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精神龟头过度敏感怎么治疗办?

如何克服自己性格上敏感这个问题?
我是女生,从初中时候就特别敏感,经常会因为别人一句话一个神情就想好久,然后一整天不开心。很情绪化,感觉现在这么多年了很想变得淡定一点,但不知道该怎么做,内心始终不够强大。
208 个回答
作为一个同样很敏感的人,我也一直努力改善这个问题,把自己的一些体会分享出来,希望能有帮助。从我的感受来讲,对周遭事物太过敏感,对他人的眼神、态度过于在意,很大程度上源于自卑。我不能确定这种自卑的来源,而它甚至是无关相貌、收入、地位的,它几乎是没有来由的、完全的、无法抑制地对自己的否定。当你自己难以取悦自己时,就越需要别人的肯定来让自己好受一些,所以就会很自然地非常在意别人是如何看待你的。当似乎感受到了轻视、傲慢时,便会在不安与反省中更加否定自己。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如果你也是这种情况的话,那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接受这样的自己。除了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不出类拔萃,更重要的,是接受真实的自己,而不是自己期望成为的人。这不是说自己不该去为了什么目标去努力,去自省,去进步,而是这些努力、自省、进步一定要基于和当下的自己进行比较,如果总是和期望达成的自己进行比较,你就无法感受到自己在变好,而会不停失望,不停感受到与目标的差距。所以请一定要接受这样子的你,平凡也好,懒惰也好,胖也好,丑也好,这都是自己必须坚守的根据地,如果你自己都放弃,又怎么能奢望别人的肯定呢,反而会在自己的心中设下一堵自我保护的墙,对别人的肯定或者赞许感到怀疑,犹豫,于是会不停地猜忌、揣度,从毫无意义的事物中看出恶意。接受自己,接受无论怎样的自己,并且爱它,信任它。其次,你要接受这样的事实:你没有那么重要。事实上,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考虑的事情,有自己要关心的人,有自己要消磨的时间,包括你自己,都并没有那么多精力和心思去关注别人。对自己举足轻重的人太少了,绝大部分都只是有交集而已,不会有太多来往。所以你也要相信这样的事实,你基本上不会是他人的关注点,别人不会对你有太多看法,不会刻意轻慢你,而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会以礼待你,因为你对于他们自己的生活来说是局外人。所以不要过度解读别人的表情、言论,正常情况下别人并没有太多弦外之音。真正重视你的人对你的看法基本上不需要你的猜测,如果你对他的做法感到不舒服,大可以直接说出来,进行沟通。沟通永远是破解猜疑的良药。无论结果好坏,都可以停止你的猜疑,得到高兴或失落的结果,但这些情绪都比心里悬着石头更轻松。最后,如果是针对你暗恋的人,那么请不要抗拒这种“敏感”,去经历它,为它哭为它笑。因为这就是恋爱啊。
很早就邀我答这个问题了,今天我倒有些新思路,便来答一下。很多人受苦于敏感。对于敏感者而言,别人无意间的一个言行,都会让ta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林黛玉可谓敏感者中的典型了,抑郁状态下的她,对于日常的事物都会做出悲观的解读,比如:“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敏感的她难以去觉察生活的美好,虽然敏感也让她思想深刻。所有敏感的信息,都对应着一种脆弱的心理内容。自尊脆弱的人,往往更能觉察别人贬低性的信息。害怕被抛弃的人,会非常留意别人不爱她的证据并产生强烈的失落与愤怒。比如一个害怕被抛弃的女孩,每天晚上都要求男友说“我爱你”三个字,否则会产生强烈的不安与愤怒。比如,一个自尊脆弱的人,别人只是轻微的不耐烦都让他极度受挫。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往往是敏感的,因为大部分的心理咨询师最初都是带着自己的问题进入这个行业的。这些人曾经很敏感并充满痛苦,但有一个好处是,长久与敏感的相处使咨询师习得了共情别人脆弱部分的能力,而后者是心理咨询产生疗效的重要因素!所以,一个人之所以敏感,是因为ta的脆弱。我们需要去面对一个事实:每个人都曾经是或经常是脆弱的。几个月大的婴儿,甚至不能忍受一丝的不舒服:当他饿了、热了、冷了,或听到很响的声音,都会害怕的大哭。此时,很重要的时刻到来了:有没有一个人(抚养者),能够给这个脆弱的孩子共情的理解,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去安抚他的焦虑。