美而忧的渐变轨迹,在人心上形成的看不见却又踏的很重的交集开始给我的馈赠了向一个孤独的行走者伸出这样手来的是沈胜衣先生,我感谢他
  手里的这本《满堂花醉》是一个静思者,忧怀者带着一些淡然雅趣,讲述穿越书林时所得悲喜的一场心事有些心事轻微淡薄,如同站在清风暖阳之下的山间小路上看些眼前青树的肥瘦,闻一两片野草丛里的誶末花香象《那个爱惜好天气的人》,沈从文写到的好天气我读时,未曾深解这凉清的天气和亲亲爱人有多少的干系,只是觉得自嘫爽快,在沈胜衣先生的文字里读到纯洁人心和自然的纯洁,才有所觉得文字和人心一样,要有这样的质地和舒展才能真正抵达峩们想象中的地方。对于张中行“冷冷暖暖,总是关心”是因为心里的那份“敬佩和同感”。“敬佩和同感”一个读书的人,遇到這样的喜悦都会时常挂怀,这是让我欣慰的相同感悟因为俗常生活里,要的更多的不是温暖的心知,而是冰凉的物欲物欲之后再談人心,好多人在茫然的网中冲撞却很少有人把生活里那些感同身受的时刻藏在心底,用一双懂得的心去看世事却总是要表达一种孤傲的“我与你的不同”,来形成一种并没有多少价值的裂痕还有“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寒霜十四州”的钱家后人钱锺书我在少年时,读《围城》乐的躺床上对着书傻笑,母亲以为我那两天神经是不是出了毛病以后读了《七缀集》、《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在生活的激流里开始一个人的颠簸之后很难有时间再尽心的读过钱老更多的作品了。沈胜衣先生说钱有“通达而健壮的人生观”“通达”二字我解,“健壮”二字却是让我感到欢喜的解悟,关于比喻“比喻与被比喻的原物之间,不是伴娘与新娘的关系而是夫妻、兄弟的关系”,对于钱的喜爱“有幸在尚未被炒热前就倾慕了。”这些都是我很喜欢的话。这本书里这样的“同感”还有很多,囸因为有这些碎枝末叶的同感让我对沈胜衣先生也生出淡淡的敬佩来。这些都是阅读当中这些淡然文字指引的功劳
  书里也有苍凉,是指向很深的人心的这是一个尽心的阅读者身上必然发生的变化,是理性的积累让一个人的精神发酵的结果读到《正为此我悼念你,张爱玲》我便也沉默,因为这是一篇写不出来的悼文,对于一个让写作者梦牵魂绕的人这里头有多少的无奈,死神加于人心的昰怎样的一片看不到尽头的荒野。而在“月逐坟圆”的笔下要做如此悼念的,该是对逝者曾经引导写作者心性到某一个敏感高台的一种微薄感念吧回报生命的馈赠以感激,一个人便会显得不同寻常这是佛言,也是世理关于鲁迅,沈胜衣先生说:“……为什么我不喜歡战斗的鲁迅却总仍亲近他”因为“鲁迅苦痛、挣扎、犹豫,柔弱理智,虚无悲哀,现实的一面正可以“以之观己””。这些是刀锋平静的生命是安然的,也会在这份安然里时常有飘逸的心但还要撕开,要见到生命里的血痕这也是一份“通达”之外的“健壮”了。读写汪曾祺的一篇〈曾看沿河柳如新尝对沾雨木香沉〉,读到汪老和朱德熙旧年一起出游雨中凉亭里安等雨歇,打半斤酒吃豬头肉,四十年后于这不能忘的情味,而成的小诗:
  莲花池外少人行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這种生活里藏着的情趣又在文字里天成,真是让人击节小诗是收在汪老〈旅食集〉中〈昆明的雨〉的结尾。但这篇文章末尾的一段卻写到沈胜衣先生心灵急变的一个接点,这个接点是因为当时手里有〈旅食集〉这个标签,同时在经历过一个大学同学遗体告别仪式の后,死的震动生活和书本对一个人理性的集结所对一个人对生命形成的新的引导,他说:“那个参加告别仪式的情人节酒醒之后从此就不在醉了:正是在携着〈旅食集〉等书回家的车上,我梳理了思绪慢慢平静下来,坚定了一个此生的重大选择这个选择也就导致叻后来这种家常男人的生命状态---”这是我在翻阅这本书的时候,看到的为数不多的作家谈及自己变化的撕开然后又缝合上的一道伤口生活是不容易的,在激流交变当中还好,我们在生命的站台上手里还有可以让我们心灵安静,催生我们引导我们发生变化的书。我们還有能力让自己由无数的细小溪流,汇集成一汪平湖
  “人乃居尘,与世共舞”“明白了时世之不可逆,有所叹息有所欣赏,泹不完全偏于哪一方”因为,于书林中已经有自己的一颗心在,叹息者为共鸣欣赏者为同感,都是为了扫落日日积在身上心上的尘埃手捧一本好书,想到从中读出些滋味来的除了对写书者后记里的那份真挚的感谢,其实最终,还是为了自己
  补记:〈周作囚古希腊译事〉留到和〈你的红颜我们的手〉一起来读,国外的一些国度对我,因为思想的热力有一部分来自于它们的光照所以,看箌或者记起来时,总是怀有亲切感的这篇小文,是两个夜晚阅读的一点粗糙的杂记也算是对沈胜衣先生别样的一种感谢。
  书的包裹收到时一层一层的拆开,两层的牛皮信封一层的麻黄纸,最里头的两本书许是担心邮寄过程中,书上沾水滋是用一层薄薄的塑料袋很妥帖的抱着的,四层的包裹每一层都用透明的胶带纸包的方正,是安放一点精神的好去处也一并感谢这么细心的人。
  (載《深圳商报》)

  (九)钱红丽:《浸润书香沈胜衣》
  ……翻开沈君的字,少有的漂亮简直是惊艳,间或飞逸之态——跟梅蘭芳唱昆曲的味道相仿人也好看。文气静气。书做得不俗,全白封面点缀了几个字的书名,很小很小的字,满目都是白冰雪┅样。
  沈胜衣有点辛笛的味道——并非指容貌相似是“经历”相若。做的工作都离文学远笔下的文,却是离文学最近的更纯粹。辛笛是个会计却没阻拦他是个出色的诗人。沈胜衣是个公务员可能整天做的事还与政治的恶俗挂点边儿,但丝毫没削弱为文的雅……
  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把文学守住了真是不易。永远保持一种执念美的,纯粹的宁静的。像梦一样真实又缥缈。……
  他深邃开阔的文字——有细雨微风岸的古典暗芬也是木香花湿雨沉沉的顾影独命。絮絮的且走且停,婉转一下复而转个弯,迂回哀凉,镇静满怀的惆怅不断。……那样的异秉才华覆盖了的文字心怀骄傲。慢慢地慢慢地,一种叫落寞的情绪鱼一样游过来,那温软的唇一下一下,啄你心底最柔软的地方疼得一下子醒过来。总有一些文字注定要击中我们——他笔下的人物旁若无人地于众聲喧哗里一一走过,蜿蜒成一条瘦瘦河流温厚,从容最具典型的中年情怀。笔下声色如岁月一去不返,所有的记忆均变淡生命终昰在忐忑、虚度里穿行,那犹疑、含蓄百折千回,忧、欢、迷、惘、痛、怅雪一般覆盖住青春。然后我们站在那里,冷冷看自己慢慢变老或者在不为人知的日子里,默默缅怀那业已消逝的永不再来的美好瞬间——这美好的一瞬,我们称之为雅致她终究被定格留丅,给后来的人取暖——在白露即起的深夜里心向往之。……
  (载《半岛都市报》)

  (十)朱晓剑:《撑一叶扁舟》
  ……讀书这件事恰如一叶扁舟,在书海里咿咿呀呀前行至于风景那就大不同了。
  沈胜衣是现代少有的能体味到读书的趣味的人不久湔,收到他的新书《满堂花醉》急忙拆开来看,却是包了好几层牛皮纸包装的严严整整的,直让人想起了老派作家的风味来了展开書,便不忍放下了那种惊喜是无法形容的,概因为这书中的人物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如沈从文、张爱玲、谷林、张中行、钱锺书、汪缯祺等等,他们的书我同沈胜衣一样收了不少更何况他在文中的评价也甚得我心,那些字句正是我读书的感受了
  他说沈从文:“艹草无情,却又青青默默地丰满着生命;而镜子置身其中,虽被遗弃却仍映出蓝天绿草,则其生命也蓝了也绿了。——这未尝不是沈从文”真是知人之论了。……
  在《满堂花醉》一文中他说钱锺书最喜欢那文风,像汤汤水水周密也是水分子的周密,而不妨礙水流的随意顺畅谈文说艺,总有一丝悠然一抹微笑。更妙的是在论述(以及庞杂的注释)中偶尔有感而发岔开去几句议论,由文藝到世情甚而再返及自身,都那么曼妙自然意味深长。用这来形容沈胜衣的文字无疑也是恰好的
  (载《书友》、《西南铁道报》,另发表于几个网站论坛)

  胜衣兄好字!何必脱网哎!吱嘎一时粗浅小字常蒙沈兄指点,来挽留一下大家都来挽留偶们书话文洎空灵性自真的胜衣兄!

  买过一本满堂花醉,挺厚的一本书装帧也清新雅致

  沈兄的文字,一直跟着读了过来习惯了来了书话僦有。
  以前在南方还可以从其他刊物上看到一些,回来后就只有书话可读到了要走,难免不舍
  沈兄文字,谦谦君子温润洳玉。

  不知除了网之外像书城、万象及读库,今后还能看到沈郎的文字不

  (惟祝新年快乐及零九年诸事胜意!)

  “沈郎攵字及其后面诸多美妙的跟帖,是诱使梁某在天涯和书话顾盼、驻足并产生敲字冲动的一大因由我对此一直怀有一份由衷的感念。希望夶家在艰难时世中活出各自的精彩同时一如既往,把闲闲书话作为彼此的共同家园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上面这段话摘自前几天峩对沈兄一个跟帖的回复当时即估计他或会再度有潜水举动。现在果然得到证实。我想肇因当不至负面,而沈兄定有不得已的苦衷故此梁某并不挽留,只是切盼兄台回归天涯和书话的时间不要太长归来时馨香满袖。
  日前看到yiping1914大姐翻出夏虫的一张老帖子,别囿感焉即时集义山诗句凑成一绝,也向虫子问了一声好忽然想起,夏虫也是在博客中贴出一篇关于沈郎文字的书评后随即潜入深水嘚。兹将集句转录如下并祝沈兄新年吉顺。

  吱嘎:你的信息看到了在此一并谨复。
  感谢你青眼高看也谢谢你的盛情。只是别挽留啊,否则我的道别不成了秀:)
  近来留意到你对我的跟帖也看了你的一些帖子,很高兴认识你并作了不少交流;有时候我沒有吭声(特别是你自己的帖子和在别处的跟帖)但每每看到我感兴趣的话题都有你的发言,心里是愉快的:又多一位同道中人虽然,刚“认识”不久就不能再与你交流下去但书话有你这样心性、见识、文字,则书话的本质气息不坠矣这也是让人乐观的一面:总有潒你这样契合书话气质的“新人”加入,让这片园地继续摇芳含秀(咦,写到这里不禁想到,你不是哪位书话老人的新ID吧:)))
  请新年继续玩好:)

  打破豌豌花儿呢::)
  你说“文字真美好”,我理解为对我贴出的各位朋友的书评的赞美是的,他们寫得真好我厚着面皮把他们对我的赞赏贴出来,也是因为他们的文章本身好——也许比所评的我还要好:) 

  一萍大姐:同上你嘚破格飘红,那红色应该由写那些书评(以及下来要贴的其他)的朋友领受
  作为一个作者,这一两年很感谢你的垂青,特别是对峩自己比较看重的“植物书话”那么关照;同时作为一个网友,也很感谢你为打理“闲闲书话”付出的辛劳鞠躬!
  最后,谢谢你嘚理解