在婴幼儿期的前三年内,这样的情景会发生很多次。假设一个婴儿,每当脆弱时都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抚慰,那么他便逐渐地内化了这种品质,具有了自我安慰的能力。相反,如果婴儿得不到或很少得到抚养者准确的安慰与理解,那么他便经常体验到强烈的受挫感,无法很好地发展出自我安慰的能力。成年后的他们在每一次可能的受挫情景均会唤起婴幼儿期那些受挫体验,表现出来的,便是敏感的反应了。而且,每一次的受挫体验都会激起愤怒,因此敏感的人往往充满攻击性(朝外或朝内)。有些人在成长过程中,反复经历了被抛弃被忽略的经历,或反复被人贬低。因此,这些人的自尊也好,被爱的需要也好,均未得到充分的满足,他们缺少一种调节自尊及感受被爱的能力。于是,每当与贬低或失去被爱有关的信息呈现时,便会激起他们强烈的受挫体验,并做出具有攻击性的解读和反应。从心理发展来看,每个人都要从脆弱(敏感)走向稳定,从不安全走向安全,虽然这种矛盾从未得到彻底解决:一个安全稳定的人可能会在外界打击下滑向敏感与脆弱的一边;或者一个曾经自信的人也可能因为反复的失败而变得自卑。一般而言,决定一个是内心稳定的还是脆弱的,关键在于0-3岁的抚养经历。回到题主的问题:如何克服性格上的敏感?从心理咨询的角度来看,每当敏感发生的时候,咨询师能与来访者一道去理解这种敏感以及相伴的痛苦,让来访者更好的的觉察那些为了逃避受挫而发展出来的种种防御手段。这相当于在修复那些脆弱的状态,使脆弱状态向稳定状态发展,这是心理咨询师经常聚集的部分。
缩小自己关注的其他人的范围。扩大自己喜欢的东西的范围。1)一天下来精力有限,作为一个敏感的人,首先要知道如何保持自己的精力。其实生活中很多人并不是那么重要,亲人也有亲疏远近,知己好友也不会太多,同事也可以分类。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人是谁,这些人之外的人说什么,做什么,赞美也好,评判也罢,其实都没什么关系,那些都不值得放在心上,不太需要费神。2)作为敏感的人,如果往往容易受外界影响,那么说这个人为自己考虑的不够。常常问自己:我喜欢什么?这么做我开心吗?今天我有没有为自己而活?如果重来一次,我还会不会这么选择?从现在开始,多按照自己的心意活,按着自己的想法选择,即使错了也无所谓,只要后果可以承受。即使别人不同意不喜欢也无所谓,如果不是自己在意的人的话可以忽略,如果是自己在意的人的话,应该和他们沟通让他们懂得尊重自己的决定。按自己心意活着,就不容易后悔。3)多读读书,多旅行,看看别人的生活,看看外面的世界。见多识广以后,就会对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想法更加的笃定更加的有信心。其实很多人对你做评判或者建议的时候,根本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只是依着自己的惯性站在自己的立场随口说的,如果为这种随口的评判或建议上心,而不是自己经过衡量考虑后做决定。如果别人只是用自己一亩三分地的见识来左右你,
岂不是太荒唐了吗? 世界很大,人也各种各样, 认可这种不同。做独一无二的自己。4)给自己多一点时间。想要改变就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是不要急,对自己多一些耐心。要始终朝着目标前进,即使中间有波折有反复,就如沿着井的内壁向上爬的蜗牛,即使它向上爬一米,又滑下来三分之二,最终它还是能爬出去,看到外面的世界。
1.虽说傻人有傻福,但我仍坚信敏感的人在认知上获得的更多,也更容易达到自我完善。
2.敏感不是问题,敏感过后没有收获才是最大的问题。白敏感一回,伤身更伤神!
3.各花入各眼,乱花渐欲迷人眼。你得明白这花怎么就飘进了你的心,这花是咋长成这花,下回它飘进来你还鸟不鸟它。
4.对于敏感的人来说是绝对做不到who cares这么高难度的心里活动的。你想或是不想,那根刺依旧在那颗敏感的心里,即便是硬拔了也会有个或大或小的洞洞。
5.举个小小的栗子,如倒推法。今天不开心,为什么呢,哦因为XX说了一句话,XX啥意思啊?①XX没恶意,是我犯傻逼,下回不能再傻逼了②XX这话有意思啊,我咋招他了,他为啥说这话招我,我怎么才能让他不招我a.我错了我改 b.他错了他改c.瞎掰掰背后使坏我玩儿死他……总之,分析透了咱就升级了。下回?没有下回了。
6.分析是个技术活,碰上个大大的栗子咽不下去消化不了咋整?向值得信赖的长辈虚心求教,平时多看书让逻辑思维转起来,实在不行多吃几个大栗子胃也就适应了。
7.分析多了升级多了道行上去了,料那漫天的小花也飞不进你防弹玻璃罩着的心里。
大智若愚先有大智后方为愚,这是我心中敏感的心的最佳归宿。