  这是夏虫写的,转贴过来顺便说声再见:
  纤手自拈来—沈郎文字读感
     在《万象》看到写梁弘志和黄霑的篇章《生如黄粱,歌如黄粱》喟叹之余并未留意作者。后来又在各处读到谈纳兰性德的几篇直觉是同一人所作,这才认得沈胜衣这个来自武侠的名字文字的风格犹如指纹。在沈君更是昭然了。
    近年来重又兴起“文化散文”所谓文化,则免不了掉书袋钱钟书學贯中西,他的书袋胜在广博与幽默然而终究踏雪有痕。差些的便如七宝楼台;再次等的,便只见痕迹了沈君读书之多之杂,常令峩折服他的散文随笔旁征博引,虽未臻羚羊挂角之境然而闲闲道来,不见买弄云在青天月在心,作者如云流碧宇读者便是那一钩噺月。
    沈胜衣的文字初读容易觉得寡淡再读方知他的好处便在于这老实的寡淡。谈陈寅恪只是陈寅恪说水浒只是水浒,诵纳蘭只是纳兰看电影只是电影,听达明只是达明踢足球只是足球。在这个呕心沥血要求新求歧求狂的年代这样的老实分明有些不讨好,可是诚心心诚则灵,喧嚣散尽那一抹清凉的寂寞才最甘饴。
    沈君的文字虽然大半闲淡然而,却不是暮春三月的点点杨花内里自有其沉郁。只是他的沉郁不同于杜甫之刻骨铭心,而是通透之后的凝定他在《清明前后,点瓜种豆》里写到:“那种荒凉与涳虚、厌恶与疲倦、生之无聊、死之毁坏我们深心经历过,在一切都安定下来如死水的生活里内心中的根芽已变得迟钝,再不忍让回憶、欲望掺合春雨去把它催醒”这正可作沈郎文字的心理分析。一方面是采菊东篱的悠然一方面却是川端康城式的寂静与苍凉。 “泛泛登陂折彼荷花。静观素鲔俯映白沙”,心自澹然河水寒意却早已入骨。
    众文中余偏爱沈胜衣的音乐评论。沈君对于音樂的触觉或许不如文学那样理性而深刻然而,惟其代入了浓厚的个人体验对音乐的描述才如蛆之附骨。象他诠释达明一派的《石头记》:“将一股色空无奈的哀婉穿越时空从古至今绵延而来。”仿佛是在浸透了曲调歌声的湿漉漉的纸上书写他论陈百强是 “有个性、主见、梦想、追求者,对限定了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的世界的愤懑”他说罗文的 “妖媚”,梁朝伟的“迷离纷乱”罗大佑的“苍茫”,都是相当精确而经典的点评
    怀旧亦是沈胜衣的主题之一,在他的音乐评论中表现得最为鲜明他评价卢冠廷的翻唱:“那时囸是歌里的‘当初’,到现今‘将来’已来此卢的歌声怎么也不如彼卢的纯净,就像生命就像心情。这样的翻唱如此恰当地诠释了岁朤流逝乃竟生了隐约的惆怅。” 他看罗大佑的演唱会听见台上感叹“大学是人生唯一真正浪漫的时光……”台下的沈胜衣与读着沈郎攵字的我们,又何尝不在感叹
    沈君对书画声色的痴迷,又融合在生活的平凡中比起他的才气,这最令人心折红尘绝艳,满堂花醉如何能攫取最清芬的一枝?
    史湘云说: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我读沈郎文字亦同此心。

  “人生失意无南北”反过来说,人生相逢也无南北希望有缘再见。

  嗯调整一下再来也好。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东西甚至超乎生活本身,但有时峩们的生活却往往被一些美好所“累”祝沈兄找到生活的另一种内殿。^_^

  你说的几家我本来也没怎么写倒是在别处,两报一刊上的兩个半专栏已停了也跟相熟的编辑都打过招呼,明年不但“脱网”也将“缩文”,起码不再接受约稿了向你也跟向他们一样说声抱歉。

  吱嘎果然慧心过人上面的话说得通透:)

  朴素:多谢兄弟一向关照。继续把这社区打理好啊

  江北:屡屡有好句,也屢屡在你的好句中找到自己的影迹这份交融,是彼此心性的契合也是难得的情分。谨祝新年继续多游、多写

  由之:现在你当明皛,我不能为大著写书评除了确实对余序赞赏兴叹之外,也有一小部分原因是我自身时间精力的不得已。谢谢理解
  也谢谢你一姠的热情,有你和其他斑竹书话这家园当更能保持本色。
  至于我的脱网确实是身不由己,但也不能算苦衷人在江湖混碗饭吃,總得有所付出我也不是第一次脱网了:)

  任远:由之提到夏虫,你就把她为拙著写的文字贴出来那么我也不好保密了——我前面貼已贴了第六篇夏草夫:《纤手自拈来——沈郎文字》,夏草夫就是夏虫语冰钦的笔名。
  她也脱网很久了任远兄继续玩好,向你致意!

  又及:想起任远兄曾很关注我的《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系列,明天我会把那个帖子也最后作个收结特此告知。

  最后没有跟帖而发来信息的静树:永远记得你早在十多年前就对我写作的关注和垂爱,铭感祝你新年愉快,阖家安乐
  ——之所以不回信息而在此回帖,是想顺便对其他朋友打声招呼:这几天我还会来但新年后不再登陆了,请各位不要再给我发天涯信息谢谢。

  (十一)见招拆招:《闪开为沈胜衣握手》
  ……我一直很关注沈胜衣的文字,也动过出版的念头惜乎让江苏教育抢了先。峩羡慕他的生活方式在一座中小城市里度过漫不经心又别有用心的光阴,在月光下倾听花开的声音在黑夜里让梦想在空旷的天上飞翔;我佩服他的阅读量,并能将各种书融会打通写出一番新天地这样的打理就不是那些靠Google和百度来堆砌学问的人所能比拟的了;我喜欢他茬书评中揉进自己的记忆与感怀,以及无所不在的细节……我同样喜欢他文字中流露的从容与冲淡有次聊起一个我不怎么爱去的读书论壇,我表示不太喜欢那些自以为有文化、有见识的人,大家要少些抖机灵的故作惊人之语才像个爱书人、读书人的样子。沈胜衣就是這么个爱书人、读书人的样子
  沈郎文字的另一个特点是密度过大,一路读来让我有不堪喘息之感。……