我有两个大招,几个小招。大招越熟练越淡定。大招一:主动抑制想象力,以免夸大负面后果。大招二:因敏感而情绪起伏时,运用理智分析,正确认识他人的情绪和目的。认知与情绪的比例控制为7:3(某些时候情绪也是有用的,尽管令人不舒服)。小招可作为安慰剂应急用。以下为详细阐释。敏感的人的问题最好让同样敏感的人来回答、帮忙,因为不敏感的人很难正确领会敏感的烦恼。很多大道理大家都懂,在实际操作中敏感的人却会被极小的细节绊倒,而那细节对于不敏感的人来说根本不成问题,也从未被提及。我是一个HSP(高度敏感者),INFP,作一个多年经验的长答。以前总是很困惑,明明我自小家庭幸福,却总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与回避型人格障碍的症状很符合。在亲密的人际关系中要么假装玩世不恭、大大咧咧、神经大条,要么过于敏感依恋刁钻最后主动放弃对方(突然就斩断关系那种决绝而极痛型)令对方也疑惑地受伤。在不亲密的人际关系中,如果对方热情我就热情,对方有一点冷淡我就会忐忑而沮丧,但是高自尊又使我掩饰自卑,只表现出寡言和木讷(事实上我完全和木讷完全不搭边,这就像一个面具)。童年阴影理论解释不了,现在想来也只有过于敏感这一解释了,也许和基因有点关系,母亲比我还要敏感刁钻很多(此处刁钻不是贬义)。----------------大招一:敏感,翻译到生活里是:见微知著(想象力过于丰富)。但是想象力太过丰盛就会导致情绪被不同色彩、迅速替换的细节刺激得起伏过多。真相是,他人表露的一秒钟细节的喜爱或厌恶并不能表现接下来几年的总体情绪。了解他人的情绪细节并非坏事,但绝对不能把这个当做100%的预言。解决方法:就事论事,直面情绪。详细过程如下:1.他人对你此刻的行为作出了一个细节上的情绪反馈,你的情绪因此也变化。不必压抑,因为你的情绪就是这么易受影响。2.正视你的情绪,正面的不必多说,负面的比如:沮丧、焦虑、嫉妒、烦闷。不要逃避、拖延、运用某些哲学自欺欺人。我们只求解决问题和危机。看似简单的问题,安全感极少的我却为此纠结痛苦和逃避多年。我曾经埋首在文学与哲学甚至宗教中,但现在还是决定走出来。反例:父母斥责我一句,我会想:他们是不是觉得我很讨厌?然后想象力马上跳转到:他们是不是不爱我了?ex没有立刻回复短信,我会想:ta是不是觉得和我聊天中被冒犯了?然后想象力跳转到:他是不是不再想理我了?是不是不想再爱我了?(为了防止对方突然中断和我的联系,我反而会随着情绪突然中断和对方联系,虽然自己也很痛苦。这个是经典反例啊!正常人都是很难理解有病的人的神经回路的,结果误会结下了,两人不再有缘分,很可惜。邱妙津说过,病态的人不应去爱,爱了也依然是病态地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一定要主动抑制想象力夸大负面结果。没有那么强的想象力,我们可以不受重大负面情绪的干扰(本来只是一句斥责,居然用面对父母抛弃自己的事件时的伤心程度来作反馈,这其中明显有逻辑错误),还可以提高理想主义者的面对现实的能力(即NF发展一下SF的能力)、解决现实小纠纷的能力。负面情绪只是在向你警示恶果的端倪,而敏感的我们只需要把恶果扼杀在摇篮里就好。如果负面的情绪抑制不住,请把它当做动力督促你切实行动起来,扼杀负面事件的早期小火苗。(在早期扼杀负面事件是很简单的,你应该庆幸,不用亡羊补牢。还在羡慕神经大条的人?想想他们只能亡羊补牢,比你的损失多。)3.行动(做出改变)。为何要单列出来?虽然题主不一定像我一样是个典型的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但是世上的嘴炮党的确很多,行动和思想的确有一道巨大的鸿沟。思想无论多么翻天倒海都只是大脑中一闪而过的涟漪,行动才是真真切切在大脑中建立可靠的神经元新联结(专业人士请指正语言)。如果敏感,大忌就是做情绪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那样就只剩痛苦的必然却没有减少痛苦的可能。(这样一个简单道理,我逃避……逃避……十年一晃而过。大部分人估计都不会犯这种逃避主义的错,我就用自己的血例警示一下很少数的与我相似的人吧!)恋爱部分过于敏感的悲剧历程与解决方法?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写了很长,但是不方便在这里展示,因为这个话题比较隐私,就匿名在另一个回答里答复了。想要看的就私信我吧。不管怎样,积累多几次经验(无论是单恋暗恋还是不平等的苦恋都好,怎么失败都好),就可以建立一个很强的数据库(敏感的好处体现出来了,见微知著,由一芥子见一世界,经历不多却经验足够)。--------------------大招二未完====================更新====================敏感带来的情绪是敏感者常常需要面对的。不敏感的人,也许只有重大打击才会经历敏感者日常就经历的情绪上的大起大落。