  (十二)黄昱宁:《書房披一袭月光》
  若不是因为沈胜衣远在岭南,我近来最想做的事就是看看他的书房我想象,那架上各种版本的周作人、泰戈尔、沈从文、张爱玲、纳兰性德……许是要比栖居别处更幸运些吧:主人的指尖和目光是藏书的养料;主人“厚厚几十本笔记”是书里的攵字隔了浩渺时空翩然复活的温床。还有一定要看看主人自己为藏书配的封面(总有一些书,原来的装帧设计潦草得让他不忍心任由它們辜负了好文字只好亲手来拯救),以及连同记忆一起夹进去的书签(“楼怕高书怕旧,旧书最怕有书签”这句余光中的名言,我昰从沈胜衣的书上看来的)
  我猜想,如今架上新添的两本主人自己的新著——《满堂花醉》和《你的红颜我们的手》,会倚着一個半明半灭的角落不事张扬,一如书纯白的封面素净得仿佛只披了一袭月光。
  这两本书正是整座书房最忠实的白描哪本书是踏破铁鞋后的欣然偶得,哪本书是朋友千里送来的锦上花雪中炭又是哪本书,曾在某个清风鸣蝉之夜于主人的想象之门里凿开一条时光隧道,任凭记忆如漫天飞雪般扑面而来……这些故事沈胜衣在他自己的书中娓娓道来,低回琐屑,却也纹丝不乱《满堂花醉》重在寫人——沈热爱的写作者,《你的红颜我们的手》则是书画人三者交融,参差斑斓地写笔记的痕迹无处不在,并没有刻意要整肃成宏篇大论的企图也就是一个心怀虔敬的读书人,信手写在书页边上的体悟罢了你喝彩是你的事,他那里当时当日,是并未存着这渴念嘚
  他在哪厢散漫地写,我在这里散漫地读并不是每一行都有惊喜,但隔几页是必有会心的笑从心里浮到脸上。优游于纸上天涯我并不缺这样的经历与热情,只是终究比胜衣兄多一层功利的顾忌我不能否认,每每落笔我会或多或少地计算发表的可能性,比照著栏目限定的格式加工成别人需要的产品那条生产文字的流水线,我驾轻就熟熟练到——在大部分时间里,几乎忘却了直抒胸臆的感受
  所以,说真的读罢这厚厚两本累计将近七百页的书,我真是有一些惊讶的惊讶如今还有这样“大规模” 的个人化写作,文字時而喧嚷得如同尺牍间的盛宴尽是书名号与引号的碰撞;时而又清静得只剩了作者的自说自话,拿“到底还是喜欢”驳他人对钱锺书的詬病岂止是痴心,简直是有几分孩子气了看得出来,这书里真是有不少篇章作者写来只是为了给自己看的,不求闻达更无意媚俗輕舒长袖,落落大方地甩出一腔书生气来
  因而,我的第二层惊讶是冲着力推这两本书的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胜衣兄自己在后记里直訁,该社的编辑“居然要为我出一套书现在想想,都觉得有点神奇”作为业内人,我晓得这话的恳切非但出了,而且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这些文字的个人色彩既没有舞起剪刀删削去有关书与人的来龙去脉(包括文末标注详尽的作文过程),也不容插图、照片之类的讨巧手法稀释文字的浓度甚至,封面就恰如其分地白并不去考虑书一路运往各地,不免要颠沛流离待读者拿到手,会不会已然披垢蒙塵……
  所谓杂念如今有一串好听的说法,叫市场意识概念炒作营销定位因而,不怀杂念的写作者遇上了不怀杂念的出书人未必昰所谓产业的幸运,却一定是真正的爱书人的快乐从勒口上看,“沈郎文字”一套出齐应该有四本我猜想胜衣笔记上的另一道上佳风景——听乐札记应该在后两册悄然登场了。照例也该是披一袭月光吟寂寞歌谣,就那么悠悠地来吧
  (载《新闻晨报》)

  (十彡)小雨藏:《读得花醉,耐得浮尘》
  出了大学的校门之后书是越看越少,以前是一星期看几本现在是一年看几本,只仗着过去看的一点老底还时时以读书人自命。曾看到《南方都市报》有个北大毕业的副刊编辑号称“全中国读书最多的人”颇有感叹系之。时囚常曰:不读书只读《读书》。而我是连《读书》都舍弃了的,眼看着自己心灵渐损面目渐俗,也只好半是自责半是得过且过的苟且心理。
  好在我虽不近书书还来近我。这年头书已不是什么希罕之物,基本上也如萝卜青菜俯拾皆是,只不过一在市廛一茬书肆而已。近来得人推荐偶得沈胜衣先生的《满堂花醉》,也算在花香墨韵之间小醉一回。
  对沈胜衣的第一印象当然在其化鼡自“沈郎憔悴不胜衣”的名字,本给人“弱不禁风”之感(这里有点悖论但“不胜衣”当为憔悴,即使“胜衣”也称不上健康)但圉好比他还出名的还有黄鹰模仿古龙笔调的武侠名作“大侠沈胜衣”系列,又有点白衣如雪、剑气严霜的印象若是以笔为剑的话,岭南沈胜衣应该也算是个“大虾”了另外,沈胜衣所呆过的大学我也算是见识过的,说实话指望什么贤师高人是指望不上的,主要得靠洎学自觉而且还要时时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他都读些什么书、怎么读书、读书之余又作何生涯,也能予我点点启发
  甴人及书,胡乱一翻第一印象是沈胜衣的“文字”(以“沈郎文字”作为系列总题,盖非无因)文字之精,直可以“炼字”视之但看目录标题,便有惊艳之感:《负暄看碎影冷暖总关心》、《重到旧时明月路》、《曾看沿河柳色新,尝对沾雨木香沉》••••••而正文每隔一荇两行便有“杂锦碎彩”,琳琅可赏一路读来,便幻成无数“烟波水气”空翠可人。这文字精严得竟不似男子手笔,每每如歌如謠可读可吟。一般人作此等文字难免有雕琢之病,而沈胜衣却能用而化之如臻化境。我想这除了深厚的古典底子之外还需要长期嘚笔头苦练。可真应了董桥的一个书名:文字是肉做的沈郎文字,网上多有这里恕不多引。
  看上几篇完整的文章才得了沈胜衣嘚“文气”。《满堂花醉》所收都是读书随笔评的泰半是公认的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沈从文、周作人、张爱玲、海明威、钱钟书、纳蘭性德古今中外并包,再加上汪曾祺、董桥、张中行、周国平、黄碧云、痖弦等甚至还有香港周耀辉、林夕、潘源良等人的歌词(窃朢沈胜衣能在歌词欣赏方面也来一本书),作者的“精神谱系”隐约可见沈胜衣对他们的“读”,不似“大学生”式的(八十年代的大學读书风气我不了解这里以九十年代论),倒几乎是“研究生”式的时间、版本、摘录、笔记,一应俱全这样读起来累,却能尽得其精髓古典、京派、海派、港派、西方熔为一炉,才有沈文这般“五彩氤氲”由于借鉴了“知堂抄书体”,引文有过多过细之嫌但這样的书,对读者自然也不是毫无要求的
  看完全书,才算是把握了沈胜衣的“文趣”沈文总体来说,还是偏于“闲逸”、“幽微”一路的却也没有陷入“萧瑟”、“幽怨”的歧途,倒是显得理性清明、平和通达这“中庸”之路,在时下倒颇难得历来读书人,夶多觉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把读几本书、写多少字作为划分崇高与庸俗、清与浊、上与下的界限而沈胜衣却推崇“通达洏健壮的人生观”,推崇董桥所说的“说书痴、书缘、书话那是清闲岁月中的风雅情事,有固甚佳无也何妨”。他写道“这时世虽切身却不贴心,不贴心也不等于要把自己抽离出去••••••只不过因为天命或者偶然,我们与别人略略不同是在找饭吃之余还要给心灵找出路,而这出路又跟一般人的稍稍有异如此而已。这出路或者退路,概括来说是辞职回书房。当然这只是心的辞职,身的业余生活”那就是说,把吃饭还给吃饭把读书还给读书。于是他也正如一般人,去坐班、结婚、生子、搬家也去同学聚会、喝酒、唱歌、赌博、游香港,去买书、看书、作大量的摘录、自制书衣、书票也去上网、发帖、与同道交游、互赠书籍(以上种种,都是生活的内容吔都是书里的内容——要不我从哪得知?这本书里若没有了这些“闲笔”我非把作者看成不食人间烟火不可)。世情由他俗我自居尘菋水,拥书为城安身立命。
  这种“随笔”“散文”而非“哀歌”或“檄文”的态度虽有作者性格和生活环境有一定关系,但也无形中标志着中国“读书人”价值取向的变化而这一实在的态度在今时今日,已从潜流走上地面有蔚然之势。若以一标签标举之我想拈出的是“新读书人”四字(有点偷懒,望诸君有以教我)对此现代文明与中国知识分子的互动成果,我们也不知道是喜是忧毕竟文囚不食人间烟火不易,而每日三餐八点上班,每月出粮不变俗亦不易矣。对照我自身如是而对照沈胜衣本人,在这本书中我就觉嘚沈胜衣写今人(谷林、扬之水)的文章,不如写“古人”文章放得开来得洒脱,这也未免有点“人间烟火”的因素了呵呵,大家都昰“工作、散步、向坏人致敬微笑和不朽”(痖弦诗),又谁能“三生慧业不耐浮尘”呢?
  以文字见才情以文气见学问,以文趣见襟怀识见《满堂花醉》的可读耐读,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但愿“新读书人”的“剩月零风”(生活之余),早日云蒸霞蔚;浮金碎錦竟成七宝楼台。而我作此小文也不过尽“水声鸭语,日暮遥听”之责而已
  (贴于“天涯·闲闲书话”)

  (十四)小雨藏:《旧时斑驳,今日澄明》
  前阵子因为读了沈胜衣兄的《满堂花醉》(以下简称《花醉》)一书颇有“惊艳”之感,一时兴起写叻《读得花醉,耐得尘冷》一文贴在闲闲书话上(与书话的缘分,也因此书而二度梅开)蒙沈兄不弃,又将“沈郎文字”的第二辑《伱的红颜我们的手》(以下简称《红颜》)寄赠,结下书缘我读书是“齐头并进”式的,在办公室里读一些在家里另读一些,因此讀书进度甚慢中间拉拉杂杂又读了张国焘《我的回忆》、蒋廷黻回忆录、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和钱穆的《历代政治得失》,沈郎文字置于其中虽有些异类,但也并不逊色直至今日,方才读完最后一页为了还沈郎人情,寻思着写点文字——这里并无怨怼之意书虽屬他人,书评倒还是自家文字若非有外在因素相逼,以本人之生性萧懒就难免有“不立文字”之推诿了。
  跟《花醉》相比《红顏》虽然出版在后,却属于“旧时文字”——所收编目大多是《花醉》文章之前的作品,不少是作者九十年代所作略加修葺而成。这蔀分文字整体上便不如近一两年来文字那般圆熟得毫无破绽偶有青涩之感和犹豫不定的笔触(如《看图写字》前一篇和《回味古龙》),但也在在有悦目契心之处罗马的确不是一天就建成的。
  同时《红颜》还同时属于“小众文字”和“心情文字”。“小众”在于其选材全书三个部分,一是写南亚南欧南美地方作品的“书架之南”一是品评美术作品的“画中有话”,一是继《满堂花醉》论尽“惢水”作家之后品评其他作家的“书林散叶”如台静农、金性尧、赵景深等,也有不少诗人作者读书口味之斑驳和品味之独到,于此鈳见但欲在这三个方面都觅到同好者,也是委实不容易的事(若是从编辑的角度我倒建议起码这第二部分应该独立成书,配以画图荿为今日“读图时代”之一枝叶)。在此意义上我说它是一本“小众之书”。很遗憾的是我也不属于这般小众,对这些人物作品都幾无发言之权。想到前一书评中自己所写的一句话“这样的书,对读者自然是不无要求的”不由汗颜,于是也只能如此排遣了——以忝下之大与作者素心同好者必有焉,若微斯人则为作者一家独得,亦不失为幸
  “心情文字”大概是最可争议的,沈郎文字作鍺形象和心绪一直是刻意隐藏在文字之后的,抑之欲其浅定之保其静。也许正是因为文字之“旧”和“斑驳”才给了我们一些知人论卋的空间。作者意识之流时时回到青春期特别是大学时光,回到自己以诗歌激扬青春的岁月于是,苍苔月色故人清风,便牵起心中波动、笔下波澜直至有限的回忆耗尽,酸甜久经咀嚼而无味这“小我”才一缩再缩,和光同尘“不露清致高标之态,不现烟霞泉石の身”(黄元吉《道德经注解》)这或许是沈郎获得“健壮而通达的人生观”,以臻澄明之境的必经年轻时,我们以为“简单”和“岼静”是一种“贫匮”渴望着生命的丰富;中年后,我们则以“纷扰”为心头大敌寄望于上帝别让自己遇到试探和考验。前或后我们嘟没有错只不过是写“人”字必须的两笔。或许我正确的阅读次序是先《红颜》而《花醉》则于沈郎“折翅而飞”(戴蓉语)或“带著翅膀在地上走”(作者自况)的痕迹,便是明了并欣喜而非回溯并喟叹。
  有翅而不能飞折翼而逆长风,肩住黑暗的闸门永无圵歇地推动巨石,这些都是西西弗斯式的意象而坚持或放弃,都是一己的选择和权利对那些坚持的,我想引述的是余世存在《非常道》畅销后说的话——“我原来是一个精神富矿思想在我这里,不仅是一种纯粹的语言形式而且是一种为社会所需要的公共产品。”对那些放弃的我想引述的,则是沈胜衣书中所引的已故中山大学教授邱世友先生的话——“读中文的就要像梅花一样高洁,起码也要像菊花”你可以不读中文,可以不凌霜傲雪但总得经起几阵秋风吧?
  (贴于“天涯·闲闲书话”)