这是病吗?目前的心理学认知认为这只是敏感。但是不是病归不是病,面对还是得面对。敏感者很容易想象这样一种美好前景:学会了某种方法,从此不用再面对敏感带来的那一切小题大做的困扰。但是很可惜,这么多年的经历也只能让我认清这个现实:敏感者,从以前到以后都不会改变敏感带来的情绪大波动。因为没有上帝会来爱自己(不指望宗教),进化也完全不在乎自己是否幸福(不指望理性)。我积累了一些方法应对低落情绪(今天一天之中情绪三大起三大落,呵呵,还是这样),供大家参考。这些方法不敢说有多少长期效果,但是能做一个短期的安慰剂也不错。“安慰剂”,虽无利但也无害。注意:不要用有害的“毒品”来做安慰剂,否则后患无穷。比如阿Q精神等用来逃避、拖延的精神活动。1.认清:情绪高后必低,低后必高。有效时间:一瞬~十秒钟痛苦程度:要接受人生总有痛苦的现实,痛苦的情绪缓解得不明显,但是相信过一阵子情绪会相对高扬一点,好歹算是一个希望。【希望的作用:可以转移注意力,不再聚焦于当前的灰暗与无望之中。希望其实是很有用的,起码对于我来说爱和希望就是人生唯二的动力,别的都不行。】2.玩一下角色扮演游戏。例子:某段日子很压抑,读过法国作家让·热内的《小偷日记》后,我假想自己就是主角,生活潦倒而始终大咧,心思龌龊而顽皮。可以缓解始终沉重的灰色,然而持续时间较短。但是失恋或者理想破灭后最好别读真正忧郁的书,比如《鳄鱼笔记》,那还真是大剂量的忧郁。扮演喜剧角色的效果不大好,因为人家幸运或者大大咧咧,而我不幸运还心思敏感,反而会加重与世界的疏离感和拖延循环。有效时间:一瞬~一分钟痛苦程度:一瞬间有愉悦轻松感,有趣,有想象力3.终极哲学法缺点:本能型思维的运行强度超乎想象。人类幸运在拥有逻辑推断和认知学习能力,不幸在本能/潜意识思维大部分时候都会轻松压倒仅停留在认知层面的思维。比如,一个从小家庭不幸以致于安全感过于缺乏的人,即使ta已经知道“适量的安全感可以更好地维持一段亲密关系”,但ta的千百次自我提醒仍可能被潜意识的不安全感思维一下子击毁,总是疑神疑鬼、冷战吵架以寻求过多安全感补足内心的匮乏感。但是有个好消息:正确的思维行为方式,哪怕只尝试去努力运行一次,也可以在大脑中留下神经元变动的痕迹。更别说长期坚持,心理很有可能变得更成熟。宇宙版:有效时间:一瞬~十分钟宇宙在千万亿年后要热寂,人类自祖先到千千万万代的所有喧嚣活动都归于清寂。我能把握什么?我感受过什么?爱,从最清淡的爱到心旌神摇的爱,从生死牵念的爱到情浓于针尖那一瞬澎湃的爱,我都感受过了。再多一份少一分,已经不那么在乎。热寂有一种在漫长岁月里熬着酿造浪漫的美,不觉冷酷,只觉心里剔透。别说热寂了,子孙十代以后也是不可及的虚幻,尽管进化出来的心理让我们都妄想,但是某一刻我们又清醒了,像潜水的众人中有一个小偷悄悄浮出水面吸一口气。痛苦程度:心中建立起一个纯净的缓冲空间,痛苦能够歇一口气缺点:与现实的关联不大,略空泛,使用方法有待继续研究。未来的使用构想:这一认知如果能在冥想中加入,也许能发挥出大得多的能量,在心里建立一个类似信仰的缓冲空间。它有这个潜力。给自己mark一个,待试验。人生版:理论方面没有宇宙版恢弘,但是转化成现实动力的可能性更大,作用更显著。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永久?为什么要奋斗至今?为什么要忍受痛苦?我看到中年男人挺着将军肚和稀疏的头发,望着儿女的嬉闹和手上掌握的丰厚资源,皮肤松弛的脸上露出笑容。如果晴天霹雳的车祸夺取所爱之人的生命,不期而至的经济危机轻易便让他流落街头,一场危及生命的大病夺取了他自主生活的能力?你,大众中的任何一个你惶然对我说:“不会的,这些都是小概率事件。”我就是要钻牛角尖,因为这隶属哲学层面的严厉拷问:“但是,如果偏偏发生了呢?我认识的几百个人中就会有好几个发生这样的悲剧呢。虽然它只有很小可能发生在一个人的头上,但是对于中招的那个人来说就是100%可能,这时他的人生又要建立怎样的认知?他以前对于成功、幸福和人生的认知怎么都不成立了呢?”幸运的你脸上露出烦躁:“这些毕竟没发生,我不跟你说了。”不幸运的你或许心里要借助一点佛法经义来忍受人生不可承受之剧痛,用好几年来学会看开;自然以前的那些成功幸福的想法都通通抛弃。另外还有例子:成功学鸡汤喜欢用“一定”这种词汇,不论男女老幼教育程度都有可能喜欢求神拜佛、诉诸宗教……大家是否在逃避一种焦虑“努力了,如果不成功怎么办”“如果遇上了小概率的倒霉结果怎么办”。谁都不喜欢上帝扔骰子,自己却只能束手无策站在一边盯着。于是人们下意识要做一套仪式,表示自己为此努力过了。哪怕赌徒在赌前弄一套仪式的过分讲究手气的行为再可笑,哪怕求神拜佛的行径再可笑,哪怕装神弄鬼、自欺欺人的仪式弄下来再可笑,也要做。就像自欺欺人吃着安慰剂药片,理论上来说无用以致于显得可笑,但是实际上在骗大脑和安神静心方面就是很有效。如果你就是很不喜欢面对命运的概率骰子束手无策的感觉,你做一些事,或者直接从精神上不管不顾地逼迫自己不要想太多,以达到安心效果,都一样。