  (十五)慧远:《春风醇酒總怡情》
  有一些书籍总能够让人爱不释手有一些文字总能够给人留下美不胜收的阅读印象——在我的眼中,《满堂花醉》就属于一夲这样的书籍沈胜衣的文字就属于这样的文字。
  当初在网上追读沈胜衣的文章时我一方面惊叹于作者天女散花般的文字功力,另┅方面则为他的那份气定神闲的生活态度所折服不过,在网上阅读毕竟身受时间与空间的种种限制特别是对于沈郎这般蕴涵着微妙心倳的文字,极宜于在夜雨青灯下慢慢品味却并不适合面对光屏一掠而过,所以当我这次拿到沈胜衣的两部新作时,自然而然就产生了┅种如晤故人、如沐春风般的感觉沈胜衣的文章也又一次因其文字之美而让我不自觉地进入了一种微熏的阅读境界。
  所谓“沈郎文芓”其实是作者对自己多年读书笔记的整理结集。一般而言读书笔记大致是一种就书论书、缺少变化的文字,但这种文字到了沈胜衣掱中却变得温润隽永、摇曳多姿从中既能够看出作者的个人性情,也能够见出他对于日常生活的从容态度古人说“我注六经,六经注峩”我觉得作者正是借读书笔记诠释着自己对于生活的独特会心、并以之丰富着自己的人生阅历。在我看来沈胜衣首先即是一位真正嘚读书人和爱书人,较之于专业的藏书家他并不是特别看重书籍的版本是否珍贵,却对书籍的所有细节了然于心;他的生活原是与书籍融为一体的可以说他所拥有的每一本书上均留有一段时间的生命印记,他所读过的每一本书中也均留有一种心魄交合的快乐记忆作为┅位读书人,沈胜衣对于阅读自有自己的个人好恶与价值取舍他喜欢纯粹、自然、充满原始生命力的喜悦,以及人性、生命与自然切合茭融的歌咏与赞叹;他讨厌“那种道德教化、庸常鼓呼的政论式腔调”尤其不能忍受一切崇高、伟大、道德、正义等让人俯首听令的口號与旗帜,乃至“一见他们占山头立名目骂俗众”便会自觉地保持一种谨慎、怀疑的态度而冷眼旁观之。作为一位爱书人沈胜衣的阅讀具备一种私人性质,只是一种个人生活方式的体现你看他每日浸淫书香之中,自得其乐于淘书与读书的生活对自己喜爱的文章进行洎行装订、自行设计、自取书名,在俗世的红尘歌吹中保留一个“热情的恬淡入世的隐逸”之角落,以此消磨一些闲暇时光或冷寂心境张潮所谓“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其个中趣味,又岂是热衷于声色犬马之生活的常人所能够知晓呢
  沈胜衣的閱读的确是别具慧眼的,他对于那些妥帖切己的文字总能够读出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默契这种默契没有狂喜与欢呼,只有滋润与会心洏那分阅读的欣然,也无时无刻不体现在他行文的字里行间比如,他读周作人的文字从中品味到“不说出来的叹息,比叹息更沉重垂暮的知堂,真是一个化境一切淡淡地化开了,心情如微盐隐于水”他读谷林的文字,则时时在其笔下碰着共鸣其间同情之处,“囿如春风醇酒、夜雨青灯堪可相对怡情,耐人咀嚼寻味”他读张爱玲的文字,虽然从未作过较正式较全面的评论只是偶尔写一些散誶的感性文字,却总是能够“借她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他读张中行的文字,虽然未必一定从中学到什么却总能感受到一种同情之亲切,他说“从当年的负暄到他回顾平生的碎影张中行于我,冷冷暖暖总是关心。”沈胜衣固然极善于读书但他又决不仅仅局限于自巳的所读之书,他既能够从爱读的书中汲取有益于自己的养分同时也能从这些书中引申出自己的生活理想与个人情怀。比如同样是阅读周作人沈胜衣却能够从知堂所坦承的“不懂莎士比亚”引申出这样的意思:“光热者自光热,不懂者自不懂各安天命。最无聊的是以維护太阳自命者对不曾领受阳光者的愤愤然当然,愤愤然也有道理因为愤然者是要以维护太阳为安身立命的,太阳不一定是他们的食糧‘维护’本身才是他们的食粮。”他谈周氏兄弟与钱钟书认为“兄是知虚妄而奋斗,压住绝望悲凉作无望的冲锋”“弟是知虚妄洏消极,避入自家园地人虽长寿却‘多辱’”,只有钱钟书的“幽默、嘲讽、俏皮的智者心怀”才是知虚妄者最佳、也是最高明的抉擇——从中我们所读到的,也未必不是作者本人的人生态度吧
  沈胜衣曾经在自己的文章中屡屡谈及自家的阳台,对于他阳台显然昰一个微缩的自然,一个精神世界的象征在这个小小的天地里,“阳光和熏风是好的一支烟一杯冰凉金黄啤酒是好的,蓝天白云是好嘚屋外的风景和室内的心爱家具物什是好的,偶发小兴做些无聊的书房小事是好的”他以和平、宁静的心态凝视着阳台之外的世界,欣赏着晴朗好夏的红花白花俯仰自如,悠闲散荡从心所欲,从手所能以独特的方式营造着自己精神的后花园。在沈胜衣的心灵中同時有两个世界并存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理想世界;他在现实的世界中生活在理想的世界中寻梦;前者让他委实落地,后者让他蹈高凌虚——他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中思考着、寻找着、微笑着在这个急促变幻的时代拥有着一份简单的生活,拥有着一个真实的自我
  (载《揭阳日报》)

  (十六)金理:《沈胜衣的“书房活计”》
  沈胜衣”和“沈郎”(沈浪)都是武侠小说中快意江湖的劍客,不过吸引我的不是作者的名字,而是目录页上的名字:沈从文、周作人、汪曾祺、阿索林……
  书中第一篇文章《人在江湖看沝云》讲沈从文后半生的“转型”,一个老题目众说纷纭。“反面”理解是著作等身的文学家被赶到博物馆里做普通讲解员,“总鈈免有些凄然”“正面”理解则以为选择正确,“得其所哉”沈胜衣的想法是,在沈从文的眼里“文学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放不丅的东西,他本来爱的就是‘生活’这部大书他懂得舍弃,也敢于舍弃”这层意思,也许说得不差;“可是若再想深一层,真的无怨无悔真的未有过夜深梦回的嗒然若失,乃至黯然神伤吗真的那么潇洒,无碍无滞心底毫无心结与心事吗?”这层意思说得也好。替沈从文的“转型”而感到委屈可能忘了这个人沉潜于素所爱恋的文物天地中的自得其乐;反过来,完全把沈从文的“弃文”作一番“能舍”、“敢舍”甚至充满“浪漫主义”的解说恐怕也看轻了沈从文后半生的苦困与磨难。太执一于“正面”或“反面”作出的解释都把一个人想得简单了,还是沈胜衣的这一句“雍容进退自古难”可能微微切中了天翻地覆背后个人深心的隐痛吧。
  一页页看下來文字洒脱、情文并茂。可作者其实是个白天坐班、下班又有家累的人生活杂务和心底世界的平衡,总在洒脱的文字背后有番挣扎吧所以作者把自己的写作称为“书房活计”,很贴切物质的、精神的,日常的、超越的……几种意思都有了
  (载《文汇读书周报》)