后者具体行为便是,自我催眠,下意识忘掉“今天坐飞机我可能有0.00152%的概率坠机身亡”,那么便可以淡定坐飞机而不会心有惴惴(飞行恐惧症,一方面原因是大脑不受控制地过度抬高了坠机的概率)。将以上的分析写出来,便觉“人类一思考,上帝便发笑”的意味深长。这便是终极哲学给人带来的虚无感、荒诞感。两年前我走到了认知的这一步。沉迷于福柯那一句”人类不过是海边沙滩上的一张脸庞,将被抹去“。但我仍然不过是个”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过了这个槛,基本上也不能发展出逼格更高的哲学了(注意,说的是逼格,不是现实作用)。鸡汤重熬。慢慢就有勺。未完~接下来就是简单讲一下目前相信的鸡汤的推理过程了~爱情(婚姻)版:主流文化粉饰太平的太多,情感专家半桶水水平的太多,政治正确而不现实的太多(知乎上也一样,有机会一定要举例,政治正确的真的正确吗?)。世界观是自己整合大量信息后改变的,而不是短暂的辩论和吵架能改变的)。必须推荐且仅推荐一本《欲望的演化》,我甚至希望这本书可以做教科书,让全天下的人都背一遍。这本书我一开始看的是电子版,火速读完一遍后买了纸质版方便做笔记,每一页都快翻烂了。我看过数以千计的爱情婚姻相关的非文学类书籍加上不计其数的情感专栏、知乎情感回答,觉得都比不过这一本书。现在已经决定不看知乎情感回答了,有时网上的千万零碎知识真的不如一本专著深刻。(这难道是软文?哈哈)这个方面我再多说几句,与题目无关但是特别想分享一下我多年来的经验(现实生活中根本不方便分享这些):如果有余力,可以再读读《关于爱与性的一切,你全错了》。有四十章,每一章都好到想背下来。金赛、海蒂性学报告有价值但是读起来给个人的指导和收获不大。其他各种小说,《失乐园》《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霍乱时期的爱情》等,毕竟是文学作品,读起来非常醇美,也算是扩展认知,但难免失真或过于偏颇。最近实在没空,过段时间一定要完善这个回答。作为一辈子在敏感之海里沉浮的人……
生性敏感造成的负面情绪波动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敏感的人一般都比较玻璃心,很脆弱,易被人影响,也时时不够自信,别人对他开玩笑或表示不满时,容易纠结与焦虑。与人当面沟通或信息沟通(微信QQ),会羁绊很久,不知该如何说,担心对方误解。并且还会胡乱揣摩对方言行,深怕自己得罪了对方。当别人说到自身敏感在意的事情时,容易心里情绪跌宕起伏,要么会逃避,直接岔开话题,要么就是会生气,是否会表现出来也看各人性格。聊天讨论的时候觉得某事某话梗到自己了,为了面子上过得去,还迎合大家,给自己心里添堵。虽然大家也知道敏感玻璃心态很容易影响自己的言行,影响人际关系,影响感情,但就是想压抑也压不住,无法逃脱精神上的折磨,这样的心态要想控制,就像大禹治水,只能疏不能堵。这是怎么产生的呢?这里引用一则鸡汤小故事:一天,老和尚带着小和尚下山去化斋,走到一条河边,看见一个女子因为无法过河而在哭泣。这个老和尚就走过去说:“我背你过河吧!”然后这个老和尚就把这位女子背过了河,小和尚吓呆了,但也不敢问。他们师徒两人又走了二十多里路,小和尚实在忍不住就问了师父:“我们是和尚,怎么可以背那个女子呢?”师父说:“你看,我只把她背过了河就放下了,可你却背了二十多里路,还没有放下。”敏感的朋友就像这位小和尚一样,迟迟放不下已经过去的事情。事情本身不伤害人,而你的想法会伤害你。小和尚就被自己的固有观念所影响,喘喘不安。一般人对自己玩笑否定打压,可以相视而笑,而同样的话是出自亲近的人的口中,就心理变得不舒服了,更在乎亲近人对自己的看法。这说明造成心理情绪波动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根据心理学家埃利斯的情绪ABC理论,下面的描述有点拗口,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从事情的起因A,到结果C,中间有一座桥梁B,B就是你对事情本身的预期评价或思维模式,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性格、境遇、自信状态等等,所以才会出现一件事出现不同的观点。比如有人在你背后推了一下,由于你经常被欺负,所以你会本能的以为又有人在玩你了。而如果你是一个朋友人缘极好的社交达人,你会下意识的想,是不是又被朋友给在大街上认出来了。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日积月累,还会引起情绪障碍,渐渐变成了所谓的玻璃心,同时这些负面情绪也会影响到自身的自信状态。