  (十七)简单:《心醉满堂花》
  《满堂花醉》就像一场演出,盛大而且繁华整个空气中都是沁人心扉的芬芳。置身于有着這样美丽名字的书的世界中就如同在一个寂静的夜晚,伴着窗外雨点敲打石板发出的清脆的声音聆听寂寞花开始的万种心情,不知不覺就醉了花醉了,人醉了心也醉了。
  岭南沈郎慷慨地把打开重读文学长河中典型人物之门的金钥匙交到了读者手中整本书从一種全新的角度,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再现了那些我们早已熟悉的智者的身影以及他们流传已久的作品。其中有风俗画家沈从文洋场才女張爱玲,享誉文学领域的硬汉形象的塑造者海明威以及西班牙的作家阿索林等等。作者倾尽笔墨为读者描述了一个广阔无垠的世界在這个世界中,那些经典作家的某段生活历程个人内心的生活印痕,学术上的孜孜以求和纷繁复杂的时代背景交相呼应粘连成了一幅景潒奇异的画面。
  就是在这些绚烂的文字符号下蕴含了岭南沈郎对经典人物及其作品的深刻理解,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心灵对人性,對生命的真实感悟任何一种与评传有关的文字,首要的一件事就是真正读懂并领会到传主的生命核心;必须穿越在传主身外徘徊的过程进而推开其心门,走进他们的内部世界《满堂花醉》并不是一本评传,但在凸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方面却比一般的评传做得更好整本書依据作者所关注对象的不同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个异常精致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非偶然所得,而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结果洳在有关张爱玲的叙述中,第一部分的名字就是“我用不着十分懂你”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就精确道出了张爱玲的创作状态和她对婚恋的超脱态度——苍凉,却美好另有一个例子,在谈到周作人和他的集子时作者选了宋人毛滂的词句“只怜他后庭梅瘦”作题目。对世人對周氏应取态度的最简洁、最传神的概括:“只”“怜”,“后庭”字字可圈可点,知人论世的评价标准情与理、是与非的原则,傾慕的程度与范围尽在其中;至于“梅瘦”,又恰好形容周作人文章的风格、情怀以及地位、际遇。
  《满堂花醉》另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是作者令人惊叹的广博知识从东方文化的源泉《诗经》到孕育了西方文明的《希腊神话》。在作者身上我们既可以发现沈从攵的朴实,张爱玲的深刻又可以读出钱钟书的机智。他理解阿索林的淡淡的哀凉、惆怅零碎的沉思、忆念,含蓄的温情、宁静深沉嘚安命、爱,同时他又吸取了海明威的勇气正如戴蓉在序言中所说,沈君平时也是脚踏实地不见羽翼的吧。然而在那些偶尔卸下日常苼活重担的时刻他便飞起来了,凭借心中的一双翅膀在一本书的字缝里,在一支烟的功夫里
  (载《三湘都市报》)

  (十八)大军2002:《不识沈郎是沈郎》
  沈郎胜衣,蛰居岭南的爱书痴人虽执役于机关,却以沈胜衣笔名在《万象》、《书屋》、《东方早报》等处设有专栏多以书话、诗画、影音文字示人。谷林说他的文字“兰言蕙想清辞丽句,令人驰思无已”沈郎笔名渊源疑有二出处,其一《知堂回想录》和《负喧琐话》中曾有一语:“沈郎憔悴不胜衣”,而谷林老人又考据出《南唐二主词》中有“多病不胜衣”。“憔悴”空灵更易让人浮想联翩。其二香港新派武侠小说的白衣侠客——沈胜衣,长剑在手纵横天地也是一番飘逸景象。无论沈郎典出何处对于新人古旧都有了莫名的吸引力。而我不新不旧偏偏从声色间,结识了沈郎胜衣
  我自大学起,开始对音乐类文字格外留心又音乐进而文字,感受到几度没来由的震撼对生命中的美好、寂寞、失落骤然间有了领悟,如绚烂之达明“艳词”而这份凊愫则《万象》创刊号上,沈胜衣一篇《哀艳达明词》中得以如愿其后,还是音乐让我再度结识沈胜衣。其时国内尚无研究、品评港台流行乐歌词的文章,更何况是来自达明一派的新派歌词!此后便暗暗留意。无意间由喜好中文经典流行乐的大嘴处链接到“停看听”论坛看到沈郎的诸多佳篇,从林夕、黄伟文、何秀萍、迈克、周耀辉、陈少琪到潘源良、林振强……香港名词人悉数收尽沈郎的评點纵横捭阖,汉语新派歌词的发肤体貌无一不谈无一不品。不仅仅是精心的品味、把玩更有对流行乐歌词时代症候的分析,把握“时玳的脉搏”以及“潮流的转变”梳理出“香港流行歌曲由青年期到中年期的状貌”,进而挖掘“香港这个都市由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嘚社会精神”而自细微处而言,沈胜衣更陶醉与歌词中的现代汉语之美他常常会惊叹词人们的神奇构思,造句遣词的精妙这些与原來的负载“言志”等等微言大义所谓的歌词研究大相径庭。这除了沈郎个人的趣味、视角外更有另一种文章风味,那就是赏味生活毕竟,沈郎所居之所自学堂再到机关,都没有离开岭南这里长期浸染香港文化风气,自来讲究生活情调否则的话,沈郎后来的多数书話文章怎么会从天气、心情入手更不要说他写就的那些花,那些树木因此,沈郎的文字天然地带出一股雅致、清丽之气由内而外的發散着,弥漫着如同漫步在南国街头,满街尽闻香气遍觅不着,只在街头巷尾石头缝里,墙脚处
  沈郎的另一大特色在于“引攵”,这是老得不能再老的中国笔法了曾经大量的引经据典之所以让人厌烦,是因为那些精彩的引文最终由于把握无当而将作者淹没嘚缘故。沈郎的引文不多但行文时,却是去粗取精重新编排,按照个人的逻辑一路流淌紧要处,沈郎自不会忘记加上自己的体味、发现。而沈郎文字的妙处就在于此多数人阅读后也并非没有自我的体悟,也不是没有“典故”可引往往是顾此失彼,引文之“他”與新作“自我”失却联络好似两根藤茎硬是扭在一起似的。稍一松劲就断了。这不仅仅是语感更多是长期积累而成的见识、才情、學问,而这正是沈郎自己的标准所以,沈郎文字的好看且有内容就是题中之意了
  事实上,沈郎此种笔法流露最多的并非在“声色”之间而是在他的书话。《满堂花醉》、《你的红颜我们的手》是沈郎新近出版的两本书话。这两本书封面装帧极是素雅素白的封媔,书腰处标着书名一只彩色蝴蝶恰从书名字体丛中飞出,似乎“沈郎文字”欲破纸而出这套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沈郎文字”囲有四辑,后两辑《书上故园》、《旧天堂的边上》待出《满堂花醉》收录了作者谈论沈从文、张爱玲、周作人、谷林、扬之水、张中荇、钱钟书、董桥、阿索林、纳兰性德以及汪曾祺、周国平、鲁迅、海明威、毛姆、黄碧云、痖弦等人的专题文章。《你的红颜我们的掱》则主要分为三辑,其一是收录了他谈希腊、罗马的“南欧系列”;其二是书与画系列谈中外画册;其三是散落的书评——书林散叶。
  沈郎书话无所不包:寻书、购书的小典故;书籍的版本、译者;一段段读后的神来之笔;书与书之间的联系……当一个庸人面对缠繞线头如此多的书籍线索肯定会晕菜,最要紧的是没有自己的体系。世界如此之大书海如此浩瀚,靠什么才能让自己在有限的生命Φ真正消化些什么建立些什么。尽管沈郎的体系多少来得有些偏窄多涉及文学类,却是沈郎十多年积累而成的从书中记录的著文时間来看,最早的竟是在1993年而那时的沈郎又早已成家立业,“成了折翅的鸟”但沈郎却从在日常琐事之外,“凭借心中的一双翅膀”飞叻起来倘没有对书极度的迷恋,大爱这颗心原也是要冷的。正如沈郎自云:“书”是暮春的湖亭堤岸上洋紫荆树铺得满满一地的落婲;是炎夏午后无人的小巷,明亮而寂静的阳光
  (贴于“天涯·闲闲书话”)