在我的自信提升体系里,真正内心强大的人是不过分依赖于外在的条件自信,不容易受外界评价的影响。玻璃心就是一种容易受到外界评价影响的结果。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要想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情绪困扰不是改变事件,而是应该先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玻璃心。所以你现在要改变的认知,就是与人相处时的自信心态、社交态度。你需要先明白一点,你无法做到让所有人都喜欢你,就算是喜剧之王的周星驰也会有人黑。但你可以让喜欢你的人更喜欢你,不喜欢你的人,就随便他们好了。你无法不让别人对你做评价,有句俗话说得好,谁人面前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被说。这是人性,你无法改变,你能改变的是别人对你评价时,你对自己的看法。如果你的确有缺点被别人说了,那就接纳这一点。自我接纳是人对自身现有现状的一种积极的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现在很多明星被黑后,化被动为主动,开始自嘲自黑,当然这也是一种公关策略啦,大家可以借鉴。比如上了TED演讲的袁珊珊,一开场就自称自己365天被一群素未谋面的陌生人谩骂,只因她出演的角色为到达观众们的预期。甚至有网友发起“袁姗姗滚出娱乐圈”的话题:长相不出众却是绝对的女一号,演什么毁什么。这要是放在阮玲玉身上那得自杀十几回了吧。袁珊珊没有成为阮玲玉,而成了一个自黑的逗比,她在微博上传了一组“滚”的动作照片,并幽默的称:“今天又是各种求滚,谁小时候没滚过,重温儿时游戏,下面开始,第一套广播体操:翻滚吧,小袁!”,袁姗姗在地上尽情的做出一系列翻滚的动作,由此开始她的公众形象开始改观。这样的自黑自嘲,可以幽默有效化解绝大部分的恶意攻击或评价,不过要想做到这点,首先还是有颗强大的内心。大家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yingrendao(搜索:迎刃),回复数字『 1 』即可下载我的电子书《天生好手》,可有效提升你的自信心态。其次,日常可以多看多模仿一些幽默大师的段子语录来增加幽默感,如果你是个很严肃或是缺乏幽默感的人,是很难使用出这样的太极高端招式。自信和幽默感的提升是需要训练和时间积累,切不可急于求成,如果你今天能从本文获得收获,能先从思维上扭转错误的观念,那你离消除玻璃心已经不远了。
先从故事开始好了。2年前我受朋友之托,在一所中学里给孩子们做一次积极心理知识的演讲。孩子不多,只有61人,那次演讲比较成功,孩子们跟我互动的很开心,我也觉得很幸福。但是在这40分钟的演讲中,我还是发现有一个孩子睡着了。在回家的路上,我脑子里不断回想的竟然只有一件事情,那个孩子听我的演讲睡着了,我的演讲一定很枯燥,我一定是个不受欢迎的人,我感受到了世界深深的恶意。也许你现在看起来觉的很好笑,不过当时确实是这样的想法。类似的事情其实不断在发生,在我身上,或是你身上,而且当时的我们很难意识到自己认知的非理性。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知错误?在对一件事情的认知过程中,我们容易犯4种错误:视野极小化、错误极大化、情感推理和认知虚构。这四种错误都带来同一种后果:我们所认知的,并不是事实。所谓的敏感也一样,与好朋友聊天,可能聊了500句话,499句都很开心,但是有一句让你觉的不舒服,于是在你的脑海里不断浮现的只剩下那一句让你不开心的话,完全忽略了让你开心499句话,再经过自己大脑的虚构补充,这一句话被不断的加料重播,直到。。。直到你听到另一句让你不舒服的话。同样,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如果小姑娘与一个渣男对话500句,499句都是在数落你,无视你,管你借钱,骗你上床,只有一句关心了你,结果你就因为这一句话,认为他是爱你的,你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直到伤到体无完肤。这些都是因为,我们所认知的,并不是事实。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变呢?这个简单的图片显示了人产生情绪的过程:事件——认知——情绪同一事件(event)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会使其产生不同的情绪(emotion),从上图我们可以发现,产生不同情绪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对于同一事件的认知(evaluation)不同。所以我们要做的很“简单”,改正自己的认知就好。我们期待自己的认知能够保持理性。当我们因为一件事情产生了负面情绪时,提醒自己“我忽略了什么?”“我放大了什么?”“我虚构了什么?”然而我之所以在说“简单”而不是简单,是因为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就像锻炼身体,我们的大脑也需要坚持的锻炼才能让改变发生。在改变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失败,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请相信我,不管你是相信我的话,亦或是其他好心人的话,只要真的去实践,你一定会遇见一个更好的,更真实的自己。祝你幸福,新年快乐:)
敏感难道真的需要克服吗?????乔布斯生性里就有敏感的特质。工业产品上的一种黄色有上千种,他可以花一个月的时间在这几千种黄色里去挑选一个他最满意的黄色。他因为朋友意见上同他的不合,可以为之大哭一场。奥沙利文,小时候因为肥胖常常被学校同学欺负,青年时逐渐在台球上找到了自信,并逐渐在当时英国斯诺克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职业生涯早期,因为吸毒而成绩一路跌落。他与老婆不合,离过婚。但时至今日,斯诺克事业达到巅峰。梵高的画那么牛逼,有传言他曾经为了一个情人而割掉自己的的耳朵。上面是列举的三位,不同时期,不同领域里的塔尖人物。你有他们敏感吗?你能敏感到在工业造型的选色上,花数月的时间只为挑选一个更完美的黄色?你能敏感到因为情人的某些行为而割去自己的耳朵吗?我相信你没有他们敏感吧?为什么非要说一个人敏感会被认为是贬义?我觉得上面三位,正是敏感的特质造就了他们吧?奥沙利问对台球的理解,对母球的控制,手臂、手腕、手掌对力量微妙的感受,要的就是他精神上对球杆敏感的察觉。难道不是性格里敏感的东西造就了他在这个领域惊人的天赋吗?好吧,你可能说自古以来,天才就那么几个,我又不是天才。那我举几个生活中我看见的敏感故事。QQ群里一位朋友退群了,大家都觉得这没什么。而那个特质敏感的人又神经质般的跑去追问那个退群的人,你为什么退群?退群的人说,觉得没话聊呀,就退了呗。这你也来问,你这个人啊,就是这么细心。哦,原来他自以为是的神经质般的敏感,这几年里在别人眼里透出来的是细心。某公司里,一个拥有敏感特质的领导。发现某员工,与平时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数日后,便急忙找她聊天谈话询问为什么。员工下班后倍感温暖,往后更加信任领导,积极工作。这个公司里的领导不敏感一些能察觉到员工的情绪上的微妙转化吗?小张小王小胡三人聊天,小张说了些话,小胡明显不高兴了,而小王很敏感的察觉到了小胡的不开心,便急忙转移话题了,避免了一些矛盾。你说内心不够强大?那你告诉我什么叫强大?难道你理解的强大是,一个人无论听到些什么都可以跟个二百五似得的继续我行我素?这样的人叫强大?为什么我理解的强大是,你感受到了一个人不快乐,可以很和适宜的投去言语上的关怀。你告诉我敏感哪里不好啦?敏感哪里需要克服了?你的问题与敏感无关,根本就是不自信!!!把问题改了吧,叫我为什么不自信?
女生敏感一些算很正常吧,但我想你的敏感一定给你带去的都是痛苦的回忆,所以你想克服它,让自己快快乐乐的。
然后作为男生,我异常的那样敏感甚至是神经质,让我在大学之间和朋友的关系搞的很僵化。那次大学闹过之后,我几乎不再为什么事而痛哭流泪了,当然我也变得孤零零的了。你要知道,我从高三开始敏感的时候,因为同桌的一句话,而一个人跑出教室,那时候还下着雨,一个人在操场上哭,感觉整个世界都委屈了自己。因为敏感和高中时候喜欢的女孩子断开联系(那时候是非常好的朋友)。当然也有因为在困难的朋友的关系我趴在他的怀里哭泣。高三那年和大学大一大二那两年(我复读了一年),我哭了好多次好多次,你要知道一个男生那么爱哭鼻子,是多么的令人看不起啊。
我所有的哭泣都是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自己的敏感,对于刚上大学时候和女孩子说话还脸红的家伙,第一次去尝试恋爱的失败,哭,一而再再而三的哭,在被窝里,在吃饭时,在和朋友吃饭时,走路时,失败的原因我当初就是敏感的认为自己长的不帅,一个人的敏感是带着自卑的。因为那时候我们那个圈子破事(现在我也说不清楚了,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一群奇葩的人聚在一起是一部丰富的人性剖析故事,每个人的性格都代表一类人),哭,躺在马路上哭。
还有很多很多的小事,都体现了我的敏感,朋友也说我这样。没办法,敏感就是我的特质。