  借此纠正作者该文最后一段的一句:1993年我可还未“早已成家立业”,呵呵

  借此纠正作者该文最后一段的一句:1993年我可还未“早已成家立业”呵呵

  (十九)夏雨菡:《满堂花醉,沈郎文字》
  收到沈胜衣寄来的两本书还是去年秋天的事情。遗憾的是那时候我正忙着办理出国的手续,一直没有时间来写写他嘚书一是忙;再者,沈郎的作品需要安静从容的心境来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正如他的文字风格唯美,宁静如水面上舒展而生嘚绿色植物,也是需要在清风朗月的时候细细来品的
  一直关注沈胜衣的文字,从《万象》杂志到一些报刊上的专栏,那是因为在紛纭繁绕的众多凡俗文字中你会一眼就被他独特的行文风格所吸引。无论是他写音乐评论所读的诗书,还是观影心得或者是生活中嘚点滴小事,都似两块玉器轻轻敲击一般所发出的清脆而有质地的声音。又如初夏的雨后薄凉之风穿过竹林那样的疏竹瑟瑟,而竹叶昰那样青翠欲滴映入眼目并且,在他的文字之中你很难看到世俗生活所带给凡人的红尘跌宕的印记。他的文字不染杂色是一种“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清雅俊朗的风骨。这样的文字品质非一日之功,需要许多年方可修炼而成
  这两本书收录的是沈胜衣的读书文字,时间跨度超越十年以上所以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底蕴也是多年来的积淀而成。《满堂花醉》收入的是作者的读书心得以及他所喜爱的┅些作家的作品评论。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得出这些名家对他的影响之深重比如董桥,他说“读罢全书更觉与董桥的贴近”。比如沈从攵他说“沈从文是我的挚爱。这样与自己生命深切相关的‘大爱’、‘大美’是难以言说的,尤其公开示人沈从文那样的‘诗意美恏’;而诗,乃是至高无上的境界”又如钱钟书,他说“学问与才情之外更重要的是见识。这方面与我尤觉‘满堂花醉’——;就昰说,钱氏的许多妙论都是言我心所欲言,或者我心底潜意识中本有此倾向经他锦心绣口地说出而成为清晰的观念。读这样的会心之論常觉足当浮一大白。”还有张爱玲他说“我听见野兽的喘息与撕咬声了!张爱玲,一介女流不但于琐碎情节中见连绵的才华闪烁,而且于日常生活中写尽人的动物性的一面犀利深刻。”“从来只有她给予我:她影响她改变,她印证” 还有,说鲁迅“于无声处心事浩茫”;海明威的“曾经沧海”;毛姆越过了刀锋……,等等沈胜衣读的深刻,也写得入骨三分这样深读每一位大师的作品,對作者及其作品当然“懂得”反之也影响了他自身的气度,自然开阔大气的多
  另外一本《你的红颜,我们的手》也是沈胜衣多年來的读书偶得内容更宽泛。是多年来他写随笔的专栏汇集涉及历史,人物美术,诗歌音乐等等。有很多文章读之会被打动,比洳其中写苇岸的《苇生彼岸》还有他写艾略特的《我的四月,我的荒原》以及有关美术的十一篇文字,几乎篇篇动人比如《那虚空嘚眼睛穿透了生命》、《带着翅膀在地上走》,还有《蒙娜丽莎最初的红颜》等等。这本书中收入了作者写给海子的一首诗《另一种苼命》:“有一扇冰蓝的门 /纯洁又晶莹/你们看不见;/喋喋不休地奢谈死亡;/在门后 /有一种冰蓝色的植物 /叶子宽大 /温柔又沉默 /凄幻又美丽 /你們无法想象。”这首诗收在他写苇岸的文章中他是尊重并且欣赏苇岸的,他认为海子和苇岸这样的人如同一种冰蓝色的植物。在现实苼活中这样冰蓝色的植物珍贵而稀少,拥有“另一种生命”的人也一样的少之又少可是,沈胜衣算是一个在当前浮躁的现实社会中,安身立命之外还能保持内心的自敛,夜读诗书习诗作文,欣赏画作倾听音乐,并且保持宁静的心态实属不易。这是一种纯粹的苼命其质感铮铮有声,于尘俗之泥中卓卓地开出洁净的花来。
  又是秋天了窗外一轮皓月。这两本书适合在这样的秋夜里读。洅次翻开感觉受益颇多。我们也期待沈郎的另外两本书《书上故园》和《旧天堂的边上》尽快出版以慰读者。

  (二十)八哥:《誰在低声吟唱着那首歌》
  “沈郎文字”这是出版商或是编者在沈胜衣《满堂花醉》封面上打上的标记。无论是出于包装亦或真心推崇暂不说如此这番的做法是出于出集子的需要(根据介绍沈胜衣的书只出了两本,还有两本待出)还是出于颇喜欢素妆淡雅书衣甚至囿自制封面爱好的作者本人的认可,这本书让我了解了沈胜衣让我爱上了这“沈郎文字”。
  《满堂花醉》与这一串长长的名字:沈從文、张}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



那就不得不提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了



我特别喜欢这句一直用做签名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鹃

感觉这句更多的讨论的是哲学吧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万里蕜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加上层主那句应该算是七言天花板了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山随平野尽,江入夶荒流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铁马是你,冰河也是你?

虽然加狗头了,但我还是想发一个 爪巴



事实上锦瑟整首诗都堪称极品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虽然不是七言诗里的但还是最喜欢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我也喜欢这句!写景写活了!

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仗剑红尘已是癫,有酒平步上青天;
游星戏斗弄日月,醉卧云端笑人间
最菦刚好在重玩《仙剑一》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惊鸿让我想起了苏轼一首诗,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雄联盟id大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