我想我的敏感绝不是从高三才触发起来的,如果我深层次的挖掘,从小就看出了我是个敏感的人。
我说了,大学那次躺在马路上哭之后,就开始变的淡定多了,那主要是我转移了方向,因为那时候我有女朋友了。对她,我做了很多角色,一个贪玩的小孩,一个她男朋友,一个他父亲,甚至还有当救世主的心。被你们猜中了,这又是一段奇葩的事(希望在知乎有好的机会可以说出来)。
++++++++++++++++++++++++++正式分割线++++++++++++++++++++++++++++扯了那么多自己的事,应该说一说我是如何不再那么敏感的,当然也是因为感觉自己受伤太多,也就变的淡定了。1、转移方向,转移关注的人物我恋爱的时候就很少敏感,那时候一心关注女朋友,我又利用自己的理智说服自己不可以对她不信任,说服自己信任、爱护等等。后来自己一个人,我明白了,人应该为自己活,我们更应该关注自己的内心,自己的事,而不是别人。2、让你的敏感为你创作利益,还是转移方向,就是让你的敏感感知度放在别的地方。比如,读书,用自己的敏感度分析里面的人物,一个人骑车压马路,看过往的行人,去观察动物植物等。我转移的方向是写小说,当初看过王小波先生的《黄金时代》之后就动了写小说的念头,这一写也就写成了习惯,是自己最大的爱好了,同时也转移了我对朋友的敏感方向,认为来则来,去则去,我一个人也可以玩的很欢愉。而且敏感为我写小说也提供了很多素材与角度,喜欢从细微处去刻画人物心理3、自信,一定要自信,尽管我不能说我自信,但是自信绝对是一个人的筹码,是一个人的闪光点,自信是正能量哈,敏感,很大部分是由缺乏自信引起的。人要建立自信,那就多关注自己,发现自己的可爱。==========================祝福分割线================================我们不要嫌弃自己身上独特的特质,要热爱它,并让它为自己服务。祝福你走出自己的困境
我只想提一个小小的建议:请不要因为敏感而容易受伤就让自己变成麻木的人。敏感的人值得好好对待。假如你因为敏感而没有得到世界的温柔对待而痛苦,那就学着保护自己——不是以让自己变麻木为代价。要对抗这个世界杀死敏感的努力。具体而言,要变得更聪明,更清醒,不过对自己无责任感的生活;要正确理解伤害,不因为伤害失去对人和事的希望;假如必须敏感而痛苦,也要相信,在大多数时候变得麻木并不会减少伤害,只不过是丧失了对伤害的痛觉,伤害仍然在那里。《钝感力》成为畅销书的时候,我就想到过这个问题:失去敏感是很好的保护法,也可以被体谅,但总归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前几天,我的一位女性友人和我聊起了敏感这个话题。她是一个内衣品牌的创始人,名字叫内外NEIWAI,主打的是无钢圈、健康、舒服这些特点。她说自己致力于保护敏感。男人讨论女人的内衣,看得都是性感、裸露、材质这些,但她说,女人也看重这些,但同时,只有她们自己会舒适和贴合。内衣接触的是女人最敏感的位置,这又意味着它最易被损伤。敏感通常会是个褒义词,无论是身体的敏感还是心理的敏感,都很珍贵。但拥有敏感这种珍贵特质的人,却又往往不得不忍受它带来的痛苦。敏感总是容易受伤的,因为敏感而富有才华的人,许多都因为太敏感而痛苦一生,这就好比娇嫩的皮肤总是会破损一样。敏感的人注定会遭受更多的磨难。于是,主动地退化感觉,让自己的敏感消失,成了常见的保护措施。而且,很多时候这种选择显得理所应当:人总要活着,如果不麻木一点,是不是过得太艰难了。一方面,敏感的消失是生活带来的自然损坏,这种损害让人无奈。电影《黄金时代》里,萧红说过一句话:筋骨若是痛得厉害,皮肤受点伤,也就不觉得痛了。另一个我印象深刻的细节是,干粗活的人的手总是能轻松地端起一碗很烫的水,因为他们手上有一层厚厚的毫无感觉的角质,而这角质能让他们不用每天忍受皮肤被磨砺的痛苦。但除此之外,也有很多人热衷于主动杀死自己从内到外的敏感。受伤太多时,让自己变麻木,好像能让痛苦不那么深刻,让乏味的生活不那么难忍受,辛苦也似乎稀释了些。然而,这实在是个得不偿失的牺牲。真正的敏感是种珍贵天赋。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幸天生就敏感,或者躲过后天的各种扼杀保留敏感,保留灵敏的触觉。如果一个人拥有对美、对音律、对形态、对材质、对情绪的直觉般的欣赏力,那可真是幸运。可以具备避开粗鄙的本能;可以天然地带领你注意到美好的事物,哪怕细微,觉察无所不在的美好,甚至洞悉一些别人发觉不了的美妙。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本来就不多,怎么能只是为了一些容易,就亲自丢掉它呢?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测试龟头过度敏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